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美术教案

合集下载

《画故事》美术教案

《画故事》美术教案

《画故事》美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教材第七章《故事与插画》,详细内容为“画故事”。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故事插画的基本概念,学会运用绘画语言表达故事情节,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故事插画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绘画技巧表达故事情节。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成果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达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 教学重点:故事插画的原理和绘画技巧,以及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故事插画,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观察并讨论插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知识讲解:介绍故事插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绘画技巧,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故事主题,讨论并创作插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例题讲解:针对学生作品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讲解和示范,修改自己的作品,提高绘画技巧。

六、板书设计1. 《画故事》2. 内容:a. 故事插画基本概念b. 绘画技巧c. 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故事”为主题,创作一幅故事插画。

2. 答案要求:作品构图合理,形象生动,能够表达故事情节,色彩搭配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投入到创作中。

但在绘画技巧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故事绘本,了解不同风格的故事插画,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画展等活动,拓宽艺术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达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设计我的故事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设计我的故事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设计我的故事我的故事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用绘画表现自己的面部特点。

2.能发觉自己的五官特点,喜爱自己。

活动预备:
1.每人一面镜子。

2.提供各种脸型的图画纸。

3.事先让幼儿有照镜子并在镜面上画五官的体验。

4.油画棒。

活动重点:
能正确地表现出五官的位置。

活动难点:
能大胆地用绘画表现自己的面部特点。

活动过程:
1.玩游戏“指五官”,重点引导幼儿闭上眼睛从上往下地摸出自己的五官。

2.激发幼儿观看自己的爱好,引导幼儿从上(头)往下(嘴)观看比较。

(1)看看镜子里的自己,问候自己一声。

提问:镜子里有谁?喜爱自己的模样吗?
(2)带领幼儿观看自己。

提问:脸上有什么?在脸上的什么位置?是什么模样的?
(3)让幼儿做各种表情,引导幼儿感知自己的耳朵、眼睛、鼻子、嘴和舌头在脸的什么位置。

引导幼儿讨论:你的两只眼睛完全一样吗?能让他们变得不一样,如何做?对着镜子看看,快乐和不快乐的时候眼睛分别是什么模样的?嘴是什么模样的?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
3.依照镜子里的自己,画一张可爱的小脸。

为幼儿选择适合自己脸型的图画纸,边看镜子边进行绘画,教师关心个别有......。

小班美术教案我的故事—我自己

小班美术教案我的故事—我自己

小班美术教案我的故事—我自己教学目标:1.学会描述自己的外貌特征和个性特点。

2.学会用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描绘自己。

3.学会运用所学的语言表达和交流。

4.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重点:1.学会用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描绘自己。

2.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的语言表达和交流。

2.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图片:学生自己的照片。

2.教材:美术教材中关于描绘人物的课文。

教学过程:Step1. 导入新课1.导入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们了解自己吗?请大家说一说自己的名字以及一些自己的特点。

Step2. 图片演示1.准备学生自己的照片,展示到教室的电子白板上。

2.给学生一些建议描述自己的外貌特征和个性特点,比如:高瘦、长头发、有眼镜、善良、聪明等。

3.让学生通过看照片来描绘自己的外貌特征和个性特点。

Step3. 课文学习1.从美术教材中找出一篇关于描绘人物的课文,老师朗读课文并解释生词。

2.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语感。

Step4. 练习描绘自己1.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练习,每个人都需要描述自己的外貌特征和个性特点。

2.学生可以互相询问问题,帮助对方描绘自己。

Step5. 展示和分享1.让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来进行展示和分享。

2.学生可以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外貌特征和个性特点。

Step6. 作业请学生在家练习用英语写一份关于自己的故事,介绍自己的家庭、兴趣爱好、梦想等。

字数不低于1200字。

Step7. 总结回顾1.请学生总结这节课学到的关于描绘自己的外貌特征和个性特点的句型和词汇。

2.确认学生是否达到了本课程目标。

拓展活动:1.设计类似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互相描绘对方。

2.让学生自我介绍并互相交流。

3.鼓励学生写一篇更长的关于自己的故事,分享给同学或家人。

我的故事美术教案

我的故事美术教案

我的故事美术教案教学重点:用卡通画的手法归纳的叙说一个关于自已的有趣的故事。

教学难点:用卡通手法叙说故事。

教学预备:有情节性、故事性的卡通图片假设干张教学进程:师生问好教师展现一组用卡通手法表现的关于自已的一个故事。

1 、学生赏析第八页的卡通画《进球》。

2 、讨论:如何用卡通的形式表现故事?教师小结:通过同窗们的讨论咱们一致以为用卡通画的形式表现故事,要注意分场景表现持续的故事画面,次要形象的表现要简化等等。

3 、课堂活动一:两三个同窗为一组别离讲述“我的故事”,教师出示有情节性、故事性的卡通图片假设干张供同窗们参考。

也能够依照教师给的素材编一个有趣的故事。

4 、学生做作业:两三个同窗为一组合作完成一幅“我的故事”或依照教师给的素材编一个有趣的故事。

讲评学生作业,在自评和互评的基础上完成第九页的评判表。

课后布置习作展。

本课能够以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师提出活动目标,学生分组去实践。

活动主题:在生活中发觉卡通,用卡通表现生活。

观看并搜集自已喜爱的卡通图片,别离从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娱乐用品方面入手进行统计。

