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本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方案模板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二、课程简介: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本课程通过系统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程目标:1. 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计算方法和设计步骤;3. 熟悉机械设计的基本规范和标准;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5.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课程内容:1. 绪论1.1 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1.2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3 机械设计的基本步骤2. 平面机构2.1 平面机构的组成2.2 平面机构的类型和特点2.3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3. 凸轮机构3.1 凸轮机构的组成3.2 凸轮机构的类型和特点3.3 凸轮机构的运动分析4. 间歇运动机构4.1 间歇运动机构的组成4.2 间歇运动机构的类型和特点4.3 间歇运动机构的运动分析5. 螺纹连接5.1 螺纹连接的原理和特点5.2 螺纹连接的计算和设计6. 轴毂连接6.1 轴毂连接的原理和特点6.2 轴毂连接的计算和设计7. 带传动和链传动7.1 带传动和链传动的原理和特点7.2 带传动和链传动的计算和设计8. 齿轮传动8.1 齿轮传动的原理和特点8.2 齿轮传动的计算和设计9. 轮系9.1 轮系的组成和类型9.2 轮系的设计和计算10. 轴10.1 轴的类型和特点10.2 轴的设计和计算11. 轴承11.1 轴承的类型和特点11.2 轴承的设计和计算12.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12.1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的类型和特点12.2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的设计和计算13. 机械的平衡与调速13.1 机械的平衡与调速的原理和特点13.2 机械的平衡与调速的设计和计算14. 弹簧14.1 弹簧的类型和特点14.2 弹簧的设计和计算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机械设计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4.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技能。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

(2)熟悉常用的机械设计方法和技巧。

(3)掌握机械零件的基本选型和计算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2)具备机械零件选型和计算的能力。

(3)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机械设计的定义、目的、流程和方法等。

2.机械零件的选型和计算:轴承、齿轮、联轴器、弹簧等常见机械零件的选型和计算方法。

3.机械设计方法:结构设计、强度计算、运动设计、动力设计等。

4.CAD软件应用:学习并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加深对机械设计原理的理解。

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机械设计基础》等相关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资料,丰富教学手段。

4.实验设备: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进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参考模板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参考模板

南京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题目系(院)班级设计者指导教师年月日目录1:课程设计任务书。

1 2:课程设计方案选择。

2 3:电动机的选择。

3 4:计算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

4 5: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5 6:减速器传动零件的设计与计算(1)V带的设计与计算。

8 (2)齿轮的设计与计算。

13 (3)轴的设计与计算。

17 7:键的选择与校核。

26 8:联轴器的设计。

28 9:润滑和密封。

29 10:铸铁减速器箱体主要结构设计。

30 11:感想与参考文献。

32一、设计任务书①设计条件设计带式输送机的传动系统,采用带传动和一级圆柱出论减速器②原始数据输送带有效拉力F=5000N输送带工作速度V=1.7m/s输送带滚筒直径d=450mm③工作条件两班制工作,空载起动载荷平稳,常温下连续(单向)运转,工作环境多尘;三相交流电源,电压为380/220V。

④使用期限及检修间隔工作期限:8年,大修期限:4年。

二.传功方案的选择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方案如图所示:(画方案图)带式输送机由电动机驱动。

电动机1将动力传到带传动2,再由带传动传入一级减速器3,再经联轴器4将动力传至输送机滚筒5,带动输送带6工作。

传动系统中采用带传动及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采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三.计算及说明计算及说明 计算结果⑴电动机的选择①电动机类型与结构形式的选择对一般的机械运输,选用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安装形式为卧式,机座带底脚,电压380V 。

