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防腐剂的测定方法-科标检测
大学基础化学试验食品中防腐剂的测定

防腐剂的测定方法
GB/T5009· 29—2003 第一法 气相色谱法 第二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三法 薄层色谱法
本标准规定了酱油、水果汁、果酱等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 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酱油、水果汁、果酱等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 含量的测定。
教学重点、难点
薄层层析法 薄层色谱法测定苯甲酸和山梨酸
显色
用喷雾器显色均匀喷雾在薄层上,放烘箱 中保持85℃加温至层析斑点显现。此显色 剂可使各种糖呈现出不同颜色。
定性
根据各标准糖液层析后所得班点的
位置确定混合样品中所分离出的各 个斑点分别为何种糖。
定量
用各种显色方法使斑点出现后,应立即用铅
笔或小针划出斑点的位置,并计算R值。
化合物移动的距离(斑点中心到原点的距离) R值 =───────────────────── 溶剂的移动的距离(溶剂前沿到原点距离)
薄层色谱法
原理
样品酸化后,用乙醚提取苯甲酸、山 梨酸。将样品提取液浓缩,点于聚酰胺薄层 板上,展开。显色后,根据薄层板上苯甲酸、 山梨酸的比移值,与标准比较定性,并可进 行概略定量。
展开
展层至溶剂前沿顶端0.5~1厘米处时取出薄板(展 开时间约1小时),在溶剂前沿处作记号并放在空 气中晾干,以除去溶剂。 将选择的展开剂倒入层析槽或层析缸中(液层高度 约为0.5cm),待容器内溶剂蒸气达到饱和后,将点 好样的薄层析放入槽或缸中进行展开。 (注意:点样的位置必须要在展开剂液面之上。) 当展开剂展开,其前沿上升到板顶端 5-10mm 处时, 取出薄层板,用铅笔划出前沿的位置、晾干。
实验流程
制板→活化→点样→展开→定性或定量
食品中防腐剂-------苯甲酸含量的测定

4. 检测系统
? 作用:连续监测被色谱系统分离后的柱流出物组 成和含量变化的装置。其作用是将柱流出物中样 品组成和含量的变化转化为可供检测的信号,完 成定性定量分析的任务。
(二).液液分配色谱法( LLC)
1.分离原理:利用组分在两相中溶解度的差异 2.固定相:载体+固定液(物理或机械涂渍法)
缺点:系统内部压力大,易流失,不实用 固定液——极性→NLLC 固定液——非极性→RLLC 3.正相色谱——固定液极性 > 流动相极性(NLLC)
极性小的组分先出柱,极性大的组分后出柱,适于分离极性组分 4. 反相色谱——固定液极性 < 流动相极性(RLLC)
正相——流动相与溶质排斥力强,作用时间↑ , k↑,组 分tR↑
反相——流动相与溶质排斥力弱,作用时间↓, k↓,组 分tR↓
② 固定相:极性小的烷基键合相 C8柱,C18柱(ODS柱——HPLC约80%问题)
③ 流动相:极性大的甲醇-水或乙腈-水 流动相极性 > 固定相极性
底剂 + 有机调节剂(极性调节剂) 例:水 + 甲醇,乙腈,THF ④ 流动相极性与k的关系:
(4)梯度洗脱装置
? 梯度洗脱:通过改变流动相的组成来调整组分的k值,改 变分离因子α值,以达到最短时间内得到最佳分离的目的。
? 梯度洗脱的特点:改善分离, 加快分析速度;改善峰形, 减 少拖尾;可能引起基线漂移
? 类型:高压梯度与低压梯度
2.进样系统
? 进样器是将样品溶液准确送入色谱柱的装置,要求密封性 好,死体积小,重复性好,进样引起色谱分离系统的压力 和流量波动要很小。
22151252_糕点中防腐剂的测定方法及使用现状

T logy科技分析与检测本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测定分析糕点中的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主要依据GB 5009.2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中的第一法液相色谱法,并对此方法进行精简和优化,对糕点中的苯甲酸、山梨酸进行检测分析[1]。
1 实验过程1.1 溶液的配制苯甲酸、山梨酸混合标准系列工作溶液的配制:分别准确称取苯甲酸和山梨酸标准品固体粉末各0.100 0 g (精确到0.000 1 g),用水溶解定容至10.0 mL,浓度为10 000 mg/L;取浓度为10 000 mg/L的标准储备液 1 mL稀释至10 mL,得到浓度为 1 000 mg/L的混合标准储备液。
用储备液配制浓度为1.00、2.00、5.00、10.00、20.00、50.00 mg/L与 100.0 mg/L的混合标准系列工作溶液。
