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酸盐的检验 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亚硝酸盐的测定实验报告

亚硝酸盐的测定实验报告

亚硝酸盐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亚硝酸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以及相关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可与对苯二胺反应生成偶氮化合物,偶氮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可生成偶氮染料,通过比色法测定其吸光度,从而确定亚硝酸盐的含量。

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移液管、比色皿、恒温水浴器等。

实验步骤:1. 取适量水样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醋酸钠使水样呈酸性。

2. 取适量对苯二胺溶液,加入醋酸钠水样中,摇匀。

3. 加入碱液,形成偶氮染料。

4. 将偶氮染料转移至比色皿中,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5.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亚硝酸盐的含量。

实验结果:实验组测得吸光度值如下,0.23、0.25、0.22、0.24。

标准曲线方程为,y=0.5x+0.02,相关系数R²=0.99。

计算得到水样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分别为,0.45mg/L、0.50mg/L、0.44mg/L、0.48mg/L。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成功测定了水样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 实验中对苯二胺与水样混合不均匀,导致反应不完全。

解决方法,加大搅拌时间,确保充分混合。

2. 实验中偶氮染料转移至比色皿时有波动,影响吸光度测定。

解决方法,尽量避免振荡,确保稳定吸光度测定。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对亚硝酸盐的测定,加深了对其性质和分析方法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分析化学实验》第三版,XXX出版社。

以上为亚硝酸盐的测定实验报告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亚硝酸盐的检验实验报告

亚硝酸盐的检验实验报告

泡菜中亚硝酸盐的检验实验组长:陈佶实验组员:郝吴双石行健丁逸苇吴纪轩吕志轩实验日期:11月23日 ~ 12月6日实验准备(资料查阅):心得体会:这是我们第一次进行食品分析与检验实验课程。

实验内容是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在这其中我学会了用盐酸萘乙二胺测量亚硝酸含量的基本操作技术,拓展了视野,无论将来我是否会从事生物方面的工作,这都将是我的一笔宝贵财富。

感谢老师耐心的讲解,使得我们对实验的各项要求目的都有了明确的掌握。

但由于水平有限,实验报告中定有纰漏错误,请老师不吝赐教!一、前言“亚硝酸盐”这一名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这是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

主要指亚硝酸钠,这是一种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

其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肉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发色剂限量使用。

由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机率较高。

食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我们通过实验测定了泡菜中不同时期的亚硝酸盐的含量,这不仅是一次美妙的实践,更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指南,让我真真正正的接触到了这个平时只出现在报道上的奇妙物质。

二、实验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乳酸菌是厌氧细菌,在无氧的情况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这其中也生成了一定量的的亚硝酸盐。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色染料。

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三、设备及试剂泡菜坛、蔬菜、三角瓶、量筒、烧杯、pH试纸、玻璃棒、微量可调移液器、试管、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试剂盒。

四、实验※泡菜制作实验准备:泡菜坛子一个、高粱白酒、花椒、辣椒、大料、冰糖、盐。

具体制作方法如下:(1)各种菜(萝卜、白菜等)洗净并切成3~4cm长的小块。

(2)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4:1的比例配制盐水,将盐水煮沸冷却。

(3)将经过预处理的新鲜蔬菜混合均匀,装入泡菜坛内,使盐水没过全部菜料,盖好坛盖。

亚硝酸盐的测定实验

亚硝酸盐的测定实验

亚硝酸盐的测定一、实验目的:测定水溶液中德亚硝酸盐二、实验原理:在酸性条件下,水样中的亚硝酸氮与磺胺反应,形成重氮化合物,继而再与-奈乙二胺偶联,形成重氮-偶氮化合物(红色染料),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

三、实验仪器、(1)分光光度计:unico2000(包括5cm比色皿4只/台);(2)容量瓶:100cm31只;(3)比色管:50cm38只;(4)移液管:5cm3 1只,1cm31只;(5)洗耳球:1只;洗瓶:1只。

四、试剂及其配制:1、磺胺溶液(1%):称取10g磺胺()溶于1000cm311HCl溶液中,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

