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毛概考题二A卷(及答案)

西南石油大学毛概考题二A卷(及答案)
西南石油大学毛概考题二A卷(及答案)

西南石油大学《毛泽东思想概论》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答题卡上把正确答案所在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是( A )

A、毛泽东

B、李大钊

C、邓小平

D、江泽民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B )

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 )

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D、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 A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党的建设

5. 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是( A )

A、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B、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睦邻友好

C、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D、土地改革、保护民族工商业、武装斗争

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 B )

A、资本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7.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 A )

A、一化三改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两个转变

D、和平赎买

8.“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B )

A、判断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准

B、判断改革及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C、判断社会制度优劣的标准

D、判断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

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为( A )

A、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阶级矛盾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10.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B )

A、对外开放

B、改革

C、经济的全球化

D、群众需要的增长

11. 邓小平曾经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 B )

A、国防现代化

B、科学技术现代化

C、工业现代化

D、农业现代化

12.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A )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管理民主

13.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D )

A、按劳分配

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C、先富后富

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4.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B )

A、民族区域自治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5.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A )

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科教兴国

D、人才强国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 )

A、培育“四有”公民

B、增强理想信念

C、培养诚信意识

D、弘扬时代精神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 D )

A、经济的发展

B、政治的民主

C、文化的繁荣

D、党的领导

18. 苏东剧变之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C )

A、一极化

B、两极化

C、多极化

D、全球化

19.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

( B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

D、新的社会阶层

20.2008年6月30日,胡总书记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概括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中不是( D )

A、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B、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C、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D、奋发图强、艰苦创业

二、简答题(要求简要回答。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是什么?

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4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四大家族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4分)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2分)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2分)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2分)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2分)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2分)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2分)

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毛泽东晚年(1956——1976年)的思想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1分)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只能包括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因此,凡是在实践中被证明是错误的理论观点,都不能纳入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都不属于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5分)

2.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应该是武装斗争与其他斗争形式互相配合。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1分)

中国革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并不是说可以放弃其他的斗争形式。开展其他各种非武装的斗争形式,诸如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以及思想政治战线上的各种斗争等也是非常必要的。其他形式的斗争要围绕着武装斗争,而不能脱离武装斗争;反之,没有其他各种形式的革命斗争的配合与支持,武装斗争也难以取得最后的胜利。(5分)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1分)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资产阶级已被消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不是我国的主要矛盾;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5分)

4.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富”。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1分)

改革开放以来,党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共同富裕不等于也不可能使全体人民同时、同等程度地富裕起来。因此,“共富”只能“先富”。先富的根本目的在于共富,国家只有一方面提倡先富帮后富,一方面对收入过分悬殊的现象实行干预和调节,才有助于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富”。(5分)

5.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论断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1分)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社会形态之间的区别在本质上是生产方式的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就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既讲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又讲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最终消灭剥削奠定物质基础;只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才能保证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5分)

四、材料分析题(认真阅读分析下面有关改革开放的材料,然后回答相关问题。共计30分)

材料1:胡锦涛同志说,我们党在上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主要有两方面的背景。一方面,从我国自身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邓小平同志曾经说,“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潮流。(材料来源:2008年11月27日人民网—教育频道)

材料2: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9.88%,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3%左右的增长速度;

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至2007年的246619亿元。截至2007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4位,外贸总额位居世界第3位,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1位。可以说,这是我国生产力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实惠得到最多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力显著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形象大大提高的时期。事实胜于雄辩,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新的伟大革命。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场革命,使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变。在新的历史时期,胡锦涛同志指出,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让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材料来源:2008年10月6日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材料3 邓小平于1985年9月23日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一文中阐述道:“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这是一件大事,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因此,如果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这体现的是量变,而“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这讲的是量变中的部分质变。可见,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量变中有部分质变的过程。实践证明,许多重大的改革的成功,如在农村实行责任制,搞包产到户,在全国范围内改变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体现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论断的正确性。

如何才能完成好这第二次革命呢?邓小平于1986年9月2日在《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一文中指出:“我们也讲现在我们搞的实质上是一场革命。从另一个意义来说,我们现在做的事都是一个试验。对我们来说,都是新事物,所以要摸索前进。既然是新事物,难免要犯错误。我们的办法是不断总结经验,有错误就赶快改,小错误不要变成大错误。”1989年9月4日邓小平又在《改革开放政策稳定,中国大有希望》一文中进一步指出:“改革开放放弃不得。如果固守成规,照过去的老框框一模一样地搞,没有一些试验、一些尝试,包括受一些挫折、有一些失败的尝试,肯定达不到我们的战略目标。我们一定要真正地搞改革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材料来源:2004年8月21日新华网)

