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上海中低压配电网技术导则试行

上海中、低压配电网技术导则(试行)上海市电力公司2012年01月目录前言 (1)1 适用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4)4 一般技术原则 (6)4.1 概述 (6)4.2 供电可靠性 (6)4.3 供电质量要求 (8)4.4 接地要求 (12)4.5 短路水平的要求 (14)4.6 操作及运行要求 (14)4.7 环境要求 (15)5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原则 (15)6 中低压配电网配置原则 (19)6.1 标准化配置要求 (19)6.2 配电网及配电站设置的要求 (21)6.3 架空线路及设施配置要求 (23)6.4 电缆线路配置要求 (32)6.5配电站设备配置要求 (38)6.6 10kV配电站土建配置要求 (39)6.7 配电继电保护及配电自动化配置要求 (45)7 中低压配电网典型设计 (47)7.1 10kV配电站典型设计 (47)7.2 10kV配电网架典型设计 (52)8 用户管理 (61)8.1 供电电压 (61)8.2 居民户的负荷容量 (62)8.3 负荷管理 (63)8.4 进户点的设置 (63)8.5 电能量采集 (64)8.6 用户计量装置的配置和安装方式 (64)8.7 能源综合利用 (65)8.8 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 (65)8.9用户侧的各类备用电源 (67)8.10住宅及配套公建负荷计算标准与原则 (67)9 中低压配电网设备技术规范 (69)9.1 编订设备技术规范的原则 (70)9.2 编订范围 (70)9.3 具体内容(具体的技术规范见附件3) (70)10 附录 (73)前言为把上海市电力公司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符合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要求的供电企业,在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的基础上,结合原有《上海电网若干技术原则的规定(第四版)》和《上海中、低压电网配置原则及典型设计(2010版)》,吸取国内相关省市供电企业的先进经验,从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角度,规范上海中、低压配电网的规划、设计、建设、运维及改造工作,全面提高配电网设备装备水平,特制定本导则。
浙江省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发布版)

Q/ZD 浙江省电力公司企业技术标准Q/ZDJ04—1999 —————————————————————————————浙江省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2000-02-14发布2000-02-14实施————————————————————————————浙江省电力公司发布前言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是电力网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之一。
为满足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对电能的需求,指导和规范我省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使之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根据电力部DL/J599-1996《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GB50052—19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等技术文件的规定,及我省城市配电网现状,特编制浙江省电力公司技术标准《浙江省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作为当地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的规范性指导性文件。
各市(地)应以本标准制订或修订适合本地区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实施细则。
本标准由浙江省电力公司发输电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杭州市电力局起草。
参与本标准研讨的单位有浙江省电力公司有关部室、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所、杭州市电力局、宁波电业局、温州电业局、嘉兴电力局、绍兴电力局、金华电业局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姚鹤翀、林元绩、马益民、毛秀钢、史兴华。
本标准由浙江省电力公司负责解释。
Q/ZDJ04-1999目次前言1 范围 (4)2 引用标准 (4)3 总则 (5)4 中压配电网 (6)5 小区公用变电所 (11)6 低压配电网 (12)7 对用户供电的有关规定 (14)8 路灯供电 (16)9 配电管理系统和配网自动化 (17)附录A(标准的附录) (19)附录B(标准的附图) (25)附录C(提示的附录) (29)编制说明 (30)浙江省电力公司企业技术标准浙江省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Q/ZDJ04—1999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enhancement of urban medium and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s of ZHEJIANG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浙江省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适用于浙江省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
深圳市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及供电技术导则

