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无线电通信的基础知识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四.阻塞干扰
当接收机接收频段附近有强信号干扰时,干扰信 号就会由于接收机选择回路选择性不佳而进入接 收机,经高、中放电路,致使直流工作点变化, 产生饱和现象,导致射频增益下降,接收机灵敏 度降低,最终形成所谓的阻塞干扰。
阻塞干扰的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接收机处在大 功率发射台附近,而接收机的选择性又不好所致。
五.网络间的干扰
在同一区域内,往往存在着隶属于不 同系统的许多通信网,每个网络自成 体系。这些网络之间的相互影响就形 成了网间干扰。
第十节 天线
无线电发射机输出的射频信号功率,通过馈 线(电缆)输送到天线,由天线以电磁波形 式辐射出去。电磁波到达接收地点后,由天 线接下来(仅仅接收很小很小一部分功率), 并通过馈线送到无线电接收机。可见,天线 是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一个重要的无线电设 备,没有天线也就没有无线电通信。
典型的移动通信电台组成图
代移动通信电台的组成
(二)对无线电发射机的主要技术要求
要有一定的工作波段和足够的频率准确度和稳定度 要有足够的功率输出 调制性能要好 调制是发射机的主要工作部分,因此,调制性能的好坏,对发射机至关重
要。发射机的调制性能包括:调制灵敏度、调制频率特性和调制线性等。 调制性能好,就意味着发射机传送信号的信号噪声比提高,频率特性改善, 非线性失真减小。 要尽量减小寄生辐射 发射机中产生的谐波分量如果通过天线辐射出去,将对其它电台产生有害 的干扰,因此必须将谐波辐射抑制到一定程度,从而减小干扰。
一. 散射波传播
当大气层或电离层出现不均匀水汽、尘埃、电子密度不均匀等团 块时,无线电波有可能被这些不均匀媒质向四面八方反射,使一 部分能量到达接收点,这就是散射波。
第九节 噪声和干扰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折射
电磁波在传播时,遇到墙体等障碍物,就会穿过障碍物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就称为折射,电磁波的折射和光线 在透明物体中的折射有很强的类似性。如图2.4所示:
2.2.2 无线电磁波的衰落和分集技术
• 无线信号从天线到用户之间的信道衰落,按 照衰落特性的不同,可以分为慢衰落和快衰 落两种。
11
慢衰落
由地形和障碍物阻挡而造成的阴影效应,致使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下降,信号强度随地理环境的改变而缓慢变化,这 种衰落称为慢衰落,又称为阴影衰落。慢衰落的场强中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且与位置和地点相关,衰落的速度取 决于移动台的速度,它反映了传播在空间距离的接收信号电平值的变化趋势。
CONTENTS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第二章
传输介质 无线传播理论 无线信道简介 信道复用 扩频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重要概念 我国无线电业务频率划分
02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1. 传输介质 核桃AI
2.1 传输介质
• 传输介质是连接通信设备,为通信设备 之间提供信息传输的物理通道;是信息 传输的实际载体。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 中的信号传输,都是电磁波在不同介质 中的传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电磁波 频谱的使用从根本上决定了通信过程的 信息传输能力。
无线自组织网络技术
无线自组织网络是一种特殊的无线移动网 络。一般由一组具有自主能力的无线终端相 互协作形成的一种独立于固定基础设施、采 用分布式管理的多跳网络;网络中所有节点 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无需任何预设的基础设 施和任何中心控制节点;网络中的节点具有 普通移动终端的功能;节点间可通过空中接
8.1.1 移动Adhoc网络MAC协议
图8.3 冲突情形1
8.1.1 移动Adhoc网络MAC协议
1)隐藏终端与暴露终端问题
无线电通信基础知识

无线电通信基础知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无线电通信这玩意儿,这可真是个神奇又有趣的领域啊!你想想看,无线电就像一个看不见的信使,能把我们的声音、图像啥的,嗖的一下传到千里之外。
这不就跟孙悟空的筋斗云似的,一下子就能翻十万八千里!无线电通信的原理其实也不难理解。
就好比你跟朋友在操场两头喊话,声音就是信息,空气就是传递声音的媒介。
那无线电呢,就是用电磁波来代替空气,把各种信息给传出去。
那电磁波是啥呢?哎呀,你就把它想象成是一群会飞的小精灵,它们带着信息到处跑。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就像不同颜色的小精灵,各有各的本事呢!无线电通信有好多好处呢!比如说,你在荒郊野外,手机没信号了,这时候要是有个对讲机啥的,就能跟别人联系上啦,多方便!要是没有无线电,那可真就抓瞎了。
再说说收音机,这可是咱小时候的好玩意儿啊!通过无线电波,能收到各种各样的节目,音乐啦、新闻啦、故事啦,就像一个百宝袋,啥都有!还有那电视信号,也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过来的。
你能舒舒服服地坐在家里看各种精彩的节目,这可都得感谢无线电通信啊!咱普通人平时用的手机,那也是靠无线电通信的呢。
你跟别人打电话、发信息、上网,都是通过无线电波在传递信息。
要是没有无线电,那咱的手机不就成了一块砖头啦!那无线电通信就没有啥缺点吗?当然有啦!有时候信号会不好,就跟你说话卡壳似的,断断续续的。
还有啊,要是有干扰,那可就麻烦了,信息可能就传错啦。
不过,咱人类多聪明啊,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呢!科学家们不停地研究新的技术,让无线电通信变得越来越好。
总之呢,无线电通信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好伙伴,虽然有时候会有点小脾气,但给我们带来的方便那可是大大的。
咱可得好好珍惜这个好伙伴,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呀!所以啊,大家都要多了解了解无线电通信,说不定哪天你就能用上呢!。
