粗蛋白和氨基酸总量关系
粗蛋白和全氮的换算公式

粗蛋白和全氮的换算公式粗蛋白是饲料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评价饲料蛋白质含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而全氮则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在饲料分析中,通常通过测定全氮含量来推测粗蛋白的含量。
因此,粗蛋白和全氮之间的换算关系成为了研究和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粗蛋白和全氮之间的换算公式是根据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含量以及氨基酸间的氮原子比例来确定的。
在饲料分析中,常用的换算公式包括几种常见的计算方式,比如Kjeldahl方法、Dumas法等。
这些方法在不同情况下有着各自的适用范围和精度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Kjeldahl方法是一种经典的全氮分析方法,通过将样品加热与硫酸和催化剂反应,将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基态氮,然后用硫酸盐酸反应生成氨气,最后转化为硝酸盐并用氧化剂氧化为氮气,测定生成的氮气量从而确定样品中的氮含量。
在这种方法中,需要根据氮气的量来计算出样品中的全氮含量,再通过一定的公式来推算得出粗蛋白的含量。
Dumas法则是一种利用燃烧氮的方法来确定全氮含量的分析方法,其原理是将样品进行燃烧,利用燃烧炉中的高温使有机氮转化为氮气,再将生成的氮气收集,测定氮气的量从而确定样品中的全氮含量。
同样,通过一定的公式来计算出粗蛋白的含量。
这种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比Kjeldahl方法便捷,同时也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手段。
除了Kjeldahl方法和Dumas法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氮元素分析方法,比如红外法、紫外法等。
这些方法在全氮分析中也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根据具体实验要求和条件来选择最适合的方法进行分析。
在应用中,由于样品的不同性质和处理过程中的误差,导致全氮测定值和粗蛋白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
因此,需要在实验中注意精确操作,避免实验误差的累积,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粗蛋白和全氮之间的换算系数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样品的来源、处理方法等。
因此,在进行饲料分析时,需要结合具体样品情况来确定适用的换算系数,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各营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各营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第九章各类营养物质间的互相关系1. 氨基酸间存在的相互关系是协同、转化与替代、拮抗作⽤。
2. 饲粮各种氨基酸之间存在着协同、拮抗、转化和替代的关系。
3. 能量和蛋⽩质是畜禽营养中的两⼤重要指标。
注:本题考畜群营养中的指标的掌握。
P1484. 饲料三⼤有机物质蛋⽩质、碳⽔化合物、脂肪是动物饲粮最主要的营养成分。
5.进⼊动物组织中的氨基酸通过协同作⽤,构成体内的各种组织蛋⽩。
6. 能量和蛋⽩质是畜禽营养中的两⼤重要指标。
7.饲粮各种氨基酸之间存在着协同、颉颃、转化和替代等关系。
8.饲料中补加硫酸盐可减轻动物硒酸盐中毒症,但对亚硒酸盐和硒的有机物中毒⽆效。
9.畜禽营养中的两⼤重要指标是能量和蛋⽩质。
10.氨基酸间的相互关系有协同、转化与替代、颉颃。
11. 随着饲粮粗纤维⽔平的升⾼,其有机物的消化率和能量的利⽤效率呈下降趋势。
12. 维⽣素D对维持动物体内的钙、磷元素平衡起重要作⽤。
13. 补饲锰盐可治疗雏鸡__滑腱症_ ,但饲粮中必须含有⾜够的_尼克酸__。
