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受体_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雌激素跨膜受体GPR30及其在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雌激素跨膜受体GPR30及其在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郑丽华;程忠平【摘要】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均是女性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但发病机制尚未明了。
近年发现,雌激素可介导新型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通过快速非基因转录途径调控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参与肿瘤发生发展。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也不断受到重视。
综述GPR30在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中的表达,分析探讨GPR30在妇科肿瘤发病机制中细胞增殖、凋亡等相关调控作用,以期为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Endometrial and ovarian carcinomas are malignant neoplasms in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Estrogen has been proved as an epidemic factor throughout gynecological carcinoma. Recently, it has been found that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30 (GPR30) mediate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survival through nongenomic effects in hypo-exposure of estrogen. Moreover, the role of tumor associated fibroblasts in carcinoma has frequently been taken into account. We review and reveal the role of GPR30 in the regulation of endometrial and ovarian carcinomas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molecular target therapy.【期刊名称】《国际妇产科学杂志》【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6页(P395-400)【关键词】受体,G蛋白偶联;癌;子宫内膜肿瘤;卵巢肿瘤;成纤维细胞【作者】郑丽华;程忠平【作者单位】200090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妇产科;200090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既往认为,雌激素的生物学功能主要由经典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包括ERα、ERβ介导的核内转录效应及机制不明确的快速非转录信号效应作用[1]。
雌、孕激素受体亚型及其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

h b t r F ri S e i. 9 8 6 f ) 7 9 71 i io . e t t r 1 9 , 9 4 : 0 — 3 l l
( 文 编辑 齐应辰 ) 本
雌、 孕激 素 受体 亚 型及 其在 子 宫 内膜癌 组 织 中的表 达
苏 州 大 学 第 三 附属 医 院妇 科 ( 1 0 3 徐 2 30 )
ma a e c t c m e P45 i ut pi do e rum nd is a t s y o ho 0 n e o c en m ti a t p- p i ai n a i g o t s o n o ti ss Gy e o 一 l t sa d a n si t y f re d me ro i . n c l c o ce Ob
k y ma K. e t n K o n y RT, ta . e t n f e e 1 Tr a me t — o s 2 Ta a a Z i u Gu b 0 ve e r po t s men pa a e o us l ndo e ross m ti i wih a a oபைடு நூலகம்ats i t n r a e n—
完 全 不 同 , 而 在 功 能 上 表 现 出本 质 的 区 别 I P a h 从 2 ec 1 。
等 【 究 发 现 E a和 E [ 3 I 研 R R3对 A - P 1位 点 所 起 的 信 号
作用 是相反 的 , 在雌 二 醇 ( z的作 用 下 , a激 活 该 E) ER 位 点 的 转 录活 性 , E 3则 抑 制 转 录 ; 是 , 抗 雌 而 R[ 但 在 激 素 药 物 三 苯 氧 胺 ( A 作 用 下 ,E 3对 A . T M) R[ P 1位 点 也 起 转 录 激 活 作 用 。 ak e 等 的 研 究 也 揭 示 , B rh m E a和 E 3在 基 因调 节 方 面 起 不 同 的 作 用 ,两 者 R R[
ER、PR和NF-κB在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ER、PR和NF-κB在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杜艳芳;孙燕【摘要】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宫腔粘连(IUA)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UA 组(实验组,分为轻、中、重度组)和非IUA组(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和NF-κB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IUA相关性.结果:ER、PR的表达在实验组中低于对照组(P<0.05),而NF-κB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在实验组中,重度组ER、PR的表达低于轻度组(P<0.05),NF-κB的表达高于轻度组(P<0.05);实验组的ER、PR与NF-κB的表达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IUA子宫内膜组织中NF-κB高表达,ER、PR低表达,可能与IUA的发生有关,其可能成为IUA术后临床激素治疗疗效的预测指标.【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3)004【总页数】4页(P580-583)【关键词】宫腔粘连;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核转录因子-κB【作者】杜艳芳;孙燕【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计划生育科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计划生育科南宁 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4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又称Asherman综合征,是由宫腔操作、感染、放射线等多种原因造成宫腔或颈管内膜基底层损伤后,子宫内膜异常修复致宫腔内或颈管瘢痕或粘连带形成,导致子宫形态失常的一种病变[1]。
文献报道,多次人工流产、刮宫所致的IUA发生率高达25%~30%[2],已经成为月经量减少和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
目前临床手术治疗IUA可以恢复子宫腔的形状,但子宫生理功能的修复仍然困难,临床上常用口服雌孕激素治疗。
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水平可能影响雌孕激素治疗效果。