《无线电通信》 讲义

《无线电通信》讲义一、什么是无线电通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通信技术无处不在,而无线电通信则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方式。
简单来说,无线电通信就是利用无线电波来传递信息的通信手段。
想象一下,你拿着手机与远方的朋友通话,或者在家里通过无线网络浏览网页、观看视频,又或者开车时收听广播,这些都是无线电通信的常见应用。
无线电通信的工作原理其实并不复杂。
它主要依靠发射机产生无线电信号,这些信号通过无线电波的形式在空间中传播,然后被接收机接收并解读。
二、无线电通信的历史无线电通信的发展有着一段相当精彩的历史。
早在 19 世纪,科学家们就开始对电磁现象进行研究。
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为无线电通信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到了 19 世纪末,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成功地实现了跨越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在 20 世纪,无线电通信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从早期的无线电报,到后来的广播、电视,再到如今的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无线电通信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技术也越来越先进。
三、无线电通信的特点无线电通信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这使得它在现代通信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首先,无线电通信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它不需要依赖物理连接,比如电缆或光缆,这使得通信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无论是在陆地、海洋还是空中。
其次,无线电通信的覆盖范围广。
通过卫星通信等手段,我们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让信息传递不受地理距离的限制。
再者,无线电通信可以实现移动中的通信。
比如,我们在移动的车辆中依然能够使用手机进行通话和上网。
然而,无线电通信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比如,它容易受到干扰,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能会受到天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四、无线电通信的应用无线电通信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移动通信方面,我们熟悉的手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它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保持联系,进行语音通话、发送短信、上网等操作。
在广播电视领域,通过无线电波,我们能够收看到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收听到各种类型的广播节目。
中职无线电基础教案

中职无线电基础教案第一章:无线电基础知识1.1 无线电的定义与发展1.2 无线电波的特性1.3 无线电频率与波段1.4 无线电发射与接收原理第二章:无线电通信原理2.1 调制与解调2.2 无线电发射机的工作原理2.3 无线电接收机的工作原理2.4 无线电通信的调制方式第三章:无线电频率分配与规划3.1 无线电频率的分配原则3.2 我国无线电频率分配现状3.3 无线电频率规划与管理系统3.4 无线电频率使用申请与审批流程第四章:无线电设备与器材4.1 无线电发射设备4.2 无线电接收设备4.3 无线电导航与定位设备4.4 无线电通信设备的选择与使用第五章:无线电应用与实践5.1 无线电广播5.2 无线电通信5.3 无线电导航与定位5.4 无线电遥控与遥感技术第六章:无线电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6.1 无线电法律法规概述6.2 无线电管理法规与条例6.3 无线电频率管理法律法规6.4 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法律法规6.5 无线电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第七章:无线电安全与防护7.1 无线电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7.2 无线电设备的防辐射措施7.3 无线电传输过程中的干扰与防护7.4 无线电安全操作规程7.5 无线电应急预案与救援措施第八章:无线电技术发展与创新8.1 无线电技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8.2 现代无线电通信技术及其应用8.3 无线电新技术与发展趋势8.4 我国无线电技术研究与创新成果8.5 无线电技术在前沿领域的应用第九章:无线电实验与操作9.1 无线电实验设备与工具9.2 无线电发射与接收实验9.3 无线电频率调试与测量9.4 无线电通信实验与操作9.5 无线电故障排查与维修第十章:无线电应用案例分析10.1 无线电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案例10.2 无线电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案例10.3 无线电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案例10.4 无线电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案例10.5 无线电在民用与商业领域的应用案例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无线电基础知识补充说明:深入讲解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如直线传播、折射、反射等;详细阐述不同频率段的无线电波应用场景和特点。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要点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要点一、引言无线通信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介绍无线通信的基础知识要点,帮助读者了解无线通信的原理和应用。
