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植物介绍及活性成分提取方法
中药材提取方法大全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本文只做了解和参考,我们需要根据中药材不同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选择不同的提取方法,每种方法也有优劣之分,例如索氏提取适用于提取溶解度较小的物质,但当物质受热易分解和萃取剂沸点较高时,不宜用此种方法,而且提取时间较长,而超声提取法,可以进行清洗、干燥、杀菌、雾化及无损检测等,但是超声波的提取原理与水提不同,所以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此处涵盖当代中药提取各种方法,分而述之。
(一)溶剂提取法:1.溶剂提取法的原理:溶剂提取法是根据中草药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
当溶剂加到中草药原料(需适当粉碎)中时,溶剂由于扩散、渗透作用逐渐通过细胞壁透入到细胞内,溶解了可溶性物质,而造成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于是细胞内的浓溶液不断向外扩散,溶剂又不断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如此多次往返,直至细胞内外溶液浓度达到动态平衡时,将此饱和溶液滤出,继续多次加入新溶剂,就可以把所需要的成分近于完全溶出或大部溶出。
中草药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直接与溶剂性质有关。
溶剂可分为水、亲本性有机溶剂及亲脂性有机溶剂,被溶解物质也有亲水性及亲脂性的不同。
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亲水性基团多,其极性大而疏于油;有的亲水性基团少,其。
极性小而疏于水。
这种亲水性、亲脂性及其程度的大小,是和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直接相关。
一般来说,两种基本母核相同的成分,其分子中功能基的极性越大,或极性功能基数量越多,则整个分子的极性大,亲水性强,而亲脂性就越弱,其分子非极性部分越大,或碳键越长,则极性小,亲脂性强,而亲水性就越弱。
各类溶剂的性质,同样也与其分子结构有关。
例如甲醇、乙醇是亲水性比较强的溶剂,它们的分子比较小,有羟基存在,与水的结构很近似,所以能够和水任意混合。
丁醇和戊醇分子中虽都有羟基,保持和水有相似处,但分子逐渐地加大,与水性质也就逐渐疏远。
所以它们能彼此部分互溶,在它们互溶达到饱和状态之后,丁醇或戊醇都能与水分层。
中药提取原理

中药提取原理
中药提取是利用溶剂将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
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往往存在于植物的细胞壁、细胞间液和细胞内等不同部位。
提取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破碎:将中药材进行研磨或粉碎,使其易于与溶剂充分接触。
这一步可以通过使用研钵、高速震荡器或球磨机等设备来完成。
2. 提取:将破碎后的中药材与特定的溶剂混合,通过搅拌或加热等方式,使活性成分溶解到溶剂中。
常用的溶剂包括水、乙醇、醋酸乙酯等。
3. 过滤:将提取液通过滤纸或其他过滤介质进行过滤,去除固体残渣和杂质,得到纯净的提取液。
4. 浓缩:将过滤后的提取液进行浓缩,去除其中的溶剂,使活性成分浓度增加。
常用的浓缩方法包括加热浓缩、真空浓缩和冷冻浓缩等。
5. 干燥:将浓缩后的提取液进行干燥,得到中药提取物。
常用的干燥方法包括喷雾干燥、真空干燥和凝固干燥等。
中药提取的原理是基于溶解和分配平衡的原理。
活性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药材与溶剂之间的亲疏性有关。
溶剂的选择可以通过调整pH值、温度和添加辅助溶剂等方法来控制。
同时,提取的效果还与提取时间、提取方法和设备等因素密切相关。
中药提取的目的是获得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以便进行药理活性、化学组成和药用价值的研究和应用。
中药提取技术在中药制药、医药研究和新药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中药材植物介绍及活性成分提取方法30页PPT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Thank you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中药材植物介绍及活性成分提取方法_图文

但是,有效与无效只是相对的。
一、溶剂提取法
1. 溶剂提取法的原理
溶剂提取法是根据天然植物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 溶解性质,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 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 来的方法。
选择溶剂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 溶剂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 ② 溶剂不能与有效成分起化学反应; ③ 溶剂要经济、易得、使用安全等。
自古药食同源,银杏被列为中药 ,最早见于元代吴瑞的《日用本 草》,《本草纲目》及其它本草 典籍中也有记载,主要用于治疗 寒嗽痰喘、清毒杀虫等,明代在 江苏、四川、山东等地区还将银 杏炮制成中药用于临床。
13. 三七
三七,又称山漆、金不换 、血参、人参三七、田三 七、田七等。
属为伞形目五加科人参属 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 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也是 我国最早的药食同源植物 之一,因其播种后三至七 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 柄, 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 ,故名三七。
中药材植物介绍及活性成分提取方法_图文 .ppt