雌激素受体亚型及激活蛋白-1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

·短篇论著·雌激素受体亚型及激活蛋白 1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董璐 郝晓莹 王晨作者单位:030000太原,山西医科大学妇产科(董璐);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郝晓莹);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王晨)通讯作者:郝晓莹(xiaoying65us@163 com)【摘要】 目的 检测增殖期子宫内膜中ERα、ERβ、AP 1在子宫内膜息肉的表达,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行宫腔镜检查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20例为实验组,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2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两组中ERα、ERβ及AP 1主要组成成分C jun的表达水平。
结果子宫内膜息肉组ERα、C jun和ERα/ERβ相对表达量高于增殖期子宫内膜组,子宫内膜息肉组ERβ相对表达量低于增殖期子宫内膜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子宫内膜息肉组C jun与ERα/ERβ呈正相关(r=0 524,P<0 05),增殖期子宫内膜组C jun与ERα/ERβ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与增殖期子宫内膜相比,在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ERα/ERβ比值升高,ERα表达占优势,ERβ表达受限,ERα对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起主要作用;AP 1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ERα; ERβ; 激活蛋白 1; C jun【中图分类号】 R71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polyp,EP)是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所致,数量可单个或多个,直径从数毫米到数厘米,由子宫内膜腺体、间质及血管组成的宫腔、宫底部有蒂或无蒂的赘生物。
子宫内膜息肉是导致异常子宫出血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之一,探讨子宫内膜息肉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从而控制其发生并预防其复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子宫内膜息肉中雌激素受体α(ertrogenreceptor α,ERα)、β(ertrogenreceptor β,ERβ)及激活蛋白 1(activatorprotein 1,AP 1)组成成分C jun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对比,分析子宫内膜息肉与ERα、ERβ及Cjun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探讨该病的病因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C-erBb-2与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C-erBb-2与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它的发生和发展与多种细胞信号通路的异常调控有关。
C-erBb-2(也称为HER2)和PR(孕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
C-erBb-2是一种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它通过与配体结合而被激活,并通过激活下游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增殖、生存和侵袭等过程。
研究表明,C-erBb-2过度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包括乳腺癌和卵巢癌等。
在子宫内膜癌中,C-erBb-2表达水平的升高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等临床特征密切相关。
即C-erBb-2癌症相关变异,也是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的重要标志。
PR是孕激素受体的一种亚型,它主要通过结合孕激素(如黄体酮)来发挥生物学效应。
正常情况下,PR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水平与雌激素受体(ER)相似,并通过相互作用来参与子宫内膜周期性增生和脱落的调控。
在子宫内膜癌中,PR的表达水平常常降低或消失。
这与肿瘤细胞对孕激素的依赖性下降有关,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存活和增殖。
PR的表达水平被认为是子宫内膜癌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C-erBb-2和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水平可以通过免疫组化等方法进行检测。
根据不同的表达水平,可以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分子亚型,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测预后。
目前,一些靶向C-erBb-2和PR的治疗药物已经被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例如靶向C-erBb-2的抗体药物Herceptin和靶向PR的药物伊费索酮。
C-erBb-2和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
检测它们的表达水平可以为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信息,从而个体化地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这些分子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和发展中的机制,以及开发更有效的靶向治疗策略。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与意义的开题报告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与意义的开题报告引言: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
其中,子宫腺肌症是一种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子宫肌层异常增生和良性肿瘤。
目前,临床上对于子宫腺肌症的治疗仍然面临一定的难题。
因此,有必要探究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从而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研究现状: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表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和雌激素受体(ER)参与了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
具体而言,GnRH是通过刺激垂体前叶释放促性腺激素(FSH和LH),从而调节女性生殖器官的生理功能。
而子宫腺肌病患者体内的GnRH水平可能会增加,并导致促性腺激素水平的异常升高,从而促进子宫腺肌病的发生。
与此同时,ER是雌激素的重要受体,当ER表达异常时,会导致雌激素的过度激活,从而进一步促进子宫腺肌病的发展。