乙酸锌溶液(220 g/L)的配制:准确称取220 g乙酸锌溶于少量超纯水中,再加入30 mL冰乙酸,加水定容至1 000 mL,备用。
亚铁氰化钾溶液(106 g/L)的配制:准确称取106 g亚铁氰化钾,加入适量水溶解,再加水定容至1 000 mL,备用。
乙酸铵溶液(0.02 mol/L)的配制:准确称取1.54 g乙酸铵固体,加水溶解,再加入200 μL乙酸,转移至 1 000 mL容量瓶中,定容,再经0.22 μm水相微孔滤膜过滤后备用[2]。
1.2 主要设备实验过程中使用的主要仪器以及其型号、厂家信息等。
其它设备: 10 mL容量瓶、50 mL容量瓶、1 000 mL 容量瓶;1mL一次性注射器若干;50 mL 离心管、配套离心管盖若干;2 mL液相进样瓶、配套瓶盖若干。
1.3 样品来源样品来源于公司各个地市、县市、区域客户送检的各种糕点。
1.4 分析步骤1.4.1 样品制备本实验中所用的样品均为固体样品,参照国抽细则和测试标准中对制样的要求对样品进行制备。
食品中防腐剂检测报告

食品中防腐剂检测报告一、引言食品安全一直备受人们关注,而防腐剂作为食品添加剂之一,在食品加工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过量使用防腐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对食品中防腐剂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二、常见防腐剂及其危害1. 防腐剂的种类常见的食品防腐剂包括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山梨酸钾等。
2. 防腐剂的危害过量摄入防腐剂可能导致食物中毒、过敏反应、免疫系统紊乱等健康问题,长期食用还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三、食品中防腐剂检测方法1. 生物传感技术生物传感技术是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通过生物传感器可以实现对食品中防腐剂的快速检测。
2.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了色谱和质谱两种分析方法的优势,能够准确地鉴定食品中的各种防腐剂成分。
3. 光谱分析技术光谱分析技术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等,可以对食品样品进行快速、无损的检测。
四、食品中防腐剂检测报告范例报告编号:2022001检测对象:某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某某产品检测项目: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山梨酸钾含量检测检测标准: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检测结果如下:亚硝酸盐含量:未检出硫代硫酸钠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山梨酸钾含量:低于允许标准五、结论与建议经检测,本次样品中亚硝酸盐未被检出,硫代硫酸钠和山梨酸钾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属于合格产品。
建议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防腐剂的使用量,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通过本次食品中防腐剂检测报告范例,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以及对防腐剂使用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
希望未来在食品安全领域能够有更多科学技术的应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食品中防腐剂测定方法的研究

食品中防腐剂测定方法的研究摘要:研究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防腐剂(苯甲酸)的含量。
样品中苯甲酸的最小检出量为 0.0010mg/ml, 回收率为 98%。
该方法简便易行, 灵敏准确。
关键词:防腐剂;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食品防腐剂苯甲酸的测定 ,通常采用乙醚提取碱滴定法和水蒸气蒸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这两种方法测定程序复杂且周期长 ,回收率也较低。
