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时 画音乐|浙美版( 2014秋)

合集下载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6 画音乐》教学设计1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6 画音乐》教学设计1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6 画音乐》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画音乐》是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包含了欣赏音乐与绘画作品,分析音乐与绘画的关系,以及通过实践创作出自己的音乐绘画作品。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有一定的热情。

他们善于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但部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力较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绘画的关系,感受音乐的美感。

2.培养学生通过绘画表现音乐的能力,提升审美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绘画的关系,通过绘画表现音乐。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感受音乐,将其转化为具有个性化的绘画作品。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欣赏音乐与绘画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与绘画的关系。

2.引导法: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提取关键元素,进行绘画创作。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绘画,培养实践能力。

4.评价法:采用自评、互评、他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音乐素材、绘画作品等相关资料。

2.准备绘画工具,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准备展示平台,如黑板、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乐导入,播放一段富有特色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绘画之间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中的音乐元素。

引导学生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去感受音乐与绘画的结合。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从音乐中提取关键元素,如节奏、旋律、速度等,并尝试将其转化为绘画作品。

老师巡回指导,给予个别辅导。

4.巩固(5分钟)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让其他同学欣赏、评价,以此巩固所学知识。

浙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16课 画音乐》教学设计

浙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16课 画音乐》教学设计

浙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16课画音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6课画音乐》是浙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音乐的感受。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音乐与绘画结合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到音乐与绘画之间的关联,并学会如何将音乐转化为视觉形象。

教材还介绍了多种绘画技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音乐。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色彩、线条、形状等绘画元素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他们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对于将音乐与绘画相结合的任务,他们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然而,如何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绘画之间的关系,尝试将音乐感受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

3.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将音乐感受转化为绘画形象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法准确表达音乐感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音乐情境,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感受和理解音乐。

2.案例分析法: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绘画相结合的方法。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将音乐感受用绘画表现出来。

4.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第16课画音乐》2.绘画材料:画纸、画笔、水彩、铅笔等3.音乐资料:CD、音乐播放器等4.投影仪、幻灯片等教学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初步了解音乐与绘画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能否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何将音乐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教材中的绘画技法,如线条、色彩、形状等,并讲解如何运用这些技法表达音乐感受。

同时,展示一些优秀的音乐绘画作品,供学生参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首音乐,尝试将音乐感受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五年级美术上册第16课画音乐教案浙美版

五年级美术上册第16课画音乐教案浙美版

画音乐一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色彩的冷暖变化、块面变化、笔触变化等方法,表达节奏和情感2、了解抽象绘画作品中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提高对美术作品的表现能力3、通过欣赏音乐、画音乐、增强审美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如何运用点、线、面、色彩等美术语言表现音乐的节奏和情绪2、难点:如何整体地表现出音乐的情绪基调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课前准备:(学生)多媒体、油画棒、水粉颜料、绘画纸(教师)范画、课件等五教学过程:1、律动游戏、激趣导入师生共同做律动小游戏(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横线、折线、竖线(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波浪线、螺旋线、蜗牛线(3)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感受音乐的旋律,并用肢体语言表现出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教师随着悠扬的旋律画出变化的线条)音乐、舞蹈与绘画一样,都是人类的艺术的重要形式,人们常说艺术是相通的,音乐不仅可以听,可以舞,还可以“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画音乐》2、探究实践,视听画结合(1)听两段不同的音乐,用线条表现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学生听《茉莉花》和《兔子舞》两段乐曲,并用不同的线条描绘出两首乐曲不同的音乐节奏和旋律(2)教师出示《多啦A梦》漫画,由学生根据对话框的外形变化,给漫画配音,从而读懂声音的高低变化,体会不同的“面”变现不同的声音(3)探究如何表现声音的大小变化①学生听两种打击乐器:鼓和镲。

