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1例急性脑梗死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思考

合集下载

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20例疗效观察

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20例疗效观察

综 合 治 疗 急 性脑 梗 死 并 发 下 肢 深 部 静 脉 血 栓 形 成 2 O例 疗效 观 察

医院 , 吉林 通 化
静 金 ,
壮 李丽伟。 ,
1 4 0 ;.吉 林 省 通 化 市 东 昌 区 30 0 2 14 0 ) 3 0 O
(.吉 林 省 通 化市 第 三 人 民 医 院 , 林 通 化 1 吉
质量 和寿命有 着密切关系 。我们在临床工作 中, 应该从 以下
两 个 方 面人 手 :1从 常 规 1 联 同步 记 录 的 心 电 图 中筛 选 () 2导 出P wd阳 性 者 , 论 有 无 器 质 性 心 脏 病 , 应 引 起 重 视 。 无 均 () P d阳 性 者 中进 行 针 对 性 检 查 , 发 现 那 些 有 阵发 性 2从 w 以
我 们 应 用 降纤 酶 和 HS - 型超 声 治 疗 仪 综 合 治 疗 急 UT B 性脑梗死 并发下肢深 部静 脉血栓 形成 2 O例 , 将 观 察 结 果 现 报告 如 下 。 1 临 床 资 料
全 部 患 者在 治 疗 过 程 中 , 血 酶 原 时 间 , 血 酶 原 活 动 度 , 凝 凝 纤 维 蛋 白 原 与 治 疗 前 比 较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低 频 超 声 治 疗 过 程 中无 任何 不 适 反 应 , 出血 病 例 、 栓 子 脱 落 发 生 新 的 栓 塞 无 无 病例 。
降 纤 酶 主 要 成 分 是 凝 血 酶 样 酶 , 选 择 性 水 解 纤 维 蛋 白 能
原, 同时 还 含 有 纤 溶 酶 样 物 质 , 使 血 浆 中的 纤 维 蛋 白原 降 可 解 , 而 降低 血浆 纤 维 蛋 白原 , 到 溶 解 血 栓 , 善 微 循 环 作 从 达 改 用 。 低 频 超 声 的高 频 振 荡 和 空 化 效 应 , 过 能 量 叠 加 原 理 产 通 生 一 系 列 的物 理 反 应 , 血 栓 崩 溃 , 栓 药 物 透 过 血 栓 外 床 期 间 出现 下 肢 肿 胀 , 彩 色 多 普 勒 检 查 经 证 实 为 下 肢 深 部 静 脉 血 栓 形 成 。 卧床 时 间 最 短 4天 , 长 1 最 O 天 ; 侧肢 体 1 单 9例 ( 中 2例 在 健 侧 ) 双 侧 l ( 患 侧 后 其 , 例 先

重症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重症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重症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作者:寇金柱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11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关联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方法。

方法:从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患者进行临床调研分析,按照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形进行分类,分成DVT组和非DVT组。

对比分析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素,并实施针对性干预机制。

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重症脑梗死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机械通气时间、卧床时间、静脉穿刺、抗凝药物应用等。

结论:对重症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性在入院时进行评估,住院过程中积极科学预防,从而有利于降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重症脑梗死;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联;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对比【中圖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1-33--02作为老年群体常见的基础疾病,脑梗死病症近年来发病率始终居高不下。

发生脑梗死,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如果治疗护理不科学,还会威胁患者生命,脑梗死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如果患者发生脑梗死后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进而提升生存质量。

但是如果干预不及时,一旦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那么将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危。

本人对重症脑梗死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调研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分析1.1 基础资料从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患者进行临床调研分析,所有患者全部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重症脑梗死病症,且没有抗凝药物禁忌症。