2、-奈乙二胺溶液(%):称取1.0g-奈乙二胺()溶于1000cm3去离子水中,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有效期为1个月。

3、标准贮备溶液:准确称取在(110~115℃)干燥过的亚硝酸钠0.345g溶于去离子水中,转移至500 cm3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其浓度为µmol/cm3。

五、测定步骤:1、配制使用标准溶液:准确移取贮备标准溶液0.50cm3于100毫升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到刻度,混匀,浓度为µmol/cm3。

2、标准系列:分别移取使用标准溶液,,,,,,cm3于50 cm3比色管中,加去离子水至50 cm3,依次加入1 cm3磺胺溶液,混匀,1min后,加1 cm3-奈乙二胺溶液,混匀,15min 后以去离子水为参比(L=5cm),测定各个溶液的吸光度。

3、水样测定(双样):取50cm3经µm滤膜过滤的水样于50cm3比色管中,加1cm3磺胺,混匀,1min后,加1 cm3-奈乙二胺溶液,15min后,以去离子水做参比,测定溶液的吸光度(Ew)。

4、液槽校正(Ec ):将四个比色皿注入去离子水,以其中一个为参比,测定其它三个液槽的吸光度,记录数值,要求Ec 。

六、结果计算:1、绘制标准曲线,计算F 值: NO2-N y = 5.2276x + 0.0005R 2 = 100.511.522.533.544.500.20.40.60.81E V样使V C E E V V F 1000)(1212⨯⨯--= µmol/dm 3 E V 1、V 2:分别是所加入标准的cm 3数,E 1、E 2:分别是V 1、V 2所对应的“吸光度”;C 使:使用标准溶液的浓度µmol/cm 3;2、样品含量的计算: C 样=F Ew (µmol/dm 3)七、技术指标:1、检测下限:µmol/dm 3。

亚硝酸盐的检验-实验报告

亚硝酸盐的检验-实验报告
50ml浓度梯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液,分别含有1、2、3、4、5、7.5ug亚硝酸钠(见PPT里面的实验结果图),观察记录颜色变化及其标准曲线。
2、制备样品处理液
3
3、比色
将5ml样品检测液在分光光度计(特异性检测亚硝酸钠的550nm波长)进行吸光光度测定,根据标准曲线测出样品的浓度。
(4)将坛口用水封好,防止外界空气进入。
(5)泡菜发酵。
泡菜菌属于厌氧菌,注意坛口的密封十分重要。
※亚硝酸盐检验
检测原理: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偶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产生的颜色深浅与亚硝酸根含量成正比,通过与标准比色板的进行目测比较,可大致估算出待检测样品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
附录
一、泡菜知识介绍:
泡菜是一种以湿态发酵方式加工制成的浸制品,为泡酸菜类的一种。泡菜制作容易,成本低廉,营养卫生,风味可口,利于贮存。
二、泡菜营养分析:
1.泡菜中有丰富的活性乳酸菌,它可抑制肠道中腐败菌的生长,减弱腐败菌在肠道的产毒作用,并有帮助消化、防止便秘、防止细胞老化、降低胆固醇、抗肿瘤等作用;
数据分析:泡菜中亚硝酸盐先增加后减少,腌制的泡菜在完成正常的腌制过程之后是没有亚硝酸盐的存在的。
原因推测:蔬菜中的酚类物质和维生素C等物质会将亚硝酸盐还原。吸湿,易溶于水,水溶液稳定,表现碱性反应,可从空气中吸收氧气,并形成硝酸钠。在亚硝酸钠分子中,氮的化合价是+3。是一种中间化合态,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例如在酸性溶液中能将KI氧化成单质碘。
设置空白对照2管
[2*4ml蒸馏水+2*200ul对氨基苯磺酸+2*100ul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2*700ulH2O至总体积2*5ml]

亚硝酸盐测定实验报告

亚硝酸盐测定实验报告

亚硝酸盐测定实验报告亚硝酸盐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化学方法测定水样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水质指标,其含量的测定对于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实验,我们将学习使用硫酸亚铁为还原剂,硫酸亚铁铵为指示剂,以及硫酸亚铁与亚硝酸盐之间的反应关系,从而准确测定水样中亚硝酸盐的浓度。

