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国卷3物理答案Word
2016年高考全国卷物理试题(含1卷,2卷,3卷共3套)word版带答案

绝密★启封前试题类型:全国 1 卷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7 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 18~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
有选错的得 0 分。
14.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A.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B.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C.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D.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15.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的离子,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
质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电场加速,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从出口离开磁场。
若某种一价正离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同一加速电场加速,为使它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仍从同一出口离开磁场,需将磁感应强度增加到原来的 12 倍。
此离子和质子的质量比约为A.11B.12C.121D.14416.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 R 1,R 2 和 R 3 的阻值分别为 3Ω,1Ω ,4Ω ,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 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
当开关 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 ;当 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4I 。
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A.2B.3C.4D.517.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A.1hB.4hC.8hD.16h18.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B.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C.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19.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
2016高考全国新课标3卷物理含答案解析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6)(3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分,共126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题只有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选对但不全的6分,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分。
得3分。
有选错的得0 .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14 .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A .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 .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C 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15.关于静电场的等势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电势不同的等势面可能相交B.电场线与等势面处处相互垂直C.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电场强度一定相等.将一负的试探电荷从电势较高的等势面移至电势较低的等势面,电场力做正功D,动能变为原来的s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16.. 倍。
该质点的加速度为9s83s4ss CA..D..B22222tttt17.如图,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
在a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
平衡时,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
不计所有摩擦。
小物块的质量为3mm D.2.B m C.m A.2218.平面OM和平面ON之间的夹角为30°,其横截面(纸面)如图所示,平面OM上方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一带电粒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
粒子沿纸面以大小为v的速度从OM的某点向左上方射入磁场,速度与OM成30°角。
已知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与ON只有一个交点,并从OM上另一点射出磁场。
的距离为O不计重力。
粒子离开磁场的射点到两平面交线mvmv42mvmv3.BA.C.D.BqBq2BqBq19.如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分别接有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a和b。
2016年高考全国卷物理试题(含1卷,2卷,3卷共3套)word版带答案

绝密★启封前试题类型:全国 1 卷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7 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 18~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
有选错的得 0 分。
14.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A.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B.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C.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D.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15.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的离子,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
