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理解父母教学设计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四年级道法《爸爸妈妈多辛苦》教学设计

四年级道法《爸爸妈妈多辛苦》教学设计

四年级道法《爸爸妈妈多辛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体会爸爸妈妈的辛苦,懂得感恩和体谅。

2. 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希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增进亲子关系。

二、教学重点:1. 感受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和辛劳。

2. 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真正理解父母的期望和希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增进家庭感情。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

2. 学生准备:家庭照片、父母工作或生活照片、与父母互动的回忆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关于父母为了孩子付出辛劳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 学习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父母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父母的辛苦。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希望,并讨论如何更好地与父母沟通。

3.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与父母的互动经历,学习如何更好地与父母沟通,掌握沟通技巧和方法。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辛苦和期望,加深对父母的理解和尊重。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内容,强调父母的辛苦和期望,呼吁学生尊重父母、感恩父母。

6.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向父母表达感激之情,并与父母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了解父母的期望和希望,增进亲子关系。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父母的辛苦和期望,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增进亲子关系。

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不够深入或情感表达不够充分的问题,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情感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父母多爱我》优秀教学设计+导学案

《父母多爱我》优秀教学设计+导学案

《父母多爱我》优秀教学设计+导学案父母多爱我【教学目标】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成长付出了许多心血,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知道要与父母多沟通,学会体谅和理解父母,培养学生感恩父母,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特爱。

2.引导学生理解父母、体谅父母。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父母、体谅父母。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一、渲染氛围,课前体验(播放音乐)同学们,课前我们听的歌曲,歌名就叫《宝宝树》。

表达了一家人相亲相爱的温馨和快乐。

同学们,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

我们开始吧!二、观看短片。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静静地观看一部短片(《世上只有妈妈好》片段)。

2.同学们,你们从短片中看到了什么?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3.是的,我们每个同学从妈妈肚里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再到蹒跚学步,咿呀学语,直到现在已经成长为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都浸透着爸爸妈妈对我们无私的爱。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共同感受、回味父母的疼爱。

板书课题“父母多爱我”。

三、讲故事1.出示多媒体课件:小朋友们,这颗树叫“爸爸妈妈的爱”,用心想一想,爸爸妈妈每天都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把他们做的事记录在叶子上,现在就来填一填吧!教师活动:给予学生5分钟思考并填写,填写完之后让部分同学说说自己填的内容,教师予以点评。

2.在我们的成长的过程中,不仅仅在生病的时候,还有很多时候,爸爸妈妈温暖而深情的目光始终追随着我们,他们总是在背后默默地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

接下来我们看下书本阅读角里的小故事《妈妈喜欢吃鱼头》,说说你看之后的想法,妈妈和外婆真的爱吃鱼头吗?她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3.从你们的神情中,老师看得出你们一定想到了很多很多,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令你感动和难忘的故事吗?先把你的故事在四人小组中跟同学说说,等会儿再推荐小组中的一个同学讲给全班同学听听。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案
教材内容
本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了解父母的日常生活;2)感受父母的辛劳和付出; 3)理解父母的爱;4)学会感恩和回报。
教学目标
03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父母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理解 父母的辛劳和付出。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感受和理解的能力,以及 表达感恩之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培养学生的感恩 之心和家庭责任感。
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强化家校合作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引导 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品德与社会 教育,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THANKS
学生自我评价
我更加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以后会更加珍惜他们的 劳动成果。
我学会了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以后会更加主动地关心 他们。
通过这节课,我更加懂得了感恩和回报的重要性。
家庭作业布置
01
请学生回家后,主动与父母交 流,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
况,并记录下来。
02
请学生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 的事情,如捶背、倒水、洗碗
等,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03
请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 更好地表达对父母的爱,并写
下自己的计划。
06
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
情感引导
通过引导学生分享家庭故事,有效 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了学 生对父母的理解和感恩之情。
互动环节
设置了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 使学生积极参与,加深了学生对课 堂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确保沟通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干扰, 选择合适的时间段,如晚饭后或周末。
实施沟通计划
01
积极倾听
在沟通过程中,认真倾听父母的 观点和感受,不打断他们的话,

