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师徒取经经过的国家
唐僧取经路上的真假女儿国

唐僧取经路上的真假女儿国丁启阵《西游记》第五十三、五十四回(“禅主吞餐怀鬼孕,黄婆运水解邪胎”、“法性西来逢女国,心猿定计脱烟花”),讲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路上,经过西梁女国,唐僧差一点被留下做女国王的丈夫,结果被孙悟空将计就计,师徒四人得到关文(相当于今天的海关签证)后,脱身离开女儿国。
喜欢读《西游记》的人,大多都会对西梁女儿国的社会风俗感到好奇,产生浓厚的兴趣。
自打建国以后,整个国家,只有女人,“农士工商皆女辈,渔樵耕牧尽红妆”,“不曾见个男人至此”。
她们传宗接代,靠的竟然是喝子母河里的水。
年龄满二十岁的女子,就去喝子母河里的水。
喝水之后,感到腹痛,就说明怀了孕。
三天之后,再去迎阳馆照胎水边照一照,如果有两个人影,就说明要生孩子了。
因为从来没有男人到过那里,唐僧师徒一行四人一进女儿国,就大受欢迎,街上的所有妇女一齐鼓掌,全都笑着喊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女国王更是花痴一般,春心荡漾,心甘情愿让出王位,以一国的财富作嫁妆,试图留下“大唐御弟”唐僧做丈夫,她自己退居二线做皇后。
《西游记》是神魔小说,其中故事,大多是虚构的。
敝乡有谚曰:“《西游记》,讲话如拉(放)屁。
”那么,这女儿国一定也是虚构的了?其实不尽然。
所有国中妇女都通过喝子母河水怀孕生孩子、女国王想要留下唐僧做丈夫、孙悟空设计让师徒四人脱身离开女儿国,这些情节是虚构的。
但是,唐朝那会儿,西域有女儿国,唐僧去印度取经,路过女儿国,却都是确有其事的,并非虚构。
新旧《唐书》、《唐会要》等历史文献中,都说西域有两个女儿国,一个叫“东女国”,另一个就叫“女国”。
几种文献中,新旧《唐书》只是“东女国”有传,“女国”无传,《唐会要》“东女国”、“女国”皆有专门条目;关于“东女国”,《旧唐书》的记载最为详尽,《唐会要》的记载最为简要。
为了节省篇幅,这里根据这几种文献的记载,拣我认为比较有趣的内容,介绍如下:东女国,是西羌的别种,国王由女人担任,疆土东边跟茂州党项接壤,有八十余座城市,有居民四万户。
西游记测试题及答案

西游记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孙悟空的金箍棒重多少斤?()A 一万三千五百斤B 七千二百斤C 三万六千斤D 十万八千斤答案:A解析:孙悟空的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2、唐僧师徒四人取经途中经过了多少个国家?()A 9 个B 11 个C 13 个D 15 个答案:B解析:唐僧师徒四人取经途中经过了宝象国、乌鸡国、车迟国、西梁女国、祭赛国、朱紫国、狮驼国、比丘国、灭法国、凤仙郡、玉华州、金平府共 11 个国家。
3、猪八戒原本在天庭担任的官职是?()A 天蓬元帅B 卷帘大将C 弼马温D 二郎神答案:A解析:猪八戒原本是天庭的天蓬元帅。
4、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多少年?()A 500 年B 600 年C 800 年D 1000 年答案:A解析: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 500 年。
5、白骨精先后变成了哪三个人?()A 姑娘、老婆婆、老公公B 姑娘、老头、小孩C 姑娘、和尚、道士D 小孩、老婆婆、老头答案:A解析:白骨精先后变成了姑娘、老婆婆、老公公来迷惑唐僧师徒。
6、唐僧在哪个寺庙出家?()A 金山寺B 法门寺C 相国寺D 白马寺答案:A解析:唐僧在金山寺出家。
7、以下哪个妖怪不是来自天上的?()A 金银角大王B 黄眉大王C 牛魔王D 玉兔精答案:C解析:牛魔王是地上的妖怪,并非来自天上。
