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发展模式分析.x
山东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分析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领跑全国。2017 年 6 月建成全国首 个“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2018 年,农产品进出 口 2134.1 亿元,规模连续二十年居全国第一。其中,农产品 出口 1150.3 亿元,是全国首个农产品出口规模超千亿的省 份,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比重的 20% 以上。
万吨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构建冷链物流标准体系
在冷链产品流通作业环节中,加强冷链物流标准体系 推广与应用是山东省冷链物流发展新的方向。冷链物流标 准体系是以现有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为主,补 充以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并结合冷链企业的运作模式,企 业依靠标准加强冷链物流关键节点的管控,降低断链的风 险,使冷链作业的每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依。
山东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分析
巨大的冷链需求市场
山东是农业生产大省、流通大省和消费大省,农业增加 值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特色农产品丰富,素有“全国农业
看山东”之说。近年来,山东省生产端和流通环节的冷链需 求不断扩大。如图 1 所示,2018 年,山东省蔬菜产量 8192 万 吨 ,约占全国的 12%;水果产量 2788.8 万吨 ,约占全国的 10%;猪牛羊禽肉产量 849.3 万吨,约占全国的 10%;水产品 总产量达 816.6 万吨,占全国的 12%;禽蛋类总产量达 447 万 吨,占全国的 14%;奶类总产量达 225.1 万吨,占全国的 7%。
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冷链物流产业概述1、冷链物流的定义冷链物流是指利用温控、保鲜等技术工艺和冷库、冷藏车、冷藏箱等设施设备,确保冷链产品在初加工、储存、运输、流通加工、销售、配送等全过程始终处于规定温度环境下的专业物流。
冷链物流系统涉及环节众多,包括了产地预冷、气调系统、速冻解冻、冷冻冷藏、低温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冷链运输车辆等。
冷链物流系统涉及环节2、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历程回顾中国冷链产业的发展历程,2018年以来我国进入冷链3.0时代。
中国的冷链行业始于20世纪60年代,彼时的冷链资源仍非常匮乏。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连锁超市业的发展,中国冷链产业链开始真正形成,多方开始涉足冷链市场。
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历程二、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相关政策近两年国家及地方层面更是发布多项“十四五”冷链物流相关政策以促进产业升级。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新冠疫情期间,国内冷链物流产业暴露出较多问题,日益增长的冷链需求与落后的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矛盾;另一方面,从战略性看,发展冷链物流是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相关政策相关报告: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三、冷链物流行业产业链1、冷链物流产业链示意图从冷链物流的产业链来看,冷链物流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制冷材料及设备供应环节,冷链物流产业链中游为冷链运输、冷链仓储、包装等环节,冷链下游应用为生鲜零售、医药零售、高端化学用品制造等。
其中,制冷剂是核心原材料,而制冷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核心和心脏。
压缩机的能力和特征决定了制冷系统的能力和特征。
冷链物流产业链示意图2、冷库容量冷链物流的主要设施包括冷库、生鲜食品加工中心、冷藏运输车和超市陈列柜等。
其中,冷库是冷链物流中的核心设施,并已经从最初的储存型发展为现在的物流配送型。
冷链物流行业分析报告

冷链物流行业分析报告冷链物流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冷链物流是指在冷链环节中采用技术手段、专业技能及管理手段,实现物品在运输、储存和分销过程中保持冷链温度状态的运输、储存和分销过程,从而保障物品在制造商、零售商、传媒、公共事业等各个领域的全过程冷藏或冷冻的物流模式。
二、分类特点冷链物流根据物品的特性和需求,可以分为食品冷链物流、医药冷链物流、化学品冷链物流、生物制品冷链物流、电子品冷链物流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冷链物流都有其独特的运输模式和管理规则,但都具有以下特点:1、高技术含量:冷链物流不仅要求具备普通物流的技术,还需要具备特殊的冷链技术,如温度控制技术、湿度控制技术、保鲜技术、防震技术等。
2、高安全要求:冷链物流所涉及的物品,大多为易变质、易受污染或易爆炸、易燃等危险物品,因此安全性是冷链物流的重要特点。
3、特殊管理:冷链物流不同于普通物流,需要采用专门的管理制度,如规范化的操作流程、标准化的装卸作业、完善的存储设备管理、合理的储运方案等,从而达到保障冷链物流的效果。
三、产业链冷链物流的产业链包含了冷链物流服务、冷链储运设备、冷链物流管理等多个环节。
其中,冷链物流服务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包括运输、储存、分销等具体服务过程。
冷链储运设备包括冷藏车、冷藏库、冷库等设备,是保持物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保持冷链温度状态的重要环节。
冷链物流管理包括运输管理、仓储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多个方面。
四、发展历程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升级趋势的加剧,以及人们对于生鲜、保健品等高品质物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冷链物流产业不断壮大。
冷链物流的历程可以分为以下阶段:1、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进入了冷链物流的萌芽阶段,只有一些大型生产企业和专业物流公司有精密的温度控制设备,而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储存、运输模式上。
