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三阴性乳腺癌是雌激素受体
三阴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探讨

三阴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是一种不同于激素受体阳性或HER2阳性乳腺癌的一种亚型,因为它缺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
这使得TNBC的治疗相对困难,并且具有较高的复发和转移率。
对于TNBC的病理特征和临床预后进行深入探讨,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一、病理特征1. 分子亚型TNBC通常被分为六个分子亚型,包括基底样、免疫原性、分化型、分泌型、基底样免疫原性和基底样分化型。
基底样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亚型,约占TNBC的70-80%。
这些分子亚型的存在表明TNBC是一个高度异质的疾病,这也是导致其治疗难度较大的原因之一。
2. 组织形态学在组织形态学上,TNBC常呈现为高级别的浸润性导管癌,伴有明显的细胞核多形性和核分裂相增多。
TNBC还可能具有炎性乳腺癌的特点,即肿瘤周围有大量浸润性淋巴细胞浸润。
3. 分子特征TNBC的分子特征主要表现为p53突变、高增殖指数、增殖细胞异质性以及DNA修复通路的异常。
这些分子特征与TNBC的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也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临床预后1. 生存率相比激素受体阳性或HER2阳性乳腺癌,TNBC的生存率相对较低。
研究表明,TNBC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约60%,远低于其他乳腺癌类型。
这主要是由于TNBC的高复发和转移率,使得其预后较差。
2. 复发和转移TNBC的高度侵袭性使得其易于复发和转移。
尤其在早期治疗后的远处复发和转移率较高,给治疗和管理带来了挑战。
临床医生需要更关注TNBC患者的远期随访和随访策略,以尽早发现复发和转移,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治疗。
三、治疗策略由于TNBC缺乏ER、PR和HER2的表达,因此传统的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对其无效。
目前,化疗是TNBC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化疗的毒副作用较大,且难以预测化疗的疗效。
乳腺癌三阴术后治疗方案

一、引言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等。
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约占乳腺癌患者的15-20%。
由于三阴乳腺癌缺乏特异性靶向治疗药物,治疗难度较大。
本文将对三阴乳腺癌术后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二、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1)保乳手术:对于早期三阴乳腺癌患者,可考虑保乳手术,包括肿瘤切除、周围组织切除及腋窝淋巴结清扫。
术后需进行放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2)改良根治术:对于中晚期三阴乳腺癌患者,通常需进行改良根治术,包括肿瘤切除、周围组织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及乳腺切除术。
2. 放疗治疗(1)术后放疗:对于保乳手术后的患者,术后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放疗剂量通常为50-60 Gy。
(2)辅助放疗:对于根治术后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可考虑辅助放疗,以降低远处转移风险。
3. 化学治疗(1)新辅助化疗:对于可手术切除的三阴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可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
化疗方案通常为蒽环类药物联合紫杉类药物。
(2)辅助化疗:对于术后患者,辅助化疗可降低复发风险。
化疗方案与新辅助化疗类似。
4. 内分泌治疗三阴乳腺癌缺乏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因此内分泌治疗不是三阴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但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内分泌治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5. 靶向治疗三阴乳腺癌缺乏HER2过度表达,因此靶向治疗不是三阴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但对于HER2阳性的患者,靶向治疗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6. 综合治疗对于三阴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建议:(1)定期复查:术后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包括乳腺超声、乳腺钼靶、胸部CT等,以监测病情变化。
(2)心理支持:乳腺癌患者常伴有心理负担,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三阴性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而三阴性乳腺癌是其中的一种亚型。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三阴性乳腺癌的定义、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内容。
一、定义三阴性乳腺癌是指乳腺癌细胞不表达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这意味着患者的肿瘤细胞对于常规的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无效。
三阴性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5-20%。
二、特征1. 年龄和种族:三阴性乳腺癌多发生于年轻女性,尤其是非洲裔女性。
2. 病理特征:肿瘤组织呈高度恶性特征,常伴有高度细胞增殖和浸润性生长。
3. 临床表现:三阴性乳腺癌的症状与其他乳腺癌亚型相似,如乳房肿块、皮肤凹陷、乳房疼痛等。
三、诊断1. 影像学检查:乳腺超声和乳腺磁共振成像可以用于检测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浸润情况。
2. 组织学检查:通过乳腺穿刺或活检,获取乳腺癌组织样本,进一步确定其亚型。
四、治疗由于三阴性乳腺癌对于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无效,综合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
治疗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手术治疗:乳腺癌的根治手术是首选,通常包括乳房保留手术和乳房切除术。
对于肿瘤较大或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常结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2.放疗:手术后常联合放疗,以减少局部复发的风险。
3.化疗:化疗对于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常采用多药联合化疗,如TC(环磷酰胺+多柔比星)方案。
4.新辅助治疗:针对肿瘤较大或转移较多的患者,可采用新辅助化疗来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5.靶向治疗:尽管HER2阴性,但有一些患者可被转化为HER2阳性,从而受益于靶向治疗,如曲妥珠单抗等。
五、预后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较差,常伴有较高的复发率和短期内的转移风险。
然而,对于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的患者,预后可能会有所改善。
