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治疗的新进展-中国妇产科在线

合集下载

子宫肌瘤的治疗新进展

子宫肌瘤的治疗新进展

50• 文献综述 •子宫肌瘤发病非常普遍,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

事实上,大约30%的子宫肌瘤女性由于出现症状需要治疗,比如严重的月经出血、腹痛、压迫症状或不孕症[1-2]。

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手术干预,费用较昂贵。

在美国每年进行的600 00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当中,大约有200 000例为子宫肌瘤[3]。

寻求外科干预以外的其他治疗方法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希望保留生育能力的妇女而言[4-5]。

1 子宫肌瘤的药物治疗子宫肌瘤是性激素依赖性肿瘤,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和肌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拮抗雌激素、孕激素的药物具有缩小肌瘤和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适用于肌瘤较大手术困难或贫血严重不宜手术、短期治疗后再手术者,或近绝经期不愿手术治疗者[6]。

常用的药物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和选择性孕激素受体调节剂。

1.1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 agonists):GnRHa为GnRH 的类似物,可竞争性的阻断GnRH受体,从而抑制垂体性腺轴,降低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激素(LH)的血浆浓度,最终影响雌激素的分泌。

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可造成假绝经状态,形成药物性卵巢切除的作用,借此纠正贫血、缩小肌瘤并抑制肌瘤的生长[7]。

GnRHa 还可通过直接抑制子宫肌瘤组织中多种活化生长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肌瘤的生长[8]。

通过减少雌激素生成和暂时性停经,促性腺激素受体激动剂在有症状的女性被用来缩小肌瘤的体积和恢复血红蛋白水平[9]。

由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比如潮热和骨质流失,不能长期使用此种药物。

最近有文献[10]支持,反向添加疗法(替勃龙、雷洛昔芬、雌三醇和依普黄酮)可以帮助减少骨质流失和改善潮热等绝经症状,而且不影响药物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

而甲地孕酮和替勃龙可能缓解血管舒缩相关的症状[11]。

文献中显示一般在用药治疗后1~2个月可以起效,在治疗后3~4个月可以达到最佳效果[9]。

Sankaran等[12]用药3~6个月,肌瘤体积可缩小50%~77%,总的有效率达87%,他们发现只有体积较小的肌瘤可以完全消失。

子宫肌瘤治疗新进展

子宫肌瘤治疗新进展
临床医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年1月 第2卷 第1期 00 2 3 2
’ ’ ’。 , 。 。_ ‘ ’ -。 。 。 。。 。 ’ ’● ● -‘ 。 ^_ ‘‘ ‘ 。‘ ● - ● ● ●‘ 。 。 ’ 。● - _ 'l 。 ‘ 。 ‘‘ - ●● -● ● ●- ● _ o - ●● _ ● ●- _ - ● ‘● ● o- ● ● ●● ● ’ …
目的。

