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茶叶出口现状
中国茶叶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9年22期总第907期引言:茶作为风靡全球的三大非酒精饮料之一,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茶叶种植规模庞大,出口种类多样,近年来,出口数量和金额总体呈增长趋势,成为我国重要的创汇来源。
但是茶叶出口存在自身品质差、品牌意识不强、出口国家集中、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等问题,制约了我国茶叶的出口。
本文将在茶叶出口现状基础上,深入分析茶叶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找出解决措施,以促进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健康发展。
一、中国茶叶出口现状1.出口规模稳定增长图1中国茶叶产量图2中国茶叶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和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据统计,2018年中国茶叶种植面积已达290多万公顷,大约占全球种植面积的61%;茶叶产量达到261.04万吨,占全球产量的45%,居世界第一。
在出口数量方面,中国近几年的数量都在300000吨以上,增长率自2015年来一直保持为正值,2018年中国茶叶的出口数量为364742吨,数量增长率为2.7%;在出口金额上,茶叶出口金额一直保持在1200百万美元以上,2018年茶叶出口金额达到1777.86百万美元,出口金额增长率突破10%。
2.出口省份多元表12018年茶叶主要出口省份数量变化数据来源:中国海关2018年我国茶园面积达4395.6万亩,同比增长2.9%,其中茶叶出口前五的省份分别是:浙江省、安徽省、湖南省、福建省、江西省。
产量前五的省份主要是:福建省、云南省、湖北省、四川省、湖南省。
从中可以看出,产量大省不一定是出口大省。
以四川省为例,茶叶产量全国第四,但是茶叶出口量的排行却是全国第中国茶叶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高洋洋山东工商学院摘要:茶叶具有保健和药用价值,在各国市场上都可以领略到茶叶的风姿。
中国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无数代神农子民把茶叶销售作为生活的主要资金来源。
作为茶叶种植和出口大国,我国茶叶出口存在一些内外制约因素。
本文将从茶叶出口的现状入手,了解茶叶出口的规模、品种和省份,针对茶叶出口在贸易壁垒、品质要求、面向市场和自身品牌上的主要问题提出茶叶未来发展的对策。
四川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十二五”发展思考

区域 品牌 打造宣传 , 起到 了推进产业发展 、 产销两旺 、 效益提
升 、 农 增 收 、 茶 影 响 力 扩 大 的 良好 效 果 , 点 龙 头 企 业 品 茶 川 重 牌销 售 量 大 幅增 加 。 川 茶 品牌 打 造 取 得 的 成 效 得 到 了省 委 对
9 8% 。 7.
2 .区域品牌打造取得新突破 从 20 0 8年开始 , 通过反 复研讨 、 考察 和 比较 , 确定 了 四 川省茶 叶品牌必须走 区域 品牌打造的路子 。按照省委 、 省政 府确 定的打造茶叶 区域 品牌 的 目标和重点 , 制定 了 《 川茶品 牌 发展规划 》, 加大 了对 “ 峨眉 山茶 ”、 “蒙顶 山茶 ”和 “ 宜
“ 十一五”以来 , 四川省茶产业快速发展 , 全省茶园面积 达到 3 83 亩 , 2 .5万 增加 1 03 0 .5万亩 , 长 了 4 .%, 均增 增 28 年 长 85 %。茶园面积 1 . 6 0万亩 以上 的县 由 5个增加 到 1 5个 , 建成了川西 、 川南 、 川东北三 大优势茶 叶产业带 。 茶叶总产量 达 到 l.2万 吨 , 加 71 6 9 增 .3万 吨 , 长 了 7 .% , 均 增 长 增 28 年 1 . %。茶叶 总产 值 6 45 6 7亿 元 ,增 加 4 - 04 8亿元 ,增 长 了
四川茶产业发展现状及 十 二五 ຫໍສະໝຸດ “ 发展 思考 段 新 友
( 四川 省 园艺 作 物技 术推 广 总站 ,6 0 4 ) 101 四 川 是 全 国 茶 叶 主产 区之 一 , 是
全 国规戈 的名优绿茶和 出口绿茶优势 Ⅱ 区域 。 长期以来 , 四川发展茶叶产业优
中国绿茶产量、销量及进出口现状分析

中国绿茶产量、销量及进出口现状分析一、不同产地绿茶中主要成分含量对比绿茶是我国的主要茶类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安徽、湖北、福建等省份。
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是绿茶中主要的化学成分和活性物质,其含量、配比的不同,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茶叶色、香、味等品质,甚至是某些药理功效。
四川、湖北、福建三个产地绿茶中主要成分含量检测结果对比如下:二、中国绿茶行业生产现状分析中国茶叶为世界三大饮料之首位,其中绿茶是所有茶叶种类中最主要的种类,近年来我国绿茶产量不断增长,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绿茶产量达到184.27万吨,同比增长3.94%;绿茶是我国茶叶产量最大的品种,2020年产量占比茶叶总产量比重超过60%。
从我国绿茶内销量来看,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绿茶内销量为127.9万吨,同比增长5.35%,内销量占比全国茶叶内销总量比为58.1%,这和我国的茶叶产出以绿茶为主,也和我国的茶文化相符。
