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第三节 心电监护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 心电监护技术的操作流程
素质要求
评估
病人病情,意识状态 病人皮肤状况
清醒病人,告知检测及方法取得病人合作 病人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干扰
用物准备
一次性电极片3~5个,乙醇、棉签数根 弯盘1个,多功能监护仪1台 安全别针、橡皮筋
连接监护仪电源
接通电源,打开监护仪开关
解释、摆好体位 暴露操作区域
病人准备
连接各导联线 乙醇棉签擦净病人皮肤
安放电极于病人胸腹部正确位置
避开伤口及除颤部位
连接EKG 、SPO2 、血压袖带
(袖带平整,无皱折于上臂中部,下缘距离肘窝2~3cm 松紧以插入一指为宜)
血氧饱和度检测指套套入病员指端
设置并调节各种参数:观察心电监护仪器是否正常
选择导联,保证检测波形清晰,无干扰
整理固定各种导联,不得有折叠
观察记录及时正确
安置病人,整理床单位
整理用物:任何物品不能放置于监护仪上
病人卧位适合
二、电监护技术的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考核评分标准考号分数项目内容分值评分要求扣分评估和观察要点20分1、核对医嘱:查看病历、核对医嘱、了解患者诊断、目前病情、用药情况。
2、评估患者(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诊断及治疗情况,应用心电监护仪的原因,适应症,心功能检查情况。
(2)观察局部情况:肢体活动及上臂皮肤情况,指甲情况,心前区皮肤情况,有无黏贴电极的禁忌。
(3)心理状况:语言沟通能力和情绪状态,有无焦虑、恐惧等情绪,对心电监护有无顾虑和特殊心理需求等。
(4)对心电监护的认识和理解,有无配合监护方面的知识。
(5)观察并记录心率和心律变化。
观察心电图波形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3、用物评估:评估监测仪完好,用物齐全。
4、环境评估与准备:评估患者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干扰。
5、操作者自身评估233323211一项未评估扣0.5分,扣完为止一项未评估扣除0.5分,扣完为止未观察肢体活动及上臂皮肤情况、指甲情况、心前区皮肤情况,各扣1分一项未评估各扣1分,扣完为止未评估者扣2分,评估不全扣1分可上好监护后观察,未体现扣3分未评估光照及电磁波干扰情况,扣1分准备10分准备:(1)操作者准备:着装整洁,洗手。
掌握心电监护的基本知识,熟悉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方法;(2)患者准备:理解心电监护的目的与要求,心情平稳(3)用物准备:心电监护仪、一次性电极、75%乙醇纱布(过敏者用生理盐水)、持物钳(4)环境准备:清洁、安静3322着装不整洁,未洗手,扣1分;未掌握心电监护的基本知识及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方法扣2分可与患者评估同时进行,未体现扣3分未评估监护仪性能、导联线连接情况,扣1分;用物不全,缺一项扣0.5分操作实施要点60分1、用物及监护仪带至床旁,核对,对清醒患者,告知监测目的及意义,取得患者合作。
2、检查监测仪控制件是否在正常位置。
3、连接监护仪电源,打开主机开关。
4、心电监测(1)暴露胸部,正确定位,清洁皮肤,以75%乙醇纱布擦净,以减少皮肤的阻力。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心电监护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操作准备(4分):操作人员应着装整洁并洗手。
使用物品包括心电监护仪、数个电极片、75%酒精、棉签和记录单。
撤机时需要松节油和棉签。
评估包括患者病情、皮肤状况、有无起搏器,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和电磁波干扰,以及心电监护仪性能。
操作流程(评分标准:60分):1.核对患者信息并告知操作流程;2.开机检查线路连接;3.协助患者取适宜体位,暴露胸部皮肤,用75%酒精擦拭相应部位皮肤并等待干燥;4.连接电极与导联线(三导联或五导联),准确粘贴在右上(RA)、右下(RL)、左上(LA)、左下(LL)、中间(V)等部位;5.连接血压袖带,被测肢体与心脏同一水平,袖带下缘位于肘窝上两横指处;6.连接血氧探头于患者指(趾)端,使感应区对准指(趾)甲;7.选择导联及监护模式,调节心电图波形和振幅至标准,根据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调节报警上、下限,观察、记录各项监护参数;8.遵医嘱停止使用心电监护仪,告知患者,撤除监护,关机,断开电源;9.清洁局部皮肤(必要时用松节油),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10.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质量评分(评分标准:20分):关爱患者,有效沟通,动作熟练,操作规范,安置正确,监护有效,用物齐备,处置规范。
心电监护的目的是监测心率、心律变化及机体组织缺氧状况。
注意事项包括密切观察心电波形,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注意观察影响监测结果的情况,避免周围光照太强、电磁干扰及涂抹指甲油,以及正确设定报警界限和定时更换传感器位置。
