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成本分析基本方法

合集下载

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方法

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方法

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方法施工项目成本分析是对施工项目进行全面的成本评估和分析,并制定适当的成本控制措施。

它是实施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对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进行评估,为项目的决策和控制提供有力的依据。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施工项目成本分析方法。

1.成本预测方法成本预测方法是通过对施工项目所需的资源和工作量进行量化和估算,从而预测项目的成本。

常用的成本预测方法有如下几种:(1)基于历史数据的成本预测方法:通过对类似项目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确定项目成本的范围和变化趋势;(2)基于工作量的成本预测方法:根据项目的工作量和工程量,结合资源使用情况,计算项目的成本;(3)基于专家判断的成本预测方法:依靠经验丰富的专家对项目进行评估和预测,得出合理的成本估算结果。

2.成本控制方法成本控制方法是对施工项目的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手段。

常用的成本控制方法有如下几种:(1)预算控制法:通过制定详细的项目预算,对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2)目标成本管理法:在项目的规划和设计阶段,根据项目目标和限制条件,制定适当的目标成本,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进行控制;(3)绩效管理法:通过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对项目成本进行持续监控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4)风险管理法:通过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控制项目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从而减少项目成本的波动。

3.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是对施工项目的成本与效益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的方法。

它通过比较项目的成本与效益,判断项目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常用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有如下几种:(1)投资回收期法:通过计算项目的投资回收期,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投资风险;(2)净现值法:通过计算项目的净现值,评估项目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判断项目的经济效益;(3)内部回报率法:通过计算项目的内部回报率,确定项目的收益率和回报能力;(4)成本效益比法:通过计算项目的成本效益比,评估项目的投资回报和效益水平。

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

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

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在建筑工程领域,施工成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对施工成本进行合理的分析可以帮助项目管理人员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项目的效益。

因此,了解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工程管理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施工成本分析方法。

1. 成本构成分析法成本构成分析法是一种将施工成本分解为不同的项目和要素的方法。

通过对施工成本的逐项细化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出不同成本项的比例和影响因素。

这种方法常用于大型建筑项目,可以帮助管理者在成本预算和控制上进行更精细的管理。

在进行成本构成分析时,首先需要将施工成本按照不同的项目分开,如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等。

然后,对每个项目进行更加详细的划分,如人工成本可以进一步分为工人工资、社会保险费用等。

最后,通过对各项目的分析来确定每个项目的重要性和成本占比,进而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策略。

2.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通过构建成本指标体系,对不同指标进行权重评价来实现成本分析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将不同的成本指标划分为不同层次,从总体目标到具体的成本因素进行比较和评估。

通过对层次结构进行综合评估和权重分配,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各个成本因素的重要性。

层次分析法的使用需要先建立一个成本指标体系,然后对每个指标进行两两比较,给出其相对重要性的数字比例。

最后,通过计算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而对不同成本项进行分析和评估。

3. 专家咨询法专家咨询法是通过请教具有丰富经验和知识的专业人士来进行成本分析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与建筑工程领域的专家进行讨论和咨询,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意见来评估施工成本。

在使用专家咨询法时,首先需要确定咨询对象和问题。

然后,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最后,通过综合分析和比较不同专家的观点,得出一个相对准确的成本分析结果。

4. 数据分析法数据分析法是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来进行成本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历史数据和项目进展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成本偏差和风险,从而更好地控制成本。

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方法

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方法

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方法引言施工项目成本分析是施工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有助于企业了解项目的成本结构和成本变化情况,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施工项目成本分析方法,包括效用成本分析、差异成本分析和趋势分析。

一、效用成本分析效用成本分析是一种通过衡量不同决策方案的效益和成本,从而选择最优方案的方法。

施工项目中,可以通过效用成本分析来评估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益和成本,并根据评估结果选择最优资源配置方案。

效用成本分析的步骤如下:1.确定评估指标:在施工项目成本分析中,可以将成本、效益、时间等作为评估指标,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所需的评估指标。

2.收集数据:收集与评估指标相关的数据,包括成本数据、效益数据和时间数据等。

3.计算成本和效益: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计算每种资源的成本和效益。

4.制定方案: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益,选择最优的资源配置方案。

效用成本分析能够帮助企业合理安排资源,提高施工项目的效益和效率。

二、差异成本分析差异成本分析是一种通过比较不同决策方案之间的成本差异,衡量决策方案的优劣的方法。

在施工项目成本分析中,可以使用差异成本分析来评估各种成本差异的影响,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资源配置方案。