小学群文阅读《理解父母的关爱》教学设计

小学群文阅读《理解父母的关爱》教学设计

小学群文阅读《理解父母的关爱》教学设计简介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使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帮助小学生理解父母对他们的关爱。

通过阅读与讨论,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父母的爱与关心,并学会感恩和珍惜父母的关爱。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父母的关爱-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引导学生表达对父母的爱与感谢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群文阅读1. 将《理解父母的关爱》群文阅读材料分发给学生。

2. 学生在课堂上独立阅读材料,并在阅读过程中标记出重要信息和有趣的细节。

第二课时: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5-6人。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发言人,对于阅读材料中的问题和感受进行讨论,并收集每个成员的观点和见解。

3. 每个小组发言人汇报小组成员的观点,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

第三课时:感恩与表达1. 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并写下几条感恩之心。

2. 学生可以选择将感恩之心写成信的形式,或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向父母表达对他们的爱和感谢。

3. 学生可以选择在班级内部分享他们的感恩之心和表达方式。

教学评估-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阅读和讨论过程中的积极性和表现。

- 回答问题:评估学生对于阅读材料中问题的回答是否准确和深入。

- 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感恩与表达活动中的表述能力和情感表达。

教学资源- 《理解父母的关爱》群文阅读材料- 小组讨论问题指导扩展活动-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群文阅读材料,继续探讨关于家庭和亲情的话题,并进行类似的讨论和表达活动。

以上为小学群文阅读《理解父母的关爱》教学设计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父母的关爱,并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教案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教案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在心中的重要性,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

2. 培养学生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

2. 培养学生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关于父母的图片、视频等。

2. 教学素材:关于孝敬父母的故事、诗歌等。

3. 小组讨论话题:如何回报父母的关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1 出示课件,展示父母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父母的感觉。

1.2 教师分享自己的父母故事,引发学生对父母的思考。

2. 新课导入:2.1 介绍父母在心中的重要性。

2.2 讲解孝敬父母的意义和方法。

3. 案例分析:3.1 出示关于孝敬父母的故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4. 小组讨论:4.1 出示小组讨论话题,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5. 情感升华:5.1 出示课件,展示父母付出的图片,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

5.2 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6.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孝敬父母的观念。

6.2 布置作业:回家后,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父母在心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大多数学生能够表达出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但在如何与父母沟通方面,部分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沟通技巧的指导,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七、作业设计:1. 回家后,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2. 观察父母一天的生活,了解他们的辛劳,并与父母分享自己的感受。

3. 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孝敬父母,制定一个具体的行动计划。

八、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对父母的表达是否真诚等。

3. 行动计划执行情况:跟踪学生在家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真正将所学应用于实践。