2、初步发展阶段: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大型鲜肉类食品、水产、奶制品、快速冷冻方便食品等生鲜品类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国内开始大规模投入运输保鲜设备和专业保鲜基地的建设,而物流企业也逐渐形成和完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对策与建议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对策与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冷链物流行业正在迅速兴起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冷链物流是指在整个供应链中,对需要控制温度、湿度、时间等参数的产品进行专门的运输和储存,以保证产品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而冷链物流涉及到的产品范围非常广泛,包括食品、药品、化妆品、化学品等,对于这些产品的运输和储存质量要求都非常高。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一、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1.市场需求快速增长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药品等产品的品质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
跨境电商和冷鲜电商等新型业态的兴起,也为冷链物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据统计,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已经超过千亿,并且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2.基础设施不完善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瓶颈和不足。
一方面,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巨大,需要仓储设施、运输工具、冷链设备等配套设施,这对企业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我国冷链物流的运输网络覆盖面不广,冷链车辆数量不足,也是限制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瓶颈。
3.企业服务水平亟待提高我国冷链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在整个冷链物流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时间等参数,而这些都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专业的管理团队来保障。
当前,我国冷链物流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这也成为制约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
4.监管政策不够完善在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监管政策的不完善也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我国对冷链物流行业的监管政策还不够细化,导致一些冷链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产品质量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这不仅影响了冷链物流企业的正常发展,也对消费者的利益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二、对策与建议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了解决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分析

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分析一、行业概述随着全球食品贸易的不断增长和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冷链物流行业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关注。
冷链物流是指在物流和供应链中,通过冷藏和冷冻技术对货物进行温度控制和保鲜,以确保货物在整个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保持质量和安全的一种物流服务。
冷链物流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
二、行业现状全球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在2019年达到了2820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将增长到389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6%。
在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已达到10100亿元人民币。
现在,中国的冷链物流市场已经从传统的农产品和水产品领域扩展到了肉类、海鲜、果蔬、乳品等多个领域。
此外,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冷链物流行业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因为新冠病毒可以在低温环境下存活,所以冷链物流的安全和可靠性对于保障疫苗、药品等医疗物资的运输尤为重要。
三、行业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冷链物流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其中,物联网技术是冷链物流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技术。
通过物联网技术,企业可以对货物进行实时监测和追踪,提高货物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冷链物流的管理效率和运营效益。
例如,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货物进行预测和规划,减少货物的滞留和浪费。
此外,绿色环保也成为了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使用清洁能源和环保材料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企业的成本和风险。
四、行业挑战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冷链物流的成本相对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
其次,冷链物流的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和设备。
此外,冷链物流行业还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行业标准不统一、管理难度大等问题。
另外,冷链物流行业还面临着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影响,冷链物流企业需要加强危机管理和应急预案的制定,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可靠性。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对策与建议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对策与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冷链物流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冷链物流是指在整个冷藏、冷冻、深冷、保鲜、速冻、冷藏物流等温度控制环境下进行运输和储存的物流活动。
