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 和雌激素受体 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

合集下载

雌激素跨膜受体GPR30及其在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雌激素跨膜受体GPR30及其在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雌激素跨膜受体GPR30及其在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郑丽华;程忠平【摘要】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均是女性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但发病机制尚未明了。

近年发现,雌激素可介导新型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通过快速非基因转录途径调控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参与肿瘤发生发展。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也不断受到重视。

综述GPR30在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中的表达,分析探讨GPR30在妇科肿瘤发病机制中细胞增殖、凋亡等相关调控作用,以期为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Endometrial and ovarian carcinomas are malignant neoplasms in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Estrogen has been proved as an epidemic factor throughout gynecological carcinoma. Recently, it has been found that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30 (GPR30) mediate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survival through nongenomic effects in hypo-exposure of estrogen. Moreover, the role of tumor associated fibroblasts in carcinoma has frequently been taken into account. We review and reveal the role of GPR30 in the regulation of endometrial and ovarian carcinomas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molecular target therapy.【期刊名称】《国际妇产科学杂志》【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6页(P395-400)【关键词】受体,G蛋白偶联;癌;子宫内膜肿瘤;卵巢肿瘤;成纤维细胞【作者】郑丽华;程忠平【作者单位】200090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妇产科;200090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既往认为,雌激素的生物学功能主要由经典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包括ERα、ERβ介导的核内转录效应及机制不明确的快速非转录信号效应作用[1]。

ER、PR、Ki—6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级的关系

ER、PR、Ki—6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级的关系

ER、PR、Ki—6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目的:探讨ER、PR、Ki-6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回顾分析了11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石蜡标本中ER、PR、Ki-67的表达,并对其组织学类型进行分析。

结果:ER、PR、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2%(96/114)、76.3%(87/114)、91.2%(104/114),ER、PR在在中-低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高分化组,有统计学差异。

Ki-67在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低于中-低分化,但无统计学差异。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ER和PR表达具有相关性。

结论:ER、PR、Ki-6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可联合应用作为子宫内膜癌的预后指标。

标签:子宫内膜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免疫组织化学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以分段诊断性刮宫作为病理基础,以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现研究提示,与子宫内膜癌相关的病理因素有:病理组织学分类、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等。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对子宫内膜癌在分子水平致癌机制的研究逐步深入,通过与传统的手术病理因素联合检测,从而寻找各种能够准确预测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相关因素。

其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等均为国内外研究的热门之一。

本研究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ER、PR、Ki-67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病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120例,患者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54.7。

组织学分类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其中子宫内膜样腺癌114例,腺鳞癌3例,乳头状腺癌1例,透明细胞癌1例,腺棘癌1例,由于后四种例数较少,缺乏统计学意义,故只选取子宫内膜样腺癌作为分析:其中高分化92例,中分化17例,低分化5例。

C-erBb-2与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C-erBb-2与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C-erBb-2与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引言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女性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研究表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过程涉及多种因素,包括生活方式、遗传、激素水平等。

C-erBb-2和雌激素受体(PR)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C-erBb-2和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以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C-erBb-2的表达及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作用C-erBb-2,又称为HER-2,是一种与细胞增殖和分化密切相关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研究表明,C-erBb-2在多种肿瘤中过度表达,包括乳腺癌、卵巢癌、胃癌等,与肿瘤的侵袭性、预后密切相关。

在子宫内膜癌中,C-erBb-2的高表达也被广泛报道。

一些研究表明,C-erBb-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分化程度、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高表达的C-erBb-2通常伴随着较差的预后,且易于发生复发和转移。

C-erBb-2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密切相关。

子宫内膜癌分为两类分子亚型,分别为内分泌型和非内分泌型。

内分泌型子宫内膜癌通常表达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预后较好;而非内分泌型子宫内膜癌通常不表达ER和PR,且常伴随着C-erBb-2的高表达,预后较差。

这提示C-erBb-2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病过程中可能与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密切相关,共同影响了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雌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作用雌激素受体(ER)是一种与雌激素结合并调控多种生物学反应的核受体,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ER的存在可通过雌激素的刺激而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影响肿瘤的发展和进展。

研究表明,大约70-8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表达ER,其中一部分患者同样表达PR。

