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国宝—大熊猫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
第17课《国宝——大熊猫》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一下)1doc初中语文

第17课《国宝——大熊猫》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一下)1doc初中语文基础题1.给以下加粗字注音。
濒〔〕危獏〔〕上林苑〔〕翌〔〕日栖〔〕息繁育〔〕孤僻〔〕辉煌〔〕哺〔〕乳分娩〔〕笨拙〔〕仔〔〕熊猫2.选词填空。
〔1〕大熊猫长相俊秀,神态________〔温顺、温顺、温驯〕,给人以优美、爽朗的感受。
〔2〕它的听觉专门________〔机敏、灵敏、灵活、机警〕,受到惊扰时,就专门________〔机敏、灵敏、灵活、机警〕地攀上高高的树梢,隐藏起来。
〔3〕不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动晃,爬起树来却挺________〔聪慧、高强、高超〕。
〔4〕我国已建立了13个以爱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爱护区,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爱护措施,细心________〔爱护、爱护、呵护〕,以挽救这一濒危物种。
3.讲明词语并造句。
〔1〕乐不可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辉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出加粗字讲明与例词相同的项。
〔1〕例:漫不经心〔〕A.漫山遍野 B.漫无目的C.漫无边际 D.黄沙漫天〔2〕例:屈指可数〔〕A.屈打成招 B.屈膝投降C.宁死不屈 D.理屈辞穷〔3〕例:乐不可支〔〕A.支离破裂 B.合理支配C.体力不支 D.长江支流5.讲讲以下句中加粗词语的表达作用。
〔1〕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也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濒危动物。
〔2〕它的听觉专门灵敏,受到惊扰时,就专门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隐藏起来。
〔3〕现在我国野生的大熊猫屈指可数,估量只有1000只左右。
〔4〕现在,中国的大熊猫专家们逐步把握了大熊猫的生殖规律,差不多有上百只仔熊猫在繁育中心产生了。
6.指出以下各句所用的讲明方法并讲明其作用。
〔1〕大熊猫就像一颗辉煌的东方明珠,给这些国家的动物园增加了华夏异彩。
讲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
2017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国宝—大熊猫》课后练习

国宝一大熊猫•课后练习基础题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濒()危猿() 上林苑()翌()0栖()息繁衍() 孤僻()璀璨()哺()乳分娩() 笨拙()仔()熊猫2、选词填空。
⑴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_________ (温酿温与、温驯),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受。
(2) ___________________ 它的听觉菲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敏、灵敏.灵活、机灵),受到惊扰时,就非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敏、灵敏.灵活.机灵)地攀上髙髙的树梢,躲藏起来。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別瞧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树来却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聪明、髙强、高明).(4)我国已建立了13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保护描施,细心 ______ (保护、维护、呵护),以拯救这一濒危物种.3、解释词语并造句。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乐不可支:(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璀璨:4、选出加粗字解释与例词相同的项。
(1)例:漫不经心()A、漫山遍野B、漫无目的C、漫无边际D、黄沙漫天(2)例:屈指可数()A、屈打成招B、屈膝投降C、宁死不屈D、理屈辞穷(3)例:乐不可支()A、支离破碎B、合理支配C、体力不支D、长江支流5、说说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表达作用。
⑴大熊猫就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也就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濒危动物。
(2)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髙髙的树梢,躲藏起来。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大熊猫》同步训练及答案

第十七课国宝——大熊猫叶永烈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思是“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
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
这一“错案”是这么造成的:解放前’,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
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
“熊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惯了,也就很难纠正。
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