材料4: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发展推进改革开放。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不仅能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而且能为国民经济又

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机制和制度保证。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前提,要坚持稳中求进。社会动荡不安,改革很难进行,发展也不可能实现。因此,要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之间的关系,使三者相互协调。(材料来源:2008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

材料5:当今世界的全球化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性,一是发达国家强调商品交易和资本投资的自由化,但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流动却采取了严格的管制措施,二是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但对于本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和高技术产业的投资采取多种形式的保护措施,全球化中的这种不对称性对发展中国家是不利的。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要坚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同时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要大胆地学习和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和管理等方面所创造的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要坚决抵制资本主义社会中各种腐朽的东西和敌对势力对我进行“西化”和“分化”的图谋。要引进先进技术,但必须把引进和开放、创新结合起来,大力进行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国际竞争能力。要积极扩大商品和服务的出口,不断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同时要充分发挥我国市场广阔的优势,始终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要利用国外资金,积极吸收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投资,同时更要重视自己的积累,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注重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正确处理开放、发展与安全的辨证关系,始终保持对关键行业和领域的控制力。(材料来源:2008-11-25 光明日报)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①从材料1中可知,我党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的背景是什么?(8分)

答:

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主要有两方面的背景。一方面,从我国自身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邓小平同志曾经说,“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4分)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潮流。(4分)

②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8分)

答: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4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4分)

③结合材料3分析,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8分)

答: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2分)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实现长期稳定的基础;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是稳定最可靠的保证;稳定则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发展的重要要求。(2分)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4分)④结合材料3分析,如何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6

分)

答:

我们要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2分)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两者是相辅相承的。(2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分)

2020毛概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2020毛概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 )。 A.独立的社会形态 B.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C.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D.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答案:B 参见教材56页。 2.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 )。 A.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落后的社会市场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D.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答案:B 参见教材57页。 3.在( )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D.中共七届四中全会 答案:B 参见教材57页。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D 参见教材59页。 5.我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 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B.鼓励支持扶持 C.利用限制改造 D.自愿互利典型示范 答案:A 参见教材63页。 6.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几个步骤( ) A.一个步骤 B.两个步骤 C.三个步骤 D.四个步骤 答案:C 参见教材63页。 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 )。 A.加工订货、统购包销 B.公私合营 C.四马分肥 D.定息

答案:B 参见教材65页。 8.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步是要建立(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答案:C 参见教材63页。 9.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哪一年( )。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0年 答案:C 参见教材58页。 1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D 参见教材69页。 11.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 )。 A. 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轻工业 B.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西南石油大学毛概期末考试题A

西南石油大学《毛泽东思想概论》测试试卷 (第一套A) 一、单项选择题(在答题卡上把正确答案所在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计20分)(答案在最后)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的是() A、刘少奇 B、朱德 C、邓小平 D、王稼祥 2.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是() A、批评和自我批评、统一战线、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 D、唯物主义、辩证法、实事求是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的问题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 4. 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 A、群众路线 B、实事求是 C、“三个代表” D、科学发展观 5.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A、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6.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 A、军阀势力、地主阶级、民族资本家 B、帝国主义、买办资本主义、封建主义 C、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封建主义 D、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 7.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8. 我们今天讲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 A、人口多,底子薄 B、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地区发展不平衡 D、农业人口仍占很大比重 9.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增强大中型国有企业活力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D、改革旧的价格管理体制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 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A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党的领导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 A、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三个有利于”标准 3、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B ) A、实行公有制 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实行按劳分配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共产主义社会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D) 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C) A、农业社会 B、现代化工业社会 C、工业化中期阶段 D、工业化高级阶段 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D) A、大城市 B、中等城市 C、小城镇 D、农村 9、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 )A、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B、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 C、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D、发展规模经济 10、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识上重大突破是(D )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 )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可以保障社会公平 12、私营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收入属于(C)

西南石油大学毛概考题二A卷(及答案)

