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茶叶出口现状

合集下载

安徽省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安徽省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安徽省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关键信息项:1、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现状概述2、存在的问题类型及具体表现3、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4、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5、对策实施的预期效果评估6、协议的有效期限及更新机制11 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现状概述111 近年来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的总体规模和趋势112 主要出口的农产品种类及占比113 出口的主要市场和地区分布12 存在的问题类型及具体表现121 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1211 农药残留超标1212 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标准不达标122 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不足1221 缺乏知名品牌1222 市场宣传和推广手段单一123 贸易壁垒和政策限制1231 进口国的技术壁垒1232 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124 物流和供应链不完善1241 冷链物流设施不足1242 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较大13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131 农业生产方式相对落后1311 小规模分散经营1312 农业技术推广难度大132 企业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弱1321 研发投入不足1322 对国际市场需求了解不够133 政策支持和监管体系不完善1331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1332 质量监管存在漏洞134 国际市场环境复杂多变1341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1342 汇率波动的影响14 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141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1411 建立健全质量标准体系1412 加强源头治理和过程监控142 推进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1421 培育地方特色品牌1422 拓展多元化的市场推广渠道143 应对贸易壁垒和政策风险1431 加强对贸易规则的研究和运用1432 建立贸易预警机制144 完善物流和供应链体系1441 加大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1442 优化物流配送方案15 对策实施的预期效果评估151 农产品出口规模和市场份额的增长预期152 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程度153 质量安全水平的改善情况154 对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16 协议的有效期限及更新机制161 协议的生效日期和有效期限162 定期评估和更新协议内容的程序和条件本协议旨在全面分析安徽省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促进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于安徽省茶产品贸易与绿色壁垒问题的分析

关于安徽省茶产品贸易与绿色壁垒问题的分析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加快,世界各国纷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导致各国的关税壁垒逐渐减少,但各国又在强化和设臵非关税壁垒,而绿色壁垒则对世界贸易数量和金额有着很大的影响。

作为茶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绿色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乃至世界茶叶贸易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在茶叶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主要的非关税壁垒之一。

本文阐述了绿色壁垒涵义、特点、表现形式以及茶产品绿色壁垒涵义,采用贸易竞争指数分析了安徽省茶叶出口中所遭遇的农药残留和发达国家的复杂技术标准、法规、评定程序等以及绿色壁垒对安徽省茶叶竞争力和出口数量及金额的影响。

通过对绿色壁垒对安徽省茶产品贸易影响的研究,以便我们采取相应的突破绿色壁垒政策。

【关键词】茶产品绿色壁垒影响措施茶叶出口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enhancement of Human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protective measur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have taken place great changes. The green barriers,one of the trade barriers those are difficult to deal with in international trad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adopt protective measures that are difficult to supervise in order to protect their own products and restrain imports from other countries. Tea of our country gets green trade barrier. The article expatiates on the concept of Green Trade Barrier (GTB), features and forms, analyzing the problems Tea of AnHui province are facing in international trade. Through using trade competitive index, the article demonstrates the influence of GTB on Tea, an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government and tea firms the article gives the solutions to GTB on Tea.【Key words】Green Trade Barrier on Tea; Influence; Measures, Tea exportation目录1 前言 (4)2 绿色贸易壁垒的概述 (4)2.1绿色贸易壁垒涵义、茶产品绿色壁垒涵义 (4)2.2绿色壁垒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5)3 绿色壁垒对安徽省茶产品贸易的影响 (6)3.1绿色壁垒对安徽省茶产品贸易的影响表现 (6)3.2绿色贸易壁垒对安徽省茶叶出口的影响的原因 (11)4安徽省应对茶产品绿色壁垒的措施 (13)4.1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13)4.2茶产品企业采取的措施 (15)参考文献 (17)致谢 (18)关于安徽省茶产品贸易与绿色壁垒问题的分析1 前言安徽是全国主要产茶区,每年的茶叶产量和茶叶出口量都排名全国前列。

《国际经济与贸易开题报告: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分析3700字》

《国际经济与贸易开题报告: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分析3700字》

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分析开题报告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茶文化)一、选题依据(一)选题的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在曲折中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茶健康研究的深入以及国际茶产业分工的日益细化,茶叶贸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从1990年进出口总量245.83万吨到2009年的334.25万吨,20年累计增幅达35.97%。

