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局部解剖
局部解剖学第五章上肢

手部
包括手掌、手背和手指 等部分,手部有多个复 杂的肌肉和神经分布。
上肢的生理功能
运动功能
抓握功能
上肢通过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 协同运动,可以实现上肢的屈伸、旋,可 以实现抓握、捏拿、推拉等多种抓握 功能。
感觉功能
上肢的皮肤和肌肉分布着丰富的神经 末梢,可以感知触觉、温度觉、痛觉 等多种感觉。
锁骨整体形态呈"S"形弯曲,内侧端 粗大,称为胸骨端,与胸骨柄相关节; 外侧端扁平,称为肩峰端,与肩胛骨 的肩峰相关节。
锁骨全长可在体表扪及,呈长条形, 位置表浅,易于触摸辨认。
肱骨
01
肱骨是上肢最粗壮的管 状骨,位于上臂,可分 为一体两端。
02
上端膨大,有半球形的 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 节盂相关节;周围环以 关节囊。
05
上肢血管
上肢动脉
上肢动脉的起点和分支
上肢动脉主要起自锁骨下动脉,分为腋动脉和肱动脉,其中腋动 脉又分为胸廓内动脉和肩胛下动脉。
上肢动脉的功能
上肢动脉负责向上肢输送富含氧和营养物质的血液,为上肢的肌肉、 骨骼、皮肤等组织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上肢动脉的病变
上肢动脉的病变包括狭窄、闭塞、动脉瘤等,可能导致上肢缺血、 疼痛、麻木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肌肉萎缩和坏死。
掌骨共5块;第1掌骨最短而 粗;第2掌骨次之;第3、4 、5掌骨依次渐短而细。掌 骨头均偏向桡侧。
指骨共14块;拇指为2节指 骨;其余各指均为3节指骨 。其中近节指骨最大;中节 指骨次之;远节指骨最小。 远节指骨头呈球形;近节指 骨头呈卵圆形;中节指骨头 呈梯形。
03
上肢肌肉
肩部肌肉
01
02
03
上肢局部解剖

腕 管:
由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共同围成, 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 9条肌腱及正中神经通过
损伤:腕管综合征 屈肌总腱鞘 (尺侧囊) 拇长屈肌腱鞘(桡侧囊)
二、腕后区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 1.伸肌支持带
形成6个骨纤维性管道,从桡侧至尺侧依 次为:
①拇长展肌与拇短伸肌腱 ②桡侧腕长、短伸肌腱 ③拇长伸肌腱 ④指伸肌与示指伸肌腱 ⑤小指伸肌键 ⑥尺侧腕伸肌腱
对掌功能
三、手背(dorsal of hand)
1.浅层结构:
手背静脉网 桡神经浅支 尺神经手背支
2.手背筋膜间隙
手背浅筋膜 手背 手背腱膜 手背腱膜 皮下间隙
下间隙 骨间背侧筋膜 二者常彼此交通,当感染时可 互相扩散,使整个手背肿胀
Nerves of hand
尺神经 正中神经
尺神经
桡神经
四、手指(fingers)
(一)浅层结构
1.皮肤 2.浅筋膜 3.指髓间隙(pulp space) 4.手指的血管和神经
(二)深层结构
1.指浅、深屈肌腱(止点及功能) 2.指腱鞘 包绕指浅、深屈肌腱的鞘管,
两部分组成(1)腱纤维鞘 (2)腱滑膜鞘(交通)