2 1 1 促性 腺激素 释放 激素 类似 物 ( n .. G RHa : 性腺 激素 释放激 素 )促 类似 物对下 丘脑 一垂体 一性 腺轴 功 能有 双 向调 节 作用 , 连续 给 药可 抑 制 F H 和 L 的分 泌 , 雌激 素及 孕激 素降 低 至很 低水 平 ,患者 趋 于 闭经 S H 使 状态 , 制肌 瘤生 长 , 其 缩 小 ,达 到 治疗 目的。Gn Ha治疗 子 宫 肌 瘤 抑 使 R 的适应 症为 : ①对 于较大 的 子宫 肌 瘤 , 手术 用 药 以缩 小 肌瘤 , 降低 手 术 难 度, 减少 术 中出血及 输血 可 能性 。②对 , 使用 Gn Ha 肌瘤 缩 小 , R 使 获得 自然 受孕 的 机会 。③ 围 绝 经妇女 用 G RHa n 促进 绝经 , 免手 术 _ 。 目前 常用 Gn Ha 剂有 亮 氨 避 3 j R 制 瑞林 、 舍瑞林 、 戈 曲普瑞 林 。 Fl oi [ 首次 报道 使用 G RHa治疗 子 宫 肌 瘤 , 使 子宫 肌 瘤 体 ic r等 t i ] n 可 积缩小 7 。G RHa 主要副 作用 是用 药 期 间 雌激 素水 平 降低 所 致 的 7 n 的 骨质疏 松及 围绝 经 期 症 状 。有 报 道 对 于低 雌 激 素状 态 , 用 反 加 疗 法 采 (dbc eay 。 a d ak t rp ) 以减 轻 或 消 除 副反 应 而 维 持 原 疗 效 不 变 。F i ma h rd n e 等[ 报 道对 6例 子宫 肌 瘤病 人 用 G R 3月后 然 后联 合 雌 激素 及 孕激 5 ] n Ha 素, 连续 用 2 , 瘤未 复 发 , 元 明显 副 作 用 。但 这类 药 物 目前 价 格 昂 年 肌 而 贵 , 以推广 。 难 2 1 2 米 非 司酮 ( .. RU4 6 m fp i o e : 非 司酮 是 一新 型 的 抗孕 8 i r tn ) 米 e s 激素药 物 , 为孕 激素受 体拮 抗剂 , 以更 强的 亲和力 与 孕 酮争夺 受 体从 而 阻 滞 激素 的活 性 。Mu p y L 报 道 使用 R 8 mg 2 m 、 0 g三 种剂 rh 等 6 J U4 65 、 5 g 5 m 量 治疗 子宫 肌瘤疗 效 , 果显示 3 剂量 均可 使肌 瘤 体积 缩小 , 中使 用 结 种 其 2 mg 肌瘤体 积显 著缩 小 , 5 组 作者 建议 米非 司酮 治疗 子 宫肌 瘤 以每天 服用

子宫肌瘤治疗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子宫肌瘤治疗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子宫肌瘤治疗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尤其是有色女性中严重月经出血和疼痛的常见原因。

仅在美国,每年估计有340亿美元的医疗费用与子宫肌瘤有关,但除手术外,几乎没有其他治疗选择。

现在,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与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每日口服联合疗法,该疗法长期有效地治疗子宫肌瘤是可靠,安全且有效的。

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妇产科教授,医学博士Ayman Al-Hendy博士说:“这项发现是该领域的重要新工具,它将成为该领域的重要补充。

”该研究于2月17日发表,2021年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Al-Hendy领导了一项以为中心的联合疗法的国际3期临床试验。

这种GnRH拮抗剂药物抑制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产生,雌激素和孕激素是促进肌瘤生长的两种激素。

Al-Hendy说:“当剥夺这两种激素的肌瘤时,症状会大大改善。

”但是,正如先前的研究表明并得到Al-Hendy的证实,单独使用瑞格列克斯会导致一系列绝经症状,例如潮热,盗汗和骨密度降低,这些都是由雌激素缺乏引起的。

在这项研究中,Al-Hendy将40mg的relugolix与小剂量的雌激素(1mg雌二醇)和合成的孕酮(0.5mg乙酸炔诺酮)混合使用。

这种联合疗法不仅可以预防更年期症状,还可以显着改善肌瘤相关措施。

在为期24周的临床试验中的两部分中,总共770名患者,分别有73%和71%的参与者在诸如月经失血量,疼痛,贫血,因出血和盆腔不适等关键指标上显示出显着改善不舒服。

该试验还显示出其队列反映了受子宫肌瘤影响最大的患者人群的效果。

大约一半的参与者是黑人女性,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是普通女性的四倍。

Al-Hendy说,瑞卢戈利克斯联合疗法是一种有希望的无创替代疗法,可用于子宫的子宫切除术或子宫肌瘤的子宫切除术。

有色女性子宫肌瘤切除术后肌瘤的复发率高达70%。

Al-Hendy说:“我认为,在美国,我们做了太多的子宫切除术,我认为我们的子宫肌瘤患者确实应该有各种各样的选择。

子宫肌瘤治疗新进展

子宫肌瘤治疗新进展

中国卫生产业・第八卷・第七期 117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女性,其症状因肿瘤生长部位及大小不同而主要表现为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继发贫血、腹部包块以及子宫增大所致的压迫症状等[1]。

