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课件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140页PPT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Eosinophilia)是一种病理状态,其特征为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只占总白细胞数的1-3%,在某些疾病状态下,这种比例会升高。
嗜酸性粒细胞是一种白细胞,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参与身体抵御寄生虫感染以及过敏反应。
因此,当身体出现过敏反应或者寄生虫感染的时候,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会增多。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会出现病理状态。
症状和表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可能不会引起任何症状,只会在检查血液时被发现。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比例超过30%,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皮肤瘙痒•皮疹•呼吸系统症状,如哮喘、咳嗽和呼吸急促•消化系统症状,如腹痛、腹泻和食欲不振•肝脾肿大症状的出现取决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
原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最常见原因。
当身体对某种物质过敏时,嗜酸性粒细胞会被激活并释放出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导致过敏症状。
一些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灰尘、宠物皮屑等。
感染某些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寄生生物可能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感染可能表现为急性或慢性感染,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会因为不同的感染类型而变化。
肿瘤某些肿瘤,如霍奇金淋巴瘤、骨髓纤维化等,可能也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药物和毒物某些药物,如氨苄西林、磺胺、丙戊酸、氯霉素等,以及某些毒物,如有机磷等,可能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其他疾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还可能和一些其他疾病有关,如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检查和诊断与其他病理状态一样,血液检查是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最常用方法。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对患者的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数量进行计数。
如果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超过正常水平,则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
进一步的检查可能包括:•食物和药物敏感性测试•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病毒检测•骨髓穿刺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法取决于病因。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_
01.
02.
03.
04.
目录
疾病概述
诊断与治疗
患者教育
家庭支持
疾病概述
疾病定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01
主要特征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肌肉疼痛。
02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和免疫系统异常有关。
03
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皮疹: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等皮疹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呼吸困难
头痛:持续性头痛,严重时影响日常生活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心血管症状:心悸、胸痛等心血管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
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01
血液检查:检测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判断是否异常增多
03
影像学检查:X光、CT等检查,判断是否有骨骼病变
03
家庭活动的安排:合理安排家庭活动,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和陪伴。
04
家庭与患者共同应对
3
2
4
1
家庭成员应了解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以便更好地支持和照顾患者。
家庭成员应与患者共同参与疾病管理,定期监测病情,及时就医。
家庭成员应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02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
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及时就医。
04
家庭氛围营造
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01
家庭环境的布置: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家庭环境,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和压力。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护理查房PPT课件

2
病例介绍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组成部分,与其他粒细胞一样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嗜酸性粒细 胞具有杀伤细菌、寄生虫的功能,也是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细胞。嗜酸性粒 细胞可以释放颗粒中的内容物,引起组织损伤,促进炎症进展。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表 现为昼夜周期性波动。清晨细胞数减少,午夜时细胞数增多。这种细胞数的周期性变化是与肾 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量的昼夜波动有关的。当血液中皮质激素浓度增高时,嗜酸性粒细胞
数减少;而当皮质激素浓度降低时,嗜酸性粒细胞数增加。
护理问题
知识缺乏
全身浮肿:与疾病本 身有关
焦虑:与担心疾病预 后有关
护理问题
全身瘙痒:与嗜酸性 粒细胞增高有关