目前,我国茶园面积占世界茶园总面积的52%,茶叶产量约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1/3,茶叶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1/5。

2010年,我国茶叶产量147.5万吨,居世界之首;出口30.24万吨,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20.5%,出口额7.84亿美元。

近5年茶叶出口量增长5.52%,出口额增长42.88%;可见,我国茶叶出口发展态势良好,发展潜力依然巨大。

然而,新形势下,我国茶叶出口也面临诸多挑战:(1)国际竞争不断加剧:随着世界茶叶总产量的不断增长,茶叶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此外,茶叶还受到同为天然性饮料咖啡、可可等替代性产品之竞争,竞争方式越来越复杂,由价格竞争逐渐转向非价格竞争。

(2)汇率因素比重加强: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制度的逐步推行,我国汇率逐渐市场化,汇率波动逐渐变成茶叶出口贸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研究和把握汇率变动对于茶叶出口的影响也变得至关重要。

(3)绿色壁垒盛行:当今国际贸易的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市场准入门槛越来越高,水资源污染、农药化肥滥用等现象严重制约了我国茶叶生产质和量的双重提高,每年我国因农药残留问题而使茶叶出口在国外遭拒签及赔偿的事件屡有发生。

因此,本文在吸收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茶叶出口现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进而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长期良性发展。

(二)选题的意义虽然中国是世家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但随着世界茶叶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以及国际上贸易保护壁垒的压力不断增加,中国的茶叶在世界茶叶市场的竞争力和地位都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茶叶出口贸易受到很大的限制。

浅谈安徽茶叶生产和质量安全现状及治理对策

浅谈安徽茶叶生产和质量安全现状及治理对策
整体 的竞 争力 不足 , 不能 实现 产 业集 群 。同 时 , 不少 地 方
年产茶 叶 约 5万 t其 中绿 茶产 量 4万多 t产 值 约 7 , ,
亿元左 右。随着我 国加入 WI ' , O后 根据 WT 国民待 遇原 O 则 , 给予我 国最 惠国待 遇 , 有 利 于我 国农 副 土特 产 品 将 这
较大 的弊端 。比如“ 毛峰”, 了大 家 比较熟 悉 的“ 山毛 除 黄
的 出口, 但随着 国际 上贸 易保 护 壁 垒 的不 断加 强 , 其 是 尤
绿 色贸 易壁垒 的拦 截 , 安徽茶 叶出 口也 遭遇到 了严 峻 的考
验 。本文 就我省茶 叶产 品 的生 产 和质 量现 状 及 治理 对 策
验 项 目, 该类标 准 的有 关 规定 与 美 国 C C和 欧 盟 的有 关 A
筛 、 等多道 工序 , 且徽 州茶 商 对每 道 丁 序都 有 严格 要 拣 而
求 和规定 。安徽茶 叶生产 既没有达 到 自动 化生 产 , 而且 一
些 传统工 艺也没 有发挥其 优势 , 叶的深加 l 存在 很大 的 茶 T
的企业本 身技术 实力 不强 , 留在 粗放 的种植 和生产 , 停 造
成部分 资源 的浪费 。 1 2 2 茶 叶生 产技 术含 量低 , .. 深加 工 不够 首先我 省 茶 叶的 品种 老化 , 基本 上以安徽 自然优 势发展起 来 的品种 为 主 , 乏新 的茶叶品种 。 同时还 存在各 个地 区产 品相似 度 缺
地 市场茶 叶质量 抽 查 的结 果 来 看 , 的含量 ≤1 gk 铅 m / g为
度 不够
据 初 步 统 计 , 省 目前 实 有茶 同 面积 1 .3万 我 13
h 分布于 5 m, 7个 县 、 、 , 市 区 占全 省县 、 、 市 区数 的一半 多 。 但按 面积 计 ,0 O m 10 h 以上 的县 只有 2 4个 , 别 是 黄 山 6 分

