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

合集下载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1 系统目标在全路所有货车、机车安装标签的基础上,通过在所有编组站、区段站、大型货运站的出入口、分界站安装地面识别设备(AEI),建立一个铁路车号车次信息自动实时采集报告体系,实现全路货车局级资产管理,技术站到发列车的自动核对,为TMIS系统提供详实信息,实现铁路运输点到点成本的精确计算等。

2需求分析中国铁路对客车和一部分货车实行固定配属制度。

实行固定配属的货车包括机械冷藏车,标记载重90吨和90吨以上的长大货车,固定装卸地点循环使用的专列罐车、矿石车或煤车,以及少数专用货车。

大部分货物车辆都是全路共用,在全路的个局、站间来回运用。

由于大部分站存在装卸量不平衡的情况,要分配车辆,需要从其他调车或向其他站排空,这是铁路组织的一个重要环节,对铁路运营效率有极大影响。

因而,合理的在全路配置车辆至关重要。

要想合理配置车辆,首先,必须实时掌握车辆的动态信息,了解车辆的分布。

2010年机车保有量达到19000台左右,动车组配置达到1000列左右,客车保有量达到4.5万辆左右,货车保有量达到70万辆(含企业自备车10万辆)。

如此多的机车车辆,要人工掌握其实时情况,需要很大工作量。

采用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在车站、分界站通过该系统自动采集列车编组,在编组站通过该系统自动进行车辆追踪,快捷、方便、及时,极大地提高铁路运输管理效率。

3系统原理图系统原理图如图3-1:图3-1 ATIS系统原理图4 设备的功能4.1 系统的基本组成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设备从原理上说主要包括三个核心部分:1电子标签:包括车辆标签和机车标签;2电子标签信息写入器(编程器):包括车辆标签编程器及编程网、机车标签固定信息编程器,以及机车标签在线动态信息编程器(板);3地面读出装置(电子标签信息阅读器):简称AEI设备。

其中,电子标签是系统中最基本的部分。

编程器和AEI设备的设计均围绕电子标签的工作原理进行。

ATIS系统中,机车、车辆的标识信息—标签信息(20位字符)的传递流程如图“铁路自动设备识别系统信息流程图”所示。

火车车号自动识别智能称重系统

火车车号自动识别智能称重系统

火车车号自动识别智能称重系统产品简介保定中电创业科技有限公司一、简介:本系统是由我公司应用射频识别技术专门为电厂翻车机称重研制开发的,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在电厂现有翻车机称重系统中,火车车号靠运行人员手工抄录后录入计算机,效率低,容易出现差错。

目前国铁车厢均已经安装电子标签,可以由车号自动识别装置读取,准确性达到99.99%。

因此本系统在现有的火车翻车衡上增加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EI,Automatic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构成智能称重系统,实现火车衡的智能化计量,为生产调度、运行分析提供重要原始数据。

二、原理:射频识别技术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目的并交换数据。

该系统使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实际上是自动识别技术(AEI,Automatic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在无线电技术方面的具体应用与发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人们对各类物体或设备 (人员、物品) 在不同状态(移动、静止或恶劣环境)下的自动识别和管理。

目前国内应用RFID最早、也最成功的案例之一是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 本系统结合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在电厂翻车机称重系统中进行应用。

三、系统组成:1、车号自动识别智能称重系统:铁路车号读出器、铁路微波天线、射频电缆、轨边专用箱、车轮传感器、信号采集器、专用继电器2、智能称重系统主控中心:专用工控主机、显示器、静态轨道衡智能称重系统软件系统软件界面:四、系统性能特点:1)系统能够在安装有铁道部货车电子标签的国铁车辆过衡时自动识别货车标签内的车号、车型等车辆信息。

2)系统能够在货车计量载重和自重后,与自动识别到的每辆货车车号形成关联的打包数据。

在点击查询该辆车过衡信息时出现对应的车号、自重信息,供计量人员查询。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1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1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简称为ATIS(Automatic Train Identification System),是铁路运输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道部经过多年酝酿,反复论证方案、考验系统设备之后决定启动建设的一个基础信息系统工程,目前该系统已经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系统目标:铁路车号识别系统(ATIS)是一个能实现自动识别并存储铁路车次和车辆车号的系统,包括车号标签、地面读出装置和数据处理单元,其中在我国几乎所有的机车和车辆都安装了车号标签,车号标签中存储了车厢上印刷的车号或机车车次信息。

