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理念与方法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理念与方法

缩小车站建筑规模 。还可 以采用分散布置形式 ,在 地铁车站 的两端分别设计成乘客 公共 区,有利 于乘
客 流 动 和 快 速乘 降 。 2 . 地 铁 车 站 内 部环 境 的设 计 方 法
乘客 身心健康 的设计方 案。除此之外,城市地铁在
【 关键 词】地铁 车站建筑 设计 构成
地铁 车站 建筑 作为 高投 入的 公共 交通 工程项 目,必须重视 内部环境设计 。在 设计地铁车 站内部 环境 时,可保持与 车站设 计相协 调,一方面 可实现 地铁车站 的安全性和适用 性,另一方面有利 于乘客
地铁 车站建筑设计理念 与方法
Me t r o S t a t i o n Ar c h i t e c t u r e De s i g n Co n c e p t an d Me t h o d
● 刘超亮 ● L i u Ch a o l i a n g
【 摘 要】 地铁作为一个城市轨道公共交通 的主要工具 , 可以 为城 市中不同区域的乘客提供便捷 的出行服 务。本文以地 铁车 站建筑为研究对象 ,来探讨地铁车站 的构成、设计理 念 以及设计原则 , 并对地铁车站建筑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 。
e s i g n i d e a a n d d e s i g n p r i n c i p l e o f t h e s u b wa y s t a t i o n , nd a c o - n d u  ̄s t h e es r e a r c h o f t h e me t r o s t  ̄i o n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d e s i n g me - t h o d
电梯 等的宽度要求 。 ( 2 )安全性原则:基于城市地铁进 出站建筑主 要是位于城市主要道路、广场、商场 以及人 口密度
地铁车站结构设计基本思路

地铁车站结构设计基本思路地铁车站结构设计的基本思路1、以设计流程为主线,对每⼀个设计环节要掌握:(1)、需搜集的基础资料及如何应⽤这些资料(2)、需要掌握的主要设计规范条⽂以及相应的理论背景(3)、需要掌握的设计计算⼿段及结构分析的⼒学模型,同时要掌握其基本的受⼒特点(4)、与之相关的已有⼯程经验和⼯程实例(5)、需要完成相关设计⽂件,包括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2、主要依据的规范及技术标准(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2)、《混凝⼟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8版(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修订版(6)、《⼈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7)、《建筑基坑⽀护技术规程》(JGJ120-99)(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9)、《地下⼯程防⽔技术规范》(GB50108-2008)(10)⾏业及地⽅的其他相关规程规范、法规标准。
如国家或⾏业的地基处理规范、岩⼟⼯程勘察规范;冶⾦部的基坑规范;可靠度统⼀标准;⼯程建设所在地的地铁规范、基坑规范、地基处理规范、勘察规范、地基基础规范等;(11)、针对所设计⼯程,由总体设计院制定的技术标准、⽂件编制规定、设计⽂件深度与内容规定。
3、地铁车站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1)、基坑⼯程设计(2)、主体结构设计(3)、其他:结构防⽔设计、监测、施⼯场地布置、管线迁改、施⼯中的辅助措施(如围堰、建构筑物的地基加固)等4、地铁车站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个地铁车站设计的基本流程可描述如下:(1)、基础资料分析:车站周边环境、建筑、地质、盾构施⼯筹划、总体设计院制定的技术要求和原则、相关专业的提资资料(2)、制定总体结构⽅案:施⼯⽅法及⼯况设定、墙体形式(3)、基坑⼯程设计:环境保护等级及安全性等级、基坑⽅案设计、基坑详细设计、编制设计⽂件(说明、图纸、计算书)(4)、主体结构设计:拟定结构尺⼨、重要性等级、耐久性要求、缝的设置、确定分析模型及结构分析、结构配筋、编制设计⽂件(说明、图纸、计算书)(5)、防⽔设计:设计原则及防⽔等级、全包或半包、标准段、诱导缝处、施⼯缝处5、基础资料分析5.1、车站周边环境及交通组织要求(1)、建筑物(2)、管线(3)、既有轨道交通设施(4)、既有地⾯标⾼(5)、交通组织要求(6)、其他:如铁路、河道(不均匀受⼒)、架空线路(如⾼压线⾛廊等)⽬的:确定基坑的环境保护等级、基坑开挖深度以及基坑的施⼯筹划组织⽅案、施⼯场地布置等。
城市地铁车站地下空间建筑设计

城市地铁车站地下空间建筑设计摘要:本文简要论述城市地铁车站地下空间建筑设计要点,对改善地下空间效果提出建议,分析地铁车站地下空间开发意义。
关键词:地铁车站地下空间建筑设计世界城市地铁发展已有百年历史,我国地铁建设至今也已有50余年历史,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极为惊人。