二、无线通信的原理无线通信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号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
它利用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的特性,将信息编码成电磁波信号,并通过天线传输和接收信号。
1. 电磁波的特性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形成的波动现象。
无线通信主要使用的是无线电波,其波长范围广泛,包括了无线电、微波、红外线和可见光等。
2.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待传输的信息信号转换成适合无线传输的电磁波信号的过程,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恢复成原始的信息信号的过程。
调制和解调过程中常用的调制方式包括频率调制、相位调制和幅度调制。
三、无线通信的基本组成部分无线通信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每个部分起着不同的作用。
1. 发射设备发射设备包括信源、调制器和发射天线。
信源产生需要传输的原始信号,调制器将信源产生的信号调制成适合无线传输的信号,发射天线用于将调制后的信号转换成无线电波并进行传输。
2. 传输介质无线通信的传输介质主要是空气或真空中的电磁波。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多径传播、衰落等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信号处理和调制技术来提高传输质量。
3. 接收设备接收设备由接收天线、解调器和接收器组成。
接收天线接收到传输的电磁波信号后,解调器将信号解调为原始信号,接收器用于对解调后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四、无线通信的应用无线通信在现代社会中有广泛的应用,涉及到多个领域和行业。
1. 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无线通信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包括手机通信、移动互联网等。
通过移动通信技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音通话、短信传送和数据传输。
2. 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WLAN)是在有限区域内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网络连接的技术。
它在家庭、办公室等环境中广泛应用,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网络访问方式。
3. 卫星通信卫星通信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将信号传输到全球各个角落。
无线电基础必学知识点

无线电基础必学知识点1. 电磁波:无线电通信是利用电磁波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
电磁波是一种由电场和磁场组成的波动现象,具有一定的频率和波长。
2. 频率和波长:频率是指电磁波的振动次数,单位为赫兹(Hz);波长是指电磁波的一个完整周期所对应的长度,单位为米(m)。
频率和波长之间有一个倒数关系。
3. 电磁谱:电磁谱是按照频率或波长进行划分的,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不同类型的电磁辐射。
4. 调制与解调:无线电通信中,信号是通过将信息波形(调制信号)和载波波形相乘得到的。
调制是指给载波加上信息信号,使载波的某些特性随着信息信号的变化而改变;解调是指将被调制的信号还原为原始的信息信号。
5. 调幅、调频和调相: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是常用的调制方式。
调幅是通过改变载波的振幅来传输信息;调频是通过改变载波的频率来传输信息;调相是通过改变载波的相位来传输信息。
6. 发射和接收:无线电通信需要发射端和接收端配合使用。
发射端负责将信息信号调制到载波上并通过天线发送出去;接收端负责接收信号,并通过解调还原出原始的信息信号。
7. 天线:天线是无线电信号的传输和接收装置,将电磁波转换为电流或者将电流转换为电磁波。
常见的天线类型有天线杆、鞭状天线、方向性天线等。
8. 带宽:带宽是指可用于传输信号的频率范围。
不同的应用需要不同的带宽,带宽越宽,传输的信息量越大。
9. 路径损耗:无线电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路径损耗的影响。
路径损耗是指信号在传输中途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衰减。
路径损耗还受到信号频率和传输介质等因素的影响。
10. 干扰和抗干扰能力:无线电通信中,可能会受到其他无线电设备或环境中的其他电磁波干扰。
抗干扰能力是指设备对干扰信号的抵抗能力,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和使用抗干扰技术来提高。
这些是无线电基础必学的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理解无线电通信的原理和技术。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及跳频等
PPT文档演模板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第二章 GSM通信系统概述
网络交换子系统(NSS)
NSS主要完成交换功能和客户数据与移动性管理、安全性 管理所需的数据库功能
功能实体: MSC/VLR HLR/AUC EIR
下行:1805.2MHz+(N-512)*0.2
➢移动GSM1800M系统使用频点为512-561.
