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管理专项整治方案(1)

合集下载

2024年顶板管理专项整治方案

2024年顶板管理专项整治方案

2024年顶板管理专项整治方案____年顶板管理专项整治方案一、引言顶板管理作为地下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质量等方面。

近年来,地下工程事故频发,其中不乏与顶板管理不当有关的事故。

为了加强对地下工程顶板的管理,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质量,确保施工环境的稳定与可靠,必须制定科学有效的顶板管理专项整治方案。

二、整治目标1. 提高地下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事故发生率;2. 提升顶板管理水平,确保施工环境的稳定与可靠;3. 加强顶板管理的监督和检查,提高学习防范的意识和能力。

三、整治措施1. 完善顶板管理政策法规加强顶板管理相关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明确顶板管理的责任主体和工作要求。

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明确顶板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规范,提高施工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2. 建立健全顶板管理机制设立地下工程顶板管理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全国范围内的顶板管理工作。

加强对地下工程施工队伍的培训,提高工人的顶板管理意识和技术能力。

建立顶板管理专家库,定期组织专家对地下工程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

3. 加强地下施工现场的监测与控制加强对地下工程施工现场的监测与控制,确保施工环境的稳定与安全。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遥感、无人机等,对地下工程的顶板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顶板存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岩体裂隙、变形和排水等问题的控制,确保施工环境的稳定。

4. 加强施工队伍的管理和培训加强对地下工程施工队伍的管理和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

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顶板管理意识和安全操作能力。

建立健全施工队伍的考核机制,对顶板管理工作进行督导和评估。

5. 强化安全监督和执法力度加强地下工程施工安全的监督和执法力度,加大对顶板管理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建立健全地下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和执法队伍,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和检查。

对发现的顶板管理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确保施工环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煤矿顶板管理专项治理方案

煤矿顶板管理专项治理方案

煤矿顶板管理专项治理方案为搞好我矿顶板治理,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特制定《八字庄煤矿顶板专项治理方案》。

第一节组织治理成立顶板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顶板的防治、方案实施所需的人、财、物,严格按本措施的规定搞好矿井顶板治理工作。

组长:张生权副组长:欧修平陈正明成员:靳智培张国祥王祖成王道立邹正祥马畔超邹从高谭世宝其次节详细治理方法:1、每月召开顶板治理会议,讨论解决顶板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制订防范事故发生的措施。

2、跟班人员每日对所辖区域的巷道进展全面检查维护,发觉危岩准时撬下,一时无法撬下的要做好临时支护或永久支护。

3、跟班负责人在检查瓦斯的同时,要负责检查巷道的顶板状况及支护质量,发觉不符合要求的责令现场工作人员准时处理或返工,现场无工作人员时要想方法单独处理,一时处理不了的也要做好警示标记,注明留意事项。

4、生产、安监、通风等部门治理人员下井检查工作时,要留意观看顶板状况和工作面支护状况,发觉安全隐患准时处理。

5、各作业地点人员要仔细按作业规程要求作业,做标准工,干标准活,同时要听从矿治理人员的治理,对发觉的安全隐患准时处理。

6、井下全部工作人员无论工作或休息均应常常观看所在地点的顶板状况,发觉危急准时撤离和实行措施进展处理。

第三节顶板治理专项治理详细措施一、掘进巷道顶板治理(一)、掘进工作面顶板治理的重点:1、把握巷道开掘厚围岩体的范围及围岩应力分布状况,依据影响巷道围岩应力的因素。

围岩的性质、巷道所处理的深度、巷道四周的地质构造、水文变化、巷道的断面现状尺寸等,了解围岩应力分布状况及在此应力作用下围岩的变形和位移后才能选择适合的支护材料、支护形式,到达维护巷道的目的。

2、从有利于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动身,合理选择巷道的施工方法,削减各工序对顶板治理的影响。

3、按作业规程规定掌握顶板距离和临时支护的程度,尽可能缩短工作面空顶时间和未支护巷道的长度。

(二)、巷道掘进期间日常顶板治理工作1、敲帮问顶:上班进入工作面、打眼放炮前应敲帮问顶,处理隐患,排解担心全因素后再作业。

2024年煤矿顶板管理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2024年煤矿顶板管理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2024年煤矿顶板管理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如下:
煤矿顶板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关乎矿工生命财产安全及煤矿稳定生产运行。

