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十一届五一数学建模联赛A优秀论文
2014年第十一届五一数学建模联赛论文模板

注
裁剪线裁剪线裁剪线
竞赛评阅编号(由竞赛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参赛队伍的参赛号码:(请各参赛队提前填写好):
2014年第十一届五一数学建模联赛
题目
摘要
一、问题重述
2014年第十一届五一数学建模联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五一数学建模联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本队以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它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1491
参赛组别(研究生或本科或专科):本科生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1.
2.
3.
日期:2014年5月1日
获奖证书邮寄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啬园路9号
邮政编码:
2014年第十一届五一数学建模联赛
编号专用页
竞赛评阅编号(由竞赛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评阅记录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愿意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
我们授权五一数学建模联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为(从A/B/C中选择一项填写):B
第十一届五一数学建模联赛A优秀论文

第十一届五一数学建模联赛A优秀论文摘要:本文对第十一届五一数学建模联赛A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案的设计,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验证和结果分析。
该模型通过考虑影响因素,有效地解决了题目中的实际问题,并得出了一系列实用的结论。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实际工作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1. 引言第十一届五一数学建模联赛A题要求我们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某市公交车调度问题。
该问题涉及到公交车乘客数量、站点的服务能力、乘客等待时间等多个因素。
解决该问题对于公众出行的便利性和公交系统的高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2. 问题分析在分析题目要求和实际问题背景的基础上,我们发现该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2.1 公交车乘客数量的变化公交车乘客数量的变化是该问题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乘客数量的变化影响到了公交站点的服务能力和公交车的调度策略。
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根据乘客数量的变化来制定相应的调度方案,以满足乘客的需求。
2.2 站点的服务能力每个公交车站点的服务能力直接影响乘客的等待时间和公交车的运行效率。
我们需要考虑如何确定每个站点的服务能力,以便在给定乘客数量的情况下,有效地分配公交车资源,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
2.3 公交车调度策略公交车调度策略是解决该问题的核心。
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根据乘客数量的变化和站点的服务能力,合理地安排公交车的发车时间和车辆数量,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乘客的需求。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如何高效地调度公交车,以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
3. 模型建立基于对问题的分析,我们建立了以下数学模型来解决该问题:3.1 乘客数量模型我们通过统计历史乘客数量数据和相关因素的变化趋势,建立了乘客数量的数学模型。
该模型可以预测未来乘客数量的变化规律,并为公交车调度提供参考依据。
3.2 站点服务能力模型我们通过考虑站点的运行时间、人员分配和设备设施等因素,建立了站点的服务能力模型。
2014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论文综述

数学建模综述2014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论文综述我们小组精读两篇14年美赛A题论文,选择了其中一篇来进行学习,总结。