当安装了车号标签的车辆通过车号识别装置时,车号信息将会自动被读取并上传到数据处理单元,为各种系统实时提供准确可靠的车号数据。

完全替代人工抄录车号,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实时性和准确性,已经广泛用于我国铁路系统。

二、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需求分析:铁路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个重要部门, 在加大基础建设的同时,加快铁路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是真正形成铁路经济、技术实力增长点的必由之路。

铁道部决定开展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 以下简称A T IS ) 的建设。

A T IS 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采集列车车次、车号和到发信息, 能增加信息、采集的科技含量, 能加快实现全路货车、机车、列车、集装箱追踪管理,满足T M IS 等管理系统对列车、车辆等基础信息的需求,最终实现运输作业管理现代化、网络化和资源共享, 使铁路运输早日实现现代化管理。

在全路所有货车机车安装标签的基础上 ,通过所有编组站、区段站、大型货运站的出入口、分界站安装地面识别设备(A EI ) , 建立一个铁路车号、车次信息自动实时采集报告体系,实现全路货车局级资产管理,技术站到发列车的自动核对, 为T M IS 提供详实信息,点到成本精确计算等。

工程建设采用在总体规划和总体方案指导下的分工负责制,采用工程管理方式, 分项目管理、分阶段建设、分路局负责,边投资、边建设、边投产、边受益的建设方针。

物联网考试英语名词解释--备考版

物联网考试英语名词解释--备考版

6LowPAN--低速无线个域网标准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ASR--自动语音识别A TIS--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NN--人工神经元网络AGPS--网络辅助GPSAPIS--非距离定位算法AOA--基于信号到达角度的方法Bluetooth--蓝牙技术CDMA--码分多址CSMA/CA--载波真听多路访问方式DNS--域名解析服务DSSS--直接序列展频(扩频)技术DAS--直接存储DP--动态程序对比法DTW--动态时间归正技术ETC--电子不停车收费EPCIS--EPC信息服务EPC--电子产品编码EPC--头字段--EPC HeaderEPC--Manager--管理者FFD--全功能设备FHSS--跳频展频(扩频)技术GS1--全球统一标识系统GFS--Google文件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GTIN--全球贸易识别代码HART--可寻址远程传感器高速通道的开放通信协议HMM--隐马尔可夫模型IOT--实物物联网IaaS--基础设施服务、云设备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EC--国际电工委员会IPv6--Internet Protocol V ersion 6互联网协议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rDA--红外数据组织LP--线性预测LBS--位置服务LTS--轻量基于树形分布的同步算法Location Tags--识别标识MTSO--移动电话交换局M2M--“机器对机器”Modem--调制解调器Microcell--微蜂窝系统MEMS--微机电系统MAC--媒体访问控制协议MA_HN--无线自组网NM--窄带微波NTP--网络时间协议NAS--网络附加存储NFC--近距离无线通信OCR--光学字符识别ONS--对象名称解析服务O FDM--正交频分复用ONS--对象名称解析服务PML--实体标记语言PML--物理(实体)标示语言PA--能量感知路由协议PHY--网络的物理层POS--个人操作空间PaaS--平台即服务、云平台PML--物理标示语言PAN--个人区域网络PG1--国际标准化PG2--标准体系与构架系统PG3--通信与信息交互PG4--协同信息处理PG5--标识PG6--安全PG7--接口PG8--电力行业应用调研PLP--感知线性预测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QDMA--正交分割多址介入RSSI--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方法RBS--参考广播时钟同步协议RTS/CTS--协议--请求发送/允许发送协议RFID--射频识别RFD--精简功能设备SIM--用户识别卡Serial Number--序列号SaaS--软件即服务、云软件SOA--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AN--存储区域网络Savant--神经网络软件、中间件SE--敏感元件SN--传感器节点Sink N--汇聚节点TMS--任务管理系统TE--转换原件TC--变换电路TOA--基于信号传输时间的方法TDOA--基于信号传输时间差的方法TPSN--用于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协议UWB--超宽带技术(无线载波通信技术)UTC--世界标准时间UID--泛在识别{用户身份证明}WSN--无线传感器网络WMAN--无线城域网WPAN--无线个域网WSN--无线传感网络WPAN--无线个人区域网络WCDMA--宽带码分多址XML--可扩展标记语言。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EI)设备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EI)设备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EI)设备管理检修运行办法第一章总则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以下简称车号系统)是铁路运输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是铁路信息的基础设施。