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
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
这是为什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
大熊猫食用的竹类共有17种,其中最爱吃的是冷箭竹和华橘竹。
不过,竹子中的营养成分不多,主要是难以消化的纤维素,所以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
凡是大熊猫活动的地方,最容易发现的就是一堆堆纤维素粪便。
不过,大熊猫有时也会显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类动物。
1.选文介绍了关于大熊猫两个方面的知识,请加以概括。
(1) (2)2.大熊猫虽然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很高,但它也有适应环境的一面,所以它是有着300万年历史的古老动物。
.请从文中找出有关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答:3.说明文的语言讲求科学性,有时用科学术语,如大熊猫属于“食肉目”。
请从文中再找出这样的例子来。
答:4.说明文的语言讲求准确性。
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
答:5.结合上文内容,说说把“猫熊”叫做“熊猫”,错在哪里?你能从中受到什么教育?答:6.依据上文应怎样判定大熊猫的活动地方?理由呢?答:参考答案与解析第十七课国宝——大熊猫1.(1)大熊猫名字的由来。
2017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国宝—大熊猫》课后练习

国宝——大熊猫·课后练习基础题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濒()危獏( ) 上林苑( ) 翌( )日栖( )息繁衍( ) 孤僻( ) 璀璨( )哺()乳分娩( ) 笨拙( )仔()熊猫2、选词填空。
(1)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________(温顺、温与、温驯),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受。
(2)它的听觉非常________(机敏、灵敏、灵活、机灵),受到惊扰时,就非常________(机敏、灵敏、灵活、机灵)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
(3)别瞧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树来却挺________(聪明、高强、高明). (4)我国已建立了13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保护措施,细心________(保护、维护、呵护),以拯救这一濒危物种.3、解释词语并造句。
(1)乐不可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璀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出加粗字解释与例词相同的项。
(1)例:漫不经心( )A、漫山遍野B、漫无目的C、漫无边际D、黄沙漫天(2)例:屈指可数( )A、屈打成招B、屈膝投降C、宁死不屈D、理屈辞穷(3)例:乐不可支( )A、支离破碎B、合理支配C、体力不支D、长江支流5、说说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表达作用。
(1)大熊猫就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也就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濒危动物。
(2)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
(3)如今我国野生的大熊猫屈指可数,估计只有1000只左右。
(4)如今,中国的大熊猫专家们逐渐掌握了大熊猫的生殖规律,已经有上百只仔熊猫在繁殖中心诞生了。
6、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1)大熊猫就像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给这些国家的动物园增添了华夏异彩。
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十七 国宝—大熊猫同步练习2 苏教版

《国宝——大熊猫》同步练习【模拟练习】1. 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能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B.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地球变小了,如果是远隔重洋,也一样可以在瞬间互通信息。
C. 大熊猫原先属于食肉目,后来之所以吃竹子是由于寻不着肉食。
D. 发达国家应该承担为发展中国家进行资金、技术援助。
2.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
据法新社9月11日报道,比利时《晚报》叫嚷“引发不和的熊猫”,《自由比利时报》则说:“熊猫,一个事关国家利益的问题。
”报道指出,问题的症结在于这种无疑将带来大批参观者的珍稀动物将被寄养在南部讲法语的瓦隆区的天堂动物园内,这里距离比利时首相埃利奥·迪吕波曾经担任市长的蒙斯市不远。
对于此次在这场大熊猫争夺战中输给仅有几十年历史的天堂动物园,比利时最古老、最知名的安特卫普动物园大为愤慨,这座动物园位于北部荷语区海港城市安特卫普市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下列文章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①山坡上覆盖着葱茏茂密的原始森林。
②那里的森林地带人烟稀少,绝大部分山岭都是悬崖绝壁,高耸入云,但也有连绵不绝的缓坡。
③生活在这里的大熊猫,终年就以嫩竹清泉度日,成了“竹林隐士”。
④山林间云雾缭绕,烟波浩瀚,空气潮湿,泉水丰富,到处生长着苔藓,在繁茂的植物中夹杂多种竹类。
⑤大熊猫如今分布地域十分狭窄,仅见于我国四川省的岷山、邛崃山和大小凉山,甘肃省的南缘和陕西省秦岭南麓等海拔2000~3500米的崇山峻岭。