8、孙悟空的第一个师父是谁?()A 唐僧B 如来佛祖C 菩提祖师D 观音菩萨答案:C解析:孙悟空的第一个师父是菩提祖师。
9、盘丝洞中有几个蜘蛛精?()A 5 个B 7 个C 9 个D 11 个答案:B解析:盘丝洞中有 7 个蜘蛛精。
10、取经成功后,孙悟空被封为()A 斗战胜佛B 净坛使者C 金身罗汉D 旃檀功德佛答案:A解析:取经成功后,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
二、填空题1、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是跟__________学的。
答案:菩提祖师2、唐僧的坐骑白龙马原本是__________。
答案:西海龙王三太子3、火焰山是因为__________当年打翻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造成的。
西游记选择题和答案

西游记选择题和答案1、《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了()等神通。
A 七十二变B 筋斗云C 长生不老术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孙悟空在菩提祖师处学到了七十二变、筋斗云和长生不老术等多项神通,这些本领为他后来的西天取经之路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2、孙悟空的金箍棒重()斤。
A 一万三千五百B 十万八千斤C 七万两千斤D 三万六千斤答案:A解析:孙悟空的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原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定海神珍铁。
3、猪八戒在高老庄强占的媳妇叫()A 高翠兰B 高玉兰C 高秀兰D 高香兰答案:A解析:猪八戒在高老庄强占的媳妇叫高翠兰。
4、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过的国家不包括()A 乌鸡国B 女儿国C 傲来国D 天竺国答案:C解析:傲来国是孙悟空的出生地,并非他们取经途中经过的国家。
他们经过了乌鸡国、女儿国和天竺国等。
5、白骨精先后变成()来哄骗唐僧师徒。
A 姑娘、老婆婆、老公公B 姑娘、老头、老婆婆C 小孩、老头、老婆婆D 小孩、姑娘、老公公答案:A解析:白骨精狡猾多变,先后变成了姑娘、老婆婆、老公公来哄骗唐僧师徒。
6、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山下。
A 五行山B 五指山C 太行山D 昆仑山答案:A解析: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7、红孩儿的三昧真火是从()修炼而来。
A 太上老君B 自己的天赋C 火焰山D 牛魔王答案:B解析:红孩儿的三昧真火是他自身的天赋神通,并非从别处修炼得来。
8、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是为了通过()A 火焰山B 黑风山C 平顶山D 黄花观答案:A解析:火焰山阻挡了唐僧师徒的西行之路,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就是为了扇灭火焰山的大火,得以通过。
9、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的法宝不包括()A 紫金红葫芦B 羊脂玉净瓶C 幌金绳D 芭蕉扇答案:D解析: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的法宝有紫金红葫芦、羊脂玉净瓶和幌金绳,芭蕉扇不是他们的法宝。