车号地面识别设备(以下简称AEI设备),是车号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

为贯彻落实《规程》,进一步加强集团公司的管理、检修和运行工作,保障系统稳定运行,满足我局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依据《规程》结合集团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细则》第二章综合管理第三条管理基本原则AEI设备采用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相结合的维护检修模式,建立现场维护、专业检修、专家支持的系统设备维护保障体系;实行铁道部、铁路局、车辆段三级管理模式,集团公司比照车辆段负责AEI设备的管理和日常维护,落实AEI设备“四定三包”(定岗、定员、定量、定责和包人、包机、包修)制度;实现设备质量、人员素质、基础管理、作业程序、置场文明达标。

1.设备管理维护分工集团公司红外检修组负责车号系统地面自动识别设备(AEI)日常管理和检修维护。

2.相关部门职责界定(1)集团公司红外检修组部门负责AEI设备、列检复示的管理与维护。

(2)供电部门与集团公司红外检修组部门分界:探测站、复示站机房用电以电力电缆引入室内配电箱端头为界,端头以外由供电部门负责,端头以内(包括配电盘)由车辆部门负责。

第四条帐册表簿管理制度1.部、局、段制定颁布的各种帐册表簿须纳入到集团公司台帐、报表领用发放和技术资料管理体系中进行严格管理。

2.每年由帐册表簿的使用部门计划下一年度使用的种类和用量,上报集团公司办公室,由集团公司办公室负责组织印刷,红外检修组指定专人负责领取和发放。

3.帐册表簿由使用班组分期领用并按照使用规定和要求配发到作业岗点,由帐册表簿的使用者按照规定填写、保管;使用完毕后,按照技术资料的管理规定送交资料室存档。

4.资料室保存帐册表簿的时间应不低于帐册表簿各自要求的保存时间。

第五条维修值班制度1.维修工区应昼夜值班,负责临故抢修使用备品、备件、工具的保管、交接和技术状态的检查。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对提高铁路机车、车辆、集装箱的使用率利用率,提高铁路使用效率及运输管理水平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系统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便于功能扩展,是实现铁路运输管理和火车车辆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自动识别系统采用国际先进的微波反射调制技术、变型FSK编码技术,与国际标准接轨,将记轴、计辆、测速、测距等技术与车号自动识别技术相结合,实现标签定位。

该系统主要由标签、地面识别设备、复示终端设备、中央管理设备、标签编程器等部分组成。

一、主要构成1、货车/机车电子标签(TAG)标签内部存储器中存有车号信息及车辆技术参数信息。

标签安装在机车、货车底部的中梁上,由微带天线、虚拟电源、反射调制器、编码器、微处理器和存储器组成。

每个电子标签相当于每辆车的“身份证”。

2、地面识别系统(AEI)地面识别系统由车轮传感器、天线、RF射频模块、读头、电源防雷装置、信号及通信防雷装置等部分组成。

其中,车轮传感器、天线安装在线路上,地面十倍设备安装在铁路干线运行区间、分局交界口、编组站出入口,实时准确地完成列车的识别,并将识别出的标签信息及辅助信息通过通信电缆传输至中央处理设备和终端设备。

3、集中控制管理计算机系统及复示终端设备由计算机、打印机、通信模块及软件构成。

安装于编组站、交界口车站及列检所等场所,完成对列车标签信息的显示功能。

提交各个有关部门使用。

4、信息跟踪查询终端设备信息跟踪查询终端设备设在分局、路局车辆调度中心,查询车辆跟踪管理信息及车辆的运行区间位置,查询车辆检修状况信息报告、交界口车流统计结果等。