大熊猫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它是有着300万年历史的古老动物,对科学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动物具有珍贵的价值。
化石研究表明,大熊猫几百万年来的形态构造变化不大。
现今的大熊猫仍然保留着许多原始的特征。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国宝—大熊猫》同步练习B卷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国宝—大熊猫》同步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共11题;共35分)1. (2分)给下列加线的词语选择一种最恰当的解释。
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A . 竟然B . 抄近C . 径直D . 拐弯2.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笨拙(zuō)璀璨(cuǐ)孤僻(pì)漫不经心(màn)B . 翌日(yì)呵护(kē)栖息(qī)崇山峻岭(chóng)C . 濒危(pìn)林苑(yuàn)分娩(miǎn)憨态可掬(jū)D . 仔熊猫(zǐ)哺乳(bǔ)繁衍(yǎn)烟波浩瀚(hàn)3. (2分)说话时,重音落在不同的词语上,表达的意思往往不一样,请选出重音处理与括号里的意思不一致的一项()A . 你的脸为什么这么红?(强调原因)B . 你的脸为什么这么红?(强调对象)C . 你的脸为什么这么红?(强调位置)D . 你的脸为什么这么红?(强调程度)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B . 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C .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D . 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5. (3分)读下面这段文字,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在这个精彩纷呈的年代,我们要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
我们登上山巅,________旖旎壮丽的山川,留存美丽的风景;我们细数历史,________名垂千古的先贤,接受灵魂的洗礼;我们畅想前景,________灿烂美好的未来,获取希望的动力。
A.展望 B.眺望 C.仰望。
6. (5分)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7 国宝大熊猫练习 苏教版

《国宝大熊猫》同步练习1.注意下列字音。
濒()危獏()上林苑()翌()日栖()息繁衍()孤僻()璀璨()哺()乳分娩()笨拙()仔()熊猫2.为下列句子选择合适的词语。
(1)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________(温顺、温和、温驯),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受。
(2)它的听觉非常________(机敏、灵敏、灵活、机灵),受到惊扰时,就非常________(机敏、灵敏、灵活、机灵)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
(3)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树来却挺________(聪明、高强、高明)。
(4)我国已建立了13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保护措施,细心________(保护、维护、呵护),以拯救这一濒危物种。
3.试着解释下面词语,并用词语造句。
(1)乐不可支:(2)璀璨:4.选出加粗字解释与例词相同的项。
(1)例:漫不经心()A.漫山遍野 B.漫无目的C.漫无边际 D.黄沙漫天(2)例:屈指可数()A.屈打成招 B.屈膝投降C.宁死不屈 D.理屈辞穷(3)例:乐不可支()A.支离破碎 B.合理支配C.体力不支 D.长江支流5.说说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表达作用。
(1)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也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濒危动物。
(2)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
(3)如今我国野生的大熊猫屈指可数,估计只有1000只左右。
(4)如今,中国的大熊猫专家们逐渐掌握了大熊猫的生殖规律,已经有上百只仔熊猫在繁殖中心诞生了。
6.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1)大熊猫就像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给这些国家的动物园增添了华夏异彩。
说明方法:作用:(2)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
说明方法:作用:)。
ABCD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8---11题。
第17课《国宝——大熊猫》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一下)2doc初中语文

第17课《国宝——大熊猫》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一下)2doc初中语文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1.把握本文多种讲明方法的综合运用;2.体会讲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基础知识●1.以下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笨拙.〔zuō〕辉煌..〔cuǐ〕孤僻.〔pì〕B.貘.〔mò〕崇.山峻岭〔cóng〕浩渺〔hàn〕C.濒.危〔pìn〕林苑.〔yuàn〕分娩.〔miǎn〕D.仔.熊猫〔zǎi〕哺.乳〔bǔ〕繁育〔yǎn〕2.讲明以下词语,有加点的字先讲明字的意思。