深圳市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及供电技术导则深圳供电局企业标准 Q/3SG—1.03.02—2001深圳市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及供电技术导则2001—09—30 发布 2001—10—01 实施前言为规范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及用户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及运行工作,规范用户电能计量方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划分、规划设计原则及深圳城市中压配电网、低压配电网的结线方式;规定了用户供电方式与技术要求;规定了电能计量方式;规定了实施配网自动化的原则。
本标准的制定参照了有关的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并考虑了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本标准由深圳供电局生技部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深圳供电局规划分部、深圳供电局计量测试所、深圳供电局生技工作组。
本标准由深圳供电局规划分部负责解释。
目录1. 范围 (1)2. 引用标准及规范 (1)3. 总则 (2)4. 一般技术要求 (2)5. 中低压配电网结线 (5)6. 用户供电 (7)7. 用户电能计量方式 (11)8. 配网自动化原则- (11)附录A:本标准用词说明 (13)附图1:城市中压配电结线方式图 (14)附图2:各类用户高压供电方式示意图 (16)附图3:含居民用电的综合型低压配电系统分类计量设计示意图 (17)1. 范围1.1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及用户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及运行工作。
1.2根据深圳城市发展规划,特区内的福田、罗湖为市级中心;南山区、盐田区,以及特区外宝安区的新安镇、西乡镇,龙岗区的龙岗镇(龙岗中心城)为次级中心。
本标准所指的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即为与上述区域相对应的由深圳供电局运行维护及与其联网的中压(10kV)、低压(380/220V)配电网;本标准所指的用户为在上述区域内由深圳供电局通过中压或低压配电网供电的用户。
2. 引用标准及规范下列标准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本技术导则的条文。
上海中低压配电网技术导则(试行)

上海中、低压配电网技术导则(试行)上海市电力公司2012年01月目录前言 (1)1 适用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4)4 一般技术原则 (6)4.1 概述 (6)4.2 供电可靠性 (6)4.3 供电质量要求 (8)4.4 接地要求 (12)4.5 短路水平的要求 (14)4.6 操作及运行要求 (14)4.7 环境要求 (15)5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原则 (15)6 中低压配电网配置原则 (19)6.1 标准化配置要求 (19)6.2 配电网及配电站设置的要求 (21)6.3 架空线路及设施配置要求 (23)6.4 电缆线路配置要求 (32)6.5配电站设备配置要求 (38)6.6 10kV配电站土建配置要求 (39)6.7 配电继电保护及配电自动化配置要求 (45)7 中低压配电网典型设计 (47)7.1 10kV配电站典型设计 (47)7.2 10kV配电网架典型设计 (52)8 用户管理 (61)8.1 供电电压 (61)8.2 居民户的负荷容量 (62)8.3 负荷管理 (63)8.4 进户点的设置 (63)8.5 电能量采集 (64)8.6 用户计量装置的配置和安装方式 (64)8.7 能源综合利用 (65)8.8 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 (65)8.9用户侧的各类备用电源 (67)8.10住宅及配套公建负荷计算标准与原则 (67)9 中低压配电网设备技术规范 (69)9.1 编订设备技术规范的原则 (70)9.2 编订范围 (70)9.3 具体内容(具体的技术规范见附件3) (70)10 附录 (73)前言为把上海市电力公司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符合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要求的供电企业,在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的基础上,结合原有《上海电网若干技术原则的规定(第四版)》和《上海中、低压电网配置原则及典型设计(2010版)》,吸取国内相关省市供电企业的先进经验,从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角度,规范上海中、低压配电网的规划、设计、建设、运维及改造工作,全面提高配电网设备装备水平,特制定本导则。
浙江省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发布版)