14.动物种类和性别、⽣产⽬的、⽇粮的营养浓度、⽇粮的全价性和环境温度等是影响饲粮能量利⽤率的主要因素。
(×)15. 能量和蛋⽩质是畜禽营养中的两⼤重要指标。
16. 饲料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取决于粗蛋⽩⽔平17. 动物体内三⼤有机物质的代谢,转化与利⽤依赖⼀定的维⽣素和矿物质元素18. 氨基酸之间的相互作⽤有:协同、转化与替代、颉颃作⽤。
19. CU 盐可促进维⽣素C氧化的作⽤。
20. 饲料中三⼤有机物质是蛋⽩质、碳⽔化合物、脂肪。
21. 畜禽营养中两⼤重要指标是能量和蛋⽩质22. 氨基酸间的相互关系有:协同、转化与替代和拮抗作⽤。
23. 畜禽营养中的两⼤重要营养指标是能量、蛋⽩质25. 氨基酸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有协同、拮抗、转化与替代。
26. __维⽣素D 对维持动物体内的Ca、P平衡起重要作⽤。
27. 各种氨基酸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包括协同、拮抗、转化与替代等28. 饲料中各种氨基酸存在协同、颉颃、转化和替代关系。
蛋白质和氨基酸价值评定方式

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体系一、非反刍动物饲料中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方法(一)粗蛋白质CPCP反映饲料或饲粮含氮物质的总量,是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和配合饲粮的基础指标。
测定方法简单,应用广泛。
(二)可消化粗蛋白质DCP饲料中蛋白质能够被消化吸收的部分,是饲料总蛋白质减去粪中排出的部分。
即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乘以消化率。
饲料可消化蛋白质含量是表达蛋白质质量的指标之一。
(三)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BV表观生物学价值(ABV)指动物沉积氮与吸收氮之比。
食入氮-(粪氮+尿氮)ABV =──────────×100% 食入氮-粪氮真生物学价值(TBV)在ABV基础上从粪氮中扣除内源的代谢粪氮(MFN),从尿氮中扣除内源尿氮(EUN)。
食入氮-(粪氮-MFN)-(尿氮-EUN)TBV =──────────────×100% 食入氮-(粪氮-MFN)BV反映了蛋白质消化率和可消化蛋白质的平衡。
BV高,说明饲料中蛋白质可消化氨基酸组成与动物需要更接近。
(四)净蛋白利用率(NPU)指动物体沉积的氮与食入的氮的比。
沉积氮 食入氮-(粪氮+尿氮)NPU =─────×100%=──────────×100% 食入氮 食入氮也可以应用BV×氮的消化率。
净蛋白利用率是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综合评定指标,既反映了饲料蛋白质的消化性,也反映了消化产物中氨基酸组成的平衡状况。
(五)蛋白质效率比PER蛋白质效率比是动物体增重与食入蛋白质或氮的比例。
体增重(g)PER =────────── 蛋白质或氮的食入量(g)蛋白质效率比也是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综合评定指标,与净蛋白利用率相比,用体增重代替了蛋白质或氮的沉积量,更为简单、直观。
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净蛋白利用率、蛋白质效率比、化学比分和必需氨基酸指数缺陷:都不具有可加性,反映的是单一饲料的营养价值,不能预测几种饲料配合使用时氨基酸互补效果,从饲粮原料的营养价值也不能推测出饲粮的营养价值。
韩友文-饲料粗蛋白和氨基酸的消化、代谢与沉积的关系

饲料粗蛋白和氨基酸的消化、代谢与沉积的关系韩友文(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150030)饲料中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在性质上并非单一化合物,是饲料中含氮物的总和。
人们根据蛋白质一般含氮(N)量为1/16,而常用(N×6.25)代表粗蛋白量。
氨基酸(Amino Acid ,AA)从饲料意义上讲则是蛋白水解的基本结构产物。
饲料蛋白中的AA不宜用定N或其他简单方法来估测,而是以氨基酸形态直接测定为好。
