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同课异构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472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472人教PPT课件
特点:简(机构简单、人员精干) 速(办事效率高) 密(地处内廷)
君主专制的发展过程
建 立 秦朝
发 展 汉—元
强 化 明朝
顶 峰 清朝
合作探究 明清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 响?
材料一:人们都常常说中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 古国之一,津津乐道的事例极多,但有一项更伟 大的文明,而且已创造出并行用了两千余年,却 为人们所忽视,这就是在中国所实行的中央集权 制度。此制度的创行和存在、发展、完善,是中 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标志;也应当说,是世界古代 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部权尽归内阁”
X(时期) 明神宗
材料一:在名义上张居正是皇帝的顾问, 并无决策和任免的权力。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二: (明)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 权,阁臣之异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 得之。此乃“权臣”, 非“大臣”。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一:在名义上张居正是皇帝的顾问,并无
决策和任免的权力。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不—能《统明领神百宗官实,录》
指挥首诸辅司,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结作局用。
夏言(嘉靖朝) 严嵩(嘉靖朝) 徐阶(隆庆朝) 高拱(万历朝) 张居正(万历朝)
被杀 罢黜为民,死 致仕回乡 逐出朝廷、回乡 抄家、没产、充军
(2014·全国大纲卷·14)明成祖朱棣 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 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 之处是( )
—著名历史学家张传玺
材料二:P18页“历史纵横”
材料三: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 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 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 事情,政府与其说是官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 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 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 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专制政 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 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

高中历史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新人教版必修1PPT课件

高中历史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新人教版必修1PPT课件
宋朝(加强) 地方:把军事、行政、财政权力收归中央
中央:设中书省
元(新发展)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2
秦朝 从汉到元 明清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的形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的发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达到顶峰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请思考:明清两朝为什么都要空 前加强君主专制制度?
4
背景: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统 治阶级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目的:为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5
明太祖 朱元璋
6
资料回放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 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 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 朝罢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 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 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 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7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O 明太祖 明成祖 明宣宗 明神宗
12
议一议
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 变相重设的宰相吗?
性质 职权
宰相 一级行政机构
行政、决策
内阁 内侍机构 侍从、咨询
任职方式
选拔任命 直接由皇帝决定
对皇权影响 有一定制约 强化君主专制
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不能对 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三、军机处的设立
1.清初的内阁六部与议政王大臣会议 2.康熙帝设立南书房 3.雍正帝设军机处
1、背景:
根本原因:宰相制度影响了君主专制这是封建专 制制度中皇权与相权矛盾的激化。
历史原因: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朱 元璋认为宰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 社会动荡。
直接原因: 明初丞相胡惟庸擅权,极大的挑战皇 权。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优质课件(共22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优质课件(共22张PPT)

第一单元知识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制(公天下 家天下) 互 分封制(目的、对象、内容、影响) 为 宗法制(目的、内容、特点、影响) 表 里
的废除
内阁的出现 特务统治 八股取士
清 朝 影响
南书房设立
军机处的设立 大兴文字狱
积极:
原因: 特点:
影响:
消极:
【基础知识梳理】
• 1.中书省、丞相、六部、殿阁大学士/ 内阁、机密事务、“票拟” 君主专制、皇权/ 丞相制度、专制皇权; • 2.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六部/ 南书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 军机处、亲信官员、皇帝、顶峰;
军机处的职能:
军机处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全国 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 用只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无决策权。 后来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相继撤销, 内阁也名存实亡。T4 军机处建立,表明君主专制制度发展 到顶峰,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
Y(程度)
Y(程度)
0

明清
x(t)
0

明 内 阁 政 治 地 位 演 变 图Y(政治地位上来自情况)“部权尽归内阁”
参与 机密 事务 决策 票 拟 权 全盛
侍 从 顾 问 奠定基础
正式确立 发展 X(时期) 明成祖 明宣宗 明神宗
O
明太祖
内阁制和宰相制比较
宰相 内阁
皇帝个人信任
权力来源
职 任 责 免
宰相制度赋予
一级决策者
要经皇帝及大臣 商议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史
皇 皇帝制度 权 不 三公制度 断 加 强 汉代“中朝”形成 , 唐代三省六部制 相 元代设置中书省 权 不 断 废丞相设内阁 削 弱 军机处的设立

高中历史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精品课程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精品课程 新人教版必修1
军机处能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 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 朝的行政效率。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2、评价:
(1)趋势:
唐宋以来的政治制度的变化,清 晰地表现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的特点。
(2)弊端:
皇权的强化是传统官僚体制发展 的产物,导致了一人独尊,将国家的命运 第于一人之手,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众建诸侯以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
邪心。”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C

A.削夺王国的封地 B.夺去王侯的爵位 C.推恩令 D.继承西周的分封制
2、唐朝和宋朝都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其共
同之处是:( A )
A.通过分权加强了集权
B.精简机构,节约经费
C.中央机构职责分明,提高了办事效率
D.宰相丧失了实权,减小了对帝制的威胁
A(