为提升煤矿顶板管理水平,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特制定以下整治活动方案:
一、加强顶板管理制度建设
1. 完善顶板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2. 制定规范的顶板检测标准和程序,建立完善的档案记录。

二、加强顶板监测技术研究和应用
1. 引进先进的顶板监测技术设备,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2. 建立完善的顶板监测网络,实现实时监测和预警。

三、加强顶板支护工程建设
1. 加强对顶板支护工程施工单位的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2. 加强对顶板支护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提高支护效果。

四、加强顶板事故应急响应能力
1. 建立煤矿顶板事故应急预案,提高事故应急响应能力。

2. 定期组织顶板事故应急演练,加强应急处置能力。

五、加强顶板管理宣传教育
1. 加强煤矿员工顶板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 利用多种渠道宣传和普及顶板管理知识,推动全员参与。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整治活动方案,可以有效提升煤矿顶板管理水平,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促进煤矿持续稳定运行。

第 1 页共 1 页。

2023年顶板安全管理专项整治方案

2023年顶板安全管理专项整治方案

2023年顶板安全管理专项整治方案一、背景介绍顶板是煤矿井下作业面上方的天花板,其安全稳定与矿井的生产运营密切相关。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中,顶板事故频发,给煤矿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全面提升顶板安全管理水平,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专项整治方案。

二、整治目标1. 减少顶板事故,降低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2. 提高顶板支护技术和设备的使用率和可靠性;3. 加强矿工顶板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4. 建立健全顶板安全信息监测和预警体系;5.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提升管理水平。

三、整治措施1. 完善顶板支护技术和设备(1)加大研发投入,提升顶板支护技术的先进性和适应性;(2)完善顶板支护设备的制造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3)推广应用先进的顶板支护设备,如矿山用顶板支柱、锚杆等。

2. 加强矿工顶板安全培训(1)制定并实施矿工顶板安全培训计划,确保每位矿工都接受到规范的安全培训;(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注重实战演练;(3)加强矿工安全意识教育,强调顶板安全的重要性和操作规程。

3. 建立顶板安全信息监测和预警体系(1)推广应用顶板安全监测技术,如高压水射流测厚仪、声发射仪等,实时监测顶板变形情况;(2)建立顶板安全预警系统,及时预警顶板异常变形及时采取措施;(3)建立顶板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及时统计和发布顶板事故的原因和救援措施。

4. 加强顶板安全管理和监督(1)完善顶板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落实责任到人;(2)加强对煤矿顶板安全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3)加强与煤矿相关部门的协作,共同推进顶板安全管理工作。

5.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1)修订和完善煤矿顶板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提高管理水平;(2)加大对煤矿顶板安全问题的执法力度,加强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3)制定相关煤矿顶板安全管理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

四、工作要求1. 全面推进顶板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各项措施得到全面贯彻和落实;2. 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确保专项整治工作能够有序进行;3. 加强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高救援能力和效率;4. 加强顶板安全管理工作宣传,提高煤矿员工对整治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煤矿顶板管理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煤矿顶板管理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煤矿顶板管理专项整治活动方案1.活动背景煤矿顶板事故是煤矿安全事故的重要类型之一,具有发生难度大、危害大、灾情严重等特点。

为了提升煤矿顶板管理水平,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制定本煤矿顶板管理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全面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降低顶板事故发生率。

2.活动目标- 提升煤矿顶板治理技术水平,降低顶板事故发生风险。

- 加强煤矿顶板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提高预警能力。

- 完善煤矿顶板管理制度和规范,提高管理水平。

- 加强煤矿顶板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3.活动实施3.1 加强煤矿顶板管理人员培训- 组织煤矿顶板管理人员参加相关培训课程,提升其顶板管理技术水平。

- 配备煤矿顶板管理人员合适的工具和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3.2 建设煤矿顶板监测和预警系统- 安装顶板监测设备,实现实时顶板监测。

- 建立顶板预警系统,及时发出预警信号。

- 建立顶板事故信息统计和分析系统,为顶板治理提供依据。

3.3 完善煤矿顶板管理制度和规范- 制定并实施煤矿顶板管理制度,明确顶板管理的责任和权力。

- 审查和修订煤矿顶板管理规范,提高操作规范性。

- 加强对顶板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执行情况。

3.4 加强煤矿顶板安全教育培训- 组织煤矿工人进行顶板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 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工人面对顶板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 开展顶板安全知识普及活动,提高矿工对顶板事故的认识和了解。

