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刘斯-外伤后破伤风预防指南解读

合集下载

破伤风预防共识

破伤风预防共识

破伤风预防共识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细菌感染疾病,常见于土壤、灰尘和动物粪便中。

它可以通过伤口进入人体,导致肌肉僵硬和痉挛,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和死亡。

为了预防破伤风的发生,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破伤风预防共识,提供详细的预防措施和建议。

1. 接种破伤风疫苗是预防破伤风的最重要措施之一。

破伤风疫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可以提供长期免疫保护。

建议所有人定期接种破伤风疫苗,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补种。

2. 保持伤口清洁和覆盖是预防破伤风的关键步骤。

如果受伤,应立即用温水和肥皂清洗伤口,然后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接下来,使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以防止细菌感染。

3. 避免接触可能被破伤风细菌污染的物品和环境。

破伤风细菌存在于土壤、灰尘和动物粪便中,因此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免接触这些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和环境。

4. 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勤洗手、保持身体清洁,定期清洁和消毒居住和工作环境,可以降低破伤风感染的风险。

5. 加强宣传和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传播破伤风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认识和意识,帮助人们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

6. 加强监测和报告。

建立健全的破伤风监测和报告体系,及时掌握破伤风的发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和防控。

7. 加强国际合作。

破伤风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破伤风的挑战。

通过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推动破伤风预防工作的开展。

总结起来,破伤风预防共识的核心是接种破伤风疫苗、保持伤口清洁和覆盖、避免接触污染物、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加强宣传和教育、加强监测和报告以及加强国际合作。

只有通过全面、系统、科学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预防破伤风的发生,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破伤风防治知识

破伤风防治知识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预计破伤风的诊断和 治疗手段将得到改进。这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 存率。
加强国际合作
破伤风防治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努力。预计未来各国 将加强在破伤风防治领域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这一全球 卫生挑战。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痉挛可因轻微的刺激,如光、声 、接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水等而诱发。
发作时神志清楚,表情痛苦,每 次发作时间由数秒至数分钟不等

并发症与后遗症
并发症
窒息、肺部感染、骨折、尿潴留等。
后遗症
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根据外伤史、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如伤口分泌物培养、血清学检查等) 进行诊断。
PART 04
临床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
REPORTING
清除毒素来源
彻底清创
对于污染伤口和动物咬伤等,应尽早进行彻底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减少破伤风梭菌的繁殖和毒素产生。
伤口处理
对于较深的伤口,可采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以氧化分解破伤风梭菌产生的毒素。
中和游离毒素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加强疫苗接种
随着全球卫生体系的加强和疫苗生产技术的提高,预计未 来破伤风疫苗的覆盖率将得到显著提高。这将有助于降低 破伤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提高公众认知度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普及破伤风防治知识,预计公众对破 伤风的认知度将得到提高。这将有助于增强公众的防范意 识,降低感染风险。
改进诊断和治疗手段
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并发症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痉挛严重者,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 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进行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破伤风预防共识

破伤风预防共识

破伤风预防共识破伤风是一种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其症状包括肌肉僵硬、呼吸难点、咽喉痉挛等,并且可能导致死亡。

为了预防和控制破伤风的传播,制定了破伤风预防共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破伤风的预防措施、疫苗接种建议以及应对破伤风感染的紧急处理方法。

1. 破伤风的预防措施破伤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因此预防破伤风的关键是避免受伤和及时处理伤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破伤风预防措施:- 清洁伤口:任何伤口都应及时清洁,用肥皂和清水清洗伤口,然后涂抹适当的抗菌药膏,并用无菌敷料覆盖。

- 及时处理伤口:对于较大的伤口,应及时就医处理,包括缝合伤口、清洗伤口等。

-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脏物。

- 避免赤脚行走:在可能存在破裂的地面上行走时,应穿鞋以避免脚部受伤。

2. 疫苗接种建议疫苗接种是预防破伤风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以下是破伤风疫苗接种的建议:- 儿童疫苗接种:儿童应按照国家疫苗接种计划接种破伤风疫苗。