对患者在调研前进行检查,双下肢彩超检查显示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形。

11例脑卒中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

11例脑卒中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

输液或者行 静脉留置针,可能导致静脉 内膜损伤,启动内源性 凝
血 系 统 ,导 致 血 栓 形 成 。 32 预 防 措 施 .
血小板 、抗感 染、抗凝 和溶 栓等综 合处理 。常规采 取溶栓 +抗
凝治疗 : 激酶 2 /,静脉输入 ,共 5 d 尿 5Ud ,皮下注射低分 子 肝素钙 5 0 0 0U,2 /,1 周。有学者认 为脑出血 患者三个月 次 d 内禁用溶栓治疗,如果脑 出血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应及时 向 患者家属交代病情 、治疗 的潜 在风险及预后,取得家 属的理解和
笔者所在 医院收诊 的 l 例脑卒 中并发 D T患者中,男 6例, 1 V 女 5 ,年龄 4  ̄6 例 2 7 岁,平均 ( .± . 岁,其中脑梗死 7例,脑 6 5 43 2 ) 出血 4 ;1 例 1 例均有高血压病 , 例有糖尿病, 患者均有 吸烟史 ; 7 男性
入 院后常规 给予神经保护剂及脱 水药物 治疗。1 例均为脑卒中对 1 侧的瘫痪肢体为发生肢体,下肢肌力 2 以下 9例,3 2例。 级 级
有 很大 的影响 n。2 1 年 5 8 ] 01 — 月笔 者所 在医 院治疗 3 0例糖 皮质 恶 化 [3 2] -o
21 治 疗 效 果 .
所有患者经一个疗 程治疗后, 痊愈 l 例, 1 显效 9 , 例 有效 5 , 例
无效 5例 ,总有效率为 8.%。无效 的 5例患者又经 2个疗程治 33
背曲施 以阻力可加重疼 痛 l 。据相关研 究表 明,脑卒 中容易并发 静脉 血栓 ,尤其多见于下肢 。患者瘫痪 、血液高凝 、血管壁损伤、 血流缓慢 及血管 内异物是其形成 的主要因素 [of 脑 卒中患者往 4 1 1 ) 往因为肢体偏瘫 致使下肢静脉肌 肉泵作用丧 失,血管舒缩减 弱致

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次 日清晨空腹抽血 进行 D . 二 聚体 、 血浆 渗透压 、 血 常规 、 肾功能 、 电解质 、 血糖 、
胆 固醇 的检测 。入院后 7 d和 1 4 d复查上述指标 。入院后 7 d完成 双下肢血管超声 检查 , 可疑 L D V T者 , 1周后
S h a o x i g n H o s p i t a l , S h a o x i n g 3 1 2 0 0 0 , Z h e j i a n g ,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 0b j e c i t v e T o i d e n t i f y t h e r i s k f a c t o r s o f d e e p v e n o u s t h r o m b o s i s i n l o w l i m b s( L D V T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c u t e
An a l y s i s o f t h e a s s o c i a t e d r i s k f a c t o r s o f d e e p v e n o u s hr t o mb o s i s i n p a t i e n t s wi h t a c u t e i s e h e mi e s t r o k e ZH A NG

全科 医学论 著 ・
急 性脑梗 死患者 下肢深静脉 血栓 形成的危险 因素分析
章燕幸, 吴承龙 , 鲁建新 , 郑媛媛 , 葛国兴, 陆明钢 , 王 肖琴 , 杨丽婷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L D V T ) 的危 险因素。方法 前瞻性研究 1 0 4 5例急