5、标签编程系统标签编程器是标签安装前,将车辆信息写入标签内存装置,可在车辆段或车辆工厂进行变成写入,操作数据对用户开放。

6、铁道部中央数据库管理系统全路标签编程站的总指挥部。

把标签编程站申请的每批车号与中央车号数据库进行核对,对重车号则重新分配新车号,再向标签编程站返回批复的车号信息。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案例模板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案例模板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应用——深圳远望谷公司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在中国铁路线上,南来北往飞驰着几十万辆货车,承担着国内50%以上的运输量。

为了及时掌握这些车辆的动态使用情况,在全国各地车站上有几万名车号员,无论白天黑夜,不管风雪雨霜,他们都要在规定的极有限的时间内以口念、笔记的原始方法记录、核定每一节车辆的车况与编号,然后用人力、电话和电报等方式一层层地向各级调度机构报告。

很显然,这种管理方式较落后,效率很低,差错也多,大大制约着铁路运输能力的发挥。

为了实现铁路运输现代化管理,远望谷与铁路部门合作,采用RFID技术,历时多年研制出了“XC型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解决了以上问题,使中国铁路货车管理一跃跨入世界先进水平。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是目前中国应用RFID最早、规模最大、最成功的案例。

它成功的应用于全国十八个铁路局,七万多公里的铁路上,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系统组成XC型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简称ATIS系统)组成图如图1所示。

系统包含以下组成部分:图1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框图1.硬件部分(如图2所示)1)电子标签:分为机车电子标签和车辆电子标签,分别安装到机车和车辆底部,内存机车和车辆的识别信息。

2)读出装置:又称为AEI设备或地面AEI设备,包括天线、主机等,用于读取标签中的数据。

除了地面AEI设备之外,还有手持式电子标签读出装置。

3)编程器:用于向标签中写入数据信息。

4)传输系统:用于各种信息传递。

图2 系统的硬件设备2.软件部分1)XC型AEI设备机务应用程序: 为适应机车出入库时自动读取机车标签中的信息而开发的一组程序。

2)XC型AEI设备车辆应用程序:为适应列车进入车站、局间分界口,编组站出入口自动采集整列过车标签(机车和车辆)信息的一组程序。

3)后台数据收集、处理系统:车站集中控制与处理系统(CPS系统)及列检复示、局监控和转发软件。

如图3所示。

图3 XC铁路车号车号自动识别系统核心软件三、工作原理电子标签安装于机车或车辆底部,地面读出装置(AEI设备)天线则安装于轨枕之间,开机传感器安装于来车方向前方钢轨内侧,地面读出装置主机安装于路边AEI设备小房内。

列车自动识别系统ATIS应用与实践

列车自动识别系统ATIS应用与实践
ZHAN G Shu e g zn
( o ue ne f iit f i y C mp trCe tr nsr o l ) o M y Ra wa
Ab ta t I hs a e, k u eo wid ws0 0st r— u c o ,h s c: nt ip p r ma e s f n o 2 0 e r tei f n t n teme o f be o id s bl ain o i h s t d o a lb de {t i zt ) fAuo t a i o tmai c
T a e t ct n ytm w l eeh ne dicesd. i it d c e a fugd l nt nerracrig rnI n f ai s i b acme ( rae)We l n o ueh ynjd e f ci ( o)codn i d i i oS e l n n wl r t w ma u o r
t h tt fC S m dM o m. t a ot es e o P a a e d I c nma ete s se mo e se d n k h y t m t t a y a dmo o v n e t i . e e t c n e in nt 1 s
K y od C mp t ; uo t Ie t ct n a l o idjd e e w r : o ue A tma c dni ai ,be d ,ug dma u c o . to s r i i f o b e l n t n Me d f i h
I 号I 吾
( ] eF nt 1 0 1 N t ii 0 0主机 , 1 8 内存 ,94 y 2M G 2硬 ( ) 由器 c c2 0 ; 2 路 i o5 0 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对提高铁路机车、车辆、集装箱的使用率利用率,提高铁路使用效率及运输管理水平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系统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便于功能扩展,是实现铁路运输管理和火车车辆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自动识别系统采用国际先进的微波反射调制技术、变型FSK编码技术,与国际标准接轨,将记轴、计辆、测速、测距等技术与车号自动识别技术相结合,实现标签定位。