3.1理解父母

3.1理解父母

1.2我和我的父母
观点不同 不理解
唠叨
干涉
代沟 难沟通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哪些关心、爱护的方式会让我们感到不自在?
1.3你和你父母属于哪种关系
亲密和谐型
互相信任、 亲密和谐
冲突频发
矛盾冲突型
亲子关系的类型
关系疏离型
关系疏离、 冷漠
小结
人们日常所犯的最大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
对亲密的人太苛刻,把这个坏习惯改过来,则天下
你如何对待父母的“唠叨”?
向父母正面反馈,亲子间有较好的 互动,有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发展。
与父母产生正面冲突,容易引起亲 子之间的隔阂,影响亲子关系。
积极反馈
没有反馈
言行顶撞
回避父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没有给予父母反馈,向父母表达了一种 拒绝沟通的态度,亲子间不能建立有效的沟 通,反而会增加父母“唠叨”的频率。
避免了正面冲突,但是却关闭了亲子之 间的沟通之门,不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失眠、情绪易波动、 暴躁、抑郁、身体健 康状况、工作压力、 家庭压力……
青春期变化:
自我意识增强、渴望 被尊重、追求独立与 自由、易冲动、情绪 不稳、压力增大、矛 盾冲突增多……
2.3 理解父母要素2
父母也有自己的难处,发生矛盾时多考虑一下,爸妈的不宜,和 自己是否存在错误。
2.3理解父母要素3
基础模块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教学课件
第7课 珍惜亲情 理解父母
一 情景导入——我和我妈 二 怎样才能理解父母 三 爆改剧本,体验理解父母 四 作业
一、情景导入——我和我妈
1.1我和我的父母—情景分析1
妈,这个周末我跟班里同学 小张约了一起去打羽毛球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展开,采用生活情景教学,让教学走进学生生活,这才
能达到育人目标。
描述一下自己所站的立场。让其他孩子在一旁观看之
教学过程 后,说说谁是谁非。教师在此基础上,做一些总结和提
升。接着,我会给学生看一则父子之间因为说脏话导致
拔枪互射,最终导致一个死亡,另一个进监狱的惨剧。
用血淋淋的现实直击学生内心,告诉学生要多理解父
母,不要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
首先,我在网上找了一个关于感恩父母的动漫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和理解父母为自己付出
的辛劳,主动与父母沟通,并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和长
辈。
能力目标:学会解决与父母之间的误会和矛盾,提 教学目标
高与父母平等沟通的能力。
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亲子冲突”处理不当的危害,
了解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了解和掌握一些与父母沟
通的基本技巧与方法。
学生学习能
在本课中,对学生来说,知识层面不存在认知障碍,
入,温馨又有感染力,帮助学生想起与父母相处的点点
滴滴,更好地过渡到课文之中。其次,我模仿网上与父
母发生冲突的情景短剧改写了一个符合当地学生的剧 课例研究综
本,并提前找学生演练。最后,我找了一则关于孩子与 述
父母发生冲突酿成大祸的时事新闻来警醒学生。我认为
在高效课堂的背景下,课堂教学应该能围绕学生的生活
力分析 无非就是孝敬父母,理解父母的知识。但是困难之处在
于学生很难将知识上升到行动之中,所以本课我采用了
情景体验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来学习本课。
教学策略选
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择与设计
在爱的冲突环节,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我在课前
提前让三个学生准备情景剧,父母和孩子之间因为生活

初中政治《父母》教案

初中政治《父母》教案

初中政治《父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

2. 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情感,让他们懂得尊重和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3.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二、教学内容1. 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作用2. 孝敬父母的原因和意义3. 如何孝敬父母4. 与父母沟通的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作用,理解孝敬父母的意义,学会与父母沟通。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付出,激发他们的孝敬之情。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孝敬父母的原因和意义,以及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付出,激发他们的孝敬之情。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孝敬父母,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责任和付出,从而培养他们的孝敬之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

3. 分析孝敬父母的原因和意义,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孝敬父母,以及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4. 教授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5.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付出,激发他们的孝敬之情。

6. 分组讨论如何孝敬父母,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他们的孝敬之心。

7.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孝敬父母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时刻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六、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父母的爱和付出的心得体会。

2. 制定一个孝敬父母的计划,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3. 与父母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这份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父母的重要性和孝敬父母的意义,培养他们孝敬父母的优秀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理解父母”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主题背景:
本次教学的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都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在这一时期,他们与父母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他们对父母的依赖感降低,也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对父母的管教开始有抵触情绪. 根据初中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设计了本次的主题班会。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事件通过小组以及全班学生互相交流,相互点评,使学生理解父母,学会与父母积极沟通的技巧。

活动目标:
1、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多侧面地认识父母,了解父母所承担的压力,克服逆反心理,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苦心。

