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数学建模竞赛章程(2017年修订版)

合集下载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作用浅析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作用浅析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作用浅析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由教育部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联合举办,每年九月底进行,自1993年推出以来获得全国高校广泛响应,参赛队数每年都在高速增长,至2004年参赛队数达到空前的6881队,参赛学生数超过两万人,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高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该项竞赛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推动高校数学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一、对学生而言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内容是:竞赛题目一般来源于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经过适当简化加工的实际问题,不要求参赛者预先掌握深入的专门知识,只需要学过普通高校的数学课程。

题目有较大的灵活性供参赛者发挥其创造能力。

参赛者应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一篇包括模型的假设、建立和求解、计算方法的设计和计算机实现、结果的分析和检验、模型的改进等方面的论文(即答卷)。

竞赛评奖以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正确性和文字表述的清晰程度为主要标准。

竞赛的形式是:大学生以队为单位参赛,每队3人,专业不限。

竞赛期间参赛队员可以使用各种图书资料、计算机和软件,在国际互联网上浏览,但不得与队外任何人(包括在网上)讨论。

内容和形式决定了大学生通过参赛数学建模竞赛,可提高如下8个方面的能力:1)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利用计算机求解数学模型的能力;3)面对复杂事物发挥想象力、洞察力、创造力、独立进行研究的能力;4)关心、投身国家经济建设的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5)团结合作精神及进行协调的组织能力;6)勇于参与的竞争意识和不怕困难、奋力攻关的顽强意志;7)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及自学的能力;8)撰写科技论文的文字表达能力。

如果学生获得赛区以上的奖,根据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第五条评奖办法的规定,全国与各赛区的一、二、三等奖均颁发获奖证书。

全国奖由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联合签章,赛区奖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厅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联合签章,竞赛成绩记入学生档案,对成绩优秀的参赛学生,各院校在评优秀生、奖学金及报考(或免试直升)研究生时应予以适当考虑。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简介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简介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简介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由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所有大学生的全国性赛事,自1992年至今已举办了27届,目前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在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基础性学科竞赛,近年来逐渐吸引其他国家高校学生参赛。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

2017年,来自全国34个省/市/区(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及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1418所院校/校区、36375个队(本科33062队、专科3313队)、近11万名大学生报名参加本项竞赛。

截止到2017年我校第十次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共获得获得国家一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2项,山东省一等奖20项、山东省二等奖21项,山东省三等奖5项,成功参赛奖40余项。

现对数学建模以及我校的组织工作做如下介绍,希望同学们能有所了解,可以从选报本学期的公共选修课《数学建模》开始,积极报名参加历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一、数学建模简介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面向全国高校所有专业大学生的一项通讯竞赛,从1992年开始,每年一届。

竞赛2007年开始被列入教育部质量工程首批资助的学科竞赛之一。

1.数学建模在科技、生产领域的重要性当需要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一个实际问题时,人们就要在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对象信息、作出简化假设、分析内在规律等工作的基础上,用数学的符号和语言,把它表述为数学式子(称为数学模型),然后用通过计算得到的模型结果来解释实际问题,并接受实际的检验。

这个全过程就称为数学建模。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的应用不仅在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且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向经济、金融、生物、医学、环境、地质、人口、交通等新的领域渗透,所谓数学技术已经成为当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建模协会章程

数学建模协会章程

四川大学数学建模协会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四川大学数学建模协会是在四川大学及数学学院指导支持下成立的,由四川大学团委及学生社团联合会管理下独立开展工作的校际社团。

本社团依照学校《社团联合会章程》和学院相关制度及本章程,自主开展工作。

第二条四川大学数学建模协会是以全校对数学建模有兴趣,希望获得相关帮助的同学为服务对象,进行数学建模竞赛辅导、讲座、经验交流等活动的非赢利自发性理论学习类团体第三条协会以“培养学生数学建模学习兴趣,提高同学逻辑思维、数理分析等相关能力,拓展数学视野”为宗旨,严格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学校纪律和团委的规定,遵守社会道德风尚。

第二章会员第四条申请加入本社团的会员,须具备以下条件:具有四川大学学籍(本科生、研究生);对数学建模学习等相关方面具有较浓厚的兴趣;承认本社团章程。

符合条件者经协会同意后即可成为数学爱好者协会的会员。

第五条会员享有以下权利:1.参加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2.享有协会的选举被选举权和表决权;3.对协会的工作提出批评建议和监督权;4.优先得到协会提供的服务和共享资源;5.有申请退出协会的自由。

