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解剖学上肢局解

合集下载

运动解剖学3-2-2上肢骨连结与上肢肌 [兼容模式]

运动解剖学3-2-2上肢骨连结与上肢肌 [兼容模式]

上肢骨连结与运动上肢的肌肉一、上肢骨连结二、运动上肢的肌肉上肢带骨的连结胸锁关节:是上肢与躯干间连结的惟一关节,由锁骨的胸骨端关节面与胸骨柄的锁骨切迹组成。

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此关节有三个运动轴,绕矢状轴做上下运动,绕垂直轴可做前后运动,绕冠状轴可做旋转运动。

肩锁关节:由锁骨的肩峰端关节面与肩胛骨的肩峰关节面构成。

关节囊上下有韧带加强。

关节面扁平,属微动关节。

上肢带关节的特点及其运动特点肩锁关节连结紧密,可将肩胛骨与锁骨视为一个整体,共同以胸锁关节为支点运动通常以肩胛骨的运动来描述上肢带关节的运动肩胛骨的运动可增大肩关节的运动幅度,并有利于控制肱骨在空间的位置和运动运动方式上提、下降:肩关节在冠状面向上、下的移动前伸、后缩:水平面内绕垂直轴向前、后运动上回旋、下回旋:在冠状面内绕矢状轴旋转,肩胛骨关节盂向上、下角向外上方转动称上回旋,反之为下回旋。

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球窝关节,两关节面大小相差较大,仅能容纳关节头的1/4~1/3。

肩关节盂唇使关节窝稍许加深,关节囊薄弱松弛。

肩关节的运动关节运动运动轴运动幅度动作举例屈伸冠状轴110°~140°跑的前后摆臂外展内收矢状轴90°~120°直立飞鸟旋内旋外垂直轴90°~120°铁饼预摆动作环转武术抡臂水平屈伸约180°扩胸(1)肩关节是上肢最大的关节,也是人体中最灵活,稳固性较差的关节;(2)面积差大,关节囊薄而松弛,关节韧带少而弱;(3)肩关节前下方没有肌肉覆盖和韧带加强,成为关节的最薄弱部位,肱骨头易从此处滑出,运动时应注意。

(4)上臂在肩关节处的运动,常伴有上肢带的运动,后者加大了前者的运动幅度。

肩关节的运动特点•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构成复关节。

肘关节肘关节的运动关节运动运动轴运动幅度动作举例屈伸冠状轴135°~140°负重弯举旋前旋后垂直轴140°~180°乒乓球正反手扣球(1)尺骨较深的滑车切迹凹窝与肱骨滑车形成咬合连结,使肘关节的稳定性增大(2)关节囊的前后方薄而松弛,使屈伸运动幅度较大(3)所有的韧带均不附着于桡骨,有利于桡骨绕垂直轴完成旋转运动(4)肘关节运动时,屈伸运动为肱桡关节和肱尺关节所共有,旋转运动为肱桡关节和桡尺关节所共有(5)由于尺骨的存在,限制了肱桡关节的外展、内收运动。

