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结构学课程标准-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合集下载

高职护理解剖学教学大纲

高职护理解剖学教学大纲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教学大纲课程:人体结构学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护理部:医护系系日5年20117月1江苏建康职业学院《人体结构学》教学大纲二○一一年七月修订一、课程名称人体结构学二、适用专业层次三年制高职(专科)护理三、课程性质与任务人体结构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发生发展及其与功能关系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其研究内容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

学好人体结构学,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如生理、病理、药理学等)和临床医学课程(如外科、内科、儿科、妇产科、五官科学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人体解剖学绪论【掌握】解剖常用术语【熟悉】人体器官、系统的概念【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分科、人体的变异和畸形第一篇运动学第一章骨学【掌握】 1.骨的形态和构造2.全身各部骨的组成、形态及主要特征3.全身各部重要骨性标志及其临床意义【熟悉】 1.颅骨的组成与分部2.颅整体观的主要形态结构3.新生儿颅的特征【了解】 1.骨的理、化特性2.骨的发生及可塑性3.骨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 2第二章骨连结【掌握】 1.关节的基本结构2.躯干骨连结的主要结构3.肩、肘、桡腕、髋、膝、距小腿关节的组成、特点和功能4.骨盆的组成、分部【熟悉】 1.骨连结的分类2.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特点和功能【了解】 1.关节的辅助装置2.全身其他各部骨连结的名称、性质和特点肌第三章学全身肌的分群、分层、名称及主要功能掌握【】 1. 2.膈的位置、形态、结构及作用性标志腱)全身常用肌( 3. 1.咬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背阔肌、主要肌的作用(【熟悉】)竖脊肌、胸大肌、髂腰肌、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等 1.了解【】) (腹壁局部结构腹白线、腹直肌鞘、腹股沟管、腹股沟三角、腹壁层次肌的分类、结构、起止及辅助结构 2.3.四肢肌作用概述第二篇内脏学总论第一章胸腹部标志线及分区】【掌握熟悉【】内脏概念】【了解内脏的一般结构第二章消化系统 1.】【掌握消化系的组成,上、下消化道的概念消化系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主要特征 2. 】【熟悉消化系各器官的毗邻关系及体表投影【消化系各器官的构造概况了解】呼吸系统第三章 1.】呼吸系的组成,上、下呼吸道的概念掌握【 2.呼吸系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主要特征 3.胸膜、胸膜腔的概念,胸膜分部及其下界体表投影 4.纵隔的概念 1. 鼻腔的分部、结构,鼻旁窦的位置,开口部位及临床意义】熟悉【喉腔的分部和结构特点 2. 1.了解【呼吸系各器官的结构特点】喉的组成,喉软骨的名称、特 2.征33. 纵隔的境界和分部第四章泌尿系统【掌握】 1.泌尿系的组成、各器官的形态、位置及主要特征2.肾的大体构造、肾的被膜3.输尿管的分部及狭窄部位4.膀胱的分部及其与腹膜的关系【熟悉】 1.肾的位置及其固定因素2.女性尿道的形态特征【了解】肾的毗邻 1. 膀胱的毗邻 2. 输尿管的行程 3.第五章生殖系统 1. 男、女生殖器的组成,各器官属性、位置、形态和主要特征【掌握】精索的概念,男性尿道的分部,弯曲和狭窄部位 2. 输卵管的分部,子宫分部及其固定韧带的名称和作用 3. 1.男、女性各生殖器官的构造概况熟悉【】2.会阴的主要结构 1.【了解】男、女性各生殖器官的年龄变化2.睾丸下降及阴囊层次3.男、女性生殖细胞的体外运行途径4.会阴的概念,广义会阴的境界和分区膜腹第六章1.腹膜与腹膜腔的概念【掌握】2.腹膜与脏器的关系3.腹膜形成的陷凹 1.腹膜形成的各种结构(熟悉【】网膜、系膜和韧带)腹膜形成的皱襞和隐窝 2. 1.了解【】腹膜的性状和功能脉管系统第三篇心血管系第一章 1.】掌握【心血管系的组成,大、小循环的径路2.心的位置、外形、心腔和心包3.心的体表投影4.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分部及各部分支)侧重腹部动脉( 5.全身各部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分布上、下腔静脉系的组成,主要属支及收集范围侧重全身浅静脉及肝门静脉( 6.) 系41.】熟悉【全射动脉触搏点及主要动脉的体表投影【了解】 1.血管的吻合、侧副支、侧副循环及变异情况2.动脉、毛细血管及静脉的结构概况3.心壁的构造,心传导系,心的血管4.全身各主要脏器的血管配布第二章淋巴系【掌握】 1.淋巴系的组成、淋巴循环的径路2.淋巴干的名称及其收集淋巴的部位3.淋巴导管的名称、合成、起止、行程及收纳范围【熟悉】 1.脾的位置和形态【了解】淋巴结的形态,全身各部淋巴结群的名称、位置 1. 2.胸腺的位置和形态 3.淋巴结、脾、胸腺的构造概况及生理意义内分泌系统第四篇掌握】内分泌系统各器官的名称及位置【】【熟悉内分泌系统各器官的形态和分部了解】内分泌的概念,各内分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感觉器官第五篇掌握感觉器、感受器的概念】【【了解】感受器的分类和作用视第一章器 1.掌握【】眼球壁的层次,分部及形态结构2.眼球内容物和名称、位置和结构特征 1.】房水循环的途径熟悉【 1.【了解眼副器组成、名称、位置和结构特征】 2.视网膜视部的组织结构、外界光线至视细胞的传导径路3.眼的血管和神经第二章前庭蜗器 1.】耳的分部及各部的组成、位置、结构、特征掌握【位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的名称、位置和结构 2. 1.熟悉【】鼓膜的位置、形态和分布2.小儿咽鼓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1.】中耳鼓室的位置、结构特征了解【声波的传导途径2.神经系统第六篇 5第一章论总【掌握】神经系统的区分和常用术语【熟悉】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第二章中枢神经【掌握】 1.脊髓的位置、外形和内部主要结构2.脑的组成及各部的位置、外形和内部主要结构3.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4.内囊的位置、分部、内容及临床意义5.脑、脊髓被膜的层次,分部和各部结构特征脊髓节段概念及其与椎骨对应关系、节段性分布概况【熟悉】 1. 2.脑干的分部及各部灰、白质配布情况 3.脑的动脉来源及其分支分布情况脑室系统及脑脊液循环 4. 间脑的分部及各部主要结构、功能 5. 基底核的种类及纹状体的概念 6. 1.脊髓及脑各部的主要功能【了解】小脑的分部、外界的联系和主要机能2. 血脑屏障概念3.周围神经系统第三章 1.【掌握脊神经的组成、分支和分布规律】 2.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的组成、位置和主要分支 3.膈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胸神经前支、股神经、坐骨神经的分支分布及损伤后主要表现脑神经的名称、序号、性质 4. 5.Ⅲ、Ⅴ、Ⅶ、Ⅸ、Ⅹ诸脑神经的分支分布概况 6.自主神经的概念、区分和特点 7.交感神经和付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位置 1.】主要的交感神经节和付交感神经节的名称、位置熟悉【 1.】了解腋神经、肌皮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闭孔神经、阴部神经的【主要行程,分布范围和临床联系 2.脑神经的相关神经核、连脑部位、损伤后主要表现Ⅰ、Ⅱ、Ⅳ、Ⅷ、Ⅺ、Ⅻ诸脑神经的分布概况 3. 内脏神经的中枢部、内脏感觉的特点。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江苏健康职业学院)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江苏健康职业学院)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江苏建康职业学院《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二○一二年十月修订一、课程性质《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含涉外护理方向、助产护理方向等)的专业核心课程,包含护理学导论部分与基础护理学部分,主要培养学生在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家庭护理等岗位必需的护理能力。