第六条会员履行以下义务:1.遵守协会章程,执行协会的决议;2.维护本社团的合法利益;3.维护和增进会员间的团结协作;4.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及社团大会;5.积极向协会反映情况,提供相关资料、第七条会员长期不参加协会的会议和协会组织的活动,或有其他违反协会章程的行为,严重损害协会声誉的,协会有权根据情节对其进行处理,包括:批评、警告、劝其退出协会。

第八条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协会,并交回相关会员身份证明。

第三章组织机构第九条社团会长一名,副会长两名,秘书长一名,下设行政事务中心,数学建模竞赛辅导中心,中心主任1-2名,主任助理1-2名。

第十条各部门职权:会长、副会长及秘书长:1.商定例会召开时间;2.讨论并提出例会的议题议案;3.讨论、研究各部门提出的议题;4.批准吸收会员;5.讨论决定其它事项。

2017年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名单

2017年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名单

行标签计数项:队长所在学校东南大学474上海理工大学466同济大学464上海交通大学378上海大学31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8上海工程技术大学171华东师范大学146吉林大学144上海海事大学141山东科技大学13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122上海师范大学119郑州大学114上海电力学院106重庆邮电大学100宁波大学98北京大学90复旦大学90国防科学技术大学86辽宁石油化工大学79华北电力大学(保定)79东华大学78上海财经大学78西安交通大学76西北工业大学70南京师范大学67山东大学67东北石油大学66上海对外经贸大学64河海大学61南京大学60中国矿业大学58武汉大学58空军工程大学58华东交通大学58西安理工大学56三峡大学55南京理工大学54华北电力大学53陆军工程大学52西南交通大学51华东理工大学49曲阜师范大学49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49北京交通大学48中国石油大学(北京)47云南大学47青岛科技大学46中南大学45哈尔滨工程大学4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大连理工大学4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43南京邮电大学43天津大学43河南师范大学43北京邮电大学43重庆交通大学41华中科技大学41青岛理工大学41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40清华大学40桂林理工大学39武汉理工大学39火箭军工程大学38东北电力大学38重庆师范大学37哈尔滨理工大学37福建师范大学37昆明理工大学37广西大学37沈阳药科大学37西安建筑科技大学36中国海洋大学36中山大学36东北农业大学36江西财经大学36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3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3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32西南石油大学32重庆大学32燕山大学32海军工程大学32辽宁师范大学31安徽理工大学31上海海洋大学3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0大连民族大学3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30石家庄铁道大学29中原工学院29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29浙江理工大学28济南大学28电子科技大学28北方工业大学27华南理工大学27北京理工大学27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7陕西科技大学26云南财经大学26重庆理工大学25福州大学25长安大学25西安工程大学25西安邮电大学24江苏大学24后勤工程学院24东北大学24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3天津工业大学23西南大学2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2西安工业大学22长沙理工大学21太原科技大学21上海社会科学院21长春理工大学21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1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1合肥工业大学21大连交通大学20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20西安石油大学2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中北大学20苏州大学20河北工业大学19佳木斯大学19安徽大学19安徽财经大学19广西师范大学19湘潭大学19浙江大学19青岛大学18西华师范大学18北方民族大学18沈阳建筑大学18中国计量大学18浙江工商大学18河南理工大学18中国科学院大学17湖南大学17南京财经大学17长春大学17沈阳工业大学17吉林财经大学16云南师范大学16贵州民族大学16重庆科技学院16北京工商大学16南昌大学16长春工业大学16华侨大学15西北民族大学15兰州理工大学15湖北民族学院15沈阳工程学院15四川大学14河南大学14辽宁科技大学14江西师范大学14南昌航空大学14沈阳化工大学14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14北京信息科技大学14贵州大学14广东财经大学13华北理工大学13哈尔滨工业大学13太原理工大学13沈阳理工大学13山东理工大学13山东财经大学13温州大学12广东工业大学12辽宁工业大学12海军航空工程学院12安徽工业大学12湖北大学12南开大学12山东大学威海校区12厦门大学12武警工程大学11沈阳航空航天大学11兰州大学11内蒙古大学1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11宁夏大学11江西中医药大学11汕头大学11北京化工大学11湖南理工学院1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0河南工业大学10延边大学10北京建筑大学10苏州科技大学10湖北汽车工业学院10华中农业大学10南京工业大学10暨南大学10河北工程大学10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10湖南师范大学10大连海事大学10河北科技大学9空军预警学院9上海电机学院9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9吉首大学9空军勤务学院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9湖南科技大学9内蒙古工业大学9辽宁工程技术大学9江南大学9中国人民大学9浙江工业大学9西安财经学院9南华大学9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