三、中国绿茶行业进出口现状分析由于我国茶叶企业规模较小,且自行销售,茶叶市场混乱。
茶叶行业的茶文化输出不足,使得国际社会上缺乏绿茶文化背景,对绿茶的宣传力度不够,只能出口中低端的绿茶,高端绿茶难以销售。
据统计,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我国绿茶进口量为0.08万吨,同比下降16.59%,出口量为6.32万吨,同比增长6.11%。
进出口金额方面,据统计,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我国绿茶进口金额为0.02亿美元,同比下降18.42%,出口金额为2.82亿美元,同比增长15.34%。
我国绿茶深加工技术水平低,农药残留偏高,茶叶整体质量偏低,导致多出口非洲、亚洲等地,出口价格偏低。
2020年我国绿茶共出口到126个国家或地区,其中出口到摩洛哥金额为1.98亿美元,位居第一;中国香港从内地进口绿茶金额为1.59亿美元,排列第二;其次是马来西亚,2020年马来西亚进口中国绿茶金额为0.93亿美元。
从我国各省市绿茶出口金额来看,2020年浙江省绿茶出口金额为4.02亿美元,位居全国第一;出口额排第二的是安徽省,2020年绿茶出口额为2.62亿美元;其次是福建省,2020年绿茶出口额为1.88亿美元。
中国茶叶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茶叶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中国茶叶是世界上重要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具有悠久的茶文化和丰富的茶叶资源。
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出口规模和市场份额较小。
本文将对中国茶叶出口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出口规模相对较小:尽管中国是茶叶生产大国,但其出口规模相对较小,占全球茶叶出口总量的比例较低。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茶叶的竞争力相对较弱,主要是由于品牌知名度不高、品质和口感不稳定等原因。
2.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中国茶叶出口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主要是绿茶和红茶。
虽然中国还有其他种类的茶叶,如白茶、黄茶、普洱茶等,但这些品种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相对较小。
3.品牌知名度不高:相对于一些优质茶叶品牌,中国茶叶的品牌知名度较低。
虽然中国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名茶品牌,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但这些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相对较小。
1.提高品质和口感: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其品质和口感。
要提高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需要加强茶叶产业链的管理和控制,提高整个产业链上的品质和口感,确保茶叶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中国茶叶的品牌知名度是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加强品牌推广和宣传,提高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
还可以加强品牌保护,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提高消费者对中国茶叶的信任度。
4.推动国际贸易合作:中国茶叶企业可以与国际茶叶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开展茶叶品牌推广、市场开拓和创新研发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国际贸易合作,可以共享资源、降低成本,提高茶叶的竞争力和国际市场份额。
5.加强标准化管理:要提高中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需要加强标准化管理。
建立标准化的茶叶生产和加工管理流程,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还应加强对茶叶生产企业的培训和指导,提高茶叶生产和加工的标准化水平。
要提高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需要从提高品质和口感、多元化产品结构、加强品牌建设、推动国际贸易合作和加强标准化管理等方面入手。
四川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毕业论文题目四川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英文题目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DevelopingSitua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Sichuan Tea Industry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报告》院(系):商学院摘要茶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在世界上有着众多的消费者。