质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电场加速,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从出口离开磁场。
若某种一价正离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同一加速电场加速,为使它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仍从同一出口离开磁场,需将磁感应强度增加到原来的 12 倍。
此离子和质子的质量比约为A.11B.12C.121D.14416.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 R 1,R 2 和 R 3 的阻值分别为 3Ω,1Ω ,4Ω ,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 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
当开关 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 ;当 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4I 。
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A.2B.3C.4D.517.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A.1hB.4hC.8hD.16h18.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B.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C.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19.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
2016年高考新课标丙卷全国Ⅲ物理答案部卷全国Ⅲ物理答案部分27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丙卷(全国卷Ⅲ)物理答案1.B 【解析】开普勒在第谷的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 .项正确;牛顿在开普勒总结的行星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找出了行星运动的原因,A 、C 、D 项错。
2.B 【解析】电场中等势面上各点电势相等,故电势不同的等势面不可能相交,A 项错误;电场线与等势面处处垂直,B 项正确;电场强度与等势面的疏密程度有关,C 项错误;电势较高点与电势较低点的电势差大于0,由W qU =知,负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做负功,D 项错。
3.A 【解析】设质点的初速度为0v ,由末动能为初动能的9倍,得末速度为初速度的3倍,即03t v v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000322s v v v t +==,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质点的加速度00032v v v a t t -==,由以上两式可知,2s a t =,A 项正确,B 、C 、D 项错误。
4.C 【解析】由于轻环不计重力,故细线对轻环的拉力的合力与圆弧对轻环的支持力等大反向,即沿半径方向;又两侧细线对轻环拉力相等,故轻环所在位置对应的圆弧半径为两细线的角平分线,因为两轻环间的距离等于圆弧的半径,故两轻环与圆弧圆心构成等边三角形;又小球对细线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下,由几何知识可知,两轻环间的细线夹角为120,对小物块进行受力分析,由三力平衡知识可知,小物块质量与小球质量相等,均为m ,C 项正确。
5.D 【解析】如图所示为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轨迹示意图,设出射点为P ,粒子运动轨迹与ON 的交点为Q ,粒子入射方向与OM 成30角,则射出磁场时速度方向与MO 成30角,由几何关系可知,PQ ON ⊥,故出射点到O 点的距离为轨迹圆直径的2倍,即4R ,又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半径mv R qB=,所以D 正确。
6.AD 【解析】因为两灯泡额定电压相同且均正常发光,且输入电压为灯泡额定电压的10倍,所以理想变压器的输入、输出电压比为9:1,由理想变压器变压规律可知,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9:1,A 项正确,B 项错误;由理想变压器变流规律可知,原、副线圈的电流比为1:9,由电功率P UI =可知,a 和b 的电功率之比为1:9,C 项错误,D 项正确。
2016新课标Ⅲ卷试题及解析

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全国3卷(云南贵州广西使用)14、(2016新课标3)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答案】B考点:考查了物理学史15、(2016新课标3)关于静电场的等势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电势不同的等势面可能相交B.电场线与等势面处处相互垂直C.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电场强度一定相等D.将一负的试探电荷从电势较高的等势面移至电势较低的等势面,电场力做正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等势面相交,则电场线一定相交,故在同一点存在两个不同的电场强度方向,与事实不符,故A错误;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B正确;同一等势面上的电势相同,但是电场强度不一定相同,C错误;将负电荷从高电势处移动到低电势处,受到的电场力方向是从低电势指向高电势,所以电场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电场力做负功,D错误;考点:考查了电势,等势面,电场力做功16、(2016新课标3).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
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 B. C. D.【答案】A 试题分析:设初速度为,末速度为,根据题意可得,解得,根据,可得,解得,代入可得,故A正确;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17、(2016新课标3)如图,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
在a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
平衡时,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
不计所有摩擦。