在子宫内膜癌的治疗过程中,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对于内分泌治疗的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ER和(或)PR阳性的患者,内分泌治疗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包括使用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雌激素合成抑制剂等,可以有效地延缓病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和临床表现

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和临床表现

注意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患者高危因素。
预 防
病因不清,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很难找出。
1.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Premenopausal dysfunctional bleeding 尤其是与未绝经者相鉴别,不规则流血,分段诊刮。 2. 老年性阴道炎Senile Veginstis 血性白带,前者阴道壁充血,粘膜下散在出血点,后者阴道壁正常,二者并存。 3. 粘膜下肌瘤、内膜息肉 Submucous myoma or endometrial Rolyop 月经过多、经期长、诊刮、宫腔镜、B超。
转移途径
临床分期 Clinscal Classification 对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多年来众说纷纭,各执己见,以1968年国际抗癌协会和1970年国际妇产科联盟的两种分期法应用较为普遍,且有不少相似之处,也各有其长短。
临床表现 Clinical Finding 内膜癌虽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基本上是一种老年妇女的肿瘤,一般认为,内膜癌好发年龄比子宫颈癌推迟10年。也就是绝经后妇女多见,平均年龄在55岁上下,(福州妇幼保健院50~60岁,18%,北京协和50~64岁,58%)。那么早期无症状,一旦出现则表现为:
肾上腺:当卵巢功能衰退,体内无E2,但肾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经芳香化而产生雌酮,雌酮水平增高对内膜作用易导致内膜癌。
1
Exogenous Estrogens 外源性激素HRT
2
主要指激素替代方法时使用雌激素。随着使用雌激素剂量的增加和使用时间延长,危险性逐渐增加6~12倍。
3
病 因
病 因
Endometrial Hyperplasia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由于长期不排卵及雌激素持续作用于子宫内膜,导致内膜发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分为腺囊型、腺瘤型及不典型增生过长。经研究证实腺囊型增生过长与内膜癌关系不大,而腺瘤型及不典型增生与内膜癌发生有关,尤其是不典型增生与内膜癌关系更密切。

ER 、PR 、Ki-67、CA125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ER 、PR 、Ki-67、CA125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ER 、PR 、Ki-67、CA125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蔡凤梅;王卉芳;刘辉;郅玲然;王亚楼【摘要】目的:探讨 ER 、PR 、Ki‐67、CA125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 SP 法对5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4种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

结果:ER 、PR 、Ki‐67、CA12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9.3%、72.4%、62.1%和51.7%;ER 的表达强度与手术病理分期和组织分级有关;PR 和 CA125的表达强度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分级及肌层浸润深度有关;Ki‐67的表达强度与组织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结论: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 ER 、PR 、Ki‐67和 CA125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及评估预后的分子标记物。

%Objective:To study the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ER ,PR ,Ki‐67 and CA125 in endome‐trial carcinoma .Methods :ER ,PR ,Ki‐67 and CA125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P method respectively in 58 case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Results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ER ,PR ,Ki‐67 andCA125 were 79 . 3% ,72 .4% ,62 .1% and 51 .7% in endometrial carcinoma respectively .T he expression of ER was related to opera‐tion stage and histologic classification .The expression of PR and CA125 were related to operation stage ,histologic classification and depth of myometrial invasion .The expression of Ki‐67 was related to histologic classification and lymph node metastases .Conclusion :The abnormal expression ofER ,PR ,Ki‐67 and CA125 are maybe take impor‐tant part in endometrial carcinoma ,which will be useful biomarkers to estimate the grade ofendometrial carcinoma and prognosis early detection and judging prognosis .【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159-161)【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免疫组织化学;Ki-67 抗原;CA125【作者】蔡凤梅;王卉芳;刘辉;郅玲然;王亚楼【作者单位】西安市第四医院西安710004;西安市第四医院西安710004;西安市第四医院西安710004;西安市第四医院西安710004;西安市第四医院西安7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32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发生在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仅次于宫颈癌的女性生殖系统第二大恶性肿瘤。

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与雌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

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与雌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