总分:100分。
异常情况,提供预警和报警功能,以及记录和存储数据等。
心电监护仪是一种精密医学仪器,可同时监护病人的多种生理参数,包括动态心电图形、呼吸、体温、血压(分无创和有创)、血氧饱和度、脉率等。
它具有高精度的无创血压测量模块和独特的血氧饱和测量装置,能保证测量数据更准确。
此外,它还具有丰富的报警设置功能,可提供预警和报警功能。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概述心电监护仪是一种用于记录和监测患者心电信号的仪器。
它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准确地判断患者的心脏状况,评估和诊断心脏病变。
本文将介绍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流程,并提供一套评分标准,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操作流程步骤一:准备工作在操作心电监护仪之前,需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 - 确保心电监护仪的电源充足,并连接好相应的电缆。
- 准备好所需的导联电极片,并确保其干净、整齐。
- 确认患者已经正确地脱掉了衣物,使导联贴片能够贴在清洁的皮肤上。
步骤二:贴导联电极片1.根据心电监护仪的导联图示或说明书,确定导联电极片的贴法,并将其贴在患者的身体上。
2.选择合适的贴导联位置,如右手、左手、右腿等,确保导联电极片与皮肤贴合良好,并避免皮肤在贴片之下有皱褶或湿润。
步骤三:连接导联线1.将导联电极片的线缆与心电监护仪上相应的插孔连接。
确保连接稳固无松动。
2.检查所有导联线是否正确连接,且线缆没有明显的破损、断裂或老化现象。
步骤四:启动心电监护仪1.打开心电监护仪的电源,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根据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手册,在屏幕上设置合适的参数,如采样率、心率范围等。
步骤五:记录心电信号1.当心电监护仪工作正常后,开始记录心电信号。
2.监护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始终关注心电波形的变化,并随时记录异常事件或心电图的特征。
步骤六:保存和分享心电数据1.在监护结束或需要保存心电数据时,将数据保存到心电监护仪内部存储设备或外部存储介质中,如U盘、SD卡等。
2.心电数据的保存应按照医疗机构的规定进行,以便后续的检查和分析。
评分标准为了确保心电监护仪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可以根据以下评分标准进行评估:1.导联电极片贴合度评分:•0分:导联电极片未能与皮肤贴合良好,导致心电信号质量较差。
•1分:导联电极片贴合度一般,导致心电信号质量稍差。
•2分:导联电极片与皮肤贴合良好,导致心电信号质量较好。
2.导联线连接质量评分:•0分:导联线连接存在松动或脱落现象,导致无法正常记录心电信号。
新版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

时应更换测量部位。
5分
根据给出病情需求讲解操作相关注意事项,少说或说错一项扣0.5分,最多扣满5分
整体评价
(10分)
1.动作轻巧,操作熟练、正确,报警设置合适
3分
按相应分扣分
2.以患者为中心,与患者交流时语言简练、表述清楚
环境:整洁;使用隔帘,注意保护隐私、保暖;有电源及插座;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干扰。
监护仪的性能。
6分
按相应分扣分每小点0.5分,
缺1项扣1分
操作前准备
(5分)
1.洗手
1分
按相应分扣分
2.准备用物,检查质量及有效期:心电监护仪及模块、导联线、配套血压计袖带、SpO2传感器、电源转换器、电极片、
75%酒精、棉签、弯盘、纱布、监护记录单等。
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胸导(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2.安放监护电极时,必须留出一定范围的心前区,以不影响在除颤时放置电极板;电极片周围皮肤如有瘙痒感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定期更换电极片安放位置,防止皮肤过敏和破溃。
3.报警系统应始终保持打开,出现报警应及时正确处理。
4.告知患者,不可随意摘取传感器;避免在监护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
新版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
内容
分值
评分标准
扣
分
目的
(2分)
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及机体组织缺氧状况。
为评估病情及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2分
未说扣2分,
少说扣1分
仪表
(1分)
着装整洁,符合规范