普通建议在2个月龄开始接种,接种时间为2、4、6个月龄,之后再接种两剂疫苗,分别在18个月龄和4-6岁。

- 成人疫苗接种:成人应定期接种破伤风疫苗以保持免疫力。

普通建议每10年接种一次破伤风疫苗。

如果成人在过去5年内没有接种过破伤风疫苗或者伤口较严重,应尽快接种疫苗。

- 伤口处理时的疫苗接种:对于未接种或者不清晰接种史的伤者,应在处理伤口时同时接种破伤风疫苗。

3. 破伤风感染的紧急处理方法如果发生破伤风感染,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可以减轻病情和提高治愈率。

以下是破伤风感染的紧急处理方法:- 寻求医疗匡助:如果浮现破伤风的症状,如肌肉僵硬、呼吸难点等,应即将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匡助。

- 确保伤口清洁:如果伤口未处理,应即将清洁伤口,并用无菌敷料覆盖。

- 抗生素治疗:破伤风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医生会根据病情和病原菌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 疫苗接种: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可能会建议接种破伤风疫苗以增强免疫力。

外伤(犬伤)后破伤风的预防

外伤(犬伤)后破伤风的预防
抗毒素易发生过敏反应。 目前最佳的被动免疫是肌内注射250-500U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
。保护期为28天。
主动免疫 长期保护
通常首次皮下注射破伤风 类毒素0.5ml,间隔4-8周后再注射0.5ml,第 二针后6-12月再注射0.5ml,此三次注射称为 基础注射。
以后间隔5-7年皮下注射类毒素0.5ml,作为强化注射。 接受全程主动免疫后,伤后仅需肌内注射0.5ml类毒素,即可在3-7日内
破伤风抗毒素(TAT)7天左右失效,破伤风 人免疫球蛋白(HTIG) 28天左右失效。
破伤风疫苗注射后抗体浓度变化趋势
破伤风疫苗全程免疫后可获得5-10年的长效保护。
1.破伤风免疫制剂
被动免疫 短时间保护
对伤前未接受主动免疫的伤员,尽早皮下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 1500-3000U。保护期为10天左右。
创伤后的所有人群应根据破伤风疫苗免疫史及伤口情况立即进行应急接种破伤 风疫苗或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以期获得有效的抗体免疫保护,减少破伤风发病
有开放性损伤的外伤病人:尤其是 ✓外伤 磨伤 划伤 擦伤; ✓开放性骨折; ✓动物咬伤(犬伤 猫咬伤 鼠咬伤 人咬伤); ✓烧烫伤 冻伤; ✓细小的伤口如:铁钉刺伤; ✓耳部感染 肛周脓肿 牙龈发炎 纹身 注射吸毒等; ✓堕胎 不洁分娩等;
采取主动预防,长效保护,保护患者的同时也保护医生,减少医疗 纠纷,规避医疗风险。
THANKS
感谢观看!
国 破伤风病例\



30例

中 10万例左右 国
外伤后使用 主动被动制剂 TT或 TT+TIG
习惯使用TAT
外伤后使TAT数量 TAT过敏人群数量
已淘汰

破伤风预防共识

破伤风预防共识

破伤风预防共识破伤风是一种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疾病,可以通过接触污染的物体或者伤口而感染。

为了预防破伤风的发生,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破伤风预防的共识,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1. 推广破伤风疫苗接种破伤风疫苗是预防破伤风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我们应该推广破伤风疫苗的接种,特别是对于儿童和成年人,建议定期接种破伤风疫苗,以增强免疫力。