目前我国地铁建设已进入了全速发展期,地铁车站设计不再仅仅是满足日常交通疏解功能,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需求日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地铁线路交织成网,地下空间开发强度也越来越大,地铁车站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也逐渐增多。
现就城市地铁车站地下空间建筑设计做简单介绍。
一、地铁车站建筑规模设计地铁车站是地铁线路中的交通枢纽,起到客流地上和地下相互转换及快速运送客流的作用,地铁车站规模主要是指车站长度、宽度、轨面埋置深度、出入口数量、楼扶梯数量等指标。
1、地铁车站规模影响因素影响车站方案的因素众多,主要有线路走向、行车运营组织、周边规划、客流预测、站址周边建构筑物设置、道路交通情况、地下管线敷设路由及埋深、施工工法、工程投资等。
地铁车站设计时应统筹考虑各方因素,多方案比选,推理得出最佳方案。
地铁地下车站一旦建成基本无法改变,加之地铁设计年限基本要求为百年以上,因此车站规模确定之前,需对地铁目前及未来客流量做好准确预测,满足客流高峰小时进出站和紧急疏散情况下所需的各种面积规定及楼梯、通道等的宽度和位置要求;同时还要有足够的设备用房和管理用房以满足运营管理功能需求;另外还需考虑与其他公共交通有方便的换乘条件。
2、地铁车站层高设计在车站面积限定的前提下,车站层高设计主要受空间效果和经济投资影响。
中国地铁车站结构减去管线空间,站厅、站台和通道净高一般为3米左右,除中庭式空间以外,基本严格控制车站层高,主要是为了控制造价。
层高越大,站体埋置深度越大,结构工程量、造价和工期都会随之相应增加,此外层高还涉及空调等运营成本的控制问题。
我国的地铁造价平均每公里为6 ~7亿人民币,即平均每米的建设费用为60~70万人民币,其中车站土建造价约占总投资的13%,因此车站建筑设计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应尽量压缩车站的长度及控制车站的埋深。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思路及要点分析

1引言地铁作为一种高效、便捷且环保的交通方式,已然成为众多大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
它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地铁系统不仅有效缓解了地面交通的压力,减少了拥堵现象,还为市民提供了更为舒适、快速的出行体验。
为了确保地铁的顺畅运营,合理的车站设计至关重要,其中包括车站的位置、出入口、风亭以及其他设施的规划与布置。
每一处细节都关乎地铁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作为统筹地铁车站各专业的建筑专业,其设计的合理性对地铁的运营有深远的影响。
国内外很多文献对车站建筑设计要点做了研究。
李林程[1]提出,地铁建筑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原建筑的拆迁、占地以及后期城市商业计划,保障地铁设计落实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车站的功能区域要足够明确;车站的装修要立足于实用性和功能性。
薛婷婷[2]以工程实例分析了换乘车站的既有车站改造涉及的专业及改造内容,同时提出改造方案应考虑运营单位意见。
王尊[3]提出车站风亭与地面部分建筑物应相结合设计,出入口的通道应满足短且直的设计要求。
康磊[4]提出地铁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考虑适应性、安全性、识别性及舒适性;车站应功能布局合理、装修符合大众审美。
本文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结合南京地铁部分车站实际情况,阐述地下车站在总平面、公共区、设备区、消防、防洪涝、装修、地铁与地块的联通、既有站改造、商业开发、四小件等方面的设计原则及要点,以期对初入地铁建筑专业的设计人员提供一些设计参考。
2车站设计2.1总平面布局车站总平面设计需综合考虑线网、线路、城市规划、市政管线、周边环境、客流、公交衔接、环境保护等因素,做好综合平衡。
2.1.1前期调研及收集资料在设计前期,应调查、收集、分析设计资料及项目功能要【作者简介】李瑞瑞(1986~),女,河南新乡人,高级工程师,从事轨道交通设计与研究。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思路及要点分析Analysis of Design Ideas and Key Points of Subway Station Building李瑞瑞(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308)LI Rui-rui(China Railway Liuyuan Group Co.Ltd.,Tianjin 300308,China)【摘要】地铁系统是一种集成了多种专业和工种的复杂体系,地铁建筑专业是落实各专业需求的牵头专业,地铁建筑设计决定了整个地铁服务的质量和乘客的舒适度。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理念与方法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理念与方法一、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理念城市地铁作为一类大型的公益性快速交通设施,其最直接的功能应该是方便乘客的出行,是乘客的代步工具。
