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控频闪式警示灯电路制作项目教学教案
闪烁警示灯电路的设计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课程光电检测技术题目闪烁警示灯电路的设计院系电子科学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2015年3月13日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光电检测技术闪烁警示灯电路的设计题目专业学号电子科学与技术姓名主要内容:它能驱动红色警应用Y976报警专用集成电路,光敏电阻等电子原器件,设计一当夜幕来临时,示灯闪闪发光,以起到告警指示作用。
基本要求:报警专用集成电路,光敏电阻的功能特性。
研究Y9761)设计闪烁警示灯电路的功能框图。
) 2 设计光电检测电路、音频电路、信号控制电路)3 伏直流电源电路。
54)设计调试安装。
5)6)完成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主要参考资料:, 2005.4. 人民邮电出版社. 新颖集成电路制作精选[M].)陈有卿编著1[M]. 2006.4. .陈振官,陈宏威等编著光电子电路制作实例2)[M]. 2006.10. 检测专用集成电路及应用黄继昌等编著3) .2015.3.13 完成期限 2015.3.9~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年20153日月6概述1章第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电子电器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
各种电器生活用品如: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贵重东西也为许多家庭所拥有。
警示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处非常广泛,例如:警示灯一般用在维护道路安全,通常是用在警车﹑工程车、消防车﹑急救车﹑防范管理车﹑道路维修车﹑牵引车﹑紧急A/S车、机械设备等开发。
然而,这时候,一些不法分子也越来越多。
人们的安全意识还依然很淡薄,导致了许多严重的事故。
因此,为了减少这样的事情发生,人们便发明了示警闪光灯,提示人们道路上注意安全,因此减少了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故。
随着科技的进步闪烁警示灯也将更加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1.1 闪烁警示灯的介绍、意义和作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好多情况下需要安装警示灯或标志灯以提醒人们注意。
例如道路施工时,需在施工现场挂上红色安全警示灯以确保行人和行车的安全。
闪光警灯控制电路

闪光警灯控制电路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目录一、题目的功能及要求(一)、题目功能闪光警灯控制电路(二)1、控制一高亮度发光二极管闪烁,具体参数是亮秒,熄秒,再亮秒,之后熄2秒,如此循环;2、采用分离元件设计制作,3V直流供电;(二)、功能要求如下:发光管的驱动设计:一是驱动元件要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和较低的功耗,但又不能“大马拉小车”;二是要合理的确定限流电阻的阻值,以使发光管具有足够的亮度而电阻的功耗又较小;时间参数允许有一定的误差,只要能实现每间隔一定的时间发光管快闪两次的功能即可;发光管的参数可查相关资料自行确定二、设计思路及方案设计分析、论证(一)、设计思路:实现LED闪烁,就电路而言可以使用集成电路与分离元件两种方案设计,实际中应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成本、电路可靠性等。
就应用集成电路而言又有多种方法实现,如:使用51单片机做控制,然后利用汇编或者C语言的简单编程可实现;或是是利用555振荡电路,加以简单的逻辑电路输出的矩形脉冲来控制LED灯交替闪烁。
使用分离元件会因为元件过多,焊点过而加了电路的不可靠因素,在成本可控范围内不太使用。
这次实训要求用分离元件,所以必须的用分离元件设计制作。
(二)、方案分析设计我此次设的电路方案是用主副两个振荡电路组成主电路,两个振荡电路之间的关系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根据电路的功能要求(发光二极管闪烁,具体是亮秒,熄秒,再亮秒,之后熄2秒,如此循环),主电路产生周期为4S的方波脉冲,副电路在主电路控制的条件下产生周期为的脉冲方波。
在此方案的指导下完成电路的设计。
三、系统框图图一:系统框图主电路产生周期为4s的方波脉冲,副电路在主电路通过开关电路控制的条件下产生周期为的脉冲方波。
四、单元电路(一)、主振荡电路1、电路图图二:主振荡电路2、参数确定主振荡电路的作用主要是产生周期为4s的方波脉冲,所以设置RC的充放电时间为2s,为了方便计算,我先选定电容为C1=C2=10uF的电解电容,据公式:T=RC 可得R=T/C,又因 T充=T放=2s所以R1=R2=R3=R4=2s/C=200K3、B点波形图(二)、开关电路开关电路实际上只有一个三极管,此次设计的(所有)三极管选用9014型,集电极最大耗散功率PCM=(Tamb=25℃)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集电极基极击穿电压BVCBO=50V集电极发射极击穿电压BVCEO=45V发射极基极击穿电压BVEBO=5V集电极发射极饱和压降VCE(sat)= (IC=100mA; IB=5mA) 基极发射极饱和压降VBE(sat)=1V (IC=100mA; IB=5mA) 特征频率fT=150MHzHFE: A=60~150; B=100~300; C=200~600; D=400~1000 (1)主要用途:作为低频、低噪声前置放大,应用于电话机、VCD、DVD、电动玩具等电子产品(与C9015互补)(2)非9014,9013系列三极管管脚识别方法:(a) 判定基极。
灯光控制电路课程设计