概要
热点中药材介绍
银杏中生物活性提取及介绍
中药材中生物活性物 质提取的一般方法
芦荟中生物活性提取及介绍
紫杉醇活性物质提取及介绍
三七中生物活性提取及介绍
青蒿素活性物质提取及介绍
天麻中生物活性提取及介绍
1.胖大海
(1)科:梧桐科(植物胖大海的干燥成熟种子) (2)入药部位:植物胖大海的干燥成熟种子,沸水浸泡
凹凸 不平
中心木心
12.银杏简介
银杏(Ginkgo Biloba Linn),别名 白果、鸭脚子、公孙树,属裸子 植物银杏科,主产中国。因其进 化形状非常原始而有“活化石”之 称。银杏在我国分布广泛,在我 国中部至西部,北起辽宁,南至 广东,东到台湾,西至青海均有 种植,以江苏、山东、浙江、湖 北居多,现在日本、美国也有引 种。
中药材提取的常用方法

中药材提取的常用方法
中药材提取是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以便用于制备中药制剂和药物研究。
常见的中药材提取方法包括水提法、醇提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
水提法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之一,它利用水溶性成分的溶解性差异来进行提取。
将中药材浸泡在适量的水中,经过浸泡、煎煮等步骤,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到水中,再通过过滤、浓缩等工艺将药液中的水分去除,得到中药提取物。
醇提法则是利用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等来提取中药材中的活性成分。
有机溶剂可以溶解大部分中药材中的脂溶性成分,因此常用于提取脂溶性活性物质。
醇提法一般需要将药材和有机溶剂进行浸泡、浸提、浸提液过滤等步骤,最后通过蒸发溶剂或减压浓缩将溶剂去除,得到中药提取物。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是一种新兴的提取技术,它利用超临界流体(例如二氧化碳)的特殊物理性质来提取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超临界流体具有较小的表面张力、较高的扩散性和较低的粘度,能够穿透药材细胞壁,从而更高效地提取药材中的活性成分。
此外,超临界流体提取法还具有温和的操作条件、无毒无残留的特点,有利于提取纯度较高的中药有效成分。
除了上述常用的提取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中药材提取技术,如微波辅助提取、超声波提取等。
这些新兴的提取技术相比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提取效率和更短的提取时间,有助于提高中药材提取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中药材提取的常用方法包括水提法、醇提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
根据中药材的特性和所需提取的有效成分,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有助于提高中药材提取的效率和质量。
关于中药活性成分的认识及其研究方法

・专论・关于中药活性成分的认识及其研究方法王本祥1,周秋丽2(11长春中医学院新药研究中心,吉林长春 130021;21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工程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1) 什么是中药有效成分的问题,至今大家在认识上仍有很大的不同,致使各自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亦有所不同,最终导致彼此所开发药物的质量标准和药效都有很大差异。
目前,我国中成药的质量标准与发达国家的药品质量标准有较大差距,致使我国的中成药很难进入发达国家的药品主流市场。
为早日改变我国中成药在国际药品市场上的不利地位,我国中药研究工作者必须对中药的有效成分有一个科学的认识,然后确立一种科学的研究、分析和制备中药有效成分的方法,使我国中成药的质量标准符合发达国家的药品质量标准。
本着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的精神,就有关中药有效成分的概念、来源及分析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及生物活性等几个重要问题与同道们商榷,以期求得共识和达到加速中药现代化的目的。
1 何谓中药有效成分至今,关于什么是中药有效成分的认识很不一致。
有人提出中药介于药物和食品之间的论点,认为中药材中所有化学成分都是有效成分(简称全成分论)[1]。
当然我们的认识与这种观点差异较大,否则就不会探讨和分析中药有效成分的问题了。
近10年来,在报章杂志和学术会议上经常有人提出中药复方的作用为多成分和多靶点综合效应的观点(简称多成分论)[1]。
提出这种论点的学者们的论据很简单,他们说因为中药复方由多味中药组成,如果一味中药含十几种乃至几十种成分,那么一个复方就可能含几十种乃至上百种成分,所以一个中药复方的作用是几十种乃至上百种成分的综合效应。
这样看来研究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谈何容易,这也是至今人们对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研究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
其实“全成分论”和“多成分论”[收稿日期] 1999210221的认识本质是相同的,即他们都把中药材中的化学成分看成为有效成分。
对上述‘全成分论’和‘多成分论’的观点,我们持谨慎和保留态度。
艾草的活性成分、提取方法、药理作用及其应用前景

艾草的活性成分、提取方法、药理作用及其应用前景刘民,徐志*(黄淮学院, 驻马店 463000)摘要:艾草素有草中钻石的美誉,中医认为其具有温经止痛,祛风散寒的功效,而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癌等药理作用。
所以,近年来人们对艾草的关注度日益增高。
因此,对于研究艾草的主要物质活性,挥发油的提取方法,药理作用,应用前景具有重要的意义。