急性脑梗死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21例诊治体会

急性脑梗死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21例诊治体会
1 3 治 疗 方 法 急 性 脑 梗 死 的 治 疗 按 中 国 脑 血 管 病 诊 治 指 .
D VT 的发 生 率 很 高 。文 献 报 道 , 未 进 行 预 防 ,O ~ 4 若 3% O
的 卒 中可 发 生 DV 严 重 者 可 有 6 ~ 7 发 生 D [ T, O 5 VT 。
在 未进 行 预 防 性 治 疗 的 患 者 中 , 2周 内 的 发 病 率 高 达 5 % , O 大 多数 发生 在 偏 瘫 侧 的 下 肢 , 膝 下 DV 和 近 端 DV 两 分 T T 类 , 中 的 2 3为 膝 下 D E 。 国 内 北 京 朝 阳 医 院 的 调 其 / VTa ] 查 显 示 , 17 的 急 性 脑 卒 中 患 者 并 发 DV 2. T。 然 而 有 症 状 的D VT 的 发 生几 率不 高[ , 5 % 的 患 者 缺 乏 下 肢 深 静 脉 5约 O ]
1 1 一 般 资 料 2 0 —1 20 —6收 治 急 性 脑 梗 死 患 者 . 0 80 ~ 0 90 3 0例 , 头部 C 和 ( ) I 诊 , 符 合 1 9 8 经 T 或 MR 确 均 9 6年 《 类 脑 各 血 管病 诊 断 要 点 》 诊 断 标 准 , 中 并 发 D 的 1其 ] VT 者 2 1例 (. )D 5 5 , VT诊 断 符 合 1 9 9 5年 中 国 中西 医 结 合 学 会 周 围
本 文 回顾 性 分 析 我 院 确 诊 的 2 1例 急 性 脑 梗 死 并 发 下 肢 深 静 脉 血 栓 形 成 ( T) 者 , 报 告 如 下 。’ DV 患 现 ‘
再 通 。无 出 血 病 例 , 发 生 肺 栓 塞 病 例 。 无
3 讨 论
1 资料 与方 法

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54·虫国塞旦医型!Q!!生!旦筮!!鲞筮!期£塾i望笪!』!望!堕!堕堕!!堕!型!生堕丛堡』塑:!Q!!:∑!!:!!:№:![11]申铉三,陈巍.”“Tc—M I BI显像对甲状腺癌诊断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6):31-33.12]K aw a t a K,K a n a i M,Sas ada T,et a1.U se f ul ne ss o f9“T c—s es t am i bi sci n.t i gra ph y i n s u gge st i n g t het h e r apq ut i eef fec t o fchem ot her apy a g a i nst gas—t r i c cancer[J].C l i ni cal C ancer Res ear ch,2004,10(11):3788·3793.[13]K i nuya S,B ai J,Sh i ba K,e t a1.“Tc—sest am i b i t o m o ni t o r t re at m e n tw i t h a n t i s ense oli go de ox ynu c l e o t i d e com pl em ent a r y t o M R P m R N A i n hu-n l a n br e ast c a n c e r cell s[J].A nn N ucl M ed,2006,20(1):29-34.[14]A l oj L,Z an net t i A,C ar ac6C,e t a1.B cl一2overexpr es si on pr eve n t s99m Tc—M IB I upt ake i n bre a st can cer ce l l l i nes[J].Eur J N ucl M ed M o l l m a西n g,2004,31(4):521-527.[15]朱小华,吴华,赵明,等.外照射后肿瘤摄取99”T c—M I B I与其死亡和增殖的关系[J].中华核医学杂志,2002,22(3):151—154.[16]V ec chi ol SD,Z annet t i l A,C i ar m i el l o A,et a1.D ynam i c coup l i ng o f99“T c—M I BI ef f l ux and a p opt ot i c pat hw ay a ct i va t i o n i n unt reat ed bre a st cancer pat i ent s[J].E ur op ean J ou r nal o f N ucl ear M edi c ine,2002,29(6):809-814.[17]Song H C,L ee JJ,B om H S,et a1.D ou bl e—phase T c一99m M I B Is ch i nt i g r aphy a s a t her apeut i c predi ct or i n pat i e nt s w i th non—-H odgki n’s l ym phom a[J].C l i n N ucl M ed,2003,28(6):457-462.[18]吕君康,王伟,杨宾.”“Tc—M IBI阳性显像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J].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2006,19(5):77-78.[19]C er m i k T F,A hi a y G,Fir at M F,et a1.A s s es s m ent of T c一99mse st am i.bi t um or t i ss u e upt ake under t he i nf luence o f i ncreas ed ar t e ri a l oxygen sat u r at i on[J].N uclear M edi ci ne and Bi o l ogy,2005,32(2):165—170.[20]D uan X Y,W a ng J S,Li u M,e t a1.T e chn et i um一99m—he xak i s一2一m et hox yi s o but y l i s o ni t ri l e s ci nt i g r a p hy and m uh i dr ug r es i st a n c e—r el a t-ed prot e i n exp r es s ion i n hum a n pr i m ar y l ung ca nce r[J].A nn N ucl M ed,2008,22(1):49-55.(收稿日期:2009—09—19)(本文编辑:常青)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李慧梅急性脑梗死为患者脑血液循环系统发生病变后造成的以运动障碍为主的神经功能缺损性疾病,故脑梗死后易造成偏瘫,且多数为高龄患者,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血管硬化的易患因素,极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机制及其危险因素特点分析