灯光控制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灯光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与组成。
2. 学生能掌握电路图的基本阅读与绘制方法,识别灯光控制电路中的主要元件及其功能。
3. 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并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灯光控制电路,并进行正确的接线。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检测并排除灯光控制电路中的常见故障。
3. 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需求,创造性地改进灯光控制电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对物理电学的兴趣,提高探究科学问题的热情。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沟通、分享与协作,增强团队意识。
3. 学生能够关注灯光控制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节能环保意识。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将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灯光控制电路基本原理: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分析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讲解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2. 灯光控制电路元件:学习并识别电路中的主要元件,如电源、开关、灯泡、电阻、电容等,了解各元件的功能和符号表示。
3. 电路图的绘制与分析:教授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学会阅读电路图,分析电路连接方式,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4. 灯光控制电路设计:学习设计简单的灯光控制电路,包括电路图的绘制、元件的选择、接线方法等。
5. 电路实验与故障排除:进行灯光控制电路的搭建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方法,学会检测和排除电路中的常见故障。
6. 创新与改进:鼓励学生结合实际需求,对现有灯光控制电路进行改进和创新,提高电路性能和节能效果。
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如下:1-2课时:基本原理和元件学习;3-4课时:电路图的绘制与分析;5-6课时:灯光控制电路设计;7-8课时:电路实验与故障排除;9-10课时:创新与改进。
光控路障闪烁灯课程设计

光控路障闪烁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光控路障闪烁灯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相关电子元件的功能和连接方式。
2.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电路图识别和绘制方法,理解电路中各个元件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3. 使学生了解光控开关的原理,掌握光控路障闪烁灯的制作流程。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光控路障闪烁灯的制作。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小组内合理分工、相互配合。
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分析并解决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科技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教育他们在使用电子元件时注意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3. 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养成安全操作的好习惯。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注重实践操作与理论相结合。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制作中,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讲解常用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的原理与功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选用电子元件。
2. 电路原理与绘制:介绍电路图的基本符号和绘制方法,分析光控路障闪烁灯的电路原理,指导学生绘制电路图。
3. 光控开关原理:讲解光控开关的工作原理,使学生了解光控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4. 制作流程与操作技巧:详细讲解光控路障闪烁灯的制作步骤,包括电路搭建、调试与优化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5. 故障分析与排除:教授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分析方法,引导他们学会查找故障原因并进行排除。
6. 安全操作与环保教育:强调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触电等意外事故;同时教育学生注意环保,合理利用资源。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组织和系统安排,涵盖电子元件、电路原理、制作流程、故障分析与安全操作等方面。
报警闪烁灯plc控制课程设计

报警闪烁灯plc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 掌握报警闪烁灯的PLC控制电路设计方法和步骤。
3. 掌握相关编程软件的使用,实现对PLC程序编写和调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的报警闪烁灯PLC控制系统。
2. 能够通过编程软件进行PLC程序编写,实现对报警闪烁灯的控制。
3. 能够对PLC控制系统进行调试和故障排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2. 激发学生对自动化技术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提高安全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工电子基础和PLC基础知识,对实际操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具备实际操作和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1. PLC基础知识回顾:包括PLC的组成、工作原理、编程语言等,重点回顾与报警闪烁灯控制相关的基础知识。
2. 报警闪烁灯PLC控制电路设计:讲解报警闪烁灯的工作原理,分析PLC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包括输入输出信号的分配、电路图的绘制等。
3. 编程软件的使用:介绍编程软件的基本操作,如程序编写、下载、调试等,针对报警闪烁灯PLC控制程序进行讲解和演示。
4. PLC程序编写:根据报警闪烁灯控制要求,引导学生编写相应的PLC程序,包括逻辑判断、定时控制等。
5. 系统调试与故障排除:教授调试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迅速定位故障并进行排除。
6.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报警闪烁灯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光动报警电路设计课程设计

