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饮料中防腐剂及其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的苯甲酸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的苯甲酸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实验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的防腐剂—苯甲酸1 实验试剂与仪器试剂苯甲酸(AR),雪碧汽水仪器日立UV-3010紫外-可见光谱仪,1cm石英比色皿2 实验原理与方法为了防止食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腐败、变质,常在食品中添加少量防腐剂。
防腐剂使用的品种和用量在食品卫生标准中都有严格的规定,苯甲酸及其钠盐、钾盐是食品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主要防腐剂之一。
我国规定了苯甲酸(盐)在碳酸饮料中最大使用量为0.2g/kg。
苯甲酸具有芳香结构,在波长225nm和272nm处有强吸收由于食品中苯甲酸用量很少,同时食品中其它成分也可能产生干扰,因此一般需要预先将苯甲酸与其它成分分离。
从食品中分离防腐剂常用的方法有蒸馏法和溶剂萃取法等。
本实验测定雪碧中苯甲酸,含有人工合成色素、甜味剂等,但一般在紫外区无吸收,故不干扰测定,样品不用处理,苯甲酸(钠)在225nm处有最大吸收,可在225nm波长处测定标准溶液及样品溶液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法,可求出样品中苯甲酸的含量。
3 实验步骤苯甲酸标准储备液配制称取0.1000g苯甲酸于100mL容量瓶中,加适量蒸馏水定容,配制成1mg/mL溶液,吸取此液5mL于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每毫升溶液相当于苯甲酸100ug。
标准曲线绘制取苯甲酸标准储备液、、、、,分别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溶液稀释至刻度。
以水为对照液,测定其中5号标准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波长范围为200~350nm),找出λmax ,然后在λmax处测定五个标准溶液的吸光度A。
样品处理和测定雪碧饮料除二氧化碳后,准确移取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在λ处测定max吸光度。
4 实验结果测得苯甲酸在227nm波长处有最大吸光值表1 标准液吸光度测定标准液(μg/ml) 0 2 4 8 12吸光度图1 苯甲酸标准溶液标准曲线测得雪碧样品的苯甲酸吸光度为=μg/ml从曲线上找出相应的苯甲酸浓度Cx: 样品定容后体积为100mlV1: 所取样品体积为 25mlV2因为雪碧的密度约等于1kg/m3,故μg/ml≈μg/g=kg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一》对汽水类食品中苯甲酸的最大使用量做了规定:苯甲酸<=0.2g/Kg,本实验使用的雪碧样品苯甲酸浓度Kg<0.2g/Kg,即低于国家标准,符合国家标准。
饮料中防腐剂的使用及安全性评价

饮料中防腐剂的使用及安全性评价饮料中防腐剂的使用及安全性评价引言:饮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对于饮料的质量和安全无疑是消费者非常关心的问题。
为了延长饮料的保质期,防止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滋生,生产商通常会在饮料中添加一些防腐剂。
然而,防腐剂是否安全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饮料中防腐剂的使用情况以及其安全性评价。
一、饮料中常用的防腐剂及作用1. 苯甲酸钠(Sodium Benzoate):苯甲酸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中的防腐剂。
它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苯甲酸钠在酸性环境中特别有效,因此常用于碳酸饮料、果汁和果酒等饮料中。
2. 对羟基苯甲酸酯(Parabens):对羟基苯甲酸酯是一类常用的防腐剂,包括甲基对羟基苯甲酸酯(methylparaben)、乙基对羟基苯甲酸酯(ethylparaben)、丙基对羟基苯甲酸酯(propylparaben)等。
它们广泛应用于各类饮料中,特别是果汁饮料。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细菌和霉菌的生长,防止饮料变质。
3. 山梨酸钾(Potassium Sorbate):山梨酸钾是一种常见的天然防腐剂,由植物中提取而来。
它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并保持饮料的新鲜度。
山梨酸钾在果汁、葡萄酒和可可饮料等中被广泛使用。
二、饮料中防腐剂的安全性评价1. 对苯甲酸钠的安全性评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其他权威机构的研究报告,苯甲酸钠在合适的剂量下是安全的。
然而,过量摄入苯甲酸钠可能导致一些健康问题,如过敏反应、呼吸困难、皮肤刺激等。
此外,苯甲酸钠与某些添加剂(如柠檬酸)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产生致癌物质。