通过学习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护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运用护理程序的基本工作方法,将“以人为中心”、“以健康问题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服务理念贯穿于对患者的生活护理、治疗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和护患沟通等工作过程中,其作用是培养护生必备的基本护理能力,全面提高职业素质,满足护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为护生学习临床专科护理和进入临床实习、日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设计理念:按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特点,根据护理专业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护理岗位群的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教、学、做”一体为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我院所依托的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按照卫生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医学教学与临床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坚持从护理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由专业教师和临床护理专家共同构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基于护理工作岗位与护理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实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课程设计理念,以突出职业能力、动手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护理技能和对护理的感悟。

(图1 课程设计理念)图1 课程设计理念设计思路:1.以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学习项目为导向由临床一线的护理专家与专业教师组成课程建设与教学团队,按照临床护理工作岗位过程和各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分析,将工作任务进行整合。

按照护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素质要求、工作方法、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基于工作过程),按照护理学基本理论、护士素质、护理工作方法、基本护理技术等模块,形成整合后的典型工作任务即学习项目。

每个项目依据实际工作情景和实践特性,设计典型的学习任务。

解剖学课程介绍及课程标准

解剖学课程介绍及课程标准

课程介绍及课程标准课程简介《正常人体结构》是一门经典而又充满着活力的重要的医学核心课程。

它的不断发展推动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同时又不断地从临床医学的发展中获得更新和发展的动力。