1、问题分析The Keep-Right-Except-To-Pass Rule除非超车否则靠右行驶的交通规则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来分析这条规则在低负荷和高负荷状态下的交通路况的表现。
这条规则在提升车流量的方面是否有效?如果不是,提出能够提升车流量、安全系数或其他因素的替代品(包括完全没有这种规律)并加以分析。
在一些国家,汽车靠左形式是常态,探讨你的解决方案是否稍作修改即可适用,或者需要一些额外的需要。
最后,以上规则依赖于人的判断,如果相同规则的交通运输完全在智能系统的控制下,无论是部分网络还是嵌入使用的车辆的设计,在何种程度上会修改你前面的结果论文:基于元胞自动机和蒙特卡罗方法,我们建立一个模型来讨论“靠右行”规则的影响。
首先,我们打破汽车的运动过程和建立相应的子模型car-generation的流入模型,对于匀速行驶车辆,我们建立一个跟随模型,和超车模型。
然后我们设计规则来模拟车辆的运动模型。
我们进一步讨论我们的模型规则适应靠右的情况和,不受限制的情况, 和交通情况由智能控制系统的情况。
我们也设计一个道路的危险指数评价公式。
我们模拟双车道高速公路上交通(每个方向两个车道,一共四条车道),高速公路双向三车道(总共6车道)。
通过计算机和分析数据。
我们记录的平均速度,超车取代率、道路密度和危险指数和通过与不受规则限制的比较评估靠右行的性能。
我们利用不同的速度限制分析模型的敏感性和看到不同的限速的影响。
左手交通也进行了讨论。
根据我们的分析,我们提出一个新规则结合两个现有的规则(靠右的规则和无限制的规则)的智能系统来实现更好的的性能。
该论文在一开始并没有作过多分析,而是一针见血的提出了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做法。
由于题目给出的背景只有一条交通规则,而且是题目很明确的提出让我们建立模型分析。
优秀的数学建模论文范文(通用8篇)

优秀的数学建模论文范文第1篇摘要: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的教学中来,是目前大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教学方式。
建模思想的有效应用,不仅显著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模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在培养大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试从当前高等数学教学现状着手,分析在高等数学中融入建模思想的重要性,并从教学实践中给出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期能给同行教师们一些帮助。
关键词:数学建模;高等数学;教学研究一、引言建模思想使高等数学教育的基础与本质。
从目前情况来看,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教学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高校的数学教育仍处在传统的理论知识简单传授阶段。
其教学成果与社会实践还是有脱节的现象存在,难以让学生学以致用,感受到应用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魅力,这种教学方式需要亟待改善。
二、高等数学教学现状高等数学是现在大学数学教育中的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必修的课程。
他能为其他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提供很多种解题方式与解题思路,是很多专业,如自动化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电气化等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
同时,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方面都涉及高数的运算,如,银行理财基金的使用问题、彩票的概率计算问题等,从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人们不能仅仅把高数看成是一门学科而已,它还与日常生活各个方面有重要的联系。
但现在很多学校仍以应试教育为主,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加上高数的教材并没有与时俱进,将其与生活的关系融入教材内,使学生无法意识到高数的重要性以及高数在日常生活中的魅力,因此产生排斥甚至对抗的心理,只是在临考前突击而已。
因此,对高数进行教学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怎么改,怎么让学生发现高数的魅力,并积极主动学习高数也是作为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三、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的重要性第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高数的兴趣。