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现状及提升出口的对策

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现状及提升出口的对策


要 : 20 年 以来, 自 01 安徽 省 农 产 品 出 口额 总 体 持 续 增 加 。受 金 融 危 机 影 响 ,0 9年 安 徽 省 农 产 品 出 口额 20
比 20 0 8年有所下降 。文 中对安徽 省农产品 出口现状进行 分析 , 并从建立农产品品牌 、 调整产业结构 、 育龙 头 培
5 1 美 元 相 比下 降 10 。由 此 也 可 以看 出农 产 品 出 口 . 3亿 .
受 金 融危 机影 响要 略低 于其 他 产 品所 受 到 的影 响 。 ( ) 二 安徽 省农 产 品 出 口的地 区分 布 特 征
省, 农业资源丰富 , 区域特 色明显 , 具有 明显 的对 外 出 口优
产 品 出 口呈 现 如 下 特 点 : ( ) 产 品 出 口总额 上 升 但 占 总 出 口额 比重 下 降 一 农
口 农 产 品 出 I 额 J
农 产 乩 a 莆 拍 } 莉 5 比 ¨ t 一
万美元 , 同比下降 2 ; 2 欧盟 减少 出 口 17 52万 美元 , 比 同 下 降 2 . 。增长 的市场 主要有 : 34 非洲 11 7 3万美元 , 比 同
危 机 影 响 , 达 国 家 降 幅 比较 大 , 发 而新 兴 市 场 成 为 新 亮 点 。
度 至 2 0 年度安徽省农产 品出口数据进行分析 , 09 解读 安徽
省 农产 品 出 口现 状 并 据 此 提 出政 策 性 建 议 。


安 徽 省 农 产 品 出 口情 况
今 年农产 品出 口下 降的 主要来 自于 受金 融危机 影响 较大
势 。安 徽 省 2 0 年 农 产 品 出 口额 为 2 3 美 元 ,0 9年 01 . 5亿 20 出 口额 为 5 0 . 8亿 美 元 , 均 增 长 1 .3 。14 0 8年 以 年 0 1 [3 0 132 来 , 着 全 球 金 融 危 机 的 影 响 不 断 深 入 , 国农 产 品 出 口 随 我 贸 易 受 到 严 重 影 响 , 徽 省 的农 产 品 出 口 速 度 也 有 所 减 安 缓, 同时 安 徽 省 农 产 品 的技 术 含 量 低 、 动 密 集 型 为 主 等 劳 自身 问 题 也 制 约 着 安 徽 省 农 产 品 出 口 。本 文 拟 对 2 0 0 1年

安徽省茶叶市场分析

安徽省茶叶市场分析

安徽省茶叶市场分析一、安徽茶园种植面积分析2007年以来,安徽省茶园种植面积保持在 130千公顷左右。

2010年,安徽省茶园种植面积达到 13.35万公顷,比 2009年增长 3.65%;2011年,安徽省茶园种植面积达到 13.8万公顷,比 2010年增长3.35%。

二、安徽茶叶生产情况分析2007-2011年,安徽省茶叶产量保持平稳的增长态势。

2010年,安徽省茶叶产量达到 8.3万吨,比 2009年增长1.52%;2011年,安徽省茶叶产量达到8.8万吨,比 2010年增长 5.19%。

三、安徽茶叶加工市场状况2011年,安徽省共有规模以上精制茶加工企业 58家,亏损企业2家,企业亏损总额 23.9万元;精制茶加工行业资产总额为 24.28亿元,同比增长49.58%,行业负债总额为12.52亿元,同比增长40.81%;行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 48.43亿元,同比增长55.52%;行业共计实现利润总额 2.87亿元,同比增长40.32%。

截止 2012年上半年,安徽省共有规模以上精制茶加工企业 74家,亏损企业 2家,企业亏损总额 27.4万元;精制茶加工行业资产总额为 27.47亿元,同比增长30.50%,行业负债总额为 13.39亿元,同比增长24.80%;行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 26.49亿元,同比增长18.74%;行业共计实现利润总额 1.53亿元,同比增长32.94%。

四、安徽茶叶消费需求分析中国十大名茶中,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和祁门红茶都产自安徽。