本文作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采用了新的测定方法。
即乙醚萃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样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行。
1食品防腐剂对微生物或霉菌具有杀灭、抑制或阻止生长作用的食品添加剂为防腐剂。
我国准许使用的防腐剂GB2760-1986 有: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钠及其钾盐、丙酸钙、丙酸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丙酯、脱氢醋酸、双乙酸钠、葡萄糖-δ-内酯和乳酸链球菌素。
1996 年对GB2760-1986 作很大修订,把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钾及其钠盐列入漂白剂。
将葡萄糖-δ-内酯归到稳定和凝固剂中。
特别是把保鲜剂、过氧化氢、乙氧基喹、仲丁胺、桂醛、噻苯咪唑、苯基苯酚、苯基苯酚钠等统统归到防腐剂中。
这与日本相反。
1997 年以前日本把噻苯咪唑、联苯、苯基苯酚、苯基苯酚钠等列为防腐剂,1997 年单列项为防霉剂。
食品防腐剂 GB2760-1996共有 28个品种,1997 年新增丙酸、纳他霉素和液体二氧化碳(催化法)。
1998 年增补单辛酸甘油脂。
1999 年增加脱氢醋酸钠。
2002 年增加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钠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钠。
截止到2003 年共 36 个品种。
2试剂与仪器苯甲酸标准溶液:0.05mg/ml (准确称取 0.5000g 苯甲酸以 0 .01mol/L 的 NaOH 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使用时再以蒸馏水稀释 10 倍)。
756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3实验条件的选择取 0.05mg/ml 苯甲酸标准溶液 3ml 于 125ml 分液漏斗中 ,加入 20ml 饱和氯化钠溶液, 再加入一定量的1:1HCl 和 25ml 乙醚, 充分振荡后静置。
食品中防腐剂的检测与评价

食品中防腐剂的检测与评价食品防腐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的重要添加剂,其主要作用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然而,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度不断提高,食品中防腐剂的检测与评价成为了公众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食品中防腐剂的重要性和检测方法,并通过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和实验分析,对食品中防腐剂的含量进行评价。
食品防腐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在食品工业中,防腐剂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肉类、蔬菜、水果、饮料等多种食品。
然而,过量使用或使用不当的防腐剂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对食品中防腐剂的检测与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食品中防腐剂的检测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
其中,物理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滴定法、分光光度法等;生物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法、酶联免疫法等。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食品基质和不同防腐剂种类选择适宜的检测方法。
本文选取了市场上常见的三种食品:饮料、果酱和罐头,对其中的防腐剂含量进行检测。
实验材料包括样品采集工具、实验器材和试剂、色谱柱、标准品等。
实验步骤包括样品预处理、萃取、定容、进样、分离、检测等。
实验条件包括流动相配比、柱温、流速、检测波长等。