探究如何用“点、线、面”和“色彩”表现两种不同的声音(鼓的声音沉闷、浑重;镲的声音清脆、响亮)②学生探究,如何表现鼓和镲从低到高的声音变化(通过线条的长短变化、形的大小变化、色彩的深浅变化等)(4)体会音乐中的“情绪色彩”①听《悲伤的乐曲》感受到悲伤低沉,说一说会用哪些色彩表现?②听《金蛇狂舞》感受喜庆热烈,说一说会用哪些色彩表现(5)欣赏大师作品,整体认识如何用绘画语言表现音乐①欣赏康定斯基作品《第十三号即兴曲》,说一说感受到了什么样的音乐旋律?(康定斯基被人们称为“画布上的音乐师”。

五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6课时 画音乐|浙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6课时 画音乐|浙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6课时画音乐|浙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与绘画的联系,能够通过自己的绘画表达对音乐的感受;2.学习基本的绘画技法,如线描、涂色等;3.培养自己对音乐和绘画艺术的兴趣和爱好;4.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音乐与绘画的联系,通过自己的绘画表达对音乐的感受;•难点:如何通过绘画表达对音乐的感受,需要结合音乐和绘画基本技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老师播放一段美妙的音乐,让学生聆听。

•老师问学生:这段音乐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可以用一两个词形容一下。

•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如何通过绘画来表达。

2. 学习绘画技法•老师详细介绍线描、涂色等绘画技法,并配以实际案例进行展示。

学生边听解说,边进行模仿练习。

3. 画音乐•老师再次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画对这段音乐的画作。

学生可以自行选择画笔材料,但需要注意色彩表现与线条描绘。

•学生画作完成后,老师与学生共同欣赏回顾,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音乐感受。

4. 课堂总结•老师请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和自己的收获,对一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和讨论。

•老师强调音乐与绘画的联系,以及通过绘画表达对音乐的感受的方法和技巧,并鼓励学生多多实践和探究。

四、教学资源准备•音乐播放设备;•绘画用品(画笔、颜料、纸张等);•老师精心准备的绘画案例。

五、教学反思该节课从音乐和绘画的联系出发,让学生自主探究和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旨在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同时激发学生对音乐和绘画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过程中,我通过现实案例的展示和实践操作的方式,激发学生去观察和思考,以最小化的指导帮助学生建立自主表达的信心,让他们在自由和激情的氛围中收获满满。

但也需要承认,考虑到学生对绘画技巧和技法的熟练程度不同,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重视是非常关键的。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通过查看其他音乐绘画作品的分享和讨论来加深对该主题的认识和理解。

五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16课时 画音乐 | 浙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16课时 画音乐 | 浙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16课时画音乐|浙美版1. 教学目标•学习如何用笔触、色彩表现音乐;•了解音乐和绘画之间的联系。

2. 教学准备•黑板、彩色粉笔、白纸;•绘画工具:水彩笔、彩色铅笔、颜料等。

3. 教学重难点•如何表现音乐的节奏和情感;•如何将音乐的节奏和情感转化为绘画的形式和色彩。

4.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音乐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让学生讨论这段音乐的特点和感受,为后面的绘画活动做准备。

(2)讲解通过画板上的示范,讲解如何用不同的笔触、线条以及色彩表现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同时,让学生了解一些音乐和绘画之间的联系,如:颜色的选择、线条的粗细和长度等等。

(3)练习要求学生在自己的纸上,根据老师声音演奏的音乐创作画作。

并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作品时,把握自己的作品表达的音乐精髓。

(4)总结让学生在课堂末尾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分别展示自己的画作,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验。

5.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估他们是否理解了画音乐的方法,是否能够通过作品表达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同时,可以通过学生的交流与分享,评估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

6. 作业要求学生回到家,选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根据这首音乐创作一幅画作,并写一篇作文,描述自己创作画作的过程和感受。

7.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一些画家的作品,了解其他人使用不同的画法和风格表达音乐的方法。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尝试使用其他艺术形式例如诗歌等与音乐互动。

8. 教学反思这节课是一堂比较有创意和趣味性的美术课。

学生在课堂中表现比较积极,并且创作出了一些比较有特色的画作。

在之后的教学中,可以不断引导学生通过多样的方式去发现音乐和视觉艺术之间的联系。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时 画音乐|浙美版( 2014秋)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时 画音乐|浙美版( 2014秋)

