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学时:54

适用专业:网络技术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程序设计基础》是计算机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第一学年开设。后续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程序的基本结构,能够对一维数组进行遍历,能够定义并使用简单函数,掌握主程序中使用函数建立功能模块的方法,能用流程图描述简单问题的算法,能够根据流程图和算法,编制出相应的C语言程序。

后续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程序的基本结构;

2. 能够对一维数组进行遍历;

3. 能够定义并使用简单函数,掌握主程序中使用函数建立功能模块的方法;

4. 能用流程图描述简单问题的算法;

5. 能够根据流程图和算法,编制出相应的C语言程序。

三、教学条件

机房上课,每个学生有一台电脑,机房安装软件Turbo C 或 Borland C,要求具有投影仪。

教学仪器:计算机。

训练场所:机房。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1、本课程的重点是掌握程序的基本结构,掌握程序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2、难点在选择、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和一维数组、自定义函数的使用。

3、课堂教学中采用实例引导,加大学生的实践训练。

4、教学过程中注意构成形成性成绩的各项过程分数的记录。

六、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本课程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方式进行,由形成性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二部分组成,分数比例为:课程考核成绩=形成性考核成绩(70%)+期末考试成绩(30%)。

形成性考核成绩由学习表现、作业与实训项目二部分组成。二种成绩的分数比例为:学习表现成绩(40%)+作业与实训项目成绩(60%)。

具体评分方法参见《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形成性考核说明。

七、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程序设计基础》,石光华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

参考书

《C语言程序设计》张强华、吕新平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8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