因此,检测GnRH和ER在子宫腺肌病患者中的表达,可以为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将针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及对照组进行实验,目的是检测GnRH和ER在子宫腺肌病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探求其对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具体研究方法如下:1. 实验对象:选择手术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及其病理组织,以及正常人的子宫肌层组织为对照组。
2. 检测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GnRH和ER的表达情况,并利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不同组别中GnRH和ER的差异。
3. 计划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GnRH和ER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对该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预期结果:本研究拟通过检测GnRH和ER的表达情况,探究二者在子宫腺肌病患者中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明确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及治疗方案。
预计结果将有助于推广新型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γ与雌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的开题报告

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γ与雌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的开题报告摘要: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EA)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
EA的发病与雌激素的过量刺激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近年来,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strogen-related receptor alpha,ERRα)和γ(ERRγ)在癌症中的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ERRα、ERRγ和ER在EA 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子宫内膜样腺癌;ERRα;ERRγ;ER;表达一、背景EA是源于子宫内膜的一种恶性肿瘤,占所有子宫癌的15-20%。
EA 的发病与雌激素刺激、雌激素受体(ER)异常表达及其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等因素密切相关。
针对ER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已成为EA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研究表明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ERRs)也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等方面紧密相关。
ERRs是一种雌激素受体家族的成员,主要是通过调节线粒体功能、葡萄糖代谢、氧化应激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并与ER相互作用,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过程。
其中ERRα和ERRγ在癌症中的作用较为突出。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探讨ERRα、ERRγ和ER在EA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A组织中ERRα、ERRγ和ER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在临床病理特征中的分布情况,包括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的关联。
三、研究意义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ERRs与ER在EA中的相互作用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探索新的治疗靶点,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和预后。
雌孕激素受体在子宫全层中的表达

fl we y t e my mer m y ra d s b e o sly r ol d b h o t u l e n u s ru a e .Co cu i n T e e p e so f sr g n a d p o e tr n e e tr h t — o i a n l so s h x r s in o t e n rg se o e r c p o si t e u e e o n
L i E G Lmi , n I u . .D p r e t f y e o g n btt c , e ig ina opt fl t a i l IJ g ,F N i n a d L U H i 1 e at n o G n c l y dO s r s B i n a t H si l i i e t C pt n m o a ei j T n aa a d o a
t gnrcp r( R)adpoetrn eet P r e eet E o o n rgs oercpo e r( R)s iigi aiu a so h ma n o e im adm o er m w r vla t nn nvr spr f u ned m tu n ym tu eeeau— a o t r i
选择 子宫肌瘤患者非瘤体正常组织 ( 离肌瘤组织 2c 距 m以上 ) 用免疫 组织化学 的方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Oz kan S, M urk W , and A ri ci A . Endomet riosis an d inf ert il ity: epidemiology and evidence -based t reat ment s[ J] . A nn A cad Sci, 2008, 1127: 92 - 100. 2 Branden berger A W , Leb ovic DI, T ee DK , et al. , Oest rogen re cept or ( ER)-alpha and ER -bet a isof orms in n orm al endomet rial and en dom et riosis -derived st romal cel ls[ J ] . M ol H um R ep rod, 1999, 5( 7) : 651 - 655. 3 4 Leb ovic, D I, M u ell er M D , Taylor R N, Imm unobiology of en d om et riosis[ J] . Fert il S t eril, 2001, 75( 1) : 1 - 10. 王海霞 , 解其贵 , 赵 俊红 , 等 . 子宫内 膜癌雌 激素受 体 、 亚型 和孕激素受体 m RN A 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 J] . 中国临床医 学 , 2008, 15( 6) : 863 - 865. 5 Lecce G . , M eduri G, A n cel in M , et al. , Presence of est rogen recept or bet a in t he hu man en domet rium t hrough t he cycl e: expres sion in gl andu lar, st romal , an d vas cular cells [ J] . J Cl in En d ocrinol M et ab, 2001, 86( 3) : 1379 - 1386.