所选取的三种食品中均含有一定量的苯甲酸和山梨酸两种防腐剂;从含量数据来看,饮料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含量最高,果酱次之,罐头最低;对比国家标准限值(GB 2760-2014),饮料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含量均符合标准,果酱中苯甲酸含量超标,罐头中山梨酸含量超标。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所选三种食品中均含有一定量的防腐剂,其中饮料中苯甲酸和山梨酸含量符合国家标准,果酱中苯甲酸含量超标,罐头中山梨酸含量超标。
建议食品生产厂家在使用防腐剂时严格遵守国家标准规定,避免过量使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也应注意查看食品标签中的防腐剂含量,合理选择食品。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五种常见防腐剂的同时检测技术。
食品及化妆品中防腐剂的测定

食品及化妆品中防腐剂的测定姓名:祖广权专业:应化班级:101 学号: 2010014032 实验日期:2013年 06 月25日成绩:摘要:为了防止食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腐败、变质,常在食品中添加少量防腐剂。
防腐剂使用的品种和用量在食品卫生标准中都有严格的规定,苯甲酸及其钠盐、钾盐是食品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主要防腐剂之一。
由于食品中防腐剂用量很少,GB2760-2011 规定0.2-1.5g/kg,并且食品样品中其它的成分也可能对防腐剂的测定具有干扰作用,因此本实验采用溶剂萃取法,先用HCl 酸化样品,再用乙醚从样品中萃取出苯甲酸;萃取物经过碱性溶液(NaHCO3)溶解,用乙醚稀释后进行紫外光谱检测。
经测试,样品中苯甲酸的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关键词:苯甲酸分光光度计食品防腐剂酱油1引言酱油常用的防腐剂是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其中苯甲酸钠在酱油中使用日益广泛。
用分光光度计可以测定其最佳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度,从而判定所选物质中的防腐剂含量。
苯甲酸又称为安息香酸,故苯甲酸钠又称安息香酸钠。
苯甲酸在常温下难溶于水,在空气(特别是热空气)中微挥发,有吸湿性,大约常温下0.34g/100ml;但溶于热水;也溶于乙醇、氯仿和非挥发性油。
在使用中多选用苯甲酸钠;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的性状和防腐性能都差不多。
苯甲酸钠大多为白色颗粒,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味微甜,有收敛性;易溶于水(常温)53.0g/100ml左右,pH在8左右;苯甲酸钠也是酸性防腐剂,在碱性介质中无杀菌、抑菌作用;其防腐最佳pH是2.5-4.0,在pH5.0时5%的溶液杀菌效果也不是很好。
苯甲酸钠亲油性较大,易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进入细胞体内电离酸化细胞内的碱储,并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阻止乙酰辅酶A缩合反应,使无氧呼吸中磷酸果糖激酶催化的反应速率下降95%,从而起到食品防腐的目的。
[1]苯甲酸/苯甲酸盐天然存在于蓝莓、蔓越莓、梅干、肉桂和丁香中。
浅谈食品中防腐剂类检测标准及方法

气相色谱
液相色谱
薄层色谱法
3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果酱、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醋、酱油、碳酸饮料等。
GB/T 5009.31-2003食品中苯甲酸脂类的测定
气相色谱
4
双乙酸钠
豆干类、原粮、大米、糕点、熟肉制品、膨化食品、调味品等。
离子色谱
分光光度法
序号
防腐剂名称
检测标准
检测方法
条件
1
苯甲酸及其钠盐
GB/T 5009.29-2003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
液相色谱
流动相:甲醇:乙酸铵(0.02mol/L)5:95
检测波长:230nm
2
山梨酸及其钾盐
GB/T 5009.29-2003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