10、唐僧师徒在()遭遇了黄风怪。
A 白虎岭B 黄风岭C 黑风山D 平顶山答案:B解析:唐僧师徒在黄风岭遭遇了黄风怪,黄风怪的三昧神风威力巨大。
西游记》名著常考知识点汇总

西游记》名著常考知识点汇总四大名著常考知识点汇总——西游记1.《西游记》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之一,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的事件。
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人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
3.《西游记》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
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4.全书共分三大部分: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
第8至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
第13回至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5.《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6.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他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
后来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7.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8.沙僧也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9.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10.“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
内遇仙胎,一日迸裂,……”这段名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其中最受欢迎的情节之一是孙悟空大闹天宫。
西游记中历经八十一难的唐僧师徒去了哪些国家

西游记中历经八十一难的唐僧师徒去了哪些国家?作为中国的国民读物,《西游记》陪伴了几乎每个人成长。
小说里,唐僧师徒翻越崇山峻岭,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就能抵达的地方,在小说里走了整整十四年。
那么,唐僧师徒究竟去了哪些国家?这个问题,其实唐太宗也问了。
小说中说:“太宗闻言,称赞不已,又问:…远涉西方,端的路程多少?‟”于是三藏送上了通关文牒。
“牒文上有宝象国印、乌鸡国印、车迟国印、西梁女国印、祭赛国印、朱紫国印、狮驼国印、比丘国印、灭法国印,又有凤仙郡印、玉华州印、金平府印。
太宗览毕,收了。
”尽管我们都知道,小说毕竟是小说,这些国家在历史上也并不一定真的存在,但唐僧师徒经过的一些国家,在今天的现实中依然能找到投影。
宝象国(今我国新疆境内)宝象国的故事发生在三打白骨精之后,孙悟空被贬回花果山,猪八戒当起了“大徒弟”。
唐僧误入波月洞,被黄袍怪抓住,多亏黄袍怪的夫人相救。
原来她是宝象国的百花羞公主,她托唐僧给父亲带信,叫父亲设法搭救她。
然而,无论猪八戒还是沙僧,都在黄袍怪的手下败下阵来。
猪八戒没办法,上花果山请回美猴王,唐僧才得以脱难。
在吴承恩的笔下,宝象国可谓气象万千。