读一本卡通画故事书并写出内容提要。

以两三个同窗为一组选定一个主题,先进行模拟动作演出,或参考相关资料,一起完成一幅卡通画。

在课堂当中,我注重学生的参与,让他们能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观点,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提高了审美能力。

同时我还注重学生之间的彼此讨论,通过讨论-- 欣赏--讨论,培育了学生的一种探求精神。

注重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是实验教材的大体要求,也是它的优势。

我还注重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比如了解卡通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以后,学生就会发觉,在实际生活当中咱们处处到能见到卡通作品,也能尝试应用学到的这些知识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熟悉和明白得。

于是这些知识就再也不是枯燥地凌驾于人的情感之上了,就会生动地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小班美术教案:我的故事—我自己

小班美术教案:我的故事—我自己

1. 帮助幼儿认识自己,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手工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主题:我自己2. 教学活动:通过观察自己的照片,画出自己的样子,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特征。

三、教学准备:1. 幼儿自己的照片。

2.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 幼儿用书《我的故事—我自己》。

四、教学步骤:1. 开场:邀请幼儿观察自己的照片,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名字和年龄。

2. 活动一: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照片,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头发等。

3. 活动二:让幼儿用自己的画笔和颜料画出自己的样子,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特征。

4. 活动三: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特征,如“我有一双大眼睛”,“我有一个小鼻子”等。

5. 总结: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 评价幼儿的手工操作能力,如画出自己的样子等。

3. 收集幼儿的作品,评价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并能够用适当的语言描述。

2. 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幼儿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七、教学内容:1. 教学主题:我的身体2. 教学活动:通过观察和触摸身体各部位,让幼儿画出自己的身体轮廓,并标注各个部位的名称。

八、教学准备:1. 白板或大张的纸,用于画出身体轮廓。

2. 彩色笔或马克笔。

3. 人体器官图卡或人体模型图。

4. 幼儿用书《我的故事—我自己》。

九、教学步骤:1. 开场: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

2. 活动一:通过人体器官图卡或人体模型图,让幼儿认识和了解身体的各个部位。

3. 活动二:让幼儿闭上眼睛,触摸身体的各个部位,如头发、耳朵、鼻子、嘴巴等。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我的故事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我的故事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我的故事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提升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绘画技能;3.增强幼儿的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对文字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1. 讲述故事打开故事书,向幼儿们讲述一个与绘画有关的故事。

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比如《小狐狸学画画》、《小蚂蚁爬画》等。

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鼓励幼儿们积极参与,提问引导幼儿思考。

2. 绘制角色在纸上或画板上画出故事中的主人公和配角。

老师可以用简单的线条示范,然后让幼儿们模仿画出来。

在绘制过程中,引导幼儿们观察并思考如何描绘出角色的特点和表情。

3. 绘制场景在纸上或画板上画出故事发生的地点,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和绘画能力的不同来确定画面的复杂度。

在绘制过程中,引导幼儿们关注场景的细节和构图的优化,尽可能使画面更有层次感和整体美感。

4. 讲述故事并补充画面根据故事情节,向幼儿们讲述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让孩子们通过思考和创意绘画完整的故事情节。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在讲述故事的同时,鼓励孩子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教学方法和过程1. 教学准备准备一些与故事相关的绘画工具,包括纸张、彩色笔、蜡笔和水粉等。

根据教学内容和孩子的年龄、认知水平来选择绘画材料和工具。

2. 教学过程Step 1:讲述故事打开故事书,向孩子们讲述故事。

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适时引导幼儿思考、回答问题。

Step 2:绘制角色让幼儿们在纸上或画板上,模仿老师示范的线条,画出故事中的角色。

孩子们在绘制的过程中,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

Step 3:绘制场景根据故事中的场景和背景,让孩子们自己描绘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绘画程度,适当地提供线条等绘画指导,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完成画作。

Step 4:讲述故事并补充画面大家一起讲述故事,并且一起发挥创意,发散思维来补充和绘制故事情节中的画面。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有机地衔接画面和情节,同时也可以适当帮助孩子们改善和提高绘画技能。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我的故事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我的故事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我的故事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和说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图形和颜色。

2. 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
1. 教具:彩纸、剪刀、胶水、颜料、画笔、海报纸。