建模思想实际上是使用数学语言来对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进行描述的过程。
把建模思想应用到高等数学的学习中,能够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状况与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方便性,让学生们了解到高数并不只是一门课程,而是整个日常生活的基础。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优秀论文(A题) 国家一等奖

地下储油罐的变位分析与罐容表标定摘要加油站地下储油罐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地基变形等原因会发生纵向倾斜及横向偏转,导致与之配套的“油位计量管理系统”受到影响,必须重新标定罐容表。
本文即针对储油罐的变位时罐容表标定的问题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首先从简单的小椭圆型储油罐入手,研究变位对罐容表的影响。
在无变位、纵向变位的情况下分别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在忽略罐壁厚度等细微影响下,运用积分的方法求出储油量和测量油位高度的关系。
将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数据在同一个坐标系中作图,经计算得误差均保持在3.5%以内。
纵向变位中,要分三种情况来进行求解,然后将三段的结果综合在一起与变位前作比较,可以得到变位对罐容表的影响。
通过计算,具体列表给出了罐体变位后油位高度间隔为1cm 的罐容表标定值。
进一步考虑实际储油罐,两端为球冠体顶。
把储油罐分成中间的圆柱体和两边的球冠体分别求解。
中间的圆柱体求解类似于第一问,要分为三种情况。
在计算球冠内储油量时为简化计算,将其内油面看做垂直于圆柱底面。
根据几何关系,可以得到如下几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测量的油位高度0h 实际的油位高度h 计算体积所需的高度H于是得到罐内储油量与油位高度及变位参数(纵向倾斜角度α和横向偏转角度β )之间的一般关系。
再利用附表2中的数据列方程组寻找α与β最准确的取值。
αβ一、问题重述通常加油站都有若干个储存燃油的地下储油罐,并且一般都有与之配套的“油位计量管理系统”,采用流量计和油位计来测量进/出油量与罐内油位高度等数据,通过预先标定的罐容表(即罐内油位高度与储油量的对应关系)进行实时计算,以得到罐内油位高度和储油量的变化情况。
许多储油罐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地基变形等原因,使罐体的位置会发生纵向倾斜和横向偏转等变化(以下称为变位),从而导致罐容表发生改变。
按照有关规定,需要定期对罐容表进行重新标定。
题目给出了一种典型的储油罐尺寸及形状示意图,其主体为圆柱体,两端为球冠体。
A2014数学建模论文

I sp gE gx t go g x0 gxf aFH
c
g0
r,v a g T, T1
t0 vt1 ry my h1,h 2
三 模型建立
4
3.1 问题一的模型建立 根据嫦娥三号进入软着陆轨道过程中,当探测器运动到远月点时,月球与探测器之 间的引力为
GM Y m t mt vt2 (ry h1 ) 2 (ry h1 )
r1 v1 v1 g a
a T /M
Fthrust Fthrust v e g 0 M Mc
因反推发动机一旦点火中间不能关闭, 实际任务往往不可避免地存在最大和最小推 力幅值约束,可表示为
0 Fmin Fthrust Fmax
其中最小最大力矩 Fmin , Fmax 为和发动机工作特性相关的常值。 此外,探测器在到达目标着陆区域前需要确保不能撞击到火星地表或其它障碍物, 即至少探测器位于火星表面以上,即
2.2 符号说明
vt gy
gd
近月点的速度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月球引力常数
3
m u,v,w
着陆器质量 代表轨道坐标系中的速度分量 发动机的比推力 地球重力加速度常量 表示假设为常值的月球引力加速度 表示剩余时间 表示着陆瞬时点引力加速度 表示着陆目标点引力加速度 表示制动推力加速度在水平面上的分量 对应发动机质量排出系数 地球的重力加速度 表示探测器位置和速度矢量 发动机提供的加速度矢量 火星的重力加速度 相应的力矩矢量和力矩幅值 任务剩余时间,为当前时刻到末端状态时刻的时间差 远月点的速度 月球的半径 月球的质量 分别是远月点,近月点到月球的距离
其中,C= I sp g E , I sp 为发动机的比推力, g E 地球重力加速度常量。
2014年第十一届全国研究生数模竞赛获奖论文-C题

(7)
其 中 K 为 过 采 样 倍 数 , CE-BEM 不 存 在 过 采 样 倍 数 K 1 , GCE-BEM 和 OGCE-BEM 2 Kf d NT / M OGCE-BEM 中的过采样倍数 K 2 ; k 。 CE BEM and GCE BEM 1 (2) 多项式 BEM 模型(P-BEM) 多项式 BEM(P-BEM)运用泰勒级数展开并近似得到,此时信道估计的数学 模型为[2]
二、问题假设
1. 多条路径之间信道数据相互独立; 2. 不考虑无线通信信道的阴影衰落; 3. 不考虑背景电磁波对通信频段的干扰; 4. 不考虑信道数据采样所造成的误差; 5. 不考虑具体的载波搬移方式 。
三、符号说明
1. 2. 3. 4. 5.