PPT文档演模板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第一章 无线通信的基本概念
1.3 联通GSM900M数字蜂窝网移动通信系统:
➢工作频段:上行909~915MHz 下行954~960 MHz
➢频率与信道之间换算公式:上行:F=890+0.2*指令载波频率号 下行:F=935+0.2*指令载波频率号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6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PPT文档演模板
课程内容
第一章 无线通信基本概念 第二章 GSM通信系统概述 第三章 CDMA通信系统概述 第四章 射频基础知识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 无线通信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无线通信概述 第二节 无线通信频段和
上行:F=885+0.2*(指令载波频率号-999) 下行:F=930+0.2*(指令载波频率号-999)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第一章 无线通信的基本概念
1.2 移动GSM1800M数字蜂窝网移动通信系统:
➢工作频段:上行1710-1720MHz 下行1805-1815MHz
➢频率与信道之间换算公式:上行:1710.2MHz+(N-512)*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MF/HF单边带通信设备第一节电波与天线的基本知识GMDSS系统中,无论是地面系统还是空间系统,都属于无线电通信系统,任何无线电通信系统都包括发射端、接收端、传输信道三全环节,其中无线电波的传播对通信质量有重大的影响,作为通信人员首先应了解无线电波的传播规律。
一、无线电波的基本概念1、无线电波的产生与传播无线电波实质上就是一种电磁波:频率10Hz~1023Hz2、波长、速度、频率的关系λf=c3、无线电波的波段划分二、无线电波的传播途径及其特点1、地波传播沿地表面绕射传播的波:传播距离与频率有关,波长越长,距离越远与地表导电性有关稳定性好,基本不受气候条件影响2、空间传播在地表面上空至少一个波长以上的空间传播3、电离层传播(天线)通过电离层传播:不稳定,有衰落现象;存在盲区(寂静区)三、常用船舶天线1、天线基本理论(1)天线的方向性(2)天线的效率(3)天线的辐射电阻(4)天线的电流分布2、船舶常用天线介绍(1)T型(2)倒L型(3)直立桅杆式天线(4)鞭状天线第三章MF/HF单边带通信设备一、MF/HF单边带通信设备概述GMDSS系统是原有遇险系统的自然发展,是在原有的MF/HF/VHF通信系统进行改造而形成的,在GMDSS系统中,MF/HF不仅要完成无线电话业务,而且还要完成遇险报警,搜救协调通信,搜救现场通信及日常通信,为了保证GMDSS地面通信系统各种功能的实现。
对MF/HF设备提出新的要求:1、设备应形成组合式结构2、设备应有一个合理的操作程序,最重要的是:自动报警;自动值守;自动通信;技术上收发信机能遥控;有频率扫描及频率预置功能,能自动调谐。
3、开机1分钟就能工作,频率转换时间不超过15S4、可靠性高,能连续工作24小时5、发射类型增加了J2B或F1B发射种类:由三个符号组成的第一个符号:主载波调制的种类例:J:单边带抑制载波;第二个符号:调制载波的信号性质“1”:无调制副载波长包含数字信息的单信道“2”、有调调制副载波长包含数字信息的单信道“3”、包含有模拟信息的单信道第三个符号:表示所发射的信息种类B:自动接收电报E:电话C:传真二、通信的一般概念信息源——发射设备——信道——接收设备——接收终端三、单边带信号的特点1、调幅波ωc ωc+ Ωωc- Ω讨论:信息包含在两个边带中包含信息部分和不含信息部分的比例B=2Ω调幅波的包络与调制信号的波形完全一样结论:为了减小功率浪费,只用单边带,就能满足通信的整个过程。