该系统主要由标签、地面识别设备、复示终端设备、中央管理设备、标签编程器等部分组成。

一、主要构成
1、货车/机车电子标签(TAG)
标签内部存储器中存有车号信息及车辆技术参数信息。

标签安装在机车、货车底部的中梁上,由微带天线、虚拟电源、反射调制器、编码器、微处理器和存储器组成。

每个电子标签相当于每辆车的“身份证”。

2、地面识别系统(AEI)
地面识别系统由车轮传感器、天线、RF射频模块、读头、电源防雷装置、信号及通信防雷装置等部分组成。

其中,车轮传感器、天线安装在线路上,地面十倍设备安装在铁路干线运行区间、分局交界口、编组站出入口,实时准确地完成列车的识别,并将识别出的标签信息及辅助信息通过通信电缆传输至中央处理设备和终端设备。

3、集中控制管理计算机系统及复示终端设备
由计算机、打印机、通信模块及软件构成。

安装于编组站、交界口车站及列检所等场所,完成对列车标签信息的显示功能。

提交各个有关部门使用。

4、信息跟踪查询终端设备
信息跟踪查询终端设备设在分局、路局车辆调度中心,查询车辆跟踪管理信息及车辆的运行区间位置,查询车辆检修状况信息报告、交界口车流统计结果等。

5、标签编程系统
标签编程器是标签安装前,将车辆信息写入标签内存装置,可在车辆段或车辆工厂进行变成写入,操作数据对用户开放。

6、铁道部中央数据库管理系统
全路标签编程站的总指挥部。

把标签编程站申请的每批车号与中央车号数据库进行核对,对重车号则重新分配新车号,再向标签编程站返回批复的车号信息。

既集中统一的处理、分配和批复车号信息,同时又是一个信息管理和信息查询中心。

二、系统工作原理
1、地面识别系统的技术关键——微波反射技术
当列车即将进站时,列车的第一个轮子压过开机磁钢时开始计数,大于等于6此时开启微波射频装置(RF),微波射频装置在没有列车通过时保持关闭状态。

微波射频装置开启后,安装在轨道的地面天线开始工作,向每辆车底部的电子标签发射微波载波信号,激活标签,识别标签。

首先,标签在微处理其控制下,将标签内信息通过编码器进行编码,通过调制器控制微带天线,开始向地面发射信息;地面天线立即接收发射回的标签内信息,并传送到铁路旁的探测机房;由机房内无人值守的地面读出计算机将接收到的已调波信号进行解调、译码、处理和判别;然后将处理后的信息送入车站机房的GPS集中管理系统。

当列车的最后一辆车的轮子压过关门磁钢时,关闭射频装置,准备下次车辆到来时工作。

GPS系统对多台识别设备进行管理,按照铁路TMIS的通信谢意规程,将识别后的信息向铁路TMIS等系统传送,即向目的地存储转发。

工作程序模式,如图1所示。

2、信息处理技术的关键——CPS多线程多目标存储转发技术
CPS具有多线程多目标存储转发机制的特点。

可以同时向多个目标发送报文,具有较高的发送效率;CPS转发程序具有准确无误、不丢失报文的特点,有一定的实时性,是一个存储转发装置。

当CPS收到AEI报文时,转发程序立刻向各个预定义目标发送报文,如果此时到达某个目标的网络线路不通,转发程
序会把未成功发送的报文存储起来,等线路通时,转发程序自动把以前未成功发送的报文发送出去。

应用模式如图2所示。

转发程序的文件传输基于TCP/IP协议。

高层传输协议使用FTP协议或CPS自定义协议。

对于主机操作系统如UNIX、VMS、OS/2、WINDOWS NT等具有FTP服务程序的操作系统,使用FTP协议传输报文,对WINDOWS95、WINDOWS98不带FTP服务程序的操作系统,在其上安装转发系统配备的CPS 报文接收程序,使用CPS自定义协议传输报文文件。