饲料中粗蛋白和氨基酸二者同源,但又各有特点互相有别。
在动物营养学中,与能量(Energy ,E)营养相似,CP、N和AA也有消化、代谢和沉积等可利用层次问题。
在这三个代谢利用层次上,又因测定和计算方法而派生出来“表观”和“真”的差异。
下面列出各利用层次的相关指标的英文缩写符号及其中文译名。
表 1 不同利用层次上的能量、粗蛋白和氨基酸的指标形式注:①灰色背景的各项指标只对禽类才有实际意义;②带*号肩标指标,习惯上用“利用”(Available ,A)替换了“代谢”(Metabolizable ,M)③各英文字符的代表含义:A(首字符) : Apparent ,表观;A(第二字符) :Available ,利用 ,Availability利用率;AA(末二字符): Amino Acid ,氨基酸;CP: Crude Protein ,粗蛋白;D:Digestible ,消化 ,Digestibility ,消化率;E:Energy ,能;M : Metabolizable ,代谢,Metabolizability ,代谢率;N: Nitrogen ,氮;NE: Net Energy ,净能;R: Retentive , Retention ,沉积,存留。
各层次指标如果用动物营养学中的平衡试验计算公式定义表达时,以能量为例:ADE=GE-FE ; TDE=GE-(FE-FEe) ; AME=GE-FE-UE ;TME=GE-(FE-FEe)-(UE-UEe) ; RE=GE-FE-UE-HP注:字符代表意义:G : Gross ,总;F : Fecal ,粪;U : Urine ,尿;e : Endogenous ,内源;HP : Heat Production ,产热。
氨基酸含量计算公式(氨基酸占鲜样、干样、蛋白、蛋白氮的比例计算公式)

——氨基酸占鲜样、干样、蛋白、 蛋白氮的比例计算公式
说明
• 必须知道样品水分含量; • 粗蛋白在鲜样中含量、粗蛋白在干样中含量, 二者必须知道其一; • 某种氨基酸占鲜样的比例、某种氨基酸占干样 的比例、某种氨基酸占蛋白的比例、某种氨基 酸占蛋白氮的比例,四者必须知道其一。
氨基酸含量计算公式——小表格Ⅰ
项目样品水分含量yz1x100zy1x100氨基酸aminoacidsaa异亮氨酸ile80105010180100亮氨酸leu80105018010050赖氨酸lys苏氨酸thr75156015175100缬氨酸val75156017510060色氨酸trp蛋氨酸胱氨酸metcys苯丙氨酸酪氨酸phetyr小表格续接上表项目某种氨基酸占鲜样的比例a或ag100g某种氨基酸占干样的比例b或bg100g某种氨基酸占蛋白的比例c或cg100g某种氨基酸占蛋白氮的比例dmgg计算公式ab1x100ba1x100cbz100dc625day6251000dbz6251000氨基酸aminoacidsaa异亮氨酸ile0630618010063501003756625亮氨酸leu06318010063501003756625赖氨酸lys苏氨酸thr041604175100831660100166783625缬氨酸val041617510016831660100166783625色氨酸trp蛋氨酸胱氨酸metcys苯丙氨酸酪氨酸phetyr某种氨基酸占鲜样的比例a或ag100gab1x100ba1x100
项目 计算公式 氨基酸Amino acids AA 异亮氨酸(Ile) 亮氨酸(Leu) 赖氨酸(Lys) 苏氨酸(Thr) 缬氨酸(Val) 75 75 15 60=15/(1-75/100) 15=60×(1-75/100) 60 80 80 10 50=10/(1-80/100) 10=50×(1-80/100) 50 样品水分含量 (X%) X 粗蛋白在鲜样中含量 (Y%) 粗蛋白在干样中含量 (Z%) Y=Z×(1-X/100) Z=Y÷(1-X/100)
粗蛋白测定方法

粗蛋白测定方法—凯式定氮法粗蛋白crude protein;crude matter(DM)食品、饲料中一种蛋白质含量的度量。
不仅包括蛋白质这一物质,它涵盖的范围更广,包括含氮的全部物质,及真蛋白质和含氮物(氮化物)。
换句话说,粗蛋白是食品、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食物中以大豆的粗蛋白含量最高,肉类次之。
所以说,粗蛋白是一种既包括真蛋白又包括非蛋白的含氮化合物,后者又可能包括游离氨基酸、尿素、硝酸盐和氨等。
然而,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同,其氮含量不同,总氮量换算成蛋白质的系数也不同。
总之,粗蛋白是食品、饲料中一种蛋白质含量的度量。