那么在设计时,就必须倡导和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力求为乘客提供便捷、舒适、安全的乘坐环境。
与此同时,在设计时,必须符合小噪音、低污染、低成本的要求,选择有利于乘客身心健康的设计方案。
除此之外,城市地铁在设计过程中还应当尊重“绿色”这一基本理念,打造成为城市快速绿色交通系统。
二、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1)实用性原则:地铁车站建筑在设计之初必须考虑到乘客密度与流动速率,在楼梯出入通道的设计时,必须确保乘客人流有序进出站和便捷换乘其他线路,在客流高峰时能够满足乘客进出对楼道、电梯等的宽度要求。
(2)安全性原则:基于城市地铁进出站建筑主要是位于城市主要道路、广场、商场以及人口密度大的地方等的地下,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地铁建造及运营过程中整个建筑工程在结构布局上的安全性,避免造成对周边居民以及过往路人的安全伤害。
(3)识别性原则:城市地铁作为一种定时、安全、快速、高校运作的公共轨道交通系统,其运营过程中的行驶速度较快,站与站之间的时间间隔较短,这就要求在设计时必须重视各个主要区域和位置的标示,不能让乘客浪费较长时间还找不到候车站台,避免乘客出现走失和迷路现象。
(4)经济性原则:城市地铁的建造和运营是一种较高投资行为,按照我国已建成地铁建筑设计,其每公里的平均造价为6〜7亿人民币,单车站建筑的土建工程总造价就足有占到了总投资的13%这就要求在设计时应当注重经济性这一原则,避免出现资源利用和资金投入的浪费现象。
三、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方法1.地铁车站内部布局的设计方法地铁车站建筑的设计是一个复杂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但要确保线路上行驶车辆、接受和发送信号、车体通风等的协调关系,还必须运用专业化知识来实现整体设计方案的最优组合以降低地铁车站的造价。
所以,在地铁车站主要建筑设计上必须采用最佳的方法,重点是对设备管理用房区、乘客公共区等进行设计。
地铁车站建筑空间与装修一体化设计

地铁车站建筑空间与装修一体化设计摘要:在交通行业的装修装饰工程当中,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最主要目的是确保能够全面有效地将装修装饰工程的整体施工工序同设计阶段结合起来,以此来更加全面地保障整体的地铁车站工程质量和成果能够提升。
地铁车站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既要为乘客创造合理的流动场所,又因人流众多、空间所限,需具有装饰艺术效果。
地铁车站公共区域的装饰是一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地铁车站;建筑空间;装修一体化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出行的快捷性和便利性已成为衡量一座城市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
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不断发展的今天,地铁项目建设也逐渐呈现出其独具特色的引领作用,其拥有范围广、涉及专业多、概括性强的特点,故应表现出其空间美感,以迎合城市发展的需要,所以构建空间一体化的设计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研究车站设计理论对于优化空间环境、提升城市颜值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地铁车站一体化设计理念地铁车站一体化设计是指车站空间形式和装修氛围应与城市发展方向相融合,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在满足地铁功能性前提下,把握好空间、公共艺术、导向、商业、设备设施之间的关系。
在设计实践中,一体化设计主要是为了方便人们出行及提供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基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突出现代化交通功能特征。
此外,还需重视生态环保问题,尽量使用低碳环保材料,减少噪声污染。
2地铁车站建筑空间与装修一体化设计2.1装修材料的选择与应用地铁车站室内空间环境的整体形象是材料、结构、空间所体现的综合艺术效果。
由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材料构成的室内空间环境,具有满足使用功能、审美需求和文化传承的三重功能,是室内艺术空间体现地域文化效应的重要因素。
地铁车站装修材料的体现应来自于光,材料吸收、折射光,将自然光引入、延伸到建筑物深处(高架车站),或捕捉在装修材料表面,形成一幅幅美丽的视觉画面,这就是材料所包围的丰富的室内空间。
材料的选择要从多方面考虑,综合各种因素最终做出最合适的组合。
地铁车站建筑方案设计

地铁车站建筑方案设计在城市发展和交通繁忙的时代,地铁系统成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铁车站作为地铁系统中的重要枢纽,其建筑方案设计对于城市形象和居民出行体验具有重要影响。
地铁车站建筑方案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实用性。
地铁车站需要满足大量人员流动和列车进出的需求,因此建筑布局应合理,确保人员进出便利,列车运行顺畅。