《运动解剖学》上肢肌肉

《运动解剖学》上肢肌肉
❖ 功能:
近固定——肩胛骨后缩、上回 旋、上提(上部纤维收缩)或 下降(下部纤维收缩)
远固定——头和脊柱伸直(两 侧肌肉收缩); 头向同侧屈和 对侧旋转:
腰背部皮下
❖ 起止点:
第7~12胸椎棘突、全部 腰椎棘突→→肱骨小结节嵴
❖ 功能:
近固定——肩关节后伸、内 收、旋内
远固定——拉引躯干向上臂 靠拢, 提肋助吸气
胸大肌
❖ 位置:
胸前部皮下
❖ 起止点:
锁骨内侧半、胸骨前面、肋软骨和腹直肌鞘→→肱骨大结节嵴
❖ 功能:
近固定——肩关节前屈、水平屈、内收和旋内 远固定——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并提肋助吸气
三角肌
❖ 位置:
肩部皮下
❖ 起止点:
锁骨外侧半、肩峰、肩胛冈 →→肱骨三角肌粗隆
全身主要肌肉
❖ 运动上肢各环节 主要肌肉
❖ 运动下肢各环节 主要肌肉
❖ 运动脊柱和胸廓 主要肌肉
运动上肢各环节主要肌肉
❖ 斜方肌 ❖ 菱形肌 ❖ 前锯肌 ❖ 背阔肌 ❖ 胸大肌 ❖ 三角肌 ❖ 肱二头肌 ❖ 肱三头肌
斜方肌
❖ 位置:
项部及背部皮下
❖ 起止点:
枕外隆突、项韧带、全部胸椎 棘突 →→ 锁骨外侧1/3 、肩峰 和肩胛冈
❖ 功能:
近固定——肩关节外展、前屈 (前部纤维收缩)或后伸(后 部纤维收缩)
肱二头肌
❖ 位置:
上臂前面皮下
❖ 起止点:
肩胛骨盂上结节(长头)、喙突 (短头)→→桡骨粗隆和前臂筋 膜
❖ 功能:
近固定——肩关节前屈(长头收 缩)、肘关节前屈及前臂旋后 (全部肌肉收缩)
远固定——使上臂在肘关节处屈
肱三头肌
❖ 位置:

教师资格证高中体育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高中体育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高中体育必背知识点一、知识概述1. 《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知识》①基本定义:就是讲咱们人体在运动的时候,身体里各个部分是咋个运作的,像肌肉咋用力,骨头咋承受压力这些。

②重要程度:这可是高中体育教学的理论根基,可以让体育老师更好地理解运动对学生身体的影响,然后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和训练强度。

③前置知识:需要对人体基本结构呀,像有哪些主要的骨头和肌肉有个大概了解。

④应用价值:就比如说在规划学生的体能训练计划时,知道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就能避免过度训练对身体造成损伤,比如知道腿部肌肉的疲劳期,就不会连续安排高强度的下肢力量训练。

2. 《体育教学方法》①基本定义:就是体育老师在课堂上教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办法。

②重要程度:决定了教学的效果好不好,学生会不会喜欢这堂体育课并且能不能学好体育技能。

③前置知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像他们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这些。

④应用价值:如果用对了教学方法,像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不同水平设计训练内容,那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课堂得到锻炼和提升。

二、知识体系1. 知识图谱- 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知识在整个高中体育学科里是基础理论部分,给其他的教学、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体育教学方法则是直接应用在课堂上进行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的。

2. 关联知识- 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知识与很多实战的体育项目相关,像田径里的跑步姿势就和人体骨骼肌肉运行有很大关系。

体育教学方法和教育学的理论也有联系,要符合教育的一般规律。

3. 重难点分析- 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知识的难点在于理解那些复杂的生理原理,像心血管系统在运动中的适应机制就有点难,重点是那些能直接指导体育实践的知识。

体育教学方法重点在于根据不同学情和教学内容灵活选择。

我觉得难点就是怎么样创新教学方法,不让教学太死板。

4. 考点分析-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知识会以选择题、简答题等方式考查基本原理的理解。

体育教学方法会考查对不同教学方法的各种方式,比如说案例分析中让判断用的是哪种教学方法。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田春兰执笔人:王凯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体育学院课程名称:运动解剖学课程编号: 142305英文名称:Sports Anatomy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52学时理论学时:41学时实验学时:11学时学分:4学分开设专业:体育舞蹈先修课程:无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观察标本、模型、活体结构和分析体育动作的基本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及毕业后从事体育活动和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掌握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和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了解体育锻炼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掌握人体环节运动规律及体育锻炼的解剖学依据。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绪论1.教学基本要求主要阐述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及分科,人体解剖学的地位与作用,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观点与方法,以及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2.教学具体内容(一)、人体解剖学及运动解剖学概念及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二)、正常人体形态结构、机构和发展规律与体育运动关;系的内容。