西南石油大学《毛泽东思想概论》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答题卡上把正确答案所在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是( A ) A、毛泽东 B、李大钊 C、邓小平 D、江泽民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B ) 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 ) 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D、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 A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党的建设 5. 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是( A ) A、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B、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睦邻友好 C、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D、土地改革、保护民族工商业、武装斗争 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 B ) A、资本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7.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 A ) A、一化三改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两个转变 D、和平赎买 8.“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B ) A、判断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准 B、判断改革及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C、判断社会制度优劣的标准 D、判断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 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为( A ) A、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阶级矛盾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10.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B ) A、对外开放 B、改革 C、经济的全球化 D、群众需要的增长 11. 邓小平曾经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 B ) A、国防现代化 B、科学技术现代化 C、工业现代化 D、农业现代化 12.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A )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管理民主 13.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D ) A、按劳分配 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C、先富后富 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4.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B ) A、民族区域自治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5.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A ) 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科教兴国 D、人才强国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 ) A、培育“四有”公民 B、增强理想信念 C、培养诚信意识 D、弘扬时代精神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 D ) A、经济的发展 B、政治的民主 C、文化的繁荣 D、党的领导 18. 苏东剧变之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C )

西南石油大学高等数学习题01

习题(一) 练习1-1 1、填空题 (1)点)5,3,4(-M 到xOy 平面的距离是 ;到Ox 轴的距离是 。 (2)向量{} 2,2,2=→ a 的模为 ;方向余弦为 。 (3)设点()2,1,0A 、()0,1,1-B ,则向量AB 的坐标表达式为 。按基本单位向量的分解表达式为 ,两点间的距离为 。 * (4)设向量→ a 的方向角有关系式βγ22==a ,则0 →a = 。 2、设点() 1,2,41M 、()2,0,32M ,计算向量21M M 的模、方向余弦和方向角。 3、求与向量{}6,7,6-=→ a 同向的单位向量0 →a 及与→ a 平行的单位向量。 *4、如果平面上一个四边形的两对角线互相平分,试用向量证明它是平行四边形。 练习1-2 1、填空题 (1)设向量→→→→--=k j i a 233,{}1,2,1-=→b ,则=?→→b a ;=?→ →b a ; =?-→ → b a 3)2( ,=?→ → b a 2 ;=→ →),cos(b a 。 (2)非零向量{}z y x a a a a ,,=→与{}z y x b b b b ,,=→ 平行的充要条件是 ,垂直的充要条件是 。 (3)设向量{}3,2,1=→ a 、{}2,2,2 --=→ λλλb ,且→ → ⊥b a ,则常数=λ 。 * (4)设向量→a 、→b 、→c 为单位向量,且→→→→=++0c b a ,则=?+?+?→ →→→→→a c c b b a 。 * (5)设2)(=??→ → → c b a ,则=??? ????+?+→ → →→→c c b b a )()( 。 * (6)设向量→ → → → -+=k j i a 2和→ → → → +-=k j i b 2为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则该平 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之间的夹角为 。 2、选择题 (1)设→ a 与→ b 均为非零向量,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 → → =?0b a 是→ a 与→ b 垂直的充要条件

毛概测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番号填在题首括号内) 1、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B ) A、革命 B、改革 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 2、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D) 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 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新世纪的头二十年我国的奋斗目标是:(B) A、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 B、全面实现小康 C、基本实现现代化 D、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4、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D ) A增强大中型国有企业活力B完善宏观调控体系C改革旧的价格管理体制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D )。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D、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二、多选题(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番号填在题首括号内) 1、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上,邓小平强调改革(ABD) A、也是解放生产力 B、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改变 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AC ) A、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思想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 C.照搬照抄,崇洋媚外的思想D、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思想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选题 1、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D) A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 .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 .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2、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C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最新石油大学管理学在线作业资料