2、体会父母对子女伟大无私的爱与付出,学会感恩。

3、让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处理好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评价设置:
1、通过观赏小品《父子发生冲突》、《长江七号中》父子相处的片段、以及一封
来自母亲的关于教育子女的迷茫的信,让学生互相交流,点评,有梯度的让学生逐步理解父母。

从而完成目标一。

2、学生交流搜集的关于父母对子女无私付出的事例,让学生体会父母之爱的无
私。

完成目标二。

3、在前两个活动的前提下,小组总结交流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活动准备
1课前填写调查表格
2、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电视、网络、书刊以及身边收集关于父母的爱的感人事件。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引出主题
老师播放的是什么歌?满文军的《懂你》,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是写给谁的吗?满文军在歌里唱到“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我要问同学们,你懂你的父母吗?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看看他们在想什么?
二、创设情境合作交流
(一)理解父母“爱的管教”学会换位思考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个小品,同学们看一看,他们身上有没有你和你父母的影子。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小品看完了,同学们你们和父母有没有类似的小矛盾?那么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同学们思考一下:
小品中小冰冒火的理由是什么?爸爸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交流:
小冰:和同学约好了时间来不及
爸爸:担心小冰的安全,保证小冰的休息时间
教师追问:
①从中可以看出什么?(爸爸是为小冰着想)
②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学生交流(预设):
A.干脆不去同学家了;(不到同学家做作业、看录像了,会导致对同学失信,自己也不满意,由此还会迁怒于家长)
B.按照家长的意思办,8点前到家;(按家长的要求做,这保证了安全和休息,可未必有时间看录像,自己和同学都不能尽兴)
C.先斩后奏,写完作业、看完录像再回来;(不理家长的要求,写完作业、看完录像再回来,这会让家长担心、着急,说不定到现场亲自捉拿;)
D.其他办法(与家长协商,双方都作些让步,可能双方都满意。


这样的事情肯定也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现在你回过头想想,父母为什么阻止你做你想做的一些事?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讲讲你和父母的冲突,在发生类似的事情是你应该怎样做?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
1、注意尊重父母对自己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2、在与父母交谈时要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和分寸
3、要主动和家长沟通,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尽管有时父母会做出一些让我们很不开心的事情,会使我们和父母发生争吵冲突,但最关心最疼爱我们的也还是父母,父母给予我们的只有爱。

也许有时候会因为其方式的不恰当回小小的伤害到我们年少的自尊,进而演化为冲突,但不管怎样,这都是“爱的冲突”他以为爱而产生,只要我们和父母互相沟
通,弄清楚分歧所在那么这些“冲突”也必将在爱中化解。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无论父母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都是以关心和爱为出发点,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比较,学会积极和父母沟通和换位思考。

(二)全面了解父母的生活压力,理解父母的难处,关心父母
学生活动:观赏视频《长江七号》片段:
小狄想要一个玩具,爸爸没有钱不让买,还打了小狄。

但是后来爸爸给小狄捡了一个玩具,送给他。

教师活动:请大家讨论思考
1)父子俩各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妥当?
小狄:不应该要超出父亲能力之外的玩具
父亲:不应该打小狄
2)你来猜一猜爸爸在打小狄时心里是怎样想的?
教师过渡:是呀,当父母确实没办法满足你们需要的时候,他们心理也是很难受的。

这个时候父母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可是这时的我们从来没有在这时候想一想爸爸妈妈的难处。

其实父母生活的压力也很大,下面就通过你调查的表格来全面了解自己的父母看看他们生活中面临的那些压力同学们拿出课前我让你们调查的表格:
教师提问:从你们调查的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回答
1)父母的工作时间长生活的压力很大
2)我们对父母关心的很少
教师小结:是呀,我们天天喊着升学压力大,可是我们从来没有想到过我们的父母他们要赡养老人、养育照顾子女、还要面对来自工作的压力,从来没有想过,他们是如何在这么多责任面前做到平衡。