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机制及其危险因素特点分析
25 预 防 输 血 相 关 性 疾 病 .
21 在 工作 中要 有 团队 精 神 . 因出血 病人 病情 危 重 ,抢 救需 及 时 、准确 ,抢 救人 员 应立 刻 到位 ,成立抢 救 小组 ,指 定一 人 负责 指挥 ,其他 人员 积 极配
合 ,保 持 镇 静 、有 条 不 紊 地做 好 抢 救 工 作 ,建 立 两条 静 脉 通 道 .必要 时 留置 针 头 ,积 极 配 合 医生 争 分 夺 秒 地 边 查 原 因 , 边 及 时有 效 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止 血 ,做 好 交 叉 配 血 的相 关 准 备 ,使 工 作 井 然
有 序 地进 行 。 22 做 好 患 者 输 血 前 的 心理 护 理 .
输 血 的病 人 。由于 个 体 差 异 、年 龄 、性 别 、文 化 程 度 和 病 情 等 不 同 ,对输 血 治 疗 表 现 出不 同 的 看法 和反 应 ,尤 其 是 抢 救 产 后 出血 病 人 。 常 言 道 :人 生 人 ,吓 死 人 。 产 妇 本 身 “ ” 对 分 娩 有 一 种 恐惧 感 ,加 上 大 出血 ,还 有 我 们护 理 人 员 的紧 张 情 绪 、言 语 以及 嘈 杂 的环 境 ,输 入 的 又 是 异体 血液 ,产 妇 极 易 产 生 一 种 悲 观 失 望 的想 法 ,从 而 导 致 心 律 失 常 、血 压 波 动等 异 常 变 化 。此 时 应 采取 各 种 方 式 和 患 者 交谈 ,介 绍 一 些 输 血 的常 规 知 识 及 其 必 要性 ,或 抱 着 她 的 小 宝 宝 和她 进 行 面 部贴 敷等 动 作 ,使 她 们 消 除恐 惧 感 ,产 生 一 种 战 胜疾 病 的 动 力 .达 到 积极 配 合 治 疗 的 目的 。 23 严 格 遵 守无 菌观 念及 查 对 制 度 - 在 取 血 、输 血 过 程 中 ,严 格 无 菌 操 作 ,认 真 查 对 ,取 用 血 库 的 血 液 必 须 认 真 检 查 血 液 的 质 量 ,3 0分 钟 内输 入 , 避 免 放 置 过 久 ,使 血 液 变 质 或 被 污 染 ,严 格 执 行 三 查 七 对 , 输 血 前 必 须 有 2人 以 上 查 对 无 误 方 可执 行 ,开 始 滴 速 要 慢 , 观 察 1 钟 后 如无 反应 ,可 根 据 年 龄 、病 情 调 节 滴 速 ,大 5分 出血 休 克 者 需 快 速 加压 输 血 ,专 人 护 理 ,做好 文字 记 录 及 急 救准备 。 2 4 严 密观 察 不 良反 应 ,积 极 对症 处理 及 时 补 充 血 容 量 、 严 密 观察 和快 速 对 症 处 理是 产 科 出血 患者 救 治 的关 键 。当 出 现发 热 、寒 战 和 皮 肤 潮 红 时 ,应 减 慢 输 血 速 度 ,头 部 冷 敷 、温 水 擦 身 ,应 用 退 热 剂 , 地 塞 米 松 5 1 静 脉 注 射 。 出 现 皮 肤 瘙 痒 或 荨 麻 疹 , 以 至 发 生 平 滑 ~ 0嘲 肌痉 挛 、过 敏 性 哮 喘 和 喉 头 痉 挛 ,甚 至 过 敏 性 休 克 ,应 遵 医 嘱 应 用组 织 胺 类 药 或 注 射 。 肾上腺 素 等抗 休 克 治 疗 ,重 者停 止 输 血 。单 纯荨 麻 疹 一 般 不 需 要停 止输 血 ,但 要 放 慢 速 度 ,注 意 观 察 病 情 变 化 。大 量 快 速 输 血 后 ,有 心 率 加 快 、 呼 吸 困 难 、紫 绀 、 咳粉 红 色 泡 沫 痰 等 循 环超 负荷 症 状 时 ,应 立 即 停 止 输 血 ,在 四肢 近 端 扎 止 血 带 ,每 隔 l 5分 钟 轮 流 结 扎 一 侧 肢 体 ,使 静 脉 回流 受 阻 。给 予 强 心 、利尿 、氧 气 吸 入 和 抗 呼