小物块的质量为【答案】C考点:考查了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18、(2016新课标3)平面OM和平面ON之间的夹角为30°,其横截面(纸面)如图所示,平面OM上方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III)理科综合· 物理(解析版)

20.如图,一固定容器的内壁是半径为 R 的半球面,在半球面水平直径的一端有一质 为 m 的质点 P 它在容器内壁由静 度大小为 g 设质点 P 在最 则 滑到最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 为 W 力 速 点时,向心 速度的大小为 a,容器对它的支 力大小为 N,
21.如图,M 为半圆形导线框,圆心为 OM N 是圆心角为直角的扇形导线框,圆心为 ON 两导线框在同一竖直面 纸面 内 两圆 半径相等 过直线 OMON 的水平面 磁场, 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 A.两导线框中均会产生 使线框 M N 在 t=0 时 交流电 电动势相等 且过 OM 和 ON 的轴,以相同的周期 T 逆时针匀速转动,则 B.两导线框中感 电流的周期都等于 T C.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时,两导线框中产生的感 D.两导线框的电阻相等时,两导线框中感 电流的有效值也相等 方有一匀 图示 置开始, 分别绕垂直于纸面
1 将 5 个钩码全部放入小车中,在长木板左 方垫 码 以在木板 匀速 滑 2 将 n 依次
适当厚度的小物块,使小车 和钩
n=1,2,3,4,5 个钩码 在轻绳 端, 余 N-n 各钩码 留在小车内 用 的 速度 a 如图 2 所示 由图 2 求出 时小车的
手按 小车并使轻绳 木板平行 释放小车,同时用传感器记录小车在时刻 t 相对于 起始 置的 移 s, 制 s-t 图 , 数据处理后 得到相 3 对 于 同的 n 的 a 值 表 n=2 时的 s-t 图
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 III) 理科综合·物理
本试卷分第 I 卷 选择题 和第 II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满分 110 分,考试时间 50 分钟 第I卷 二 选择题 本题共 8 小题, 小题 6 分 在 小题 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 全的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 列说法符合 实的是 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 础 B.开普勒在天文 测数据的 ,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础 ,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些规律运动的原因
(完整word版)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3卷物理含答案资料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3卷)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 .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 .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 .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D .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15.关于静电场的等势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个电势不同的等势面可能相交B .电场线与等势面处处相互垂直C .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电场强度一定相等D .将一负的试探电荷从电势较高的等势面移至电势较低的等势面,电场力做正功16..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 内位移为s ,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
该质点的加速度为A .2s tB .232s tC .24s tD .28s t17.如图,两个轻环a 和b 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
在a 和b 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
平衡时,a 、b 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
不计所有摩擦。
小物块的质量为A .2mB 3C .mD .2m18.平面OM 和平面ON 之间的夹角为30°,其横截面(纸面)如图所示,平面OM 上方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一带电粒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0)。
粒子沿纸面以大小为v 的速度从OM 的某点向左上方射入磁场,速度与OM 成30°角。
已知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与ON 只有一个交点,并从OM 上另一点射出磁场。
不计重力。
2016高考全国新课标3卷物理含答案解析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6)(3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分,共126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题只有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选对但不全的6分,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分。
得3分。
有选错的得0 .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14 .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A .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 .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C 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15.关于静电场的等势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电势不同的等势面可能相交B.电场线与等势面处处相互垂直C.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电场强度一定相等.将一负的试探电荷从电势较高的等势面移至电势较低的等势面,电场力做正功D,动能变为原来的s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16.. 倍。
该质点的加速度为9s83s4ss CA..D..B22222tttt17.如图,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