我们可以通过粗蛋白测定仪即凯氏定氮仪来测量粗蛋白的含量,测量步骤如:蛋白质含氮量约为16%(这已通过多次试验得出),再用凯氏法测出总氮量,再乘以就可求得粗蛋白的含量。
一、实验原理蛋白质是由碳、氢、氧、氮及少量硫元素组成。
这些元素在蛋白质中含量都有一定比例关系,其中含碳50~55%、氢6~8%、氧20~23%、氮15~17%和硫~%。
此外在某些蛋白质中还含有微量的磷、铁、锌、铜和钼等元素。
由于氮元素是蛋白质区别于糖和脂肪的特征,而且绝大多数蛋白质的氮元素含量相当接近,一般恒定在15~17%,平均值为16%左右,因此在蛋白质的定量分析中,每测得1克氮就相当于克蛋白质。
所以只要测定出生物样品中的含氮量,再乘以,就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而氮则转变成氨,氮进一步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铵。
由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的过程通常称为”消化”。
为了加速消化,通常需要加入硫酸钾或硫酸钠以提高消化液的沸点(290℃→400℃),加入硫酸铜作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反应(1)(2)在凯氏烧瓶内完成,反应(3)在凯氏蒸馏装置中进行,其特点是将蒸汽发生器、蒸馏器及冷凝器三个部分融为一体。
由于蒸汽发生器体积小,节省能源,本仪器使用方便,效果良好。
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关系

二、氨基酸间的相互关系 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在机体代谢过程中, 亦存在协同、转化、替代和拮抗等关系。 蛋氨酸可转化为胱氨酸,也可能转化为半胱氨酸, 但其逆反应均不能进行。因此, 蛋氨酸 能满足总含硫氨基酸的需要, 但是蛋氨酸本身的需要量只能由蛋氨酸满足。半胱氨酸和胱氨 酸间则可以互变。苯丙氨酸能满足酪氨酸的需要, 因为它能转化为酪氨酸, 但酪氨酸不能转 化为苯丙氨酸。由于上述关系,在考虑必需氨基酸的需要时, 可将蛋氨酸与胱氨酸、苯丙氨酸 与酪氨酸合并计算。 氨基酸间的拮抗作用发生在结构相似的氨基酸间, 因为它们在吸收过程中共用同一转 移系统, 存在相互竞争。最典型的具有拮抗作用的氨基酸是赖氨酸和精氨酸。饲粮中赖氨酸 过量会增加精氨酸的需要量。当雏鸡饲粮中赖氨酸过量时, 添加精氨酸可缓解由于赖氨酸过 量所引起的失衡现象。亮氨酸与异亮氨酸因化学结构相似, 也有拮抗作用。亮氨酸过多可降 低异亮氨酸的吸收率, 使尿中异亮氨酸排出量增加。此外, 精氨酸和甘氨酸可消除由于其他 氨基酸过量所造成的有害作用, 这种作用可能与它们参加尿酸的形成有关。 一、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关系 一般认为,动物蛋白质的营养实质上是氨基酸的营养。只有当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 同时存在且按需求比例供给时,动物才能有效地合成蛋白质。饲粮中缺乏任何一种氨基酸, 即使其他必需氨基酸含量充足, 体蛋白质合成也不能正常进行。同样,体蛋白合成潜力越大 的动物(如高瘦肉型猪),对氨基酸的需求量就越高。 畜禽饲粮中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取决于饲粮中的粗蛋白水平。例如, 仔猪饲粮中蛋白质 含量由 10%增至 22%时, 饲粮赖氨酸的需要量则从 0.6 % 增至 1.2 % 。另一方面,饲粮粗 蛋白质需要量取决于氨基酸的平衡状况。一般而言,依次平衡第一至第四限制性氨基酸后, 饲粮的粗蛋白质需要量可降低 2-4 个百分点。
最新整理养猪饲养管理- 蛋白质、氨基酸与其他营养物质的关系.docx

最新整理养猪饲养管理- 蛋白质、氨基酸与其他营养物质的关系整理一、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关系一般认为,动物蛋白质的营养实质上是氨基酸的营养。
只有当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同时存在且按需求比例供给时,动物才能有效地合成蛋白质。
饲粮中缺乏任何一种氨基酸,即使其他必需氨基酸含量充足, 体蛋白质合成也不能正常进行。
同样,体蛋白合成潜力越大的动物(如高瘦肉型猪),对氨基酸的需求量就越高。