v: c: f: fd : Vd :
移动台运动速度 电磁波传播速度 3 105 km/s 载波频率 平移台运动速度 归一化最大平移台运动速度
M 1 N hl [n] blm n , l 0,..., L 1 2 m0 m
(8)
这里介绍的 P-BEM 模型,釆用单一的多项式,在信道变化比较平缓的时候 模型误差较小,但 P-BEM 模型对多普勒扩展比较敏感,在高的多普勒扩展下性 能下降比较明显。 3. 模型性能评价指标 为了比较各 BEM 建模的拟合性能, 定义 BEM 信道建模的归一化均方误差 (Normalized MSE, NMSE)为
-6-
NMSE
| h (n) h (n) |
n 0 l 0 N 1 L 1 n 0 l 0 l l
数学建模全国优秀论文范文

数学建模全国优秀论文范文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学建模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得到众人的重视,数学建模全国优秀论文1:《浅谈数学建模教育的作用与开展策略》数学建模本身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它是对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以下是一篇关于数学建模教育开展策略探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大学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等特点,知识本身难度大再加上学时少、内容多等教学现状常常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知识掌握不够透彻、遇到实际问题时束手无策,而数学建模思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建模活动为学生构建了一个由数学知识通向实际问题的桥梁,是学生的数学知识和应用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结合方式。
因此在大学数学教育中应加强数学建模教育和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建模思想,认真体验和感知建模过程,以此启迪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其素质和创新能力,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和深入。
一、数学建模的含义及特点数学建模即抓住问题的本质,抽取影响研究对象的主因素,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思维、数学逻辑进行分析,借助于数学方法及相关工具进行计算,最后将所得的答案回归实际问题,即模型的检验,这就是数学建模的全过程。
一般来说",数学建模"包含五个阶段。
1.准备阶段主要分析问题背景,已知条件,建模目的等问题。
2.假设阶段做出科学合理的假设,既能简化问题,又能抓住问题的本质。
3.建立阶段从众多影响研究对象的因素中适当地取舍,抽取主因素予以考虑,建立能刻画实际问题本质的数学模型。
4.求解阶段对已建立的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方法、数学软件及相关的工具进行求解。
5.验证阶段用实际数据检验模型,如果偏差较大,就要分析假设中某些因素的合理性,修改模型,直至吻合或接近现实。
如果建立的模型经得起实践的检验,那么此模型就是符合实际规律的,能解决实际问题或有效预测未来的,这样的建模就是成功的,得到的模型必被推广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五一数学建模联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本队以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它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
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愿意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
我们授权五一数学建模联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为(从A/B/C中选择一项填写): A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参赛组别(研究生或本科或专科):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2.3.日期:年月日获奖证书邮寄地址:邮政编码编号专用页竞赛评阅编号(由竞赛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裁剪线裁剪线裁剪线竞赛评阅编号(由竞赛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参赛队伍的参赛号码:(请各参赛队提前填写好):题 目 对黑匣子落水点的分析和预测摘 要本文通过对飞机以及黑匣子受力情况进行分析,构建正交分解模型,得出飞机的坠落轨迹和黑匣子的落水点,及黑匣子在水中的移动情况。