3.5 加强煤矿顶板治理技术研究- 组织专家和科研人员进行煤矿顶板治理技术研究,提出可行的治理方案。

- 推广应用先进的顶板治理技术和设备,提高治理效果。

4.活动评估和总结4.1 设立活动评估小组- 设立专门的活动评估小组,由相关部门和专家组成。

- 对活动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确定活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找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2 撰写活动总结报告- 撰写活动总结报告,详细记录活动的整体效果和成果。

- 对整个活动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下一步改进的建议。

顶板管理专项整治方案一

顶板管理专项整治方案一

顶板管理专项整治方案一一、前言顶板管理是煤矿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顶板稳定直接关系到工人的安全和矿井的生产。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一些煤矿存在顶板管理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导致了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为了加强对煤矿顶板管理的整治,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制定本专项整治方案。

二、整治目标通过本次顶板管理专项整治,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煤矿顶板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遏制煤矿事故频发的趋势。

3.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整治内容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次顶板管理专项整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顶板技术管理水平。

通过技术力量的培训和技术装备的更新,提高煤矿顶板技术管理的水平,减少顶板事故的发生。

2.加强顶板管理制度的落实。

健全完善顶板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规范煤矿顶板管理的操作流程,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3.强化对工人的安全教育。

通过安全教育的宣传,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增强工人的自我保护能力。

4.加强对煤矿现场的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煤矿现场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煤矿中存在的顶板安全隐患。

四、整治措施1.加强对顶板技术管理水平的培训。

通过组织各类技术培训班,提高工作人员对顶板技术管理的掌握和应用水平。

2.更新顶板管理技术装备。

购置最新的顶板管理技术装备,提高煤矿对顶板管理的可操作性和配套水平。

3.全面检查煤矿现场的顶板管理情况。

派遣专业人员对煤矿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煤矿现场存在的顶板安全隐患。

4.强化对工人的安全教育。

通过举办各种安全知识宣讲会和实践活动,提高工人对安全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5.落实顶板管理制度。

完善煤矿的顶板管理制度,加强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和执行力度,规范煤矿的顶板管理操作流程。

五、整治期限本次顶板管理专项整治工作计划为期一年,从立即开始到次年底结束。

六、整治效果评估为了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整治效果进行评估:1.对整治后的煤矿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查看是否存在新的顶板安全隐患。

2023年煤矿顶板管理专项治理方案

2023年煤矿顶板管理专项治理方案

2023年煤矿顶板管理专项治理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煤矿开采的不断深入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煤矿顶板管理问题日益突出。

顶板事故频发,不仅严重影响煤矿生产和安全,还对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煤矿顶板的管理和治理,确保煤矿生产安全和矿工的生命安全,制定本专项治理方案。

主要目标:1. 减少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频率,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水平;2. 强化对煤矿顶板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潜在的顶板问题;3. 完善煤矿顶板管理制度和安全标准,规范煤矿顶板管理工作;4. 增加矿工的安全防护设备,提高矿工的自救能力。

二、治理措施1. 加强煤矿顶板监测和预警(1)建立定期巡视制度,每日对煤矿的顶板进行巡查;(2)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和无人机,对煤矿顶板进行定期检测和监测;(3)建立顶板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顶板问题并采取措施处理;(4)完善顶板垮塌的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灾害提前进行预警,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2. 加强煤矿顶板治理技术研究(1)加大对煤矿顶板治理技术的投入,推动煤矿顶板治理技术的创新和发展;(2)研究和推广先进的顶板支护技术,提高顶板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3)加强煤矿顶板的加固与补强工作,提高顶板的抗震能力;(4)探索煤矿顶板的无人化管理和维护,减少人员直接接触顶板的风险。

3. 完善煤矿顶板管理制度和安全标准(1)修订和完善煤矿顶板管理制度和安全标准,加强顶板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2)加强煤矿顶板的信息化管理,建立顶板安全档案,及时更新和维护;(3)建立煤矿顶板安全考核和评价体系,将顶板管理作为考核指标之一;(4)加强煤矿顶板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矿工的顶板管理能力。

4. 提高矿工的安全防护设备和自救能力(1)配备更先进的安全防护设备,如头盔、安全带等,提高矿工在顶板事故中的生存能力;(2)加强矿工的顶板事故应急救援培训,提高他们的自救和互救能力;(3)建立健全矿工安全保护制度,落实矿工安全保险和赔偿政策,保障矿工的合法权益。