《管理学》在线考试(开卷)试题 注意事项: 1、正考学员及重修学员均通过在线考试模块完成该课程考核; 2、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70分) 1、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计划职能 计划是指工作或行动之前预先拟定组织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过程,包括调查研究、未来预测、目标和方案的确定、行动方案的制定和选择等过程。组织等其他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计划所确定的目标和方案展开,所以说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2.组织职能 组织就是把管理要素按照计划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的要求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组织工作是把计划变成行动的过程,为计划的实现提供资源保障,具体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管理体制的建立、规章制度的制定、人员和其他资源的合理选择和配置等。 3.领导职能 领导是指代理和指导群众去实现共同的组织目标的各种活动的整个过程。领导职能有两个要点:意识努力搞好组织的工作,而是努力满足组织成员的个人需要。只要公示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才能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领导工作的核心和难点是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她需要领导者运用科学的激励理论和合适的领导方式。 4.控制职能 控制是检查、监督、确定组织活动的进展情况,纠正偏差,从而确保总的计划及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控制不仅是对某时点以前的组织活动情况的检查和总结,而且可能要求某时点以后对组织的业务活动进行局部甚至全聚德调整,因此控制在整个管理活动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述四大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依据,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是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 2、如果现在让你去分析一个组织的管理环境,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 管理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内部和外部,对组织的运营方式和业绩具有现实及潜在影响的一系列因 素和条件的集合。根据环境因素存在于组织内部或者外部,管理环境可以分为外部环境(组织环境)和内部环境。内部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文化和物质环境;外部环境又分为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内部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文化和物质环境。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一种具有特色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并且对员工的行为产生约束力和激励力的价值系统。在组 织文化中,核心内容是组织的价值观,它为组织员工提供了一种共同意识和日常行为的指导方针。 从宏观上讲,组织文化是现代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微观上讲,它是组织成员在特定的 环境下,共同认知、继承、更新和创造的基于共同的价值和信念所形成的团体精神。认识组织文化 的构成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把握组织文化内在规律、主动地建设组织文化的前提。组 织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其结构内容是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三个层次。组织文化的三个组成部分

毛概考试题库(附答案)

毛概考试题(课本为2009年修订版) 一、辨析题:(4道,每题10分,共40分) 1.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和。(×) 此说法错误。毛泽东思想包括了毛泽东的部分正确思想,还包括了其它人的思想。是第一代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思想。 2.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 此说法错误。建国初期,我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制度,1953年起,我国才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计划的经济建设。 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此说法正确。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将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 (2)改革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所以,改革也可以叫做革命。 (3)我国目前的改革不同于社会正常发展中的一般性变革,而是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的变革。 (4)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5)改革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革命,改革决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解放思想意味着放飞思想,也就是意志自由。(×) 此命题错误。从解放思想的涵义上看,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必须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破除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主观主义的束缚;解放思想必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上看,实事求是规定了解放思想的出发点、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从不断变化的“事实”中“求”到“是”,即认识到事物的规律,用于指导实践。因此,解放思想不是主观臆想,也不是胡思乱想,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5.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与时俱进。(×) 此说法错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因为无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还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都是实事求是精神的具体展开。 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党的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对思想路线阐述和发挥过程中,分别强调解放思想,或与时俱进,或求真务实,都是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所提出的重点要求,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由此可见,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是——实事求是。

西南石油大学课外开放实验校级普通项目实验报告

项目编号:KS_____ 大学生课外开放实验校级普通项目 实验报告 立项时间:20 ~20 年度(第期)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报告内页需包含如下几方面内容: [师生信息]——学生姓名、性别、专业年级、学号、QQ号、主研电话[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环境)]—最好把器材规格型号、数量也写上,还有实验场所。[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结果] [讨论与分析] [心得体会] [对学校建议] [参考文献] 2

实验报告版面格式要求如下: 0 引(序)言(用四号黑体) . ……………………. ……………………. (五号宋体) 1 1.1 二级标题(五号黑体) 22,首行缩进2个汉字,宋体五号字) 1.1.1 三级标题(五号宋体加粗) . ……………………. ……………………. (五号宋体)图的要求: 每图(表)需要有编号、标题,标题用小五号宋体 1)要求图的最大宽度不能超过有效页宽 2) 线条只用粗、细两种线。 (1) 粗线宽度为0.75 mm , 用于要画的图形等; (2) 细宽度为0.50 mm , 用于画虚线、坐标线等. . 参考文献(5项左右) [1] 作者(前三位). 题目[J].刊名(全称).出版年,卷号(期号):起码-至码. [期刊] [2] 作者(前三位). 书名[M]. 版次(初版不写).出版地(城市名):出版社,出版年.[书籍] [3] 作者(前三位). 题目[A].文集实际完整名称[C]. 出版地(城市名):出版者,出版年:起码-至 码. [会议录(论文集、论文汇编等)] [4] 作者(前三位). 题目[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城市名):出版者,出版年:起码-至码. [会 议论文] [5] 著者(前三位). 题名[D]. 学位, 学位授予单位,出版年.[学位论文] [6] Author(前三位). Title[R]. Publishing place (city name): Publisher,Year [科技报告] [7] 著者(前三位).题名[R].出版地(或单位所在地) :出版者(或单位) ,出版年[科技报告] [8]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国际、国家标准] [9] 主要责任者(前三位).文献题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10] 主要责任者(前三位).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 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电子文献] 如: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175147556.html,/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3

