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黑盒测试实验
软件测试中的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分析

软件测试中的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分析随着软件开发的不断发展,软件测试作为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一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在软件测试中,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则是两种常见的测试方法。
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两种测试方法的特点、优缺点以及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
一、黑盒测试1.特点黑盒测试是指在不考虑软件内部结构的情况下,对软件进行测试,主要关注软件外部的功能、接口以及与用户交互的部分。
黑盒测试的主要特点包括:(1)测试过程基于需求规格说明书,而非程序代码。
(2)测试人员只需了解软件的功能,不需要了解软件的内部实现细节。
(3)测试目的在于检查软件是否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2.优缺点黑盒测试的优点主要包括:(1)测试人员只需要了解软件的功能,不需要了解软件的内部细节。
(2)可以检验软件是否符合用户需求,从用户角度出发进行测试。
(3)测试过程可以在优先文档尚未编写完成或尚未完成编码的情况下,进行开始。
而黑盒测试的缺点也比较明显:(1)对测试人员的要求非常高,因为他们必须根据给定的需求文档进行测试。
(2)无法涵盖软件的所有部分,测试覆盖率可能不高。
(3)难以检查代码中潜在的问题,因为测试人员无法了解程序代码。
二、白盒测试1.特点白盒测试是指在考虑软件结构的情况下,对软件进行测试,探寻软件的运行情况、数据结构以及程序代码等方面的问题。
白盒测试的主要特点包括:(1)测试过程基于程序代码,而非需求规格说明书。
(2)测试人员需要了解软件的内部实现细节,包括程序代码、数据结构等方面。
(3)测试目的在于发现软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异常情况、错误逻辑或者潜在性能问题等。
2.优缺点白盒测试的优点主要包括:(1)有助于发现软件代码中的错误或问题。
(2)测试覆盖率高,可以全面的检查程序代码。
(3)可以提高代码质量,防止在编写代码时出现逻辑错误。
而白盒测试的缺点也比较明显:(1)测试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编程能力和技能。
(2)测试过程需要花费相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
黑盒测试是什么,主要测试方法有哪些

黑盒测试是什么
黑盒测试是一种软件测试方法,测试人员关注的是软件系统的功能,而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
黑盒测试类似于将软件系统看作一个黑盒子,只关心输入、输出和系统对输入的反应,而不关心内部实现细节。
主要测试方法
1.等价类划分法
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
测试人员将输入数据划分为不同的等价类,选择一个代表性的值进行测试,以确保每个等价类的数据都能得到适当的处理。
2.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值分析法是一种关注软件系统边界条件的测试方法。
测试人员会测试输入数据的边界情况,包括边界处和边界附近的数值,这样可以检查系统在边界条件下的正确性。
3.因果图法
因果图法是一种图形化的测试方法,通过绘制因果图来描述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关系。
测试人员可以根据因果图识别出潜在的测试用例,从而对系统进行有效的测试。
4.决策表测试法
决策表测试法是一种用表格方式描述系统决策逻辑的测试方法。
通过编写决策表,测试人员可以识别出系统不同条件和操作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进行测试。
5.状态转换测试法
状态转换测试法适用于有状态的系统测试。
测试人员根据系统状态之间的转换关系设计测试用例,确保系统在不同状态切换时能够正确地响应。
通过上述方法,测试人员可以全面地覆盖软件系统的功能,并保证系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正确运行。
黑盒测试是软件测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有效的黑盒测试方法,可以提高软件质量,降低系统出错的风险。
软件测试中的黑盒测试和灰盒测试