鉴于此,本文总结了艾草的主要物质活性,挥发油的不同提取方法和药理作用,以及在临床,饲用,食用,生活日用等方面的应用,旨在为艾草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艾草;生物活性;提取方法;药理作用;应用前景中图分类号:R97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751(2020)05-0391-07The Active Components , Extraction Methods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Liu Min ,Xu Zhi(Huanghuai University, Zhumadian 463000)Abstract :It is well known that wormwood is a diamond in gras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lieves that it has the effects of warming meridians relieving pain dispelling wind and dispersing cold while modern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shows that it also has antibacterial antiviral anticancer and other pharmacological effects.Therefore, people have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wormwood in recent year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activity of the main substances of wormwood, the extraction method of volatile oils,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view of thi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main substance activity of wormwood, the different extraction method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volatile oi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feed, edible, daily life, etc,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wormwood .Keywords: wormwood ;biological activity ;extraction metho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pplication prospects 收稿日期:2020-05-10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立项编号:20B350005。
植物天然药物的提取和分离

植物天然药物的提取和分离自古以来,不同地区的民间医学中都有许多植物被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这些植物素有“天然药物”之称,其所包含的生物活性物质可用于防治疾病。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重视从植物中提取和分离有效成分来研发新药,因为天然药物具有生物活性,选择性强、效果自然等优点。
植物天然药物的提取和分离广泛应用于中药学、生物学、化学等领域。
本文将从植物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纯化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植物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植物天然药物的提取是指从植物中分离有生物活性的成分的过程。
目前常用的植物提取方法有水提法、醇提法、溶剂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等。
其中,水提法属于传统的植物提取方法之一。
以中药材为例,传统制法中常采用水提酒制法,即将药材浸泡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酒类或硫酸氢钠,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后,将其过滤并用水或酒进行洗面提取。
醇提法是根据融贯入性的原理,将药材浸泡在适量的酒精中,经过反复提取后,将提取液浓缩,得到目标成分。
溶剂提取法则是以某种有机溶剂来提取药材,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植物提取方法之一。
微波辅助提取法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植物提取方法,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具有节能、高效等特点。
如何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需要依据植物的性质、目标物质的物化性质和提取需求等进行综合分析。
二、植物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分离分离是指将提取液中复杂的物质进行分级、筛选,将目标物质提取出来的过程。
基于植物中有效成分之间的差异,分离的方法有很多,如结晶分离法、渗透分离法、毛细管电泳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结晶分离法是最基本的分离方法之一,是利用化学反应后产生的结晶过程分离成分。
以阿司匹林为例,它是一种酯化合物,可以通过水解和结晶的过程分离得到纯品。
渗透分离法是一种基于分子大小筛分的方法,利用具有不同孔径的膜、滤纸等材料,可以将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来。
毛细管电泳法是用具有一定电流作用的毛细管,使具有电荷的分子朝向不同方向迁移,达到分离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规则 圆形
.