CPS转发程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中一项重要的软件工程。

3、防止标签出现重号错号的技术关键——容错技术
出现重车号不但会严重影响车号信息的使用效果,而且会造成ATIS整个工程的失败。

建立一套完善的、严格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和作业流程,避免标签出现“重号、错号”。

在计算机方面,要求开发出的标签编程管理软件应具有合理的流程、严密的防错、纠错及容错技术。

下面谈谈几个主要的容错技术。

(1)为了便于理解,请先看标签编程、安装工作程序示意图3。

(2)“相关项目一致性”校验法。

对一辆车的信息输入完毕后,要按[校对C]键,否则本次输入为无效,如果校对后出现“车号与车种不符!是否按错号处理,请确认”异常信息时,要认真分析车号和车种这两个相关项;比如棚车车号范围为3,000,000—3,499,999;如果选择了棚车的车种,而却输入了一个4,300,00的车号,则认为该号为错号,如果确实是错号,单击[确定];否则应仔细检查车号车种的输入值是否有误。

确保相关联的项输入一致,对保证车号输入的准确性又加了一道防线。

(3)“重要项目两次输入一致”校验法。

在标签编程站,车号是最重要的输入项。

为了避免误操作造成的错车号,对车号要进行两次输入两次校验。

第一次输入校对后,如果提示“输入正常”信息,则输入框内的输入信息被清空,再将“现在车号”进行
第二次输入,再校对。

然后再按[两次输入一致]校验键,比较两次输入的车号,如果无异常提示信息,说明两次输入车号完全一致,车号输入正确,可进入下一车辆的信息输入;不一致时,需重新输入两次车号,直至正确。

(4)“比较过滤”校验法。

每个标签编程站确保输入的一批车号信息正确无误后,可向铁道部车号中央数据库申请此批车号的批复。

当部数据库接到申请后,采用“比较过滤”法,自动把申请的车号逐一与中央车号库进行比较,如果申请的车号已经被分配过了,说明申请的车号为重车号,必须过滤掉此车号,即此车号不再分配,则重新分配一个新车号;不重号的仍用原申请车号。

最后部中央库将批复的此批车号反馈回标签编程站,由信息编码计算机输出到标签编程器,并写入到编程器上安置的电子标签内;同时将打印的3份标签内容记录贴在标签正反面和附表上;再把贴好的标签拿到站段对号入坐的安装在每辆现车底部中梁的指定位置上。

全部安装完毕并检验无误,上网向部中央库再次确认此批车号,此批确认后的车号不再分配,这样才能避免已分配过的车号再被重新分配。

(5)“理论与实际结合”校验法。

一列车的每辆车的标签安装完成后,在安装现场由检查员,验收员进行检查验收,他们使用便携式读出器复逐一读出每辆现车车底标签内的信息后,首先仔细与现车车体记录及安装单逐一核对;再将便携式读出器送到标签编程站,由计算机读出其内存的内容,并自动与计算机存储的有关车号的信息核对,如果无异常提示信息,说明实际工作中车号标签没有错装、重装现象,核实结果证实“理论”与“实际”相一致。

(6)“断点续接”容错技术。

有时编程系统发生故障(断电、死机、机器故障等),如果防范措施不当,就会出现重传、重输、漏传和漏输的现象,重车号错车号也就难以避免,甚至造成标签编程系统工作混乱,从而影响整个ATIS系统的顺利进行。

在标签编程站,比如车号信息还未完全输入,系统发生故障,待系统恢复后,通过采用断点续接技术,计算机能够把新输入的车号信息与以前已输入过的车号信息自动联接在一起。

车号全部输入完毕,在向铁道部中央库申请车号批复时,系统出现故障或线路中断时,同样待系统恢复正常后,采用断点续接技术,系统会自动从断点处继续申请批复车号,故障前已申请的车号无须重新申请。

计算机在向标签编程器的标签写入车号信息时,如果发生故障,故障排除后,同样利用断点续接技术,还可以从断点处继续写入,无需重写,即以前的标签编程有效,标签即不会作废也不会漏写、重写和错写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