3.指伸肌腱
前臂部和手区
一、前臂前区(Anterior antebrachial region) (一)浅层结构 (二)深层结构 1.筋膜 腕掌侧韧带.屈肌支持带
骨筋膜鞘 前臂前骨筋膜鞘 前臂后骨筋膜鞘
2.肌肉:共有9块,分为3层 3.血管神经束(4个)
(1)桡血管神经束 (2)尺血管神经束 (3)正中神经血管束 (4)骨间前神经血管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手掌的筋膜间隙
上肢局部解剖

13
2.深层 也有5块肌
(1)旋后肌
作用:使前臂旋后。
桡侧腕长伸肌
尺侧腕伸肌 肘肌
指伸肌 旋后肌 桡侧腕短伸肌 拇长展肌 拇短伸肌 拇长伸肌 指伸肌腱
(2)拇长展肌
(3)拇短伸肌
(4)拇长伸肌 (5)示指伸肌
尺侧腕伸肌 示指伸肌 小指伸肌腱
14
四、手 肌
(一)外侧群—鱼际 1.拇短展肌 2.拇短屈肌 3.拇对掌肌 4.拇收肌 (二)内侧群—小鱼际 1.小指展肌 2.小指短屈肌 3.小指对掌肌 (三)中间群 1.蚓状肌 4块 2.骨间掌侧肌 3块 3 .骨间背侧肌 4块
走行:臂丛内侧束内侧根与外侧束外侧根汇合而成。 •臂部:伴行肱血管,先行于其外侧,再行于其内侧。行 于肱二头肌内侧沟至肘窝,在臂部无分支。 •肘窝:位于肱血管尺侧。 •前臂:穿旋前圆肌两头之间 指浅屈肌深面(腱弓 下) 指浅、深屈肌之间 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 肌腱之间 经腕管进入手掌(行于鱼际纹深面) 分内侧支、外侧支和蚓状肌的神经。 内侧支 2条指掌侧总神经 4条指掌侧固有神经 2,3,4指相对缘皮肤。 外侧支 3支指掌侧固有神经 拇指两侧、示指桡侧
前 臂 外 侧 皮 神 经 51
52
臂内侧皮神经
• 走行:起自臂丛内侧束,在腋静脉内侧 下行,继而沿肱动脉和贵要静脉内侧下 行至臂中份浅出,分布于臂内侧和臂前 份的皮肤。其常和第二肋间神经外侧皮 支间有交通。
53
前臂内侧皮神经
•走行: 起自臂丛内侧束
腋 静 脉 腋 动 脉
肱A内侧
臂中份浅出,伴贵要静脉
2.喙肱肌
作用:协助肩关节屈和内收。
3.肱肌
作用:屈肘关节。
(二)后群 肱三头肌
作用:伸肘关节,长头还可 使肩关节后伸和内收。
局部解剖-上肢

肩关节下方, 臂和胸上部之间, 上肢外展时,呈四 棱锥体形腔隙,称 腋窝。
(一)腋窝周界及内容
周界: 顶 底 四壁
顶:
由 锁 骨 中 1/3 、 第1肋外缘和肩 胛骨上缘围成。
底: 皮肤 浅筋膜 腋筋膜
四壁:
前壁: 胸大肌 胸小肌 锁骨下肌 锁胸筋膜
锁胸筋膜:
位置: 位于喙突、
锁骨下肌和胸 小肌上缘之间 的深筋膜。
经腕横韧带 深面(腕管) 下行入手掌。
在手掌正中神 经先发出返支 (与桡动脉掌浅 支伴行)进入鱼 际,支配除拇收 肌以外的鱼际肌。
正中神经发出 三条指掌侧总神经, 下行至掌骨头附近 各又分为2支指掌 侧固有神经至1~ 4 指相对缘。
三条指掌侧总神经分支分布于手掌 桡侧2/3的皮肤、桡侧三个半手指的掌面 皮肤以及背面中节和远节皮肤。
肩胛动脉网:
位置:肩胛骨背面 组成:肩胛上动脉
旋肩胛动脉 肩胛背动脉 临床意义:
上臂
分为:
臂前区
臂后区
一、臂前区
肌肉: 肱二头肌 肱肌 喙肱肌
臂前区的血管神经:
1. 肱动脉及其分支 2. 神经
为臂丛的分支
1. 肱动脉 brachial artery
自大圆肌下缘 续腋动脉,沿肱二 头肌内侧沟下行至 肘窝平桡骨颈处, 分为桡动脉和尺动 脉。