(三)、运动解剖学研究内容(四)、运动解剖学研究方法。

(五)、运动解剖学发展概况及其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

(六)、标准解剖学姿势、基本切面与基本轴、解剖学方位术语。

第一篇人体组成的结构基础第一章细胞与细胞间质1.教学基本要求本章介绍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细胞间质的概念及组成;重点阐述细胞膜和某些细胞器的结构。

2.教学具体内容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细胞间质的概念及组成;细胞膜和某些细胞器的结构。

第一节细胞一、概况:(细胞→组织→器管→系统)二、细胞的概念、形态与大小三、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① 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电镜结构)② 细胞质的结构与功能基质:化学成份(介绍),包含物,细胞器:线粒体(电镜下结构)、内质网、核蛋白体、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中心体、微体、微丝、微管③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介绍)细胞核的形态、数目、位置细胞核的化学结构(核膜、核仁、核液、染色体)细胞核的功能第二节细胞间质一、细胞间质的概念二、细胞间质的组成与功能(简介)第二章基本组织1.教学基本要求本章阐述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的一般结构、功能及其分布。

运动解剖学上肢局解

运动解剖学上肢局解

三个束先位于腋 动脉第一段的后外侧, 继而位于腋动脉第二 段的内、外侧及后方, 在腋动脉第三段周围 分5大终支
臂丛的位置:
锁骨上部 锁骨下部 (腋窝 内)
臂丛的主要分支:
①胸长神经 ②胸背神经 ③肌皮神经 ④正中神经 ⑤尺神经 ⑥桡神经 ⑦腋神经
臂丛在锁骨上部的分支:
① 胸长神经
为臂丛在 锁骨上部的分 支,与胸外侧 动脉伴行,分 布于前锯肌。
(2)腕横纹:腕近侧纹 腕 中纹 腕 远侧纹
(3)腱隆起:掌长肌腱 (中),桡侧腕屈肌腱,尺侧 腕屈肌腱,伸指肌腱。
(4)手掌: 三条掌横纹(鱼 际纹、掌远纹、掌中纹)
分三部分 (小鱼际、鱼际、展肌腱和拇短 伸肌腱与拇长伸 肌腱之间,近侧 为桡骨茎突,窝 底为手舟骨和大 多角骨,桡动脉 在窝内。
臂丛在锁骨下部的分支:
起自外侧束的神经主要有:
肌皮神经 正中神经外侧头 胸外侧神经
起自内侧束的神经有:
正中神经内侧头 尺神经 胸内侧神经 臂内侧皮神经 前臂内侧皮神经
起自后束的神经主要有:
桡神经 腋神经 胸背神经
腋淋巴结 axillary lymph nodes
位于腋窝内, 腋血管及其分 支的周围。
尺神经 ulnar nerve
发自臂丛内侧束,沿 肱二头肌内侧下行,在 臂中部转向后下,经肱 骨尺神经沟进入前臂。 在沟中尺神经位置表浅, 又紧贴骨面,肱骨髁上 骨折时易受损伤。
尺神经在 臂上部伴肱动 脉,在臂下部 伴尺侧上副动 脉。
桡神经 radial nerve
发自臂丛后 束,伴肱深动脉向 后进入肱骨肌管入 臂后区。
对比关系
肩峰、肱骨 大结节、喙 突之间形成 一等腰三角 形
• 伸肘时,尺 骨鹰嘴尖端 与肱骨内、 外上髁处于 同一水 平 线上。

运动解剖学(肌学)

运动解剖学(肌学)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点 四十六分。
第一节 总论
一、肌的形态与构造
肌性部分:肌细胞 1.构造
腱性部分:胶原纤维束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点 四十六分。
2.形态:骨骼肌按其形状,可分以下四种:
1)长肌
2)短肌
3)扁肌
4)轮匝肌
长肌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点 四十六分。
二、肌的起止与配布
(一)肌的起止
1、保护腹腔脏器、及维持腹内压,保持腹腔脏器位置的固 定。
2、增加腹压以助排便、分娩、呕吐和咳嗽。 3、降肋助呼气。
4、使脊柱前屈、侧屈与旋转。
(三)腹部主要的局部结构 1.腹直肌鞘 : 三层阔肌的腱膜构成
分前、后两层,在弓状线上、下不同。
前层弓状线以上: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前层 状线以下: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
五、上肢局部记载
1、腋窝
2、三边孔、四边孔 3、肘窝
4、腕管
三边孔 四边孔 肘窝
腕管
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点 四十六分。
第六节 下肢肌
一、髋肌
腰大肌
(一)前群 1、髂腰肌:止于小转子
屈髋和旋外。 下肢固定,使躯干和骨盆前屈
2、阔筋膜张肌
止于胫骨外侧髁
使阔筋膜紧张
屈髋