2. 加强伤口处理和清洁破伤风通常通过伤口进入人体,因此及时处理和清洁伤口非常重要。

当受伤时,应立即用清水和肥皂清洗伤口,以减少细菌的感染风险。

如果伤口较深或者出血较多,应及时就医。

3. 提高卫生意识个人卫生是预防破伤风的关键。

我们应该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在接触脏物、处理食物或者接触伤口之前。

同时,避免接触脏污的地方,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4. 定期清洁和消毒工具和器具破伤风细菌可以在污染的物体上存活很长时间。

因此,我们应该定期清洁和消毒常用的工具和器具,如厨房用具、厕所用具等。

这样可以减少细菌的滋生和传播。

5. 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加强破伤风预防的健康教育宣传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各种渠道,如学校、社区、医院等,向公众普及破伤风的预防知识,提高大家的预防意识和行动。

6. 建立破伤风监测和报告机制建立破伤风的监测和报告机制是及时掌握破伤风疫情、采取相应措施的重要手段。

通过监测和报告,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破伤风疫情,减少疫情的扩散。

7. 加强医疗机构的破伤风防控措施医疗机构是破伤风防控的重要环节。

医疗机构应加强破伤风防控知识的培训,加强伤口处理和消毒措施,并建立良好的医疗废物处理机制,以减少破伤风的传播。

总结起来,预防破伤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推广疫苗接种、加强伤口处理和清洁、提高卫生意识、定期清洁和消毒工具、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建立监测和报告机制以及加强医疗机构的防控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破伤风的发生,保障人民的健康。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破伤风的预防共识贡献我们的力量!。

外伤后破伤风预防处置预案

外伤后破伤风预防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破伤风是一种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伤口感染。

外伤后,由于伤口局部组织缺氧,破伤风杆菌容易在伤口内繁殖,引发破伤风。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外伤后破伤风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破伤风的认识,增强预防意识。

2. 严格执行外伤后破伤风预防措施,降低破伤风发病率。

3. 加强破伤风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的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

4. 建立健全外伤后破伤风监测和报告制度,确保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破伤风病例。

三、预防措施1. 伤口处理(1)及时对伤口进行彻底清创,清除伤口内的异物、坏死组织等。

(2)根据伤口情况,选用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3)对伤口进行封闭包扎,防止外界污染。

2. 破伤风疫苗接种(1)主动免疫:接种破伤风疫苗,包括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百白破疫苗)、破伤风-白喉类毒素二联疫苗和破伤风类毒素单抗原疫苗。

(2)被动免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适用于伤口深、污染严重、有破伤风感染危险的患者。

3.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使用(1)TIG主要用于外伤后破伤风预防,尤其是伤口深、污染严重、有破伤风感染危险的患者。

(2)TIG注射剂量:成人及儿童均为500~1000IU。

4. 伤口观察(1)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如有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四、破伤风病例监测和报告1. 医务人员应熟悉破伤风临床表现,提高警惕。

2. 发现疑似破伤风病例,应立即隔离,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确诊破伤风病例,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并按相关规定上报。

五、预案实施与培训1. 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破伤风防治知识培训,提高防治能力。

