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髂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经皮股动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经皮股动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经皮股动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1. 引言经皮股动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常用的介入操作技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准确性,制定本操作规范,以规范经皮股动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过程。

2. 术前准备在进行经皮股动脉穿刺置管术之前,应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 患者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 术前必要的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 选择合适的穿刺位置和使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皮肤消毒;- 准备好必要的器械和材料,确保器械和材料的干净与完整;- 术前告知患者术前禁食禁水,并取得知情同意。

3. 手术操作步骤3.1 患者体位- 采用平卧位,下肢稍屈曲,外展。

保持患者舒适,避免下肢肌肉过度紧张。

3.2 局部麻醉- 选择合适的局部麻醉药物,如2%利多卡因。

确定麻醉部位,并进行局部麻醉注射。

3.3 穿刺- 在麻醉后待患者局部麻醉效果出现后,选择合适的穿刺针进行穿刺。

应垂直于皮肤入穿,避免斜向穿刺。

- 注意避免穿刺位置过深,以防止动脉后壁的墩起式出血。

3.4 确认位置与留置导管- 穿刺置管成功后,进行动脉位置的确认。

- 确认无误后,将导丝经穿刺针引入血管内,再通过引导剪将血管扩张。

- 最后,将导管放置到血管内,并固定好。

4. 术后处理-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病情变化。

- 做好术后伤口处的敷料,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 并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如监测血压、脉搏等生理参数。

5. 放置导管后的注意事项- 及时检测血流,观察导管是否顺利畅通。

- 防止导管脱出或意外拔出,保持导管位置的稳定。

- 定期更换导管敷料,并观察术后伤口愈合情况。

- 监测患者活动能力恢复情况。

6. 不良事件处理- 如果发生出血、血肿等不良事件,应及时处理。

- 及时与相关科室沟通,进行血管内紧急介入治疗。

7. 结论经皮股动脉穿刺置管术是一项常见的介入手术技术,正确规范的操作流程对确保手术的安全与有效性至关重要。

通过本操作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效果。

静脉穿刺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静脉穿刺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静脉穿刺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1. 简介本文档旨在规范静脉穿刺操作,并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 操作规程2.1 准备工作在进行静脉穿刺前,操作人员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检查操作环境的清洁程度和消毒情况。

- 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

- 确认所需的设备和药品是否准备齐全。

2.2 操作步骤下面是静脉穿刺的操作步骤:1. 洗手并带上手套。

2. 与患者确认身份,并向其解释操作过程。

3. 寻找适合穿刺的静脉,通常选择患者的上臂内侧静脉。

4. 使用消毒剂清洁穿刺部位,并等待干燥。

5. 穿刺时,采用正确的角度和技巧,确保穿透静脉并不损伤其他组织。

6. 一旦成功穿刺,将针管与静脉连接,并观察是否有静脉回血。

7. 固定针管和穿刺部位,以避免移位和感染的风险。

8. 记录穿刺的时间、静脉的直径和固定方式。

2.3 后续操作穿刺完成后,操作人员应继续以下操作:- 将废弃的一次性材料进行正确的处理。

- 教育患者关于穿刺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 记录穿刺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并发症和不适。

3. 评分标准为确保操作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我们制定了以下评分标准,对静脉穿刺操作进行评估:- 操作前准备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 操作过程中是否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 是否成功穿刺并与静脉连接。

- 对操作环境的清洁和消毒情况的掌控。

- 穿刺后的相关记录和护理教育的有效性。

4.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静脉穿刺操作规程及相应的评分标准,以帮助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操作质量。

通过遵循规程并评估操作结果,可以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并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静脉穿刺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静脉穿刺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静脉穿刺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今天咱们来聊一聊静脉穿刺这件事。

你们有没有去医院打过针呀?就是那种把针头扎进血管里的情况,这就是静脉穿刺哦。

一、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医生或者护士阿姨叔叔们要先把手洗得干干净净的,就像我们吃饭前一样,要洗得没有一点脏东西。