心电监护操作技术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操作技术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心电监护技术操作科室姓名成绩项目操作流程1、衣帽整齐、规范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器械车、心电监护仪一台;电源线、导联线、电极片5个(其中2个备用)、弯盘2个、干纱布3块、50%酒精(或盐水纱布)。
评分细则。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少一样物品扣1分。
未做不得分。
不符合要求扣2分。
扣分15分:次性使用备皮刀、滑石粉、配电盘。
3、检查监护仪性能。
4、将用物按使用顺序摆放在器械车上。
举手示意:计时开始。
5、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说明目的、方法及配合。
评分细则。
一项少查对扣0.5分,告知内容少1分。
一项未做扣1分。
6、评估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干扰;评估患者意识及皮肤情况,询问患者需求并协助解决。
评分细则。
一项少做扣1分。
一项做不到扣1.5分。
7、接通电源,再次检查监护仪,将电极片连接在监护导联线上。
评分细则。
一处不正确扣3分。
8、剃除有胸毛者左、右两侧锁骨中点外下方,左、侧腋前线第六肋间皮肤,干燥后粘贴电极片(避开伤口),污纱布置弯盘内移至治疗车下层。
评分细则。
一项做不到扣1.5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3分。
9、连接导联线:RA右侧锁骨中点外下方,LA左侧腋前线第六肋间,LL左侧腋前线第六肋间。
10、开启监护仪,根据医嘱或病情调整各参数(保证监测波形清晰、无干扰),设置合理的心电指标报警界限,出现正常心电示波信号后开始监护(口述正常波形)。
评分细则。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3分。
11、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交待注意事项。
评分细则。
一项做不到扣2分。
12、规范洗手、记录。
评分细则。
未记录、洗手各扣1分。
举手示意:停止时间(时间5分钟)。
13、停止心电监护。
查对,告知患者原因,关闭机器开关。
分离导联线,摘除电极片,用干纱布擦拭粘贴电极片处皮肤。
协助患者穿好衣服,取舒适卧位,整理床铺。
评分细则。
一项少做扣1分。
一项未做不得分。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心电监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重要监护手段,它能够对患者的心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心电异常,为医护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进行心电监护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评分标准进行,以确保监护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心电监护操作的评分标准,希望能够对广大医护人员有所帮助。
1. 电极的安装。
在进行心电监护操作时,首先需要正确安装电极,保证其与患者的皮肤紧密接触,以获得清晰的心电图信号。
评分标准如下:电极的位置是否正确,10分。
电极与皮肤的接触是否良好,10分。
电极的固定是否牢固,10分。
2. 心电图的记录。
在电极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心电图的记录,评分标准如下:心电图的记录是否清晰,20分。
心电图的记录时间是否准确,10分。
心电图记录的完整性,20分。
3. 心电监护仪的设置。
心电监护仪的设置对监护结果具有重要影响,评分标准如下:心电监护仪的参数设置是否准确,20分。
心电监护仪的报警设置是否合理,10分。
心电监护仪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10分。
4. 心电监护操作的规范性。
在进行心电监护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评分标准如下:操作流程是否规范,20分。
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失误,10分。
操作是否符合相关规定,10分。
5. 操作者的技术水平。
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心电监护操作的质量,评分标准如下:操作者的专业知识是否扎实,20分。
操作者的操作技能是否熟练,20分。
通过以上评分标准的合理设置,可以对心电监护操作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评估,从而提高监护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广大医护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心电监护操作,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心电监护仪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序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一)目的:监测患者心率、心律、血压、机体组织缺氧状况。