我国是产茶大国,其茶叶产量在全球一直居于重要地位。
茶叶作为我国广大农村脱贫致富的经济支柱和传统贸易产品,为发展我国经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四川作为我国主要产茶省份之一,自古就有“蜀土茶称圣”的美誉,茶业经济是四川省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四川省茶业经济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是,四川省茶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我的论文就是为了深入了解四川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情况,并找出其中的困难和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词】四川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对策Tea is one of the world's three major drinks, and it has a large number of consumers all over the world. China is a major tea producing country, it has been playing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global tea production. As the economic pillar and traditional trade products for China's vast rural areas’ prosperity, tea industry in China has made prominen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its economy. As one of the main tea production provinces, Sichuan has a good reputation of “the Saint”; the tea industry economy is a very important compo nent of Sichuan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Sichuan tea industry economy has obtained certain development, also gained certain economic efficiency, social efficiency and ecological benefit.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coexis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ichuan tea's industry. My paper is for deeper inquiry into the present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Sichuan tea industry, and to find out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y, and then to put forward some solutions.【Keywords】Sichuan tea industry ,The present developing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引言 (2)第一章国内外茶叶发展现状 (3)1.1 世界茶叶生产和贸易情况 (3)1.2 国内茶叶生产和贸易情况 (4)1.3四川茶叶生产和贸易情况 (6)第二章四川茶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8)2.1质量标准存在问题 (8)2.2 产业化程度较低 (8)2.3 茶叶品牌不突出 (9)2.4茶饮料等深加工开展落后 (9)2.5茶叶遭受技术和绿色壁垒 (10)第三章针对四川茶叶产业发展问题的对策 (11)3.1提高质量安全,按标准进行生产 (11)3.2培育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建设 (12)3.3实施茶叶品牌战略 (13)3.4加大深加工产品开发力度 (13)3.5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茶业竞争力 (14)结束语 (16)参考文献 (17)致谢 (18)茶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在世界上有着众多的消费者。
雅安茶叶现状分析报告

雅安茶叶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茶叶是我国传统的优秀农产品之一,而雅安是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区之一。
本报告将对雅安茶叶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产区分布、种植情况、品种特点、市场需求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希望能够对优化雅安茶叶产业结构、提高产量和品质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2. 产区分布与种植情况雅安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南部,气候条件适宜茶树的生长。
在雅安茶叶的产区中,最有名的是雅安市境内的九龙山、兴文、天全等地。