2023年煤矿顶板管理专项治理方案

2023年煤矿顶板管理专项治理方案

2023年煤矿顶板管理专项治理方案1. 简介煤矿顶板是煤矿地下作业中的重要环节,其稳定性对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长期的采矿活动和地质条件的限制,煤矿顶板管理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为此,制定2023年煤矿顶板管理专项治理方案,实施有效的顶板管理措施,提高煤矿顶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2.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管理、综合治理和科学技术创新,提高煤矿顶板的管理水平,减少顶板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生产的正常进行。

具体目标如下:(1)降低煤矿事故死亡率和伤残率。

(2)减少顶板事故的发生次数和影响范围。

(3)提高煤矿顶板的稳定性和支护效果。

(4)提升煤矿顶板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 措施(1)加强安全意识培训通过加大安全意识培训力度,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减少日常操作和事故处置过程中的人为失误。

(2)完善顶板治理的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顶板治理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程序,规范工作流程,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支持。

(3)加强顶板的监测与预报加强顶板的实时监测和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及时发现顶板变形、裂隙和下沉等异常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处理。

(4)加强顶板支护措施的研发和应用加大对顶板支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引入新型支护材料和设备,提升顶板的稳定性和支护效果,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5)加强煤矿地质勘探和预测加大对煤矿地质的勘探和预测力度,提前预知煤层的结构和性质,为顶板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6)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提高煤矿应急救援的能力,加强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提供必要的救援设备和培训,提升事故应对和救援的效率。

(7)开展顶板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对煤矿顶板存在的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改,严肃追究责任,确保隐患得到彻底消除。

4. 资金保障(1)加大顶板管理专项治理资金的投入,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合作,争取其他形式的资金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顶板管理专项整治方案为了提高我矿顶板管理水平,加强各项顶板管理制度、标准在现场执行、落实到位,规范职工操作,杜绝顶板事故,并结合我矿当前安全生产标准化治理整体布局,特制顶板管理专项整治方案。

一、成立顶板管理领导组组长:生产矿长赵龙副组长:生产科长王挺成员:生产科技术员以上全体人员、采掘开队组队干。

顶板管理领导组下设开掘组、回采组两个小组。

开掘小组:组长:毛望平成员:生产科开掘技术员、开掘队组队干。

回采小组:组长:李耀彤成员:生产科回采技术员、回采队组队干。

领导组职责:(1)负责制定开掘、回采工作面各项顶板管理制度、标准。

(2)负责根据各个工作面实际情况及时制定支护设计,并要求队组按设计施工。

(3)负责监督、验收开掘工作面锚杆、锚索成排成行定位管理,及支护质量。

(4)负责监督、验收综采工作面液压系统完好、支护形式符合要求、支护强度达标。

(5)负责监督、落实采掘开及系统巷道顶线监测设备安装质量、运行效果、数据观测、分析总结等工作。

(6)负责根据每月检查、验收情况对各采掘开工作面队组进行排名排队,并进行考核、通报。

二、专项整治时间2018年5月1日--12月30日三、专项整治标准(一)开掘专业1、“敲帮问顶”方面(1)每班各个工序开工前必须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并由副队长负责监督、落实。

考核标准:不执行敲帮问顶制度,考核当班副队长100元/次,联责跟班队干100元/次。

(2)工作面必须配备两套敲帮问顶专用工具(长度不小于两米,工具上必须有锤头、铁钩、护手),一套使用一套备用,存放在距工作面迎头30m处。

考核标准:不齐全,考核队长100元/次。

工作面没有专用“敲帮问顶”工具,黄牌考核。

2、临时支护方面(1)工作面最大、最小空顶距符合规程要求。

考核标准:最大空顶距超过规定,但采取有效措施的,考核当班副队长100元/次,联责跟班队干100元/次。

未及时采取措施的,黄牌考核。

(3)工作面临时支护构件必须齐全,4根4.6m长的4寸钢管(使用2根,备用2根),前探吊环6个(使用4个,备用2个),板梁6根(使用3根,备用3根),要求板梁长度为巷道净宽的80%(拱形巷道板梁长度2m),厚度50-70mm,宽度不小于200mm,构木24根:长×宽×厚=1200mm×70mm×50mm,木楔48个。