内容:①小鱼际肌 ②小指的血管神经
(三)手掌的血管和神经
1. 血管
掌浅弓
掌深弓
掌浅弓:
组成:由尺动脉末端和桡动 脉的掌浅支吻合而成。 位置:屈指肌腱浅面。 分支:小指尺侧动脉 3条指掌侧总动脉 (指掌侧固有动脉)
掌深弓:
组成:由桡动脉末端与尺 动脉掌深支吻合而成。
局部解剖学上肢

(一)腋窝的构成1.顶由锁骨中1/3、第1肋和肩胛骨上缘围成,是腋窝的上口,与颈根部相通。
2.底由浅入深为皮肤、浅筋膜及腋筋膜。
皮肤借纤维隔与腋筋膜相连。
腋筋膜中央部较薄弱,且有皮神经、浅血管及淋巴管穿过而呈筛状,故名筛状筋膜。
3.四壁有前壁、外侧壁、内侧壁及后壁。
前壁由胸大、小肌,锁骨下肌和锁胸筋膜构成。
锁胸筋膜呈三角形,位于锁骨下肌、胸小肌和喙突之间。
胸小肌下缘以下的筋膜,连于腋筋膜,称为腋悬韧带。
外侧壁由肱骨结节门沟、肱二头肌短头和喙肢肌组成。
内侧壁由前锯肌及其深面的上4个肋与肋间隙构成。
后壁由肩脚下肌、大圆肌、背阔肌与肩胛骨构成。
由于肱三头肌长头穿过大圆肌和肩胛下肌、小圆肌之间,其内侧为三边孔,有旋肩胛血管通过;肱三头肌长头与肱骨外科颈之间为四边孔,有腋神经及旋肢后血管通过。
(二)腋窝的内容1.腋动脉以胸小肌为标志分为3段。
(1)腋动脉第一段:从第1肋外侧缘至胸小肌上缘,在锁骨胸肌三角内。
其前方有皮肤、浅筋膜、胸大肌及其筋膜、锁骨下肌、锁胸筋膜,以及穿过该筋膜的头静脉、胸肩峰血管及胸外侧神经等。
后方有臂丛内侧束及胸长神经、前锯肌、第1肋间隙等。
外侧为臂丛外侧束和后束。
内侧有腋静脉以及腋动脉第1段发出的胸上动脉及伴行静脉。
胸肩峰动脉自第1段发出,穿锁胸筋膜至胸大、小肌,三角肌及肩峰。
(2)腋动脉第二段:位于胸小肌后方的胸肌三角内。
其前方除皮肤、浅筋膜外,有胸大、小肌及其筋膜;后方为臂丛后束及肩胛下肌;外侧为臂丛外侧束;内侧有腋静脉及臂丛内侧束。
胸外侧动脉自第二段发出,与其伴行静脉于腋中线前方沿前锯肌下行,营养该肌;女性有分支至乳房。
胸长神经于腋中线后方下行,支配前锯肌。
(3)腋动脉第三段:位于胸小肌下缘至大圆肌下缘之间。
其末段位置表浅,仅被以皮肤及浅、深筋膜,是腋动脉最易剖露的部位。
其前方有正中神经内侧很及旋肱前血管越过;后方有桡神经、腋神经及旋肱后血管;外侧有正中神经、肌皮神经、肱二头肌短头和喙肱肌;内侧有尺神经和腋静脉。
《上肢局部解剖》课件

上肢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
肩周炎的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 疗、按摩、针灸等,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网球肘的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冰敷、压迫 包扎、抬高患肢等,对于严重的 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腕管综合征的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 疗、封闭治疗等,对于严重的患 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肘部手术入路
肘前侧入路
肘内侧入路