2. 开展外伤后破伤风预防宣传,提高患者和家属的预防意识。

3. 加强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沟通协作,共同做好外伤后破伤风预防工作。

六、预案评估与改进1. 定期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破伤风预防共识

破伤风预防共识

破伤风预防共识引言概述:破伤风是一种由于产生于伤口中的细菌所引起的严重感染疾病。

尽管破伤风在现代医学中可以被预防和治疗,但该疾病仍然是全球范围内的健康威胁。

为了减少破伤风的发病率,许多专家和机构已经达成了一致的预防共识。

本文将介绍破伤风预防的共识内容,并详细阐述其中的四个关键部分。

一、疫苗接种1.1 接种时间:破伤风疫苗应该在婴儿时期开始接种,通常是在出生后的2个月、4个月和6个月时接种。

此后,应在1岁、4岁、6岁和11-12岁时进行加强针接种。

1.2 接种剂量:破伤风疫苗的剂量应根据年龄和接种历史来确定。

一般而言,每次接种应使用0.5毫升的剂量。

如果接种时间间隔较长或曾经没有接种过疫苗,可能需要进行额外的剂量。

1.3 接种策略:为了确保有效的免疫保护,应该遵循推荐的接种策略,即及时接种,按时接种和完成全程接种。

此外,对于未接种或接种不完整的人群,应该及时补种。

二、伤口处理2.1 清洁伤口:任何伤口都应该立即进行清洁,使用温水和肥皂清洗,以去除可能存在的细菌。

2.2 切勿封闭伤口:对于深度较大或污染严重的伤口,不应该立即封闭,而应该保持开放,以避免破伤风细菌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滋生。

2.3 拉伤处理:如果伤口是由尖锐物体刺入的,应该避免使用手指直接拉出,而是应该寻求医疗专业人员的帮助,以避免细菌进入伤口。

三、破伤风免疫球蛋白3.1 高风险伤口:对于高风险伤口,如农民、园丁或建筑工人在工作中可能暴露于土壤或污染物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进行额外的预防。

3.2 未接种人群:对于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的人群,如成年人或老年人,如果发生了高风险伤口,应该尽早接种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3.3 疫苗不足:在某些情况下,如疫苗供应不足或疫苗接种不完整的情况下,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可以作为临时的替代措施,以提供短期的免疫保护。

四、宣传教育4.1 公众意识: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破伤风的认识和了解,使人们意识到预防的重要性,以促进破伤风预防共识的实施。

