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现状

合集下载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现况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现况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现况计焱焱 抗病毒药包括常规干扰素(IF N )、聚乙二醇干扰素(Peg 2IF N ),核苷(酸)类似物(N A ):拉米夫定(LA M )、阿德福韦(A DV)、恩替卡韦(ET V)和替比夫定(LdT ,T BV),均已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 B)。

许多良好科学依据的研究报告不断发表,对这些抗乙肝病毒(H BV )药的长期疗效,安全性,耐药性,影响因素等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

对H BeAg 阳性和阴性乙肝病人、H BV 相关肝硬化病人、H BV 感染的特殊人群治疗策略已达成了共识。

另外新的抗乙肝病毒药物的临床研究资料也陆续公布,受到极大的关注。

最近美国肝病学会,亚太肝病学会均修改了慢乙肝治疗指南,以帮助广大医生制定治疗策略,改善治疗结果[1-3]。

一、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目的CH B 近期治疗目的是持续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脏炎症,改善组织学和使A LT 正常以减慢疾病进程[1-4]。

长期治疗目的是预防肝脏疾病进展到肝硬化,导致肝衰竭和原发性肝癌,最终延长生存期。

H BeAg 阳性病人达到H BeAg 阴转和抗H Be 阳转,即H BeAg 血清学转换,这是比较满意的指标,与长期应答有关。

最理想的结果是H BsAg 转阴(伴抗H Bs 阳性),伴有病毒学和生化学应答,但不易获得。

二、已经批准的药物治疗H BeAg 阳性的病人 常规干扰素(IFN )和聚乙二醇干扰素(Peg 2IF N)的抗病毒作用略低于核苷类(N A)药物,然而由于IF N 具有免疫调节作用,H BeA g 血清学转换率较高,85%的病人停药后持续H BeAg 阴性,小部分病人在停药随访中可出现血清学转换。

经IF N 治疗,H BsAg 阴转的病人可能比NA 治疗的病人多一些。

最近研究显示:影响IF N 应答的预测因子除了高水平的A LT 和低水平H BV D NA 外,可能与H BV 基因类型有关。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新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新进展
组 , B rao等 人 对 1 1位 慢 性 乙 型 肝 炎 患 者 行 随 而 ab r 5 机 分 两 组 分 别 采 用 IN —O 联 合 L M 、 L M 抗 病 F t A 单 A 毒 治 疗 ,2周 时 发 现 HB A 5 e g血 清 转 换 、 B —D A H V N
P G IN— 治疗 慢 乙肝 患者 4 E F 8周 , 药 随访 2 停 4周
其 HB A e g的 转 化 率 为 3 % , 清 H V — N 2 血 B D A转 阴率 为 1 % 。该 药 在 我 国 2 0 9 0 7年 2月 被 批 准 用 于 慢
染性疾 病 中最 常 见 的一 种 , 世 界共 约 3 5亿 人 感 染 全 .
H e g血清 转换 , . % 的患 者 H s g消 失 。L T该 BA 14 BA D
药 抗 病 毒 治 疗 1年 H V —D A 阴 转 率 可 达 6 % 以 B N 0
上 ,BA H e g发生血 清学 转换 率 可 达 2 % , 药 率 发生 3 耐 在 2 ~ % …’ 。对 初 始应 答效 果 不 佳 者 ( 疗 2 % 5 治 4 周 是 HB V—D A>1 拷 贝/ 升 ) 继 续 治 疗 9 N 0 毫 , 2周 时 耐药 率可 达 3 % ~6 % 0 0 。T F抗病 毒治 疗在 国 D 外报道 该药抗病 毒疗效较 A V抗病 毒疗 效 明显要 高 , D
以前的统计数 据 比较 H s g携 带率 大大 降低 , BA 目前 抗病 毒治疗是 C B治疗 的主要手 段 , H 截至 目前 全球 批
准可用 于抗病 毒治疗 的西 药有普通 干扰素 (ne eo it fr r n, IN— L , 乙 二醇 干扰 素 ( elN) F o) 聚 Pg F 以及核 苷 ( ) 酸 类 似 药物 拉 米 夫 定 (a i dn A 、 1 v i L M) 阿德 福 韦 ( d f m u e aeo —