“地虽千里外,景物一般饶。
瑞霭祥烟笼罩,清风明月招摇。
嵂嵂崒崒的远山,大开图画;潺潺蔽蔽的流水,碎溅琼瑶。
可耕的连阡带陌,足食的密蕙新苗。
”有猜测认为,宝象国可能是唐代的安西重镇龟兹。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称这个国家为屈支,“屈支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
国大都城周十七八里,宜穈麦有粳稻出蒲萄石榴,多梨柰桃杏。
”经过一千多年的变迁,龟兹古城的遗迹仍能在新疆的库车县找到。
库车县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西部,属阿克苏地区东端。
乌鸡国(今我国新疆境内)小说第三十六回至第四十回,乌鸡国被假国王统治了三十年,真国王的魂魄向唐僧求救。
孙悟空出手,救活了真国王,并打败了假国王,让真国王重获王位。
乌鸡国在书中,同样是一个非常繁荣的城市。
西游记车迟国斗法梗概300字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小说的经典之作,其中的车迟国斗法一段是故事情节中的重要部分。
在这一段中,唐僧师徒在前往西天取经的路途中,遇到了一个名叫车迟国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国王非常喜欢与人辩论,希望通过辩论来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唐僧师徒进入了车迟国,国王得知他们的到来后,便派人邀请他们前来与他辩论。
作为一部神魔大战、天庭斗法并存的作品,《西游记》中的车迟国斗法一段是其宗旨所在。
通过这一段的描写,作者吴承恩生动地展现了唐僧师徒与车迟国国王在智慧和谋略上的较量,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
笔者将会在接下来的文章中详细分析《西游记》中的车迟国斗法,从文学、历史和哲学等多个角度来深入探讨这一段的意义。
1. 车迟国的背景介绍车迟国是《西游记》中一个富饶繁华的国家,国王有着极高的智商和辩才。
他喜欢与各种人辩论,以展现自己的才华,同时也对唐僧师徒的到来表示出极大的兴趣。
2. 辩论的过程唐僧师徒与车迟国国王在辩论的过程中展开了激烈的思想碰撞,车迟国国王借助自己的智慧和话语技巧,试图击败唐僧师徒,而唐僧师徒则凭借着自己的坚定信念和真理不可磨灭的力量,成功化解了国王的种种诱惑和陷阱。
3. 辩论的含义《西游记》中的车迟国斗法一段并非单纯的言语交锋,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内涵。
这段故事通过唐僧师徒与车迟国国王的辩论,探讨了真理与谎言、善与恶、智慧与阴谋等对立统一的关系,表达了对人性、社会现实与宇宙规律的深刻思考。
通过对《西游记》中车迟国斗法一段的分析,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其在文学艺术上的魅力,更能从中获得对人生、道德与智慧的深刻反思。
这一段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中的插曲,更是一部关于人性、理性和道德的哲学大观。
唐僧师徒与车迟国国王的辩论持续了数天,国王以其聪慧和辩才压倒性地占据上风,每天都提出一道难题让唐僧师徒思考,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他们放弃取经的念头。
然而,唐僧师徒并没有被吓倒,他们坚定地信仰真理,坚持诚信和善良的原则。
在接连的辩论中,唐僧师徒始终保持着谦和和诚实的态度,他们用智慧和真诚去回答车迟国国王提出的问题,展现了他们的理性和人格魅力。
西游记女儿国的概述50字

西游记女儿国的概述50字
摘要:
一、西游记女儿国的背景介绍