适用于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脱位等 手术。
适用于肱骨内上髁骨折、尺神经松解 等手术。
肘后侧入路
适用于肱骨髁间骨折、肘管综合征等 手术。
手部手术入路
手背侧入路
适用于掌指关节脱位、肌腱修复等手术。
手掌侧入路
适用于手指骨折、腱鞘囊肿等手术。
手指侧入路
适用于指骨骨折、指神经损伤等手术。
VS
上肢的韧带主要包括肩关节韧带、肘 关节韧带和腕关节韧带等。肩关节韧 带主要有盂肱韧带、喙肩韧带等,肘 关节韧带主要有桡侧副韧带、尺侧副 韧带等,腕关节韧带主要有腕横韧带 、腕外侧韧带等。这些韧带的主要功 能是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和限制关节的 运动。
02
上肢的神经和血管
上肢的神经分布01ຫໍສະໝຸດ 020304
上肢疾病的预防和康复
肩周炎的预防和康复
加强肩部肌肉锻炼,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注意保暖 等。康复期可以进行肩部功能锻炼,促进肩部肌肉的恢复 。
网球肘的预防和康复
加强前臂肌肉锻炼,避免过度使用手腕和前臂,注意工作 姿势等。康复期可以进行前臂和手腕的功能锻炼,促进肌 肉的恢复。
腕管综合征的预防和康复
肘部局部解剖
肘部骨骼结构
肘部由肱骨、尺骨和桡骨 组成,形成肘关节。
上肢局部解剖

中央淋巴结 Central lymph nodes
尖淋巴结 Apical lymph nodes
外侧淋巴结:
沿腋静脉远侧 段排列。 收纳上肢的大 部分淋巴管。 其输出管注入
中央淋巴结和
尖淋巴结。
胸肌淋巴结:
沿胸外侧血管排列。
收纳胸外侧壁、脐 以上腹前外侧壁的 淋巴和乳房外侧部、 中央部的淋巴。其 输出管注入中央淋 巴结和尖淋巴结。
肱A及其分支
肱V 及其属支 正中神经Median nerve
二、腕部Wrist
1.境界:
上界:尺、桡骨茎 突近侧 2 横 指的环形线 下界:屈肌支持带 下缘水平
2.腕前区anterior region of wrist
深层结构
腕掌侧韧带
Volar carpal ligament
屈肌支持带
Flexor retinacum
底 base
皮肤
skin
浅筋膜
superficial fascia
腋筋膜 浅筋膜
皮肤
腋窝矢状旁切面
腋筋膜
axillary fascia
前壁 Anterior wall
皮肤 Skin 浅筋膜 Superficial fascia 胸大肌 Pectoralis major 胸小肌 Pectoralis minor 锁胸筋膜Calvipectoral fascia 锁骨下肌 Subclavius muscle 锁骨下肌 锁胸筋膜 胸小肌 胸大肌
Coracobrachialis
外侧壁 Lateral wall
腋窝横切面
肱骨、腋神经与旋肱前后动脉的关系
(肱骨外科颈横断面)
3、腋窝的内容
血管:腋动脉、腋静脉 神经:臂丛和分支 腋淋巴结群(5群) 腋鞘
8第七章局部解剖学上肢

前臂外侧皮神经
肱骨肌管:
为肱三头肌与肱骨桡神经沟共同构成 的管道,内有桡神经和肱深血管通过 ,又称桡神经管。 暴露方法:臂后面,找到肱三头肌外 侧头,在肱三头肌外侧头和肱三头肌 扁腱之间,切口由内上方斜下外下方 到达肱骨外上髁切断外侧头,可暴露 。
肱深动脉
桡神经
中副动脉 桡侧副动脉
肱三头肌外侧头
拇长展肌腱 第4骨纤维性管道 拇短伸肌腱
拇长伸肌-第3骨纤维性管道 拇长伸肌腱
•