濒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辉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崇.山峻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乐不可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漫.不经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指可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给以下形近字组词。
掬〔〕苑〔〕驯〔〕崇〔〕鞠〔〕宛〔〕训〔〕祟〔〕4.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1〕大熊猫长相俊秀,神态___〔温顺、温顺、温驯〕,给人以优美、爽朗的感受。
〔2〕它的听觉专门___〔机敏、灵敏、灵活、机警〕,受到惊扰时,就专门___〔机敏、灵敏、灵活、机警〕地攀上高高的树梢,隐藏起来。
〔3〕不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动晃,爬起树却挺___〔聪慧、高强、高超〕。
〔4〕我国已建立了13个以爱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分配制度区,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爱护措施,细心____〔爱护、爱护、呵护〕,以挽救这一濒危物种。
5.指出以下语句使用的讲明方法。
〔1〕汉代闻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列举了当时咸阳上林苑饲养的近40种异兽,大熊猫名列首位,可见大熊猫在当时就差不多被人们视为宝贵的名兽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国宝—大熊猫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嬉.戏(xī)憨态可掬.(jū)濒.危(bīn)璀璨..(cuǐ càn)碚.(bèi)孤僻.(pì)分娩.(miǎn)翌.日(yì)浩瀚.(hàn)繁衍.(yǎn)2.读准多音字(1)产仔.:zǎi其他读音:zī组词:仔肩(担任)其他读音:zǐ组词:仔细(2)将.错就错:jiāng其他读音:qiāng组词:将近酒其他读音:jiàng组词:将才二、重要词语1.濒危:接近危险的境地。
2.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3.浩瀚:形容水势盛大。
4.栖息:停留,休息。
5.孤僻:孤独怪僻。
6.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支,支持。
7.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8.屈指可数:弯着指头计算数目。
形容数目很少。
9.翌日:第二天。
三、说明方法引用:通过援引名言、俗语、传奇、佳话、经典等语言现象,来为说明服务。
列数字:运用数字来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有关情况。
作比较:在说明事物或事理的过程中,通过其间某些方面的相互比较,来达到说明的目的。
举例子:通过列举实例来说明事物或事理,对说明的知识或道理起证明作用。
具有说服力。
作诠释: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概念作确切的说明。
描述说明:又叫摹状貌,通过对事物的现象和状态的描述来介绍事物。
作用在于使读者如同看到活生生的事物。
1.标题中的破折号起到什么作用?可以去掉吗?点拨:先用“国宝”再用表示解释说明的破折号引出被称为国宝的对象“大熊猫”,起着两个方面作用:一是突出大熊猫的珍贵;二是引起读者的注意,这国宝究竟是什么。
2.大熊猫的生活(填表)生长环境生活习性活动范围其他点拨:(生长环境)人烟稀少,泉水丰富,竹类很多。
(生活习性)喜爱食竹,食量很大,性情孤僻,爱独处。
(活动范围)随季节交替而改变活动范围。
(繁殖情况)繁殖力低,大多每胎产一仔。
3.核心图解国宝——大熊猫外形特点:体态可爱大熊猫是国宝数量稀少生长环境人烟稀少、泉水丰富、竹类众多濒危物种活动范围随季节交替而改变活动范围繁殖情况繁殖力低,大多每胎产一仔生活习性爱食竹、食量很大、性情孤僻、爱独处研究价值:活化石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笨拙.()温驯.()纤.维()呵.护()hān()态浩hàn()zhěng()救繁yǎn()2.给下列形近字注音组词。
3.指出下列语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1)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列举了当时咸阳上林苑饲养的近40种异兽,大熊猫名列首位,可见大熊猫在当时就已经被人们视为珍贵的名兽了。
()(2)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思是“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
()(3)奇怪的是,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
()4.文中写了大熊猫在德国、日本、西班牙大受欢迎、引起轰动的事,请分别说说引用这些事例有什么作用。
5.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熊猫的图表式档案。
要求:内容准确,语言简洁。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大熊猫是一种人见人爱的动物。
大熊猫喜欢嬉戏,憨态可掬。
有时直立起来,状似舞蹈;有时背倚石头,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着竹枝;有时团作一团,漫不经心地随地打滚;有时拖着笨拙的身体,摇摇晃晃地在草地上玩耍。
大熊猫一经过训练,就成了杂技“明星”,能够表演前滚翻、吃西餐、吹喇叭、推小车、骑木马、滑滑梯和蹬皮球等精彩节目,常常博得观众热烈的掌声与欢乐的笑声。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也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濒危动物。
我国古籍中把大熊猫称为“獏”。
两千多年前,汉朝初年的《尔雅》一书中,便有“獏体色黑驳,食竹”的记载。
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列举了当时咸阳上林苑饲养的近40种异兽,大熊猫名列首位,可见大熊猫在当时就已经被人们视为珍贵的名兽了。