差异成本分析的步骤如下:1.确定基准:选择一个基准方案作为比较对象,并将其作为标准。

2.收集数据:收集与基准方案和其他方案相关的成本数据。

3.计算差异:计算每种资源与基准方案之间的成本差异。

4.分析结果: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并评估对项目的影响。

5.调整方案:根据分析结果,调整资源配置方案,选择最优的方案。

差异成本分析能够帮助企业了解各种决策方案的成本差异,帮助企业选取最经济的资源配置方案。

三、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成本数据的变化趋势,预测未来成本的方法。

在施工项目成本分析中,可以使用趋势分析来预测项目的成本变化,以便合理安排预算和资源。

趋势分析的步骤如下:1.收集历史数据:收集项目过去的成本数据,并按时间顺序进行整理。

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方法

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方法

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方法一、成本分析的目的成本分析是指对施工项目的成本进行细致分解、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它的主要目的是:1.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成本分析可以帮助项目方评估项目的投资回报率、风险和可行性,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2.控制项目成本:通过对项目成本进行分析,可以控制项目的预算和成本支出,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

3.优化资源配置:成本分析可以帮助项目团队发现资源利用的瓶颈和浪费,从而优化资源的配置,提高项目的效率和竞争力。

1.差异分析法:差异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成本分析方法,它通过对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了解成本的变化原因。

差异分析法可以分为直接差异分析和间接差异分析两种方式,前者是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来分析成本变动的原因;后者是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的差异来分析成本的控制情况。

2.折旧分析法:折旧分析法是一种用于分析资产折旧情况的方法。

通过对资产的投资金额、使用寿命和预计残值进行计算,可以分析资产的折旧情况,进而对其成本进行评估和控制。

3.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项目决策方法,它通过比较项目的成本和效益,来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可行性。

成本效益分析法可以分为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和投资回收期法等几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4.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是一种常见的成本分析方法,它通过对同类项目或同一项目的不同阶段进行对比分析,来评估成本的变化和控制情况。

对比分析法可以比较不同项目的成本、比较同一项目在不同阶段的成本,从而找出成本的波动规律和控制点。

三、成本分析的应用成本分析可以应用于项目的各个阶段和层面,具体包括:1.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决策前,进行成本分析可以帮助项目方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确定投资额、资金筹措方式和风险等因素。

2.施工准备阶段:在项目启动之前,进行成本分析可以了解项目的资源需求、人工成本和设备材料成本等,为项目的预算和计划制定提供依据。

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

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

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
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全面成本分析法:该方法将所有与施工相关的成本都列入分析范围,包括直接成本(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等)和间接成本(管理费用、运输费用、税费等),通过逐项分析和核算,得出总成本。

2. ABC成本分析法:ABC(Activity-Based Costing)成本分析法是一种按活动分配成本的方法。

通过将各个活动与产品或项目相关联,按照活动的资源消耗程度来分摊成本,更准确地计算施工成本。

3. 系统价值分析法:该方法将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与项目的效益进行判断和权衡,以确定合理的施工成本。

通过对项目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确定成本来源和优化成本。

4. 历史成本法:该方法主要依据历史数据和经验推算施工成本。

通过统计过去类似项目的成本情况,结合目前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成本计算和估算。

5. 比较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对多个施工方案或供应商进行成本比较,找出最具经济效益的方案或供应商。

通过对不同方案或供应商的成本进行分析和评估,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或供应商。

以上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施工项目和情况,综合运用,选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施工成本分析。

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方法

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方法

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方法1. 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常用的项目成本分析方法,通过对项目投资成本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来评估一个项目是否具有经济可行性。

在建设工程施工项目中,成本效益分析可以帮助评估不同项目方案的经济效益,并选择最具经济效益的方案。

2. 成本估算(Cost Estimation)成本估算是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项目相关的费用进行估算,来确定项目的总成本。

成本估算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

直接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等与具体施工活动直接相关的费用,间接成本包括管理费用、风险费用等与项目整体相关的费用。

3. 成本控制(Cost Control)成本控制是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重要环节,通过对项目成本的监控和管理,以确保项目的成本在规定的范围内控制。

成本控制包括对项目成本的实时监测、对项目成本的预测和分析以及对项目成本的调整和控制等环节。

4. 盈亏平衡分析(Break-even Analysis)盈亏平衡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销售收入和成本之间的关系,来确定项目盈亏平衡点的方法。

在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成本分析中,通过盈亏平衡分析可以帮助确定项目的销售目标和规模,并为项目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5. 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敏感性分析是一种通过模拟和分析不同假设和变量对项目成本的影响程度的方法。

在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成本分析中,敏感性分析可以帮助评估不同因素对项目成本的敏感度,并预测项目成本的变化趋势。

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为项目决策提供风险评估和决策支持。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成本估算、成本控制、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项目管理者评估和预测项目成本,制定适当的项目方案和决策,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和控制。

施工成本核算基本方法

施工成本核算基本方法

施工成本核算基本方法施工成本核算是指对施工项目的投入资金进行综合计算、核算和分析的过程。

在施工项目中,成本核算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工作,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资金的合理使用以及公司的盈利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施工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

首先,成本差额核算法是施工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对比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之间的差额,来评估项目的成本控制情况。