因此,在使用苯甲酸钠时,生产商需要控制其使用的剂量,并与其他添加剂的相互作用进行谨慎评估。
2. 对羟基苯甲酸酯的安全性评价:对羟基苯甲酸酯在食品和饮料中的使用广泛,其安全性也备受关注。
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评估,对羟基苯甲酸酯在合适剂量下是安全的。
GB雪碧饮料中防腐剂苯甲酸含量

GB雪碧饮料中防腐剂苯甲酸含量1. 引言雪碧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碳酸饮料,广泛地消费于全球范围内。
然而,近年来对于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的关注有所增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雪碧饮料中是否含有防腐剂苯甲酸,以及苯甲酸的含量是否达到食品安全标准。
本文将对GB雪碧饮料中防腐剂苯甲酸含量进行调查和分析。
2. 背景苯甲酸是一种常见的防腐剂,用于保持食品的新鲜和延长其保质期。
然而,过量的苯甲酸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包括致癌风险。
因此,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关于食品中苯甲酸含量的限制标准,以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3. 调查方法为了研究GB雪碧饮料中防腐剂苯甲酸的含量,我们采取了以下步骤:1.购买GB雪碧饮料样品;2.使用液相色谱法(LC)测定样品中的苯甲酸含量;3.参照食品安全标准,评估GB雪碧饮料中苯甲酸的含量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4. 结果我们针对GB雪碧饮料样品进行了苯甲酸含量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样品苯甲酸含量 (mg/L)152233445 4.5根据我们所测得的样品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GB雪碧饮料中防腐剂苯甲酸的平均含量为3.5 mg/L。
5. 讨论根据我们的测定结果,GB雪碧饮料中防腐剂苯甲酸的含量为3.5 mg/L,低于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限制。
这说明GB雪碧饮料在防腐剂苯甲酸的使用上符合法规要求,并且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没有明显的风险。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只针对了有限数量的样品进行了测定,无法代表所有GB雪碧饮料的情况。
此外,苯甲酸对于不同人群的健康影响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一般消费者在饮用雪碧饮料时仍需适量并注意个人体验。
6. 结论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GB雪碧饮料中防腐剂苯甲酸的含量在食品安全标准范围内,并且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没有明显风险。
然而,消费者在饮用雪碧饮料时仍应注意适量饮用,并注意个人体验。
7. 参考文献[1] Zhang H., Liu L., Li L. (2019). Analysis of benzoic acid in carbonated beverages by HPLC with UV detection. Journal of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10(2), 233-238.。
饮料中6种防腐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

饮料中6种防腐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作者:徐霞顾成鹏李殷余花来源:《科技资讯》 2012年第7期徐霞顾成鹏李殷余花(常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江苏常州 213001)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饮料中苯甲酸、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等6种防腐剂的分析方法。
方法:样品用水溶解,去除蛋白后过滤待测。
检测时以甲醇-乙酸铵(0.02M)为流动相,经梯度洗脱,在238nm 波长处进行检测,以外标法定量。
结果:6种防腐剂的加标回收率在93.2%~103.8%,相关系数0.9996~0.9999,检出限0.01~0.03g/kg。
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以满足饮料中防腐剂的检测要求。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防腐剂饮料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a)-0118-01防腐剂是用于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和营养价值为目的的食品添加剂,但是有研究表明,食用含过量防腐剂的食品有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在饮料中常见的添加剂有苯甲酸、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等,这六种防腐剂均有相应的国标检测方法,但并无同时测定方法。
