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仪使用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

合集下载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心电监护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操作准备(4分):操作人员应着装整洁并洗手。

使用物品包括心电监护仪、数个电极片、75%酒精、棉签和记录单。

撤机时需要松节油和棉签。

评估包括患者病情、皮肤状况、有无起搏器,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和电磁波干扰,以及心电监护仪性能。

操作流程(评分标准:60分):1.核对患者信息并告知操作流程;2.开机检查线路连接;3.协助患者取适宜体位,暴露胸部皮肤,用75%酒精擦拭相应部位皮肤并等待干燥;4.连接电极与导联线(三导联或五导联),准确粘贴在右上(RA)、右下(RL)、左上(LA)、左下(LL)、中间(V)等部位;5.连接血压袖带,被测肢体与心脏同一水平,袖带下缘位于肘窝上两横指处;6.连接血氧探头于患者指(趾)端,使感应区对准指(趾)甲;7.选择导联及监护模式,调节心电图波形和振幅至标准,根据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调节报警上、下限,观察、记录各项监护参数;8.遵医嘱停止使用心电监护仪,告知患者,撤除监护,关机,断开电源;9.清洁局部皮肤(必要时用松节油),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10.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质量评分(评分标准:20分):关爱患者,有效沟通,动作熟练,操作规范,安置正确,监护有效,用物齐备,处置规范。

心电监护的目的是监测心率、心律变化及机体组织缺氧状况。

注意事项包括密切观察心电波形,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注意观察影响监测结果的情况,避免周围光照太强、电磁干扰及涂抹指甲油,以及正确设定报警界限和定时更换传感器位置。

总分:100分。

异常情况,提供预警和报警功能,以及记录和存储数据等。

心电监护仪是一种精密医学仪器,可同时监护病人的多种生理参数,包括动态心电图形、呼吸、体温、血压(分无创和有创)、血氧饱和度、脉率等。

它具有高精度的无创血压测量模块和独特的血氧饱和测量装置,能保证测量数据更准确。

此外,它还具有丰富的报警设置功能,可提供预警和报警功能。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14.洗手。
1
未洗手扣1分





15分
1.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分类整理使用后物品。
3பைடு நூலகம்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2.正确指导患者
⑴告诉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
⑵告诉患者和家属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
⑶指导患者学会观察电极片周围皮肤情况,如有痒痛及时告诉医务人员。
3.评估:
1)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心前区皮肤情况。
2)患者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干扰,心电监护仪器的性能是否良好。
3)解释操作目的,取得患者合作。
6
未评估扣4分;评估不全一项扣2分;未解释扣2分
4.洗手,戴口罩。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5.准备用物:心电监护仪、一次性粘贴电极、棉签、75%酒精、纱布,必要时备电源插板。
5
未指导扣5分;指导不全一处扣2分
3.态度和蔼,应用本院护士语言规范。
2
态度、语言不符合要求各扣1分
4.全过程熟练、规范、敏捷,符合操作原则。
5
一处不符合要求酌情扣1~2分