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点 四十六分。
二、咀嚼肌
咬肌、颞肌、翼外肌和翼内肌 均配布于下颌关节周围,参加咀嚼运动。
颞肌
翼外肌
咬肌
翼内肌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点 四十六分。
第三节 颈肌
依其位置分:颈浅肌群、舌骨上、下肌群和颈深肌群。 一、颈浅肌与外侧肌

运动解剖学笔记

运动解剖学笔记

《运动解剖学》内容提纲绪论一、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运动的关系,属于运动人体科学范畴的一门基础学科。

二、学习目的和任务:1、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为运动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3、为学习后继课程奠定基础。

三、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一)基本观点(二)基本方法。

四、运动解剖学发展史五、解剖学定位术语(一)人体解剖姿势:人体标准解剖姿势为身体直立,双眼平视,手臂下垂,掌心向前,两足并拢,脚尖向前。

(二)常用方位术语:上:靠近头部下:靠近足部前:靠近腹侧后:靠近背侧内侧:靠近身体正中面外侧:远离身体正中面浅:靠近体表或器官表面深:远离体表或器官表面近侧端:四肢的近躯干端远侧端:四肢的远躯干端桡侧:前臂的外侧尺侧:前臂的内侧腓侧:小腿的外侧胫侧:小腿的内侧(三)人体基本面:1、水平面:横断身体,与地面平行之切面,亦称横切面。

2、矢状面:沿身体前后径所作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其中通过正中线的切面称为正中面。

3、冠状面:沿身体左右径所作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亦称额状面。

(四)人体基本轴:1、冠状轴:横贯身体,,垂直通过矢状面的轴,又叫额状轴。

2、矢状轴:前后贯穿身体,垂直通过额状面的轴。

3、垂直轴:纵贯身体,垂直通过水平面的轴。

第一章人体的基本构成第一节细胞和细胞间质一、细胞细胞是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功能单位。

(一)、细胞的大小和形态:细胞形态多样:有圆形、椭圆形、立方形、扁平形、菱形等人体最大的细胞如卵细胞;最小的细胞如小脑内的颗粒细胞。

(二)、细胞的结构、功能:1、细胞膜结构:由双层脂类分子嵌入一层蛋白质分子构成,称为单位膜。

功能:A、保持细胞的完整性。

B、选择性的通透作用。

C、调节作用。

2、细胞质:半透明的胶样物质,叫基质;悬浮两种颗粒——细胞器和包含物。

细胞器:细胞内具有特殊功能的器官。

局解上肢的名词解释

局解上肢的名词解释

局解上肢的名词解释上肢,是人体的一部分,指的是从肩膀到手部的部分。

上肢由肩关节、手臂、肘关节、前臂、手腕和手掌等组成。

它是人体重要的运动部位之一,具有各种复杂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上肢的解剖结构第一节:肩关节肩关节是上肢连接躯干的部分。

它由三根骨骼组成:肩胛骨、锁骨和上臂骨。

肩关节是人体中最灵活、最活动的关节之一,也是最容易受伤的关节之一。

肩关节的稳定性依赖于肌肉、肌腱和关节囊等组织的支持。

第二节:手臂手臂是连接肩关节和肘关节的部分。

它由肱骨和尺桡骨组成,肱骨位于手臂的前侧,尺桡骨位于手臂的后侧。

手臂的主要功能是支持上肢的运动,并起到平衡和稳定的作用。

第三节:肘关节肘关节连接手臂和前臂。

它由上臂骨、尺桡骨和肱骨头三者之间的关节组成。

肘关节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关节之一,因为它使我们能够弯曲和伸直手臂,进行各种日常活动。