液相色谱
流动相:甲醇:乙酸铵(0.02mol/L)5:95
(硫代硫酸钠滴定)
蒸馏法
(碘滴定)
7
脱氢乙酸
果汁、腐乳、酱菜等。
GB/T 5009.121-2003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
气相色谱
8
丙酸钠、丙酸钙
豆类、原粮、面包、糕点、醋、酱油
GB/T 5009.120-2003食品中丙酸钠、丙酸钙的测定
气相色谱
9
亚硝酸盐
腌腊肉制品、熏肉、肉罐头
GB/T 5009.33-2010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248nm)
5
纳他霉素
GB/T 21915-2008食品中纳他霉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
流动相:甲醇+水+乙酸(60+4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防腐剂的测定方法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防腐剂已成为加工食品不可缺少的物质。
同时,食品防腐剂的安全性问题也成为公众关心的社会热点,有效的检测方法是对其进行监测控制的必要手段。
现代社会对于检测方法的要求是有效、便捷、快速,并且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重现性。
科技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仪器被用于防腐剂的检测。
如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潜、毛细管电泳、离子色谱及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理想的防腐剂的检测方法必须能够在各式各样复杂的食品基质中准确检测出防腐剂的种类和含量;其中最为理想的方法应该能够同时对多种防腐剂进行检测。
科标检测根据多年的检测经验,先进的检测技术,并利用色谱、光谱、质谱相结合的高精端检测方法,为客户提供权威,专业,高效,快速的检测服务。
对防腐剂的使用必须控制一定的使用量,而且应具备以下特点:
⑴凡加入食品中的防腐剂,首先是对人体无毒、无害、无副作用的;
⑵长期使用添加防腐剂的食品,不应该使机体组织产生任何的病变,更不能影响第二代发育、生长;
⑶加入防腐剂之后,对食品的质量不能有任何的影响和分解;
⑷食品加入防腐剂之后,不能掩蔽劣质食品的质量或改变任何感官性状。
我国允许使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及丙酯等。
其中前两种应用广泛。
苯甲酸及其盐类使用范围:酱油、醋、果汁类、果酱类、葡萄糖、罐头,最大使用剂量1g/公斤;汽酒、汽水、低盐酱菜、面酱类、蜜饯类、山楂糕、果味露,每公斤最多使用0.5g。
山梨酸及其盐类在酱油、醋、果酱类中,每公斤最多允许使用1g;对低盐酱菜类、面酱类、蜜饯类等使用0.5g/㎏。
苯甲酸随食品进入体内时与甘氨酸结合成马尿酸,从尿液中排出体外,不
再刺激肾脏;山梨酸进入机体后参与新陈代谢,最后生成CO
2和H
2
O,被排出体
外,由于山梨酸及其盐类价格贵一般不常用,多数用在出口食品中。
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为白色有丝光的鳞片或针状结晶,熔点122℃,沸点249.2℃,100℃开始升华。
在酸性条件下可随水蒸汽蒸馏,微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丙酮、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化学性质较稳定。
苯甲酸钠易溶于水和乙醇,难溶于有机溶剂,与酸作用生成苯甲酸。
山梨酸为无色、无臭的针状结晶,熔点134℃,沸点228℃。
山梨酸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在酸性条件下可随水蒸汽蒸馏,化学性质稳定。
山梨酸钾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于酸作用生成山梨酸。
苯甲酸与山梨酸两种防腐剂主要用于酸性食品的防腐。
一、苯甲酸及其盐类的测定
测定方法:(1)中和法(碱滴定法)--应用广泛
(2)紫外分光光度法
(3)薄层层析法
(4)气象色谱法
(5)高压液相色谱法
(一)中和法
1、原理
在弱酸条件中,用乙醚将样品中的苯甲酸提取出来,将乙醚挥发后,用中性酒精或醇醚混合物溶解内容物,用酚酞做指示剂,采用0.1N标准N
a
OH滴定至终点,然后根据氢氧化钠消耗的体积计算苯甲酸或苯甲酸钠的含量。
2、试剂
3、样品的处理
⑴固体或半固体样品(各种果酱)