②电动机型号的选择 ⒈电动机的功率根据已知条件由计算得知工作机所需有效功率44610610 1.772.19450w w V n D ππ===⨯⨯⨯⨯⨯ r/min 72.19w n =因: 0.94w η=,则5000 1.79.0410*******.94w w w w F V p η⨯===⨯kw r/min 设:η1-联轴器效率=0.98(由表1-7); 9.04w p = η2-闭式圆柱齿轮传动效率=0.97 kwη3-V 带传动效率=0.96 η4-一对轴承效率=0.99 η-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P w -工作机所需输入功率 由电动机至运输带的传动总效率为221234ηηηηη⨯⨯⨯==0.960.970.980.99=0.894 η=0.894 则工作机实际需要的电动机输出功率为 010.11P =09.0410.110.894wP P KW η=== kw计算及说明计算结果根据P 0选取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 m ,使()01~1.310.11~13.14m P P ==kw⒉电动机的转速44610610 1.772.19450w w V n D ππ===⨯⨯⨯⨯⨯ r/min 72.19w n =因为V 带传动比b i 2~4=,齿轮传动比i 3~5g =,则 r/min(6~20)(433.14~1443.8)m w b g w w in i i n n n ==== kw由上述 P m ,n m 查表12-1得:选用P m =11kw ,n m =970 r/min Y160L-6 电动机的型号为:Y160L-6 型电动机 ⑵计算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① 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 97013.4472.19m w n n i ===n m :电动机的满载转速 n w :工作机的转速 ② 分配各级传动比 根据设计要求:i b <i g 故取 i b = 3.5 ,则 i b = 3.513.443.843.5g bi i i === 3.84g i =⑶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传动装置从电动机到工作机有三轴,分别为Ⅰ、 Ⅱ、Ⅲ、Ⅳ轴,传动系统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计 计算及说明 计算结果算如下:① Ⅰ轴(电动机轴)11111970/min 111195509550108.30970m m n n r P P kWP T N mn ======⨯=⋅② Ⅱ轴 (减速器高速轴)12213222970277.14/min3.5110.9610.5695509550363.89277.14b n n r i P P kWP T N mn ====⨯=⨯==⨯=⋅η=10.56③ Ⅲ 轴 (减速器低速轴)23232333277.1472.17/min3.8410.560.970.9910.14955095501341.7972.17g n n r i P P kW P T N mn η====⨯=⨯⨯==⨯=⋅4η=10.14④ Ⅳ 轴 (输送机滚筒轴)43434144472.17/min10.140.990.989.849.84955095501302.0972.17n n r P P kW P T N mn η===⨯=⨯⨯==⨯=⋅η=将计算结果和传动比及传动效率汇总如表1-1表1-1 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及说明 计算结果⑷ 减速器传动零件的设计与计算 ① V 带的设计与计算 ⒈ 计算功率 P C1.21113.2c A k p p ==⨯= kwK A :工况系数,查表的K A =1.2 P :电动机额定功率⒉选取V 带型号根据 13.2c p =kw 和小带轮转速1970/min n r =,由 图8-10可知,工作点处于B,C 型相邻区域,取 C 型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范例精选全文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范例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专业及班级:数控技术70511设计:xxx学号:************指导教师:日期:2006.12.25目录前言 (4)第1章选择传动方案 (5)第2章选择电动机 (6)2.1 电动机的选择 (6)2.2 输送机的输送量及功率计算 (6)2.3 电动机的功率 (6)2.3.1 螺旋输送机主轴上所需功率 (6)2.3.2 工作机所需的电动机输出的功率为 (6)2.4 电动机的转速 (7)2.5 传动装置总传动比 (7)2.6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运动参数 (7)2.6.1 计算各轴输入功率 (7)2.6.2 计算各轴转速 (7)2.6.3 计算各轴转矩 (8)第3章选择V带 (9)3.1 选择普通V带 (9)3.1.1 按照计算功率P c,选择V带型号 (9)3.1.2 带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尺寸 (9)3.2 初选中心距 (9)3.3 确定V带的根数 (10)3.4 计算紧张力 (10)F (10)3.5 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力R3.6 结构设计 (10)第4章传动设计 (11)4.1 选择高速级齿轮传动的材料及热处理 (11)4.2 强度计算 (11)4.3 确定选择齿轮传动的参数和尺寸 (11)4.4 验算齿根弯曲应力 (12)4.5 结构设计 (13)第5章轴的选择 (14)5.1 高速轴的设计 (14)5.1.1 选择轴的材料 (14)5.1.2 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14)5.1.3轴的结构设计,初定轴径及轴向尺寸 (14)5.1.4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14)5.1.5 高速轴段的长度确定 (16)5.2 低速轴计算 (17)5.2.1 计算轴上的力 (17)5.2.2 计算支反力 (17)5.2.3 作弯距图,齿轮作用力集中在齿宽中心 (18)5.2.4 轴输出转矩 T = 659000 (18)5.2.5 求最大当量转矩 (19)5.2.6 强度校核 (19)5.2.7 低速轴段的长度确定 (19)第6章联轴器的选择和计算 (20)参考文献 (21)前言机器一般是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装置组成。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方案模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等基础知识点。