实验原理:亚硝酸盐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 + 2H2SO4 + NaNO2 → Fe2(SO4)3 + 2H2O + 2NO↑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所需试剂准备好,包括硫酸亚铁溶液、硫酸亚铁铵溶液、稀硫酸溶液等。

2. 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适量的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亚铁铵溶液,使反应体系达到酸性条件。

3. 在反应过程中,用滴定管滴加硫酸亚铁溶液,同时观察反应体系的颜色变化。

4. 当反应液由无色变为浅蓝色时,表示亚硝酸盐已完全反应完毕。

5. 记录滴定过程中滴加的硫酸亚铁溶液的体积,根据滴定剂的浓度计算出亚硝酸盐的浓度。

实验结果:经过滴定过程,我们得到了滴加硫酸亚铁溶液的体积为10.5 mL。

根据滴定剂的浓度,我们可以计算出水样中亚硝酸盐的浓度为0.105 mol/L。

实验讨论: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硫酸亚铁作为还原剂,将亚硝酸盐还原为氮气。

同时,硫酸亚铁铵作为指示剂,通过颜色变化来判断反应的终点。

实验结果显示,滴定过程中反应液的颜色从无色变为浅蓝色,这表明亚硝酸盐已完全反应完毕。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反应体系的酸性条件,这可以通过加入适量的硫酸来实现。

其次,滴定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反应液的颜色变化,以确保准确判断反应终点。

此外,滴定剂的浓度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实验前要对滴定剂的浓度进行准确测定。

在实验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索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

除了本实验中使用的化学方法外,还可以使用光谱分析等物理方法进行测定。

亚硝酸盐快速检测实验报告

亚硝酸盐快速检测实验报告

亚硝酸盐快速检测实验报告亚硝酸盐快速检测实验报告引言: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它在食品加工和水处理等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过量的亚硝酸盐摄入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快速检测亚硝酸盐的方法非常重要。

本实验旨在探究一种快速检测亚硝酸盐的方法,并评估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亚硝酸钠溶液- 硫酸铁铵溶液- 硫酸亚铁溶液- 碳酸钠溶液- 蒸馏水2. 实验方法:1) 取一定量的亚硝酸钠溶液,加入适量的硫酸铁铵溶液,并充分混合。

2) 加入硫酸亚铁溶液,再次充分混合。

3) 加入碳酸钠溶液,使溶液呈现深蓝色。

4) 用蒸馏水稀释溶液至一定体积。

5) 采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的吸光度,并与已知浓度的亚硝酸盐标准溶液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溶液的吸光度数据。

将这些数据绘制成图表后,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明显的线性关系。

根据这个线性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待测溶液的吸光度并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溶液中亚硝酸盐的浓度。

讨论:这种快速检测亚硝酸盐的方法基于硫酸铁铵和硫酸亚铁的反应,通过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来确定亚硝酸盐的浓度。

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 快速性:整个实验过程只需要几分钟,相比于传统的检测方法,节省了大量时间。

2. 灵敏度:该方法对亚硝酸盐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检测到较低浓度的亚硝酸盐。

3. 精确性:通过建立标准曲线,我们可以准确地确定待测溶液中亚硝酸盐的浓度。

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1. 特异性:该方法对其他化学物质的干扰较为敏感,可能会导致误差的产生。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更多的验证和对比实验。

2. 仪器要求:该方法需要使用分光光度计来测量溶液的吸光度,因此需要具备相关的实验设备和技术。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探究了一种快速检测亚硝酸盐的方法,并评估了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该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灵敏和准确的亚硝酸盐检测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注意其特异性和仪器要求。

亚硝酸盐的测定实验报告

亚硝酸盐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学习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了解亚硝酸盐在食品中的存在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通过实验,掌握亚硝酸盐的提取、分离和定量分析方法,提高对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能力。

