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继续教育 核苷(酸)类似物药理机制与乙肝抗病毒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探讨-3127-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探讨-3127-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3127-病毒性肝炎防治
方案探讨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停药时机及复发监测
1、中国2015年的最新指南对于HBeAg+的病人的推荐疗程中讲到在HBeAg血清学转换后要至少再巩固治疗()
A、1年
B、2年
C、3年[正确答案]
D、4年
E、5年
2、长期抗病毒治疗的获益错误的是()
A、增加终点事件发生[正确答案]
B、长期强效抑制病毒
C、逆转肝纤维化和肝脏硬化
D、降低肝脏终末期事件发生风险
E、降低肝癌的发生
3、中国台湾的一个数据21595例慢性乙肝病人抗病毒治疗的和没有用抗病毒治疗的作为比较用核苷类似物的病人从第1年开始,7年的随访时间,肝癌的发生率已经比没有用抗病毒治疗组从22%()降到了7.32%
A、降到了7.32%[正确答案]
B、升到了27.32%
C、降到了10.32%
D、升到了40.32%
E、降到了5.32%
4、对HBsAg水平也可能引起停药后复发描述错误的是()
A、基线HBsAg水平越低复发风险越低
B、e抗原血清学转换时HBsAg水平越低复发风险越低。

核苷(酸)类似物药理机制与乙肝抗病毒治疗进展

核苷(酸)类似物药理机制与乙肝抗病毒治疗进展

核苷(酸)类似物药理机制与乙肝抗病毒治疗进展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1 . (多选题)慢乙肝治疗的目标是()A .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B .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衰竭、肝硬化失代偿C .减少肝细胞肝癌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D .改善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时间2 . (多选题)核苷(酸)类药物肾小管损伤的机制是()A .药物导致肾小管线粒体毒性B .转运蛋白功能异常导致药物经肾小管分泌下降,药物蓄积导致肾小管损伤C .药物导致肾小球损伤D .药物导致3 . (单选题)下面药物中不属于腺嘌呤核苷类似物的是()A .拉米夫定B .阿德福韦C .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D .丙酚替诺福韦(TAF)4 . (多选题)下面药物中目前还没有耐药报道的是()A .阿德福韦B .恩替卡韦C .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D .丙酚替诺福韦(TAF)5 . (单选题)下列药物在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时不需要调整剂量的是()A .阿德福韦B .恩替卡韦C .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D .丙酚替诺福韦(TAF)6 . (多选题)下列药物哪些药物不良反应中有肌酸激酶(CK)升高的报道()A .阿德福韦B .替比夫定C .恩替卡韦D .丙酚替诺福韦(TAF)7 . (多选题)下列药物哪些药物有报道引起乳酸酸中毒()A .拉米夫定B .替比夫定C .恩替卡韦D .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F)8 . (多选题)有关丙酚替诺福韦的药理学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 .新型替诺福韦(TFV)前药,与富马酸替诺福韦(TDF)同为核苷酸类似物B .TAF的血浆稳定性比TDF低C .TAF增强活性药物(二磷酸替诺福韦)向肝细胞的递送D .相比TDF,降低TFV的循环水平9 . (多选题)2019版中国慢乙肝指南中一线推荐的抗病毒药物是()A .阿德福韦B .恩替卡韦C .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D .丙酚替诺福韦(TAF)10 . (单选题)TAF能通过多个步骤被肝细胞有效地摄取和活化,使肝细胞内维持高浓度的活性代谢产物替诺福韦双磷酸盐(TFV-DP)。

恩替卡韦在核苷酸类似物中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恩替卡韦在核苷酸类似物中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恩替卡韦在核苷酸类似物中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作者:刘宗财骆文静孙冠超郎海洋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年第07期【摘要】慢性乙型肝炎目前临床治疗以口服核苷(酸)类似物为主要抗病毒治疗手段。

恩替卡韦凭借耐药性率发生低、抗病毒活性强,已经成为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首选药物。

本文通过恩替卡韦在慢性乙肝肝炎的药物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与其他近年来临床常用的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深入比较。

发现恩替卡韦在耐药性、不良反应、有效性等方面优于其他核苷(酸)类似物。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疗效对比[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7-0049-02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检测为阳性,且病程时间达到或超过6个月的乙型肝炎定义为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区疼痛、腹胀、乏力等,一部分患者还会发展为重型肝炎、肝硬化、肝衰竭、肝癌[1-3]。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

抗病毒治疗已成为延缓慢性乙型肝炎进展的关键,传统抗病毒治疗如干扰素和替比夫定等药物,因其适用范围以及其不良反应使用受限[4],无法长期使用。

目前临床以恩替卡韦为首选长期抗病毒治疗药物,随着恩替卡韦在临床上的推广使用以及良好的使用疗效,恩替卡韦的药物治疗都在研究与发展。

1 核苷(酸)类似物药理机制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s, NAs]可直接抑制HBV聚合酶的反转录酶活性,病毒逆转录受阻,病毒核衣壳向受感染细胞核的循环减少,从而达到病毒cccDNA下降作用[5]。