课程是由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整合而成,主要阐述正常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器官的形态结构以及人胚发生发育规律。

在医学中1/3以上的名词均来源于本课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医学及医学相关行业的各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特别着重培养学生崇敬、珍惜生命和救死扶伤的职业敬业精神,为职业道德的素质养成教育,培养增强学生社会能力做早期铺垫,在医学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是护理、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针灸推拿、康复治疗、医学检验、医疗美容、医学影像等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以及相应的功能。

为学习后续医学课程以及各专业岗位实践,如护理专业正确的健康评估和临床护理操作等专业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40110121学时:96学时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护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正常人体结构》是医学基础教育的奠基和支柱课程。

其在护理专业中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位置关系及其发生发展的科学。

其包括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和胚胎学,属于生物学中形态的范畴。

(二)课程定位《正常人体结构》与医学各科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医学科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为后续的正常人体功能、病理、药理及各门临床学科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只有在正确认识人体形态和结构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人的生理现象和病理过程。

否则无法判断人体的正常与异常,区别生理与病理状态,更不能对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

它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能够在标本、模型和活体上辩认人体形态结构。

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并培养自学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突出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坚持把课程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教学实际有机结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全面有序地进行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卫生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新需求。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精品课程立项结题验收表.doc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精品课程立项结题验收表.doc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精品课程立项结题验收表课程名称课程类型课程负责人建设经费姓名朱劲华项周宾目基参周晓伟本加于基政情况人员汪平情况魏宝庆黄连春王路进谭美云朱祖健雷鸣人体结构学学分 6.0 专业基础课程授课对象三年制护理专业朱劲华周宾职务 /职称副教授5000 建设时间2012-2014性别年龄职称在课程建设中承担的主要工作女41 副教授人体结构学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建设及网络的建设女55 副教授人体结构学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建设及网络的建设男61 副教授人体结构学课程的建设男59 副教授人体结构学课程的建设女60高级实人体结构学课程实验实训的建设验师男55 实验师人体结构学课程实验实训的建设男45 讲师人体结构学课程的建设男44 实验师人体结构学课程实验实训的建设女37 副教授人体结构学课程的建设男36 实验师人体结构学课程实验实训的建设男32 讲师人体结构学课程的建设说明:应包括课程基本情况概述、课程建设内容(如课程建设规划、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教材、基本教学文件、课后辅助教学环节建设)、课程特色、项目组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及获奖情况等,字数控制在4000 字左右。

《人体结构学》课程是我校第二批建设的精品课程,根据我院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在对本课程多年教学和实践积累的基础上, 2012 年初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在学校和系部的大力支持下,本课程组全体人员全力以赴,积极参与进行课程建设,在教学管理、教材建设、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完善,取得了显著成绩,使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一、课程基本情况概述“人体解剖学” 和“组织胚胎学” 一直以来都是高职护理、康复、影像技术、检验等专科医学的主干课程,也是药学类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我院于 2006 年整合了人体解剖学系和组织胚胎学系的教学资源,将人体解剖学与组织学融为一体。

《人体系统解剖学》(临床医学五年制,影像等专业)课程标准

《人体系统解剖学》(临床医学五年制,影像等专业)课程标准

人体解剖学一、课程概述授课教研室解剖学教研室授课学期第2.3学期课程名称中文人体解剖学课程类别必修课英文Human Anatomy学时分配总学时200 理论63 习题实验实训137 上机见习适用专业层次临床医学、病理诊断、、医学影像五年制(一)课程性质、地位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形态和结构特征的科学,隶属于生物科学的形态学范畴。

它是医学生学习的第一门必修医学基础主干课程,即医学课程学习的入门和奠基课程。

医学中有近1/3的名词来源于解剖学。

只有在充分认识正常人体形态和结构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人体的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

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先进诊疗手段和方法应用于临床,如CT、MRI、介入医学、微创医学等,都与解剖学知识的应用与发展密切相关。

在大体解剖教学模块教学设计中,将总学时(140学时)的76%安排在实验室教学,学员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尸体解剖训练和学习,各小组分工协作,模拟手术操作的方式,每次轮流主刀,其余同学担任助手,负责翻阅教材、图谱,探讨结构的解剖和观察。

同时教员巡回指导和评判优良,激励各组之间展开竞赛。

通过每个实验组轮流推举代表,对所学内容归纳总结,其他组员提示补充。

通过提出临床和实际应用问题,安排各小组成员课余时间积极准备,课堂展开讨论等。

在神经解剖教学模块教学中,设计了理论→实践→病例分析讨论的教学环节,将总学时(60学时)的50%安排在实验室教学,以实践观摩为基础,病例分析讨论为主线,为学生学习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空间和情景。