(二)心电监测操作方法
(三)注意事项:1、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者半卧位。
2、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干扰和电极脱落。
3、每日定时回顾患者24h心电监测情况,必要时记录。
4、正确设定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
5、定时观察患者黏贴电极片处的皮肤,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的位置。
6、对躁动者,应当固定好电极和导线,避免电极脱位以及导线打折缠绕。
7、停机时,先向患者说明,取得合作后关机,断开电源。
(四)备注:整个操作过程≤12min。
超过时间,停止操作。
计时从评估患者开始。
考评者:
年月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患者评估(6分)
2
1.全身情况:患者的病情、意识、疾病诊断及心功能情况等
2
1.5
1
0
2
2.局部情况:患者胸前区电极片粘贴处皮肤有无伤口、破损或感染;指(趾)甲有无灰指(趾)甲或涂指甲油
2
1.5
1
0
2
3.心理状况:患者对心电监护的认知状况
2
1.5
1
0
实施(50分)
上机前准备(9分)
2
1.核对医嘱
1.5
1
0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6分)
3
1.选择检测部位:选择指(趾)甲条件好的手指或脚趾
3
2
1
0
3
2.连接脉搏血氧饱和度探头于患者指(趾)端,使红外线光源对准指(趾)甲,指套松紧适宜
3
2
1
0
无创血压的监测(9分)
4
1.袖带放置正确:按照要求对好标记(标记对准肱动脉搏动处),将袖带绑在肘关节上2-3cm处,松紧度以能容纳一手指为宜
2
1.5
1
0
3
2.推治疗车至病房,核对床号、姓名;关门窗,屏风或床帘遮挡
3
2
1
0
2
3.解释心电监护的目的
2
1.5
1
0
2
连接心电监护仪电源,打开主机开关。
2
1.5
1
0
心电图监测(15分)
2
1.充分暴露患者安置电极片的部位,注意保暖和保护患者隐私
2
1.5
1
0
3
2.选择无破损无异常的皮肤作为粘贴电极片处,先用生理盐水纱布擦拭该处皮肤上的汗渍和污垢,再用75%酒精棉签涂擦一遍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评价内容
配分
考核点
备注
全部符合
大多符合
半数符合
很少符合
评估(20分)
环境评估(6分)
2
1.安静、宽敞、明亮,室温适宜
2
1.5
1
0
2
2.有屏风或床帘遮挡,能保护患者隐私
2
1.5
1
0
2
3.电源插座完好,周围无电磁波干扰
2
1.5
1
0
自身评估(3分)
1
1.穿好工作服、戴帽、挂表
4
3
2
1
3
2.测压肢体位置放置正确,测血压肢体应于患者心脏位于同一水平
3
2
1
0
2
3.根据医嘱选择测压模式,模式选择:成人、儿童、新生儿。设置测压方式:手动测压或自动定时测压
2
1.5
1
0
上机后操作(9分)
4
1.根据病情正确设置各监测参数的报警范围,打开报警系统,调至主屏
4
3
2
1
2
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盖好衣被,取舒适体位,放好呼叫器,准确记录
4.选择(P、QRS、T波)显示清晰的导联(常用II导联心电图)
2
1.5
1
0
2
5.正确调整心电图波形
2
1.5
1
0
2
6.正确调整波速,心电监护波形走速为25mm/s
2
1.5
1
0
呼吸监测(2分)
2
正确选择波速:由心电图的电极感知胸廓的阻抗变化,显示呼吸的波形和数据,呼吸监护波形走速为6.25 mm/s
2
3
2
1
0
4
正确粘贴一次性电极片,连接心电监护导联线(1)五导联左臂点极:左锁骨中线下或左上肢连接躯干部位;右臂电极:与左臂对称部位;左腿电极:左锁骨中线第6、7肋间或左髋部;右腿电极:与左腿电极对称部位;胸部导联:心电图胸导联的位置(2)三导联:左臂电极、右臂电极、左腿电极同五导联同名位置
4
3
2
1
2
1
1
0.5
0
1
2.洗手、戴口罩
1
1
0.5
0
1
3.着装整洁、端庄大方
1
1
0.5
0
用物评估(5分)
5
1.用物:(1)心电监护仪一台及导线;(2)敷料缸(内备纱布数块);(3)75%酒精;(4)生理盐水;(5)(无菌棉签);(6)持物钳;(7)一次性电极片3-5张;(8)纸、笔;(9)配套的血压袖带;(10)插线板(用物准备少一项扣0.5分)
2
1.5
1
0
3
3.健康教育:(1)不要自行移动或摘除电极片;(2)不要在监护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3)指导患者学会观察电极片周围的皮肤情况,如有痒痛感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3
2
1
0
评价(30分)
6
1.各监测参数和波形在心电监护仪主屏幕均能清晰显示
6
4
3
1
6
2.操作熟练,方法正确
6
4
3
1
6
3.护士仪态端庄,关爱患者,有整体护理观念
6
4
3
1
6
4.护患沟通有效,患者合作
6
4
3
1
6
5.所用时间不超过8分钟,时间超过1分钟扣1分,扣完为止。
6
/
/
/
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