【 文章编 号] 10・192 1)2 11 4 0889 (00 0- 7- 0 0
E p es n f srg nrcpo - lt ee tra h n s o e e e tr n o til a c o x rsi so to e ee trr ae rcpo l aa det g nrcpo s n e d mer ri ma o e e d p r i ac n
Z N u・ n , I N unj o H O Q n WU Y a — e HA G H i g LA G Y a -a , A u , unz mi i h
( eat etfO s tc a dG ncl y N n n ee l o i lfN n n layC mm n , D p r n bt rs n y e o , aj gG nr s t af gMitr o a d m o ei og i a H pao i i
【 摘要] 目的 雌激素受体 (s oe eet ,R) p在子宫 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研究 提示 , et gnrcpo E 、 r r
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 a et gnrcpo rlt cp r E Rr与 E ( soe et — a dr et R o) r e r e e e o a, R竞争配体也参 与子宫内膜癌 的发生 , 但详 细的机制 尚 不明了。文 中研究的 目的是检测 E R t E a、R 在 子宫 内膜癌 中 mR A的表达水平 , R c和 R E 1 3 N 并探讨其关系。 方法 采 用 ra el —
2 0 0 , in s ,C ia 10 2 J gu hn ) a
, af g N n n i
[ src ] Obet e s oe cp r ( R Abt t a jci E t gnr et s E a)a dp( R )pa i loei t ee p et f n o ta cn— v r e o n E p l ava rl n h d vl m n o dme i a c y t e o e r l

C-erBb-2与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C-erBb-2与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C-erBb-2与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引言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和死亡率已经逐年上升。

目前,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以及内分泌治疗等多种方法。

然而,由于子宫内膜癌的复杂性和异质性,以往的治疗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临床实际需求。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HER2/neu(又称C-erBb-2)和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

本文将综述C-erBb-2、ER和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对治疗和预后的影响。

C-erBb-2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受体,其在胚胎发育和成年后的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以及肿瘤发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C-erBb-2在人体正常细胞中表达量很低,但在某些肿瘤组织中表达量明显升高。

多项研究表明,C-erBb-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和预后密切相关。

例如,一项针对13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研究表明,C-erBb-2的阳性表达率为33.3%。

并且阳性表达的患者预后显著较差,其5年生存率约为30%,而C-erBb-2阴性表达的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67%。

因此,C-erBb-2在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显示,使用靶向抑制C-erBb-2的药物可以显著地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目前,针对C-erBb-2的单克隆抗体药物Herceptin已被用于乳腺癌的治疗,并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研究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ER和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影响ER和PR是体内的重要性激素,在正常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ER主要分为ERα和ERβ两种类型,PR则分为PRA和PRB两种亚型。

ER和PR在生物学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常常是紧密的,二者都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

此外,ER和PR在子宫内膜癌的内分泌治疗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针对ER和PR的内分泌药物能够有效地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并且能够减少化疗的副作用和提高治疗效果。

ER、PR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ER、PR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ER、PR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艾红英;刘爱珍;王磊【摘要】目的探讨ER、PR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患者61例及同期行诊断性刮宫术经诊断为正常子宫内膜者30例,对以上患者的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评估ER、PR的表达情况,并比较ER、PR阳性表达率与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ER、PR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50岁与>50岁子宫内膜癌患者的ER、PR阳性表达率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ER、PR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Ⅲ期;组织分化程度越高则ER、PR阳性表达率越高(P<0.05);肌层浸润程度≤1/2肌壁ER、PR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肌层浸润程度>1/2肌壁(P>0.05);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ER、PR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有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结论 ER、PR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理分期、组织分级、肌层浸润程度及有无淋巴结的转移密切相关,可对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9(034)005【总页数】3页(P756-758)【关键词】子宫内膜癌;雌激素;孕激素;临床病理特征【作者】艾红英;刘爱珍;王磊【作者单位】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立医院;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妇幼保健院;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立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3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1]。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多见于肥胖、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及高血压妇女[2],有研究显示其发病高峰年龄为55~60岁,50~70%在绝经后发病[3]。