无论是大体解剖还是神经解剖,理论课教学均采取多媒体课件形式讲授,课件全部为图文结合形式,应用图片结合动画指示,结合动画视频,录像视频,结合临床和日常生活现象讲授较难理解的结构。

此外,通过“解剖学论坛”、课外解剖实践活动、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的课堂外教学以弥补课堂内教学的不足。

通过开课前师生见面会、课程中期师生联谊会、课程终末教学评价会和问卷调查等手段,促进教员和学员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从教与学的层面达到反馈调控和评价课程的目的。

《人体机能》课程标准(2019-护理专业高职高专)

《人体机能》课程标准(2019-护理专业高职高专)

《人体机能》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人体机能学学分:6计划学时: 72(理论)+24(实践)适用专业:护理、助产专业1.前言1.1课程性质人体机能学是护理专业群(含助产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本课程以人体生理学为主干,对人体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而形成的一门医学基础课程。

1.2设计思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机能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建立人体机能的整体观、稳态观、健康观,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全面理解和认识人体机能,从而为学好后续基础理论课程、职业能力课程打下扎实基础。

2.课程目标2.1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建立人体生命的整体观、稳态观、健康观;养成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和救死扶伤、乐于奉献的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责任意识、团队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会血型鉴定、心音听诊、动脉血压测量、肺通气功能测定、体温测量、瞳孔对光反射检查、视力、听力检查等基本技能;会科学、规范描述学习(工作)中所观察到机能活动现象;初步学会动物常用生命指标测量方法;能初步应用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解释常见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为护理对象进行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2.2具体目标2.2.1知识目标●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主要生理功能;●掌握重要器官系统常见疾病的功能和代谢变化;●熟悉重要器官系统的功能调节方式;●熟悉人体生命现象的重要生理参数和意义;●熟悉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具备参加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其他职业资格考试的基本理论知识。

2.2.2能力目标●能正确使用机能学实验的基本仪器设备,掌握基本操作技术;●训练学生掌握常用生命指标测量方法,学会血型鉴定、动脉血压测量、肺通气功能测定、体温测量、视力、听力检查等基本临床技能;●学会科学、规范描述学习(工作)中所观察到机能活动现象的能力;●能初步应用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解释常见疾病的发病原因,为护理对象进行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提供理论依据;2.2.3素质目标●建立人体生命的整体观、稳态观;●培养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和救死扶伤、乐于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团队合作和团队工作精神;●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勤奋的工作态度。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精品课程立项结题验收表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精品课程立项结题验收表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精品课程立项结题验收表项目基本情况课程名称人体结构学学分 6.0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授课对象三年制护理专业课程负责人朱劲华周宾职务/职称副教授建设经费5000 建设时间2012-2014参加人员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职称在课程建设中承担的主要工作朱劲华女41 副教授人体结构学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建设及网络的建设周宾女55 副教授人体结构学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建设及网络的建设周晓伟男61 副教授人体结构学课程的建设于基政男59 副教授人体结构学课程的建设汪平女60高级实验师人体结构学课程实验实训的建设魏宝庆男55 实验师人体结构学课程实验实训的建设黄连春男45 讲师人体结构学课程的建设王路进男44 实验师人体结构学课程实验实训的建设谭美云女37 副教授人体结构学课程的建设朱祖健男36 实验师人体结构学课程实验实训的建设雷鸣男32 讲师人体结构学课程的建设课程建设总结报告说明:应包括课程基本情况概述、课程建设内容(如课程建设规划、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教材、基本教学文件、课后辅助教学环节建设)、课程特色、项目组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及获奖情况等,字数控制在4000字左右。

《人体结构学》课程是我校第二批建设的精品课程,根据我院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在对本课程多年教学和实践积累的基础上,2012年初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在学校和系部的大力支持下,本课程组全体人员全力以赴,积极参与进行课程建设,在教学管理、教材建设、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完善,取得了显著成绩,使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一、课程基本情况概述“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一直以来都是高职护理、康复、影像技术、检验等专科医学的主干课程,也是药学类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我院于2006年整合了人体解剖学系和组织胚胎学系的教学资源,将人体解剖学与组织学融为一体。

高职院校护理解剖课程标准(人体形态与结构)

高职院校护理解剖课程标准(人体形态与结构)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人体形态与结构执笔人:审核人:《人体形态与结构》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人体形态与结构二、建议课时 120学时三、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

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学生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道德。