8新疆大学8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8黑龙江科技大学8云南民族大学8哈尔滨商业大学8北京工业大学8武汉纺织大学8吉林师范大学8武汉工程大学8伊犁师范学院8武汉科技大学8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8华南师范大学8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8山东师范大学8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8机械科学研究总院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8信阳师范学院8北京师范大学7北京物资学院7扬州大学7天津科技大学7北华大学7上海科技大学7北京石油化工学院7南通大学7重庆工商大学7东北财经大学7东华理工大学7北京联合大学7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7新疆财经大学7上海第二工业大学6四川师范大学6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6山西财经大学6天津财经大学6辽宁大学6中央民族大学6西京学院6华中师范大学6天津师范大学6装甲兵工程学院6河南科技大学6湖北师范大学6广州大学6闽南师范大学6北华航天工业学院6江西理工大学6中南林业科技大学6西北大学6浙江师范大学6江汉大学6防化研究院5浙江财经大学5赣南师范大学5杭州师范大学5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第五十六研究所5景德镇陶瓷大学5齐鲁工业大学5上海外国语大学5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5太原师范学院5西南科技大学5石河子大学5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5江苏师范大学5队长所在学校5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5大连大学5贵州财经大学5湖南农业大学5沈阳师范大学5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4常州大学4中国农业大学4福建农林大学4陆军军官学院4湖南人文科技学院4中国矿业大学(北京)4南京农业大学4沈阳大学4西华大学4内蒙古师范大学4华南农业大学4北京林业大学4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4河南农业大学4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4西南财经大学4中国人民公安大学4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院4淮北师范大学4华北水利水电大学4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4天津理工大学4聊城大学4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701所)4华东政法大学4深圳大学4安徽师范大学4淮阴师范学院3五邑大学3武汉轻工大学3东北林业大学3临沂大学3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3第三军医大学3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3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3河北大学3江苏科技大学3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3中央财经大学3湖南商学院3长春师范大学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3南京林业大学3福建工程学院3淮阴工学院3陕西理工大学3西北师范大学2安徽农业大学2兰州交通大学2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2中国航空研究院609研究所2海南师范大学2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2天津商业大学2沈阳农业大学2西南民族大学2中国航空研究院602研究所2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2重庆通信学院2北京科技大学2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2江苏自动化研究所2上海材料研究所2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四川理工学院2中国药科大学2澳门科技大学2中科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2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航天771所)2辽宁中医药大学2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云南农业大学2武警后勤学院2安徽建筑大学2黑龙江大学2内蒙古科技大学2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指挥学院2四川农业大学2山西师范大学2重庆三峡学院2天津城建大学2厦门国家会计学院2广东药科大学2黄冈师范学院2煤炭科学研究总院1天水师范学院1大连海洋大学1中国青年政治学院1山东建筑大学1青海大学1国际关系学院1塔里木大学1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1海南大学1山东工商学院1哈尔滨师范大学1温州医科大学1河北地质大学1牡丹江师范学院1北京电子科技学院1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1黔南民族师范学院1中科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1吉林农业大学1首都师范大学1电信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上海)1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1长江大学1新疆农业大学1北京外国语大学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1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1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1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1澳门大学1中国医科大学1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1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1河南科技学院1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1中科院金属研究所1第二军医大学1 (空白)总计10305。