5分
目的: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和识别心律失常
注意事项:
1.根据病情取平卧或半卧位。观察心率、心律波形,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5
未清洁皮肤扣5分
5.将电极片连接至监测仪导联线上,按照监测仪标识要求贴于患者胸部正确位置,避开伤口,必要时避开除颤部位(各导联放置位置:RA-右锁骨下靠近肩部;LA-左锁骨下靠近肩部;RL-右下腹;LL-左下腹;V-心脏下方或胸骨左、右第四肋间或第五肋间)。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不符合要求一项扣2分
7.开启监护仪,根据医嘱威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联,调整各参数保证心电监测波形清晰无干扰,设置合理的报警上下限。
10
导联选择不当,心电机波不清各扣5分;未打开报警开关,报警上下限设置不当各扣5分。
8.注意观察各项数值观察心电示波性质,有无心律失常。
3
未观察各项数值和示波情况各扣2分。
操作间
从评委宣布“开始”至“操作完毕”的时间13分钟不扣分,每增加10秒,减扣0.5分,此项从最后得分中扣除。
计时:分秒
总分
100
9.再次核对治疗单,查对床号姓名
3
漏查对一项扣1分
操作后
1.清理床单位,各种导联线防止整齐,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拉开围帘。
2.定时巡视,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
3.整理用物,消毒手(六步法手法)记录数值。
4.感谢病人配合。
10
未整理床铺扣2分
未告知注意事项扣2分
卧位不舒适扣1分
消毒手步骤不对扣1分
未查对床头卡、床号、姓名扣2分
未解释扣2分
2.注意遮挡患者,保护患者隐私,拉起围帘。
2
未拉起围帘扣2分
3.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心前区皮肤情况
2
未评估扣2分
4.评估周围环境光照情况,有无电磁波干扰。
2
未评估扣2分
评估不全扣1分
5.与病人交流语言文明,态度和蔼。
2
与病人沟通不到位扣2分
操作前准备
1.核对医嘱治疗单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选手姓名评委姓名得分
项目
操作要求
标分
扣分标准
扣分
仪表
仪表端庄,着装整洁规范(佩戴头花,穿护士鞋,戴手表、胸卡,无首饰,淡妆)。

心电监护操作技术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操作技术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操作技术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心电监护技术操作科室姓名成绩项目操作流程1、衣帽整齐、规范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器械车、心电监护仪一台;电源线、导联线、电极片5个(其中2个备用)、弯盘2个、干纱布3块、50%酒精(或盐水纱布)。

评分细则。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少一样物品扣1分。

未做不得分。

不符合要求扣2分。

扣分15分:次性使用备皮刀、滑石粉、配电盘。

3、检查监护仪性能。

4、将用物按使用顺序摆放在器械车上。

举手示意:计时开始。

5、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说明目的、方法及配合。

评分细则。

一项少查对扣0.5分,告知内容少1分。

一项未做扣1分。

6、评估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干扰;评估患者意识及皮肤情况,询问患者需求并协助解决。

评分细则。

一项少做扣1分。

一项做不到扣1.5分。

7、接通电源,再次检查监护仪,将电极片连接在监护导联线上。

评分细则。

一处不正确扣3分。

8、剃除有胸毛者左、右两侧锁骨中点外下方,左、侧腋前线第六肋间皮肤,干燥后粘贴电极片(避开伤口),污纱布置弯盘内移至治疗车下层。

评分细则。

一项做不到扣1.5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3分。

9、连接导联线:RA右侧锁骨中点外下方,LA左侧腋前线第六肋间,LL左侧腋前线第六肋间。

10、开启监护仪,根据医嘱或病情调整各参数(保证监测波形清晰、无干扰),设置合理的心电指标报警界限,出现正常心电示波信号后开始监护(口述正常波形)。

评分细则。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3分。

11、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交待注意事项。

评分细则。

一项做不到扣2分。

12、规范洗手、记录。

评分细则。

未记录、洗手各扣1分。

举手示意:停止时间(时间5分钟)。

13、停止心电监护。

查对,告知患者原因,关闭机器开关。

分离导联线,摘除电极片,用干纱布擦拭粘贴电极片处皮肤。

协助患者穿好衣服,取舒适卧位,整理床铺。

评分细则。

一项少做扣1分。

一项未做不得分。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心电监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重要监护手段,它能够对患者的心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心电异常,为医护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进行心电监护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评分标准进行,以确保监护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心电监护操作的评分标准,希望能够对广大医护人员有所帮助。

1. 电极的安装。

在进行心电监护操作时,首先需要正确安装电极,保证其与患者的皮肤紧密接触,以获得清晰的心电图信号。

评分标准如下:电极的位置是否正确,10分。

电极与皮肤的接触是否良好,10分。

电极的固定是否牢固,10分。

2. 心电图的记录。

在电极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心电图的记录,评分标准如下:心电图的记录是否清晰,20分。