《画音乐》教案教学内容:浙美版五年级上第16课教材简析:本节课是浙美版版小学美术第9册第16课内容,教材通过大量的名家作品与学生作品的展示,使学生体会到不同音乐作品带来的多元感受,还让学生从中了解绘画作品中点、线、面与色的艺术表现力,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又启发学生创作的灵感,教材还提出了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欣赏、思考的同时,学会简单的表现手法。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说出不同音乐的感受,具备一定的绘画能力,很难用绘画完整表达所感受到的音乐,尤其是表现画面感受中存在很大的难度,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将绘画与音乐结合,运用绘画表现音乐。

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色彩的冷暖变化、块面变化、线条变化等方法,表现音乐的节奏和感情。

2、经历作品的欣赏,辨析过程,了解抽象绘画作品中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表现能力。

3、通过欣赏音乐、画音乐、增强学生审美能力,感受音乐与美术的艺术之美。

教学重点:运用点、线、面、色彩等美术语言表现音乐的节奏和情绪。

教学难点:运用合适的表现手法表现音乐的画面。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乐器、色卡(学生)油画棒、水粉颜料、彩笔,绘画纸等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1、用肢体语言表现点、线、面师:同学们,听说我们班表现力特别强,愿意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吗?请全体起立,注意听要求: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图形,你们用身体和动作表现出来,看谁表现得最形象。

分别板书:学生分别表示老师板书的图形小结: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同学们用形象的肢体语言表现了点,线,面这些美术语言。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通过用肢体语言形象的表现基本的绘画图形,为后面的绘画创作做好铺垫)2、刚才我们表现了点线面这些美术语言,接下来请大家举起你的右手,跟着老师的音乐,舞动舞动吧。

3、听音乐,用线表现出来教师葫芦丝吹奏《竹林深处》《瑶族舞曲》片段,生边听边画。

展示学生作品生评价作品小结:你们也表现出刚才这两段音乐了吗?原来呀,音乐不仅可以用来聆听、欣赏,用舞蹈来表现,还可以用来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画音乐。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 课时 画音乐| 浙美版(2014秋)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 课时 画音乐| 浙美版(2014秋)

五年级上册《画音乐》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训练学生运用点、线、面、色彩等美术语言,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能用蜡笔水粉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觉。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音乐和美术作品的欣赏,感受音乐与绘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不同音乐作品给我们的不同感受,了解绘画作品中点、线、面、色彩的艺术表现力。

教学过程:课前游戏:“小苹果线舞”一、导入都说“画”是用眼睛看的旋律,而“音乐”是用耳朵听的色彩。

艺术是相通的。

今天就让我们开启缤纷多彩的音乐之门,舞动手中的画笔,一同感受“画音乐”的无限乐趣。

(板书:画音乐)二、学会用点、线、面、色彩画音乐1.首先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聆听一段音乐。

(播放《茉莉花》)它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你来说一说。

这首《茉莉花》,如果让你用线条来表现,你会选择什么线呢?(请两位同学用粉笔在黑板上画)2. 请大家再来聆听一首歌曲。

(播放《精忠报国》)请大家放下手中的画笔,刚才同学们都画出了自己的感受,黑板上的这两张画你觉得哪一张表现这首音乐更合适一些?3.播放《将军令》学生谈表现方法。

4.下面我们再来聆听一首歌曲(播放《百老汇爵士乐》)。

我们也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

你是怎样怎样表现这首歌曲?(请2位同学谈)荷兰抽象画家蒙德里安也把这首歌曲画下来了,我们一起看看他是怎么画的。

(出示:蒙德里安《百老汇爵士乐》)你发现它是如何表现这首歌曲的?(3到4人谈)三、师范画1. 这些丰富多变的点、线、面和色彩都可以用来表现音乐的节奏与情感,真是非常有趣!老师也想学学大画家,动手画画音乐,你们愿意给老师提一些好的建议吗?好。