尺侧腕伸肌腱
伸肌支持带
第2骨纤维性管道
桡侧腕长伸肌腱 桡侧腕短伸肌腱
•
第1骨纤维性管道 伸肌支持带 小指伸肌 第5骨纤维性管道
① 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肌腱及其腱 鞘
② 桡侧腕长、短伸肌肌腱及腱鞘 ③ 拇长伸肌及其腱鞘
尺侧腕伸肌 第6骨纤维性管道
腋窝顶
胸大肌 胸骨下肌及其筋膜
锁骨
胸小肌
第 1肋 胸肩峰A和头V 锁胸筋膜
外侧壁
结节间沟 (外侧壁)
前锯肌
胸大肌及其筋膜 胸小肌及其筋膜
第4肋
大圆肌
背阔肌
后壁
肩胛下肌
肩胛骨
腋筋膜(有孔)
三边孔和四边孔
• 由肱三头肌长头在大圆肌和小 圆肌之间穿过而成的2个间隙 。
肩胛上动脉和肩胛上神经
三边孔
• 位置和边界:靠内侧,上界为 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 圆肌,外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 。 穿行结构:有旋肩胛动脉、静 脉通过。
旋肱前动脉 旋肱后动脉 (在四边孔内) 小圆肌 及其升支和 肩胛下动脉 降支 (腋神经 四边孔 和旋肱后动脉穿过) 肩胛下神经下支 旋肩胛动脉 胸背动脉和胸背神 臂外侧上皮N 经(至背阔肌) 旋肩胛动脉 肩胛下肌 肱深动脉 桡神经 大圆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旋前圆肌
作用:屈肘关节。
(2)旋前圆肌
肱桡肌
作用:使前臂旋前、屈肘关节。
(3)桡侧腕屈肌
作用:屈肘、屈腕和使腕外展。
(4)掌长肌 过肘窝
作用:屈腕和紧张掌腱膜。
(5)尺侧腕屈肌
作用:屈腕和使腕内收。
2.第二层 指浅屈肌
作用:屈近侧指骨间关节、屈掌指关
节和屈腕。
9
掌长肌 桡侧腕屈肌 尺侧腕屈肌
指浅屈肌
35
淋巴引流:胸肌 淋巴结、外侧淋 巴结、肩胛下淋 巴结 中央淋 巴结 尖淋巴 结 锁骨下干 ,之后注入 胸导 管 (左)或右淋 巴导管
36
肘浅淋巴结
37
中央淋巴结
肘窝
境界: 上界:肱骨内外上髁连线 下外侧界:肱桡肌 下内侧界:旋前圆肌 底:肱肌、旋后肌、肘关节囊 顶: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肱二头肌腱膜
三边孔
桡神经
-49-
桡神经
桡神经浅支 尺神经手背支
-50-
肌皮神经
• 走行:起自臂丛外侧束 穿喙肱肌 肱二头肌、肱肌之间 肱二头肌腱外侧 穿深筋膜,移行为前臂外侧皮神经。
• 支配:喙肱肌、肱二头肌、肱肌及前臂 外侧份皮肤。
前 臂 外 侧 皮 神 经 51
52
臂内侧皮神经
• 走行:起自臂丛内侧束,在腋静脉内侧 下行,继而沿肱动脉和贵要静脉内侧下 行至臂中份浅出,分布于臂内侧和臂前 份的皮肤。其常和第二肋间神经外侧皮 支间有交通。
掌腱膜
3 .第三层 有2块肌
4.第四层 旋前方肌
(1)拇长屈肌
作用:使前臂旋前。
作用:屈拇指指骨间关节和掌指关节。
(2)指深屈肌
作用:屈第2~5指的远侧指骨间关节、
近侧指骨间关节、掌指关节和屈腕。
肱桡肌 旋前圆肌
桡动脉 指深屈肌
拇长屈肌
旋前方肌
10
(二)后群(10块)浅、深两层 (11.)浅桡层侧腕有长5伸块肌肌
肱后 伴肱深A 肱三头长头、内侧头间 桡神经沟 肱外髁
上 穿外侧及间隔 肱肌、肱桡肌间
肱二头肌腱桡侧(肘
窝) (浅支)肱桡肌深 桡A外 肱桡肌腱深 臂后区
(