然后呢,他们会拿出打针要用的东西,像细细的针头、装着药水的小瓶子,还有用来绑在胳膊上的小皮筋。

比如说我上次去打针,就看到护士姐姐把这些东西整整齐齐地摆在一个小盘子里,那小盘子也是消过毒的呢。

2. 找血管。

这就像是在身体上找小河流一样。

他们会让我们把手或者胳膊伸出来,然后用手轻轻地摸一摸,看看哪里的血管又粗又明显。

我记得有一次,护士阿姨在我的手背上摸了好久,就像在寻宝一样,最后找到了一根很合适的血管。

3. 绑皮筋。

找到血管后,就会用小皮筋在胳膊或者手的上方绑一下。

这时候呀,你就会感觉胳膊有点紧紧的。

就像给小河流的上游建了一个小水坝,这样血管就会鼓起来,更容易扎针啦。

4. 消毒。

接着呢,会用凉凉的、有点刺鼻味道的棉球在要扎针的地方擦一擦。

这个味道就像我们用的消毒水的味道,擦的时候感觉皮肤有点冰冰凉凉的。

护士姐姐说这是为了把皮肤上的小细菌都杀死,不让它们跟着针头进到身体里。

5. 扎针。

然后就是扎针啦。

护士会拿着细细的针头,眼睛紧紧盯着血管,然后快速地把针头扎进去。

这时候可能会有点疼,就像被小蚂蚁咬了一口似的。

不过只要我们勇敢一点,一下子就过去了。

我有个小伙伴,他打针的时候可勇敢了,虽然扎针的时候皱了皱眉头,但是一声都没哭呢。

6. 固定针头。

针头扎进去后,护士会用胶布把针头固定好,这样针头就不会乱动了。

就像把小树苗种在土里,周围要用小木棍固定住一样。

7. 观察。

在打针的过程中,护士会一直看着我们,看看我们的脸色有没有变化,还会看看小瓶子里的药水是不是一滴一滴正常地流进身体里。

二、考核标准。

1. 准备工作。

如果医生或者护士没有把手洗干净,或者拿的东西不齐全,这就是不合格的。

经皮桡动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经皮桡动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经皮桡动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1. 引言经皮桡动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用于血管通路建立的重要技术。

为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制定本操作规范,以指导医务人员正确进行操作。

2. 操作准备在进行经皮桡动脉穿刺置管术前,操作人员应做好以下准备:- 确认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

- 准备好必要的器械设备,如手术用具、置管导丝、局部麻醉药物等。

- 检查消毒物品有效期,确保无菌操作。

- 配置监护仪及必要的药物。

3. 术前准备3.1 患者准备- 解释手术目的和可能的风险,取得患者知情同意。

- 记录患者体征,包括血压、心率等。

- 制定个体化操作方案,根据患者特殊情况确定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

3.2 工作环境准备- 确保手术室环境整洁、通风良好。

- 根据手术需要,调配所需的药物和器械。

- 检查监护仪、导管、注射泵等设备的工作正常。

4. 操作流程4.1 无菌操作- 对手术者、助手和患者进行无菌操作,采取一次性手术衣、手套、口罩和帽子。

- 将手术器械进行器械消毒和包装。

4.2 局部麻醉和穿刺-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通常为桡动脉的动脉剖面处。

- 对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使用1%利多卡因或其他局部麻醉药物。

- 用无菌巾包扎住患者其他部位,保持穿刺部位干净。

4.3 穿刺导管置入- 在穿刺切口插入导丝,运用导丝引导管进入血管。

- 引导导管到达适当的位置,如心脏或主动脉水平。

- 固定导管,避免意外脱出或移位。

4.4 结束操作- 确认导管位置是否正确,通过X线或超声等辅助检查。

- 清洁操作部位,消毒并包扎。

- 监护患者的心率、血压等重要生命体征。

5. 操作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手术安全。

- 需要时运用辅助检查手段确认导丝和导管的位置。

- 遵循消毒灌流穿刺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操作过程中要留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6. 操作并发症及处理在进行经皮桡动脉穿刺置管术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并发症:- 感染:经常更换穿刺部位敷料,注意术后消毒。

重症医学科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及规程

重症医学科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及规程

重症医学科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及规程(一)适应证1.用于急救时加压输血输液,或者外置静脉穿刺困难者。

2.用于中心静脉压测定、肺动脉插管、心血管造影。

3.静脉高营养疗法。

4.化疗。

(二)术前准备1.向患者或家属说明穿刺的目的,征得其同意。

2.术者戴帽子、口罩。

3.器械准备:一次性无菌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包1套、肝素盐水、无菌手套、治疗盘(碘酒、酒精、棉签、胶布、局部麻醉药、注射器)。

(三)操作步骤1.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1)体位。

患者取仰卧,头低脚高位,穿刺侧(多选择右侧)肩下垫一薄枕,头转向对侧,穿刺侧肩部略上提、外展,使上臂三角肌膨出部变平,以利穿刺。

(2)穿刺点定位。

锁骨中点下缘1cm处,可作标记。

(3)消毒麻醉。

以穿刺点为中心,用碘酒、酒精严格消毒皮肤,消毒范围大于孔巾。

术者打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注射器抽取肝素盐水,冲洗导丝及导管,铺无菌孔巾,并用2%利多卡因作局麻。