168例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现状分析

168例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现状分析

R si[ .m C i ur 0 2 52 ): 7— 7. usa ] J A J l N t,2 0 ,7 (6 9 19 7 n
3 讨论
[】 3 尹小俭,季成叶,李世 昌 . 大学生肥 胖的现况 与体质健康 的相关性研 究 『. J 现代预 防医学 , 0 7 3 ( ) 4 2 — 5 0 】 2 0 , 42 : 5 7 4 3 . 3
1 资 料 与 方 法
D A≥ 1 H e g ) B - N N 0 ; B A ( ,H V D A≥ 1 f)I - 0 ;2 J A T≥2 U N,女 用 xL 口 干扰素治疗 A T≤1x L ,血清胆 素应 < x L (A T 2 U N. L 0 UN 2 U N;3 L < x L ) 但 肝 组织学显示 K o e n d lHAl 4 l ≥ ,或 ≥ G 2炎症 坏死 ,或 纤 维
本组 所有病例均进 行常规 乙肝 “ 两对半”定量 、H V D A、 B -N 功能 、血细胞分析 2 4项、腹部 B超等检查,掌握 患者病情变 化与 进展 。按 治疗标准 ,在本 组病例 中,有 9 3例需治疗,实 际 治疗 2 例 ,其 中干扰素 治疗 4例 ,抗病 毒药治 疗 1 ,2 3 9例 0例 已结束治疗,3例仍在随访中。
①翩 苏省中医院 江苏 : 南京 202 10 9
人生观 、价值 观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 变。
1 资料 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采用整群 抽样调查法 ,随机 抽取 2 8 5 例护理专业毕业 生作为 调查 组,平均 年龄 2 . ; 20岁 随机 抽取 12例护 理专业 见习生为 1 对照组,平均年龄 2 . O5岁。
Chn s n o eg dc e e r hV .0 No 2 e ,01 ie e a d F r in Me i R s a c o1 , .7 S p 2 2 al 1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现状及展望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现状及展望
维普资讯
Guz o dcl o r a , 0 7 Vo. 1, . 2 ih u Me ia u n l2 0 , 13 No 1 J
・综 述 与讲 座・ 慢 性 乙型 肝炎 病 毒感染 治 疗 现状 及 展 望
贵阳 医学院附属医院 感染科( 00) 张 权 综述 程明亮 审校 5 04 5
1 抗 病 毒 治 疗 的 适 应证 慢性 乙型肝炎 包括肝炎 肝硬化 的患者 只要 有活跃 的病
许 多研究[ 均证 实, 1 ] 慢性 乙型肝炎病毒 ( p ti B v He ais i t - r ¥HB ) u , V 感染者的病毒 载量与 乙肝患 者病死率 及肝细胞癌 的发 生率显著相关 。一项大型随机对照研究 [ 显示 , 2 ] 拉米夫 定治疗可延缓进展性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的临床进程 , 减少原 发性肝癌 的发生 , 长患者生存期 。提示 我们抗 病毒治疗是 延 治疗慢性 HB V感染 的焦点 。 目前 已批 准 的 抗 HB 药 物 可 分 为 两 类 : 1 干 扰 素 V () (F : IN) 普通 IN 和 聚 乙二 醇干 扰 素 ( e F 。 ( ) 苷 F P IN) 2 核 ( 类药 物 : 酸) 截至 2 0 0 6年 中国食 品、 品监督 管 理 局 ( F 药 S- D 批准上市的有拉米 夫定 、 A) 阿德福 韦酯和 恩替卡 韦。两类 药物的作用机理不同 , 疗效也有差异 。 I N通过 诱 导抗 病 毒 蛋 白产生 和免 疫 调 节 作 用 抑 制 F HB V。具有疗程 确切 , 持续应答 率 高等优 点 。HB Ag阳性 e 患者经普通 I N a治疗 1  ̄2 F - 2 4周后 , V A转 阴率 为 HB DN 3 ,  ̄ 7 HB Ag转 阴率 为 3 ; e 3 HB Ag阴性患者 治疗 结束 时 应答 率为 3 ~ 9 , 持久应答 率仅 为 1 ~4 用 8 O 但 O 7 聚乙二 醇化干扰 素 a2 P gF -a 治 疗 HB Ag阳性 慢 -a( e INa2 ) e 性乙型肝炎 4 8周并 停 药随访 2 4周 ,  ̄A Ht g血 清学 转换 率 为 3 ; e 2 HB Ag阴性 患者 , T复 常和 HB D AL V NA 的 阴转 ( 0 拷 贝/ ) <4 0 m1比例分别为 5 %和 1 [ 。 9 9 3 ] 核苷 ( 类药物在肝细胞内磷 酸激酶作 用下 , 酸) 形成三磷 酸代谢物 , 抑制 HB 的逆转 录酶和 DNA聚合 酶 , 而产生 V 从 较强的抑制 乙型肝炎 病毒 的作 用 。但 是核苷 ( 类药 物不 酸) 能消除肝 细胞 内 HB V的 cc A, 药后 可复 发 , cDN 停 故不 能根 除 HB V感染 ; 长期应用 有诱导病 毒变 异而产 生耐药 的危 且 险 。在发生拉米夫定耐 药的患 者 中 , HB NA 和 AL 其 VD T 水平趋于 向治疗前水平 的反 弹 , 在某些患者 拉米夫定 耐药株 出现甚至与迅速的肝功 能失代 偿相关 。现在 三种核 苷 ( ) 酸 类药物应用情况为 : 对于 HB Ag阳性 慢性 乙型肝炎 , e 应用 拉 米夫定治疗 HB A e g的血清学转换率随拉米夫定应用 时间的 延长而提高 , 从治疗 1年时的 1 升高至第 2 3 4 5年时的 7 … 2 、O 、7 、O ‘; 7 4 4 5 [ 服用 阿德福韦 酯 14周 时 ,6 的 4 4 患者 出现 HB A e g血清学 转换 ,8 的患者 HB DN 阴转 , 4 V A 8 的 AL 正 常 ; 替 卡 韦 治 疗 4 O T 恩 8周 D NA 阴 转 率 为 8 , e 血清学转换率 3 ( O HB Ag 1 但与 服用拉米 夫定 比较 差 异无显著性 ) l E 。对于 HBAg阴性慢性 乙型肝炎 , s e 拉米夫定 治疗 4 8周 时 AL T和 HB DN 的应答 率 分 别 为 9 和 V A 6 6 E , 8 6 肝组织坏死性炎症 的改善率也 大致如 此 , 一旦停 ] 但 止治疗 , 绝大多数病人 会复发 ; 阿德福 韦酯治疗 1 , 1 的 年 5 患者 出现血清 HB VDN 阴转 ,2 的患者 AL A 7 T正常 ; 以 恩替卡韦治疗 4 周 , V D 8 HB NA阴转的患者数为 9 , ] O AL r 复常率 7 E 。耐 药 突 变 方 面, 米 夫 定 的耐 药 发 生 在 8 s ] 拉 rV 0 V/( MD t [ 4 IY D变异) rM1 0 I其 耐药率 随治疗 时 l2 及 t 8 V/ , 间的延长而 增 加 , 由第 1年 时 的 1 升 高 至 第 5年 时 的 4