手背桡侧半、外侧两个半手指背部皮肤
深 支)
穿旋后肌
骨间后神经(伴行骨间后动脉)
臂后浅深肌群之间
除浅层外侧组三块外诸肌
在臂部损伤表现:垂腕
48
四边孔 腋神经
13
2.深层 也有5块肌
(1)旋后肌
作用:使前臂旋后。
(2)拇长展肌 (3)拇短伸肌 (4)拇长伸肌 (5)示指伸肌
尺侧腕伸肌 肘肌
尺侧腕伸肌 示指伸肌
小指伸肌腱
14
桡侧腕长伸肌 指伸肌 旋后肌 桡侧腕短伸肌
拇长展肌 拇短伸肌 拇长伸肌 指伸肌腱
四、手 肌
(一)外侧群—鱼际 1.拇短展肌 2.拇短屈肌 3.拇对掌肌 4.拇收肌
尺侧向桡侧:正中神经、肱血管、肱二头肌肌腱、桡神经及其分支 肘深淋巴结:又称肘上淋巴结,位于肱动脉末端附近。
38
神经
39
正中神经
走行:臂丛内侧束内侧根与外侧束外侧根汇合而成。
•臂部:伴行肱血管,先行于其外侧,再行于其内侧。行 于肱二头肌内侧沟至肘窝,在臂部无分支。
•肘窝:位于肱血管尺侧。
•前臂:穿旋前圆肌两头之间
腋鞘:颈深筋膜延续至腋窝, 包裹腋动、静脉和臂丛锁骨下 部所形成的筋膜鞘
臂丛:内侧束,外侧束, 后束。 腋淋巴结
23
肩胛背神经 肩胛上神经
桡神经 腋神经 正中神经 尺神经
-24-
臂 丛 分 支 胸长神经
肋间臂神经
胸背神经
臂内侧皮神经 前臂内侧皮神经
• 腋动脉第一段分支: 胸上动脉(营养前锯肌、乳房
前壁:胸大肌,胸小肌, 锁骨下肌和锁胸筋膜构成。
内侧壁:前锯肌,上四肋 及肋间肌构成。
外侧壁:喙肱肌,肱二头 肌长短头和肱骨结节间沟。
后壁:背阔肌,大圆肌, 肩胛下肌和肩胛骨。后壁有三 边孔和四边孔。
21
胸锁筋膜
位于锁骨下肌、胸小肌和 喙突之间的胸部深筋膜, 有头静脉、胸肩峰血管和 胸外侧神经穿过。
53
•走行:
前臂内侧皮神经
起自臂丛内侧束
腋
腋
静
动
脉
脉
肱A内侧
臂中份浅出,伴贵要静脉
终末达腕部
在前臂分为前后两支,分布于前臂内侧份的前、后面皮肤。
54
55
腋神经
•走行:起自臂丛后束,伴旋肱后血管穿四边孔,再绕过肱骨外科颈 至三角肌深面,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部分纤维自三角肌后缘浅出 移行为臂外侧上皮神经,分布于臂外侧区上份和肩部皮肤。 •损伤:腋神经主干损伤后的主要表现为:臂不能外展;臂旋外力减 弱;肩部及臂外侧区上1/3部皮肤感觉障碍;腋神经损伤时间长的时 候,由于三角肌萎缩,肩部骨突耸出,肩部失去圆隆的外观,形成“ 方形肩”。
肱内 伴尺侧上副A 穿臂内侧肌间隔至臂后 臂后骨筋膜鞘 尺神经沟 尺侧腕屈肌两头间 指深屈、尺腕屈肌间 尺侧 腕屈肌桡侧 伴行尺血管 腕尺侧管 浅支 指掌侧固有神经
深
尺侧腕屈肌腱内侧缘 尺神经手背支 支
小指掌面尺缘
手
背
指掌侧总神经
尺
伴尺动脉掌深支,穿小鱼
侧
际后伴行掌深弓。支配小
半
鱼际肌、7块骨间肌、3,4
2条指掌侧固有神经
蚓状肌和拇收肌
(小指、环指相对缘)
掌深支受损后,拇收肌、骨间肌和小指展肌瘫痪使手指不能并拢、掌 指关节过伸,表现为爪形手。
44
尺 神 经
45
尺神经
46
尺神经浅支
尺神经深支
正中神经返支
正中神经 指掌侧总神经 指掌侧固有神经
尺神经手背支
-47-
桡神经浅支 指背神经
桡神经
•走行:起自臂丛后束。
三边孔和四边孔:是位于腋窝后
壁的肩胛下肌、大圆肌、肱三头肌长头和肱 骨上端之间的两个间隙。
上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