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现代医学普遍认为与遗传、雌孕激素及其受体、生长因子、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2]。

目前子宫肌瘤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方法,随着对子宫肌瘤病机的深入研究以及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治疗方法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对于子宫肌瘤较小,症状较轻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并不能彻底根治子宫肌瘤,而是可以缩小肌瘤,减轻临床症状,控制肌瘤引发的贫血以及减少手术中出血等,因此多适用于围绝经期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或生育期患者肌瘤手术的术前准备[3]。

目前临床中主要采用西医激素类药物、中药以及中西药物联合使用治疗。

1.1 西医激素类药物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卵巢甾体激素依赖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雌、孕激素以及雌、孕激素受体含量有关。

大量研究表明,子宫肌瘤瘤体内雌、孕激素受体含量高于周围正常组织,而且雌激素可刺激子宫肌瘤增生。

因此,应用抑制卵巢甾体激素分泌或抑制其作用的制剂,可抑制肌瘤生长或使肌瘤缩小,从而达到减轻临床症状的目的。

常用药物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米非司酮、三苯氧胺等,其中孕激素拮抗剂米非司酮在临床中应用最为普遍。

吕一燕[4]用米非司酮治疗128例子宫肌瘤患者,结果显示121例患者子宫肌瘤缩小,总有效率达94.5%,同时所有贫血患者的贫血得到纠正,而且服药期间肝、肾功能均正常,停药后食欲减退、头晕、恶心、轻微潮热、性欲减退等副作用全部消失,因此米非司酮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三苯氧胺属非甾体类抗雌激素药物,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降低血浆雌激素浓度。

赵晓琴[5]采用米非司酮配伍三苯氧胺治疗80例子宫肌瘤患者,结果显示服用2种药物比单纯服用米非司酮使肌瘤缩小更明显(<0.05),可见雌、孕激素拮抗剂配伍使用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更好。

子宫肌瘤的治疗新进展

子宫肌瘤的治疗新进展

子宫肌瘤的治疗新进展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对于子宫肌瘤治疗的方式也得到了许多新进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讨论这些新进展。

激光微创手术传统上,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但这种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手术部位的创伤、出血和术后的恢复期等。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激光微创手术逐渐被引入到子宫肌瘤的治疗中。

激光微创手术不仅具有微创、准确、无血、无痛以及快速恢复等优点,还可以在避免损伤正常组织的情况下切除肿瘤。

子宫动脉栓塞子宫动脉栓塞应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上,是一种新型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该方法通过导管将药物或微粒介入到子宫动脉中,可切断肿瘤的血液供应,达到缩小或消失肿瘤的效果。

子宫动脉栓塞具有操作简便、无需手术、恢复快等优点,而且可以保留子宫和生育能力。

高强度聚焦超声刀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刀治疗是一种新型的热能疗法,比较少见,但是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通过现代医学高科技的手段,这种治疗方法在消融肿瘤的同时并不会影响正常的组织,不会出现血管损伤、术后疼痛等副作用,而且治疗效果显著。

针灸针灸作为中医药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针灸可以有效缓解子宫肌瘤患者在月经期间的疼痛不适,减少子宫肌瘤的大小,避免进行手术或者产生并发症。

同时,针灸还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内分泌系统,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总结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尽管各种治疗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但是在具体的治疗选择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个体情况,选择适合患者治疗方法,避免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子宫肌瘤的治疗新进展

子宫肌瘤的治疗新进展

子宫肌瘤的治疗新进展子宫肌瘤是最常困扰妇女的一种良性肿瘤,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如全子宫切除手术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疾病困扰。

但是传统方法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因此子宫肌瘤的非手术治疗更加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例如药物治疗、针灸治疗、射频消融治疗等,且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使这些非手术治疗方法成为可能,使患者在治疗新进展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呵护和治疗。