104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M edicine, 2010 . Vo l. 17 , No. 1
中国临床医学
2010 年 2 月
第 17膜中的表达
赵 栋1 黄诗颖2 翁 雷1 孙 静1 ( 1.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妇科 , 上海 200040; 2. 复旦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 , 上海 201203)
中国临床医学
2010 年 2 月
第 17 卷
第1期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10. Vol. 17, No. 1
105
膜病灶, 在位内膜及正常对照组的在位内膜的基质 细胞和腺上皮细胞均不表达 , 仅有部分血管内皮细
胞表达 ER - ( 图 1) 。
1
2
Key Words
Endometriosis;
Estr og en r eceptor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复杂妇科疾病 , 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主要临床表现 是疼痛及不孕。 子宫内膜 异位症在正常 妇女中发病率 为 0. 5% ~ 5% , 而在 患不孕 症的妇 女中高 达 25% ~ 45% [ 1] 。 [ 2] 有研究 表明子宫内膜的基质和腺体细胞主要表达 雌激素受体 ( ER - ) , 而对于子宫内膜是否表达雌 激素受体 ( ER - ) , 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应 用 RT- P CR 以及免疫组化法测定 ER 在异位内膜 及在位内膜的表达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 1 标本来源 收集 2008 年 7 月 2008 年 12 月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进行手术治疗 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及其 在位子宫内膜 标 本, 常规 4% 甲醛固定 , 石蜡包埋。收集异位内膜标 本 15 例, 对应增生期在位内膜 12 例, 分泌期在位内 膜 3 例, 患者年龄 23~ 41 岁, 平均年龄 35 岁。选择 同期因宫颈病变行全子宫切除患者的子宫内膜 15 例作为对照, 增生 期 10 例 , 分泌期 5 例, 患者年 龄
基金项目 :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 ( 08QA1407000) 通讯作者 孙 静 , E - mail: sunjing61867@ yahoo . com. cn
36~ 49 岁 , 平均年龄 45 岁。所 有患者月经周期规 律, 术前半年之内未接受激素治疗 , 术前签署知情同 意书。 1. 2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 采用 T rizol 法制备 总 RN A, 制备的 RNA 样品用核酸定量分析仪检测 OD260、 OD260/ OD280 的 值, 并 计算 RNA 产 量。 所用 T rizol 试剂 购自 GIBCO 公司, 逆转 录试剂盒 购自 Pro mega 公司。 1. 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主要步骤包括 5 m 切 片, 脱蜡水化, 抗原 修复, 封闭 内源性过氧化 物酶。 一抗为小鼠抗人 ERb( Serot ec, U K) , 二抗为连接生 物素的马抗小鼠抗体 ( Vect or L ab, CA ) , 非特异性 的小鼠 IgG 作为阴性对照, 已知阳性的卵巢组织作 为阳性对照。 2 结 果 2. 1 逆转 录聚 合酶 链式 扩 增 组织 的 OD 260/ OD280 在 1. 8~ 2. 0, RNA 的纯度 高, 同时得 到总 RNA 的浓度; 紫外灯下 28S 、 18 S 带清晰 , 5S 带模 糊, RNA 的完整性好。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中 ER m RNA 阳性表达率均为 100% 。 2. 2 免疫组化 ER - 在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
图1
A 正常卵巢组织 ( 阳性对照 ) B 对照组子宫内膜 C 子宫内膜异位病灶 D 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