实际成本是指完成项目所需要的实际投入,包括人工费用、材料费用、设备费用等,而预算成本是在项目计划阶段制定的预估成本。

通过对比这两者之间的差额,可以了解项目执行过程中成本的变化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其次,成本构成分析法也是施工成本核算的一种重要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项目成本的细项进行分解和分析,了解各项成本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入研究成本构成,找出成本控制的关键点。

在施工项目中,成本主要由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等多个方面构成。

通过对这些成本的详细分析,可以找出优化项目成本的途径和方式。

另外,成本效益分析法也是施工成本核算的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对项目的成本和效益进行对比,评估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从而判断项目的可行性和盈利能力。

在施工项目中,成本效益分析可以帮助项目方合理选择施工方案,优化投资结构,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及时调整,保证项目的盈利能力。

此外,成本比较法也是施工成本核算的一种重要方法。

该方法通过与其他类似施工项目进行比较,了解项目在成本方面的差异和优势,从而找出成本控制的潜力和改进空间。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了解项目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不足之处,并从其他项目的成功经验中吸取教训,提高成本控制的效果。

最后,成本辨识法也是施工成本核算的一种重要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施工项目中的成本进行辨识和分析,了解成本的来源和影响因素,从而进行精确核算和控制。

在施工项目中,成本的来源多种多样,如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设备租赁成本等。

通过对这些成本进行辨识和归类,可以更好地了解项目成本的组成和变化情况,为成本控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

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

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差额计算法、比率法等。

(—)比较法比较法,又称“指标对比分析法”,就是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挖掘内部潜力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通俗易懂、简单易行、便于掌握的特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应用时必须注意各技术经济指标的可比性。

比较法的应用,通常有下列形式。

1.将实际指标与目标指标对比以此检查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影响目标完成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在进行实际指标与目标指标对比时,还应注意目标本身有无问题。

如果目标本身出现问题,则应调整目标,重新正确评价实际工作的成绩。

2.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通过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可以看出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变动情况,反映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程度。

3.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先进水平对比通过这种对比,可以反映本项目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与行业的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的差距,进而采取措施赶超先进水平。

(二)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置换法。

这种方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在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假定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而其他因素则不变,然后逐个替换,分别比较其计算结果,以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因素分析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分析对象,并计算出实际与目标数的差异。

2.确定该指标是由哪几个因素组成的,并按其相互关系进行排序(排序规则是:先实物量,后价值量;先绝对值,后相对值)。

3.以目标数为基础,将各因素的目标数相乘,作为分析替代的基数。

4.将各个因素的实际数按照上面的排列顺序进行替换计算,并将替换后的实际数保留下来。

5.将每次替换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前一次的计算结果相比较,两者的差异即为该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6.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应与分析对象的总差异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成本分析基本方法
1.能够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挖掘内部潜力的分析方法是( )。

(2005年试题第23题)
A.因素分析法
B.差额分析法
C.比率法
D.比较法
【答案】D
【解析】比较法,又称“指标对比分析法”,就是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挖掘内部潜力的方法。

参见教材P104。

2.工程项目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有( )。

(2010年试题第79题)
A.比较法
B.因素分析法
C.统计核算法
D.差额计算法
E.比率法
【答案】ABDE
【解析】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ABDE,不包括C。

参见教材P104。

3.施工成本分析基本方法包括( )。

(2006年试题第80题)
A.比较法
B.比率法
C.差额计算法
D.连环置换法
E.实际费用法
【答案】ABCD
【解析】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置换法)、差额计算法、比率法等。

参见教材P104~105。

4.下列施工成本分析方法中,可以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影响程度的是( )。

(2012年试题第60题)
A.连环置换法
B.相关比率法
C.比重分析法
D.动态比率法
【答案】A
【解析】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置换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参见教材P105。

5.某工程商品混凝土的有关产量、单价、损耗率等数据如下表所示。

如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施工成本分析,产量、单价、损耗率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分别是( )。

(2007年试题第24题)
A.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30680元;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26000元;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3245元
B.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30680元;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28600元;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2700元
C.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28080元;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28600元;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2700元
D.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28080元;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28600元;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3245元
【答案】D
【解析】第一次替代产量因素,以550替代500,550×540×1.04=308880,500×540×1.04=280800,308880-280800=28080;
第二次替代,550×590×1.04=337480,550×540×1.04=308880,337480-308880=28600;
第三次替代,550×590×1.03=334235,334235-337480=-3245。

参见教材P105~106。

6.某分项工程的混凝土成本数据如下表所示。

应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2011年试题第19题)
A.由于产量增加50立方米,成本增加21300元
B.由于单价提高40元,成本增加35020元
C.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额为56320元
D.由于损耗下降2%,成本减少9600元
【答案】C
【解析】参见教材P105。

计算过程如下:
7.常用于施工成本分析的比率法有( )。

(2005年试题第81题)
A.相关比率法
B.构成比率法
C.置换比率法
D.动态比率法
E.连环比率法
【答案】ABD
【解析】比率法是指用两个以上的指标的比例进行分析的方法。

常用的比率法有:相关比率法;构成比率法;动态比率法。

参见教材P1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