第四节:前臂前臂是连接肘关节和手腕的部分。

它由两根平行排列的骨骼组成:尺桡骨和桡骨。

前臂的主要功能是转动手掌,使手掌能够朝上或朝下。

第五节:手腕手腕是连接前臂和手掌的关节。

它由多个小骨组成的复杂结构,这些小骨围绕着腕关节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支撑框架。

手腕的功能是支持手部的运动,如握紧、松开、旋转等。

第六节:手掌手掌是上肢的末端部分,也是人体最精细、最灵活的部分之一。

手掌由五个掌骨和五个手指组成,每个手指上有三个关节。

手掌的主要功能是抓握和操作物体,使我们能够进行各种精细动作,如写字、拿取小物品等。

上肢的功能上肢具有丰富的功能,能够进行多种复杂的动作和活动。

第一节:运动功能上肢通过肌肉和骨骼的协同作用,使我们能够进行各种运动,如举重、挥拍、投掷等。

肩关节和手腕的灵活性使得我们能够进行大范围的活动和旋转动作。

第二节:感觉功能上肢是我们感知和接触外界的重要工具。

手掌的丰富神经末梢使我们能够感知物体的形状、温度和质地等。

手指的灵活性使我们能够进行各种精细的触觉和操作。

第三节:平衡功能上肢的平衡功能对于我们保持身体稳定和进行运动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肩”
肩胛区的主要结构:
肌腱袖 肩Leabharlann 动脉网肌腱袖(肩袖):冈上肌、冈下肌、 小圆肌、肩胛下肌的 肌腱连成腱板,围绕 肩关节的上、后、前 方,并与肩关节囊愈 着,称肌腱袖,对肩 关节起稳定作用。
肩胛动脉网:
位置:肩胛骨背面 组成:肩胛上动脉
旋肩胛动脉 肩胛背动脉 临床意义: 肩部重要侧支循环途 径,当腋动脉受阻时 可维护上肢血供。
Lateral anterachial cutaneous n. & cephelic v.
Medial interracial cutaneous n. & basiic v.
Median cubital v.
(二)深层结构
1、深筋膜
肱二头肌腱膜, 其弓状游离的上缘 是肘前区重要的肌 性标志,它与肱二 头肌腱交角处,是
(3)桡神经 radial nerve
(4)肌皮神经 musculocrtaneous nerve 前臂外侧皮神经。
4.神经
(1)正中神经 median nerve
(2)尺神经 ulmar nerve
(3)桡神经 radial nerve
(4)肌皮神经 musculocrtaneous nerve 前臂外侧皮神经。
(2)腕横纹:腕近侧纹 腕 中纹 腕 远侧纹
(3)腱隆起:掌长肌腱 (中),桡侧腕屈肌腱,尺侧 腕屈肌腱,伸指肌腱。
(4)手掌: 三条掌横纹(鱼 际纹、掌远纹、掌中纹)
分三部分 (小鱼际、鱼际、掌 心)。
(5)解剖学 “鼻烟壶”:拇 长展肌腱和拇短 伸肌腱与拇长伸 肌腱之间,近侧 为桡骨茎突,窝 底为手舟骨和大 多角骨,桡动脉 在窝内。
外侧壁:
① 喙肱肌 ②肱二头肌
长、短头 ③肱骨结节
间沟
内侧壁:
前锯肌 上4个肋 肋间隙
后壁:
背阔肌 大圆肌 肩胛下肌 肩胛骨
后壁上有二个孔,即:
三边孔
四边孔
三边孔:
周界: 上界:小圆肌
肩胛下肌 下界:大圆肌 外侧界:肱三头肌长头 通过结构:旋肩胛血管
三 边 孔
四边孔:
周界: 上界:小圆肌
腋鞘及腋窝蜂窝组织
由椎前筋膜延续 包绕腋血管及臂丛。
锁骨下臂丛麻醉将 药液注入此鞘内, 各区 域感染可相互蔓延
三角肌区和肩胛区
三角肌区为三角 肌所在的区域;
肩胛区为肩胛骨 后面的区域。
三角肌区的血管神经
旋肱后血管和腋神经 血管神经绕肱骨
颈,故肱骨颈骨折可伤 及腋神经,造成三角肌 瘫痪(方肩)。
分群:
1、外侧淋巴结 2、胸肌淋巴结 3、肩胛下淋巴结 4、中央淋巴结 5、尖淋巴结
1、外侧淋巴结
沿腋静脉远侧段 排列 收纳上肢的大部分淋 巴管。
其输出管注入中央 淋巴结和尖淋巴结。
2、胸肌淋巴结
沿胸外侧血管排列 收纳胸外侧壁、脐 以上腹前外侧壁的 淋巴和乳房外侧部、 中央部的淋巴。 其输出管注入中央 淋巴结和尖淋巴结
前臂外侧皮神经 桡神经及其浅、深支
第二节 肩 部 The shoulder
内容: 一、腋区 二、三角肌区和肩胛区