2.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常见机械零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3. 学生能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流程和常用设计方法,如强度计算、选材、结构设计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零件制图,并能根据要求进行合理的尺寸标注。

2. 学生能够运用机械设计手册,进行零件的强度计算和选型。

3.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完成小组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素养,使学生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机械设计课程性质,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

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项目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实现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引言:机械设计概念、机械系统组成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 理解机械设计的定义和重要性。

- 掌握机械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2. 机械设计基础理论:- 力学原理:力的作用、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

- 材料力学:材料属性、应力与应变、扭转与弯曲。

- 机械制图:制图规范、视图表达、尺寸标注。

3. 常见机械零件及其设计:- 轴承与轴:类型、工作原理、设计计算。

- 传动系统:齿轮、带传动、链传动的设计与应用。

- 连接件:螺纹连接、焊接、铆接等的设计要点。

4. 机械设计流程与方法:- 设计流程: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试验验证。

- 设计方法:强度计算、选材、结构设计、可靠性分析。

5. 机械设计实践:- CAD软件应用:绘制零件图、装配图。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完整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完整版

零件CAD课程设计说明书及样本图装备制造系班级:姓名:学号:组号:日期:指导教师:零件CAD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题目…………….……………………………………. .第1页二、概述 (2)三、电动机的选择……………………………………….……. .第3页四、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第4页五、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第5页六、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6)七、轴的设计计算 (12)八、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20)九、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22)十、润滑的选择 (25)十一、联轴器的选择 (27)十二、轴承盖的选择 (27)十三、减速器箱体和附件设计 (28)十四、设计心得 (34)D2= df2-2δ=203.75mmD0=0.5(D1+D2)=145.88mmd0=0.25(D2-D1)=28.94mmn=0.5m=1.25mm设定腹板6个孔七、轴的设计计算(一)从动轴的设计计算已知:P4=2.6kw,从动齿轮转速96.41 r/min。

分度圆直径d2=222.5mm,单向传动,载荷平稳,工作时间两班制。

(1)选择轴的材料,确定许用应力查书表16—2得选用45钢,正火处理,硬度在170~217HBW,抗拉强度σb=600Mpa查书表16—4得许用弯曲应力[σ-1bb]=55Mpa (2)按扭转强度计算最小直径d≥C(P/n)1/3由书表16—3,C=118~107取C=115d2≥34.49mm考虑到轴颈上有一键槽,应将轴径增大3%,但因为从动轴传递的功率较小,故不用将轴径增大。

根据弹性套柱销连轴器TL6内孔直径取d2=35mm,查附表2—10。

选弹性套柱销联轴器(GB4324—1984)(3)轴的结构设计(a)确定轴上零件布置在箱中央,轴承对称地布置在两侧,轴在外轴端安装联轴器,齿轮以轴环和套筒实现轴向定位和固定,以平键联接和过盈配合H7/r6实现周向固定。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例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例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例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一门机械设计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轴承应用、机械结构设计、焊接技术与结构分析、机械应用与传动机构综
合设计等,目的在于通过实验课程,为学生培养良好的机械设计能力,使
学生具备从设计、制造到利用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学习到机械设
计的方法和流程,对机械设计和制造有深入了解。