Q/ZD 浙江省电力公司企业技术标准Q/ZDJ04—1999 —————————————————————————————浙江省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2000-02-14发布2000-02-14实施————————————————————————————浙江省电力公司发布前言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是电力网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之一。
为满足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对电能的需求,指导和规范我省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使之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根据电力部DL/J599-1996《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GB50052—19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等技术文件的规定,及我省城市配电网现状,特编制浙江省电力公司技术标准《浙江省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作为当地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的规范性指导性文件。
各市(地)应以本标准制订或修订适合本地区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实施细则。
本标准由浙江省电力公司发输电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杭州市电力局起草。
参与本标准研讨的单位有浙江省电力公司有关部室、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所、杭州市电力局、宁波电业局、温州电业局、嘉兴电力局、绍兴电力局、金华电业局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姚鹤翀、林元绩、马益民、毛秀钢、史兴华。
本标准由浙江省电力公司负责解释。
Q/ZDJ04-1999目次前言1 范围 (4)2 引用标准 (4)3 总则 (5)4 中压配电网 (6)5 小区公用变电所 (11)6 低压配电网 (12)7 对用户供电的有关规定 (14)8 路灯供电 (16)9 配电管理系统和配网自动化 (17)附录A(标准的附录) (19)附录B(标准的附图) (25)附录C(提示的附录) (29)编制说明 (30)浙江省电力公司企业技术标准浙江省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Q/ZDJ04—1999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enhancement of urban medium and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s of ZHEJIANG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浙江省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适用于浙江省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oc 7页)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oc 7页)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 for enhancementof urban medium and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s前言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
为满足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的需要,指导全国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工作,使之达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根据原能源部司局电供[1991]131号文和原能源部电力司提出的《关于加强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的若干意见》,由全国电力系统城市供电专业工作网负责,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总结了北京、上海、长沙、南京、沈阳、广州、武汉、福州、重庆、昆明、乌鲁木齐、辽阳、包头供电局(电业局)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方面的经验,由北京供电局具体起草了本技术导则。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安全监察及生产协调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系统城市供电专业工作网、北京供电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宁岐、陈光华、关诚、伍秋熹、牛益民。
1 范围本技术导则适用于我国按行政建制的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工作。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原能源部、建设部能源电[1993]228号文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GB/T 1454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3 总则3.1 各地供电部门应按照原能源部、建设部部颁(能源电[1993]228号文)《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和本导则规定的技术原则的要求,并结合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的规定,具体制订本地区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实施细则。
各地制订实施细则时要贯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方针,并应逐步实现配电网自动化。
3.2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由架空线路、电缆线路、柱上变压器、开闭所(开关站)、配电站或室(含箱式变电站)、接户线等组成。
福建电网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改造技术导则..

福建电网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改造技术导则目录1. 适用范围 (1)2. 编写依据 (1)3. 总则 (1)4. 目标 (2)5. 中压配电网 (3)6. 低压配电网 (12)7. 配电网自动化 (14)8. 用户 (15)9. 设备选型的一般原则 (16)10. 附则 (17)1.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全省电力系统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
2.编写依据DL/T599—1996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中电联2002年审议稿《城市配电网优化的指导意见》能源电[1993]228号文《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闽建科【2000】45号《福建省“住宅设计规范”电气专业设施细则》GB 50052-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3-9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12325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中电联供电分会行业标准《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功能规范》DL/T721-2000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DL/T404-1997 《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订货技术条件》GB 16926-1997 《交流高压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GB/T 6451-1995 《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 10228-1997 《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3.总则3.1本导则是全省电力系统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改造中应遵循的基本技术原则和技术要求,各地供电部门应根据本导则并结合相关的标准、规程、规范的规定,具体制定本地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改造实施细则。
3.2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是由架空线路、电缆线路、柱上变压器、开关站、开闭所、环网单元、配电站、配电室、接户线装置等组成。
3.3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是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应纳入城市规划,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协调,并适度超前。
各地市供电部门应与当地规划、建设部门密切配合,统一安排供电设施用地,并取得他们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配网技术导则