(4)穿刺。

①针尖指向内侧端,与胸骨纵轴呈40°,与胸壁平面呈15°,以恰能穿过锁骨与第1肋骨的间隙为准,紧贴锁骨背面缓缓刺入。

保持针筒内负压。

针尖一旦刺入静脉,即有回血,然后再推进数毫米,以获得流畅的回血。

穿刺深度,成人4~7cm,小儿1 -3cm。

②如穿刺针内芯被迅速回弹并有鲜红血流,提示已穿入动脉,应全部拔出穿刺针,尽可能压迫该处至少10min。

如穿刺已深仍未进入静脉,保持针筒内负压并慢慢退针,退针过程中如有静脉回血,提示针头已在静脉内,如无回血,拔出穿刺针重新穿刺,并根据穿刺部位,稍改变进针角度。

(5)置管。

穿刺成功后,一手固定穿刺针针头,另一手经穿刺针内芯孔缓慢插入导丝,插入导丝长度约20cm。

退出穿刺针,从导丝尾插入扩皮器,扩皮后,沿导丝插入导管,插入深度,成人约12~15cm,小儿5~10cm。

退出导丝。

将已抽取肝素盐水的注射器分别连接于各导管尾端,在抽吸回血后,证明导管通畅,向管内注入2~3ml肝素盐水,锁定卡板,取下注射器,拧上肝素帽或连接输液器。

动脉及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动脉及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动脉及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一、适应症经动脉或深静脉途径进行的各项导管检查及治疗。

二、禁忌征(一)穿刺部位感染。

(二)穿刺置管处血管闭塞或严重病变。

(三)其他禁忌征分别见各项导管检查和治疗。

三、操作方法和程序(一)基本操作方法1.局部消毒:采用碘伏消毒局部皮肤。

2.局部麻醉:采用2%的利多卡因溶液进行局部麻醉。

3.穿刺和置管。

(二)动脉穿刺和置管1.经股动脉穿刺置管:由于股动脉内径大、技术容易掌握、血液循环不容易受损、可根据需要置入较大鞘管等优点而成为经动脉介入检查与治疗最常选择的方法。

2.穿刺点的选择:选择搏动最强侧的股动脉作为血管入路。

如果两侧腹股沟处股动脉搏动相当,则一般选择右侧股动脉。

如果股动脉在l周内曾被穿刺过,最好使用对侧股动脉。

穿刺点应选择在股横纹下方约2cm处,股动脉搏动正下方。

穿刺点过高可能使穿刺针越过腹殷沟韧带,使术后止血困难。

穿刺点过低,则因股动脉进入收肌管位置较深,穿刺不易成功,且有动脉分支,另有股静脉走行于股动脉下方,容易造成动静脉瘘。

3.采用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先在皮内注射形成皮丘,然后沿穿刺方向进穿刺针,估计到达股动脉深度后,在其周围进行浸润麻醉。

每次注药前先回抽注射器,证实无回血后再行注入。

以后边退针边注入,以逐层麻醉皮下组织。

4.左手三个手指保持一条直线置于穿刺点上方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穿刺针与皮肤成30。

~45。

角,中空穿刺针斜面向上进针,当持针手感觉到明显的动脉搏动时,即可刺破血管,待搏动性血流从穿刺针喷出,缓慢送入导引钢丝,退出穿刺针,盐水纱布擦拭导引钢丝,沿导引钢丝送入动脉鞘。

肝素盐水冲洗鞘管。

(三)经桡动脉穿刺置管1.适应症:桡动脉搏动好,Allen试验阳性。

Allen试验用于评价穿刺侧手掌是否存在双重血供及其程度。

同时压迫同侧手掌的桡动脉和尺动脉30~60s,随后松开对尺动脉的压迫。

松开后10s之内手掌颜色恢复正常,则该试验结果阳性,提示该侧手掌有良好的双重血供。

静脉穿刺置管术流程

静脉穿刺置管术流程

静脉穿刺置管术流程
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在人体静脉内插入一根管子,以输送液体、药物或采集血液样本等。

下面介绍一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流程:
1. 患者准备:先告知患者相关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并让患者做好舒适的姿势,使手臂或手腕处的静脉突出。

2. 消毒:消毒操作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应先用洗手液洗手,再戴上手套,再用酒精棉球擦拭静脉穿刺部位。

3. 穿刺:用穿刺针在消毒过的部位顺着静脉向上穿刺,当穿透静脉时,血液会从针头中流出,此时要保持针头稳定,不要过度扭动。

4. 放置导管:当针头进入静脉后,拔出针心,再用导管替代,将导管缓慢放置至穿刺部位,直至导管顶端进入静脉内。

5. 固定导管:将导管固定在穿刺部位,以保持导管在正确位置,同时防止导管滑动或移位。

6. 确认:在导管放置后,要确认导管是否在正确的位置,可以通过检查导管出口或使用超声波进行确认。

7. 测试:将所需液体或药物连接到导管上,并通过导管输送,同时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以确定导管功能正常。

8. 洁净:操作完成后,要将患者周围的残留物清除干净,确保穿刺部位干净无菌。

以上就是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流程,操作时应注意细致认真,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及安全性。