二、课程目标
1、教会学生如何实现机械设计过程中的软件应用,并熟悉软件工具
的使用;
2、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流程,包括机械结构设计,机械元件及材料
等的选择和应用;
3、学习机械设计制造中的焊接技术及结构分析,理解机械传动机构
的工作原理及其各种组件;
4、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够独立或小组设计
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大纲
1、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
行机械结构参数化定义、机械结构能力仿真与验证;
2、轴承应用:了解轴承的类型及应用,学习轴承选型、轴承安装、
润滑、清洁与检测等;。

机械课程设计【范本模板】

机械课程设计【范本模板】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设计名称带式运输机减速器的设计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教学单位2015年1月5 日设计说明书运输机主轴上所需要的功率:传动装置的总效率:其中,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P13表3—1 ,V带传动的效率,闭式圆柱齿轮的效率(精度等级8),滚子轴承的效率,弹性联轴器的效率,工作机的效率所以:电动机所需功率: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P178的表17—7,取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3.选择电动机的转速:选择电动机同步转,满载转速.四、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及各级分配:工作机的转速:传动装置得总传动比:i根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P14表3-2V带传动比范围,圆柱齿轮传动比,电动机型号为Y112M-4P m=4KW取V带传动比:;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1.计算各轴的输入功率:电动机轴轴Ⅰ(高速轴)轴Ⅱ(中间轴)轴Ⅲ(低速轴)=0。

970。

983。

652.计算各轴的转速电动机轴高速轴Ⅰ中间轴Ⅱ低速轴Ⅲ3.计算各轴的转矩电动机轴高速轴Ⅰ中间轴Ⅱ低速轴Ⅲ4.上述数据制表如下:参数轴名输入功率P()转速n()输入转矩T()传动比效率电动机轴 4 1440 26.53 2 0。

96轴Ⅰ(高速轴) 3。

84 720 514.22 0。

96轴Ⅱ(中间轴) 3。

65 170.62 204.3轴Ⅲ(低速轴)3。

47 52。

5 631.21 3。

25 0.96五、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1.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① 确定计算功率根据《机械设计》P156表8—8,此处为带式运输机,载荷变动小,每天两班制工作每天工作8小时,选择工作情况系数② 选择V带型号根据《机械设计》P151图8—11表8—7 8—9,此处功率与小带轮的转速,选择A型V带,。

③ 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根据公式(=2)小带轮直径大带轮的直径④ 验证带速在之间。

故带的速度合适。

⑤ 确定V带的基准长度和传动中心距初选传动中心距范围为:,即,初定V带的基准长度:根据《机械设计》P145表8—2,选取带的基准直径长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及说明 结果一、设计任务书1、设计任务设计带式输送机的传动系统,采用带传动和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2、原始数据输送带轴所需扭矩 τ=950Nm输送带工作速度 ν=0.8m/s输送带滚筒直径 d =350mm减速器设计寿命为8年(两班制),大修期限四年。

3、工作条件两班制工作,空载起动载荷平稳,常温下连续(单向)运转,工作环境多尘;三相交流电源,电压为380/220V 。

二、传动系统方案的拟定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方案如图所示:(画方案图)带式输送机由电动机驱动。

电动机1将动力传到带传动2,再由带传动传入一级减速器3,再经联轴器4将动力传至输送机滚筒5,带动输送带6工作。

传动系统中采用带传动及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采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三、电动机的选择按设计要求及工作条件选用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卧式封闭结构,电压380V 。

1、电动机的功率根据已知条件由计算得知工作机所需有效效率KW FvP w 17.210008.035.09501000=⨯==设:η1—联轴器效率=0.97;η2—闭式圆柱齿轮传动效率=0.99η3—V 带传动效率=0.96η4—对轴承效率=0.99η5—输送机滚筒效率=0.96由电动机至运输带的传动总效率为8588.096.099.096.099.097.03534321=⨯⨯⨯⨯==ηηηηηη工作机所需电动机总功率KW P w53.28588.017.2P r ===η由表所列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中可以确定,满足Pm ≥Pr 条件的电动机额定功率Pm 应取为3KW计算及说明 结果2、电动机转速的选择根据已知条件由计算得知输送机滚筒的工作转速min /68.4335014.38.0100060100060r d vn w =⨯⨯⨯=⨯=π额定功率相同的同类型电动机,可以有几种转速供选择,如三相异步电动机就有四种常用的同步转速,即min /3000r 、min /1500r 、min /1000r 、min /750r 。