标签:子宫肌瘤;新进展;药物治疗;针灸治疗;微创治疗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常见发病群体集中在30-50岁妇女中间,月经改变、经量过多及继发性贫血等都属于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又因为子宫肌瘤的多发性,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心健康。

因此,需要医务人员针对不同临床症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为患者减轻病痛。

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也有了新的进展,这无疑为万千患者的身心幸福谋得了福利。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

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并不能彻底根治子宫肌瘤,而是可以缩小肌瘤,减轻临床症状,控制肌瘤引发的贫血以及减少手术中出血等,因此多适用于围绝经期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或生育期患者肌瘤手术的术前准备,目前临床中主要采用西医激素类药物、中药以及中西药物联合使用治疗。

药物治疗子宫肌瘤的适应证包括:有生育要求;近绝经者;手术前减少出血,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术前使肌瘤缩小,减少术中出血并缩短手术时间;拟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或行宫腔镜腹腔镜治疗者。

中药治疗子宫肌瘤可以缓解症状、消散肌瘤,而且副作用小,不影响生育能力,临床常用经方如桂枝茯苓丸、少腹逐瘀汤、理冲汤、逍遥散等。

西药通过研究激素,应用抑制卵巢甾体激素分泌或抑制其作用的制剂,可抑制肌瘤生长或使肌瘤缩小,从而达到减轻临床症状的目的。

常用药物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米非司酮、三苯氧胺等,其中孕激素拮抗剂米非司酮在临床中应用最为普遍。

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新进展一、子宫肌瘤的概述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

它由子宫壁的平滑肌细胞形成,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结节,大小不一。

子宫肌瘤可以单发或多发,有时会造成不适和生理功能障碍。

近年来,在诊断与治疗领域出现了许多新进展,有助于提高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水平。

二、诊断新进展1. 影像学技术的应用:超声波造影技术和MRI在子宫肌瘤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超声波造影可通过注射超声造影剂,使得血流灌注情况更加清晰可见,有利于评估子宫内膜早期浸润、异位皮下结节等情况。

MRI可以提供详细的图像信息,帮助医生确定肿瘤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且能够鉴别恶性程度。

2. 基因检测技术:基因检测技术在子宫肌瘤的早期诊断和风险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某些特定基因的检测,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携带特定基因突变,从而提前预警子宫肌瘤的发生和进展。

三、治疗新进展1. 保守治疗:对于无明显症状或轻度不适的患者,可选择保守治疗。

包括观察、休息、药物治疗等方式。

此外,辅助传统中医药或针灸等方法也有一定效果。

2. 微创手术:针对那些需要手术干预的患者,微创手术已成为常规选择。

腔镜手术技术可以通过小切口进行子宫肌瘤的摘除或剥离,对组织损伤较小,并能够缩短恢复时间。

3. 焦点聚焦超声消融:该技术利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波将能量准确传递到肿块内部,使其受到高温灼伤而死亡。

相比传统手术方式,此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且患者不会感受到明显的疼痛。

4. 介入治疗:通过导管将栓塞剂注入子宫动脉供血部分,以达到堵塞血流、阻止肿瘤生长的目的。

这个方法是一种无需手术切除,可以尽量保留子宫和卵巢功能的选择。

四、新进展带来的益处1. 提早发现:新的诊断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子宫肌瘤,及时进行干预治疗,避免疾病进一步恶化。