目前的研究正致力于发现新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在总结中,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特殊的乳腺癌亚型,其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与其他亚型不同。
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方案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
由于缺乏针对这些受体的靶向治疗药物,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方案相对有限。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
二、手术治疗1. 手术目的(1)切除肿瘤,降低肿瘤负荷;(2)明确肿瘤分期,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3)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 手术方法(1)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切除肿瘤、乳腺、腋窝淋巴结及部分胸壁肌肉;(2)乳腺癌保乳手术:切除肿瘤、乳腺部分及腋窝淋巴结;(3)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前哨淋巴结活检:评估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减少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
三、放疗1. 放疗目的(1)降低局部复发风险;(2)改善局部症状;(3)提高生存率。
2. 放疗方法(1)全乳放疗:适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后的患者;(2)区域淋巴结放疗:适用于腋窝淋巴结阳性或高危患者;(3)胸壁放疗:适用于局部复发或胸壁受侵的患者。
1. 化疗目的(1)降低肿瘤负荷;(2)降低远处转移风险;(3)提高生存率。
2. 化疗方案(1)蒽环类药物+紫杉类药物:如蒽环类药物+紫杉类药物+卡培他滨;(2) Taxotere方案:多西他赛+环磷酰胺;(3)CapeOx方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
化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肿瘤分期和治疗方案的效果进行个体化调整。
五、内分泌治疗由于三阴性乳腺癌缺乏雌激素受体,内分泌治疗的效果有限。
但在某些情况下,如伴有HER2阳性的三阴性乳腺癌,可以考虑使用抗雌激素药物如氟维司群(Fulvestrant)进行治疗。
六、靶向治疗1. 靶向治疗目的(1)降低肿瘤负荷;(2)降低远处转移风险;(3)提高生存率。
2. 靶向治疗药物(1)Herceptin(曲妥珠单抗):适用于HER2阳性的三阴性乳腺癌;(2)Tykerb(拉帕替尼):适用于HER2阳性的三阴性乳腺癌;(3)Ibrance(帕博利珠单抗):适用于HER2阳性的三阴性乳腺癌。
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进展

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进展三阴型乳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表达阴性,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和恶性程度。
过去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和化疗为主,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对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探索和改进。
手术治疗:传统上,三阴型乳腺癌的手术治疗以根治性手术为主。
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手术方式也在不断改进。
例如,保乳手术和乳房重建手术的应用,可以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化疗:化疗是三阴型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
近年来,新药研发和化疗方案的优化使得化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例如,添加新型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以及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化疗方案等。
靶向治疗:针对三阴型乳腺癌的特定基因突变和分子靶点,开发出了一系列靶向药物,如抗HER-2药物、EGFR抑制剂、BRCA1/2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的重要突破之一。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可以达到长期控制肿瘤的目的。
在三阴型乳腺癌中,免疫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疗法等。
联合治疗:随着多种治疗方法的不断发展,联合治疗成为了三阴型乳腺癌治疗的新趋势。
例如,手术联合化疗、放疗联合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等,可以综合发挥各种治疗手段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由于三阴型乳腺癌具有较高的异质性和个体差异,因此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通过基因检测、分子分型等手段,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预测治疗效果,从而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以开展临床试验和其他研究项目,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在不断发展和改进中。
传统治疗方法的改进和新治疗方法的探索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希望。
通过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和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手段,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生活质量。
TNBC

化疗
• 新辅助化疗 可使TNBC患者获益更多 • 术后辅助化疗 强调大剂量、序贯治疗 • 姑息性化疗
新辅助化疗
• 一般使用含紫杉类及蒽环类的方案,强调 大剂量、密集使用,无标准方案 • 部分研究使用含铂类的药物 • 常见的方案有: 1.TAC 2.密集AC序贯紫杉醇/q2w 3.AC序贯周剂量紫杉醇 4. 铂类联合方案
姑息性化疗
• 同样没有经典的化疗方案,但目前似乎铂类地位颇高, Koshy N 发现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方案对三阴型乳腺癌具有 更好的疗效,中位 PFS 为 5.3 月,而其他类型乳腺癌中 位 PFS 仅 1.7月( =0.058)。 • 也有报导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具有比较好的疗效 •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单药或联合化疗 • 伊沙匹隆为新一代抗微管药物,但作用机制与紫杉类相似, 其结构有别于紫杉类。 Rugo等将预先接受AT方案化疗的 1973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接受卡培他滨+伊沙匹 隆治疗组和卡培他滨单药治疗组。在两组的TNBC患者中, 发现联合伊沙匹隆治疗组的无进展生存得到改善,表现出 改善OS趋势,但并没有统计学意义。伊沙匹隆联合卡培 他滨是蒽环、紫杉类耐药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治疗选择。
结合到 DNA 断裂处并被激活而参与DNA 的修复。 PARP1 抑制剂在 BRCA1 基因突变后 DNA 损伤 修复障碍时同样显示出高的敏感性。 Iniparib (BSI 201) 于 2009 年底美国 FDA批 准进行三阴性乳腺癌开放的 II 期临床研究,比较 吉西他滨联合卡铂(GC)加或不加 iniparib 的疗 效和安全性。123 例患者随机进入 GC 组(吉西 他滨 + 卡铂)或 GCI 组(GC+iniparib),结果 显示:GCI 组总缓解率为 52% 较 GC 组的 32% 有明显改善( =0.02),中位无进展生存从 3.6 个月延长至 5.9 个月( =0.01),中位总生存从 7.7 个月延长至 12.3 个月( =0.01)。两组间不 良事件率无显著差异。