大熊猫体态丰满,四肢粗壮,尾巴短秃,毛色奇特,头和身躯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
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温驯,给人以优雅、活泼的感受。
随着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日益广泛,大熊猫作为友好使者,频频出访,轰动了全世界。
许多国家以能够获得中国政府所赠送的大熊猫为殊荣。
大熊猫就像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给这些国家的动物园增添了华夏异彩。
1972年10月,中国政府赠送的大熊猫“兰兰”到达日本上野动物园,在头9个月里,每天前往参观的人竟达30万之多,形成了“熊猫热”。
1979年9月,“兰兰”在东京不幸病故时,3 000万日本人向“兰兰”致哀。
日本首相也发表讲话,痛悼“兰兰”离世!6.这部分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选文第3段介绍熊猫的长相主要介绍的什么?7.画线句运用了______(说明方法),它的主要作用是()。
A.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
B.真实写出了人们的观感。
C.突出它有两个黑眼眶的面部色泽特征,形象逼真,富有情趣。
D.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8.比较选文与《辞海》对大熊猫形体的不同说明。
体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长约1.5米,肩高66厘米,尾很短。
毛密而具光泽,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
(《辞海》)从表现手法运用的角度看选文属于()。
A.平实说明B.生动说明【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1题。
螳螂螳螂,善于捕捉害虫,故为益虫。
每年一到“芒种”,螳螂就会出现。
古代人们把它作为“芒种”节气的“候应”。
一次,一只大螳螂在草丛中发现了灰黄色的大蝗虫,立即作出痉挛似的跳跃,两翅斜斜地伸向两侧,恰像装在背上的两张对称的“帆”。
同时,两对前足把身体高高抬起,两把大刀缩在胸前。
螳螂摆出了这种奇异的姿势后,一动不动,眼睛直直地盯着蝗虫,头随着对方的移动则缓转。
此刻蝗虫早吓得魂不附体了,生死就在这眨眼之间,虽然它有健壮的后腿可以跳跃,有双翅能飞,但为时晚矣,就在它企图逃跑的一闪念之间,螳螂的两把“大刀”已狠狠投去。
蝗虫还未挣扎,就一命呜呼了。
在螳螂的“宗族”中,有一种黠螳螂,它的胸节的两侧和前肢的基节,生着色彩美丽的薄膜。
它们隐藏在树叶和花丛中,把一对足装成花瓣似的。
有些昆虫兴冲冲地飞去采蜜,结果是自投罗网。
还有一种生活在热带沙漠地区的螳螂,体型细长,颜色微绿,非常美丽。
它能隐藏在草丛里,一动不动地蹲上几个小时,伺机猎食,就像渔翁垂钓的样子,静待鱼儿上钩。
螳螂还有一套不寻常的本领,就是它的颜色会随着周围草木颜色的变化而变化。
有趣的是,螳螂喜捉蝉为食,而螳螂和蝉又都是黄雀喜吃的美食佳肴。
《说苑·正谏》里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
”又《吴越春秋》里云:“螳螂捕蝉,志在有利;不知黄雀在后啄之。
”后来,人们就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来比喻那种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的人。
9.螳螂为了捕食而善于伪装,请根据文章内容说明它是怎样伪装的。
10.最后一段引用古书记载和成语,揭示了生物界的一种什么现象?1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对你有什么启示?【表达交流】12.仿照下边的句子形式描写一种你喜欢的动物。
大熊猫能够表演前滚翻、吃西餐、吹喇叭、推小车、骑木马、滑滑梯和蹬皮球等精彩节目。
【体验中考】13.语文活动:下面是一幅漫画。
说说你从漫画中读出了什么。
若污则亏参考答案:1. 答案:zhuōxùn xiān hē憨瀚拯衍2. 答案:3. 答案:(1)引用(2)作诠释(3)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4. 参考答案:(1)说明大熊猫的珍贵,又可吸引读者。
(2)说明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濒危动物。
(3)说明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大熊猫是件大好事。
5. 解析:根据课文归纳填写,课后查阅资料进行补充;大熊猫濒危处境的原因,有内因也有外因,作答时要分别点到;拯救措施只要合理即可。
答案:略6. 参考答案:(1)大熊猫的可爱与珍贵。
(2)毛色奇特。
7. 答案:打比方 C8. 解析:课文对大熊猫的体态、四肢、尾巴作了较为具体的描绘,对毛色黑白的具体分布作了详细描写。
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比《辞海》的介绍更生动、更形象。
加上描写了人的心理感受,更突出了大熊猫可爱的特点。
答案:B9. 参考答案:一是用色彩美丽的薄膜伪装成花瓣引诱昆虫;二是它的身体颜色会随周围草木颜色的变化而变化,使别的昆虫不易发现自己。
10. 参考答案:揭示了生物界里物与物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彼此间组成了食物链。
11. 参考答案:不要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12. 答案:略13. 答案示例:①这个“污”字实际上是一幅漫画,它的含义有:水是万物的生命之源,它对人类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这一重要的自然资源遭到污染后,人类最终得到的结果只能是“亏”。
②“三点水“也意味着人类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如果我们的自然环境污染破坏后,人类将会吞食自己种下的苦果,这一现实问题倘若继续发展下去,带给人类的不仅是亏损、后患,甚至可能是灭顶之灾。
③这幅漫画让人思索,促人警醒,使人对“若污则亏”这一规律,不要置若罔闻。
它以特殊的形式呼吁人类要全力保护好自己所生存的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