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的现状与应用前景

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的现状与应用前景

及 生 活 质 量 。 因 此 抗 病 毒 治 疗 是 其 中 肝 炎 的 疗 效 及 副 作 用 均 与 成 人 相 似 。 19 9 8年 1 2月 被 批 准 为 我 国 一 类 新 最 主 要 的 治 疗 措 施 。本 文 综 述 目前 各 迄 今 的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同亚 型 的 仅 药 , 我 国 应 用 已 达 7年 , 计 已 经 有 不 . 在 估 种 乙 型 肝 炎 抗 病 毒 药 物 的 研 究 现 状 。 IN 抗 病 毒 效 果 无 明 显 差 异 ,但 毒 副 超 过 2千 万 人 服 用 过 拉 米 夫 定 ,在 不 F
探 讨其应用 的前景 。
1 a 扰 素 干
反应 的多寡和程 度的轻重 有差别 。仅 同 程 度 上 缓 解 了 病 情 的 进 展 而 受 益 。 . I N 的 不 良反 应 , 身 性 反 应 如 畏 寒 、 在 治 疗 慢 性 HB 感 染 病 人 中取 得 了 F 全 V 发 热 和 肌 痛 等 “ 感 样 症 状 ” 常 发 生 确 切 的 疗 效 。 大 量 临 床 实 验 数 据 表 流 . 】
来 .已 应 用 于 大 量 慢 性 乙 肝 病 人 的 治 可加重 自身免疫 病或诱 导 自身抗 体的 转 录 酶 和 D A合 成 , 本 品 不 抑 制 共 N 但 疗 。仅I N具 有 抗 病 毒 、 制 或 阻 断 肝 产 生 0。 故 需 在 治 疗 前 后 筛 查 甲状 腺 价闭合环状 D A(cD A)因此停 药 . F 抑 】 N cc N , 脏 纤 维 化 、降低 原 发 性 肝 癌 的 发 生 率 抗体 和标志 自身 免疫性肝 病 的抗 体 。 后 易 反 跳 . 长 期 应 用 拉 米 夫 定 可 使 和 免 疫 调 节 活 性 ,是 目前 国 内 外 公 认 近 年 来 发 展 的 聚 乙 二 醇 ( E 化 HB P G) V发生 变异 . 故需 长期 服 药 ; YMD D 有 研 究 报 道 ,未 经 拉 米 夫 定 治 疗 的 治 疗 病 毒 性 肝 炎 有 效 药 物 。 0 2年 干 扰 素 ,可 维 持 血 中 干 扰 素 恒 定 的 有 变 异 株 产 生 是 本 品 耐 药 的 主 要 原 因 。 20 欧 洲 国际 专 家 共 识 会 议 认 为 干 扰 素 为 效 浓 度 达 18 . 而 达 到 “ 效 ” 目 6h 从 长 的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的治疗近况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的治疗近况