光动报警电路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动报警电路的基本原理,理解电路中各元件的功能和作用。
2. 使学生了解光敏电阻的特性和应用,掌握其与其他电子元件的连接方式。
3. 让学生掌握报警电路的设计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使用通用电子仪器和工具进行电路搭建。
2. 提高学生运用电子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初步的设计与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对环境的影响。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技术课程,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对实验操作感兴趣,但独立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光动报警电路设计与实施的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光敏电阻原理及其特性- 报警电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常用电子元件的功能与应用2. 实践操作:- 光动报警电路的设计与搭建- 电路调试与故障排查- 电路性能测试与优化3. 教学大纲:- 第一阶段:电子元件的认识与选用,学习光敏电阻的原理及特性,了解报警电路的基本组成。
- 第二阶段:光动报警电路设计原理讲解,分析电路工作过程,学习电路搭建方法。
- 第三阶段:分组进行光动报警电路的设计与搭建,进行电路调试与故障排查。
- 第四阶段:对搭建的电路进行性能测试与优化,总结实验过程,撰写实验报告。
闪烁警示灯课程设计

闪烁警示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闪烁警示灯的基本原理,包括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及功能。
2. 学生能了解闪烁警示灯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如交通安全、工程警示等。
3. 学生掌握基本的电子元件知识,如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并了解它们在闪烁警示灯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简单的闪烁警示灯电路。
2. 学生具备使用基本电子仪器和工具的能力,如万用表、电烙铁等。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交通安全,提高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对新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电子元件知识:介绍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基本电子元件,讲解它们在闪烁警示灯电路中的作用和选型。
教学内容:- 电阻的阻值、功率和种类- 电容的容值、耐压和种类- 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种类及参数2. 闪烁警示灯原理:讲解闪烁警示灯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及功能。
教学内容:- 电路的基本组成- 闪烁警示灯的工作原理- 闪烁频率的控制方法3.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动手搭建闪烁警示灯电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 电路图的识读- 电子元件的焊接和安装- 电路调试与故障排除教学安排与进度:- 第一课时:介绍电子元件知识,引导学生认识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元件。
- 第二课时:讲解闪烁警示灯原理,分析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
光控路障闪烁灯课程设计