3 讨 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的疾病 , 雌激素可以刺激异位内膜细胞的增殖, 是内膜异位 [ 3] 病灶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 。 ER - 激动剂在小鼠 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中可有效治 疗子宫内膜异 位 症, 使得研究者对于 ER - 在子宫内膜细胞中的作 用产生极大的兴趣。因为雌激素作用绝大多数是通 过受体介导的, 所以要了解这种新的雌激素受体在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 首先必需了解 ER - 在子 宫内膜组织中的分布情况。有关 ER - 在子宫内膜 中及内膜异位病灶的表达 , 虽有相关报道, 但结果不 一[ 4- 5]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试验试剂及试验方法的 不同。有些学者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雌激素受体 , 首先细胞在制备过程中生化特性可能发生改变 ; 其 次, 流式细胞技术主要用于检测细胞表面抗原 , 而且 雌激素受体为核蛋白 , 抗体要与细胞结合, 必须破坏 核膜 , 或者用注射器将抗体注入细胞核内同时固定 , 所以用流式细胞技术研究核蛋白 在方法上面值 得 商榷。 本研究用 RT- PCR 法探测 15 例子宫内膜异位 症患者的在位及异位内膜以及 15 例非内膜异位症 患者的子宫内膜 , 结果显示内膜异位症组及对照组 均表达 ER - mRNA 。免疫组化法测定正常组及对 照组子宫内膜蛋白质分布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基质细 胞及腺上皮细胞的细胞核中均无 ER - 蛋白表达 , 只有血管内皮细胞表达 ER - 。本试验采用小鼠抗
摘要 目的 : 研究雌激素受体 在子宫内膜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灶中的表 达 。 方法 : 用反转录 聚合酶链式 扩增以及 免疫组化法 测定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雌激素受体 mR NA 以 及蛋白 的表达 。 结 果 : 在 位及异 位子宫 内膜都 探测到 雌激素 受体 mRN A, 而在位及异位内膜 用免疫组化法均未 探测到雌激素受体 蛋白 。 结 论 : 在位 及异位子宫内膜组织 不表达雌激素受体 蛋白 。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 雌激素受体 中图分类号 R392 文献标识码 A
The Expression of Estrogen Receptor in Human Endometrium ZH A O Dong H UA N G S hi y ing WE N 1 1 L ei S UN J i ng 1. Dep ar tment of M inim al I nv asi ve Surg ery , Shanghai Fi rst M at ernit y and I nf ant H osp i tal, S hanghai 200040, Chi na; 2. S chool of Phar macy , Fudan Uni ver sit y , Shanghai 201203, Chi na Abstract Objective: T o investig ate the distr ibut ion o f estr og en receptor ( ER - ) in the human endometr ium and endo metrio sis lesions. Methods; Both eutopic and ectopic endometr ium was ex amined fo r the mRN A and pr otein ex pr ession o f ER - with RT - P CR and immuno histochem istry . Results: ER - mRN A w as present in both euto pic and ecto pic endometr ium; Ho wev er, pr otein ex pression w as absent in both st roma and epithelium. Conclusion: T hese r esult s sug gest that the ER - pro tein is no t ex pressed in the human endo met rium.
人的单克隆抗体具有极高的特异性 , 使用非特异独 特型抗体作为阴性对照有效地排除假阳性 , 结果直 观、 真实、 可靠。 特异性 ER - 激动剂在小鼠模型中可有效治疗 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内的一些炎性疾病 , 目前正 在进行人类的临床研究。而子宫内膜及异位内膜的 细胞核中很可能无 ER - 存在 , 所以, ER - 激动剂对 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作用可能为非受体依赖性 的。它可能是通过影响细胞增殖、 自然凋亡、 免疫系 统、 新生血管形成、 或者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等起的 作用 , 不过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