(电动机空载时才可能达到同步转速,负载时的转速都低于同步转速)。

电动机的转速高,极对数少(相应的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极对数为2、4、6、8),尺寸和质量小,价格也便宜,但会使传动装置的传动比加大,结构尺寸偏大,成本也会变高。

若选用低转速的电动机则相反。

一般来说,如无特殊要求,通常选用同步转速为min /1500r 或min /1000r 的电动机。

选用同步转速为 min /1000r 的电动机,对应于额定功率Pm 为3KW 的电动机型号应为Y132S-6型。

有关技术算据及相应算得的总传动比为:电动机型号:Y132S-6额定功率:3KW同步转速:1000r/min满载转速:960r/min总传动比:21.978电动机中心高H=132mm ,轴伸出部分用于装联轴器段的直径和长度分别为D=38mm 和E=80mm 。

四、传动比的分配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978.2168.43960===w mn n i由传动系统方案,分配各级传动比978.21522.598.321=⨯=⨯=齿带i i i五、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传动装置从电动机到工作机有三轴,分别为Ⅰ、Ⅱ、Ⅲ、Ⅳ轴,传动系统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计算如下:①Ⅰ轴(电动机轴):m in /9601r n n m ==KW P P r 53.21==m N n P T •=⨯==17.2596053.295509550111计算及说明 结果②Ⅱ轴(减速器高速轴)min /21.24198.3960112r i n n ===KW P P 43.296.053.21212=⨯=⨯=ηm N n P T •=⨯==21.9621.24143.295509550222③Ⅲ轴(减速器低速轴)min /68.43522.521.241223r i nn ===KW P P 38.299.099.043.22323=⨯⨯=⨯=ηm N n P T •=⨯==35.52068.4338.295509550333④Ⅳ轴(输送机滚筒轴)m in /68.4334r n n ==KW P P 29.297.099.038.23434=⨯⨯=⨯=ηm N n P T •=⨯==68.50068.4329.295509550444计算及说明 结果希望结构紧凑,由表8-4并参考表8-2a ,取1d d =140mm ,选取01.0=ε,则大轮的基准直径mm d n n d d d 6.551)01.01(14021.241960)1(1212=-⨯⨯=-=ε由表8-4取2d d =560mm 。

此时从动轮实际转速min /6.237min /56099.01409602r r n =⨯⨯=转速误差 %,5%5.121.24121.2416.237<=-合适④验算带速,/25/0.7/10006014096010006011s m s m s m d n v d <=⨯⨯⨯=⨯=ππ合适⑤初定中心距0a因 mm mm d d a d d 1400)560140(2)(221max =+⨯=+=mm mm h d d a d d 5.3815.103)560140(213)(2121min =⎥⎦⎤⎢⎣⎡⨯++⨯=++=先根据结构要求,取0a =600mm 。

⑥初算带的基准长度L 021221004)()(22a d d d d a L d d d d -+++=πmm ⎥⎦⎤⎢⎣⎡⨯-++⨯+⨯=6004)140560()140560(260022πmm 5.2372=由表8-1,选取带的基准长度Ld=2500mm 。

⑦实际中心距中心距a 可调整,则mm mm L L a a d 66425.23722500600200=⎥⎦⎤⎢⎣⎡-+=-+≈计算及说明 结果⑧小带轮包角12013.57180⨯--=a d d d d α003.57664140560180⨯--=001208.143>=,能满足要求。

⑨单根V 带所能传递的功率根据m in /9601r n =和mm d d 1401=查表8-2a ,用插值法求得Po=2.10KW 。

⑩单根V 带传递功率的增量0P ∆已知B 型V 带,小带轮转速m in /9601r n =,传动比41405601221====d d d d n n i查表8-2b 得:0P ∆=0.29KW 。