九龙山茶以其独特的高山气候和土壤条件而著名,是优质绿茶的主要产区;兴文茶则以其独特的云雾茶和红茶而闻名;天全茶因其特殊的气候条件和传统工艺而备受赞誉。
雅安的茶树种植以有机种植为主,注重环境保护和产品品质。
农民采用传统的茶叶栽培方式,如施用有机肥料、改良土壤、喷洒农药等,以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3. 品种特点雅安茶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雅安茶叶品种:3.1 九龙山茶九龙山茶是一种高山绿茶,具有鲜艳的绿色和清香的味道。
其特点是叶片嫩绿,汤色澄黄,滋味鲜爽,回甘持久。
九龙山茶由于生长在海拔较高而且有云雾笼罩,场地优势明显,因此具有特殊的品质和口感。
3.2 兴文云雾茶兴文云雾茶是雅安茶叶中的瑰宝,制作工艺独特。
由于生长在兴文境内的茶园中,因此得名为云雾茶。
该茶叶色泽乌润,汤色红亮,滋味醇厚,回甘悠长。
3.3 天全茶天全茶是雅安红茶的代表,具有红茶的特点。
其特点是外形条索紧结、颗粒紧凑,色泽秀丽,口感醇厚。
4. 市场需求与前景中国是茶叶的主要消费国家,对茶叶的需求量巨大。
而雅安茶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目前,雅安茶叶主要销往国内市场,其中以一二线城市的中高端消费者为主要目标客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优质茶叶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提升。
另外,雅安作为茶叶生产者,也有着丰富的外销经验。
雅安茶叶出口量也在逐年增加,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欧美等地。
当前我国茶叶出口面临的问题分析及改善对策

当前我国茶叶出口面临的问题分析及改善对策作者:查传丽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2年第20期摘要:我国是茶叶生产和出口大国,近年来出口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受中美贸易摩擦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明显。
我国茶叶出口还存在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产品结构单一、品牌建设滞后、遭遇绿色贸易壁垒日益加重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茶叶出口;品牌;绿色贸易壁垒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22.20.022我国茶叶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出口远大于进口。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茶叶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下降,存在出口市场单一、品牌意识淡薄等问题。
剖析茶叶出口现状与问题,明确促进茶叶出口的相应对策措施具有重要現实意义。
1 当前中国茶叶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1.1 出口规模增长但出口占比下降,受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冲击明显2014年以来我国茶叶出口年均增长8%,2021年出口总量达36.94万吨,出口额22.99亿美元。
从茶叶出口变化趋势看,2020年出口量比2019年减少1.78万吨,受全球新冠疫情冲击明显。
从出口比重看,2018年美国挑起中美贸易争端后,出口占比从之前的14%以上开始明显下降,表明贸易摩擦是制约茶叶出口的重要因素。
1.2 茶叶出口市场不均衡,部分茶叶消费大国占比偏低我国茶叶出口市场主要在东南亚、非洲和部分欧洲国家,市场分布不均。
2021年我国茶叶出口前十国家合计占比超过60%,其中向最大出口市场马来西亚出口额高达257亿美元,其次为非洲的摩洛哥228亿美元,二者合计占比超过40%。
而部分茶叶消费大国,诸如印度、美国、欧洲西部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茶叶的进口额明显偏低。
1.3 出口茶叶中绿茶占绝对主导,红茶出口明显不足从茶叶出口品类看,绿茶出口占绝对主导,2021年其出口量达到31.2万吨,占茶叶出口总量的84.5%,其次为红茶和乌龙茶,分别为2.96万吨和1.9万吨。
四川茶叶市场分析

四川茶叶市场分析背景介绍四川作为中国主要的茶叶产区之一,拥有悠久的茶叶种植和生产历史,其茶叶品质优良,种类繁多。
本文将对四川茶叶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发展现状、竞争态势、行业趋势以及潜在机遇与挑战。
一、市场概况1.1 市场规模据统计数据显示,四川茶叶市场的总体规模约为XX亿元,占全国茶叶市场的占比约为XX%。
### 1.2 产业结构四川茶叶市场主要包括绿茶、红茶、黑茶、白茶等多个品类,其中绿茶产量最大,占据市场份额的XX%。
### 1.3 市场分布四川茶叶市场主要集中在成都、雅安、都江堰等茶叶产区,其中成都市场规模最大。
二、竞争分析2.1 竞争对手目前,四川茶叶市场的竞争对手主要包括当地茶企、外地茶企以及网络销售平台。
### 2.2 竞争优势四川茶叶的优势在于产地地理优势、品质优良以及传统工艺技术。
### 2.3 竞争策略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四川茶叶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创新营销策略,以应对竞争挑战。
三、行业趋势3.1 消费升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茶叶品质和品牌要求越来越高,消费升级将成为未来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