本研究使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雌激素、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旨在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预后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P " # $期子宫内膜癌的比例明显低于后者 0. 000 ) 。 23% ( I) , 233% ( H) 组中 (" # , 级者 ", 例, 占 *,. !1 ( ", W "! ) ; 而 23% ( H) , 233% ( I) 组中 (" # , 级者 ! 例, 占 F,. *1 (! W O) 。两组相比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 ! P 0. 0!" ) 。 23% ( I) , 233% ( H) 组中肌层浸润 G " W , 者 "" 例, 占 %F. $1 ( "" W "! ) ; 而 23% ( H) , 233% ( I) 组中肌层浸润 G " W , 者 , 例, 占 ,%. $1 (, W O) 。两组
图! #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 23% 的阳性表达 ( Q "00 ) / 图" # 233% 的阳性表达 ( Q "00 ) / 图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 23% 的阴性表达 ( Q "00 ) / 图 $#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 233% 的阴性表达 ( Q "00 )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
&’()*+ ! # :KL <875@5RL LM<BL77589 8S 23% 59 L9T8UL@B5?4 N?BN598U?( Q "00 ) / &’()*+ "# / :KL 9LV?@5RL LM<BL77589 8S 23% 59 L9T8UL@B5?4 N?BN598U? ( Q "00 ) / &’()*+ $# / :KL <875@5RL LM<BL77589 8S 233% 59 L9T8UL@B5?4 N?BN598U?( Q "00 )/ &’()*+ %# :KL 9LV?@5RL LM<BL77589 8S 233% 59 L9T8UL@ B5?4 N?BN598U?( Q "00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 ) 资助 A@MMLNOE\ ^Q CKO:L;KS CKO@NKS AR:E;REV _L@;\KO:L; LP Y?:;K( *%*."&.. ) V E’GK:S, ]E:S:?@:c ^XG@$ E\@$ R; !YLNNEVML;\:;F K@O?LN’
已发现它的三种亚型: !, &, ’。因其可与 ()! 竞争 结合相同的靶基因位点, 因而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 发生、 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 ()! 和 ())! 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 床意义。 EF 资料与方法 E $ EF 研究对象 ! ! 选择 #%%% 年 b 月至 #%%& 年 "% 月在北京大学 人民医院妇科住院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
6789:6;9 ! <=>%-+’5% :ZL E[MSLNE O?E NLSEV LP EVONLFE; NEREMOLN’NESKOE\ NEREMOLN( ()) )! K;\ EVONL’ FE; NEREMOLN ! :; E;\LGEON:KS RKNR:;LGK K;\ O?E:N RS:;:RKS UKS@EV$ ?%+3(1&: Z?:NOQ’P:UE RKVEV LP E;\LGE’ ON:KS RKNR:;LGK ]ENE E[KG:;E\ ^Q :GG@;L?:VOLR?EG:VONQ$ YS:;:RLMKO?LSLF:R PEKO@NEV :;RS@\:;F _=18 VOKFE ,?:VOLSLF:RKS FNK\E,GQLGEON:KS :;UKV:L; K;\ ;L\KS GEOKVOKV:V ]ENE NEU:E]E\$ :%&@/+&:Z?E E[MNEV’ V:L; NKOE LP ()! :; MKO:E;OV ]:O? _=18 VOKFE"E;\LGEON:KS RKNR:;LGK ]KV GLNE O?K; O?KO :; VOKFE # 0 $ ( ! - %$ %%+ ) ; Z?E E[MNEVV:L; NKOE LP ())! :; E;\LGEON:KS RKNR:;LGK MKO:E;OV KO _=18 VOKFE " ]KV SL]EN O?K; O?KO KO VOKFEV # 0 $ ( ! - %$ %%. ) $ Z?E MENRE;OKFE LP MKO:E;OV KO _=18 VOKFE " LN ]:O? 1"’# LN GQLGEON:KS :;UKV:L; 2 " 3 # :; ()!( / )K;\ ())!( 0 )FNL@MV ]KV ?:F?EN O?K; O?KO :; ()!( 0 )K;\ ( ! - %$ %%% , ! - %$ %*" K;\ ! - %$ %## ) $ ;()-/@&’():()! GKQ ^E K ^:LGKNTEN LP ())!( / )FNL@MV FLL\ MNLF;LV:V ]?:SE ())! GKQ VENUE KV K ^:LGKNTEN LP MLLN MNLF;LV:V :; E;\LGEON:KS RKNR:;LGK$ Z?E RLG^:;KO:UE GEKV@NE LP ()! K;\ ())! GKQ :GMNLUE O?E MNLF;LVO:R UKS@E$ )EREMOLNV, RQOLMSKVG:R K;\ ;@RSEKN; )EREMOLNV, EVONLFE; A!B C<:D8 ! (;\LGEON:KS ;ELMSKVGV;