二、女儿国的国王与唐僧的爱情故事
三、女儿国的特点与习俗
四、女儿国在取经过程中的重要性
五、女儿国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和启示
正文: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其中,女儿国是唐僧师徒四人途径的一个重要国家。
女儿国是一个以女性为主的国度,国王也是女性,她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习俗。
在女儿国,女性拥有主导地位,男性则被视为次要性别。
国王对唐僧一见钟情,希望他能留下来成为国王的夫婿。
唐僧师徒四人为了完成取经的任务,不得不拒绝国王的好意,继续前行。
女儿国在取经过程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是一个转折点。
唐僧师徒四人经过女儿国后,他们的心境和态度都发生了变化。
对于唐僧来说,他更加坚定了取经的决心,对于悟空来说,他也更加明白了取经的意义。
女儿国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它让我们看到了女性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困境,也让我们反思了现代社会中的性别平等问题。
《西游记》取经路线名著《西游记》导读知识清单真题演练

《西游记》取经路线+沿途十国一、概述《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一共经过了宝象国、乌鸡国、车迟国、西梁女国、祭赛国、朱紫国、狮驼国、比丘国、灭法国、天竺国十个国家,外加凤仙郡、玉华州、金平府三个地方,即“十国三地”。
二、取经路线图三、沿途经历1、【长安】——出发2、【巩州城双叉岭】——老虎精、野牛精、熊罴精,二从者被吃3、【(两界山)五行山】——悟空打杀六贼4、【蛇盘山鹰愁涧】——收白龙马5、【观音禅院、黑风山黑风洞】——金池长老起恶念身死,黑熊精被观音收伏6、【高老庄】——收猪八戒7、【浮屠山】——乌巢禅师传心经8、【黄风岭黄风洞】——灵吉菩萨收伏黄风大王9、【流沙河】——收沙悟净10、【西牛贺洲】——黎山老母、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四圣变山庄、美女以财色考验师徒四人11、【万寿山五庄观】——悟空推倒人参果树,观音用玉净瓶水施救12、【白虎岭】——三打白骨精,悟空被逐13、【宝象国】——营救百花羞公主,收伏黄袍怪14、【平顶山莲花洞】——斗金、银角大王,太上老君收伏带回兜率院15、【宝林寺】——文殊菩萨收伏青毛狮子精16、【火云洞】——悟空不敌红孩儿三昧真火,观音金箍收伏,作善财童子17、【衡阳峪黑水河】——收押鼍龙18、【车迟国】——虎力、鹿力、羊力三仙与唐僧、悟空斗法败亡19、【通天河】——观音带回灵感大王金鱼精20、【金兜山金兜洞】——太上老君带回坐骑青牛21、【西梁女国】——女儿国国王欲嫁唐僧22、【毒敌山琵琶洞】——昴日星官制伏蝎子精23、【水帘洞】——如来识出假悟空六耳猕猴,悟空将其一棍打死24、【火焰山】——三调芭蕉扇,众天神、金刚合力收伏牛魔王25、【金光寺】——悟空与二郎真君合力击败九头虫怪26、【荆棘岭】——八戒打杀松、柏、桧、竹、杏等树精27、【小雷音寺】——弥勒佛收伏黄眉大王28、【七绝山】——悟空剖腹打杀红鳞大蟒29、【麒麟山獬毛洞】——观音带走坐骑金毛犼30、【盘丝洞、黄花观】——借力毗蓝婆菩萨,打杀七个蜘蛛精,收伏蜈蚣精31、【狮驼岭】——文殊、普贤收走坐骑青狮、白象,如来佛祖带走其舅金翅大鹏32、【比丘国】——南极寿星带走坐骑白鹿怪33、【无底洞】——托塔天王带走金鼻白毛老鼠精34、【隐雾山】——八戒筑死花皮豹子精35、【凤仙郡】——师徒为民求雨36、【玉华州】——太乙天尊带走坐骑九头狮子37、【青龙山玄英洞】——四木禽星助悟空擒杀三头犀牛精37、【毛颖山】——玉兔作乱,太阴星君带回39、【地灵县】——助寇善人还魂40、【灵山雷音寺】——如来佛祖经四、沿途国家1 