软件测试中的黑盒测试和灰盒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测试是不可或缺的一步,可以保证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让用户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软件测试通常分为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和灰盒测试三种,其中黑盒测试和灰盒测试被广泛应用。
一、黑盒测试黑盒测试又称功能测试或输入输出测试,其测试对象是软件系统的功能性和逻辑性。
测试人员不需要了解软件的内部结构和实现方式,通过输入一些特定的测试用例,检查输出是否符合预期结果。
黑盒测试主要侧重于测试用户需求,用例一般基于用户文档、需求文档、用户场景等。
通过黑盒测试,测试人员可以模拟用户的真实使用场景,找出软件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从而提高软件的质量。
二、灰盒测试灰盒测试是介于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之间的一种测试方法。
灰盒测试可以了解软件的一部分内部结构和实现方式,以更好地设计测试用例,并减少测试时间和测试成本。
灰盒测试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基于模型的测试、静态分析测试、动态分析测试等。
基于模型的测试是对软件模型进行测试,包括数据流图、状态转移图、边界值分析等。
通过精准的测试用例设计,能够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覆盖率,找出更多的缺陷。
静态分析测试则是对代码和文档进行分析,包括代码审查、需求分析等。
通过对文档的精准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逻辑或功能性问题,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动态分析测试是通过对软件的运行过程进行监控和分析,包括代码覆盖率分析、性能测试等。
通过动态分析测试,测试人员可以发现代码中存在的性能问题和潜在的缺陷,进一步提高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黑盒测试和灰盒测试的区别1、测试对象不同:黑盒测试重点测试的是软件系统的功能性和逻辑性,而灰盒测试则是对软件的一部分内部结构和实现方式进行测试。
2、测试方法不同:黑盒测试只根据用户需求、文档和场景进行测试,而灰盒测试则可以通过对软件模型和代码的分析来设计测试用例。
3、测试覆盖率不同:灰盒测试可以提高测试覆盖率,发现更多的缺陷和问题,而黑盒测试则只能针对用户需求和场景进行测试,测试覆盖率相对较低。
软件测试报告黑盒测试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实验一:人民币数字大写转换1引言1.1系统概述本软件的用途是实现人民币数字大写转化。
如¥6007.14,应写成:人民币陆仟零柒元壹角肆分。
1.2文档概述本文档将给出测试设计、测试用例、测试结果及其对该软件的评价。
1.3测试环境与配置操作系统:windows 7 旗舰版CPU: Intel(R) Core(TM)2 Duo CPU T6500IDE:(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Myeclipse内存:2G1.4测试方法手工利用黑盒测试中的等价类划分法进行测试,主要测试目标为检验函数是否符合题目所给要求。
即:输入是否符合规定条件,及程序的鲁棒性。
2测试用例的设计2.1等价类划分1)有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
利用有效等价类可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2)无效等价类与有效等价类的定义恰巧相反。
无效等价类指对程序的规格说明是不合理的或无意义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
对于具体的问题,无效等价类至少应有一个,也可能有多个。
设计测试用例时要同时考虑这两种等价类。
因为软件不仅要能接收合理的数据,也要能经受意外的考验,这样的测试才能确保软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针对本次测试,等价类可划分如下:表2-1人民币数字大写转化等价类表有效等价类测试用例设计:(尽可能多的覆盖有效等价类)表2-2 有效等价类测试用例无效等价类测试用例设计:(仅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表2-2 无效等价类测试用例2.2边界值分析法测试用例边界值分析法就是对输入或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
边界值分析是一种补充等价划分的测试用例设计技术,它不是选择等价类的任意元素,而是选择等价类边界的测试用例。
实践证明,为检验边界附近的处理专门设计测试用例,常常取得良好的测试效果。
边界值分析法不仅重视输入条件边界,而且也适用于输出域测试用例。
软件测试黑盒测试实例

软件测试黑盒测试实例在软件测试领域中,黑盒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旨在检查软件功能的正确性而不考虑内部结构或代码逻辑。