叶柄长, 纤细弯曲
❖ 4.金银花
❖ (1)科:为忍冬科植物 ❖ (2)入药部位:花蕾部入药 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
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 热、发疹、发斑等长棒状,略弯曲。 ❖ (3)形状:干燥花蕾呈长棒状,略弯曲,上部较粗。外表黄色或黄褐色, 被有短柔毛及腺毛。基部有绿色细小的花萼,5裂,裂片三角形,无毛。
整齐的纵沟,凹凸不平,两端各有一根痕。横断面淡红棕色或淡黄棕 色,中心为一个较大的木心,周围有数个类圆形的异形维管束,形成 云锦状花纹;干后收缩而有稍突起的皱纹。
凹凸 不平
中心木心
.
12.银杏简介
➢ 银杏(Ginkgo Biloba Linn),别名 白果、鸭脚子、公孙树,属裸子 植物银杏科,主产中国。因其进 化形状非常原始而有“活化石” 之称。银杏在我国分布广泛,在 我国中部至西部,北起辽宁,南 至广东,东到台湾,西至青海均 有种植,以江苏、山东、浙江、 湖北居多,现在日本、美国也有 引种。
波状环,节上有多数不规则散在的细根痕,较大的根痕呈疣状突起,
有时可见圆盘状的地上茎痕迹条,柔软。
细长稍
粗糙
柔 软
.
❖ 9.黄连:
❖ (1)科:为毛茛科植物 ❖ (2)入药部位:根茎入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可去中焦湿热,
心经实热等。 ❖ (3)形状:分枝上有间断横纹,结节膨大,形如连珠,着生多数坚
➢ 自古药食同源,银杏被列为中药, 最早见于元代吴瑞的《日用本 草》,《本草纲目》及其它本草 典籍中也有记载,主要用于治疗 寒嗽痰喘、清毒杀虫等,明代在 江苏、四川、山东等地区还将银 杏炮制成中药用于临床。.
13. 三七
❖ 三七,又称山漆、金不换、 血参、人参三七、田三七、 田七等。
❖ 属为伞形目五加科人参属 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 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也是 我国最早的药食同源植物 之一,因其播种后三至七 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 柄, 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 故名三七。
纺锤形
略压扁
.
❖ 7.白术:
❖ (1)科:菊科植物
❖ (2)入药部位:根茎入药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 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 (3)形状:干燥的根茎,呈拳状团块,有不规则的瘤状突起。表面 灰黄色至棕黄色,有浅而细的纵皱纹。下部两侧膨大似如意头,向上 则渐细。在瘤状突起的顶端,常有茎基残迹或芽痕,须根痕也较明显。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
状花,狭线形。 ❖ (3)红花形状:干燥的管状花,裂片狭线形,花药黄
色,联合成管,高出裂片之外,其中央有柱头露出。具 特异香气。花片长、色鲜红、质柔软。
管状花, 狭线形
花片长、 色鲜红
.