大唐帝国大唐帝国就是唐僧的出生地了,也是西行取经大计的起源之地,大唐帝国原本是道派的势力范围,国王唐太宗去世后来到地府,因答应信奉佛教,愿意做一场水陆法会,又被送回阳间,增加了二十年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僧师徒取经经过的国家宝象国,乌鸡国,车迟国,西梁女国,祭赛国,朱紫国,狮驼国,比丘国,灭法国,凤仙郡,玉华州,金平府《西游记》各回的故事概要●第二回悟空从祖师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
一日,悟空受众人挑唆,变为松树,引起祖师不快,被逐出洞。
回到花果山,与占山妖魔厮斗取胜,带回被掳的众猴与物品。
●第三回悟空使摄法将傲来国库馆里兵器搬进山中,操演群猴。
山中妖、兽纷纷拜悟空为尊。
悟空向龙王讨得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
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
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
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第四回悟空被授以“弼马温”之官,他得知此官为末等职,回花果山。
玉帝命托塔李天王与其子哪吒太子擒悟空。
被悟空打败。
金星再次招来悟空。
玉帝命造齐天大圣府,让悟空居住。
●第五回悟空管理蟠桃园,吃尽园中大桃。
又赴瑶池,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葫芦内的金丹。
逃回花果山。
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
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第六回南海观音徒弟木叉助天王,被战败。
观音又荐二郎神。
二郎神与悟空大战,太上老君在天观战,丢下金刚套,击中悟空。
众神押其回上界。
玉帝传旨处死。
●第七回太上老君将悟空置入炼丹炉烧炼,四十九天后,悟空出来,大闹天宫。
玉帝请来如来佛。
孙悟空一路筋斗云,跳不出佛掌。
如来将五指化为大山,压住悟空。
命土地神用铁丸铜汁饲喂悟空。
●第八回五百年后,如来佛欲寻一信徒取经,以使佛法永传东土。
观音率木叉,带着袈裟、锡杖和金、紧、禁三个箍,驾云前往。
一路上收伏沙悟净、猪悟能和小白龙;劝化孙悟空,让他们共保取经人。
●第九回泾河龙王为使袁守诚预卜落空,私改降雨进辰,雨量。
又以所占失准捣毁袁守诚卦铺。
袁守诚断言龙王因违旨将被唐丞相魏征处斩。
并让龙王向唐太宗求生路。
太宗梦龙王求情,许之,命魏征入朝随侍,使其不能斩龙。
●第十回魏征与太宗对奕时,梦斩老龙。
当晚太宗梦龙王索命,自此身心不安而患病。
为防鬼祟,他令尉迟恭、秦叔宝夜守宫门。
太宗不久亡故,在阴间遇魏征旧友,现为阴间判官的崔珏。
崔珏为太宗添寿二十年。
还阳途中,太宗被冤鬼纠缠,散金银给众鬼而脱身。
●第十一回唐太宗还魂,登朝宣布大赦天下,严禁毁僧谤佛。
众人推举陈玄奘主持水陆大会,太宗许之。
●第十二回观音菩萨变成疥癞游僧,将锡杖袈裟献给太宗。
太宗将其赐予玄奘。
观音上台对玄奘言大乘佛法的妙处,玄奘愿去西天,太宗封其为“御弟圣僧”,赐号为“三藏”。
三藏唐僧出关而去。
●第十三回唐僧骑马西行。
山边城,夜登双叉岭,被虎魔王部下生擒。
太白金星搭救了唐僧。
唐僧行至两界山,忽听喊声如雷:“我师父来也!”●第十四回叫喊者正孙悟空。
唐僧收悟空为徒。
西行路上,悟空打死六个剪径的强盗,唐僧抱怨不已。
悟空纵云离开唐僧。
观音授唐僧紧箍咒,悟空接受龙王劝告,重来保护唐僧,戴上了紧箍咒,表示不现款违背师言。