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
护理措施
浮肿的护理
护理措施: ① 密切监测患者的水肿变化并进行评估,每天测量水肿部位最
严重时的周长; ② 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并详细记录病人水肿治疗反应; ③ 进行适当的肢体锻炼,如抬高下肢,以增加静脉回血量; ④ 嘱咐患者穿宽松的衣服,防止皮肤擦伤,减少钠盐摄入。 ⑤ 遵医嘱应用利尿剂。
实验室检查:
03-10 血 常 规 : WBC : 10.41*10^9/L , RBC : 6.18*10^12/L , Hb : 172g/L , E% : 55.7% , PLT : 328*10^9/L 。 嗜 伊 红 细 胞 : 5786*10^6/L。 04-15 嗜 伊 红 细 胞 : 16852*10^6/L , 血 免 疫 球 蛋 白 示 IgE : 2856ng/ml 风湿免疫指标、血尿免疫固定电泳、G试验、乳胶凝集试验均阴性。
病例介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护理教学课件PPT模板

一般是在基本的说、写、读、算、推 理数学 方面能 力不足 。他们 还有情 绪、行 为方面 的问题 。而学 习困难 儿童最 典型最 显著的 表现是 学习成 绩不良 ,学习 能力较 弱。 一般是在基本的说、写、读、算、推 理数学 方面能 力不足 。他们 还有情 绪、行 为方面 的问题 。而学 习困难 儿童最 典型最 显著的 表现是 学习成 绩不良 ,学习 能力较 弱。
05
一般是在基本的说、写、读、算、推 理数学 方面能 力不足 。他们 还有情 绪、行 为方面 的问题 。而学 习困难 儿童最 典型最 显著的 表现是 学习成 绩不良 ,学习 能力较 弱。 一般是在基本的说、写、读、算、推 理数学 方面能 力不足 。他们 还有情 绪、行 为方面 的问题 。而学 习困难 儿童最 典型最 显著的 表现是 学习成 绩不良 ,学习 能力较 弱。
一般是在基本的说、写、读、算、推 理数学 方面能 力不足 。他们 还有情 绪、行 为方面 的问题 。而学 习困难 儿童最 典型最 显著的 表现是 学习成 绩不良 ,学习 能力较 弱。 一般是在基本的说、写、读、算、推 理数学 方面能 力不足 。他们 还有情 绪、行 为方面 的问题 。而学 习困难 儿童最 典型最 显著的 表现是 学习成 绩不良 ,学习 能力较 弱。
一般是在基本的说、写、读、算、推 理数学 方面能 力不足 。他们 还有情 绪、行 为方面 的问题 。而学 习困难 儿童最 典型最 显著的 表现是 学习成 绩不良 ,学习 能力较 弱。 一般是在基本的说、写、读、算、推 理数学 方面能 力不足 。他们 还有情 绪、行 为方面 的问题 。而学 习困难 儿童最 典型最 显著的 表现是 学习成 绩不良 ,学习 能力较 弱。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定义、分类与治疗

2、原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3、织肿瘤2008WHO分类
1、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促嗜酸性粒细胞生长因子反应结果(IL-3、IL-5、GMCSF) 最常见原因:寄生虫感染、药物过敏、血管炎性疾病、 淋巴瘤等 淋巴细胞变异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免疫表型异常的 T细胞组群(TCRα/β-CD3-CD4+、CD3+CD4-CD8-)独立 亚型?(与既往分类方法不同,既往为IHES) 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既往“CEL,不另作分类(CEL-nos)”归入MPN, CEL-nos诊断标准
①嗜酸性粒细胞持续增多≥1.5×109 /L; ②无Ph染色体或BCR-ABL融合基因或其他MPN(PV、ET、PMF)或MDS/MPN( CMML或aCML); ③无t(5;12)(q31-35;p13)或其他PDGFRβ 重排; ④无FIP1L1-PDGFRα 融合基因或其他PDGFRα 重排; ⑤无FGFR1重排; ⑥外周血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20%且除外 inv(16)(p13q22)/t(16;16)(p13q22)等AML; ⑦有克隆性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或外周血原始细胞>2%或骨髓原始粒 细胞>5%而<20% ⑧排除反应性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及LFHS。
即治疗的情况除外。
分类
传统分类(2001
WHO分类) 血液和淋巴组织肿瘤2008 WHO分类 2012年版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及相关综合征 分类标准的共识
WHO2001分类
1继发性/反应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2原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原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分类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HES) ⑴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IHES):
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PPT演示课件

06
研究和展望
研究现状
发病机制研究
目前对于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已有一定的了 解,包括基因突变、免疫异常、寄生虫感染等多种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
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发热、皮疹 、淋巴结肿大等,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 影像学检查。
治疗与预后
针对不同类型的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治疗方法也有所 不同,包括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 ,但总体预后较好。
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
心律失常
02
该病可引起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导致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
过速、心房颤动等。
心力衰竭
03
长期心肌病变和心律失常可引起心脏功能减退,最终导致心力
衰竭。
肺部并发症
肺浸润
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可导致肺部血管通透性增加,引发肺浸润, 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肺动脉高压
研究挑战和前景
面临的挑战
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的研究面临样本量不足、发病机制复 杂等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和多学科交叉研究。
前景展望
随着基因测序、单细胞测序等技术的发展,未来有望揭示高 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的更多发病机制,并实现个体化精准治 疗。同时,随着新药研发和临床试验的不断推进,患者的生 活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临床表现多样。
HES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但多数患者存在基因异常或免疫