腋窝
Axillary fossa
位置:
肩关节下方, 臂和胸上部之 间,上肢外展 时,呈四棱锥 体形腔隙,称 腋窝。
• The axillary fossa is a pyramid-shaped space through which major neurovascular structures pass between the thorax and upper extremity
对比关系
肩峰、肱骨 大结节、喙 突之间形成 一等腰三角 形
• 伸肘时,尺 骨鹰嘴尖端 与肱骨内、 外上髁处于 同一水 平 线上。
上肢的轴线及 提携角 Carring angle
正 常: 10o~20o 肘外翻: 大于20o 直 肘: 0o~10o 肘内翻: 小于0o~-10o
1650~ 1700
肩胛下肌 下界:大圆肌、背阔肌 内侧界:肱三头肌长头 外侧界:肱骨外科颈 通过结构:腋神经、旋肱后血管
四 边 孔
腋窝内容:
腋动脉及其分支 腋静脉及其属支 臂丛及其分支 腋淋巴结
腋动脉 axillary A
被胸小肌分为三段。
1、第一段,第1 肋外缘-胸小肌上 缘之间。 2、第二段,胸小 肌后方。 3、第三段,胸小 肌下缘-大园肌下 缘之间。
肱动脉与肱骨的关系
臂上部:居内侧 臂中部:居前内侧 臂下部:居前方
手压止血时,在臂 上份、中份和下份 应分别压向外侧、 后外和后方
(1)肱动脉分支 ①肱深动脉 ②尺侧上副动脉 ③尺侧下副动脉
(2)肱静脉 brachial veins
4.桡血管神经束:由
桡神经和深血管组成, 位于肱骨肌管内。
(1)桡神经 (2)肱深动脉 (3)肱深静脉
肌皮神经
musculocutaneous nerve
发自外侧束,向 外下斜穿喙肱肌,经 肱二头肌和肱肌之间 下行,并发出分支支 配上述三肌。
肌皮神经终支 在肘关节上方的 外侧穿出,改名 为前臂外侧皮神 经,分布于前臂 外侧皮肤。
正中神经median nerve
发自臂丛内侧束和 外侧束,沿肱二头肌 内侧沟,伴肱动脉下 行到肘窝,穿旋前圆 肌,在前臂指浅、深 屈肌之间沿前臂正中 线下行经腕管至手掌。
臂丛在锁骨下部的分支:
起自外侧束的神经主要有:
肌皮神经 正中神经外侧头 胸外侧神经
起自内侧束的神经有:
正中神经内侧头 尺神经 胸内侧神经 臂内侧皮神经 前臂内侧皮神经
起自后束的神经主要有:
桡神经 腋神经 胸背神经
腋淋巴结 axillary lymph nodes
位于腋窝内, 腋血管及其分 支的周围。
第三节 臂 部 The Arm /
The brachium
臂部
分为:
臂前区
臂后区
(一)浅层结构
1、浅静脉
头静脉
贵要静脉
肘正中静脉
2、皮神经:
①臂外侧上皮神经(腋神经):臂外侧上部 ②臂外侧下皮神经(桡神经):臂外侧下部 ③肋间臂神经(2肋间神经):臂内侧上部 ④臂内侧皮神经:臂内侧下部
一、臂前区
3、肩胛下淋巴结
沿肩胛下血管 排列。
收纳项部、背 部的淋巴管。
其输出管注入中 央淋巴结和尖淋巴 结。
4、中央淋巴结
在腋窝中央的脂 肪组织内。
收纳上述3群淋 巴结的输出管。
其输出管注入尖 淋巴结。
5、尖淋巴结
沿腋静脉近侧端排 列。
收纳中央淋巴结的 输出管和乳房上部的 淋巴管。
其输出管组成锁骨 下干,左侧注入胸导 管,右侧注入右淋巴 导管。
提 携 角
体表投影
1、上肢动脉干的投影 2、上肢神经干的投影 (1)正中神经 (2)尺神经 (3)桡神经
上肢浅层结构
浅静脉 主要有3条
头静脉 贵要静脉 肘正中静脉
Lateral anterachial cutaneous n. & cephelic v.
Medial interracial cutaneous n. & basiic v.
触及肱动脉搏动 和测量血压的听诊 部位。
1、肘窝
cubital fossa
周界: 上界: 肱骨内外上 髁的连线 下内界: 旋前圆肌 下外界:肱桡肌
肘窝顶: 皮肤 浅筋膜 深筋膜 肱二头肌腱膜
肘窝底:
肱肌 旋后肌 肘关节囊
肘窝内容:
以肱二头肌腱为标志: 内侧有:肱血管及桡尺血管
正中神经 外侧有:
旋肱前动脉 旋肱后动脉
腋动脉的分支:
①胸上A ②胸肩峰A ③胸外侧A ④肩胛下A
胸背A 旋肩胛A ⑤旋肱前、后A