●第十五回途径蛇盘山,马匹被鹰愁涧中之龙吞食。
观音召出恶龙,将其变为白马赐给唐僧当座骑。
●第十六回行到观音禅院,老住持为谋占袈裟,欲纵火烧死唐僧师徒,悟空从天界借鉴是避火罩罩住唐僧,自己在一边鼓风,使火烧净禅院。
黑风山的熊罴怪趁火偷走袈裟。
悟空上山寻妖索要袈裟。
●第十七回悟空见一黑汉正与一道士和一白衣秀士商量开佛衣会事,遂打死白衣秀士蛇怪,与黑汉熊精相斗。
悟空在洞外打死一小妖,得到请贴,变为老住持赴会。
因被识破,只好请来观音。
观音变为道士,劝熊怪服下悟空变的仙丹。
悟空在肚内使熊怪痛不可忍。
只好交回袈裟皈依佛门。
●第十八回高老庄高太公因妖怪入赘其家请求降妖。
悟空变为太公之女。
迷惑妖怪。
又现出原身。
妖怪化作狂风而逃。
悟空紧追。
●第十九回那怪入洞取出九齿钉耙一悟空大战,当听悟空说为保护唐僧取经过此,那丢下钉耙,跟悟空去拜见唐僧,被取明为猪八戒。
三人到浮屠山、逢乌巢禅师,从其处得《心经》一卷。
●第二十回黄风岭的黄风怪先锋虎精,将唐僧摄往洞中。
悟空、八戒赶往洞口搦战。
虎先锋难抵败逃,被八戒一耙筑死。
●第二十一回悟空斗不过黄风圣,败下阵来。
请来灵吉,抓住黄毛貂鼠变的妖精,救出唐僧。
●第二十二回流沙河中妖怪径抢唐僧,八戒悟空去战,妖怪钻入水中,不肯上岸。
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木叉与悟空同去。
木叉叫出妖怪悟净。
悟净以颈下骷髅结成法船,渡唐僧过河。
●第二十三回骊山老母与观音、普贤,文殊菩萨变成母女四人,意在试探四众禅心是否坚固,唯八戒禅心不坚被捆。
●第二十四回万寿山庄观中有树结人参果,吃后长后不老。
观主镇元子都二童子以人参果款待唐僧误认人参果为婴儿而未敢食。
悟空偷果三个,与八戒、沙僧分食。
八戒嫌少,絮絮叨叨。
二童子大骂唐僧。
●第二十五回悟空难忍毁骂,将树弄倒。
二童设计把唐僧师徒锁入正殿。
师徒们夜间逃走。
镇元子纵云赶上,以袍袖将唐僧一行尽笼而回。
夜间师徒再次逃出。
又被镇元子命将悟空下锅油炸,却被悟空以石狮变成自身将锅砸穿。
●第二十六回悟空为医活果树,拜见观音,观音与悟空同来,复活果树。
镇元子开人参果会,款待观音、诸仙与唐僧师徒,并与悟空结为兄弟。
●第二十七回唐僧遣悟空去化斋饭。
山中妖精,一变美女,二变老妇,三变老翁,迷惑唐僧,悟空打死妖精,唐僧大怒,逐走悟空。
●第二十八回悟空回到花果山,播风扬石,砸死上山捕猴的众猎户。
唐僧误入妖穴被擒。
八戒、沙僧与与老妖黄袍怪在半空中乱杀。
●第二十九回唐僧在洞内见一妇人,自称是宝象国公主,十三年前被黄袍怪摄来。
公主劝老妖释入唐僧。
行到宝象,国唐僧向国王递上妇人所托书信。
国王恳求八戒、沙僧降妖救女,二人应诺,往战黄袍怪,八戒难敌,钻入草丛躲藏。
沙僧被黄袍怪擒入洞中。
●第三十回黄袍怪变为一美男子,前往宝象国探望岳丈国王,将唐倍变为猛虎。
白龙马变为宫娥,举刀暗算黄袍怪,被打中后腿。
八戒要回高老庄,白龙马劝他去找悟空。
悟拒绝,八戒下山大骂,被众猴捉回。
●第三十一回八戒用激将法使悟空当下随他前来。
悟空变成公主痛哭,吞下九怪的内丹舍利,现出本象,一路棍棒打得妖怪无影无踪。
悟空去天界查访,星神念动咒语,将那私自下凡作怪的奎木狼收回。
悟空将公主带回国,并使唐僧恢复原身。
●第三十二回行至一山,悟空听说有妖,撺掇师父让八戒去巡山。
八戒要躲懒睡觉,编谎骗人,但被变成虫的悟空一一听知,当面戳穿其谎言。
八戒只得再去探路。
两妖之一的银角大王率众妖洞巡逻,捉住八戒。
●第三十三回银角大王变做一跌折腿的道士躺在路上,唐僧让悟空将其背起。
那妖遣来三座大山压住悟空,将唐僧、沙僧拿到洞中。
土地、山神等搬开大山,使悟空脱身。
悟空变成老道士,在哪吒太子帮助下,用假葫芦换了妖怪装人的真葫芦。
●第三十四回悟空变老妖进洞,被吊起的八戒识出走了风声。
银角大王与悟空大战。
悟空抛出压从老妖处得的幌金绳将对手捆住。
银角大王念松绳咒解脱,反用绳捆住悟空。
悟空变出钢锉,锉断绳子脱身。
又变成小妖偷走幌金绳。
银角大王用葫芦装了悟空。