问题一要求在考虑空气气流影响的前提下,建立数学模型,描述飞机坠落轨迹并推测黑匣子的落水点。
本文对飞机失去动力后的全过程建立动力学方程:22d r m mg f dt=-+ 然后对动力学方程进行正交分解,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分别进行分析,根据伯努利方程求得升力的计算公式,得出飞机在刚刚失去动力时,升力大于重力,所以飞机会先上升一段距离,随着水平速度的减小,升力也逐渐减小,然后飞机再下降,通过模拟计算可以得出当飞机坠落至失事点下10000m 时,飞机坠入海面,其飞行速度为515.994m s ,飞机向东北方向飞行了28697m 。
问题二要求建立数学模型,描述黑匣子在水中沉降过程轨迹,并指出它沉在海底的位置所在的区域范围。
由于不用考虑洋流,黑匣子所受到的力中仅有水的阻力是变化的,其重力和浮力始终保持恒定,根据黑匣子的移动速度,得出相应的阻力和加速度。
在不同的速度范围内,使用不同的阻力公式,计算出相应的移动距离并作出轨迹图。
发现在水平方向仅漂出161.095m ,速度几乎为零,因此黑匣子在I 区域内。
问题三要求描述黑匣子沉降轨迹方程,并求解出黑匣子沉入水下1000m ,2000m 和3000m 时离落水点的方位。
根据问题一中得出的结果,可以大致判断出黑匣子的经纬度,查得当地的洋流为南赤道暖流,为风海流,仅在海面表层运动,因此也仅需要在海面下300m 考虑洋流的影响。
经过计算发现洋流对黑匣子漂流方向的影响极小,速度上的影响也很小,在1000m 之下的过程中也仅做垂直运动。
关键词 正交分解 模拟计算 微分方程 伯努利方程一、问题背景和重述1.1问题背景黑匣子是飞机专用的电子记录设备之一,里面装有飞行数据记录器和舱声录音器,它能记录各种飞行参数,供事故分析和飞机维修参考使用。
黑匣子记录的参数包括:飞机停止工作或失事坠毁前半小时的语音对话和两小时的飞行高度、速度、航向、爬升率、下降率、加速情况、耗油量、起落架放收、格林尼治时间、飞机系统工作状况和发动机工作参数等[1]作为飞机数据客观、真实、全面的记录者,它能把飞机停止工作或失事坠毁前半小时的有关技术参数和驾驶舱内的声音记录下来,它是飞机失事后查明事故原因的最可靠、最科学、最有效的手段。
伴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黑匣子在飞机日常安全维护、飞行状态监测、消除事故隐患以及故障定位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充当着飞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1.2问题重述假设有一架飞机在高空中飞行时突然发生事故,此时飞行高度为10000米,飞行速度是800公里/小时,航向东北方向45°,飞机在地面的投影位置为南纬22.0度,东经88.0度。
请建立模型求解以下问题:1、假定飞机在发生事故时突然失去动力,考虑飞机在降落过程中受到空气气流的影响,建立数学模型,描述飞机坠落轨迹并推测黑匣子的落水点。
2、假设黑匣子落水之后,不考虑洋流流动对黑匣子沉降过程的影响,建立模型描述黑匣子在水中沉降过程轨迹。
如图1所示(见附件1),假设黑匣子落水点所对应的海底位置为1,落水时沿着图1中指定的虚线方向沉海,给出黑匣子沉在海底的位置,并指出在图形中的哪个区域范围。
3、考虑洋流流动对黑匣子在水中沉降的影响,建立模型描述在有洋流流动的情况下黑匣子沉降轨迹方程,并求解出黑匣子沉入水下1000m,2000m和3000m时离落水点的方位。
二、问题分析2.1问题一的分析问题一要求根据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假定飞机在发生事故时突然失去动力,考虑飞机在降落过程中受到空气气流的影响,建立数学模型,描述飞机坠落轨迹并推测黑匣子的落水点。
对于问题一,本文对飞机在发生事故时突然失去动力后的飞行情况进行正交分解,在水平方向上,考虑空气阻力对飞机飞行的影响[2],在竖直方向上考虑飞机自身的重力、空气阻力以及升力对飞机飞行的影响到空气阻力和升力是随着速度而不断变化的,因此本文又对飞机飞行的每个阶段进行微分计算,进而得出每个时间点飞机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从而得出飞机坠落轨迹和黑匣子的落水点。
2.2问题二的分析问题二要求根据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假定黑匣子落水之后,不考虑洋流流动对黑匣子沉降过程的影响,建立模型描述黑匣子在水中沉降过程轨迹。
假设黑匣子落水点所对应的海底位置为1,落水时沿着图1中指定的虚线方向沉海,给出黑匣子沉在海底的位置,并指出在图形中的哪个区域范围。
对于问题二,当黑匣子落水后,在它整个的下潜过程中不需要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水平方向上只受水的阻力[3]竖直方向上受到黑匣子自身的重力、海水的浮力以及阻力的影响。
因此本文可以对黑匣子的受力情况进行正交分解,由于海水的阻力较大,所以海水阻力变化的临界值较小,因此在竖直方向上的阻力会有明显变化,所以在竖直方向上要分段考虑。
2.3问题三的分析问题三要求根据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考虑洋流流动对黑匣子在水中沉降的影响,建立模型,描述在有洋流流动的情况下黑匣子沉降轨迹方程,并求解出黑匣子沉入水下1000m,2000m和3000m时离落水点的方位。