在这四种名茶中,以太平猴魁、六安瓜片最为名贵,而这些品种的春茶同样身价不菲。

多年来安徽省茶叶一直处在“有姓无名”或“有姓多名”纠结中,有姓,指有以产地命名的品种,如红茶有祁门红茶、绿茶有黄山毛峰等等;无名,指各个品种没有自己的名牌;多名,指一个茶叶品种多个注册商标。

茶叶品牌和茶叶品类之间完全割裂,导致了安徽茶扬名中外与安徽茶品牌默默无闻之间强烈的对比。

安徽省茶叶出口竞争力分析

安徽省茶叶出口竞争力分析

安徽省茶叶出口竞争力分析作为中国主要的茶叶产区,近年来安徽省茶叶产量和出口均呈现了逐年增长的趋势,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但在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国内外经济环境日益严峻的挑战下,如何持续提升安徽省茶产业、企业出口竞争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安徽茶叶产业及重点龙头企业出口现状及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持续增强安徽省茶叶出口竞争力的若干对策。

标签:茶叶;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对策安徽省作为中国产茶大省之一,茶叶是其主要出口农产品,茶产业的发展及出口竞争力强弱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民生问题。

近几年,茶叶出口面临日趋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欧债危机、西非、北非等出口市场政局动荡、绿色贸易壁垒严苛、人民币汇率升值、银行利率上涨、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都影响着安徽省茶叶出口的发展。

面临日益复杂的出口环境,正确分析和评估各种影响因素,建立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对于实现安徽省茶叶出口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1安徽省茶叶出口及重点龙头企业发展现状1.1安徽省茶叶出口现状近年来,安徽省茶产业发展快速,出口成效显著,总体呈现逐年增长的发展态势。

2010年安徽茶叶出口5727万美元,增长15.53%。

2011年,在外部环境极为不利的情况下,茶叶出口量突破2.91万吨,位居全国茶叶出口省份第三位,出口额达7956万美元,增长38.92%。

茶叶出口的品种主要有绿茶、红茶、花茶、乌龙茶等,其中绿茶为安徽茶叶出口的拳头产品。

2011年,安徽省绿茶出口2.56万吨,出口金额7140万美元,分别增长24.62%和37.76%,占总出口的87.97%和89.74%;红茶出口0.35万吨,出口金额818万美元,分别增长44.75%和50.30%。

茶叶出口市场主要以发展中国家为主,非洲最大,欧盟、中亚次之,美加、中东出口较小。

但在茶叶出口增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出口以大宗散装茶叶为主,茶叶深加工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茶叶出口市场结构不尽合理及茶叶农药残留率高等。

茶叶出口贸易市场分析

茶叶出口贸易市场分析

茶叶出口贸易市场分析(总15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天然茶行进出口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八八年,产品畅销海内外市场,优质的产品和真诚的服务理念得到客户的青睐和肯定。

目前公司主要经营红茶、白茶、绿茶、青茶、黑茶、黄茶六大系列下各类茶叶的出口。

欧洲、亚洲作为中国茶叶销售的两大市场,一直是中国茶业出口的传统市场,本文主要从产品出口到消费出口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天然茶行进出口有限公司出口茶业至欧洲、亚洲做出口茶业成本核算,为出口茶业的宣传和推广设计出口经营方案。

关键词:茶业出口贸易市场分析一、出口商品概况天然茶行进出口有限公司经过多次深化改革而成的专门经营研发茶业进出口的国际品牌企业。

公司的主要产品有红茶、白茶、绿茶、青茶、黑茶、黄茶等六大系列,在此专门介绍红茶,绿茶,黑茶三大系列。

(一)红茶、绿茶、黑茶的基本概况红茶属于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

凋萎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

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

中国红茶品种主要有:祁红、霍红、滇红、越红、苏红、川红、英红等,尤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

祁门红茶独具的特色是:成品茶条索紧细苗秀、色泽乌润、金毫显露、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鲜醇酣厚、香气清香特久,似花、似果、似蜜的“祁门香”以闻名于世,位居世界三大高香名茶之首。

绿茶绿茶,又称不发酵茶。

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因此较多的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

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

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

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状:
安徽省茶叶总体状况:
安徽既是产茶大省,也是茶叶出口强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茶对外贸易一直保持强劲态势,无论是出口数量,出口创汇能力或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均处重要地位。