在a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
平衡时,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
不计所有摩擦。
小物块的质量为3mm D.2.B m C.m A.2218.平面OM和平面ON之间的夹角为30°,其横截面(纸面)如图所示,平面OM上方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一带电粒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
粒子沿纸面以大小为v的速度从OM的某点向左上方射入磁场,速度与OM成30°角。
已知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与ON只有一个交点,并从OM上另一点射出磁场。
的距离为O不计重力。
粒子离开磁场的射点到两平面交线mvmv42mvmv3.BA.C.D.BqBq2BqBq19.如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分别接有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a和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3物理答案
14.B 15.B 16.A 17.C 18.D 19.AD 20.AC 21.BC
22.(5分)
(1)连线如图所示.(2分)
(2)AC (3分)
23.(10分)
(3)(2分)
(4)a-n 图线如图(3分)
(5)0.45 kg (3分)
(6)BC (2分)
24.(12分)
(1)设小球的质量为m ,小球在A 点的动能为E kA ,由机械能守恒得kA 4R E mg =① 设小球在B 点的动能为E kB ,同理有kB 54
R E mg =② 由①②式得kB kA
=5E E ③ (2)若小球能沿轨道运动到C 点,小球在C 点所受轨道的正压力N 应满足N ≥0④
设小球在C 点的速度大小为v C ,由牛顿运动定律和向心力加速度公式有22
C v N mg m R
+=⑤
由④⑤式得,v C ,应满足22C v mg m R
≤⑥ 由机械能守恒有2142
C R mg mv =⑦ 由⑥⑦式可知,小球恰好可以沿轨道运动到C 点。
评分参考:第(1)问6分,①②③式各2分;第(2)问6分米,⑥⑦式各2分,“可以运动到C 点”2分。
25.(20分)
(1)在金属棒未越过MN 之前,t 时刻穿过回路的磁通量为=ktS φ ①
设在从t 时刻到t t +∆的时间间隔内,回路磁通量的变化量为φ∆,流过电阻R 的电荷量为q ∆。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t
φε∆-∆ ② 由欧姆定律有=i R
ε ③ 由电流的定义有=q t
ε∆∆ ④ 联立①②③④式得=
kS q t R ∆∆ ⑤ 由⑤式得,在00t t t ==到的时间间隔内,流过电阻R 的电荷量q 的绝对值为
0=kt S q R
⑥ (2)当0t t >时,金属棒已越过MN 。
由于金属在MN 右侧做匀速运动,有f F = ⑦
式中,f 是外加水平力,F 是匀强磁场你施加的安培力。
设此时回路中的电流为I ,F 的大小为 0=F B Il ⑧
此时金属棒与MN 之间的距离为00=()s v t t - ⑨
匀强磁场穿过回路的磁通量为0=B lS φ' ⑩
回路的总磁通量为t φφφ'== ⑪
式中,φ仍如①式所示。
由①⑨⑩⑪式得,在时刻t (0t t >)穿过回路的总磁通量为 000()t B lv t t kSt φ=-+ ⑫
在t t t +∆到的时间间隔内,总磁通量的改变t φ∆为
00()t B lv kS t φ∆=+∆ ⑬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回路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 t t t φε∆=∆⑭ 由欧姆定律有t
I R ε= ⑮
联立⑦⑧⑬⑭⑮式得000()B l f B lv kS R
=+ ⑯ 评分参考:第(1)问7分,①②③④⑤式各1分,⑥式2分;第(2)问13分,⑧⑨⑩式各1分,⑪⑫式各2分,⑬⑭⑮⑯式各1分。
33.[物理——选修3-1](15分)
(1)CDE (5分)
(2)设初始时,右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 1,长度为l 1;左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 2=p 0,长度为l 2。
活塞被下推h 后,右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 1',长度为l 1';左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 2',长度为l 2'。
以cmHg 为压强单位。
由题给条件得p 1=p 2(20.0–5.00)cmHg ①
120.0 5.00(20.0)cm 2
l -'=-② 由玻意耳定律得
p 1l 1=p 1'l 1'③
p 1'=144 cmHg ④
依题意
p 2'=p 1'⑤
220.0
5.004.00cm cm 2l h -'=+-⑥ 由玻意耳定律得 p 2l 2= p 2'l 2'⑦
联立④⑤⑥⑦式和题给条件得
h =9.42 cm ⑧
评分参考:①②式各1分,③式2分,④⑤⑥式各1分,⑦式2分,⑧式1分。
34.(1)BDE
(2)答:设球半径为R ,球冠底面中心为O ',连接OO ',则OO '⊥AB 。
令∠OAO '=α,有
cos α=O A OA '=32R
R
① 即α=30°②
由题意MA ⊥AB
所以∠OAM=60°
设图中N 点为光线在球冠内底面上的反射点,所考虑的光线的光路图如图所示。
设光线在M 点的入射角为i 、折射角为r ,在N 点的入射角为i',反射角为i'',玻璃折射率为n 。
由于△OAM 为等边三角形,有
i =60°④
由折射定律有sin i =n sin r ⑤
代入提给条件n 3得r =30°⑥
作底面在N 点的法线NE ,由于NE ∥AM ,有i'=30°⑦
根据反射定律,有i''=30°⑧
连接ON ,由几何关系知△MAN≌△MON ,故有∠MNO=60°⑨
由⑦⑨式得∠ENO=30°⑩
于是∠ENO 为反射角,ON 为反射光线。
这一反射光线经球面再次折射后不改变方向。
所以,经一次反射后射出玻璃球冠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的偏角β为
β=180°–∠ENO=150°⑪
评分参考: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式各1分。
35.(1)ABE
(2)答:设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若要物块a 、b 能够发生碰撞,应有 2012
mv mgl μ>① 即202v gl
μ<② 设在a 、b 发生弹性碰撞前的瞬间,a 的速度大小为v 1。
由能量守恒有
22011122
mv mv mgl μ=+③ 设在a 、b 碰撞后的瞬间,a 、b 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有 mv 1= v'1+34
m v'2④ 2221121113()2224
m mv v v ''=+⑤ 联立④⑤式解得v'2=87
v 1⑥ 由题意,b 没有与墙发生碰撞,由功能关系可知
22133()244
m m v gl μ'≤⑦ 联立③⑥⑦式,可得
2032113v gl
μ≥⑧ 联立②⑧式,a 与b 发生碰撞、但b 没有与墙发生碰撞的条件
2200321132v v gl gl
μ≤<⑨ 评分参考:①②式各1分(若②式同时有小于和等于号,同样给分),③式2分,④⑤⑥⑦
式各1分,⑧式2分(若只有大于号,同样给分)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