第4课时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地方割据与集权发展——汉至宋 1、西汉:郡国制——“七国之乱”——推恩
令: 2、唐代五代十国 :藩镇割据的形成、 延续 3、北宋(960年) :目的、措施、影响。
课堂训练:
3、“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
郡(监B,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
A.西汉刺史 B.北宋的通判
C.明朝的锦衣卫 D.清朝的军机大臣
4、《宋史记事本末》载:王彦超及诸藩镇及朝,帝(宋太 祖)宴于后院,酒酣,从容谓之曰:“卿等皆国家宿旧, 久临边镇,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也。”彦超喻意,
阁臣有“票拟”权。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 裁定 “批红”,表明大权仍归皇帝(实质)。
2、清代设置军机处 (1)背景 :

高中历史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652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652人教PPT课件

主题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讲史料
史料一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导读 史料表明唐朝之前宰相位高权重,辅佐皇帝处理全 国政事。
主题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讲史料
史料二 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 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 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④张居正任首辅时, 六部 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评价: 性质
原因
知识点二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主干梳理 知识点二:内阁的出现
易错提醒 中国明朝内阁与英国近代“内阁”
明朝的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 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 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而英国的 内阁是君主立宪制下的最高行政机构,责任制内阁是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
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
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
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
其可否,斟酌入告。(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
;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
)主题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练史料
探究 据史料,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
知识点三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主干梳理 知识点三:军机处的设立
轻巧识记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个核心——皇权至高无上; 两个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三种制度——行政制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其中行 政制度是主体,选官和监察制度是配套制度; 四个阶段——萌芽(战国)、确立(秦朝)、完善(汉 至元)、强化(明清)。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优秀课件(共33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优秀课件(共33张PPT)

思考:废除丞相制度后存在什么问题?针对这一问题, 朱元璋采取了什么措施?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1、原因:
(1)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2)直接原因:“胡惟庸案”。
2、结果: (1)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 加强; (2)皇帝政务繁多,难以应付。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 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 臣相见,……即承旨诸臣(军 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 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摘自《清史稿•军机大臣 年序表》 既然“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那是否说担任军机大臣就相当于宰相? 军机大臣不是宰相。军机处职责为“跪受笔录” ,完全听命于皇帝,没有决策权。
结论----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二、内阁的出现——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三、军机处的设立——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虽然刘罗锅在辉煌的时 候做过左都御史、上书房总 师傅、大学士、两部尚书、 并监管国子监,但是刘墉始 终没有进入军机处,更甭提 做宰相了。 清朝的政治制度是怎样 的?军机处的设置对政治制 度有什么影响?
军机处最初设置的原因是什么?
最初设置的目的是办理西北军务。
材料2: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 纶出纳,职居密勿.........军 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 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 不于内阁,而于内阁,而于军 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军机处的职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总揽国家大事,成为位居内阁等中枢机构之上、 皇帝之下的政务机构。
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职位?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精品课件(共30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精品课件(共30张PPT)