2.不同的音乐,我们的表现方式也可以有所不同。

以下有四首歌曲,请同学们分辨一下它们与哪一张画交朋友比较好一些。

(每首请一位学生连线练习)四、学生创作今天我们学会了用点、线、面、色彩,来画音乐,下面请大家拿出纸,就用蜡笔与水粉将你最喜欢的音乐片段表现出来。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 课时 画音乐 |浙美版(2014秋)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 课时 画音乐 |浙美版(2014秋)

画音乐【教材分析】艺术是相通的。

耐“看”的音乐是深得到艺术真谛的音乐,动“听”的绘画是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绘画。

在艺术王国里,绘画和音乐是关系亲密的好兄弟。

很早以前,艺术家们就在尝试“音乐能否不用通过音符,而用别的方式来表达”,于是,音乐向绘画借来了“音色”,绘画向音乐借来了“调子”,人们用色彩的旋律、点线的节奏表达着听音乐的感受。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欣赏绘画与音乐作品,初步了解抽象画大师——蒙德里安抽象画的艺术风格,探究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块等美术语言表现音乐的节奏和情绪,引导学生把听觉意象转换为视觉形象,见之于不见,从乐曲中“听”出画境来,以蒙德里安式的视觉形式传达音响效果,使线条有节奏,色彩有音阶,图形有乐感。

【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已有一定的感受力,能够体会出音乐中所表达的某种情感。

他们对抽象画也有了初步的接触,知道了浅显的抽象画中点、线等形式元素。

但是对音乐与绘画两者的关系似乎从来没有去联想过,也很难理解他们之间的互通性。

因此,本课要通过的音乐作品与美术作品的欣赏,体会音乐、绘画所表达的各种情感,找出两者的共通点,学生充分理解音乐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从而感受音乐与绘画的互通性。

在培养学生对听觉美和视觉美的真切感受与不同音乐作品给我们的不同感受的同时,要使他们了解绘画作品中线与色彩的艺术表现力,学习选用合适的线与色彩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情绪和节奏的感受。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知蒙德里安抽象画的艺术形式,初步掌握运用抽象画表达音乐的节奏和情绪。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名作(音乐和绘画)的欣赏,学会用线条和色块2大抽象画元素表现音乐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音乐和绘画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听觉美和视觉美的真切感受。

引导学生吸纳艺术的多元形态,感受艺术的融合、贯通带来的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达到艺术教育的审美目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抽象画的艺术形式表现音乐的节奏和情绪。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块2大美术语言表现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音乐》教案教学内容:浙美版五年级上第16课教材简析:本节课是浙美版版小学美术第9册第16课内容,教材通过大量的名家作品与学生作品的展示,使学生体会到不同音乐作品带来的多元感受,还让学生从中了解绘画作品中点、线、面与色的艺术表现力,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又启发学生创作的灵感,教材还提出了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欣赏、思考的同时,学会简单的表现手法。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说出不同音乐的感受,具备一定的绘画能力,很难用绘画完整表达所感受到的音乐,尤其是表现画面感受中存在很大的难度,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将绘画与音乐结合,运用绘画表现音乐。

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色彩的冷暖变化、块面变化、线条变化等方法,表现音乐的节奏和感情。

2、经历作品的欣赏,辨析过程,了解抽象绘画作品中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表现能力。

3、通过欣赏音乐、画音乐、增强学生审美能力,感受音乐与美术的艺术之美。

教学重点:运用点、线、面、色彩等美术语言表现音乐的节奏和情绪。

教学难点:运用合适的表现手法表现音乐的画面。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乐器、色卡(学生)油画棒、水粉颜料、彩笔,绘画纸等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1、用肢体语言表现点、线、面师:同学们,听说我们班表现力特别强,愿意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吗?请全体起立,注意听要求: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图形,你们用身体和动作表现出来,看谁表现得最形象。

分别板书:学生分别表示老师板书的图形小结: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同学们用形象的肢体语言表现了点,线,面这些美术语言。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通过用肢体语言形象的表现基本的绘画图形,为后面的绘画创作做好铺垫)2、刚才我们表现了点线面这些美术语言,接下来请大家举起你的右手,跟着老师的音乐,舞动舞动吧。