黑盒测试通过输入某些值,检查输出结果是否符合预期来评估软件系统。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黑盒测试的过程和重要性。
实例介绍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登录系统,其中包含用户名和密码输入框以及登录按钮。
我们的任务是对这个登录系统进行黑盒测试,确保系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正确运行。
测试用例设计1.正常登录: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按钮,预期系统应成功登录。
2.错误的用户名: 输入错误的用户名,正确的密码,点击登录按钮,预期系统应提示用户名错误。
3.错误的密码: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错误的密码,点击登录按钮,预期系统应提示密码错误。
4.空用户名: 不输入用户名,输入正确的密码,点击登录按钮,预期系统应提示用户名不能为空。
5.空密码: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不输入密码,点击登录按钮,预期系统应提示密码不能为空。
测试过程1.针对每个测试用例,创建一个测试计划,包括输入值、预期输出和实际输出。
2.依次执行测试用例,记录实际输出。
3.检查实际输出是否符合预期输出,如果不符合,则说明系统在该情况下存在问题。
4.将测试结果进行归档和整理,编写测试报告。
测试结果经过上述测试用例的执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正常登录:系统成功登录。
•错误的用户名:系统正确提示用户名错误。
•错误的密码:系统正确提示密码错误。
•空用户名:系统正确提示用户名不能为空。
•空密码:系统正确提示密码不能为空。
结论通过黑盒测试实例,我们发现系统在各种情况下都表现出良好的功能性和健壮性。
黑盒测试作为软件测试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有效地发现系统的潜在问题,提高软件质量和用户体验。
因此,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黑盒测试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软件测试第一次实验黑盒测试设计实验报告指导

实验报告内容要求:1.实验目的:理解黑盒测试的基本方法, 掌握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2.实验内容:1)输入三个整数a、b、c, 分别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 通过程序判断这三条边是否能构成三角形?如果能构成三角形, 则判断三角形的类型(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般三角形)。
要求输入三个整数a、b、c, 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a≤100;1≤b≤100;1≤c≤100。
要求:a.大家用自己熟悉的编程语言, 实现上面问题的描述。
b.请用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
2) 程序有三个输入变量month、day、year(month、day和year均为整数值, 并且满足: 1≤month≤12.1≤day≤31.1900≤ year ≤2050。
), 分别作为输入日期的月份、日、年份, 通过程序可以输出该输入日期在日历上下一天的日期。
例如, 输入为2005年11月29日, 则该程序的输出为2005年11月30日。
请用黑盒测试方法的边界值设计测试用例。
3.实验步骤:步骤一: 编写源程序并运行该程序。
步骤二: 测试用例设计。
1)三角形判定问题1.对测试用例进行等价类划分:2 6 6 5 等腰三角形 63 6 5 6 等腰三角形74 5 6 6 等腰三角形85 6 6 6 等边三角形96 -5 6 6 输入非法107 6 0 6 输入非法118 6 6 3.6 输入非法129 0 -5 6 输入非法1310 5.6 6 -2 输入非法1411 6 0 3.5 输入非法1512 3.5 5.6 4.5 输入非法1613 6 - - 请输入数据1714 - 5 - 请输入数据1815 - - 5 请输入数据1916 6 6 - 请输入数据2017 6 - 4 请输入数据2118 - 5 6 请输入数据2219 - - - 请输入数据2320 5 6 15 不能构成三角形2421 6 7 13 不能构成三角形2522 4 10 5 不能构成三角形2623 6 10 4 不能构成三角形2724 5 6 15 不能构成三角形2825 7 8 15 不能构成三角形29 3.测试截图2)NextDay问题1.对测试用例进行边界值分析:各变量分别取: 最小值、略大于最小值、正常值、略小于最大值、最大值。
《软件测试技术》黑盒测试实验