畜禽饲粮中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取决于饲粮中的粗蛋白水平。
例如, 仔猪饲粮中蛋白质含量由10%增至22%时, 饲粮赖氨酸的需要量则从0.6 % 增至1.2 % 。
另一方面,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取决于氨基酸的平衡状况。
一般而言,依次平衡第一至第四限制性氨基酸后,饲粮的粗蛋白质需要量可降低2-4个百分点。
二、氨基酸间的相互关系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在机体代谢过程中, 亦存在协同、转化、替代和拮抗等关系。
蛋氨酸可转化为胱氨酸,也可能转化为半胱氨酸, 但其逆反应均不能进行。
因此, 蛋氨酸能满足总含硫氨基酸的需要, 但是蛋氨酸本身的需要量只能由蛋氨酸满足。
半胱氨酸和胱氨酸间则可以互变。
苯丙氨酸能满足酪氨酸的需要, 因为它能转化为酪氨酸, 但酪氨酸不能转化为苯丙氨酸。
由于上述关系,在考虑必需氨基酸的需要时, 可将蛋氨酸与胱氨酸、苯丙氨酸与酪氨酸合并计算。
氨基酸间的拮抗作用发生在结构相似的氨基酸间, 因为它们在吸收过程中共用同一转移系统, 存在相互竞争。
最典型的具有拮抗作用的氨基酸是赖氨酸和精氨酸。
饲粮中赖氨酸过量会增加精氨酸的需要量。
当雏鸡饲粮中赖氨酸过量时, 添加精氨酸可缓解由于赖氨酸过量所引起的失衡现象。
亮氨酸与异亮氨酸因化学结构相似, 也有拮抗作用。
亮氨酸过多可降低异亮氨酸的吸收率, 使尿中异亮氨酸排出量增加。
此外, 精氨酸和甘氨酸可消除由于其他氨基酸过量所造成的有害作用, 这种作用可能与它们参加尿酸的形成有关。
三、蛋白质、氨基酸与其他营养物质的关系(一)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关系蛋白质可在动物体内转变成碳水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粗蛋白和氨基酸总量关系
粗蛋白和氨基酸总量关系
粗蛋白是指在食物或生物体中存在的总蛋白质含量,而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组成单元。
粗蛋白质的含量与氨基酸的总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个关系。
1.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每种蛋白质分子都由多个氨基酸残基连接而成。
因此,氨基酸是构成粗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
2. 粗蛋白中的氨基酸含量:粗蛋白质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其中氨基酸的总量。
粗蛋白质含量越高,其中的氨基酸总量也相对较高。
这意味着在分析蛋白质的时候,可以通过测量粗蛋白质含量来推测其中氨基酸的总量。
3. 不同食物中的粗蛋白和氨基酸比例:不同食物源中的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之间的比例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动物性食物(如肉、鱼、蛋、奶制品等)的粗蛋白含量较高,而其中氨基酸的总量也较丰富。
植物性食物(如大豆、豆类、谷物、坚果等)中的粗蛋白含量相对较低,但其中氨基酸的总量也可以通过多样性的膳食组合来得到满足。
4. 氨基酸质量和平衡性:除了考虑粗蛋白质的含量之外,氨基酸的质量和平衡性也是衡量蛋白质质量的重要指标。
蛋白质中必需的氨基酸比例和含量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代谢和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粗蛋白质的含量和其中氨基酸的总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了解这个关系对于合理评估蛋白质营养价值,制定科学的膳食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在食物选择和日常饮食计划中,需要综合考虑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的质量和平衡性,以保持健康的身体功能和良好的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