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近期预后分析

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近期预后分析

2018年5月第25卷第5期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近期预后分析关春红,陈艳,陈明华,全洁(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湛江524003)【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并分析近期预后。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为非血栓组(100例)和血栓组(10例)。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其危险因素及近期预后。

结果两组的糖尿病史、D2聚体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糖尿病史、D2聚体是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 2.312、4.545,95%CI:1.040~3.875、2.845~5.483,P<0.05)。

两组近期预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糖尿病史、D2聚体是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风险因素,且患者近期预后普遍差于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近期预后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4659.2018.05.0685Analysis on Risk Factors and Short-Term Prognosis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GUAN Chunhong,CHEN Yan,CHEN Minghua,QUAN Jie(Department of Neurology,Zhanjia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Zhanjiang524003,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analyze the short-term prognosis.Methods A total of110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2016to July2017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non-thrombosis group(100cases)and thrombosis group(10cases)according to the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mod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and short-term prognosis. Result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diabetes history and D2dimer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but not found in the other indicators(P>0.05).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e diabetes history and D2dimer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OR:2.312,4.545;95%CI:1.040~3.875,2.845~5.483;P<0.05). The short-term prognosis of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s The diabetes history and D2dimer a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whose prognosis is generally worse in patients without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Key words]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Risk factor;Short-term prognosis急性脑梗死是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致死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11例急性脑梗死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思考
摘要: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组急剧发病,造成病人死亡或症状(可)持续24小时的局部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或中风(apoplexy或stroke),死亡率高,致残率高。

其中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vs thrombosis dvt)就是急性脑梗死的常见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者轻则增加患者病痛,影响肢体功能恢复或延长住院时间,重者可引起脑栓塞、导致患者死亡,为总结急性脑梗死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笔者回顾性分析本院确诊的11例急性脑梗死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脑梗死并发深静脉血栓临床思考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455-01
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组急剧发病,造成病人死亡或症状(可)持续24小时的局部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或中风(apoplexy或stroke),死亡率高,致残率高。

其中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vs thrombosis dvt)就是急性脑梗死的常见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者轻则增加患者病痛,影响肢体功能恢复或延长住院时间,重者可引起脑栓塞、导致患者死亡,为总结急性脑梗死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笔者回顾性分析本院确诊的11例急性脑梗死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本院2003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
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15例,其中确认dvt患者11例。