四、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开设的依据和内容选择标准人体形态与结构是医学各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是基础课中的必修课,而且还是医学临床课的基础,在培养医学生的过程中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

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

人体形态与结构与其他医学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该课程是医学科学的先导,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基础。

人体形态与结构是阐明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的科学,学习本学科的目的在于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特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并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2、课程内容设计在人体形态与结构的教学中,要加强智能和人才的教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仅教知识,而且教方法;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通过讲课、学习教材、观察标本,来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适当地联系临床,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和目的性。

人体形态与结构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考试等。

其中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CAI课件对板书和器官结构的图示以及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

实验是教师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等,并结合电化教学手段,强化学生对人体器官结构、形态、位置、毗邻关系的感性认识,并通过教师的指导和总结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分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两种,理论考试是指学期末本学科的结业考试,是对医学生学完系统解剖学的总体测试,实验考试是检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实物标本的掌握情况,这也是本学科重视实验教学的具体表现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人体结构学》课程标准
二○一二年十月
一、课程性质
人体结构学分为大体解剖和组织学两部分,是研究正常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科学。

是医学护理基础教育的奠基和支柱课程。

是后继护理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基础和重要必修课。

二、课程设计思路
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实用型一线护理专业人才的的职业任务为导向,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必需、够用、实用的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共同基础。

精选课程内容;注重基础,降低难度,反映前沿,交叉组合。

课程以与人体正常解剖结构相关的护理工作任务为引领,力求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线,采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模式,采用以多媒体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手段,运用教具模型、标本、挂图、尸体、案例分析、以问题为中心等多元化教学方法。

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护理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新需求。

三、课程学习目标
(一)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人体结构学是医学类护理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扎实的人体结构学知识,是学好其他护理专业课程的前提和保证。

人体结构学的后续课程主要有生理学、病理学、病原微生物和免疫学、护理操作实验等课程。

(二)课程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人体的分区,各系统器官组成,主要器官位置和形态结构;熟悉系统中各器官毗邻,理解相互间的功能关系,能说出临床常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

(2)掌握基本
组织、器官的光镜结构;熟悉组织器官的超微结构;了解人胚的早期发育。

(3)了解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的最新进展及临床应用情况。

2.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标本、模型、组织切片,寻找解剖结构,能熟练指认基本的人体标本,快速阅读人体图谱,培养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观察、归纳、判断、记忆能力。

(2)通过实验,能深刻理解人体结构与护理工作的关系;能熟练进行与人体解剖结构相关的护理操作。

(3)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人体结构的基本知识,为其它基础课和临床课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走向临床铺平道路。

3.素质目标
要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责任感,职业态度与职业价值观、职业意识与职业情感(同情心、责任心、事业心)。

四、课程学习内容设计与学时分配
按照护理专业课程目标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课程内容。

《人体结构学》依据基础医学课程优化组合的原则,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强调正常人体结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课程学习内容设计与学时分配表
五、教学资源
1.教师任教要求任课教师应具有临床医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较为完整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体系,经过人体结构学专业培训和标本制作辨认培训,能够胜任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高职护理专业的人体结构学教学。

对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工作任务等熟悉,课程设计与护理专业工作任务要求及基础医学、临床护理实践相衔接。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指导学生合理学习《人体结构学》课程。

2.教材选用《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十二五规划教材)吴金英、申社年、朱劲华主编,江苏科技出版社,2011-08第1版
3.主要学习资料
参考书目:
1)《人体解剖学》文乐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第2版,2008年。

2)《组织学与胚胎学》邹仲之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2008年。

3)《组织学与胚胎学彩色图谱》石玉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版,2010年
4.课程网站建成我院人体结构学网络课程网站,以助学和交流。

网址:/jpkcrtjgx/
5.实验教学条件
人体结构学实验室现有大型标本陈列室1间、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室4间、挂图室1间、切片室1间、解剖实验室5间、显微镜室2间及显微数码互动多媒体室2间。

现有标本、模型、尸体、显微镜、显微图像、多媒体教学系统、实物投影仪等仪器。

本课程所需的校内实验条件
六、教学评价
1.课程考核
考核性质:考试课,评价依据是本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考核合格,即总评60分及以上,获得规定学分。

2. 考核标准
本课程考核是形成性考核:
1)理论成绩的综合评价: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以检测解剖学、组织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主。

以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满分为100分,占总评成绩的70%。

2)实验考核的综合评价:主要检测动手能力、实验操作的积极性和独立性。

形式为标本指认占总评成绩的15%,组织学实验报告占总评成绩的5%。

3)平时成绩的综合评价:主要为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占总成绩比例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