建筑材料和结构要经济耐用,能够满足车站使用的长期需求。
其次,地铁车站建筑方案设计还要考虑建筑的美观性。
地铁车站作为城市的门面,其建筑外观和形象要符合城市整体形象,并能够与周围环境和谐融合。
建筑设计要注意比例协调,注重线条、色彩、材质和细节等方面的搭配,以打造出具有时代感和艺术感的建筑形象。
另外,地铁车站建筑方案设计还要考虑乘客的舒适性。
地铁车站作为人们出行的重要场所,需要给乘客提供一个舒适、便捷的等候和乘车环境。
建筑内部空间设计要充分考虑人流量和环境气候需求,设置舒适的等候区域和座椅设施,合理规划通风、采光和温度控制等系统,以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
此外,地铁车站建筑方案设计还可以考虑加入一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元素。
例如,在车站周围设置绿化带和景观设计,增加城市的生态环境;在建筑中加入节能设备和太阳能利用系统,减少对能源的依赖;同时,设计应该考虑到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留有扩建和改造的余地,以适应城市交通的发展和变化。
最后,地铁车站建筑方案设计还要注重人性化。
地铁车站应该为乘客提供便捷的导航系统,通过合理的标识和指示牌,让乘客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乘车口、出口、服务设施等。
同时,建筑设计还要考虑到老年人、残疾人和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出行需求,设置无障碍设施和人性化服务,提高地铁车站的可访问性和便利性。
综上所述,地铁车站建筑方案设计需要考虑实用性、美观性、舒适性、环保性和人性化等多个方面,以满足城市交通需求,提升城市形象,同时为乘客提供良好的出行体验。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地铁车站建筑方案设计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未来城市交通的发展和变化。
浅谈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理念与思路

浅谈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理念与思路周波洋(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15)摘要: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各大城市地铁的建设,而地铁建设的最重要一环是地铁车站建筑设计。
本文对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分析了地铁车站建筑设计遵守的原则,提倡“以人为本”、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提出了地铁车站出入口、换乘、公共设施、平面功能等方面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地铁车站;建筑设计;遵守原则;理念;思路[中图分类号] TU248.2 [文献标识码] ABrief Discussion on Architectural Design Ideas and Thoughts of Metro StationZhou Boyang(Chengdu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hengdu Sichuan 610015, China)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n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etro has been vigorously promoted, and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metro construction is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metro station. This paper briefly expounds the shortcomings in the current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metro station, analyzes the principles to be followed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metro station, advocates the design concept of “people-orientation and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ideas of the entrance and exit, transfer, public facilities and plane functions of metro station.Key words: metro station; architectural design; principles to be followed; ideas; thought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了城市发展的一大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理念与方法