石油大学自控期末试题复习进程

石油大学自控期末试 题

B卷 2008—2009学年第1学期 《自动控制原理》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开课系室信控学院自动化系 考试日期 2009.1.15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

一. 填空题(20分,每空0.5分) 1. 对于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归结为三个方面,分别是:稳定性 (稳)快速性(快)、准确性(准)。 2. 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定义为,在 零初始 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 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3. 某一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1 K s Ts Φ= +,当t 等于时间常数T 时,单位阶跃响应h (t )的值为___0.632K__,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斜率初始值为_____K/T_____. 4. 关于系统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对输出的影响而言, 极点 决定了描述 系统自由模态, 零点 只影响各模态响应所占的比重系数,因而也影响响应曲线的形状。 5. 对于稳定的高阶系统,闭环极点负实部的绝对值越大,其对应的响应 分量衰减得越_____快_____(快/慢),在所有的闭环极点中,距离虚轴最近的极点周围没有闭环零点,而其他闭环极点又远离虚轴,这样的闭环极点称为 闭环主导极点 。 6. 已知某单位负反馈二阶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00 ()(34.5) G s s s = +, 则该控制系统的超调量为 13% ,调节时间为 0.2s (误差带5%)。 7. 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与系统的结构有关(有关/无关),与系统输入信 号的大小和形式 有关(有关/无关)。

8. 根轨迹上的点应该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它们是_相角条件和幅值条件 __,绘制零度根轨迹时,需要将常规根轨迹法则中与___相角__条件有关的规则加以修改。 9. 根轨迹是关于 实轴 对称的,并且是连续的;根轨迹起于 开环极点, 终于 开环零点。 10. 在适当位置附加开环零极点可以改善系统性能。当开环极点不变,附 加一个负实数零点会使得根轨迹向S 平面_左_(左/右)半平面弯曲。附加的零点越靠近虚轴,其对系统的影响就越___大____(大/小)。 11. 线性系统常用的频率特性曲线有以下三种:幅相频率特性曲线 (Nyquist 曲线)、对数频率特性曲线(Bode 曲线)、对数幅相曲线(Nichols 曲线)。 12. 常用的闭环频域性能指标有谐振峰值、谐振频率、带宽频率。 13. 对于最小相位系统,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反映了闭环系统的性 能,其中低频段决定着闭环系统的 稳态精度 ,中频段反映了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高频段应有较大斜率,以增强系统的 抗干扰 能力。 14. 若串联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1 1 ++Ts s τ,当T τ>时该环节为 超前校 正,其作用是增大(增大/减小)系统截止频率和系统带宽,增加稳定裕度;当T τ<时该环节为滞后校正,该校正方式利用校正环节的高频衰减特性, 减小 (增大/减小)截止频率和系统带宽,增加了原系统的相角裕度。 15. 离散控制系统的数学基础是 Z 变换 ,主要利用的数学模型是 脉冲传 递函数 。如果离散控制系统的开环增益不变而增大采样周期则系统的

毛概试卷A及答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 A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是()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D、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 A、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B、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 走自己的路 3、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是()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反对本本主义 D、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新旧体制交替的矛盾 D、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中心任务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 D、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6、市场经济运行中“看得见的手”是指() A、经济规律 B、法律法规 C、宏观调控 D、微观调控 7、邓小平同志多次讲到:按照“一国两制”解决祖国统一问题后,对香港、澳门、 台湾的政策()年不变。 A、100 B、70 C、50 D、30 8、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使() A、股份制 B、公司制

C、公有制 D、私有制 9、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将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深刻阐明了() A、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B、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C、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 D、坚持社会主义的重要性 10、社会要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生产关系 B、人民群众 C、生产力 D、经济发展 11、毛泽东思想被真正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1945年党的七大 B、遵义会议 C、抗日战争时期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2、当今世界的主题是() A、改革开放 B、依法治国 C、和平发展 D、一国两制 13、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对象不同 D、革命的方式不同 14、我国当今的改革,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改革,其属于() A、经济形态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 C、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 D、所有制结构形式的改革 15、到()年,我国就实现了“三步走”的前两步,初步达到小康水平。 A、1991 B、1978 C、2000 D、2015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的途径是必须() A、坚持中国道路 B、弘扬中国精神