《软件测试技术》黑盒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能熟练应用黑盒测试技术中的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因果图法和决策表法进行测试用例设计。
2、对测试用例进行优化设计二、实验环境Windows系统+ Office工具三、实验任务1.电话号码问题2.三角形问题3.工资问题4. 自动售货机问题四、实验步骤1.电话号码问题某城市电话号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地区码:空白或四位数字;前缀:非0或1开头的四位数字;后缀:四位数字。
假设被测程序接受符合上述规定的电话号码,拒绝所有不符合规定的电话号码,使用等价类划分方法进行测试用例设计。
表1 电话号码等价类表(除了表头即第一行外,其它都可以修改)表2 电话号码用例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行或者删除行)2. 三角形问题输入三个整数:A、B、C,分别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取值范围[1,100],判断三条边构成的三角形是等腰的、等边的、一般三角形或者非三角形。
分别设计标准性边界值分析的测试用例和健壮性边界值分析的测试用例。
(1)标准性边界值测试用例(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表格行数)(2)健壮性边界值测试用例(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表格行数)3.工资问题某软件的一个模块的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描述:(1)年薪制员工:严重过失,扣年终风险金的4%;过失,扣年终风险金的2%。
(2)非年薪制员工:严重过失,扣当月薪资的8%;过失,扣当月薪资的4%。
请绘制出因果图和判定表,并给出相应的测试用例。
原因:C1. 年薪制员工C2. 严重过失中间状态:11. 非年薪制员工12. 过失结果:E1. 扣年终风险金的4%E2. 扣年终风险金的2%E3. 扣当月薪资的8%E4. 扣当月薪资的4%4. 自动售货机问题有一个处理单价为1元5角钱的盒装饮料的自动售货机软件,若投入1元5角硬币,按下“可乐”、“雪碧”或“橙汁”按钮,相应的饮料就送出来。
若投入的是2元硬币,在送出相应的饮料同时退换5角硬币。
请绘制出决策表。
黑盒测试实验报告

黑盒测试实验报告一实验内容1、系统地学习和理解黑盒测试的基本概念、原理,掌握黑盒测试的基本技术和方法;2、对一个已知的程序进行测试。
3、通过试验和应用,要逐步提高和运用黑盒测试技术解决实际测试问题的能力;4、完成实验并认真书写实验报告(要求给出完整的测试信息,如测试程序、测试用例,测试报告等)二实验原理黑盒测试原理:已知产品的功能设计规格,可以进行测试证明每个实现了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软件的黑盒测试意味着测试要在软件的接口处进行。
这种方法是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黑盒子,测试人员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和内部特性,只依据程序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它的功能说明。
因此黑盒测试又叫功能测试。
从理论上讲,黑盒测试只有采用穷举输入测试,把所有可能的输入都作为测试情况考虑,才能查出程序中所有的错误。
实际上测试情况有无穷多个,人们不仅要测试所有合法的输入,而且还要对那些不合法但可能的输入进行测试。
这样看来,完全测试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试,通过制定测试案例指导测试的实施,保证软件测试有组织、按步骤,以及有计划地进行。
黑盒测试行为必须能够加以量化,才能真正保证软件质量,而测试用例就是将测试行为具体量化的方法之一。
具体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包括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因果图法、判定表驱动法、正交试验设计法、功能图法等。
等价类划分的办法是把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个部分中选取少数代表性数据作为测试用例。
每一类的代表性数据在测试中的作用等价于这一类中的其他值。
该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 划分等价类划分等价类: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
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
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则16
条件
c1:a、b、c构成三角形?
N
Y
Y
Y
Y
Y
Y
Y
Y
c2: a=b?
—
Y
Y
Y
Y
N
N
N
N
c3: a=c?
—
Y
Y
N
N
Y
Y
N
N
c4: b=c?