破伤风预防和措施

破伤风预防和措施
接种破伤风疫苗:接种破伤风疫苗是最 主要的预防方法。 十年一次的疫苗接种:每十年接种一次 破伤风疫苗可提供持久的保护。
预防破伤风的方法
注意伤口清洁:及时清洁伤口可减少破 伤风杆菌侵入。 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在受伤后注射 免疫球蛋白可提供暂时的保护。
如何处理破伤风的伤口
如何处理破伤风的伤口
清洁伤口:用温水和肥皂轻轻清洗伤口 。 切勿封闭伤口:不要用创可贴等封闭伤 口,要让伤口通风。
破伤风预防和措施
目录 简介 预防破伤风的方法 如何处理破伤风的伤口 破伤风的治疗 破伤风的风险群体 总结
简介
简介
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细菌感染疾病。 它可以通过伤口接触到体内的土壤或硬、颚咬 肌痉挛和吞咽困难等。
预防破伤风的方法
预防破伤风的方法
总结
如果出现疑似破伤风症状,应该尽快就 医进行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破伤风的风险群体
未接种疫苗的人群:没有接种破伤风疫 苗的人更容易感染破伤风。 农民和园丁等职业:这些人常常接触到 可能被破伤风杆菌污染的土壤。
破伤风的风险群体
异国旅行者:在一些地区,破伤风感染 率较高。
总结
总结
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它是可以 预防和治疗的。 通过接种疫苗、保持伤口清洁和及时治 疗,我们可以降低感染破伤风的风险。
如何处理破伤风的伤口
判断是否需要破伤风疫苗:根据伤口的 深度、类型和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接种 破伤风疫苗。
破伤风的治疗
破伤风的治疗
破伤风需要在医院进行治疗。 医生可能会给患者使用抗毒素,以帮助 清除体内的破伤风毒素。
破伤风的治疗
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人 工呼吸或插入呼吸管。
破伤风的风险群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负担
➢ 非新生儿破伤风发病(WHO数据)
✓ 欧洲: < 80人/年 ✓ 美国: 30例(2015年) ✓ 我国: 外伤后破伤风无官方数据
篇名
作者单位
11例重症破伤风病人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 济 南,250101
36例成人破伤风的临床特点分析
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医院(长沙市第一医 院)神经内科,湖南 长沙,410005
只用被动免疫保护不足
使用TAT的时间消耗
➢ 皮试所需时间
✓ 20min后看结果 ✓ 两人以上
➢ 脱敏注射所需的时间
✓ 30+30+30+30
TAT 和 TIG 的危险性
➢ TAT过敏发生率5%~30%,1/10000的致死率 1,2 ➢ TAT脱敏注射过敏反应14.1%,过敏性休克1.2% 3 ➢ TIG 过敏反应率为 0.2% 4
成人破伤风患者36例的护理体会
江西省广丰县人民医院,334600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成都,610041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广东佛 山,528000
成人破伤风首诊误诊48例分析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东,广州510060; 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13例重症成人破伤风的救治与护理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宁夏,银 川,750004
TAT效果示意图
体内抗体浓度 (IU/ml)
0.01
0
23
7
破伤风发病率 TAT注射后体内抗体浓度
时间(d) 21
TAT使用
TIG效果示意图
体内抗体浓度 (IU/ml)
0.01
0
23
破伤风发病率 TIG注射后体内抗体浓度
时间(d) 21
TIG使用
TIG使用
只用被动免疫保护不足
不杀灭破伤风细菌、不能完全保护
NO NO 1剂 1剂
被动免疫 制剂
NO NO NO NO
非全程或不详
-
非全程或不详
-
清洁 不洁和污染
0-1-71,2 0-1-71,2
NO 需要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etanus vaccines: WHO Position Paper – February 2017. Wkly Epidemiol Rec. 2017;92(6):53–70. 2 Non-neonatal Tetanus. WHO Position Paper .2018.
2009
2009
2009
原因
➢ 破伤风抗毒素(TAT)
✓ 保护时间: 10 d 1 ✓ 过敏风险
➢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TIG)
✓ 保护时间: 28 d 2 ✓ 价格高
中和毒素 不杀灭破伤风细菌
1. 陈孝平, 汪建平, 赵继宗, 等. 外科学[M]. 第九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126-130. 2. Stiehm ER. Standard and special human immune serum globulins as therapeutic agents. Pediatrics, 1979, 63(2):301-319.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管理科 404000
发表 2018 2018 2018 2018 2015 2015 2014 2014 2013 2013 2013 2013 2012 2012
篇名 成人重症破伤风综合治疗59例
作者单位
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路南分院外科, 河北,唐山,063100
45例成人破伤风的治疗 57例成人破伤风的急救护理
➢ 污染伤口,满足下面三点之一的伤口:
✓ 泥土、粪便或唾液污染 ✓ 已经感染的伤口 ✓ 有坏死组织的伤口、火器伤、冻伤、烧伤等
外伤后破伤风预防
免疫史
全程免疫 全程免疫 全程免疫 全程免疫
最后一剂至今
<5年 ≥5年 且 <10年 ≥5年 且 <10年
≥10年
伤口类型
所有 清洁 不洁和污染 所有
破伤风 疫苗
《外伤后破伤风预防指南》 解读
刘斯
病因
➢ 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
✓ G+专性厌氧菌 ✓ 广泛存在于灰尘、土壤、粪便 ✓ 芽孢耐热、不易被化学试剂杀灭
溶血毒素:局部组织破坏 痉挛毒素:致死量 < 2.5ng/Kg
疾病负担
➢ 死亡率
✓ 不治疗:重症患者接近 100% 1,2 ✓ 治疗后:平均 30-50% 3,4
成人破伤风13例诊治体会 88例成人破伤风的临床护理
85例成人破伤风的护理体会
山西省运城市急救中心普外科,044000 解放军第251医院感染疾病科,075000