三阴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探讨

三阴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是指乳腺癌中不表达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一种亚型。
它的病理特征和临床预后与其他乳腺癌亚型有所不同。
本文将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以及与其相关的临床预后。
三阴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组织学特征:三阴性乳腺癌通常呈现高度恶性的组织学特征,如高级别的肿瘤分化、高细胞增殖、核分裂活性和细胞内间质反应。
乳腺癌细胞可呈现多样性,可见桥接生长、管腺状、实体状和浸润状等不同形态。
2. 分子特征:三阴性乳腺癌缺乏ER、PR和HER2表达,这也决定了它对激素治疗和靶向治疗的不敏感性。
它还具有一些特殊的分子标志物,如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羟基酸脱氢酶(HIF-1α),这些标志物在三阴性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分级和分期:三阴性乳腺癌通常呈高分级(Grade III)和高分期(Stage III/IV)的特点。
这可能与其高细胞增殖和侵袭性生长有关。
1. 生存率:与其他乳腺癌亚型相比,三阴性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较低。
这部分是由于其高度恶性的组织学特征和缺乏对激素治疗和靶向治疗的敏感性所致。
2. 复发和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率较高。
它具有较高的局部复发率和较高的远处转移率,尤其是骨转移。
3. 治疗选择有限:由于三阴性乳腺癌不表达ER、PR和HER2,在治疗选择上相对有限。
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
对于复发和转移的患者,目前仍缺乏有效的靶向治疗手段。
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病理特征和临床预后较差的乳腺癌亚型。
深入了解其病理特征和临床预后,对于指导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三阴乳腺癌化疗方案

三阴乳腺癌化疗方案简介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三阴乳腺癌是其中一种最为恶性的乳腺癌类型。
三阴乳腺癌指的是乳腺癌细胞不表达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由于缺乏这三种受体,三阴乳腺癌的治疗相对困难,常常需要采用综合的治疗手段,其中化疗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
化疗方案化疗是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发展。
三阴乳腺癌患者通常会先接受手术切除肿瘤,然后再进行辅助性化疗,以清除残留的肿瘤并预防复发。
常用的化疗药物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 - 艾德霉素(Adriamycin) - 卡铂(Carboplatin) - 紫杉醇(Taxol) - 多西他赛(Docetaxel) - 氟尿嘧啶(Fluorouracil) - 厄托泽贝(Etoposide)上述药物通常会经过化疗方案的组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化疗方案的选择化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期、身体状况、年龄等因素。
以下是常用的三阴乳腺癌化疗方案:TAC方案TAC方案是常用的三阴乳腺癌化疗方案之一,包括使用艾德霉素、紫杉醇和卡铂这三种药物。
该方案通过不同机制作用于癌细胞,提高治疗效果。
标准的TAC方案是在每三周给药一次,连续六个周期。
具体给药剂量和间隔时间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AC-T方案AC-T方案是另一种常用的三阴乳腺癌化疗方案,包括使用艾德霉素和紫杉醇这两种药物。
该方案将化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使用艾德霉素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的组合给药,第二个阶段使用紫杉醇单药给药。
在AC-T方案中,AC阶段每两周给药一次,总共四个周期;T阶段在AC阶段结束后,每两周给药一次,总共四个周期。
TC方案TC方案是使用紫杉醇和卡铂这两种药物进行化疗。
相比于其他方案,TC方案给药时间更短,可以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
标准的TC方案是在每三周给药一次,连续六个周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三阴性乳腺癌是雌激素受体、孕酮受体和HER2检测皆为阴性的乳腺癌。
由于这种生物学特征,这些癌症不会对内分泌疗法或曲妥珠单抗做出反应。
“在其他乳腺癌亚型中,你可以使用这些药物取得一些成功。
但是目前三阴性乳腺癌目前缺乏治疗靶标,而且是用传统的化学疗法治疗的,”医学博士、美国费城的托马斯•杰弗逊大学医院(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Hospital)的病理学副教授Agnieszka K. Witkiewicz说。
Witkiewicz检查了97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其中73人是白人,24人是非洲裔美国人。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评估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蛋白质表达,用显色原位杂交技术评估了IGF-1R基因拷贝的数量。
他们发现在25%的病例中IGF-1R过度表达。
IGF-1R蛋白质过度表达与基因扩增有关联。
此外,这种受体的表达较低与更高的淋巴结转移风险有关,而较高的表达大致与更小的肿瘤尺寸有联系。
在55岁以下的患者中间,IGF-1R过度表达与更长的存活期有联系。
由于阻滞IGF-1R已经是一种治疗肉瘤的成功疗法,Witkiewicz提出可能有潜力也在这种乳腺癌亚型中瞄准这种受体。
“眼下,我们知道它的存在而且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更好的预后标记,” Witkiewicz说。
“下一步将了解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是否能从瞄准IGF-1R中受益。
”###在Twitter上关注AACR:@AACR #AACR在Facebook上关注AACR:/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的使命是预防和治疗癌症。
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成立于1907年,它是世界上致力于促进癌症研究的历史最悠久和最大的专业组织。
它的成员包括来自美国和其它90多个国家的3.2万名基础、转化和临床研究人员、卫生保健专业人士、癌症存活者和倡导者。
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引领来自癌症学界的各种专家技能从而通过高质量的科学和教育项目加速预防、诊断和治疗癌症的过程。
它为创新的优秀研究提供资助,还提供研究奖学金和癌症进展奖。
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年会吸引超过1.8万名与会者分享该领域最新的发现和进展。
一年中的专门会议上发表来自癌症研究、治疗和患者护理的一大批专题的新数据。
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发表6种主要的同行评议杂志:《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临床癌症研究》(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分子癌症治疗学》(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分子癌症研究》(Molecular Cancer Research)、《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记与预防》(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以及《癌症预防研究》(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