3、听音乐,用线表现出来教师葫芦丝吹奏《竹林深处》《瑶族舞曲》片段,生边听边画。

展示学生作品生评价作品小结:你们也表现出刚才这两段音乐了吗?原来呀,音乐不仅可以用来聆听、欣赏,用舞蹈来表现,还可以用来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画音乐。

板书课题——画音乐(设计意图:用最简单的线条表现出音乐的快慢节奏,让学生充分感知音乐是可以用绘画来表现的。

)二、探究新知1、用图形表现声音的大小。

用画不仅可以表示音乐不同的情绪,那么声音的大小可以表现吗?教师用(口琴)吹奏两段旋律一样,声音响度不一样的乐句。

组织学生交流小结:第一句声音比较小,第二段声音比较大。

如果要你选择黑板上的图形来表现你所听到的声音,你喜欢用什么图形来表师呢?(生交流,师示范)师:如果用这样一根横线表示第一段,第二段可以用怎样表示?师:如果用一个小点表示第一段,第二段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师:如果用一个小三角形表示第一段,哪第二段可以用来表示?小结:声音的大小可以用“点、线、面”以及面的变化来表现,其实我们还可以色彩来表现声音。

(设计意图:浅显易懂地让学生明白音乐的大小与点线面的表示方法)2、用色彩表现音乐的情绪。

其实,音乐还可以用不同的色彩去表达。

A:师听音乐并示范用电脑白板作画下面让我们再来听一首曲子《天鹅》,老师想用绘画方式表达对这段音乐的感受,请看播放音乐教师示范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老师的示范,对用图形和色彩相结合表现音乐的方法有初步的感知)B:组织学生交流表现手法老师表现了一只怎样的天鹅?歌曲是一个怎样的情绪?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忧伤孤独端庄娴静优美舒展高雅忧郁......)为了表现这种情绪,老师用了哪些色彩?结合学生回答,师贴色卡(蓝,灰,浅蓝,深绿)C:小结表现手法通常情况下,我们用,蓝,灰,浅蓝,深绿,等,这些冷色调去表现忧伤,优美,孤独......的情绪。

师:听着这首曲子,我仿佛看见在夕阳西下,一只幼小的天鹅在寂静的湖面上,伸长脖子等待着妈妈的归来,它有一点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我也仿佛看见她独自一人在优雅地舞蹈,嬉戏,老师想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音乐情绪。

D:欢快歌曲的表现手法欣赏乐曲师:这首《金蛇狂舞》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组织学生交流,(板书)(欢乐,喜悦,热烈...)你觉得哪些色彩可以表现这种欢乐,高兴,喜庆的情绪比较合适?组织学生交流小结:我们通常用红,橙,黄,粉红,等这些暖色来表现这种欢快的情绪,师贴色卡。

(设计意图:用两个反差很大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不同的情绪色彩,学会用不同的色彩表现不同的情绪)3、欣赏作品,深入认学习如何用绘画语言表现音乐A:《第一幅水彩抽象画》展示作品学生自主欣赏组织学生交流师小结:康定斯基在1910 年创作了第一幅抽象水彩画作品,此画被认为是抽象表现主义形式的第一例,标志着抽象绘画的诞生。

画中,我们看不到可以辨认的具体事与物,画家摒弃了绘画中一切描绘们能感受到音乐一样的流动性。

作者让点、线、面处于急速的运动状态之中,画面中,我们能够看到一团团大大小小的色斑和扭曲、变形,激荡的线条。

画家对整个画面造成了一种如同梦幻般的效果,笔触轻盈、快乐,一切都没有规律性.B:欣赏《百老汇的爵士乐》听赏说你觉得百老汇是怎样的?(繁华,欢快,自由,还有淡淡的忧伤)师小结:画面中,我们看见了无数小方色块,组成了一条条彩线。

他们快乐、明亮,生机勃勃且充满音乐感。

既充满节奏感,又仿佛夜幕下百老汇街道上不灭的纵横闪烁的霓虹灯,我想同学们从这个作品中感受到了更多的明快和跳跃。

(设计意图:用大师作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强化点线面以及色彩对于音乐的表现力)C:欣赏其他音乐绘画作品及学生作品PPT展示作品,生快速浏览三、创作展示1、创作作品好了,我们大家了解了这么多点线面以及色彩与音乐的关系,想不想自己也有一张美术家一样的作品?大胆想象,利用点线面及色彩大胆表现吧。