7°以上上山掘进时必须采用防滑措施,使用直径18mm的废旧锚杆制作“S”钩,一端插入前探管子后部不小于20cm,另一端悬挂在巷道顶网上。

考核标准:不齐全,考核队长100元/次。

工作面没有前探支护工具,红牌考核。

(3)迎头护网采用2根2寸迎头前探梁插入顶部前探梁内,插入深度300mm,在迎头前探梁上挂2片1×2m的钢筋网,网与网之间采用联网丝连接。

考核标准:使用不规范,考核当班副队长100元/次,联责跟班队干100元/次。

工作面没有前使用的,红牌考核。

3、永久支护质量方面(1)锚固剂填装符合设计数量,锚固长度达标。

考核标准:不符合要求,考核当班副队长100元/次,联责跟班队干100元/次。

(2)锚杆扭矩合格率100%,锚索预紧力合格率100%。

考核标准:不合格,考核当班副队长50元/根,联责跟班队干50元/次。

迎头10m内出现5根锚杆不合格或2根锚索不达标,黄牌考核。

迎头一排内连续3根锚杆不合格,红牌考核。

(3)锚杆、锚索必须垂直于巷道轮廓线,角度偏差不超过15°。

考核标准:不合格,考核当班副队长50元/根,联责跟班队干50元/根,并现场补打。

(4)工作面锚杆外露符合规定10-50mm。

考核标准:不符合规定,考核当班副队长10元/根,联责跟班队干10元/根。

(5)锚杆后垫渣施工。

考核标准:不符合规定,考核当班副队长50元/根,联责跟班队干50元/根,并重新补打。

(5)顶帮铺网时拉直拉紧、密贴岩面,对接、搭接长度符合规程要求。

考核标准:不符合规定,考核当班副队长10元/处,联责跟班队干10元/处。

(6)巷道支护排距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考核标准:不符合规定,考核当班副队长50元/处,联责跟班队干50元/处。

(7)架棚巷道棚子前倾后仰、角度,棚子间距,盘邦构顶符合规定。

考核标准:不符合规定,考核当班副队长50元/处,联责跟班队干50元/处。

连续3架棚子不符合规定的,黄牌考核。

4、顶板监测方面(1)各队组需建立矿压观测技术管理体系,建立观测、记录、职责等相关制度。

考核标准:内容不完善、职责不明确,,处罚主管技术员100元/项/次。

没有建立矿压观测技术体系,处罚队长、主管技术员各500元/次,并要求立刻建立。

(2)顶板围岩正常情况下,巷道每30-50米安装一组监测仪表。

另外巷道开口后每隔50-100m设置一个测站进行观测,测站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巷道宽度高度。

考核标准:队组安装不及时或不符合规定,考核队长200元/次。

(3)综采工作面初采前队组必须安装顶板在线监测系统。

考核标准:安装不及时,处罚队长1000元/次。

(4)开掘队组必须按照生产科安装通知要求安装顶板监测系统。

考核标准:安装不及时,处罚队长1000元/次。

(5)采掘队组接到生产科整改通知、故障处理通知后必须立即组织处理,按照三定日期处理完成。

考核标准:不按规定处理,处罚队长200元/次。

(6)队组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对测站进行编号、挂牌管理,并及时填写观测数据。

考核标准:不按规定执行,处罚技术员100元/次。

(7)队组技术员必须及时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监测数据汇总分析内容不得出现缺失、虚假、错误,并及时汇报生产科。

考核标准:不按规定执行,处罚技术员200元/次。

(8)定期开展高应力区域锚杆(索)拉拔试验检测工作。

锚杆(索)锚固力检测抽样率为3%,每300根顶、帮锚杆各抽查一组(共9根),不足300根时按300根抽查,锚杆(索)锚固力不低于设计锚固力为合格。

锚杆预紧力或扭力矩检测抽样率不低于5%,每300根顶、帮抽样检测各一组(共15根)进行检测,不足300根时按300根抽查,锚杆预紧力或力矩不低于设计值的90%为合格。

考核标准:检测过程中若发现有不合格锚杆(索)时,若因队组施工质量问题,考核队长200元/次。

并通知施工单位在该锚杆(索)附近200mm范围内补打合格锚杆(索),并加倍抽检。

5、特殊作业期间顶板管理(1)巷道开口、贯通、立交、遇地质构造必须提前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现场执行到位。