### 3.2 电商渠道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电商渠道在四川茶叶市场中的份额不断增加,线上销售渠道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点。
四、潜在机遇与挑战4.1 机遇四川茶叶市场在传统文化底蕴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新品种、新工艺的推广将有望带动市场增长。
### 4.2 挑战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创新营销方式、开拓新的销售渠道,以应对激烈竞争和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
五、结论综上所述,四川茶叶市场具有市场规模大、产业结构完善、竞争激烈、行业趋势明显的特点,同时也面临机遇和挑战。
企业应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不断提升竞争力,实现稳健发展。
以上是对四川茶叶市场的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茶叶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
[摘要] 四川茶叶是四川主要出口土特产品之一,最近一些年四川茶叶出口分额呈下降趋势。
四川茶叶出口中存在生产水平较低,质量不能适应消费新需求;国际市场茶叶产品质量要求趋严,绿色壁垒不断出现;品牌建设跟不上市场需要产品单一,与市场不对路;四川茶叶生产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水平有待提高等的问题,因此四川茶叶出口发展应从茶叶生产的源头抓起,将农、工贸相结合,转变观念,加强四川茶叶的品牌建设,从而扩大四川茶叶的出口。
[关键词] 茶叶出口现状对策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长江上游。
占据着四川盆地绝大部分。
这块美丽而神奇的盆地,西被青藏高原扼控,东有长江三峡之险,南为云贵高原所拱卫,北是秦岭巴山屏障。
四川省地形西高东低,大致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1000米~3000米之间。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氛围造就了多姿多彩的四川茶文化。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四川一带已盛行饮茶。
西汉时,茶是四川的特产,曾通过进贡传到京城长安,原来我国古代四川东鄂西就是茶树的发祥地,而这里正是三皇五帝最早生息之地。
神农氏是“三苗”、“九黎”部族之首领。
在《史记?吴起传》与《说苑》等古籍中有“三苗氏,衡山在其南,岐山其北,左洞庭之坡,右彭蠡之川”的记载,这说明神农氏的部族发源在四川东部和湖北西部山区,这正是今日大神农架的地域。
随着国际上贸易保护壁垒的不断加强,尤其是绿色贸易壁垒的拦截,加之人民币汇率的持续上升,四川茶叶出口遭遇到了严峻的考验。
如何就四川省茶叶自身的发展情况,找出一条内增竞争力,外抵壁垒的出路是当务之急。
一、四川茶叶的出口现状
四川自古就有“蜀土茶称圣”的美誉,出口创汇有过辉煌的历史。
1986年,四川茶叶自营出口1.13万吨,创汇1275万美元,名列全国第二。
2004年,四川茶园面积达到209万亩,居全国第四,产量8.6万吨,列全国第五,茶叶总产值12亿元。
但是2003年四川省茶叶自营出口却仅有111吨,2004年130吨,2005年204吨。
而在2004年,四川所产茶叶以原材料供应到外省再出口的数量却达到了6000吨。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四川省的茶叶产量目前约占全国的10%,但出口值仅占全国的0.41%。
在官方的中国十大名茶排行榜上,川茶是名落孙山。
四川的出口状况与其产茶大省的身份不相匹配。
二、四川茶叶出口面临的问题分析
1.四川茶叶生产自身存在的问题
(1)生产水平较低,质量不能适应消费新需求
四川目前虽然已有产值过亿元的茶叶生产企业有2家,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5家,但大量的茶叶生产企业依旧是加工设备陈旧简陋、工艺粗糙、管理水平低下,茶叶品质难以达到出口茶叶质量要求。
据统计,此前两年,四川省茶叶初制厂、家庭式加工作坊多达1万余家。
近年来,四川商检部门在对四川省出口茶叶的检测中,还不时发现三氯杀螨醇、DDT等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情况。
由于农残和重金属含量超标,四川省内茶叶出口企业甚至遭遇这样尴尬:货物运抵日本后,被对方检验部门要求作退运处理,最后不得不就地销毁。
四川省内目前执行的茶叶农残留限量标准本身低于欧盟标准,与日本标准也不尽一致,如不及时解决农残、重金属含量超标问题,将严重阻碍四川茶叶的出口。
(2)品牌建设跟不上市场需要
四川茶叶总体缺乏品牌经营意识,商标的重要性和作用被长期忽视。
川茶商标如竹叶青、蒙顶甘露、龙都香茗、叙府龙芽、巴山雀舌等难与龙井、碧螺春、铁观音等相比,而与英国“立顿”、日本“三得利”的知名度差距更为明显。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在中国名茶的前十名的排行榜上,没有川茶的身影。
另外,无标生产,无标上市,无标流通,盗用知名品牌,又制约了四川名牌茶的形成。
因为没有品牌,四川每年有大量的茶叶成为原料到他省包装后再出口。
(3)产品单一,不能适应市场需要
据调查,除了农残、重金属超标等基础性问题外,川茶在出口种类和出口市场上的缺陷也逐年显现。