⑪计算V 带的根数LcK K P P P z α)(00∆+≥由表8-5查得K α=0.90;由表8-6查得K L =1.03,故62.103.190.0)29.010.2(6.3=⨯⨯+=z取z=2根。

所采用的V 带为B-2500×2.⑫作用在带轮轴上的力由式(8-17)求单根V 带的张紧力N qv K zv P F c 20)15.2(500+-=α查表8-8得 ,/17.0m Kg q =故N N F 9.2360.717.0)19.05.2(0.726.350020=⎥⎦⎤⎢⎣⎡⨯+-⨯⨯⨯=计算及说明 结果所以作用在轴上的力为N zF F 7.90028.143sin 9.236222sin 2010∑=⨯⨯⨯==α2、齿轮的设计㈠ 齿面接触强度计算① 确定作用在小齿轮上的转矩T 1mm N m N T •⨯=•=311021.9621.96② 选择齿轮材料、确定许用接触应力H σ【】 根据工作要求,采用齿面硬度≤350HBS 。

小齿轮选用45钢,调质,硬度为260HBS ;大齿轮选用45钢,正火,硬度为220HBS 。

由书P184表9-5的公式可确定许用接触应力H σ【】:小齿轮H 1σ【】=380+0.7HBS=(380+0.7×260)MPa=562MPa大齿轮H σ2【】=380+0.7HBS=(380+0.7×220)MPa=534MPa③ 选择齿宽系数a ψ:查书P185得a 0.4ψ=。

④ 确定载荷系数K :查书P183得K=1.4⑤ 计算中心距a[]321)1(48H a i KT i a σψ+=mm 3235344.0522.51021.964.1)1522.5(48⨯⨯⨯⨯+⨯=mm 2.187=⑥ 选择齿数并确定模数 取15428522.5,28121≈⨯===iz z z 则mm mm z z a m 06.2154282.1872221=+⨯=+=取标准模数(表9-1),mm m 5.2=⑦ 齿轮几何尺寸计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及齿顶圆直径mm mm mz d 70285.211=⨯==计算及说明 结果mm mm m d d a 75)5.2270(211=⨯+=+=大齿轮分度圆直径及齿顶圆直径mm mm mz d 3851545.222=⨯==mm mm m d d a 390)5.22385(222=⨯+=+=中心距mm mm d d a 5.227238570221=+=+=大齿轮宽度mm a b a 915.2274.02=⨯=•=ψ小齿轮宽度 因小齿轮齿面硬度高,为补偿装配误差,避免工作时在大齿轮齿面上造成压痕,一般1b 比2b 宽些,取mm b b 96521=+=⑧ 确定齿轮的精度等级 齿轮圆周速度s m s m n d v /88.0/6000021.2417014.36000011=⨯⨯==π根据工作要求及圆周速度,由书P172表9-3选用8级精度。

㈡ 轮齿弯曲强度验算① 确定许用弯曲应力 根据表9-7查得1[]F σ=140+0.2HBS=(140+0.2×260)MPa=192MPa2[]F σ=140+0.2HBS=(140+0.2×220)MPa=184MPa② 查齿形系数F Y ,比较/[]F F Y σ小齿轮281=z ,由P187表9-6查得F Y =2.56;大齿轮1542=z ,由P187表9-6查得F Y =2.18。

[]013.019256.211==F F Yσ[]012.018418.222==F F Yσ计算及说明因为11[]F F Y σ>22[]F F Y σ,所以应验算小齿轮。

③ 验算弯曲应力 计算时应以齿宽2b 代入,则MPa m bz Y KT F F 23211115.2289156.21021.964.122⨯⨯⨯⨯⨯⨯==σMPa MPa 1923.43<=,安全。

七、减速器轴的设计1、减速器高速轴的设计(1)轴的材料及热处理:选用45钢,正火处理,由书P259表12-1得:毛坯直径≤100mm ,硬度≤241HBS,抗拉强度600B σ=MPa,屈服强度355s σ=MPa,弯曲疲劳极限1275σ-=MPa(2)初算轴的最小直径min d ,并进行初步结构设计:由书P261表12-2查得C=118~1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