二、实验原理亚硝酸盐(NO2-)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肉制品的加工中,具有发色、防腐和抗微生物作用。

然而,过量的亚硝酸盐摄入对人体健康有害,可能导致急性中毒、慢性疾病甚至癌症。

因此,对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

该方法基于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在酸性条件下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偶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通过比色法测定染料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火腿肠样品- 试剂:对氨基苯磺酸、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盐酸、亚硝酸钠标准溶液等- 仪器:酸度计、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移液器、容量瓶、试管等2. 实验步骤:1. 样品处理:将火腿肠样品剪碎,称取适量,加入蒸馏水溶解,搅拌均匀。

2. 提取:将样品溶液用酸度计调至pH 2.0,加入适量的亚铁氰化钾和乙酸锌,充分混合,静置30分钟,使蛋白质沉淀。

3. 分离:将上层清液转移至离心管中,离心分离蛋白质沉淀。

4. 测定:取一定量的上层清液,加入对氨基苯磺酸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充分混合,静置15分钟,使染料形成。

5. 比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染料的吸光度,与标准曲线比较,计算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根据亚硝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和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测定:对火腿肠样品进行测定,得到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吸光度。

3. 结果计算:根据标准曲线和样品吸光度,计算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五、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酸度对亚硝酸盐的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酸度,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2. 亚铁氰化钾和乙酸锌在实验中起到沉淀蛋白质和除去脂肪的作用,提高实验的灵敏度。

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实验

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实验

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实验一、实验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乳酸菌是厌氧细菌,在无氧的情况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色染料。

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二、设备及试剂泡菜、三角瓶、量筒、烧杯、pH试纸、玻璃棒、微量可调移液器、试管、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试剂盒。

(试剂盒实验首先利用亚硝酸盐在弱酸条件下可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

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合形成红色染料的原理,以及利用比色计对红色染料的测定,从而得出标准梯度显色液。

然后将处理后的样品溶液与标准显色液观察比较,就可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

试剂盒中准确提供实验所需的各种试剂,无需额外购买称量,具有使用方便、快捷的特点)三、试剂配制对氨基苯磺酸溶液:称取0.4g对氨基苯磺酸,溶解于100ml体积分数为20%的盐酸中,避光保存(4mg/ml)。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称取0.2g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解于100ml的水中,避光保存(2mg/ml)。

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向含有0.025g亚硝酸钠固体的离心管中加入1mL蒸馏水充分溶解,然后将以上溶解液移至50mL容量瓶中,取1mL溶液,移至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到刻度,即制得5μg/mL亚硝酸钠标准液;提取剂:分别称取50g氯化镉、氯化钡,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用盐酸调节pH至1。

氢氧化铝乳液:取10g氢氧化铝固体,加水100mL配成乳液。

四、实验流程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1)制备标准显色液:用微量可调移液器吸取0μL,20μL,40μL,60μL,80μL,100μL,150μL 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分别置于7支试管中,在各管中分别加入200μL对氨基苯磺酸,混匀,静置3~5min后,再分别各加入100μL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用微量可调移液器添加蒸馏水,使各试管内总体积为5mL,混匀,观察亚硝酸钠溶液颜色的梯度变化;(2)制备样品处理液:取腌制的泡菜40g,用榨汁机粉碎,过滤后得到大约20mL汁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泡菜中亚硝酸盐的检验
实验组长:陈佶
实验组员:郝吴双石行健丁逸苇吴纪轩吕志轩
实验日期:11月23日~ 12月6日
实验准备(资料查阅):
心得体会:
这是我们第一次进行食品分析与检验实验课程。

实验内容是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在这其中我学会了用盐酸萘乙二胺测量亚硝酸含量的基本操作技术,拓展了视野,无论将来我是否会从事生物方面的工作,这都将是我的一笔宝贵财富。

感谢老师耐心的讲解,使得我们对实验的各项要求目的都有了明确的掌握。

但由于水平有限,实验报告中定有纰漏错误,请老师不吝赐教!
一、前言
“亚硝酸盐”这一名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这是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