❖ 3.细辛
❖ (1)科:为马兜铃科植物
❖ (2)入药部位:全草入药
❖ (3)形状:下连根茎及根,叶柄长,有纵纹,叶片多皱 缩或破损,质薄,灰绿色,根茎为不规则圆柱形,纤细弯 曲,具分枝,灰棕色,粗糙,有节。根细长,密生节上, 灰棕色,表面平滑,或有微细纵皱纹,下端常有细须根. 质脆易断。
西洋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五加科植物 西洋参的干燥根 主根中下部有一至数条侧根; 多已折断。体重,质坚实,不 易折断,断面平坦,浅黄白色, 略显粉性,皮部可见黄棕色点 状树脂道,形成层环纹棕黄色, 本部略呈放射状纹理。气微而 特异,味微苦、甘。
❖ 11.何首乌
❖ (1)科:蓼科植物 ❖ (2)入药部位:根部入药, ❖ (3)形状:干燥块根呈纺锤形或块状,外表红褐色或紫褐色,有不
硬的细须根及须根痕,有的表面无横纹而平滑如茎杆,上部多有褐色 鳞片残留,顶端有未去净的残茎或叶柄。质坚实而硬,断面不整齐, 皮部暗棕色,木部金黄色,射线有裂隙,中央髓部红黄色,偶有空心。
有很多须根
金
黄
.
色
❖ 10.西洋参
❖ (1)科:五加科植物
❖ (2)入药部位:根部入药
❖ (3)形状:干燥根略呈圆柱形而带纺锤状,外表现细横 纹及不规则的纵皱,顶端的细纹较密而呈环状,折断面平 坦,淡黄色。
煎汤,研末味甘,性寒,能清肺化痰,利咽开音,润肠通 便。 ❖ (3)胖大海形状:本品呈纺锤形或椭圆形,先端钝圆, 基部略尖而歪,具浅色的圆形种脐,表面棕色或暗棕色, 微有光泽,具不规则的干缩皱纹。遇水膨胀成海绵状。胖 大海的干燥种子
胖大海 .
❖ 2.红花
❖ (1)科:为菊科植物 ❖ (2)入药部位:红花的干燥花入药 花片长、色鲜红管
长棒状, 略弯曲
.
❖ 5.栀子
❖ (1)科:是茜草科植物 ❖ (2)入药部位:果实入药 ,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
用。 ❖ (3)形状:本品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
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 残留果梗。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色较浅,有光泽、。种子多数, 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
菊科植物 白术的干燥根茎 烘干者断角质样, 色较深或有裂隙, 气清香,味甘、微 辛,嚼之略带黏性。
白术
.
❖ 8.玉竹:
❖ (1)科:为百合科植物
❖ (2)入药部位:玉竹的根茎部位 ,养阴,润燥,除烦,止渴细长稍
粗糙柔软。
❖ (3)形状:干燥根茎,呈细长圆柱形残略扁,多不分枝。表面淡黄
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稍粗糙,有细纵皱纹,节明显,呈稍隆起的
热点中药材中生物活性物质研究
主讲老师:孙玉林 博士
.
湛江师范学院生科院
概要
热点中药材介绍
银杏中生物活性提取及介绍
中药材中生物活性物 质提取的一般方法
芦荟中生物活性提取及介绍
紫杉醇活性物质提取及介绍
三七中生物活性提取及介绍
青蒿素活性物质提取. 及介绍
天麻中生物活性提取及介绍
❖ 1.胖大海
❖ (1)科:梧桐科(植物胖大海的干燥成熟种子) ❖ (2)入药部位:植物胖大海的干燥成熟种子,沸水浸泡,
茜草科植物
栀子
.
栀子的干燥成熟 果实
皮薄而圆小,刻房 七棱至九棱
❖ 6.枸杞子
❖ (1)科:茄科植物 ❖ (2)入药部位:果实入药 ,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
止渴,润肺止咳。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 虚劳咳嗽,消渴。 ❖ (3)形状:呈椭圆形或纺锤形,略压扁。表面呈红色,具不规则的 皱纹,略有光泽,一端有白色果柄痕。肉质柔润,内有多数黄色种子, 扁平似肾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