西南石油大学历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工程流体力学》试题

西南石油大学历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工程流体力学》试题西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2006年入学考试《工程流体力学》试题 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相对密度0.89的石油,温度200C时的运动粘度为40cSt,则动力粘度为Pa·S。 2、牛顿内摩擦定理中速度梯度的物理意义是。 3、作用在流体上的力,如按力的表现形式分,可分为和。 4、某密闭盛水容器液面上的真空压力为4900Pa,当该容器以a=4.9m/s2的加速度垂直向上做加速运动时,则液面下1米深处的相对压力为Pa。 5、管道内流体速度分布规律为u=8y-y2,m/s,式中u为距管壁y处的速度,若流体的动力粘度为μ=0.05Pa·S,则距管壁0.1m处的切应力为Pa。 6、动能修正系数的物理意义是。 7、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是。 8、雷诺应力的数学表达式为。 9、如果液流的当地加速度和迁移加速度均为零,则该流动为。 10、流体经一直管段流入大容器,若管流速度为3.13 m/s,则入口的局部水头损失为米液柱。 11、发生水击现象的物理原因主要是由于液体具有。 12、液体和刚体的运动不同,区别在于。 13、声速的大小反映了介质。 14、总压p0 表示气流所具有的,在流动中,气流总压沿程不变。 15、在渐缩管中,亚声速气流速度沿程的变化趋势是;超声速气流速度沿程的变化趋势是。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流体只能承受压力,不能承受拉力和切力。() 2、流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增加而降低。() 3、对均匀连通静止的流体,其等压面一定是水平面。() 4、对于稳定流动,则流场中流体质点流经空间点时的速度都不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 5、流体的运动一定是从压力大的地方流向压力小的地方。() 6、应用伯努利方程时,所选的两断面必须是缓变流断面,但两过流断面之间可以有急变流。()

中国石油大学2011自动控制原理期中考试试题(答 案)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自动控制原理》期中考试试卷(适用专业:自动化、电气、测控)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开课系室自动化系 考试日期

一、简答题(15分) 1.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有哪几部分? 答:测量元件、给定元件、比较元件、放大元件、执行元件、校正元件 2.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 3.什么是线性系统?线性系统的特征是什么? 答: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称为线性系统。 其特征是满足叠加原理,即叠加性与齐次性。 4.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的定义和应用范围是什么? 答: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的定义为: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应用范围是:线性定常系统 5.控制器中加入比例+微分环节对控制系统的影响是什么? 答:比例微分环节可增大系统的阻尼比,超调量增加,调节时间缩短,且不影响系统的稳态误差与自然振荡频率;允许选取较高的开环增益,因此在保证一定的动态性能条件下,可以减小稳态误差。

二、 (12分)如图1所示单容水箱,A 为水箱的横截面积,i Q 为输入流量,o Q 为 输出流量,H 为水箱的实际液位, H Q o α=,α为流量系数。当输入流量和输出流量相等时,液位维持在0H 处,000H Q Q o i α==。 (1) 以i Q 为输入,以H 为输出,建立该单容水箱的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3 分) (2) 对(1)中非线性微分方程在0H 处进行线性化,求线性化微分方程,并 求单容水箱的传递函数。 (9分) 图1 解:(1)由物料平衡得下列方程 i o i dH A Q Q Q dt =-=- 单容水箱的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为 (1 i dH Q dt A =- ① (3分) (2)考虑到 000i i i o o o H H H Q Q Q Q Q Q =+??? =+???=+?? 代入①式得 (00()1 i i d H H Q Q dt A +?=+?- (2分) 即 (01 i i d H Q Q dt A ?=+?- ② 在0H 处展开成Taylor 级数,只取到线性项 H