2、单边带信号的特点由上可知,只要发射一个边带,就可以实现信息的传输,这样既可使信道占有的频带变窄,而且不发射载波,效率得到提高。
从调幅波中取出一个边带就构成了单边带信号。
水上移动业务只准使用上边带特点:(1)SSB信号的振幅与调制信号的振幅成正比(2)SSB信号产生的实质是将调制信号的频谱在频率轴上线性搬移的结果,搬移后的位置取决于载频的高低(3)SSB信号的频率变化与调制信号频率有关也可以说SSB也属一种调频信号。
(4)SSB信号的带宽与调制信号的带宽相同四、单边带信号通信的主要优缺点1、节约频谱:有效地增加了电台的数量2、节约功率3、抗选择性衰落能力强4、保密性强5、技术难度高六、地面通信系统的工作种类及其表示方法1.工作种类表示法的有关规定工作种类又称工作类型或者发射类型,地面通信系统设备能完成多种类型的通信任务,比如窄带直接印字电报(NBDP)、数字选择性呼叫(DSC)、单边带无线电话等通信方式,都在组合电台中使用。
下面把常用的各种工作种类的表示方法介绍如下:1979年国际电联无线电行政大会通过的无线电规则中规定:完整的工作类型包括五个字符。
其中前三个字符是必需遵循的基本特征,后两个字符是可以选用的附加特征。
基本特征由两个字母和中间夹一位数字组成。
其中,第一位字符是字母,表示主载波的调制方式;第二位是数字,表示调制信号的性质;第三位字符是字母,表示所发送信息的类型。
第一位字符依此表示:A---- 表示双边带调制。
B---- 表示独立边带。
C---- 表示残余边带。
F---- 表示频率调制。
G---- 表示相位调制。
H---- 单边带全载波。
J---- 表示单边带全抑制载波。
K-----表示用幅度调制的脉冲系列。
P-----表示末调制的脉冲系列。
R-----表示单边带减幅或变幅载波。
第二位数字,依此表示:1----表示单路的,不用调制副载波,但包括量化或数字的信息。
2----单路,采用副载波调制,包括量化或数字的信息。
3----单路,包含模拟信息。
7----双信道或多信息,包括量化或数字的信息。
第三位字符表示所发信息的类型。
A-----代表人工接收的无线电报。
B-----代表自动接收的无线电报。
C-----代表传真。
D------数据传输、遥测技术、遥控操作。
E-----代表无线电话(包括广播)。
F------电视(视频)。
2、常用的工作种类在电话通信中,使用的工作种类有A3E、H3E、R3E、J3E、F3E、G3E等。
A3E -----双边带调幅电话。
H3E -----单边带全载波电话。
R3E -----单边带减幅载波电话。
J3E ------单边带抑制载波电话。
F3E ------频电话。
G3E -----调相电话。
对于工作种类J3E,发出的载波功率应至少低于峰包功率40dB,即基本上不发射载频。
J3E为单边带工作方式,是船舶主要的电话通信工作类型。
对于工作种类R3E,发射的载波功率应低于峰包功率18 2dB,即发射一部分载波,很多海岸电台采用这种方式与船舶通信。
采用R3E工作种类的主要目的是接收机可以从R3E信号中提取导频作标准频率,利用它来控制接收端的频率源,使收发两端载频保持同步,以减轻对频率稳定度的要求。
便于和从事搜索救助的飞机进行通信,克服飞机高速运动中产生的多普勒频移影响。
在无线电话中使用压缩扩张系统,利用导频提供连续信号,以控制接收机的频率和增益。
对于H3E工作种类,发射的载波功率要低于峰包功率6 1dB。
H3E工作种类主要用于遇险和安全通信,规定在2182KHz、4125KHz、6215KHz、8291KHz、12290KHz、16420KHz等频率上使用,可为调幅方式接收,也可用单边带方式接收。
船用电传通信工作种类有A1A、A2A、H2A、F1B等。
MF/HF组合电台的NBDP和DSC方式,采用的工作种类是F1B。
船舶的VHF设备,其无线电话采用G3E 工作种类,DSC采用G2B工作种类。
二、地面系统各部分的主要作用1、组合电台组合电台满足GMDSS 系统要求,是地面通信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有收发信机及其终端设备构成。