功能紊乱。
发病率和死亡率
HES的发病率较低,具体数字 因地区和人群而异,但总体呈 上升趋势。
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 中青年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 。
若不及时治疗,HES可导致多 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死亡率较高。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Eosinophilia)是指外周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一种病理状态。
嗜酸性粒细胞是一类白细胞,其细胞质含有颜色鲜明的大颗粒,这些颗粒富含阳性染色物质,使得它们在染色后显得呈酸性(eosinophilic)。
嗜酸性粒细胞在正常情况下所占的白细胞比例很小,通常不超过5%。
当外周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数量超过相应的正常范围时,就被认为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在成年人中,一般将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大于0.5×109/L定义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嗜酸性粒细胞的产生和释放主要受到一些特定的细胞因子的调节,例如白细胞介素-3(IL-3)、白细胞介素-5(IL-5)和肥大细胞生长因子(MGF)。
这些细胞因子的过度分泌可能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嗜酸性粒细胞对抗寄生虫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机体感染寄生虫时,嗜酸性粒细胞会迁移到感染部位,并释放出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肥大细胞碱性蛋白(MBP),通过激活嗜酸性粒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来消灭寄生虫。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并不是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它可能与其他病理状态相关。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可以是原发性的,也可以是继发性的。
原发性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是指没有明显的病因可发现的情况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一般来说,原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属于良性疾病,常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只是在一般血液检查中发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超过正常范围。
继发性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其他疾病的结果,如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感染性疾病、风湿性疾病等。
如果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要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病因。
这些检查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根据不同的病因,相应的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原发性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疗措施,只需要定期随访即可。
对于继发性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需要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总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病理状态,可以是原发性的,也可以是继发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学习交流
13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CEP
• 又称迁延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属于一种病 因不明的变态反应性综合征;
•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 • 胸部X线呈肺外周性浸润影; • 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PPT学ຫໍສະໝຸດ 交流14CEP诊断标准
• 发热、咳嗽及呼吸困难; • 胸部X线片显示非肺段性、周围性肺浸润影,特别
PPT学习交流
19
(九)实体瘤
• 少数实体肿瘤,特别是能产生粘蛋白的上皮细胞 来源的、转移至浆膜及骨骼的、病灶中心有坏死 的癌肿和肉瘤患者,血液中亦可见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
•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骨嗜酸肉芽肿多见 于婴幼儿和青少年,病变主要侵犯骨组织。病理 示大量组织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但外周血 嗜酸性粒细胞多<10%。
PPT学习交流
16
(六)胃肠道疾病
• 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⑴发病与变态反应有关,表现为消化不良、腹痛、 腹泻和发热等。
⑵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嗜酸性粒细胞可高达60% 以上,消化道粘膜至浆膜层均可有嗜酸性粒细胞 广泛浸润。
⑶病程可长达十余年,常呈自限性。
9
(二)过敏性疾病
• 包括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血管神 经性水肿和药物过敏反应等,均可出现嗜酸性粒 细胞增多。
• 药物过敏反应可仅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亦 可引起间质性肾炎、血清病、胆汁淤积性黄疸、 过敏性血管炎和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等。
• 药物引起的间质性肾炎:嗜酸性粒细胞不但在血 液内增多,而且在尿液中亦可检出。
皮肤病
银屑病 湿疹 剥脱性皮炎
PPT学习交流
4
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结缔组织病
• 类风湿关节炎 • Wegener肉芽肿 • 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 肿瘤
• 淋巴瘤 • 各种实体肿瘤 • 囊性纤维化
• 内分泌疾病
• Adison病 • 垂体功能不全
免疫缺陷病
IgA缺乏症 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PPT学习交流
2
分类
• 反应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克隆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PPT学习交沈流 悌,等..继续医学教育.20(4)51-54.