静脉置管操作及评分标准

静脉置管操作及评分标准

静脉置管操作及评分标准一、引言静脉置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输液、给药、血液采集等治疗和护理。

正确的静脉置管操作和评分标准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介绍静脉置管的操作方法和评分标准,以帮助医务人员提高操作技术并规范操作流程。

二、静脉置管操作方法1. 检查材料:事先准备好碘酒、注射器、钢针、静脉导管等必要材料。

2. 准备患者: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清洁患者的皮肤,并使用无菌覆盖物遮盖。

3. 穿刺步骤:- 消毒:用碘酒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并等待干燥。

- 固定:将采血带绑在患者的上臂,使静脉更易触及。

- 穿刺:使用钢针穿刺皮肤至静脉,并观察到鲜红色血液通流。

- 放置导管:将钢针取出,迅速插入静脉导管,并确认固定。

- 固定导管:用透明敷料或胶布固定导管在患者的皮肤上。

4. 后续护理:检查置管部位有无血肿、感染等异常,观察导管内外是否漏液,保持导管通畅。

三、评分标准静脉置管操作的评分标准旨在评估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质量,并提供反馈改进的方向。

常见的评分标准包括:1. 操作时间:评估置管操作所需时间,通常在15-30秒为佳。

2. 皮肤清洁度:评估是否彻底清洁了穿刺部位的皮肤,以减少感染风险。

3. 碘酒使用:评估碘酒的使用是否恰当,能否覆盖到足够的面积,并等待适当时间以消毒皮肤。

4. 注射器使用:评估使用注射器的技巧,注射速度是否适当,是否引起血液回吸等问题。

5. 钢针插入:评估钢针插入的准确性和深度是否合适,是否出现血管压迫和漏液。

6. 导管放置:评估导管放置的准确性和插入深度是否合适,导管是否固定牢固。

7. 导管固定:评估导管是否被透明敷料或胶布牢固固定于患者皮肤上,是否牵引或移位。

8. 操作者的态度和交流:评估操作者的沟通能力,是否与患者保持良好的交流和关注。

综合评分标准的结果,操作者可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及时改进自己的操作技术。

同时,医院管理者也可根据评分结果,提供培训和指导,以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操作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皮髂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1. 引言
经皮髂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常见的操作,用于采集静脉血液,给药或提供持续静脉通道。

该操作规范旨在规范操作步骤,减少风
险并保证操作安全和有效。

2. 操作准备
在进行经皮髂静脉穿刺置管术前,需要做以下准备:
1. 检查术者和患者身份,确认患者的身份和手术部位。

2. 准备必要的器材,包括穿刺针、导丝、穿刺套装、静脉置管
导管、无菌手套等。

3. 与患者进行必要的交流和解释,取得患者的同意。

3. 操作步骤
1. 维持无菌操作环境,穿戴无菌手套,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2. 定位和标记穿刺部位,通常在髂前上棘到髂峡上缘的连线上
靠内2-3cm的位置。

3. 用皮肤消毒剂对穿刺部位进行创口消毒,按照规范流程进行
消毒处理。

4. 在消毒后等待适当的时间,直到消毒剂完全干燥。

5. 术者利用通视或摄像设备的辅助,进行髂静脉穿刺。

6. 在确认了针尖放置在静脉腔内之后,将导丝通过穿刺针插入
到静脉内。

7. 增加穿刺针和导丝处的钝针为导管提供穿刺通道。

8. 选用合适的导管规格,将导管通过钝针插入到静脉内。

9. 将导管固定到患者身体,确保导管的稳定性和安全。

10. 进行必要的导管连接和静脉通道检查。

11. 整理器材和废弃物,完成患者的相关记录。

4. 操作注意事项
在进行经皮髂静脉穿刺置管术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确保穿刺部位和操作器材的无菌。

2. 在穿刺和插入导管的过程中,应缓慢且平稳,避免造成静脉
穿孔或出血。

3. 在固定导管时,要轻柔并避免过度牵拉,以防导管脱落或移位。

4. 注意术者和患者的安全,在操作过程中保持适当的沟通和配合。

5. 完成操作后,应妥善处置废弃物,及时清洁和消毒操作区域。

5. 操作风险与并发症
经皮髂静脉穿刺置管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
1. 静脉穿孔和出血:不当的穿刺或插入导管可能会导致静脉穿孔或出血。

2. 感染: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穿刺部位感染。

3. 导管脱落或移位:如果导管未固定稳定,可能会导致导管脱落或移位。

4. 血栓形成:不适当的操作或固定可能导致血栓形成。

5. 结局评估:在操作结束后,应及时进行相关结局评估,包括导管通畅性和患者的反应。

6. 总结
经皮髂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操作。

遵守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可以减少风险、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