其作用工作在MF/HF上,能发射和接收DSC、TELEX、SSB信号,实现船到岸、岸到船、船到船的中距离和远距离遇险报警和遇险通信、紧急呼叫和紧急通信、安全呼叫和安全通信,常规呼叫和常规通信,以及MF/HF DSC遇险与安全频率的自动值守。
2、组合电台的终端设备(1)DSC终端DSC作为组合电台的终端或VHF设备一部分,通过组合电台和VHF设备的收发信机和信号处理电路,实现遇险报警、遇险确认、遇险转发和其它功能,并能够进行选择性呼叫,实现扫描值守,船舶查询等功能。
DSC 终端完全取代了500 KHz 和 2182 KHz 频率上的海上遇险报警方式,改变现有船-岸间无线电通信的程序和方法,形成了新的无线电通信程序和值守规则。
(2)NBDP终端NBDP终端不能独立的工作,只能作为组合电台的终端设备,通过组合电台的收发信机和信号处理电路,实现船到船、船到岸、岸到船的无线电传的遇险、紧急、安全与常规的电传通信功能,是海上船到船、船岸无线电传通信的一种通信形式。
船舶电台经海岸电台可以人工或者自动与陆上电传通信网络、数据通信网络相联接,实现船-岸-用户间的直接电传通信。
3、VHF与VHF—DSC设备VHF设备是GMDSS在A1海区船舶的主要通信设备。
其作用主要是实现近距离的船到岸、岸到船的无线电话通信和DSC呼叫。
是船舶现场通信的主要通信方式,也是船舶实现驾驶台与驾驶台之间通信的重要手段。
第二节单边带发射机一、单边带发射机的主要电气指标1、工作频段与指配频率按SOLAS公约新四章的要求,船用MF/HF单边带发射机应能在1605~27500KHz频带内的所有频率上发射,其中单边带无线电话、窄带直接印字电报和数字选择性呼叫三种通信方式的遇险与安全通信频率为必备频率。
如表按规定,无线电话频率以载波频率为指配频率,而窄带直接印字电报和数字选择性呼叫频率则是以发射频率的中心频率为指配频率.因此,当使用J3E发射类型时,其指配频率即为载波频率;而当使用F1B或J2B发射类型时,其指配频率则为发射频带的中心频率,即载波频率加1.7kHz。
(2)输出功率(3)频率容限及频率稳定度单边带通信要求收发必须严格同步,而能否做到这一点,主要取决于设备的工作频率是否能够与指配频率相吻合。
设备的工作频率与指配频率之间的差值,称为频率偏差,而最大容许的频率偏差,则称为频率容限。
±10Hz。
二、单边带发射机的组成1、组成框图及各部分作用(1)激励器:用来产生单边带信号(2)功放与合成:将功率放大至所需的大小(魔T网络)(3)自动天调电路(输出匹配网络)完成功放输出与天线间的匹配与调谐工作(在不同频率上)(4)控制微机:实现对发射机的各项控制(5)电源:将船电或蓄电池电源变换为发射机各部分所需用电2、单边带信号的产生广泛应用的是滤波法平衡调制器加边带滤波器,平衡调调器输出的是载波被抑制的双边带信号,经边带滤波器输出单边带信号。
3、单边带信号的频率搬移(1)多次搬频的必要性:为满足一部通用发射机的要求,即工作在较宽的频带上(2)三次搬频方案(高中频方案)在SSB发射机中,最后一次调制(混频)器的输出应是发射频率,为了减少输出的调谐手续,混频器输出端接的不是可调谐的带通滤波器,而是一个LC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的带宽覆盖发射机的整个工作频段0~30MHz。
我们把最后一次搬频用的混频器的输入单边带信号的频率称为中间频率,中间频率高于工作频率,称为高中频。
高中频方案普遍采用三次搬频方案:由于最后一次搬频限定取差频,又必须满足最后输出的SSB信号为上边带,所以必须是+ - +方案。
第四节单边带接收机一、单边带接收机的作用天线:获得电磁波能量变为高频电流接收:抑制干扰,高频电流变为原始信号终端机构:原始信号变成原始信息1、选择信号:2、放大信号3、变换信号:频率变换与调制变换二、接收机的组成框图1、保护电路:防止其它强干扰信号进入接收机损坏接收机电路2、高频放大器3、两次混频:有效地抑制像频干扰和中频干扰4、同步检波5、噪声抑制电路:控制大幅度脉冲干扰6、频率合成器:为整机提供稳定而准确的本振频率7、AGC电路:对接收信号取样获得控制信号,以此支控制各级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