3
反应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过敏性疾病
• 支气管哮喘 • 过敏性鼻炎 • 药物过敏
• 感染
• 寄生虫 • 结核 • 衣原体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2013.7.3
PPT学习交流
1
定义
• 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大于0. 4×109 /L称为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eosinophilia) 。
• 根据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程度将其分为: ①轻度增多: (0.4~ 1.5) ×109 /L ②中度增多: (1.5~ 5.0) ×109 /L ③重度增多: > 5.0 ×109 /L。
是呈现“肺水肿反向征”; • 血、痰和(或)BALF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 肺组织活检有以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为主的
肺泡炎、肺间质纤维化和嗜酸性粒细胞脓肿等病 理改变。
PPT学习交流
15
男,29岁,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27.5%,BALF 中嗜酸 性粒细胞30%。(a)X线胸片示主要位于双肺周边部的 实变影(肺水肿反向征);(b) 薄层CT示双肺实变影 主要位于外周。
18
(八)血液肿瘤
• 目前认为某些髓系肿瘤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肿 瘤性克隆有关。常见的有慢性髓系白血病、急性 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系统性肥大 细胞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 增多症等。
• 除髓系肿瘤外,部分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病的血液、骨髓和淋巴结中也可见到嗜酸性粒细 胞增多。
PPT学习交流
12
(五)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PIE)
• 是一组并不少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多与异常的 免疫反应有关,但病因尚不确切。
• 可分为五型: 单纯型(Löffler 综合征) 慢性或迁延型(CEP) 哮喘型 热带型(Weingarten综合征) 结节性多动脉炎(Kussmaul Maier 综合征)。
PPT学习交流
10
(三)感染性疾病
• 某些传染病感染期,嗜酸性粒细胞常减少,恢复 期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唯有猩红热急性期 嗜酸性粒细胞常增高。
• 有的真菌(曲菌、球孢子菌)感染和个别的慢性分枝 杆菌病者,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PPT学习交流
11
(四)皮肤病
• 多种皮肤病如疥疮、天疱疮、疱疹性皮炎、剥脱 性皮炎、湿疹、妊娠期疱疹和瘙痒性荨麻疹性丘 疹及斑块综合征、银屑病、发作性血管神经性水 肿等,均可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PPT学习交流
7
(一)寄生虫感染
• 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
• 单细胞的原虫感染一般不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而多细胞的蠕虫、吸虫感染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其增多的程度与虫体特别是幼虫侵入组织 的数量和范围相平行。
• 在组织内被包裹的或仅限于肠道腔内的感染(蛔虫、 绦虫) ,一般不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但能破坏 肠粘膜的寄生虫(钩虫)可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PPT学习交流
8
• 临床上对原因不明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者必须仔 细了解其生活环境和饮食史,检查粪便以发现虫 卵和幼虫。
• 但有的寄生虫如旋毛虫、丝虫并不能从粪便中检 出,因而,有寄生虫接触可能者、有哮喘发作、 移位性肺炎、肝大等蚴虫移行征可疑者,必须进 行有关的血液和组织学检查,以明确病因。
PPT学习交流
间质性肾病
PPT学习交流
5
克隆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CEL) • 慢性髓系白血病(CML) •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 骨髓增殖性肿瘤
PPT学习交流
6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当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而不能找出其确定的病 因时,称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HES)。
• 在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患者的血液中,有时 也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PPT学习交流
17
(七)免疫性疾病
• 风湿性疾病(SLE、RA、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 等)、过敏性血管炎和肉芽肿性血管炎、部分先天 性免疫缺陷、嗜酸性粒细胞筋膜炎药物治疗后及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等,常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PPT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