主要指亚硝酸钠,这是一种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

其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肉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发色剂限量使用。

由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机率较高。

食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我们通过实验测定了泡菜中不同时期的亚硝酸盐的含量,这不仅是一次美妙的实践,更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指南,让我真真正正的接触到了这个平时只出现在报道上的奇妙物质。

二、实验原理
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乳酸菌是厌氧细菌,在无氧的情况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这其中也生成了一定量的的亚硝酸盐。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色染料。

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三、设备及试剂
泡菜坛、蔬菜、三角瓶、量筒、烧杯、pH试纸、玻璃棒、微量可调移液器、试管、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试剂盒。

四、实验
※泡菜制作
实验准备:泡菜坛子一个、高粱白酒、花椒、辣椒、大料、冰糖、盐。

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1)各种菜(萝卜、白菜等)洗净并切成3~4cm 长
的小块。

(2)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4:1的比例配制盐水,将
盐水煮沸冷却。

(3)将经过预处理的新鲜蔬菜混合均匀,装入泡菜坛
内,使盐水没过全部菜料,盖好坛盖。

(4)将坛口用水封好,防止外界空气进入。

(5)泡菜发酵。

泡菜菌属于厌氧菌,注意坛口的密封十分重要。

※亚硝酸盐检验
检测原理: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
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
盐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偶合形成玫
瑰红色染料,产生的颜色深浅与亚硝酸根
含量成正比,通过与标准比色板的进行目
测比较,可大致估算出待检测样品中的亚
硝酸盐的含量。

实验步骤:
1、制备标准显色液
制备50ml 浓度梯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液,分别含有1、2、3、4、5、7.5ug 亚硝酸钠(见PPT 里面的实验结果图),观察记录颜色变化及其标准曲线。

2、制备样品处理液
3
3、比色
将5ml 样品检测液在分光光度计(特异性检测亚硝酸钠的550nm 波长)进行吸取出 过滤后取出 40g 泡菜 获20ml 汁液 10ml 汁液 + 20ml 蒸馏水+10ml 提取剂+4mlNaOH 定容至50ml 6ml 滤液 + 4mlAl(OH)3 定容至10ml 取出 4ml 提取液 +200ul 对氨基苯磺酸+100ul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700ulH 2O 至总体积5ml 泡菜汁烧杯① 容量瓶② 滤液烧杯③ +Al(OH)3烧杯④
样品液烧杯⑤
光光度测定,根据标准曲线测出样品的浓度。

设置空白对照2管
[2*4ml蒸馏水+2*200ul对氨基苯磺酸+2*100ul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O至总体积2*5ml]
+2*700ulH
2
空白对照烧杯⑥
五、实验结果
分析:
适当消除误差后,可以发现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增多后减少,在泡菜制作一周后达顶峰0.56毫克每千克。

即在泡菜制作一周之内不要大量食用泡菜。

数据分析:泡菜中亚硝酸盐先增加后减少,腌制的泡菜在完成正常的腌制过程之后是没有亚硝酸盐的存在的。

原因推测:蔬菜中的酚类物质和维生素C等物质会将亚硝酸盐还原。

吸湿,易溶于水,水溶液稳定,表现碱性反应,可从空气中吸收氧气,并形成硝酸钠。

在亚硝酸钠分子中,氮的化合价是+3。

是一种中间化合态,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例如在酸性溶液中能将KI氧化成单质碘。

附录
一、泡菜知识介绍:
泡菜是一种以湿态发酵方式加工制成的浸制品,为泡酸菜类的一种。

泡菜制作容易,成本低廉,营养卫生,风味可口,利于贮存。

二、泡菜营养分析:
1. 泡菜中有丰富的活性乳酸菌,它可抑制肠道中腐败菌的生长,减弱腐败菌在肠道的产毒作用,并有帮助消化、防止便秘、防止细胞老化、降低胆固醇、抗肿瘤等作用;
2. 泡菜中的辣椒,蒜,姜,葱等刺激性作料可起到杀菌,促进消化酶分泌的作用;
3. 泡菜还可以促进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