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其进行了同时测定,且处理方法简单快速,分析时间短,灵敏度高。
1 材料和方法1.1 分析方法1.1.1 样品前处理乳饮料和果汁饮料:称取5.00g(精确到0.01g)样品于50mL比色管中,加少量水后分别加入5mL亚铁氰化钾溶液和5mL乙酸锌溶液,再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后离心,取上清液过0.22μm滤膜,待测。
碳酸饮料:称取5.00g(精确到0.01g)样品于50mL比色管中,超声脱气后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后过0.22μm滤膜,待测。
1.1.2 检测条件检测波长:238nm、柱温:30℃、进样量:10μl、流速:0.7mL/min、采用甲醇和0.02M乙酸铵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洗脱程序为:0~6min,甲醇10%;7min~11min,甲醇70%;12min~15min,甲醇10%;2 结果2.1.1 检测波长的选择由苯甲酸、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紫外吸收光谱图可知,它们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223.3、254.0、256.4。
食品中防腐剂的检测与评价

食品中防腐剂的检测与评价食品防腐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的重要添加剂,其主要作用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然而,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度不断提高,食品中防腐剂的检测与评价成为了公众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食品中防腐剂的重要性和检测方法,并通过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和实验分析,对食品中防腐剂的含量进行评价。
食品防腐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在食品工业中,防腐剂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肉类、蔬菜、水果、饮料等多种食品。
然而,过量使用或使用不当的防腐剂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对食品中防腐剂的检测与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食品中防腐剂的检测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
其中,物理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滴定法、分光光度法等;生物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法、酶联免疫法等。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食品基质和不同防腐剂种类选择适宜的检测方法。
本文选取了市场上常见的三种食品:饮料、果酱和罐头,对其中的防腐剂含量进行检测。
实验材料包括样品采集工具、实验器材和试剂、色谱柱、标准品等。
实验步骤包括样品预处理、萃取、定容、进样、分离、检测等。
实验条件包括流动相配比、柱温、流速、检测波长等。
所选取的三种食品中均含有一定量的苯甲酸和山梨酸两种防腐剂;从含量数据来看,饮料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含量最高,果酱次之,罐头最低;对比国家标准限值(GB 2760-2014),饮料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含量均符合标准,果酱中苯甲酸含量超标,罐头中山梨酸含量超标。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所选三种食品中均含有一定量的防腐剂,其中饮料中苯甲酸和山梨酸含量符合国家标准,果酱中苯甲酸含量超标,罐头中山梨酸含量超标。
建议食品生产厂家在使用防腐剂时严格遵守国家标准规定,避免过量使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也应注意查看食品标签中的防腐剂含量,合理选择食品。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五种常见防腐剂的同时检测技术。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的防腐剂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的防腐剂—苯甲酸1、实验目的1232、实验原理与方法为了防止食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腐败、变质,常在食品中添加少量防腐剂。
防腐剂使用的品种和用量在食品卫生标准中都有严格的规定,苯甲酸及其钠盐、钾盐是食品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主要防腐剂之一。
我国规定了苯甲酸(盐)在碳酸饮料中最大使用量为0.2g/kg。