心电图的记录时间是否准确,10分。

心电图记录的完整性,20分。

3. 心电监护仪的设置。

心电监护仪的设置对监护结果具有重要影响,评分标准如下:心电监护仪的参数设置是否准确,20分。

心电监护仪的报警设置是否合理,10分。

心电监护仪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10分。

4. 心电监护操作的规范性。

在进行心电监护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评分标准如下:操作流程是否规范,20分。

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失误,10分。

操作是否符合相关规定,10分。

5. 操作者的技术水平。

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心电监护操作的质量,评分标准如下:操作者的专业知识是否扎实,20分。

操作者的操作技能是否熟练,20分。

通过以上评分标准的合理设置,可以对心电监护操作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评估,从而提高监护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广大医护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心电监护操作,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心电监护仪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序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一)目的:监测患者心率、心律、血压、机体组织缺氧状况。

(二)心电监测操作方法
(三)注意事项:1、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者半卧位。

2、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干扰和电极脱落。

3、每日定时回顾患者24h心电监测情况,必要时记录。

4、正确设定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

5、定时观察患者黏贴电极片处的皮肤,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的位置。

6、对躁动者,应当固定好电极和导线,避免电极脱位以及导线打折缠绕。

7、停机时,先向患者说明,取得合作后关机,断开电源。

(四)备注:整个操作过程≤12min。

超过时间,停止操作。

计时从评估患者开始。

考评者:
年月日。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2、血压、SpO2的正常值:
a、血压---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 mmHg,脉压30-40mmHg。
b 、SpO2---等于或大于95%。
3、正常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
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冲动起源于窦房结(有窦性P波),频率为60-100次/分,PP间期相差<0.12秒,P波在Ⅰ、Ⅱ、aVF、V5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R间期0.12--0.20秒。
未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有无异常-3
停用
2
取下顺序错误、未用酒精擦拭粘贴部位皮肤各-1
整理
12
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
未整理床单位-2
未拉起床栏-2
未整理用物-2
未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或洗手不认真,程序错误-2
未记录-2
整体评价
态度沟通
4
态度不认真-2
沟通技巧欠佳-2
整体计划操作时间16分
6
整体操作不流畅-2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
操作方法
评估告知
准备
安置
ECG
绑袖带
夹SpO2
探头
设置
参数
停用
整理记录
●护士着装规范,洗手,戴口罩
●携执行单至床旁,自我介绍,核对患者、腕带、床头卡
●向患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释操作目的,取得配合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皮肤情况、酒精过敏史和患者配合性。
●护士:洗手
●用物:多功能监护仪、弯盘(内备电极片3或5个)、75%乙醇1瓶、纱布适量、快速手消毒液、记录单、笔、胶布、插线板
无计划性-2
颠倒程序一次-2
每超过30秒-1分,累计扣分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目的:1.及时发现和诊断致命性心率失常及其先兆
2.指导抗心律失常治疗
3.手术监护
1.正确放置各导连线,防止位置错误。

2.对频繁测量血压的患者应定时松解袖带,以免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

3.有灰指甲、涂指甲油、长期吸烟皮肤变黄变厚者视为指甲条件不良
者会影响血氧饱和度监测。

4.不要将血氧饱和度传感器放在綀有血压袖带或动、静脉置管的肢体
上。

5.不允许关闭报警功能,除非在抢救时才可以暂时关闭,报警范围的
设定不是正常范围而是安全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电监护仪使用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监考人:
注意事项:
1、各电极安放的位置正确。

并注意留出一定范围的空间,以不影响患者出现室颤进行电除颤时电
极板的放置。

2、需长时间进行监护者,应定期更换电极片的安放位置,防止皮肤过敏和溃烂。

3、报警系统应始终保持打开,出现报警时,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4、对需要随时监测血压者,应定时松解袖带,避免频繁充气对肢体血液循环造成影响和不适感。

必要时更换测量部位。

基本知识:
1、心电导联连接方法: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
一肋间;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胸导联(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2、心电监测的临床意义
(1)及时发现和识别心律失常。

(2)持续的心电图监测对及时发现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3)持续心电图监测对低钾低钙等电解质改变可早期发现。

(4)可观察心脏起搏器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