2. 素材:幼儿喜欢的动物或人物图片。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播放一段与海洋相干的音乐,然后让幼儿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是一只鱼,能够自由地在海里游来游去。

2. 激发想象力:鱼游来游去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讨论)
3. 讲故事:根据幼儿的想象,老师根据他们所想的事情编一段小故事,可以是一只小鱼找到了一只好朋友,或者是小鱼帮助了一只受伤的海豚等等。

故事要生动有趣,配以适当的动作和表情,引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

4. 分组活动:根据故事中的内容和孩子们的喜好,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自选一个小故事中的情节,自由发挥,准备展示给大家。

5. 制作展示海报:每个小组根据自己选择的情节和内容,用彩纸剪贴、颜料绘画等方式制作一个海报,展示到教室的墙上。

6. 展示和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介绍自己制作的海报,分享他们的想法和创作过程,其他孩子可以提问和给予评论。

7. 合影留念:最后,让每个小组在自己的海报前合影留念。

四、教学总结:
通过这堂美术课,小班的幼儿们不仅能够学到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开发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分享和交流,增强了幼儿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我的故事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我的故事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我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让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故事,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绘画技巧。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让他们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

二、教学内容1.让幼儿讲述自己的故事,引导他们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2.教授幼儿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形状等。

3.引导幼儿欣赏他人的作品,学会互相学习和交流。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幅有趣的画作,引导他们观察并讲述画作中的故事。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故事,让其他幼儿猜测故事内容。

2.讲解与示范(1)教师讲解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形状等。

(2)教师示范如何用绘画的方式表达故事,如用线条描绘故事情节,用色彩表达情感等。

3.实践操作(1)教师发放绘画材料,指导幼儿动手绘画自己的故事。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绘画错误,给予鼓励和表扬。

4.展示与交流(1)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讲述作品中的故事。

(2)教师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学会互相学习和交流。

(2)教师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四、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2.关注幼儿在交流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能力,评价他们的沟通技巧。

3.搜集幼儿的作品,分析他们的绘画水平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次美术活动让幼儿充分展示了自我,提高了他们的绘画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活动中,我发现有些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缺乏耐心,容易放弃。

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幼儿的引导和鼓励,让他们更加自信地面对挑战。

在交流环节,我发现有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无法完整地讲述自己的故事。

为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入更多口语练习环节,如角色扮演、故事接龙等。

我认识到在美术活动中,教师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自己的示范,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故事美术教案
教学重点:用卡通画的手法概括的叙说一个关于自已的有趣的故事。

教学难点:用卡通手法叙说故事。

教学准备:有情节性、故事性的卡通图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教师展示一组用卡通手法表现的关于自已的一个故事。

1 、学生赏析第八页的卡通画《进球》。

2 、讨论:如何用卡通的形式表现故事?
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一致认为用卡通画的形式表现故事,要注意分场景表现连续的故事画面,次要形象的表现要简化等等。

3 、课堂活动一:
两三个同学为一组分别讲述“我的故事”,教师出示有情节性、故事性的卡通图片若干张供同学们参考。

也可以根据老师给的素材编一个有趣的故事。

4 、学生做作业:两三个同学为一组合作完成一幅“我
的故事”或者根据老师给的素材编一个有趣的故事。

讲评学生作业,在自评和互评的基础上完成第九页的评价表。

课后布置习作展。

本课可以以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师提出活动目标,学生分组去实践。

活动主题:在生活中发现卡通,用卡通表现生活。

观察并收集自已喜爱的卡通图片,分别从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娱乐用品方面入手进行统计。

读一本卡通画故事书并写出内容提要。

以两三个同学为一组选定一个主题,先进行模拟动作表演,或参考相关资料,共同完成一幅卡通画。

在课堂当中,我注重学生的参与,让他们能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观点,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提高了审美能力。

同时我还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通过讨论 -- 欣赏 -- 讨论,培养了学生的一种探求精神。

注重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是实验教材的基本要求,也是它的优势。

我还注重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比如了解卡通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之后,学生就会发现,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处处到能见到卡通作品,也能尝试应用学到的这
些知识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于是这些知识就不再是枯燥地凌驾于人的情感之上了,就会生动地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体现出了实验教材的一种人文主义精神。

以这样的方式上课以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回答问题,通过我的“启发”﹑“引导”,学生能够比较深入的挖掘实际生活当中一些和卡通有关的问题,并能够找到运作卡通画的表现语言表达生活的方式以及卡通与情感、生活之间的联系。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很好,实现了教学要求,达到了教学目的。

因此,在使用这套实验教材的时候,作为执教者的我们,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把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该更进一步地拓展课本内容,把这些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的就是,教师自身的卡通知识和技能积累积少,平时对卡通的发展关注得不够,所以教学准备比较仓促。

这一点充分说明美术教育的发展是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联的,美术教师的知识技能水平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而不断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