近十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利用资源与技术优势,通过实施良种工程、绿色工程、品牌工程、茶厂优化改造工程与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等,安徽茶产业得到了较大发展。

据业务统计2012年全省茶园面积139千亩,近十年面积增加2.1万亩,总产量9.5万吨。

安徽是传统的产茶大省,茶叶已成为安徽省最具优势且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为全省山区农业增效、农民致富以及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也为我国茶叶出口屡创历史新高做出了贡献。

从1997年至今,安徽省茶叶产量不断增加,2011年,全省茶叶产量达到8.7万吨,同比增长4.8%,占全国茶叶产量5.3%;2012年安徽省茶叶产量9.5万吨,较之上一年同比增长了9%,占全国茶叶产量的5%。

中国茶叶产量(万吨)安徽省茶叶产
量(万吨)
安徽茶叶产量同
比增长率
安徽茶叶产量
占全国比重
199761.3 4.70.076672104 199866.550.0638297870.07518797 199967.6 4.9-0.020.072485207 200068.3 4.5-0.0816326530.065885798 200170.2 4.70.0444444440.066951567 200274.5 4.80.021*******.06442953 200376.850.0416666670.065104167 200483.5 5.60.120.067065868 200593.560.0714285710.064171123 2006102.8 6.40.0666666670.062256809 2007116.570.093750.060085837 2008125.87.60.0857142860.060413355 2009135.98.20.0789473680.060338484 2010147.58.30.0121951220.056271186 2011162.38.70.0481927710.053604436 20121809.50.0919540230.052777778(数据来源:《安徽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从表中可以看出,安徽省茶叶产量增长率虽有波动,但是产量逐年增加。

而占全国茶叶产量比重虽波动又说下降,但是始终居于前列。


安徽省茶叶出口状况:
2006年安徽省茶叶出口3.5万吨,局全国第三,出口创汇突破1亿美元。

安徽省出口茶叶品种主要有:安徽绿茶,红茶,花茶,有机茶,保健茶全国十大名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以及各个地市盛产的土特名茶。

绿茶是我省茶叶出口的拳头产品。

据我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安徽省绿茶出口2.7万吨,出口金额7204万美元,数量、金额均居第二位,数量同比下降12.28%,金额上升8.81%。

占安徽省全年茶叶出口的81%左右。

北非、西非、日本等地区和国家是绿茶的主要进口商。

安徽省茶叶出口量中国茶叶
出口量
出口比重
中国出口

安徽省出
口额
出口额比

1997 1.320.20.0643324818640.056 19980.9621.70.0443702814890.040 19991200.0533********.047 2000 1.322.80.0573471415310.044 2001 1.424.90.0563420416250.047 2002 1.2250.0483317612890.038 2003 1.7260.0653673420660.05 2004 1.7280.0604368523090.05 2005 1.828.70.0624843129800.061 2006228.70.0695469233300.060 2007 2.1290.0726071434510.056 2008 2.129.70.0706822638910.057 2009 2.530.30.0827049549570.070 2010 2.330.30.0757841257270.073 2011 2.932.30.0899651079560.082 2012 3.334.50.095108951107200.098(数据来源:《安徽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安徽省茶叶贸易竞争力指数
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是指一国或地区的某类商品的净出口与该类商品贸易总额的比率。

若TC值为正值,表明是净出口国,若竞争力指数越接近1,竞争力越强;反之,越接近负1,则竞争力越弱。

其计算公式为:
TC=(Xj-Mj)/( Xj+ Mj)
式中:Xj——表示一国j产业产品的出口额;
Mj——表示一国j产业产品的进口额。

从表2.4可知,2003年至2012年安徽江茶叶贸易竞争力指数都趋于1,可谓相当的高,显示出茶叶产业竞争力强属于高竞争优势产业。

可见近几年安徽各相关部门对茶叶贸易发展的重视,2004年茶叶竞争力指数更是达到最高水平,2003至2012年茶叶竞争力指数总体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变化幅度不大,产业结构趋于平衡,因此,安徽茶叶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年份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TC值0.93 0.99 0.97 0.92 0.92 0.88 0.79 0.87 0.81 0.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