中国石油大学自动控制原理2015-2016年期末考试 B卷 - 答案

B卷 2015—2016学年第1学期 《自动控制原理》 (闭卷,适用于:测控)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 自动控制系统由控制器和 被控对象 组成。 2. 就控制方式而言,如果系统中不存在输出到输入的反馈,输出量不参与控制,则称为 开环控制系统 ;如果系统中存在输出到输入的反馈,输出量参与控制,则称为 闭环控制系统。 3.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100 (s)H(s),(0.1s 1) G s = +试求当输入信号 (t)t r α=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_______ 。 4. 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1(s)G 与2(s)G 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 为(s),G 则(s)_____________G =。 5. 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0.5(t)20e t g -=,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_______________。 6. 控制系统输出拉氏变换与输入拉氏变换在零初始条件下的比值称为传递函数。 一阶系统传递函数的标准形式为______________,二阶系统传递函数标准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7. 若要求系统响应的快速性好,则闭环极点应距离虚轴越 __远__(远/近)越好。 8. 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25 (s),25 G s s = ++则该系统是_欠_(过/欠/临界)阻尼系统。 9. 常用的三种频率特性曲线是 Nyquist 曲线(极坐标图) 、 Bode 曲线 、和 Nichols 曲线 。 10. PI 控制规律的时域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PID 控制规律的传递函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离散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 有关 (有关/无关),与采样周期 有关 (有关/无关)。 12. 非线性系统常用的三种分析方法是 描述函数法 、 相平面 和逆系统方法。 12(s)G (s) G +20 0.5s +1 1 Ts +2 22 2n n n s s ω?ωω++/100α0(t)K (t)(t)dt t p p i K m e e T =+ ?1 (s)K (1s) c p i G T s τ=++

毛概考试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 A.处理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B.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C.处理好市场与计划之间的关系 D.处理好政府与计划之间的关系【正确选项】B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在那次会议上提出的: A.十四大 B.十四届三中全会 C.十七大 D.十八大 【正确选项】B 3,到20世纪末: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还未建立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建立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相当成熟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相当完善 【正确选项】B 4,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特征 C.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D.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的进展 【正确选项】C 5,十八大提出了: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C.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D.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 【正确选项】D 6,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是: A.十八届三中全会 B.十四大 C.十七大 D.十八大 【正确选项】A 7,今后我国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 A. 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B.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C.发挥好宏观调控的功夫

D.摆脱原有的计划管理体制 【正确选项】B 8,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是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A.十八大 B.十八届三中全会 C.十四大 D.十四届三中全会 【正确选项】B 9,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处理好: A.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B.政府和有形之手的关系 C.公和非公的关系 D.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决定这个问题 【正确选项】D 10,关于我国经济经济制度的正确表述是: A.混合所有制经济制度 B.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经济制度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D.公与非公相互融合的制度 【正确选项】C 11,决定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的是: A.所有制 B.分配制度 C.实现形式 D.经济体制 【正确选项】A 12,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A.国有资产比重大 B.控制力 C.国有资产比重不断上升 D.活力 【正确选项】B 13,所有制的核心是: A.占有权 B.收益权 C.产权 D.支配权 【正确选项】C 14,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是: A.混合所有制经济 B.公有制经济 C.非公有制经济 D.市场经济 【正确选项】A 15,允许混合所有制企业中职工持股有利于: A.企业融资

数据库实验三

注意:在粘贴截图时请保留窗口完整标题,但只需保留关键界面,多余的空白界面请删除。 一、实验课时:4 二、实验目的 (1) 掌握使用T-SQL语句创建、删除数据库的方法。 (2) 掌握使用T-SQL语句创建、修改、删除表的方法。 (3) 掌握使用T-SQL语句创建、删除数据库完整性约束条件的方法。 (4) 掌握使用T-SQL语句对表添加、修改、删除数据的方法。 (5) 掌握使用T-SQL语句创建、修改、删除、查询视图的方法。 三、实验要求 (1) 使用SQL Server 2008查询分析器。 (2) 严格依照操作步骤进行。 (3) 在本地服务器中创建和管理数据库。 四、实验环境 (1) PC机。 (2) SQL Server 2008。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请特别注意实验步骤:第6项的第1小项,即“插入数据”操作必须在第4项以前执行) ??? 1.使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JOBS数据库,数据库名格式为 JOBS_SunYu(即JOBS_你的中文名字拼音) CREATE Database JOBS_DengZhiPeng;

2.使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JOBS数据库包含的所有表 EMPLOYEE CREATE TABLE EMPLOYEE( EMPNO SMALLINT NOT NULL, SUPNAME VARCHAR(50)NOT NULL, FORENAMES VARCHAR(50)NOT NULL, DOB DATE NOT NULL, ADDRESS VARCHAR(50)NOT NULL, TELNO CHAR(10)NOT NULL, DEPNO SMALLINT NOT NULL ); JOBHISTORY CREATE TABLE JOBHISTORY( EMPNO SMALLINT NOT NULL, POSITION VARCHAR(50)NOT NULL, STARDATE DATE NOT NULL, ENDDATE DATE NULL, SALARY INT NOT NULL ); COURSE CREATE TABLE COURSE( COURSENO SMALLINT NOT NULL, CNAME VARCHAR(50)NOT NULL, CDATE DATE NOT NULL ); DEPARTMENT CREATE TABLE DEPARTMENT( DEPNO SMALLINT NOT NULL, DNAME VARCHAR(50)NOT NULL, LOCATION VARCHAR(10)NOT NULL, HEAD SMALLINT NOT NULL ); EMPCOURSE CREATE TABLE EMPCOURSE( EMPNO SMALLINT NOT NULL,