沈阳市铁西区中心医院,110021;中国医科 大学盛京医院综合急诊科,110004
成人破伤风31例临床分析
赤峰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内蒙古, 赤峰,024000
1
2
3
4
5
婴幼儿和儿童
3月
4月
5月
1.5岁
6岁
青少年和成人
0月
1月
7月
伤口分级
➢ 清洁伤口,同时满足下面三个条件的伤口:
✓ 伤口位于身体细菌定植较少的区域 ✓ 在伤后立即得到处理(6小时内) ✓ 简单伤口(如刀片割伤)
➢ 不洁伤口,满足下面两点之一的简单伤口:
✓ 位于身体细菌定植较多的区域(如腋窝、腹股沟及会阴等) ✓ 超过6 h未处理的
1. Stiehm ER. Standard and special human immune serum globulins as therapeutic agents. Pediatrics,1979,63(2):301⁃319. 2. 罗时定.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及其应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11(4): 285⁃286. 3. 佟孝杰,罗银秋.脱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风险与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应用.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8):2336. 4. 杨胜军,刘军生,高祥云等.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与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临床应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5):350⁃351.
湖北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温州医科大 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浙江温 州,325000
河南省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河南 郑州,450000
85例成人破伤风患者的护理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十六区,福建 泉 州,362000
成人破伤风28例患者的护理体会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广 东,佛山,528000
WHO破伤风立场文件
• 损伤较重或免疫史未知,应给 予破伤风疫苗
• 对于尚未完成破伤风疫苗全程 免疫的,应尽早完成
主动免疫:破伤风疫苗
效果示意图1
体内抗体 浓度
(IU/ml)10
1
0.1
0.01
0 1月 7月
10年
时间
1. 《疫苗》(第6版)。
破伤风疫苗
➢ 破伤风类毒素 (Tetanus Toxoid,TT ) ➢ TTCV ➢ 百白破
成人破伤风56例临床分析
合肥市传染病医院感染科,安徽合 肥,230022
18例成人重症破伤风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 广东 佛山 528000
40例成人破伤风的临床治疗分析
四川省人民医院干部科,四川成 都,610072
成人重症破伤风12例治疗体会 成人破伤风46例的安全管理
儋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海南儋 州,571700
45例成人破伤风患者的护理干预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广东,佛 山,528000
成人重症破伤风45例治疗方法的探讨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广西 百色,533000
发表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0 2010 2010 2009 2009 2009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指南
例1
➢ 8岁,男 ➢ 左足踝挫裂伤 ➢ 3、4、5月,18月,6岁,接种破伤风疫苗
例2
➢ 25岁,男 ➢ 左足踝挫裂伤 ➢ 3、4、5月,18月,6岁,接种破伤风疫苗
例3
➢ 55岁,男 ➢ 左足踝挫裂伤 ➢ 既往未接种破伤风疫苗
变被动 为主动 变盲目 为精准
TAT和TIG的危险性
TIG说明书
我国现状
➢ TAT: 5000万 支/年 ➢ TIG: 400万 支/年
破伤风发病率是发达国家的 100倍
《外伤后破伤风预防指南》
如何预防?
➢ 认真清创 ➢ 正确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 正✓ 去除坏死物质 ✓ 保证血液循环
双氧水? 稀释碘伏?
57例成人破伤风的急救护理体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 四川 成都 610041
成人破伤风36例临床护理
沂水县人民医院,山东,沂水,276400
成人重型破伤风12例分析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宁夏,银 川,750004
连续静脉输注硫酸镁治疗成人重症破伤风 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武汉市第六医
19例分析
院,430015
➢ 经济负担
✓ 呼吸机2周,约5000元/天 ✓ TIG 3000-6000IU(12-24支,320元/支)
1. Roper MH, Vandelaer JH, Gasse FL. Maternal and neonatal tetanus. Lancet,2007,370 (9603):1947⁃1959. 2.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Prevention(CDC).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 of vaccine⁃preventable diseases. 10th ed. Washington:Public Health Foundation,2008:273⁃282. 3. Sanford JP. Tetanus⁃forgotten but not gone. N Engl J Med, 1995,332(12):812⁃813. 4. Trujillo MH,Castillo A,España J,et al. Impact of intensive care management on the prognosis of tetanus. Analysis of 641 cases. Chest,1987,92(1):63⁃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