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曾是四川省茶叶出口的鼎盛时期,出口茶类以红茶为主。
而上世纪末国际茶叶市场“红改绿”之风日渐盛行之后,川茶出口开始大幅萎缩。
目前,四川省出口茶类主要是绿茶,且只有单一的蒸青绿茶,主要外销日本。
(4)四川茶叶生产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四川大多茶叶生产企业根本没有外贸人才,而四川省内几家从事茶叶代理出口的公司也基本是业务多年不变。
人才和市场的缺失,使生产和市场脱节,信息滞后,产品总是
对不上路,大大的制约了四川茶叶的自营出口。
2.四川茶叶出口面临的外部问题
(1)国际市场茶叶产品质量要求趋严,绿色壁垒不断出现
2005年8月1日起,欧盟启动新的农残检验标准,对硫丹在茶叶中的残留限量比例从30毫克/公斤调整为0.01毫克/公斤,限量标准一下比原来紧缩了3000倍。
而硫丹作为一种有机氯类杀虫剂在我国茶叶作物上被广泛应用。
即将来到的2006年5月29日,茶叶进口大国日本将实施“肯定列表”制度,进口茶叶残留检测项目由71项增加到276项。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有负责人认为,国外市场茶叶产品标准日渐苛刻,已对企业出口造成影响。
(2)国际消费需求的变化,使四川茶叶原来的定位不能很好满足消费者需要
茶叶的消费需求和格局由传统的泡饮方式向优质、新型、方便和保健的方式转变。
绿茶市场在不断扩大,销量呈不断上升趋势。
茶类结构趋向多元化。
随着医学界对茶多酚保健效应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的证实,茶叶有效提取物的开发利用将会步入医学和食品领域,尤其是在美、英、日、中等研究较多的国家,其他还有茶皂素等内含物的提取和应用,都给茶叶的综合利用带来广阔的前景。
同时也给以传统方式制作茶叶的四川茶叶带来挑战。
(3)人民币汇率的持续上升,使得茶叶的出口价格日益增高,减弱了茶叶的竞争能力。
从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放弃了盯住单一美元的做法,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同时,人民币开始向上小幅升值。
人民币的升值使得茶叶的外币价格提高,减弱了四川茶叶得出口竞争能力。
三、提高四川茶叶出口水平的对策分析
目前全球茶叶市场对绿茶的需求在增长,这种变化趋势对于占有世界绿茶绝对份额的中国和主产名优绿茶的四川来说,是难得的机遇。
另外由于工业化进程加快,一些沿海传统产茶省份的茶叶生产环境正在改变,而四川良好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决定了川茶具有后发制人的竞争潜力。
扩大四川茶叶出口是一个牵涉农、工、贸多方面的大工程,需要政府、企业一起努力,对症下药。
因此我们认为四川茶叶出口水平的提高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1.从茶叶的生产源头抓起,将农、工、贸相结合,保证茶叶的品质质量
川茶的症结就在于是千军万马产茶、千企万厂制茶、千品万牌卖茶,停留在以小生产方式发展大产业的阶段。
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招商或给予相关企业资金支持,通过企业和茶农的结盟的方式实现茶叶种植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从而也保证了茶叶的质量和应对绿色壁垒的问题。
具体讲,针对我国农村的实际,茶叶加工企业和茶农签订种植、收购协议,茶农按照茶叶加工企业的要求种植茶叶,同时茶叶加工企业按照保护价格收购茶农的茶叶,同时茶叶加工公司要向茶农提供茶叶种植采摘的技术指导。
2.加强四川茶叶品牌的打造,提升川茶的品牌价值
四川茶叶属于四川主要的出口土特产品之一。
传统的观点认为土特产品应该特别注重其土味,其实不然,“土特”是一种文化,该保留的东西要保留,但也需要更新,没有新意就不可能迎合消费者,不可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因此四川茶叶应该在保留特色的同时要结合出口市场当地的消费习惯和价值观念打造出既有丰富历史内涵同时也融合现代元素的品牌形象。
这包括对茶叶功效的再认识、茶叶的包装、茶叶的营销要素的综合运用。
包括广告的设计、销售渠道的设计、促销活动的开展等多方面
3.是加强外贸人才的培养,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人才是一切的关键,人才缺失会导致产品和市场信息的缺失,使生产和市场出现脱节。
在目前的四川茶叶出口企业里,真正能开拓市场把握市场,用市场信息来指导生产的人才非常欠缺。
因此,只有加大人才的培养利用,让人才去叩击市场,才会有“芝麻开门”的效果。
4.调整茶叶出口的结构,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川茶出口应当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以适应国际市场需求。
四川省内茶叶内含物比浙江茶叶丰富,制成绿茶茶味较重,适合西非、中亚等市场需求。
川茶应当在巩固对日本蒸青绿茶出口的同时,积极发展对西非、中亚市场的炒青绿茶出口,拓展绿茶出口市场;而宜宾等地的功夫红茶、红碎茶等产品曾在欧美受到欢迎,当前应恢复出口渠道,组织相应产品生产和出口;尝试高香茶、花茶等特种茶和定牌小包装茶出口,提高产品附加值。
除此以外是转变传统产销观念,适应市场新要求,也是非常必要。
目前,围绕产品多样
性和安全性而产生的国际市场新需求已经十分明显。
与此同时,国内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也在提高,政府更是把食品安全提到了非常高的高度来要求。
各种形势都在逼迫茶叶生产企业们要转变以往的产销观念,适应市场消费要求。
这既是压力,又是革新的动力。
作者:王小兰陈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