光控路障闪烁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光控路障闪烁灯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电路知识,了解光控路障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技能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电路的设计与搭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光控路障闪烁灯的原理、电路设计、搭建和调试。
首先,学生需要了解光控路障的基本原理,包括光敏电阻的特性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然后,学生将学习如何设计电路,包括元件的选择、电路图的绘制和电路的搭建。
接下来,学生将动手搭建光控路障闪烁灯,并通过实验观察其工作原理。
最后,学生将对搭建的电路进行调试,以实现光控路障的功能。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光控路障闪烁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设计知识。
然后,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和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合作。
接着,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光控路障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最后,通过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搭建和调试光控路障闪烁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将选用与光控路障闪烁灯相关的电路教材,以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电路知识。
参考书方面,将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与光控技术相关的书籍,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多媒体资料方面,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光控路障闪烁灯的实验视频和教学课件,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实验设备方面,将为学生提供光敏电阻、电路板、灯泡等实验器材,以便学生能够动手实践,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方面,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方面,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进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控频闪式警示灯电路制作项目教学教案
一、项目要求:
根据提供的图纸,通过所学知识来制作电子产品。
整个制作过程分为以下六个子项目:
(1)元器件的检测、记录。
(2)设计并画出装配图。
(3)元器件的成型、安装;焊接、剪切引脚。
(4)检查电路安装的正确性。
(5)通电调试,必要时对元器件参数作适当调整。
(6)测试并记录电路工作参数。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学生在实际工作的情境中,综合使用元器件的知识,掌握元件的检测、记录、焊接技巧。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同学间的帮助,感受实际工作中元件的识别、监测、焊接等一般工作流程,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
三、项目分析:(展示电路工艺及最终效果)
本项目是让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说、做、学,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同学交流合作,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知识。
通过自己的讨论交流进行探索和实现问题的解决,形成一定的知识解决模型,并最终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能够与行业零距离接轨。
重点:电路制作及测试的工作流程。
难点:灵活运用各种知识。
突破重点、难点:①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项目。
②教师帮助个别学生解决难题、提高水平。
四、教学策略分析
1.学习者分析
学生学习该项目之前已经掌握了元器件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应用。
2.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实训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采用项目教学法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实际操作的优势,成为知识传播者、问题情境的创设者、尝试点拨的引导者、知识反馈的调整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下,小组合作交流中,利用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新知识,自主学习。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包括师生评价、学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
在课堂上利用明确无误的工作表结果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作出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把分散知识的各知识点综合起来,应用于实际的行业工作中。
五、教学准备
1、电原理图
光控频闪式警示灯由光控电路和频闪振荡器所组成。
常用于航海、高层建筑、高速公路等场所,提请有关人员安全行驶。
白天,光敏电阻阻值变小,④脚为低电平,频闪振荡器停振。
当天黑时,光敏电阻阻值变大,④脚为高电平,频闪振荡器开始振荡,LED一闪一闪发光,特别直观、引人注目。
2、若干套仪器设备,确保学生每人有一套工具及所需的元件和电路模板。
元件清单
序号名称符号数量型号和规格备注
1 电路板 1
2 集成电路 1 555
3 集成电路座 1 8P
4 电阻 1 1k
5 电阻 1 51k
6 电阻 1 100k
7 电阻 1 100Ω
8 电容器 1 10uF
9 光敏电阻 1
10 二极管 1
11 发光二极管 1 红色
六、时间安排(总课时:2课时)
任务1元器件的分拣(识别),元器件的检测、记录:5分钟
任务2装配图设计:10分钟
任务3、4元器件的焊接、剪切引脚:30分钟
任务5、6检查电路安装的正确性,进行正确的调试:25分钟
点评及反馈:20分钟
七、项目实施
1.示范项目:演示电路装配的工艺及最终的结果,提起学生的兴趣。
(整个演示过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可反复使学生观看。
)
2.实训项目:老师提供所需的元件及电路模板。
3.学生分组实作
将学生分成三个组,每组十五名同学,按班级编排组别。
4.各小组分组设计制作电路。
5.交付作品:每组选出若干个优秀的作品交教师评选。
八、项目评价
各组组长向全班介绍本组组员制作的过程,在介绍过程中要求说明各组遇到过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同时,其他组的同学也可提出问题,让制作者解释制作所用的相关技术及特点。
最后进行互评,评选出最满意的作品。
评价表如下:
九、优秀作品展示
通过优秀作品展示,给学生以美的欣赏和智慧的碰撞,这样的活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培养创新精神。
附:
学生学习页(光控频闪式警示灯电路制作)姓名____________
光控频闪式警示灯由光控电路和频闪振荡器所组成。
常用于航海、高层建筑、高速公路等场所,提请有关人员安全行驶。
一、电路原理:
如图所示为光控频闪式警示灯的一电原理图。
白天,光敏电阻RG阻值变小,④脚为低电平,三五频闪振荡器停振;当天黑时,光敏电阻阻值变大,④脚为高电平,频闪振荡器开始振荡,LED一闪一闪发光,特别引人注目。
调节振荡电容C1的容值可改变频闪振荡的频率,C1值越大,频率越低。
二、元件清单
序号名称符号数量型号和规格备注
1 电路板 1
2 集成电路 1 555
3 集成电路座 1 8P
4 电阻 1 1k
5 电阻 1 51k
6 电阻 1 100k
7 电阻 1 100Ω
8 电容器 1 10uF
9 光敏电阻 1
10 二极管 1 4148
11 发光二极管 1 红色
三、制作任务:
任务1、元器件的检测,检测结果记录在元件清单的“备注”栏。
任务2、设计并在下图中画出装配图。
任务3、元器件的成型、安装;元器件的焊接、剪切引脚。
任务4、检查电路安装的正确性。
任务5、通电调试,必要时对元器件参数作适当调整。
任务6、测试并记录电路工作参数。
(1)NE555的4脚电压:
(2)LED每分钟的频闪次数:
四、评价表: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光控频闪式警示灯电路的制作项目活动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