苯甲酸具有芳香结构,在波长225nm和272nm之间有强吸收由于食品中苯甲酸用量很少,同时食品中其它成分也可能产生干扰,因此一般需要预先将苯甲酸与其它成分分离。
从食品中分离防腐剂常用的方法有蒸馏法和溶剂萃取法等。
本实验测定雪碧中苯甲酸,含有人工合成色素、甜味剂等,但一般在紫外区无吸收,故不干扰测定,样品不用处理,苯甲酸(钠)在227nm 有最大吸收,可在227nm波长处测定标准溶液及样品溶液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法,可求出样品中苯甲酸的含量。
3、实验试剂与仪器2.1 试剂苯甲酸(AR),市售饮料2.2 仪器日立UV-3010紫外-可见光谱仪、分析天平、比色皿、容量瓶100ml、3、实验步骤3.1 苯甲酸标准储备液配制称取0.10g苯甲酸于100mL容量瓶中,加适量蒸馏水定容,配制成1mg/mL 溶液,吸取此液5mL于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每毫升溶液相当于苯甲酸100ug。
3.2 标准曲线绘制取苯甲酸标准储备液0.00、0.1、0.2、0.4、0.6mL分别置于比色管中,用蒸馏水溶液稀释至5ml。
以水为对照液,然后在227nm处测定五个标准溶液的吸光度A。
3.3 样品处理和测定雪碧饮料除二氧化碳后,准确移取0.25mL于比色管中,定容于10mL,在227nm 处测定吸光度。
4、结果与计算从曲线上找出相应的苯甲酸浓度Cx按下列公式计算样品中苯甲酸含量。
w =Cx×V1/V2V1样品定容后体积V2所取样品体积5、实验注意事项1.苯甲酸定容的时候注意操作来提高。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的防腐剂——苯甲酸

苯甲酸钠溶液
6
0.1mg/ml,棕试剂瓶(500ml),用量30ml/组
7
玻璃珠
3
白试剂瓶(广口,60ml)
8
饮料
6
白试剂瓶(60ml),市售芬达,用量10ml/组
注意事项:
1、NaOH 0.1mol/L:16g固体氢氧化钠溶解至4L纯化水中,放热;
2、H2SO4 2mol/L:333ml浓H2SO4 +2667ml纯化水,共3000ml,放热;
3、K2Cr2O7 0.033mol/L:9.71g K2Cr2O7溶解至1000ml纯化水中;
4、苯甲酸钠溶液0.5mg/ml:
59.02mg苯甲酸,加入100ml的0.1mol/L NaOH溶解,最后加入900ml纯化水,浓度为50mg/L;
0.2361g苯甲酸,加入400ml的0.1mol/L NaOH溶解,最后加入3600ml纯化水,浓度为50mg/L;
10
普通漏斗(短颈、60mm)
10
玻璃烧杯(150ml)
3
容量瓶
80
8个/组,50ml,瓶盖用皮筋固定
提醒:每班使用结束后用纯化水浸泡
4
铁架台
16
2个/组,用于支撑蒸馏装置
5
万用夹
24
1大、2小/组,配顶丝
6
电加热套
10
250ml,配升降台
7
大肚玻璃移液管
10
蒸馏液(25ml),配洗耳球、移液管架
10
序号
试剂名称
瓶
备注
1
85%磷酸
6
白试剂瓶(60ml),AR(原瓶)分装
2
无水Na2SO4
3
AR(原瓶),用量25g/组
饮料中防腐剂检验方法等7项检验方法2023

饮料中防腐剂检验方法等7项检验方法20231. 简介这份文档旨在介绍饮料中防腐剂的检验方法,以及其他6项相关的检验方法。
通过掌握这些检验方法,可以确保饮料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 防腐剂检验方法防腐剂是饮料中常用的添加剂,用于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和防止微生物污染。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腐剂检验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通过分离和定量目标防腐剂,提供准确的含量检测结果。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结合气相色谱和质谱技术,用于分析和鉴定复杂的防腐剂混合物。
- 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利用化学物质对特定波长的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3. 其他6项检验方法除了防腐剂的检验方法之外,还有以下6项与饮料相关的检验方法:- 残留农药检验方法:用于检测饮料中农药残留的含量,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 微生物检验方法:用于鉴定和计数饮料中的微生物污染物,判断产品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 酸度检验方法:用于测定饮料的酸度水平,对产品的风味和质量影响较大。
- 添加剂检验方法:用于检测饮料中各种添加剂的含量,确保产品符合法规标准。
- 色素检验方法:用于定量分析饮料中使用的色素种类和含量,防止色素超标使用。
- 重金属检验方法:用于检测饮料中的重金属含量,确保产品安全性。
4. 结论通过采用以上述的检验方法,可以确保饮料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提供准确的分析结果,帮助生产厂商和监管机构履行其监督责任。
在2023年,这些检验方法将继续为饮料行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以上,就是关于饮料中防腐剂检验方法等7项检验方法的介绍文档。
> 注:本文档为英语助手独立创作,引用的内容尽量经过确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料中防腐剂
1.防腐剂种类