2. 个体化治疗:新的治疗策略允许医生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式。

子宫肌瘤的治疗技术新进展

子宫肌瘤的治疗技术新进展
2.射频消融技术在治疗
2.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到医院就诊被确诊为子宫肌瘤并自愿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的患者均没有生育要求,年龄为34-52岁,平均年龄(44.3±3.8)岁。所有患者均排除了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病症,排除宫颈病。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各项生化化验正常,3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出现继发性贫血,术前有4名患者得到输血治疗。
【关键词】子宫肌瘤;微创技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4-008-01
前言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30~50岁妇女中发病率约20%。虽为良性肿瘤,但其引起的不孕、出血及腹痛等症状仍可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生理及心理压力,因此大多数患者希望得到积极治疗。核磁共振监控的高强度聚焦超声(MRgFUS)集磁共振成像(MRI)图像质量高、可监测组织温度的优势和HIFU无创治疗特性于一体,确保了肿瘤治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微创手术之一,是近几年来新推广几乎进入超微创领域的主要治疗手段,不开腹,门诊手术室即可治疗,患者痛苦小,最主要可保全子宫及其功能,据相关医学研究射频消融还可以对人体的多种实体肿瘤具有治疗作用。射消融技术治疗子宫肌瘤能够使得子宫肌瘤细胞在治疗后出现不可逆性坏死,肌瘤组织呈凝固坏死,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消失。
2.4.射频消融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的缩小率及其治疗效果
射频消融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的缩小率及其治疗效果,于患者出院后的6、12、24月对患者做好随访记录,治疗后子宫及其肌瘤体积呈进行性缩小,子宫肌瘤总有效率55.8%,治愈率72%;黏膜下肌瘤效果最好,总有效率1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nRHa适 应 征
同前,但价昂。
GnRHa常用药物及疗效
诺雷德、抑那通、丙氨瑞林、高 舍瑞林、布舍瑞林、纳法瑞林等。 使用3~6月可使瘤体缩小 20~77%。
GnRHa治疗中的副作用
更年期期症状:潮热、阵汗、失眠、烦躁、 阴道干涩、性欲减退及行为异常等低雌激 素症状。一般出现在应用GnRH-a后的4~8 周,4个月达高峰。该状态降低了病人的生 活质量。
• 粘膜下肌瘤
10%
术前诊断
症状+盆腔检查、B超、CT、MRI 彩超鉴别肉瘤:观察血流丰富程度, RI=0.4为区别良恶性肿瘤界值, 灵敏度为90.91%,特异性为99.82%, 阳性率为71.43%,阴性率为99.96%。 注意月经不同周期 RI值的变化
处理
必须根据综合考虑后决定处理 ①肌瘤大小及部位; ②有无症状; ③患者年龄及对生育的指望; ④最近发展情况及并发症。
RU486是炔诺酮的衍生物,有更强的与PR相结 合的能力,通过与PR相结合;
阻断了孕激素对肌瘤细胞的促生长作用及扩张 肌瘤血管的作用, 这是RU486治疗子宫肌瘤的 理论依据。
RU486可抑制排卵,用药后出现闭经,对月经 周期正常、经量增多、贫血重、或不愿手术的 肌瘤患者,能短期内缓解症状、减少失血,是 一种可供选择的好方法。
子宫肌瘤治疗的新进展
北京协和医院 妇产科 朱兰
发病率
>35岁发生率: 20~40% 恶变率: 0.5~1.2%
发病相关因素
雌激素 孕激素(PR ) 胰岛素生长因子 上皮生长因子
生长方式
子宫肌瘤可生长于子宫的任何部位
– 子宫体 96%
– 子宫颈
4%
生长方式
• 肌层内肌瘤 60% 70%
• 浆膜下肌瘤 20% 30%
RU486副作用