—
Y
N
Y
N
Y
N
Y
N
动作
a1:非三角形
a2:一般三角形
a3:等腰三角形
√
√
a4: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三角形
√
√
√
√
a5:不可能
√
√
√
用例列表及其执行结果:
序号
采用方法
输入a,b,c
覆盖等价类号码
预期结果
执行结果
Test1
等价类划分
10 10 10
1
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Test2
等价类划分
10 10 5
2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Test3
等价类划分
3 4 5
3
一般三角形
一般三角形
Test4
等价类划分
4 1 2
4
非三角形
非三角形
Test5
边界值分析方法
60 60 1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Test6
边界值分析方法
60 60 2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Test7
边界值分析方法
60 60 60
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Test8
边界值分析方法
50 50 99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Test9
边界值分析方法
50 50 100
非三角形
非三角形
Tes10
决策表
4 1 2
非三角形
非三角形
Test11
决策表
1 4 2
程序代码(开发环境:Windows7、Eclipse):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Triang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ouble a, b, c;
Scanner input = new Scanner(System.in);
(3)<a,b,c>:边为a,b,c的等边三角形
(4)<a,b,c>:边为a,b,c不能组成三角形
(5)a输入值超出预定义
(6)b输入值超出预定义
(7)c输入值超出预定义
2、边界值分析法
在三角形问题描述中,三角形每边边长的取范围值设值为[1, 100]。
项
边界值
用例设计思路
数值a
0,101
假设某软件的数据输入域要求输入的数据值,1为最小值、100作为最大值;然后使用刚好小于1和大于100的数值来作为边界条件。
} else {
System.out.println("一般直角三角形.");
}
} else if (a == b && b == c && a == c) {
System.out.println("为等边三角形.");
} else if ((a == b && a != c) || (a == c && a != b)
System.out.println("能构成三角形.");
if (a * a + b * b == c * c || a * a + c * c == b * b
|| b * b + c * c == a * a) {
if (a == b || a == c || b == c) {
System.out.printl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
二、测试用例设计
1、等价类划分
在多数情况下,是从输入域划分等价类的,但并非不能从被测程序的输出域反过来定义等价类,事实上,这对于三角形问题却是最简单的划分方法。
在三角形问题中,有四种可能的输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般三角形和非三角形。利用这些信息能够确定下列输出(值域)等价类。
R1 = { <a,b,c>:边为a,b,c的等边三角形}
非三角形
非三角形
Test12
决策表
2 2 3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Test13
决策表
5 5 5
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Test14
决策表
3 4 5
一般三角形
一般三角形
三、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我们做的黑盒测试实验,黑盒测试方法有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和判定表方法。
等价类划分法中,我们不但要考虑有效等价类划分,同时还需要考虑无效的等价类划分。
|| (b == c && a != c)) {
System.out.println("为等腰三角形.");
} else {
System.out.println("为一般三角形.");
}
} else {
System.out.println("不能构成三角形.");
}
} else {
System.out.println("不能构成三角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测试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8年6月7日
实验四
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决策表方法
一、问题描述:完成一段程序,要求实现这样的功能。输入三个整数a,b,c,分别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取值范围为1-100,判断由三条边构成的三角形类型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般三角形以及不构成三角形。判断结果打印输出。
c1:a、b、c构成三角形?
c2:a=b?
c3:a=c?
c4:b=c?
每个条件可以取两个值,故有16种规则。
(2)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
(3)填入输入项。
(4)填入动作项,得到初始决策表。
(5)化简。合并相似规则后得到三角形问题的决策表
序号
规则1-8
规则9
规则10
规则11
规则12
规则13
规则14
System.out.println("输入三角形的三边:");
a = input.nextDouble();
b = input.nextDouble();
c = input.nextDouble();
input.close();
if (a > 0 && b > 0 && c > 0) {
if (a + b > c && a + c > b && b + c > a) {
R2 = { <a,b,c>:边为a,b,c的等腰三角形}
R3 = { <a,b,c>:边为a,b,c的一般三角形}
R4 = { <a,b,c>:边为a,b,c不能组成三角形}
输入
有效等价类
无效等价类
a,b,c
(1)<a,b,c>:边为a,b,c的一般三角形
(2)<a,b,c>:边为a,b,c的等腰三角形
数值b
0,101
假设某软件的数据输入域要求输入的数据值,1为最小值、100作为最大值;然后使用刚好小于1和大于100的数值来作为边界条件。
数值c
0,101
假设某软件的数据输入域要求输入的数据值,1为最小值、100作为最大值;然后使用刚好小于1和大于100的数值来作为边界条件。
3、决策表方法
(1)确定规则个数。例如,三角形问题的决策表有4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