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还出版《CR》杂志,这是一份面向癌症存活者及其家人、患者倡导者、医生和科学家的杂志。
《CR》为分享癌症研究、生存和倡导的关键的基于证据的信息和观点提供了一个论坛。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s may have unique therapeutic targetDENVER — Patients with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one of the hardest subtypes to treat, may have a unique biomarker that would enable them to receive more targeted therapy, according to data presented at the Fourth AAC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lecular Diagnostics in Cancer Therapeutic Development.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s are breast cancers that have tested negative for estrogen receptors, progesterone receptors and HER2. Because of this biology, these cancers do not respond to endocrine therapies or trastuzumab."In other subsets of breast cancer, you can use these drugs with some success. However,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s currently lack therapeutic targets and are managed with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said Agnieszka K. Witkiewicz, M.D.,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pathology at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Hospital in Philadelphia.Witkiewicz examined 97 patients with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of whom 73 were white and 24 were African-America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 (IGF-1R) protein expression was evalua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IGF-1R gene copy number was assessed by chromogenic in situ hybridization.They found that IGF-1R was overexpressed in 25 percent of the cases. The IGF-1R protein overexpression correlated with gene amplification.Moreover, low expression of the receptor was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risk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high expression showed borderline association with lower tumor size. Among patients younger than 55 years, IGF-1R overexpression was associated with longer survival.Since IGF-1R blockade has been a successful therapeutic approach in sarcomas, Witkiewicz suggested that there may be potential to target this receptor in this breast cancer subtype as well."For now, we know that it is there and we know it is a marker of better prognosis," said Witkiewicz. "The next step is to learn if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benefit from targeting IGF-1R."###Follow the AACR on Twitter: @AACR #AACRFollow the AACR on Facebook: /The mission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is to prevent and cure cancer. Founded in 1907, the AACR is the world's oldest and largest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dedicated to advancing cancer research. The membership includes 32,000 basic, translational and clinical researchers;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and cancer survivors and advoc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more than 90 other countries. The AACR marshals the full spectrum of expertise from the cancer community to accelerate progress in the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through high-quality scientific and educational programs. It funds innovative, meritorious research grants, research fellowships and career development awards. The AACR Annual Meeting attracts more than 18,000 participants who share the latest discoveries and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Special Conferences throughout the year present novel data across a wide variety of topics in cancer research, treatment and patient care. The AACR publishes six major peer-reviewed journals: Cancer Research;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 Molecular Cancer Research; 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 and 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 The AACR also publishes CR, a magazine for cancer survivors and their families, patient advocates, physicians and scientists, providing a forum for sharing essential, evidence-based information and perspectives on progress in cancer research, survivorship and advoc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