恩替卡韦属于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s, NAs]其中的一种,其具体属于环戊基鸟苷类似物。

其具体靶点为HBV-DNA 聚合酶、反转录酶,有效抑制病毒反转录,同时能够抑制前基因组RNA 逆转录复制 HBV-DNA 负链,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正链,避免其发生逆转录、复制和 DNA 正链合成情况,从而阻断HBV-DNA 的延伸及装配。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核苷(酸)类似物经治慢乙肝患者研究进展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核苷(酸)类似物经治慢乙肝患者研究进展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核苷(酸)类似物经治慢乙肝患者研究进展作者:张冬风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8期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和抗氧化、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我们国家目前慢性乙肝抗病毒主要有两类药物,即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

核苷(酸)类似物是重要的抗病毒药物。

如何避免患者长期服药及其相关的风险已成为慢性乙肝治疗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

聚乙二醇干扰素(又称为PEG干扰素),是通过最新科技在干扰素分子上安装了一个无活性的PEG分子,这样不仅使干扰素的分子量得到了增加,延缓了干扰素的吸收,而且PEG分子还可以保护干扰素与分解酶的直接接触,降低其清除速度,不仅药物浓度得以维持在一个平稳水平,而且由于清除减慢,用药的周期也得以大幅延长,血药浓度维持在一个比较理想的水平,避免了普通干扰素用药后的答复浓度波动,从而使治疗的疗效也得到大幅提高,主要表现在HBV-DNA阴转率及HBeAg的阴转率增加[1]。

而且由于用药间期可以从每周三次延长到1次/w,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也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现就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核苷(酸)类似物经治乙肝患者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病毒学应答者的治疗病毒学应答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核苷(酸)类似物的治疗结果。

这类患者如果继续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大多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以维持HBV DNA抑制,并且面临耐药风险持续增加的风险。

同时,交叉耐药多药耐药等使后续治疗方案变得更为复杂和困难,并可能增加发生终末期肝病的风险[2]。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停药后随访1年的结果显示:46%的HBeAg阳性患者获得HBeAg 清除或血清学转换,23%获得HBsAg清除;其中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前HBsAg定量因此,为避免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后出现HBV DNA反弹,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方案以联合治疗为主。

在联合治疗期间可根据患者HBV DNA水平以及HBsAg和HBeAg的应答情况决定疗程及如何停药。

核苷(酸)类似物联合或序贯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核苷(酸)类似物联合或序贯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565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20年12月第26役第6期Chin .丨Birnned Em;,丨2020, V»l. 26, 1\〇.6•综述•核苷(酸)类似物联合或序贯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赖思敏1^叶晓光1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广州510260; 2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感染科,广州 511300通信作者:叶晓光,Email:yexia()guang@【提要】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发展到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从普通干扰素发展到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效应越来越强,不良反应越来越低:但核苷(酸)类似物、聚乙二醇干扰素并不能实现乙型肝炎的完全治愈,为了更好地实现乙型肝炎治愈的目标,对核背(酸)类似物联合或序贯聚乙二醇十•扰素治疗乙型肝炎开展了大M研究,发现联合或序贯治疗可实现更高的治疗目标:本文对两种药物联合或序贯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关键词】乙型肝炎,慢性;干扰素类;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HOI: 10. 3760/cma. j. cnl 15668-20200820-00215Research progress of switch or add - on peginterferon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already onnucleos(t)ide analogue therapyUii Simin'':, Ye Xiaoguang'1D ei>artmen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Guangdong 510260, China;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Guangzhou Zengcheng District People 'sHospital, Guangzhou, Guangdong 51130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Ye Xiaoguang, Email:*******************慢性乙型肝炎(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 肝脏慢性炎症,可缓慢进展为肝硬化、肝癌,其治疗的关键是 抗病毒,研究证明抗病毒治疗可明降低HBV DNA水平,减 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CHB治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长 期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远期并发症.但治疗的难点在于目前 尚不能完全清除共价闭合环状UN A (covalently d0S«l (.irrultir DNA,cccDNA),不能实现全治愈CHB抗病毒药 物分为核苷(酸)类似物、干扰素两类:核苷(酸)类似物起效 快,但无持久免疫作用;干扰素有抗病毒和促进免疫应答的 双重作用,但有效率较低目前N内外CHB诊疗指南推荐 的一线抗HBV药物包括聚乙二醇干扰素及恩替卡韦、替诺 福韦、丙酚替诺福韦等47,两类药物各有优势,亦有其相应 的劣势为提高CHB的疗效,有较多学者对核苷(酸)类似 物联合或序贯干扰素治疗进行了研究,提出不同的治疗方 案.提高了病毒学和血清学应答率,使部分CHB患者达到临 床治愈本文对近年来核苷(酸)类似物联合或序贯聚乙二 醇t:扰素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1HBV概述HBV引起肝脏慢性炎症及相关的免疫损害8。

核苷(酸)类似物的抗病毒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核苷(酸)类似物的抗病毒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核苷(酸)类似物的抗病毒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核苷(酸)类似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评分。

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并发症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评分为(8.52±1.4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3±1.2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299,P=0.0000)。