第一部分1 适用范围本部分技术导则适用于年售电量超过一百亿千瓦时的地区的配电网建设与改造.2 建设改造的基本技术原则2.1通过对城市配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力争对用户的供电可靠率达到99.96%,电压合格率达到98.5%,配网线损小于5%. 2.2中压配电网应依据高压变电站的分布和参照城市行政区、县,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分区配电网。
分区配电网应有明确的供电范围,一般不应交错重叠.2.3中压配电网应有较高的供电可靠性,其准则是:(1)当任何一个变电站10千伏开关柜计划检修停运时仍能保持向用户继续供电。
对于重要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当主供电源中断时,可经自动或手动操作即时转电,对于非重要负荷,事故停运时通过操作能保持向用户继续供电(操作时间不大于 2.5小时),不过负荷,不限电;(2)新用户工程按计划接入电网不致于使全线用户停电。
2.4中压配电网的主干线应形成环形网络,开环运行,以便在计划检修或事故情况下能够转供部分负荷,缩小停电范围。
2.5中压配电网应具有一定备用容量,一般应有三分之一裕度,当负荷转移时不致于使配电网的各元件过载。
2.6中压配电网应有较强的适应性,新建的主干线、开闭所和配电站的土建均应按10年到20年发展需要的规模一次建成。
2.7为提高高压变电站10千伏馈电线的利用率,应尽量减少以专用线路向用户供电,新用户报装配电变压器容量未达到7000千伏安者,一般不提供专线。
有些重要用户虽然容量未达到7000千伏安,但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重要用户共同接入同一线路,此线路不再接其他公用负荷。
2.8城市道路网是城市配电网建设的依托,每条道路至少应留一条线路路径。
城市主、次干道均应留有电缆敷设位臵,有些干道还应留有电缆隧道或排管位臵。
道路交叉处可按规划线路数敷设足够数量的电缆管。
2.9中压配电线路供电半径,市区及县城一般控制在3千米以内,近郊地区控制在5千米以内。
2.10 扩大中压配电网的覆盖范围,控制低压配电网供电半径.配电变压器宜采用多布点、小容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在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是将变电站输送的高压电能降低到适合家庭、企业和公共机构使用的电压。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能源需求的增长,低压配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提高低压配电网的性能,以下是一些改造技术的导则:
1. 改善线路和设备: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线路和设备可能存在老化和损坏的情况。
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线路和设备,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部件,确保低压配电网的正常运行。
2. 引入智能技术:随着智能城市的发展,智能技术在低压配电网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智能技术可以实时检测和监测线路的负荷和状态,帮助运营人员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低压配电网的故障处理效率和可靠性。
3. 推行高效能源管理:城市中的低压配电网需要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同时也要保持能源的高效利用。
因此,应该推行高效能源管理策略,包括使用能效较高的设备和器件,实施能源监测和优化控制,以及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4. 实施电力负荷管理:低压配电网的负荷管理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能源浪费非常重要。
通过建立电力负荷平衡机制,合理分配和调度负荷,可以避免低压配电网过载和能源浪费的问题,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5. 加强安全管理:低压配电网的安全管理是城市能源系统安全的重要环节。
应该加强设备的防雷、防压、防水等安全措施,确保低压配电网的安全运行。
同时,要加强对低压配电网的监测和巡检,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包括改善线路和设备、引入智能技术、推行高效能源管理、实施电力负荷管理和加强安全管理等方面。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提高低压配电网的性能和可靠性,满足城市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
低压配电网是城市能源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家庭、企业和公共机构的用电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能源需求的增长,低压配电网的改造与升级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继续探讨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的相关内容。
6. 优化配电设备:低压配电网改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优化配电设备。
通过引入新的、效率更高的配电设备,如智能切换设备、智能电能表和智能家居装置等,可以实现对用电设备的智能控制和监测。
智能切换设备可以实现远程开关和自动切换,提高低压配电网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智能电能表可以实时监测和记录用电信息,为用户和运营商提供更精确的数据;智能家居装置可以实现用电设备的智能控制,优化能源利用和降低能源消耗。
7. 采用新能源技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减少碳排放,低压配电网改造应该引入新能源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能发电是目前最为成熟的新能源技术,可以通过安装光伏板和风力发电机将太阳能和风能转化为电能,并注入到低压配电网中。
同
时,还可以将低压配电网和储能技术相结合,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以便在需求高峰时使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8. 强化配电自动化:低压配电网改造还需要强化配电自动化技术。
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如智能断路器、远程监测和控制系统等,可以实现对低压配电网的自动化管理。
智能断路器可以实现自动保护和切除故障部分,提高低压配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远程监测和控制系统可以对低压配电网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运行效率。
9. 加强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低压配电网改造还需要加强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能力。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用电数据,可以了解用户的用电需求和行为模式,为低压配电网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同时,引入智能决策系统,可以根据运行数据和变化的环境条件,自动调整低压配电网的运行参数,提高供电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
10. 优化配电网络结构:低压配电网改造还需要优化配电网络结构。
通过合理规划和布置变电站、配电箱和线路,优化供电系统的层次和布点,可以降低能源损耗,提高供电可靠性。
此外,引入智能网格技术,可以实现低压配电网的自愈合能力,即在发生故障时,能够自动隔离故障区域,并通过其他路径供电,保证用电的连续性。
总结而言,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需要包括优化配电设备、采用新能源技术、强化配电自动化和加强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等方面。
通过这些改造技术,可以提高低压配电网的安全性、
可靠性和经济性,满足城市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实现可持续能源发展的目标。
因此,政府、能源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推动低压配电网改造,并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不断提高低压配电网的性能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