均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和mri)检查明确急性脑梗死诊断。

11例患者年龄52-85岁,平均年龄70.6岁,男性8例,女性3例,其中合并高血压9例,糖尿病7例,高血脂7例,房颤3例。

1.2 临床表现,肿胀者8例,有疼痛者9例,出现皮肤发红发绀7例,wells评分≥3分者8例,1-2分者3例,均为单侧肢体、都位于患侧,发生时间为病后6-21d,平均17.1d,11例dvt患者均经多普勒超声证实,瘫痪肢体肌力0-ⅱ级8例,ⅲ-ⅳ级者3例。

1.3 治疗方法:脑梗死的治疗按中国脑血管病诊治指南相应治疗。

对于合并dvt患者给予局部治疗,抬高患肢20-30°,50%的硫酸镁湿敷,穿弹力袜,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0.4ml,1次/12h,疗程7-10d,部分患者重叠口服华法林4-5天,初使用量为
2.5mg,然后根据国际标准化比率(1nr)调整华法林用量,维持1nr值2-3之间。

2 结果
9例好转,疼痛消失,肢体肿胀明显消失,复查多普勒超声,管腔完全再通或部分再通,2例遗留轻度水肿,无出血病例,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早在1864年,rvdolp virehow就提出了血栓形成的发病机理:血管内皮损伤,血流淤滞、血流高凝状态,三
者相联,互为因果,急性脑梗死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有共同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高纤维蛋白血症。

高血压可导致血管内皮机械性损伤。

长期糖尿病可引起细胞内皮功能受损;高脂血症可使血粘度增高,除共同危险因素外,急性脑梗死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偏瘫和卧床使下肢的血液失去肌肉泵的挤压作用,造成血流缓慢,在下肢静脉内形成涡流,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并使血小板从血流中由轴流移向边流;脱水剂的使用,可引起血液浓缩,血粘度增高,深静脉置管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均可促进血栓形成,本组脑梗患者均有偏瘫,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房颤,具有上述多个危险因素。

dvt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肿胀、疼痛、皮肤红斑发绀、皮温升高,多发生在患侧,可于发病后2天出现,高峰在4-7d。

本组11例患者均发生于患侧下肢。

临床表现为肢体肿胀、疼痛与之相符,但开始发病时间为病后5天,高峰在12-21d。

dvt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除临床表现外,其明确诊断需进行一些相关检查。

静脉造影是诊断dvt的金标准,但其属于有创伤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因为具有无创、经济、可重复性、敏感性和准确性高,应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首选,但对无症状的近端dvt和膝下dvt的发病率较低;血浆d—二聚体在dvt急性期含量增高,但在出血、外伤、妊娠、肿瘤等情况下也可增高。

因此,它是一个敏感而非特异性指标。

d—二聚体水平低说明dvt的可能性较小,可作为排除指标。

goodaere等认为评价可疑。

dvt的最佳方法是wells评分结合d—
二聚体作为筛查标准,并根据筛查情况重复超声检查。

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表明及有关资料显示,急性脑梗死后并发dvt 极易误诊漏诊,因此临床应特别警惕其发生,大多数dvt是无症状的,所以应重在预防,一旦出现症状,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诊治费用增加、生活质量下降、甚至病死,所以,早期预防极其重要,对偏瘫和卧床患者,早期进行肢体主动或被动活动,按摩肌肉,穿弹力袜,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等危险因素,避免过度脱水、减少患侧肢体输液。

对于发生dvt者,除局部治疗外,如无禁忌症,给予抗凝溶栓、手术或介入治疗,本组11
例dvt患者经治疗9例好转,2例遗留轻度水肿,无出血、死亡病例,可能与病例较少有关,有待今后临床中加强重视,思考。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人民印刷厂印刷,1998年12月第10版第40次印刷,p2206-2209 [2] 李佳,张箭,彩色多普勒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138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1):2149-2150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全国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26):379-3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