票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 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
清 代 的 批 红
材料一:明万历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 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 ——《神宗实录》 材料二: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 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 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
(二)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康熙: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起草谕旨。 2、雍正:在宫内设军机处; 军机处名不师古,……军国大计,罔不总览,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 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三、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二)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康熙: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起草谕旨。 2、雍正:在宫内设军机处;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 其相见,……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 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隆宗门内军机处
军机处内景
三、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二)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康熙: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起草谕旨。 2、雍正:在宫内设军机处;
(1)原因:为办理西北军务而设 (2)职能特征:跪受笔录,承旨传达,军国大事皆由 皇帝一人裁决。 (3)意义: 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标志着君 主专制达到顶峰。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标要求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臵等史实,认识 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背景 1、背景: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统治 阶级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件
加强。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一 第四课--明清 君主专 制的加 强课件 (共19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一 第四课--明清 君主专 制的加 强课件 (共19张PPT)
一、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背景
为了 ①力役过繁,赋敛过厚。 ——《明史·周敬心传》
3、内阁的创立与发展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 权) ——全盛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一 第四课--明清 君主专 制的加 强课件 (共19张PPT)
权力来源
宰相 宰相制度赋予
内阁首辅 皇帝个人信任
职责
一级决策者 侍从咨询为主
任免
要经皇帝及大臣 直接由皇帝意愿
商议
决定
对皇权影响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 产物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一 第四课--明清 君主专 制的加 强课件 (共19张PPT)
原因:
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 ②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
结果:
“内阁” 应运而生
①加强了皇权,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 ②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一 第四课--明清 君主专 制的加 强课件 (共19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一 第四课--明清 君主专 制的加 强课件 (共19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一 第四课--明清 君主专 制的加 强课件 (共19张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六曹答诏皆称“卿”,清则称“尔”。 清大臣对皇帝上奏,皆自称“奴才”。
君主专制强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积极作用: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 安定、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为康乾 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政治保障。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对皇权影响 结论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产物
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 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努尔哈赤 皇太极
康熙
雍正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经历了怎样的 过程?
内阁权力的削弱
清沿明制,仍以内阁作为政府中枢机构,但 实际上权力远不及明代,且权力越来越低。
清初,在内阁之外设议政王大臣会议,皆由 满洲亲贵构成,称“国议”,凡军国机要重务, 均不经内阁票拟,而由议政王大臣会议策划, 皇帝裁决。
中央: 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
3.评价: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皇帝政务繁多,难以应付。
史料1: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 ,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 朝罢相…… ——《明史纪事本末》
史料2: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
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犯人凌迟,
明朝加 强君主 专制的 措施
清朝加 强君主 专制的 措施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宰相制度的废除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内阁的创立和发展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军机处的设立
——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根本原因: 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直接原因: 丞相胡惟庸骄横专权
地方: 废行省,设三司 2.措施
二﹑内阁的创立与发展
时期 名称 职 权 特 点
明太祖
设立殿阁 仅备皇帝顾问 大学士 兼协理章奏
品秩较低, 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
设立 内阁
参与军国大事 的商讨
地位逐渐上 升,有专门 衙署和属官
明中期
内阁
可“票拟”对 地位变得更 奏疏处理意见 加重要
以后
内阁首辅
张居正夺六部 职权
发展达到全 盛时期
票拟就是秘书起 草对公文的审批意 见;批红就是领导 对审批意见的认可 与否。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 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 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 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 到了宋朝,宰相大臣就只能站着同皇帝 议事。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 朝仪”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 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准 备有特别的护膝。
康熙时设南书房,一切特颁诏旨,由南书 房翰林撰拟,内阁之权更分。
雍正年间,普遍推行奏折制度,机要之务, 皆由奏折直达皇帝,内阁权力大为削弱。
努尔哈赤
皇太极
康熙
雍正
八旗旗主
“共治国事 ”
议政王大臣 会议
内阁、六部
议政王大 臣会议
内阁、六部
设军机处
跪受笔录 承旨遵办
皇权受限
南书房 君主专制 顶峰
集权于帝
秘密立储的制度,摆脱了 “嫡长”观念的束缚,排除 了其他势力对皇位继承的干 扰,由皇帝全权决定皇位继 承人,是皇权强化的表现。
清 世 宗
雍正皇帝 胤禛
君主集权的发展
乾清宫
秘密立储匣→
明清两朝的尊君卑臣
明大臣四拜或五拜, 清大臣始有三跪九叩之礼。
明大臣可以侍坐, “大朝仪众官皆跪”, 清大臣则奏对无不长跪。
军机处
1.设立时间:清朝雍正时设立 2.职能演变:由单纯处理军事逐渐发展到辅助皇
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机构.
3.军机处机构特点: 政治决策缜密、办事效率高、军机大臣跪受
笔录、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决定。
4.军机处作用: 简化手续、提高效率, 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军机处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区别?
• 军机处没有议政王大臣会议那样的决定权。军 机处实际上只是皇帝的一个亲信秘书班子,军 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能惟命是从, 负责往下传达,连建议的权力也没有。
• 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都直 接听从皇帝的指挥。至此,不仅内阁形同虚设, 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名存实亡,皇权得以大大加 强。这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达到顶峰。
君主集权的发展
秘密立储
康熙后期,诸皇子争储。 雍正即位后,宣布了秘密立 储的决定。 乾隆三十八年(1773),将 秘密立储制制度化。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 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 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 终以贾祸。” ——《神宗实录》卷
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
宰相与内阁首辅的区别
权力来源
宰相 宰相制度赋予
内阁首辅 皇帝个人信任
职责
一级决策者
侍从咨询为主
任免
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
清代皇帝的批红
内阁首辅张居正
明朝著名首辅,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 革家。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湖北江 陵)人15。47年进士,任太师 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 极殿大学士。为人聪明敏捷 ,深沉机警,胸有大志,勇 于任事。在他辅佐年幼的万 历皇帝执政的十年间,策划 和推动了改革,使明王朝有 所振兴。
议政王大臣会议
权臣鳌拜
清朝初期满洲贵族 商讨并决定军国大事 的一种重要形式。它 决定的事,连皇帝也 难以更改。
设立军机处——清代中枢机构重大变革
军机处外景
军机处内景
雍正七年(1729),对西北蒙古用兵,军报频繁,在 雍正寝宫养心殿附近的隆宗门内设立了“军需房”,协助 皇帝处理军务,后更名“军机处”。
全家处死。
——明太祖
请问:为何“我朝罢相”?
你如何 看待宰 相制的 废除?
宰相制度的废除,产生了什么影响
积极影响: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 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消极影响: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社会兴衰维 系于皇帝个人素质;导致君主独裁专制
内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内阁职在“佐天子出令”,即以票拟之权,辅佐 皇帝处理政事,这是同于古代宰相职权的地方。 但内阁不能统领监督百官、指挥诸司,又是大不 同于古代宰相职权的地方。
君主专制的加强 请思考: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 仪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温故知新: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


魏晋南北朝
(三公九卿) (中、外朝制) (三省体制)
隋唐
北宋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一省二院)
皇帝削相权与将权,强化君权
谜朱 元 璋 容 貌 之
猜猜看:哪个是真正的明太祖?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