考核标准:没有措施或不严格执行,红牌考核。

(2)巷道丁字口、十字口均采用锚杆、锚索复合支护,丁字口、十字口(开口处、贯通处)前后5m范围内施工加密锚索。

考核标准:不严格执行,考核当班副队长100元/次,联责跟班队干100元/次。

(2)工作面遇顶板破碎、托煤掘进期间,要求顶部铺设双层铁丝网,缩小循环进度,短打短掘,缩小锚杆锚索排间距,锚索紧跟迎头,严禁出现空顶现象。

考核标准:不严格执行,考核当班副队长100元/次,联责跟班队干100元/次。

(二)回采专业1、工作面管理(1)工作面支架每根立柱初撑力标准25.2MPa以上,支架初撑力合格率不得低于80%。

两巷超前单体柱初撑力标准为11.5MPa以上,超前支柱初撑力合格率不得低于100%。

考核标准:支架初撑力合格率低于80%,处罚当班副队长100元/次,联责跟班队干100元/次,支架初撑力合格率低于70%,红牌考核;两巷超前支柱初撑力合格率低于100%,处罚当班副队长100元/次,联责跟班队干100元/次,超前支柱合格率低于80%,红牌考核。

(2)工作面生产期间支架顶梁无浮矸,顶梁与顶板接顶严实。

考核标准:不合格,处罚当班副队长100元/处,联责跟班队干100元/处,出现连续5架不合格,黄牌考核。

(3)工作面相邻支架保持平整,支架不挤、不咬,相邻支架侧护板错差不超过顶梁侧护板高度的2/3。

考核标准:不合格,处罚当班副队长100元/处,联责跟班队干100元/处,出现连续5架不合格,黄牌考核。

(4)工作面支架成一条直线,其偏差不得超过±50mm,相邻架间间隙不超过100mm,支架中心距偏差不超过±100mm。

考核标准不合格,处罚当班副队长100元/处,联责跟班队干100元/处,出现连续5架不合格,黄牌考核。

(5)支架顶梁紧贴顶板与顶板垂直,最大仰俯角小于7°,歪斜角不大于5°,若发现有明显倾斜,需及时采取措施。

考核标准:不合格,处罚当班副队长100元/处,联责跟班队干100元/处,出现连续5架不合格,黄牌考核。

(6)工作面周期来压、顶板破碎、过构造期间,拉架时采取带压移架,超前拉架方式作业,及时支护暴露顶板,打开支架护帮板。

考核标准:不合格,处罚当班副队长100元/处,联责跟班队干100元/处。

(7)工作面支架顶梁梁端至煤壁顶板冒落高度不大于300mm。

考核标准:发现大于规定未采取构顶措施处罚队长500元。

(8)两巷超前支护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双排20m单梁、单柱支护,超前支护执行“拴梁、拴柱,穿鞋、戴帽”,并全部使用硬链接防倒,支柱柱距、排距允许偏差不大于100mm。

顶板破碎、过构造、巷道压力大可按照作业规程要求缩小柱距,加密支护。

考核标准:不合格,处罚当班副队长100元/处,联责跟班队干100元/处,出现连续5架不合格,黄牌考核。

(9)正、副两巷必须支设两排封口柱,柱距符合规程规定,老山侧封口柱与支架切顶线打齐,两巷空顶大于1.2m必须支设戗柱支护,贴帮柱支设齐全,背帮严实。

考核标准:不合格,处罚当班副队长100元/处,联责跟班队干100元/处,出现连续5架不合格,黄牌考核。

(10)工作面回采期间,不得随意留顶煤、底煤,正、副巷安全出口畅通,人行道宽度不小于0.8m,高度不小于1.8m,安全出口不畅通必须采取措施。

考核标准:不合格,处罚当班副队长100元/处,联责跟班队干100元/处;安全出口不畅通不采取措施,红牌考核。

(11)工作面回采期间,采高大于3m或片帮严重时,应有防片帮措施。

考核标准:不合格,处罚当班副队长100元/处,联责跟班队干100元/处。

2、液压系统管理(1)每周必须清洗两次液箱;擦洗两次泵站;清洗两次支架进、回液管截止阀过滤网,每班清洗一次液箱加水过滤网,并建立清洗台账。

考核标准:如每项不清洗或清洗次数不够,发现一次,处罚队长每项50元;无台账、台帐记录与实际清洗次数不符,每发现一次,处罚队长200元。

(2)泵站乳化液浓度必须符合规定。

考核标准:发现配比浓度一次不合格,处罚队长200元;清水开泵,发现一次,处罚队长500元,并给予红牌考核;检测工具齐全有效,否则一次处罚队长50元。

(3)更换泵站处的液管时必须先将液管内的杂物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更换。

考核标准:发现一次处罚队长1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