它在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仍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来解决。
一、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1. 市场需求巨大:我国的冷链物流市场需求巨大,主要得益于食品、医药等行业的发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冷链物流市场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2. 行业发展不平衡:尽管冷链物流市场需求大,但行业发展并不平衡。
一方面,一些大型物流企业在冷链物流领域投入巨资,不断完善设施和服务;一些小型物流企业在冷链物流方面缺乏竞争力,甚至存在着一些隐患,如设施陈旧、管理不规范等。
3. 技术设备不完善:冷链物流行业技术设备不完善是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
由于技术设备的不完善,导致了在冷链物流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货物受损、温度监控不到位等。
4. 法规标准不够健全:冷链物流行业的法规标准相对不够健全,导致了市场秩序不够规范。
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利用这一漏洞,进行一些违法违规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形象。
二、对策与建议1. 完善行业标准:当前,我国缺乏完善的冷链物流行业标准,这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需要加强对冷链物流行业标准的修订和制定工作,以确保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2. 提高技术设备水平:冷链物流行业的技术设备水平直接关系到行业的发展水平。
需要加大对冷链物流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技术设备的水平,以确保冷链物流的正常运转。
3. 加强企业管理和规范:企业是冷链物流行业的主体,必须加强企业的管理和规范,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运营水平。
需要加大对小型企业的扶持和引导,让它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行业中来。
4. 完善监管体系:冷链物流市场需要一个健全的监管体系来确保市场秩序的良好发展。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对策与建议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对策与建议我国冷链物流是指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对冷藏、冷冻、冷却和控温产品进行运输、仓储、配送和销售的一种物流方式。
作为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的重要环节,冷链物流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和技术创新以推动行业发展。
一、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1.市场需求增长迅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医药等易腐产品的品质和安全要求日益提高,这促使冷链物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2.基础设施落后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冷库、冷藏运输车辆等设施不足,技术水平相对陈旧,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
3.监管标准不完善我国冷链物流监管标准滞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监管体系,企业间竞争不公平。
4.人才匮乏我国冷链物流领域缺乏专业人才,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5.信息化程度不够我国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相对滞后,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和管理系统,信息孤岛问题突出。
6. 国际竞争力较弱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冷链物流整体竞争力相对较弱,禁化的技术和设施同样存在一定差距。
二、对策与建议1.加强监管与标准制定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冷链物流行业的监管,建立健全的标准和规章制度,推进行业规范化发展。
2.加大投入,提升基础设施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推动冷库、冷藏运输车辆等设施的更新改造,提高设施的先进化和智能化水平。
3.加强技术创新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冷链物流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加速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
4.加强人才培养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冷链物流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完善人才培训体系,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
5.加强合作,构建统一信息平台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合作,推动冷链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提升,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和管理系统,打破信息孤岛,提高行业整体运作效率。
6.提升国际竞争力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冷链物流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和更新,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冷链物流品牌。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对策与建议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对策与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冷链物流行业正逐步成为我国物流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冷链物流是指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对温度敏感性物品进行专门管理和运输的一种物流方式。
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冷链物流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行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1. 市场规模较小当前,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冷链物流服务的普及率不高。