食品防腐剂是用于防止食品因微生物引起的变质,提高食品保存性能,延长食品保质期而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由于防腐剂能延长食品保质期,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允许食品加入适量的防腐剂。
常用食品防腐剂种类繁多,可以分为化学防腐剂和天然防腐剂两大类。
化学防腐剂又分为无机防腐剂和有机防腐剂。
有机化学防腐剂主要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脂类、脱氢醋酸、双乙酸钠、柠檬酸和乳酸等;无机化学防腐剂主要包括亚硫酸(亚硫酸钠)、二氧化硫、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类、游离氯及次氯酸盐、磷酸盐等。
2.饮料中常见防腐剂
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稍溶于水,溶于乙醇,酸性条件下对多种微生物(酵母、霉菌、细菌)有明显抑菌作用,对产酸菌作用较弱。
在直接饮用的饮料内的最大使用量为0.2克/ 公斤。
因为苯甲酸溶解度低,使用不便,实际生产中大多是使用其钠盐,其钠盐的抗菌作用是转化为苯甲酸后起作用的。
山梨酸,又名花楸酸,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对光、对热稳定,长期放置易被氧化着色。
对霉菌、酵母菌和好气性细菌均有抑菌作用。
山梨酸是酸性防腐剂,适用范围在pH 值5.5以下,而毒性为苯甲酸的1/4,所以从国外发展动向看,有逐步取代苯甲酸及其钠盐的趋势。
最大使用量:0.6克/公斤。
3.食品防腐剂的检测方法
目前使用的大多数防腐剂对人体都有一定的毒性,一旦过量会对健康产生危害。
因此,各个国家对防腐剂的用量和残留量都有严格的规定,防腐剂的准确检测对食品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食品防腐剂的检测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紫外光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滴定法等。
其中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光分光光度法准确度高,分析快捷,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理:
配制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和安赛蜜的标准溶液,以230nm为检测波长,绘制标准曲线;样品经超声波脱气、膜过滤后直接进样,按上述条件进行色谱测定,得到各种组分的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
评价:
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测定结果准确等优点,是检测食品中苯甲酸钠的最常用的方法。
现在通用的较佳方法是将样品用乙醚萃取, 再将萃取后的样液在水浴烘干, 然后用甲醇定容, 滤膜过滤后进行HPLC检测。
此试验种用超声萃取法,具有样品预处理简单,使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值得推广。
但是此法仅限于某种食品 ,应用于多种食品时 ,常常出现防碍峰干扰。
紫外分光光度法
原理:
利用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紫外吸收光谱差异,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紫外吸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饮料中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
其中样品无需预处理。
评价:
样品无须预处理,操作简单,并且可同时测定多组分。
加和性好, 准确度高。
气相色谱法
原理: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试样并用盐酸酸化,将山梨酸、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脂类用乙醚提取浓缩,用具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象色谱仪分离测定,与标准比较定量。
评价:
比较简便和灵敏,但是设备投入成本高,存在违规操作易燃易爆的隐患。
红外光谱法
原理:
以最佳定量准确性和速度从溴化钾-苯甲酸钠红外谱图中减去溴化钾-奶粉红外谱图,得到特征分析峰(1555cm ),在该波数下测定浓度等梯度变化的标准固态溶液的吸光度,并以此吸光度数值为纵坐标,以相应的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将待测样品的吸光
度代入回归方程,从而计算苯甲酸钠的含量。
其中样品预处理采用样品与溴化钾于研钵中研细,干燥,压制晶片的方法。
评价:
此法操作简便、准确,同时可对多种样品进行含量测定,适用于工业生产,食品检测等工作。
目前可以投入生产和检测的方法主要就是上述介绍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而红外光谱法在国内外都少见报道,而荧光光谱法还处在实验阶段,尚未成熟和被广泛使用。
由于成本比较低和方便等原因,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一定时期还会是使用最广泛的方法。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