下界:大圆肌和背阔肌。
三边孔内侧界和四边孔外侧界:肱三头肌长 头。
四边孔外侧界:肱骨外科颈。
四边孔:腋神经和旋肱后血管()。 三边孔:旋肩胛动脉
22
一、腋窝内容
腋动脉: 在腋窝被三分
第一段:一肋外缘→胸小 肌上缘 第二段:胸小肌后方 第三段:胸小及下缘→大 圆肌下缘 腋静脉:愈着于腋鞘和锁 胸筋膜。
(二)内侧群—小鱼际 1.小指展肌 2.小指短屈肌 3.小指对掌肌 (三)中间群 1.蚓状肌 4块 2.骨间掌侧肌 3块 3 .骨间背侧肌 4块
15
拇短屈肌 拇短展肌 拇收肌
骨间背侧肌
小指对掌肌
骨间掌侧肌
屈肌支持带 小指短屈肌 小指展肌 蚓状肌
拇对掌肌
掌 短 肌
16
腕管
•由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共同围成 •通过内容:
作用:协助肩关节屈和内收。
3.肱肌
作用:屈肘关节。
(二)后群 肱三头肌
作用:伸肘关节,长头还可 使肩关节后伸和内收。7喙突源自肱二头肌长头 肱二头肌短头
喙肱肌 肱肌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外侧头 肱三头肌长头 肱三头肌内侧头
8
三、 前臂肌
(一)前群(9块,4层排列)
1. (第一层)浅层 有5块肌
(1)肱桡肌
56
57
肋间神经的皮支
• 肋间神经是脊神经的一部分 ,延肋间分布。
• 其皮支包括外侧皮质和前皮 支外侧皮支在肋角前方发出 ,分布于胸外侧壁和肩胛区 的皮肤。前皮支在近胸骨侧 缘处浅出,分布于胸前壁的 皮肤及内侧分胸膜壁层。
58
肱深动脉(桡神经伴 行)
尺侧上副动脉(伴尺神 经)
尺侧下副动脉
27
28
尺动脉
桡动脉
•骨
间
•总 •动
脉
旋前圆深 指浅屈深
• 肱桡肌 旋前圆肌 •肱桡肌腱 桡腕屈肌腱
• 骨 尺腕,指浅屈之间
间
前、
•后
•
动 脉
末端
掌 浅
•绕桡骨茎突至手背 •穿第一掌骨间隙至手掌
弓 掌浅支
•
掌深支
掌深弓
末端
29
5.掌深弓和掌浅弓 (1)掌浅弓
由尺动脉末端与桡 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 (2)掌深弓
由桡动脉末端和尺 动脉的掌深支吻合而成
30
掌浅弓
31
三、上肢V
(1)上肢浅静脉 1)头静脉 2)贵要静脉 3)肘正中静脉 4)前臂正中静脉
头静脉
肘正中静脉 前臂正中静脉
(2)上肢深静脉 (同名动脉伴行) 腋静脉
32
贵要静脉
手背静脉网
头V:前臂外侧
3. 上肢的淋巴及肌肉 4. 重要的局部结构:腋窝、肘窝、腕管、三边
孔和四边孔、三角肌间沟、肱骨肌管和锁胸 筋膜等
18
腋窝及血管
19
腋区 位置:肩关
节下,臂上段与 胸前外侧壁之间 。
其主要结构 :腋窝及其内容 物。
腋窝由顶底 和四壁构成。
20
顶 :由锁骨中分,第一肋外缘 和肩胛骨上缘围成,有臂丛通 过。 底:由皮肤,浅筋膜及腋筋膜 构成。 四壁:
上肢
1.肩部 2.臂部 3.肘部 4.前臂部 5.腕 6.手
1
局部结构
骨骼 皮肤 浅筋膜 深筋膜 肌肉
2
3
胸大肌和掌长肌之倩影
掌 长 肌 腱
4
再熟悉一下上肢肌
冈上肌
一、上肢带肌
(一) 三角肌
冈下肌
作用:外展肩关节,前部肌束使肩 关节屈和旋内,后部肌束使肩关节伸
小圆肌
和旋外。
大圆肌
(二)冈上肌
9条肌腱:指浅、深屈肌腱,拇长屈肌 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