结论:在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核苷(酸)类似物的抗病毒治疗法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标签: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同时也是一种影响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严重疾病[1]。

由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特点,在临床上会对患者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因此一种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而言极为重要[2]。

笔者所在医院在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核苷(酸)类似物的抗病毒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22~85岁,平均(45.56±1.32)岁。

所有患者经过相关标准确诊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

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

22核苷(酸)类似物药理机制与乙肝抗病毒治疗进展,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参考答案及试题25之22

22核苷(酸)类似物药理机制与乙肝抗病毒治疗进展,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参考答案及试题25之22

核苷(酸)类似物药理机制与乙肝抗病毒治疗进展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参考答案及试题25之22适合药学,执业药师,卫生健康选择题(共10题,每题10分)1.(多选题)慢乙肝治疗的目标是()A.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B.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衰竭、肝硬化失代偿C.减少肝细胞肝癌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D.改善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时间参考答案:ABCD2.(多选题)核苷(酸)类药物肾小管损伤的机制是()A.药物导致肾小管线粒体毒性B.转运蛋白功能异常导致药物经肾小管分泌下降,药物蓄积导致肾小管损伤C.药物导致肾小球损伤D.药物导致参考答案:AB3.(单选题)下面药物中不属于腺嘌呤核苷类似物的是()A.拉米夫定B.阿德福韦C.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D.丙酚替诺福韦(TAF)参考答案:A4.(多选题)下面药物中目前还没有耐药报道的是()A.阿德福韦B.恩替卡韦C.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D.丙酚替诺福韦(TAF)参考答案:CD5.(单选题)下列药物在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时不需要调整剂量的是()A.阿德福韦B.恩替卡韦C.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D.丙酚替诺福韦(TAF)参考答案:D6.(多选题)下列药物哪些药物不良反应中有肌酸激酶(CK)升高的报道()A.阿德福韦B.替比夫定C.恩替卡韦D.丙酚替诺福韦(TAF)参考答案:AB7.(多选题)下列药物哪些药物有报道引起乳酸酸中毒()A.拉米夫定B.替比夫定C.恩替卡韦D.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F)参考答案:AC8.(多选题)有关丙酚替诺福韦的药理学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新型替诺福韦(TFV)前药,与富马酸替诺福韦(TDF)同为核苷酸类似物B.TAF 的血浆稳定性比TDF低C.TAF增强活性药物(二磷酸替诺福韦)向肝细胞的递送D.相比TDF,降低TFV的循环水平参考答案:ACD9.(多选题)2019版中国慢乙肝指南中一线推荐的抗病毒药物是()A.阿德福韦B.恩替卡韦C.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D.丙酚替诺福韦(TAF)参考答案:BCD10.(单选题)TAF能通过多个步骤被肝细胞有效地摄取和活化,使肝细胞内维持高浓度的活性代谢产物替诺福韦双磷酸盐(TFV-DP)。

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之核苷(酸)类似物药理机制与乙肝抗病毒治疗进展

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之核苷(酸)类似物药理机制与乙肝抗病毒治疗进展

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之核苷(酸)类似物药理机制与乙肝抗病毒治疗进展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1 . (多选题)慢乙肝治疗的目标是()A .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B .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衰竭、肝硬化失代偿C .减少肝细胞肝癌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D .改善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时间2 . (多选题)核苷(酸)类药物肾小管损伤的机制是()A .药物导致肾小管线粒体毒性B .转运蛋白功能异常导致药物经肾小管分泌下降,药物蓄积导致肾小管损伤C .药物导致肾小球损伤D .药物导致3 . (单选题)下面药物中不属于腺嘌呤核苷类似物的是()A .拉米夫定B .阿德福韦C .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D .丙酚替诺福韦(TAF)4 . (多选题)下面药物中目前还没有耐药报道的是()A .阿德福韦B .恩替卡韦C .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D .丙酚替诺福韦(TAF)5 . (单选题)下列药物在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时不需要调整剂量的是()A .阿德福韦B .恩替卡韦C .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D .丙酚替诺福韦(TAF)6 . (多选题)下列药物哪些药物不良反应中有肌酸激酶(CK)升高的报道()A .阿德福韦B .替比夫定C .恩替卡韦D .丙酚替诺福韦(TAF)7 . (多选题)下列药物哪些药物有报道引起乳酸酸中毒()A .拉米夫定B .替比夫定C .恩替卡韦D .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F)8 . (多选题)有关丙酚替诺福韦的药理学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 .新型替诺福韦(TFV)前药,与富马酸替诺福韦(TDF)同为核苷酸类似物B .TAF的血浆稳定性比TDF低C .TAF增强活性药物(二磷酸替诺福韦)向肝细胞的递送D .相比TDF,降低TFV的循环水平9 . (多选题)2019版中国慢乙肝指南中一线推荐的抗病毒药物是()A .阿德福韦B .恩替卡韦C .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D .丙酚替诺福韦(TAF)10 . (单选题)TAF能通过多个步骤被肝细胞有效地摄取和活化,使肝细胞内维持高浓度的活性代谢产物替诺福韦双磷酸盐(TFV-D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