问题三是在问题二的基础上加入了对洋流因素的考虑,本文可以结合问题一中黑匣子的落水点,查询资料得到当地的气候特征与洋流种类,对问题二的模型进行优化,进而得出在考虑洋流流动时,黑匣子的轨迹方程。
然后根据得出的优化模型将问题三给出的数据分别代入所建的新模型中,进而求得当黑匣子沉入水中不同的深度时距离落水点的具体方位[4]。
三、模型假设结合本题的实际,为了确保模型求解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现对一些客观存在但影响可忽略不计的因素提出以下几点假设:1、假设飞机在失去动力之后仍能保持平衡;2、假设当天气候正常,晴朗无风;3、假设飞机坠海解体时,爆炸对黑匣子的速度无明显影响;4、假设当黑匣子在海底移动时,可以将其视作质点的移动;5、假设飞机坠入海中后才解体,且解体时不会对黑匣子的速度产生影响;6、假设洋流的流速及流动方向比较稳定,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7、假设黑匣子在海底移动时不会受到鱼类等障碍物的影响。
四、符号说明和名词解释4.1符号说明4.2名词解释1、类平抛运动:物体水平抛出后,在水平方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与平抛运动一样),而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不仅受到重力作用,还受到竖直方向上的其他力的作用[5];2、正交分解:将一个分解为x F 和y F 两个相互垂直的分力的方法,叫做力的正交分解,它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3、阻力系数:对于飞行器来说,阻力系数定义为物体(如飞机、导弹)所受到的阻力与气流动压和参考面积之比,是一个无量纲量。
五、模型建立与求解经过以上的分析和准备,我们将逐步建立以下数学模型,进一步阐述模型的建立过程。
5.1问题一模型的建立与求解对于问题一,飞机以高速飞行的过程中突然失去动力,本文可以将其视为它在做类平抛运动,对其在失去动力后进行受力分析,可得相应的动力学方程:22d r m mg f dt=-+ 由于飞机是朝东北方向飞行,本文可视作飞机是在某一平面内做平抛运动,以此建立相应的直角坐标系,由于该过程比较复杂,本文将飞机的坠落轨迹分别进行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正交分解,正交分解图见(附录I ),正交分解表达式如下: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222d x dx m k dt dt ⎛⎫=- ⎪⎝⎭竖直方向上的受力情况:升F dt y d k mg dt y d m --=)(2222 由上式得22222x x x dv dv d x k dx k dx k m v dt m dt dx m dt dx m⎛⎫⎛⎫=-⇔=-⇔=- ⎪ ⎪⎝⎭⎝⎭ 设起始条件x ox v v '=,且ox v '为飞机上升到最高点时在水平方向上的分量[6],对上式再积分得:ln ox v xx x x ox v dv v k k dx x v m v m '=-⇔=-'⎰⎰ 对上式进行积分得到飞机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k x m x ox v v e -'=对飞机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公式进行积分,得1k k k x x x m m m ox ox ox dx m m k v e e v t e v t dt k k m--'''=⇔-=⇔=+ 从而得飞机失去动力后的水平位移:ln 1ox m k x v t k m ⎛⎫'=+ ⎪⎝⎭所以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情况表达式为:2222()d y d y m mg k F dt dt =--升 22221t dt y d y = 理想流体作稳定流动时,流体通过同一流管中任何截面的体积流量皆相等。
这就是理想流体的连续性原理。
它表示流体在流动时,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其数学表示为t Sv cos = (1)其中,v 为流速, s 为流管的截面面积。
由此方程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对于同一流管,截面积越小,流速越大;截面积越大,流速越小。
通过连续性原理和功能守恒原理推导出的伯努利方程揭示了液体流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规律。
它表示理想流体作定常流动时,应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其数学表示为 21cos 2p v gh t ρρ++= (2) 其中,p 为此处流体的压强,ρ为此处流体的密度,v 为此处流体的流速,h 为此处距基准面的高度,g 为重力加速度。
由此方程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同一流管等高处两点,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