一、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理念
城市地铁作为一类大型的公益性快速交通设施,其最直接的功能应该是便当乘客的出行,是乘客的代步工具。
那么在设计时,就必须倡导和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力求为乘客提供便当、舒畅、安全的乘坐环境。
与此同时,在设计时,必须符合小噪音、低污染、低成本的要求,选择有利于乘客身心健康的设计方案。
除此之外,城市地铁在设计过程中还应当尊崇“绿色”这一基本理念,打造成为城市快速绿色交通系统。
二、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1)实用性原则:地铁车站建筑在设计之初必须考虑到乘客密度与流动速率,在楼梯出入通道的设计时,必须确保乘客人流有序进出站和便当换乘其他线路,在客流高峰时能够满足乘客进出对楼道、电梯等的宽度要求。
(2)安全性原则:基于城市地铁进出站建筑主要是位于城市主要道路、广场、商场以及人口密度大的地方等的地下,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地铁建造及运营过程中整个建筑工程在结构布局上的安全性,避免造成对周边居民以及过往路人的安全损害。
(3)识别性原则:城市地铁作为一种定时、安全、快速、高校运作的公共轨道交通系统,其运营过程中的行驶速度较快,站与站之间的时间间隔较短,这就要求在设计时必须重视各个主要区域和位置的标示,不能让乘客浪费较长时间还找不到候车站台,避免乘客出现走失和迷路现象。
(4)经济性原则:城市地铁的建造和运营是一种较高投资行为,按照我国已建成地铁建筑设计,其每公里的平衡造价为6~7亿人民币,单车站建筑的土建工程总造价就足有占到了总投资的13%,这就要求在设计时应当注重经济性这一原则,避免出现资源利用和资金投入的浪费现象。
三、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方法
1.地铁车站内部布局的设计方法
地铁车站建筑的设计是一个复杂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但要确保线路上行驶车辆、接受和发送信号、车体通风等的协调关系,还必须运用专业化知识来实现整体设计方案的最优组合以降低地铁车站的造价。
所以,在地铁车站主要建筑设计上必须采用最佳的方法,重点是对设备管理用房区、乘客公共区等进行设计。
在设备管理用房与乘客公共区的综合布局设计上,可采用断头厅式的布置方式,即分别将主要相关设备和管理用房分布在地铁车站的两端,将乘客公共区与地铁车站两侧的站厅层连接在一起,增大乘客公共区的空间,进而减少乘客的压抑感、恐慌感以及紧张感。
还可以按照例外区域的使用性质和功能来确定设计方法,例如可以针对通风、通信、消防等的要求和相互关系来合理布置通风用房、信号用房和消防设备用房。
对于乘客公共区的设计,可依据双层岛式、双层侧式的布置方法,选用集中布置类型,增加公共区可利用空间,开阔乘客视野,缩小车站建筑规模。
还可以采用分散布置形式,在地铁车站的两端分别设计成乘客公共区,有利于乘客流动和快速乘降。
2.地铁车站内部环境的设计方法
地铁车站建筑作为高投入的公共交通工程项目,必须重视内部环境设计。
在设计地铁车站内部环境时,可保持与车站设计相协调,一方面可实现地铁车站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另一方面有利于乘客的通达与换乘。
可采用较为单一的地铁车站内部空间布局模式,在通长的地铁车站空间里,设计支撑柱子时必须考虑其节奏感,注重顶面处理以实现形体美观,还可以搭配例外的装修材料以美化空间。
在地铁车站内部环境设计时,要采用适合的功能技术手段、造型艺术手段以及建筑装潢技巧,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3.地铁车站出入口和通风亭的设计方法
在设计地铁车站出入口布局方式时,可依照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设计经验,参照其他已建成地铁车站的地面建筑特征,结合地铁车站地上街道的实际情况来设计。
应当将地铁车站的出入口位置选择在那些客流量大、地面交通便当的位置,也可以选在城市主要商业区、商场以及地下人行通道等位置,这样可以大大节约施工成本。
此外,在设计地铁车站出入口时,还要重视其经济引导功能以及交通疏散功能。
根据我国地铁车站建筑相关标准和要求,本着安全、经济的设计原则,可以在设计地铁车站的通风亭的进、排风口时,一方面要保持与地面的一定高度,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相关设备自身的工作效率,其发出的震动和噪音不能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
地铁车站出入口和通风亭都是地铁交通建筑的严重组成部分,往往会被设置在建筑密集居民区和商业区,其有用可用空间往往会被限制,在设计时,必须注重于周边环境的协调,突出地铁车站建筑的良好形象。
四、结语
城市地铁以“安全、快速、高效、舒畅”的服务宗旨为广漠乘客提供着出行服务,在出入口电梯设计、站台布局、公共卫生间该方面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理念,其车站建筑从设计到建设再到运营管理都严格依据《地铁设计规范》以及其他行业和国家规范执行。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理念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