由于冷链物流的技术要求高、设备成本高,导致冷链物流服务的价格偏高,大多数小微企业难以负担,而且在部分地区冷链物流设施不够完善,服务网络不够健全,导致冷链物流覆盖面较窄。
2. 技术水平不高冷链物流技术与设备的使用水平还有待提高。
冷链物流需要运用一系列高科技设备和技术手段,以保证货物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和监测。
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仍然不够成熟,对于温度控制、环境监测、运输工具等方面的技术设备使用还存在不少问题。
3. 行业监管不完善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和规范,导致市场秩序不规范,服务质量良莠不齐。
一些冷链物流企业缺乏自律意识,利益至上,存在一定的违规行为,给市场带来负面影响。
二、对策与建议1. 提高技术水平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冷链物流技术水平。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和设备,加强技术与设备的更新换代。
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积极推动冷链物流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2. 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加强对冷链物流行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和标准。
制定冷链物流行业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明确各方责任,规范行业秩序。
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推动整个行业向着规范化、合法化方向发展。
3. 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冷链物流行业的政策支持和倾斜力度,引导和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冷链物流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冷链物流是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制冷技术的发展,为满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我国冷链物流需求增幅迅猛,但在经营上存在许多问题,如冷链经营主体出现问题、冷链设施不完善、冷链物流发展滞后、冷链物流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与整合。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应加快推进供应链主导思想下的冷链物流发展体系,注重利用销售商为主导搭建资源整合的冷链物流供应链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对冷链物流安全信息进行监控,逐步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系统。
[关键词]销售商;冷链物流;资源整合国家领导人在2016年7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上提到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推进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同时还以河南昔日生猪屠宰加工企业运用互联网+和众筹等方式,利用空闲货车开展冷链物流,降低空驶率。
此番讲话对企业发展冷链020指明了方向。
然而我国冷链物流业发展无论是技术、模式还是资金等方面都与爆炸式增长的市场需求无法匹配。
本文将讨论由谁来整合冷链物流资源,而且又如何整合。
一、分析冷链物流发展问题一冷链物流运营成本依然居高不下物流成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运输和仓储。
首先看运输,冷链运输的车辆比普通运输车辆高40~60,其次看仓储,冷链仓库的造价比普通仓库造价每平方米高2000元,建造一座中型冷库成本至少2000万元,另外每平方米冷库月耗电费至少20元。
仅这两项之和,都是任何一家生鲜电商无法承担的。
根据资料显示,2014年,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99都处于亏损状态。
二冷库行业的三个短板1冷库经营模式单一。
2冷库温区单一。
3冷库分布地域不平衡。
这三个短板造成的后果是2015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腐损率为15、8和10左右,相比发达国家5水平仍较高。
三单个投资商无力独立承担冷链物流2016年以来,生鲜电商的大面积亏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网络中频频出现某某物流企业撤出冷链投资等新闻。
冷链物流的前期投资过大,这正是冷链物流这个行业的危机,但随着冷链物流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巨大空间,使冷链物流成为一个新的市场。
因此,要使冷链物流发展,就需要有一个主体来整合现有的物流资源,使冷链物流能够正常运作。
二、以销售商为主导进行资源整合的冷链物流模式中国供应链管理专家马士华认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在冷链物流中,核心企业由哪一主体来担当更为合适,更能够将现有的冷链资源发挥其用途,笔者认为,以销售商最为合适。
一冷链物流为何选择销售商为主导根据分析,需要采用冷链物流的主要是生鲜产品,然而生鲜产品具有季节性强、运量波动大;品种多,运输及储存工作及要求复杂;运距长,运输时间要求短;批量小,去向分散;货物品质要求高等特点。
要满足这些特点,必须将冷库及冷藏车辆进行合理安排。
在整条供应链中销售商是最清晰了解市场需求以及供给状况、冷链设备情况的主体,在对冷链物流中信息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能够做出最优的部署及合理的安排。
二销售商如何整合冷链物流资源冷链物流中的销售商除了是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之外,其并不具备很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冷链设备,如何使销售商发挥其最大效用,笔者认为,销售商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形成战略联盟,组建现代化的冷链物流中心,以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将众多分散的拥有冷藏车的运输企业、拥有冷库的仓储企业,甚至一些具有冷藏功能的流通加工配送资源进行整理,以此来解决生产分散、需求分散的冷链物流无效益的现象。
生鲜供应链中的销售商,应打破传统销售商的束缚,进行功能改造和升级,搭建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吸引各类具备冷链资源的企业入驻,由销售商进行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发挥协同效用。
三、总结在十三五期间,冷链物流发展遇到了三个机遇人均不断增长;冷链物流资本介入力度加大;整个行业正在从量变走向质变。
但是,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整体水平较散的情况下,要应对这三个机遇,必须利用现有冷链物流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尽可能地降低生鲜产品的流通成本,保证产品的质量。