2017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全(共4题)

2017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全(共4题)

2017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请先阅读“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A题CT系统参数标定及成像CT(Computed Tomography)可以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利用样品对射线能量的吸收特性对生物组织和工程材料的样品进行断层成像,由此获取样品内部的结构信息。

一种典型的二维CT系统如图1所示,平行入射的X射线垂直于探测器平面,每个探测器单元看成一个接收点,且等距排列。

X射线的发射器和探测器相对位置固定不变,整个发射-接收系统绕某固定的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180次。

对每一个X射线方向,在具有512个等距单元的探测器上测量经位置固定不动的二维待检测介质吸收衰减后的射线能量,并经过增益等处理后得到180组接收信息。

CT系统安装时往往存在误差,从而影响成像质量,因此需要对安装好的CT 系统进行参数标定,即借助于已知结构的样品(称为模板)标定CT系统的参数,并据此对未知结构的样品进行成像。

请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和算法,解决以下问题:(1) 在正方形托盘上放置两个均匀固体介质组成的标定模板,模板的几何信息如图2所示,相应的数据文件见附件1,其中每一点的数值反映了该点的吸收强度,这里称为“吸收率”。

对应于该模板的接收信息见附件2。

请根据这一模板及其接收信息,确定CT系统旋转中心在正方形托盘中的位置、探测器单元之间的距离以及该CT系统使用的X射线的180个方向。

(2) 附件3是利用上述CT系统得到的某未知介质的接收信息。

利用(1)中得到的标定参数,确定该未知介质在正方形托盘中的位置、几何形状和吸收率等信息。

另外,请具体给出图3所给的10个位置处的吸收率,相应的数据文件见附件4。

(3) 附件5是利用上述CT系统得到的另一个未知介质的接收信息。

利用(1)中得到的标定参数,给出该未知介质的相关信息。

另外,请具体给出图3所给的10个位置处的吸收率。

(4) 分析(1)中参数标定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此基础上自行设计新模板、建立对应的标定模型,以改进标定精度和稳定性,并说明理由。

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简介2020年最新

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简介2020年最新

一、什么是数学建模?数学模型(Mathematical Model)是一种模拟,是用数学符号、数学式子、程序、图形等对实际课题本质属性的抽象而又简洁的刻画,它或能解释某些客观现象,或能预测未来的发展规律,或能为控制某一现象的发展提供某种意义下的最优策略或较好策略。

数学模型一般并非现实问题的直接翻版,它的建立常常既需要人们对现实问题深入细微的观察和分析,又需要人们灵活巧妙地利用各种数学知识。

这种应用知识从实际课题中抽象、提炼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就称为数学建模(Mathematical Modeling)。

不论是用数学方法在科技和生产领域解决哪类实际问题,还是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形成交叉学科,首要的和关键的一步是建立研究对象的数学模型,并加以计算求解(通常借助计算机);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技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可谓是如虎添翼。

建模应用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在它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是和各种各样的应用问题紧密相关的。

数学的特点不仅在于概念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结论的明确性和体系的完整性,而且在于它应用的广泛性。

自从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人们对各种问题的要求越来越精确,使得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在21世纪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数学科学的地位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它正在从国家经济和科技的后备走到了前沿。

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计算机的迅猛发展、数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扩充,使得数学已经成为当代高科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思想库,数学已经成为一种能够普遍实施的技术。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数学建模的几个过程模型准备: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其实际意义,掌握对象的各种信息。

用数学语言来描述问题。

模型假设:根据实际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简化,并用精确的语言提出一些恰当的假设。

模型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利用适当的数学工具来刻划各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结构。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规则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规则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规则根据《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以下简称《章程》)和竞赛活动的实践,为了促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的健康发展,保障竞赛的公正公平,特制订本规则。

1、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必须严格遵守《章程》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的各项规定,认真履行所签署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承诺书》中的各项承诺。

对违反承诺及不符合《章程》和《规范》要求的论文,将无条件取消评奖资格。

2、参赛学校有责任结合本校的学风建设,敦促和指导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严格遵守竞赛纪律,支持和配合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以下简称全国组委会)及各赛区组委会对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理。

对出现违纪行为并处理不力的学校,全国组委会将不受理该校下一年参加本竞赛的报名申请。

3、指导教师主要从事赛前辅导和参赛的组织工作,但在竞赛期间必须回避参赛队员,不得进行指导或参与讨论(包括不得向同学解释赛题或提供选题、解题建议,不得为同学提供资料,不得为同学修改论文或提供修改建议等),否则一律按违反纪律处理。

对出现违纪行为的指导教师,全国组委会两年内将不受理该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本竞赛的报名申请。

4、参赛论文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或其他任何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否则视为学术不端行为和违反竞赛纪律,相应的参赛队将被无条件取消评奖资格。

5、抄袭是严重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有抄袭行为的参赛队在全国和赛区评阅时视为严重违反竞赛纪律;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及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否则也视为严重违反竞赛纪律。

严重违纪的参赛队将被无条件取消评奖资格。

对屡次出现严重违纪行为的学校,全国组委会将不受理该校下一年参加本竞赛的报名申请。

学校须提出整改方案,将处理结果报所在赛区组委会;赛区组委会将处理结果报全国组委会审核。

国家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

国家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
3、参赛学校应将参赛学生相对集中在一个或几个实验室内进行竞赛,便于组织人员巡查。

竞赛题目以电子电路(含模拟和数字电路)应用设计为主要内容,可以涉及模-数混合电路、单片机、可编程器件、EDA软件工具和PC机(主要用于开发)的应用,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制作。包括“理论设计”和“实际制作与调试”两部分。
3、竞赛期间参赛队员可以使用各种图书资料、计算机和软件,在国际互联网上浏览,但不得与队外任何人(包括在网上)讨论。