播放音乐《》学生绘画,师巡视辅导。

2、展示欣赏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自评、互评后师小结点评师:谈谈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表现出音乐的节奏和情感的?师:看着同伴的作品,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总结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四、总结拓展1、组织学生谈收获2、再次欣赏作品,总结全课师播放配有音乐的作品师:艺术是相通的,也是可以融合的。

在音乐的陶怡与渲染之下,相信我们会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有了灵感,有了绘画的表现,音乐更有它灵性和个性。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班一定会涌现出像康定斯基、蒙得里安那样更加优秀的艺术家。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谈收获,将基本的表现手法进行简单的总结,再次将音乐与绘画进行欣赏,感受艺术的融会贯通,感受艺术之美,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将学习拓展到课外生活。

)板书设计:画音乐冷色调暖色调《画音乐》教学反思习水县东皇第三小学赵永亮本课是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通过大量的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的欣赏,体会不同音乐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了解绘画作品中点、线、面(形状)与色彩的艺术表现力,学习选用合适的色彩和点线准确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本课我采用学生游戏导入,以老师说线条,图形,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打开同学们对线条的感受之门,让他们探究了美术的基本语言点线面,为后边的音乐绘画创作作好了铺垫。

接着就以《竹林深处》《瑶族舞曲》片段分别给同学们欣赏了两种不同情绪节奏的旋律,找找对音乐的感觉,并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出来。

第一首是轻柔缓慢的《竹林深处》,接下来是热烈欢快的《瑶族舞曲》片段,这两首曲子差别很大,放在一起做非常明显让他们感受音乐的情绪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线条去表现。

声音的大小也可以用线条的粗细、图形的大小去表示。

为此我由浅入深地让学生感知了点线面可以变现声音情绪,以及大小。

除了可以用画线的方法表现音乐,还可以用什么表现?我开门见山地说出了色彩,并播放音乐《天鹅》,并在3分钟的时间里面,运用电脑软件,现场作画,用一些冷色表现了一只忧伤孤独的天鹅,这一个环节是我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学生也没有想到老师会有如此一招,而且现场效果画面感特别强,当音乐声音停止的时候,一幅冷色调的绘画作品就呈现在学生们的眼前,而且学生们在聆听音乐的时候看得津津有味,很容易看出老师所表现的画面色彩,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当音乐停止的时候,绘画作品也就完成了,现场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我趁热追击引导学生根据听赏的感受,忧郁悲伤的音乐用什么色彩色彩表现出来。

学生很轻易就知道答案,再接着的《金蛇狂舞》,学生顺势就知道用什么色彩去表现了。

接着是大师作品欣赏,教材中的《第一幅水彩抽象画》《百老汇的爵士乐》,让他们欣赏感受大师们是如何用他们的点线面和色彩去变现音乐的,这对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后面的表现力,创作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再后来的音乐绘画作品浏览,增加了他们的视野,可以说是循序渐进,层层推进,为学生的创作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我通过课件的展示,亲身用乐器的演奏让学生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到音乐与点线面的具体表现,又以现场示范,大师作品欣赏典型表现来延伸和拓展学生的思路。

而且整节课,把音乐与美术有效整合,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表现力和创作欲望,并能够大胆地用点线面来表现音乐的情绪及旋律节奏。

谈及色彩和笔触的表现。

在学生表现的作品中大多数学生能很好地表现音乐感受,更出现了一批用色、用线条、以及用钢笔比较大胆的创意作品,通过色彩和线条、肌理的结合真正地感受了音乐和绘画结合的美。

学生的思维有效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创造能力有效得到提高,原来音乐也可以这样来表现。

当然这节课也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比如学生的绘画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基本表现能力有所欠缺,心中的所想不能够完美呈现,还有对中性色彩的解读还没有明显参透,大师作品解读还不够高度,下来我会加倍努力,尽力而为,不断提升自我,力求一个更加完美的一节《画音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