《西南石油大学-电工电子技术期末考试卷》

本卷答题时间为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 30分) 1. 任何一个完整的电路都一般由 、 和 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2、根据电源的外特性和全电路欧姆定律U=E-Ir 的概念,可见,电源端电压U 随着电流I 的增大而 ,而电源的电动势随着内阻的增大而 。一般电路有 、 和 三种工作状态,电源短路是严重的故障状态,必须避免发生。 3、一般规定参考点的电位规定为 ,低于参考点的电位是 ,而高于参考点电位是 。 4、导体的电阻取决于导体的 、 和 ,其表达式 为 : 。 5、为防止电气元件设备因电流过大而发热损坏,对工作时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的最大值都有一定的限制,分别称为 、 、 。 6、分析和计算复杂电路的主要依据是: 定律和 定律。 7、电压源变换为效等效电流源公式为 ,内阻r 数值 ,电路图改为 联。 8、用一个恒定的电动势与内阻r 联表示的电源称为 。用一个恒定的电流Is 与内阻r 联表示的电源称为 。 9、电磁铁的形式很多,但基本组成部分相同,一般由 、 、 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二、判断题(每题 2分,共 20分) 1、( )电阻、电流和电压都是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2、( )电压是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因此电路中有电压必有电流。 3、( )绝缘体两端的电压无论再高,都不可能通过电流。 4、( )电路处于开路状态时,电路中既没有电流,也没有电压。 5、( )理想的电压源和理想的电流源是不能进行等效变换。 6、( )对于一个电源来说,在外部不接负载时,电源两端的电压大小等于电源电动势的大小,但方向相反。 7、( )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一只电阻的阻值。 8、( )在复杂电路中,各支路中元器件是串联的,流过它们的电流是相等的。 9、( )用一个恒定的电动势E 与内阻r 串联表示的电源称为电压源。 10、( )理想电流源输出恒定的电流,其输出端电压由内电阻决定。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 分,共 分) 1.、有段导线的电阻是16Ω,把它对折起来作为一条导线用,其电阻是( )。 2 A、8Ω; B、16Ω; C、4Ω; D、32Ω。 2、1度电可供“220V,40W”的灯泡正常发光的时间是 ( )。 A、20h; B、45h; C、25h ; D、35h 3、某电阻元件的额定数据为“1KΩ、2.5W”,正常使用时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为 () A、50mA; B、2.5mA; C、250mA D、310mA。 4、从回路中任意一节点出发,以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沿回路循环一周,则在这个方向上电动势代数 和等于各电压降的代数和称为 ( )。 A 、节点电流定律; B、 回路电压定律; C 、 欧姆定律; D 楞次定律。 5、标明“100Ω/4W”和“100Ω/25W”的两个电阻串联,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 ( )。 A、40V; B、70V; C、100V; D、140V。 6、已知R1=4R2,R1和R2串联在电路中,若R1上消耗的功率为1W,则R2上消耗的功率为( )。 A、5W; B、20W; C、0.25W; D、400W。 7、电源电动势是2V,内电阻是0.1Ω,当外电路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和端电压分别是()。 A、0、2V; B、20A、2V; C、20A、0; D、0、0。 8、有两个电阻R1和R2,已知R1:R2=1:4。若它们在电路中串联,则电阻上的电流比( )。 A、1:1; B、4:1; C、1:4; D、3 : 1。 9、理想二极管的反向电阻为()。 A、 零 B、 无穷大 C 、约几百千欧 D 、以上都不对 10.在换路瞬间,下列各项中除()不能跃变外,其他全可跃变。 A、电感电压 B、电容电压 C、电容电流 D、 电路电流 四、计算题(每题 10分,共 10分) 1、直径为1.6mm、长20m 的铜线电阻为多少?(备注:铜的电阻率为:1.7×10-8 Ω.m) 五、简答题(每题10 分,共 20分) 1、简述全电路欧姆定律的概念。 2、一只110V、8W 的指示灯,现在要接在220V 的电源上,试问要串多大阻值的电阻才能正常接入电路中,为什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核分人 得分 评卷人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工电子技术应用 期末试卷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