本文提出的以销售商为主导进行资源整合为基础的冷链物流模式,使分散的物流资源得以集中使用,具备了一些第四方物流的特征。
随着我国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冷链物流的法规不断完善,新的物流模式还会不断出现,冷链物流会取得长足的发展。
作者谢芳单位福建广播电视大学职业学院参考文献[1]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刘光琦冷链供应链断在何处[].中国储运,2009460-61.[3]杨钧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研究[]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2222-226本word为可编辑版本,以下内容若不需要请删除后使用,谢谢您的理解⑵细菌学监测结果(通常细菌、非典型病原体)诊断意义的判定如下:1)确定①血或胸液培养到病原菌②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的标本培养到病原菌浓度≥105cfu/ml(半定量培养++)、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104cfu/ml(半定量培养+~++)、防污染毛刷样本(PSB)或防污染BAL标本103cfu/ml(半定量培养+)。
③呼吸道标本培养到肺炎支原体或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提高;④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提高;⑤血清中军团菌直接荧光抗体阳性且抗体滴度4倍升高,或尿中抗原检测为阳性可诊断军团菌;⑥从诱生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发现卡氏肺孢子虫;⑦血清或尿的肺炎链球菌抗原测定阳性;⑧痰中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
2)有意义①合格痰标本培养优势菌中度以上生长(≥+++);②合格痰标本少量生长,但与涂片镜检结果一致(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卡他莫拉菌);③入院3天内多次培养到相同细菌;④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滴度≥1:32⑤血清中嗜肺军团菌试管凝聚试验抗体滴度一次高达1:320或间接荧光试验≥1:320或4倍增高达1:128。
3)无意义①痰培养有上呼吸道正常菌群的细菌(如草绿色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非致病奈瑟菌、类白喉杆菌等);②痰培养为多种病原菌少量生长。
2.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肺炎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重症肺炎的重要指标之一。
肺炎的影像学表现: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影像学出现多叶或双肺改变、或入院48h内病变扩大≥50%,提示为重症肺炎。
由于表现具有多样性,特异性较差。
但影像改变仍对相关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见表1)。
表1肺炎常见的X线表现和相关病原菌X线表现相关病原菌肺叶或肺段实变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有空洞的浸润影(多个时)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菌、革兰氏阴性杆菌浸润影加胸腔积液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化脓性链球菌多种形态的浸润影肺炎支原体、病毒、军团菌(斑片状或条索状)弥漫性间质浸润影军团菌、病毒、卡氏肺孢子虫3.血常规和痰液检查细菌性肺炎血白细胞计数多增高,中性粒细胞多在80%以上,并有核左移;年老体弱及免疫力低下者的白细胞计数常不增高,但中性粒细胞的比率仍高。
痰呈黄色、黄绿色或黄褐色脓性混浊痰,痰中白细胞显著增多,常成堆存在,多为脓细胞。
病毒性肺炎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也可稍高或偏低。
继发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痰涂片所见的白细胞以单核细胞为主;痰培养常无致病菌生长;如痰白细胞核内出现包涵体,则提示病毒感染。
在重症肺炎时可因骨髓抑制出现白细胞减少症(WBC计数<4×109 /L)或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100×109 /L)。
二者均提示预后不良,是诊断重症肺炎的2个次要标准。
在感染控制、病程好转后可恢复。
4.血气分析:肺炎时由于发热、胸痛或病人焦虑可出现呼吸次数加快,病人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PaCO2降低。
重症肺炎时由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内分流增篇二:肺炎的中医疗法肺炎的中医疗法肺炎的中医处方,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
其症状:发热,呼吸急促,持久干咳,可能有单边胸痛,深呼吸和咳嗽时胸痛,有小量痰或大量痰,可能含有血丝。
中药处方(一)【辨证】内热痰滞,肺胃不清。
【治法】清宣通化,止嗽定喘。
【方名】麻石葶蒌饮。
【组成】麻黄2克,生石膏15克,甜葶苈5克,瓜蒌12克,杏仁10克,苏子6克,苏叶5克,浙贝母9克,莱菔子10克,半夏6克,焦鸡内金10克,六一散12克。
【出处】瞿文楼方。
中药处方(二)【辨证】外感风温内袭而致。
【治法】降气平喘,化痰除胀。
【方名】葶苈五子汤。
【组成】葶苈子3克,牛蒡子6克,莱菔子6克,炒杏仁6克,化橘红6克,炙苏子4.5克,川贝母 4.5克,大枣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以上为1岁小儿用量。
【出处】孙一民方。
中药处方(三)【辨证】外感风邪,内蕴痰浊,肺气闭塞。
【治法】清宣开闭,豁痰平喘。
【方名】肺炎痰喘汤。
【组成】生麻黄 1. 5克,生石膏15克(先煎),金银花9克,连翘9克,杏仁9克,生甘草3克,炒葶苈子6克,天竺黄6克,瓜蒌皮6克,元参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马莲湘方。
中药处方(四)【辨证】热毒壅盛,痰闭肺窍。
【治法】开闭,泄火,逐痰。
【方名】苦降辛开方。
【组成】黄连1克,黄芩10克,干姜1克,半夏3克,枳壳5克,川郁金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刘弼臣方。
以上就是针对肺炎的中医处方作的介绍,幼儿患上肺炎,症状常不明显,可能有轻微咳嗽或完全没有咳嗽。
篇三:治疗肺炎的偏方介绍给你一个治疗肺炎的偏方:芥茉与荞面1比1的配比(一次大约2--3两),用开水搅拌均匀后,用布袋装上,敷在后背(肺部)大约40分钟左右即可,二次就可痊愈,并且可彻底治愈肺炎。
我家孩子小时候就是用此方法治疗且痊愈的,之后再也没有发病,故而我很认可此偏方。
这也是经单位同事介绍的,很有效。
绝无负作用。
看到你空间的内容很受感动,并且我也是受益者,故而提供此偏方给所需的治疗小儿肺炎的偏方和祖传秘方[方一]雪梨2个,川贝母4克,冰糖30克,湿豆粉10克。
将梨洗净,削皮,去核,切成12瓣,川贝母洗净,梨块装入蒸碗内,再放入川贝母、冰糖,加开水50毫升,用湿棉纸封严碗口,上笼蒸2小时取出,梨块摆人盘内,原汁倒入锅中,加清水少许,用湿豆粉勾芡,淋在梨上。
随意服食。
本方适用于小儿肺炎之属于风热闭肺者。
[方二]枇杷叶15克,粳米50克。
先煎枇杷叶,去渣取汁,人粳米煮作粥,空腹食用。
本方适用于小儿肺炎。
[方三]防风10--15克,葱白2茎,粳米50--1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