报 (




・ F$F・
X)Y3Z[\ )& J2A’Z( YZ’623>’:] ( ^2[\:^ >_’2Z_2>) / 684. !%/ Z8. -/ )N@. ,00$
例, 年龄 !" # $% 岁。按 国 际 妇 产 科 联 盟 ( &’(), "*%% ) 的手术+病理分期标准分期, 其中 ! 期 "% 例, 病理分级 (" 级 * "期 % 例, # 期 % 例, $ 期 " 例; 例, (, 级 ," 例, (! 级 - 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未接 受放、 化疗及激素治疗。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 批准,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 . "# 方法 ! . " . !# 标本收集与处理 / 溶液固定, 石蜡包埋切片。 !. ". " # 7589
全部患者均于手术中
切除子宫取新鲜内膜组织, 经 "01 ( 体积分数) 甲醛 23% , 233% 免疫组化检测 / 采用 24565+ <4=7 免疫组化试剂盒进行, 鼠抗人 23% 和鼠
抗人 233% 单克隆抗体分别购于美国 >?9@? AB=C 公 司和 3DE 公 司。 即 用 型 第 二 代 免 疫 组 化 24565+ 7589 :; <4=7 广谱试剂盒购于中国福州迈新公司。免 疫组化结果判定: 光镜下观察癌细胞胞浆、 胞膜及细 胞核内是否有清晰的橘黄色或棕黄色颗粒, 有颗粒 存在者为阳性细胞。低倍镜下随机选取 - 处典型部 位, 均于高倍镜 ( F00 倍) 下计数 "00 个细胞, 计算 个高倍视野中的阳性细胞百分数均数。阳性细胞百 分比为 - 个高倍镜 ( F00 倍) 随机视野的阳性细胞百
! !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 一, 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上升,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 成为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子宫内膜癌的发 生与经典的雌激素及其受体密切相关。已知雌激素 受体 ( () ) 有两种亚型— — —()! 和 ()& , 两种亚型 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决定其不同的作用。在子 宫内膜中 ()! 占优势, 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近年 合域 ( JWJ ) 同源性高达 6‘a 的新的 核受体, 命名为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 ( ()) ) 。目前





报 (




d8B)C5> 8_ D(e=C1 BC=f()A=Zg ( I(5>ZI AY=(CY(A) ! fLS$ *‘! CL$ +! 8RO$ #%%6
・ &6*・
・论著・
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 ! 和雌激素受体 ! 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高 ! 敏" , , 魏丽惠"! , 孙蓬明" , 赵 ! 丹" , 李小平"
" . $ # 23%, 233% 表达 与 临 床 病 理 参 数 间 的 关 系 ( 表 ") 以 23% 和 233% 的表达作为分组指标, 将子宫 内膜癌分为 23% ( I) , 233% ( H) 组和 23% ( H) , 233% ( I) 组。分组后我们发现, 23% ( I) , 233% ( H )组 中 ! 期 子 宫 内 膜 癌 "" 例, 占 %F. $1 ( "" W "! ) ; 而 23% ( H) , 233% ( I) 组中 ! 期子宫内 膜癌 0 例, " # $ 期 O 例。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前者!期子宫内膜癌的比例明显高于后者, 而
# 158 9:;", ,<(= >:’?@:"% ,ABC DE;F’G:;F" ,HI58 JK;" ,>= 7:KL’M:;F" ( "$ JEMKNOGE;O LP 1Q;ERLSLFQ,DET:;F B;:UENV:OQ DELMSE’ V ILVM:OKS,WE:X:;F "%%%&& , Y?:;K;#$ JEMKNOGE;O LP 1Q;ERLSL’ FQ,DET:;F B;:UENV:OQ AR?LLS LP 8;RLSLFQ,WE:X:;F YK;REN ILVM:OK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