旋肩胛A
胸背A
腋静脉 axillary V
与腋动脉 伴行,在腋 动脉的内侧。
臂丛 brachial plexus
组成:
由第5~8颈 神经前支和 第1胸神经 前支大部分 组成。
根-C5~C8,T1 干-3条干 股-6条股 束-3条束
《运动解剖学》教学课件
上肢
The Upper Limb
余资江
Department of Anatomy, Basic Medical College, Guiyang Medical University
第一节 概 述 Indroduction
分区 Parts and regions
1、肩部 Shoulder region 2、臂部 Arm 3、肘窝 Elbow 4、前臂 Forearm 5、手 Hand
表面解剖 Surface anatomy
体表标志 surface landmarks
1、肩部:肩峰、肩胛冈、锁
骨、喙突、肱骨大结节、 腋前襞、腋后襞
2、臂部:肱二头肌内、外侧沟、
三角肌粗隆
3、肘部:肱骨内、外上髁、桡骨
头、尺骨鹰嘴、 肱二头肌腱
4、腕和手部 (1)骨性标志:桡、尺骨茎 突、尺骨头、 桡骨背侧结节 (Lister结节)
尺神经 ulnar nerve
发自臂丛内侧束,沿 肱二头肌内侧下行,在 臂中部转向后下,经肱 骨尺神经沟进入前臂。 在沟中尺神经位置表浅, 又紧贴骨面,肱骨髁上 骨折时易受损伤。
尺神经在 臂上部伴肱动 脉,在臂下部 伴尺侧上副动 脉。
桡神经 radial nerve
发自臂丛后 束,伴肱深动脉向 后进入肱骨肌管入 臂后区。
内侧臂丛内侧束 腋静脉
腋动脉第二段分支 胸外侧动脉
3、第三段
前方-
皮肤 浅筋膜 胸大肌及其筋膜 正中神经内侧根 旋肱前血管
后方桡神经 腋神经 旋肱后血管 背阔肌 大圆肌肌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