竞赛题目一般来源于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经过适当简化加工的实际问题,不要求参赛者预先掌握深入的专门知识,只需要学过普通高校的数学课程。题目有较大的灵活性供参赛者发挥其创造能力。参赛者应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一
3、于1989年首办,每两年举办一届,至2005年已举办九届,2007年举办第十届。

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项具有群众性、导向性、示范性和权威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是展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窗口和选拔高素质人才的平台。竞赛的目的: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题写"挑战杯"杯名。
国家级学科竞赛项目简介
级别
竞赛名称
举办单位
竞赛
时间
参赛对象
竞赛
性质
竞赛形式
竞赛内容
全国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UMCM)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每年9月下旬
所有专业学生
(学过高等数学等课程)
数学应用研究类
1、全国统一竞赛题目,采取通讯竞赛方式,以相对集中的形式进行。赛期四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一数学建模竞赛章程
(2017年修订版)
第一条总则
五一数学建模竞赛(以下简称竞赛)是由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徐州市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主办、由中国矿业大学学生社团——大学生数学建模协会承办的源于江苏,面向全国、辐射国际的青少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活动。

竞赛于2004年由中国矿业大学数学系大学生发起,旨在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面对实际问题寻求解决方案过程中,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的综合能力,也为广大青少年踊跃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进一步拓展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综合素质等搭建平台。

第二条竞赛内容
竞赛题目主要来源于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等学科、经过适当简化加工的实际问题。

不要求参赛者预先掌握系统的专门知识,只需学习过普通的数学课程。

题目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供参赛者充分发挥其创造能力。

参赛者需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一篇包括模型的假设、建立和求解、计算方法的设计和计算机实现、结果的分析和检验、模型的改进等方面的论文(即答卷)。

竞赛评奖以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正确性和文字表述的清晰程度为主要标准。

第三条竞赛形式、规则和纪律
1、竞赛官网为/竞赛的报名、赛题的发布、论文的提交和比赛资讯等均通过官网发布。

2、竞赛统一竞赛题目,采取通讯竞赛方式,以相对集中参赛的形式进行。

3、竞赛于每年“五一”期间(连续72小时)进行比赛。

4、竞赛的参赛对象,可以是高中生、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

参赛学生以队为单位,每队不超过3人,专业不限。

每队可设一名教练员,主要从事赛前的辅导和参赛的组织等工作,但在竞赛期间必须回避,不得进行指导或参与讨论,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5、竞赛期间参赛队员可使用各种图书资料、计算机软件等,也可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但不得与参赛队员以外的任何人(包括在网上)进行讨论。

6、参赛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卷,并准时交卷。

7、竞赛期间,参赛高校的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应全程负责竞赛的组织和纪律监督工作,以确保本校竞赛的规范性和公正性。

8、对违反竞赛规则的参赛队,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成绩视为无效,并采取适当方式对所在高校分别给予警告和通报,同时取消下一年度的参赛资格。

第四条组织形式
1、竞赛成立“五一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具体负责每年竞赛的组织报名、赛题拟定、答卷评阅、优秀答卷复审和评奖颁奖的组织等。

竞赛组委会每届任期三年,成员主要由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确定。

2、竞赛分学校组织进行,相关高校的参赛地点自行安排。

没有高校统一组织的参赛队可直接向竞赛组委会报名参赛。

3、竞赛设优秀志愿者奖、优秀组织(工作者)奖、优秀教练员奖,主要表彰在竞赛的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组织单位或个人。

第五条评奖办法
1、竞赛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评阅委员会,分别按照参赛队的5%、15%、25%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视情况对非常优秀的论文设竞赛特等奖;对其它完成答卷并合格者设立成功参赛奖。

视所指导队伍的获奖情况设优秀指导教师奖。

视各高校参赛情况设优秀志愿者、优秀组织工作者以及优秀组织奖。

2、竞赛组委会对获奖的参赛队、参赛单位或个人颁发获奖证书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参赛评奖结果同时向参赛学生所在高校通报。

3、竞赛组委会设立异议期制度,具体内容见《五一数学建模竞赛异议期制度的若干规定》。

第六条经费
竞赛的组织经费主要通过以下渠道筹集:
1、主办单位的资金资助。

2、参赛队向五一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交纳报名费。

3、通过冠名权的转让等方式争取社会各界的资助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