称100g样→与500ml容量瓶中→加200ml水→加AR NaCl直到不溶解为止(降低苯甲酸在水中溶解度)→用10%NaOH调为碱性(这时苯甲酸生成苯甲酸钠,并以苯甲酸钠状态存在)→用饱和NaCl定容500ml→静置2小时→过滤→弃去初液→收集滤液
⑵含酒精样品(各种汽饮料等)
取250ml样→于烧杯中→加10%NaOH呈碱性→置水浴蒸发至100ml(除去
C 2H
5
OH)→移入250ml容量瓶→加30gNaCl溶解后→用饱和NaCl定容→放置2
小时→过滤→收集滤液⑶含多量脂肪样品
于上述制备好的滤液中→加NaOH使之成为碱性→加50ml乙醚提取→静置分层后→弃去醚层→溶液供测定用
4、操作方法
吸滤液100ml→于500ml分液漏斗→加1︰1 HCl 5ml酸化→用150ml乙醚分三次提取→每次振荡不能太激烈以防乳化→合并醚层→连接蒸馏装置→回收乙醚(50℃水浴)→用10ml中性乙醇+10ml水溶解残渣→加2滴酚酞→用0.1N NaO H滴出微红色(同时要求做空白实验)
5、计算
苯甲酸含量%=(N·V×0.122/W)×100
= (N·V×0.1441/W)
N : 标准氢氧化钠的浓度
V: 标准氢氧化钠消耗的体积
W : 样品重量
0.122 : 1ml0.1N 氢氧化钠约等于苯甲酸的克数
0.1441 : 1ml0.1N 氢氧化钠约等于苯甲酸钠的克数
采用此方法测苯甲酸及其盐类最大缺点是:样品中有其它有机酸时,乙醚萃取时易带过来,所以此法测定误差较大。
(二)紫外分光光度法
1、原理
样品中苯甲酸在酸性溶液中可以用水蒸汽蒸馏的方法蒸馏出来,与样品中不挥发性成分分离,然后用强酸氧化,使苯甲酸以外的其它有机物氧化分解,氧化后的溶液再次蒸馏,蒸馏液中除苯甲酸外的其它杂质基本都被分解了,根据苯甲酸的吸收波长225nm下测定消光值。
样品中加1ml磷酸经水蒸汽蒸馏,得到的馏液主要是苯甲酸,还有其它酸物,再
加入0.2N的K
2Cr
2
O
7
和4N的H
2
SO
4
,将其它酸性物质氧化,再经过蒸馏,得到无
杂物的苯甲酸,在225nm下测定。
苯甲酸用紫外的原因是甲酸同苯形成p-π共轭体系,适合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
此实验要求做空白,空白中不加磷酸,因苯甲酸在碱性溶液中不能被蒸馏出来的特点(样品+1N NaOH5ml)→蒸馏苯甲酸(g/㎏)= C / W * 1000
(三)薄层层析法
原理:样品经过酸化后,用乙醚提取苯甲酸,然后将样品浓缩,浓缩后点样于聚酰胺薄层板上,经展开,显色后,根据比移值与标准比较定性,并进行定量。
(四)气相色谱法
原理:用乙醚提取后,采用氢火焰离子检测器进行分离测定,然后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五)高压液相色谱法
原理:样品处理后,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利用被测组分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中分配系数的不同,使被测组分分离,用紫外检测器在特定波长下测定被测组分的吸光度,与标准比较定性和定量。
二、山梨酸及其盐的测定
测定方法:
(1)比色法(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
(2)紫外分光光度法
(3)薄层层析法
(4)气相色谱法
(5)高压液相色谱法
(一)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
1、原理
样品中的山梨酸在酸性溶液中,用水蒸汽蒸馏出来,然后用K
2Cr
2
O
7
氧化成丙二
醛和其它产物,丙二醛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生成红色物质,颜色的深浅与山梨酸含量成正比。
(530nm下测定)
2、操作方法
⑴样品制备
称取100g左右的样品→加蒸馏水250ml→在高速捣碎机上打浆→定容500ml→过滤→收集滤液
⑵山梨酸的提取
准确吸取两份滤液各20ml→分别放入两个250ml蒸馏瓶中→一个瓶加1ml磷酸、无水硫酸钠20g、水70ml、玻璃珠3粒→另一瓶加1N NaOH5ml、无水硫酸钠20 g、水70ml、玻璃珠3粒→蒸馏→分别用装有10ml0.1N NaOH的100ml容量瓶接收馏液→当馏液收集到80ml停止蒸馏,用少量水洗涤冷凝管→定容→分别吸10 ml溶液→分别置于两个100ml容量瓶→用0.01N NaOH定容→供样液、空白测定用
⑶测定
准确吸样液、空白液2ml→于25ml比色管中→加水3ml→加2ml(K
2Cr
2
O
7
+硫酸)
混合液→在100℃水浴5分钟→加0.5%硫代巴比妥酸2ml→沸水浴加热7分钟→冷却→定容→于1cm比色杯在530nm处比色
⑷标准曲线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