悟空骗魔开启葫芦,乘机逃出,再潜入洞,偷得葫芦●第三十五回外道施威欺正性心猿获宝伏邪魔银角大王被悟空用葫芦装入,顷刻便化为水。
金角大王用扇扌+扇出烈火败悟空。
悟空钻入洞内,窃得净瓶和扇子。
将老魔装入净瓶,太上老君说受观音之托,让童子化为两位妖魔考验唐僧师徒。
二童子复活归天。
●第三十六回来到一座破寺,师徒四人在庭院赏月。
唐僧思乡,悟空以月为喻,为其点明“见佛空易,返故田亦易”之理,唐僧解悟,满心欢喜。
八戒、沙僧观月,于佛理亦各有所得。
●第三十七回唐僧梦前来,自称是此地乌鸡国国王,三年前被一道士推入御花园井中害死,道士变为国王篡位。
又交给唐僧一玉玺。
作为告知亲生太子的表记。
唐僧从梦中惊醒,但阶下却真有一玉玺。
悟空变为白兔,将出城打猎的太引入寺中。
又变成一矮人为太子言明其父王事,并请他回去向母验证。
●第三十八回母后和太子经过对证,确认现今君王为妖所变。
悟空八是御花园,在芭蕉树下到已被掩埋的井。
八戒下井,得国王尸身,背回寺中。
并挑唆师父念紧箍咒逼悟空将死者医活。
●第三十九回悟空向太上老君索得一粒还魂丹,救活国王,假国王大恐,变为唐僧,但因不会念紧箍咒而被识破。
文殊菩萨对悟空说,国王曾将自己在御水河中浸了三日,故派遣骑来浸国王年,以报前恨。
●第四十回红孩儿纵风将唐僧慑走。
悟空得知红孩儿是自己五百年前结拜的兄长牛魔王之子,欲借此关系向他讨还师父。
●第四十一回红孩儿不信悟空所说,从口鼻中喷出烟火烧退悟空八戒。
龙王弟兄被请来向红孩儿喷水,反使一身烟火的悟空几乎被激死。
八戒去请观音,被那怪假扮观音,赚入洞内。
●第四十二回悟空变做牛魔王被红孩儿问破绽,纵筋斗云径投南海,请观音收服了红孩儿。
●第四十三回黑水河中妖怪变成船家,将乘船的唐僧、八戒摄去水底。
沙僧潜水与那怪大战,不能获胜。
悟空问罪于龙王。
龙王命太子摩昂前去收伏。
●第四十四回行至车迟国。
国王兴道灭佛,僧人都被罚做苦工。
悟空监工道士,放走诸僧,又叫醒八戒、沙僧,鼓风吹散道士之会,推倒观内塑像,变为三清大吃供品。
●第四十五回众道士将三人当作降临的三清祈拜,以求对水。
三人将尿施与,纵云而回。
三大仙向国王奏说悟空等打死道士、冒充三清事。
国王命唐僧等与三大仙赌赛求雨。
虎力大仙先登坛弄法,召来风、云、雾诸神和四海龙王,被悟空使法力阻住,无雨降下。
悟空登坛,风雷大作,暴雨倾盆。
●第四十六回虎力与唐僧各在一高台上坐禅。
虎力变出臭虫咬唐僧,悟家变成蜈蚣叮虎力大仙,使他跌下;赌猜柜中之物,赌砍头剖腹油锅洗澡等:由于悟空使计,三大仙皆输。
●第四十七回前方到八百里的通天河。
四人夜宿在河边村里一老者家,听说此地有一录感大王,惯施甘雨,唯每年需吃一对童男女,今年轮到吃自己之女与其弟之子。
悟空变童男,让八戒变童女,在庙里等候那妖。
●第四十八回那怪被八戒举耙筑下两片鱼鳞,逃回水宫。
妖怪冻结河面。
诱唐僧踏冰过河,使其落入水中。
被藏于宫后石匣内。
八戒、沙僧、白马和悟空会齐,返回村庄。
●第四十九回八戒、沙僧将怪引出水面,悟空抡棒便打,那怪潜入水中不出。
观音被悟空请来,收伏妖怪,言明那怪是自己池中金鱼走脱成精。
河中老鼋驮唐僧师徒过河,并托唐僧去西天问佛祖自己将来之事。
●第五十回悟空以金箍棒画一阻妖之圈,让唐僧等坐在圈内,便去化斋。
唐僧三人不耐等候,遂出圈行至前方人家,误入独角兕大王之魔洞。
悟空忙赶去与魔交战,却被那魔抛出一个圈子,将金箍棒套去●第五十一回心猿空用千般计水火无功难炼魔悟空上天查访那怪来历无果,先后请来托塔天王父子、火神、黄河神等助战,皆未取胜。
悟空发怒,以毫毛变出三五十小猴,又被套走,悟空变苍蝇飞入洞,拿起金箍棒一路打了出去。
●第五十二回悟空大闹金山+白+几洞如来暗示主人公悟空变成促织入洞,拿了诸神被套去的兵器出来,又被那怪使圈子套走。
如来佛遣十八罗汉来,亦斗怪不过。
一罗法言,如来曾示意去问太上老君降怪之法。
悟空请来老君,用芭扇出那怪三相,原来是老君座骑青牛,其圈为老君的金刚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