恶心、食欲减退、潮热、性欲低下等。 停药后可逆转。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GnRH-a)
机 制 — 类似内源性GnRH人工合成剂。 快速与受体结合并激活释放FSH及LH,由 于不断的与GnRH受体结合,耗竭了FSH及 LH,产生降调节作用。 由于GnRH受体浓度减少,雌、孕激素的生 成降至“去势”水平,性激素水平的极度 降低使患者处于闭经状态,从而使肌瘤缩 小达到治疗的剔除术者的术 前准备。
拟行阴式子宫切除或行宫腔镜、腹 腔镜治疗者的术前准备。
RU486药物剂量
50mg,Qd 25mg,Qd 10mg,Qd 5mg,Qd
RU486 疗效
用药后3个月可使肌瘤缩小 30~50%,但停药后有反跳。
治疗方法
• 非手术治疗 •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激素治疗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保守治疗
年近绝经期; 肌瘤中等大; 处于浆膜下或肌层内; 诊断明确,且无月经过多或不规则出 血等症状者,可以定期观察。
雄激素治疗
围绝经期,经内膜病检除外恶性变后,用 雄激素治疗。 甲基睾丸素5mg qd or Bid 每月<250mg,以免男性化。
24—48小时,并给予解热止痛药。
栓塞技术
插管与造影:
局麻下经皮股动脉穿刺,分别进 入双侧髂内动脉选择性插管,造影后再 次超选择插入子宫动脉,以导管尖端插 至子宫动脉升支与水平段交界处为理想。 成功率约为92%。
栓塞技术
栓塞剂一般选择永久性栓塞剂乙烯醇(ployvinyl alcohol, PVA)颗粒,少数加用钢圈或明胶海绵。 PVA颗粒一般直径为150~700μm不等,剂量为 100~700mg,平均350mg 。 PVA用量与肌瘤大小和肌瘤血供丰富程度有关。栓 塞致营养肌瘤的血供停止,再次造影以了解栓塞 的程度,必要时重复,至栓塞满意为止。
子宫动脉栓塞术适应征
各种原因需保留子宫者 月经过多致贫血,暂不能手术者 肌瘤剔除后复发,不耐受二次手术
栓塞前后准备
选择B超或MRI检查 ,明确肌瘤的大小及数目 一般术前检查:心、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
及血、尿常规 了解末次月经时间,除外妊娠 及时交代手术并发症及肌瘤栓塞治疗后的预后 术后应用广谱抗生素及镇静药,局部压迫止血
骨质疏松:长期应用GnRH-a可致骨代谢的 异常。
反向添加治疗(Add-Back)
应用GnRH-a治疗大于3个月者反向添加治疗使 用的E2 或E 3水平应维持在一个合理的窗口内 (血清E2水平约30~45pg/ml之内)。
方案: 单独雌激素添加
雌、孕激素联合
利维爱
补充钙剂
GnRHa应用子宫肌瘤治疗
米非司酮 (RU486)
孕激素受体拮抗剂,由法国 Roussel-Uclaf 公 司 于 1980 年 首 先 合 成的,具有抗糖皮质激素和抗孕激 素的作用。
RU486作用机制
以往认为雌激素与子宫肌瘤发生与生长 密切相关。
现有研究提供了孕激素在子宫肌瘤生长 中的生物化学、组织学及临床证据,证 实孕激素在子宫肌瘤生长中具有同样重 要的作用。
常用于术前治疗以减少肌瘤体积 后实施微创手术。
缺点:术中肌瘤辨认和剥离困难, 也是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
其他药物
三苯氧胺(TAM) 内美通(R2323) 中药
介入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
最早出现在90年代初,已逾万例; 原理:肌瘤结节对栓塞造成急性缺血非
常敏感,发生坏死、瘤体缩小甚至消失; 子宫完整性因侧枝循环建立而不受影响。 适应症:单发、瘤体位于肌壁或黏膜下、 直径小于8cm。
子宫动脉栓塞术副反应
下腹痛 发热 恶心、呕吐 阴道排液
子宫动脉栓塞术并发症
阴道排泄坏死组织 化脓性子宫内膜炎 败血症 尿潴留 闭经
子宫动脉栓塞术
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的症状缓 解率为90%、92%、87%、100%; 术后3个月、2年的肌瘤体积缩小在29% 和86%; 多数肌瘤血供消失,子宫血运和血管阻 力未影响。
RU486应用适应征
症状明显,不愿手术的45岁以上肌瘤患者,以 促进其绝经进程,抑制肌瘤生长,改善临床症 状。
月经量多、贫血严重、因服用铁剂有副作用而 又不愿输血,希望通过药物治疗使血红蛋白正 常后再手术者。
有手术高危因素或有手术禁忌症者。
RU486应用适应征
因患者本身的某些原因希望暂时或 坚决不手术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