或者说当这三方面有一个方面失去平衡时他们的心情会怎么样?甚至我们没有去关心过父母的生日是哪天?他们爱吃的食物是什么……。

教师提问:了解了这么多之后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交流:
1)不向父母提无理要求
2)当父母心情低落时向父母了解发生了什么事
3)勤做家务帮助父母承担责任
设计意图:以表格形式让学生课前调查,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父母的生活压力,理解父母的难处,学会关心父母。

(三)理解父母的迷茫,学会宽容
我们的爸爸妈妈不仅生活中有很多压力大其实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充满了迷茫,我这里有一封咱们同学家长的一封信:
我们来看看一位母亲的心里话
新新是在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下长大的,可是上了初中之后,与我们的交谈明显变少了,问他学校的事情他总是一句不知道就打发了我们,有的时候再问他,他就大发脾气。

我们心里着急可是什么办法也没有,前几天收拾房间时看见了他的日记本我便看了,没想到小新大发脾气,还说我侵犯他的隐私,然后一连几天都冷着脸不和我们说话。

我就不明白我是她的妈妈看看她日记怎么了?
说实话,我知道我的工作很忙,所以平时和孩子的交流也少,有的时候我甚至想放弃自己的职业,在家中一心一意的照顾她,但是我没有这个勇气,因为我觉得一旦我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可能我就不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那么对孩子来说,对自己来说,也未必好。

我们只有这一个孩子,我也在迷茫,如何教育孩子?对他爱的太多怕把她惯坏了,太少又怕孩子从小心里就形成对父母的阴影。

我告诉她要诚恳待人,宽宏大量,宁可吃亏也不要占别人的便宜(这是我小时候父母对我说的话),可是在告诫她的同时,心里也在犹豫,长大了被别人看不起,欺负了怎么办,缺乏了自信怎么办;我们也想在她迷茫的时候能用好的方法帮助他,他犯错的时候能够既不伤害他的自尊心又帮他改正错误,可是这个度实在是太难把握了。

我该怎么办呢?
教师提问:听了这封信你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交流:
1)父母并不是我们平时看到的那样坚强。

2)有时父母的教育方法会不恰当我们应该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设计意图:通过一封来自母亲的信让学生感受到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的迷茫,使学生进一步的理解父母,宽容父母。

三、情感升华,感受主题
父母给我们的爱是无私的,你知道哪些父母为儿女牺牲的事例。

想一想如果遇到同样的情况你的父母会不会这样做?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他们不仅“把爱全给了我们,把世界给了我们,在危险的的时候还把生命也给了我们”对于一个在危险时候能够为你付出生命的人,你有什么理由不去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呢?
下面我送给大家《三字经》我们齐读一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父母误会了我们被误解,不冲动,敬父母,多沟通。

父母生气骂我们不还口,心气平,劝父母,讲文明。

父母动手打我们打不该,莫效仿,思父母,好心肠。

父母说起来没完听唠叨,莫心烦,细思量,藏箴言。

所提要求遭拒绝提要求,莫过高,没满足,不计较。

自己有事要外出要外出,打招呼,让父母,免担忧。

自己出行在外地疼子女,思绪牵,在外时,报平安。

父母想打听情况对父母,无隐瞒,说见闻,听意见。

父母对我们批评对批评,不反感,有则改,无则勉。

父母夸奖好儿女受表扬,莫骄傲,上思过,胜良药。

我们不慎犯了错有错误,敢承认,听批评,得教训。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课前搜集的父母为孩子付出生命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伟大情怀,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并通过《三字经》总结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教师总结:
亲爱的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班会,希望能给你们一定的启发,父母对我们有权力和义务,我们也对父母有应尽的责任,希望从今天开始,你们能够比以前更加的理解父母,产生矛盾的时候可以在心里和父母互换一下位子,体会父母的心情,理解父母,谢谢!可以将自己准备的给父母的一封信,给父母,让父母知道你也爱他们。

“学会理解父母”主题班会
潘东
邵红敏
丛芳芳
界石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