⑤ 病程 短 者 。⑥ 无 重 叠 感 染 者 ( 丙 型 、 型 肝 炎 如 丁
等) 。⑦无 H V感 染 及 免 疫 抑 制 治 疗 者 。⑧ 应 用剂 I 量宜大 , 3~6 U皮 下 或 肌 肉注射 , 周 3次 。疗 程 m 每 宜 长 , 般 6~1 一 2个 月 。⑨ 治 疗 期 间 血 清 中无 IN F
黄 萍
新 疆 伊 宁 市 农 四师 医 院 传 染 科 850 30 0
我 国 是 乙 型 肝 炎 高 流 行 区 , 性 乙 型 肝 炎 慢 (H ) C B 目前 仍 以综 合 治疗 为 主 。 由于 乙肝 病 毒 的持 续 复制 与肝 损 害 密切 相 关 , 抑 制 病 毒 复 制 是 C B 故 H 治 疗 的重 点 。抗病 毒 治疗 可 以消 除 乙 型肝 炎病 毒 感 染 。 进肝 脏损 害 恢 复 , 止 肝 硬 化 及 肝 癌 的 发 生 。 促 防 现 将 抗 病毒 治疗 近况 总 结 如下 。
前 c区变 异 株 感染 者 。3 C推荐 剂 量 为 10 g d 疗 T 0m / , 程 1 , 年 可使 9 %的 C B患者 血清 H V D A迅 速 降 6 H B —N 低至 检 测 水 平 以下 。治 疗 1年 结 束 后 , L A T复 常 率
7 %, 2 肝组 织坏 死炎症 改善率 6 %_ 。治 疗前 A T正 7 3 J L 常者 , H e g 清 学 转 换 率 5 其 BA 血 %左 右 , 疗 前 A T 治 L 升 高至正 常上 限 5 以上者 , H e g 倍 其 B A 血清 学转换 率
1 干 扰 素u
苷 , 口服核 苷类 药 物 , 是 简称 3 C 目前 认 为 3 C主 T 。 T 要 通 过抑 制 H V 复制 过 程 中逆 转 录 酶 的 活性 而、 B 发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机制的研究现状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机制的研究现状
维普资讯
l8 l
新 医学 20 0 8年 2月 第 3 第 2 9卷 期
慢 性 乙型病 毒性肝 炎抗 病 毒
治 疗 机 制 的 研 究 现 状
海 南 省人 民 医院 ( 73 1 50 1 ) 贾 杰 吴 彪
[ 要] 慢 型 毒性 炎 ( 肝)的 病 疗一 是临 摘 性乙 病 肝 慢乙 抗 毒治 直 床研究 点 该 对5 床 萎 热 。 文 种临 秦 常 的 肝 病 治 药 的 机 及HV 核 似 耐药 制 简 以 床 。 姜 用 慢乙 抗 毒 疗 物 作用 制 B 对 苷类 物的 机 作一 介, 供临 参考
[ 关键词] 慢性 乙型病毒 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干扰素 核苷类似物 感染
1 引 言
据统计 ,全球 H V携带者约有 3 5亿 ,所 以慢性 乙型 B .
病 毒 性 肝 炎 ( 乙肝 ) 的 治 疗 一 直 是 临 床 研 究 的 热 点 ,特 慢 别 是 抗 病 毒 治 疗 。迄 今 为 止 ,F A批 准 用 于 治 疗 慢 乙 肝 的 D
醇 干扰素 ) 、核苷类 似物 ( 米夫 定 、阿 德福 韦 和恩替 卡 拉
韦) 。本文 就上 述 5种 药物 的作用机 制及 H V对核 苷类 似 B 物 的耐药机制作一简介 ,以供临床参考 。
需使用 1次,减少 了不 良反 应 ,增加 了病 人的依从 性 ,使
更多 的病人能达 到治疗终点 。 无论 是普通干扰 素 ,还是 长效 的聚 乙二醇干扰 素 ,其
硫代胞嘧啶核苷 ,进入肝 细胞后 ,被磷 酸化形成 拉米夫 定
三磷酸酯 .与 磷酸 脱 氧胞 嘧啶 核苷 竞 争整 合 到 H V D A B N
链 ,阻 止 H V D A链 延 长 ,选 择 性 地 抑 制 H V 复制 。 B N B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现状与热点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现状与热点


C B治疗 路 线 图 H


C B治疗 路 线 图(od a ) 20 H ram p 是 07年 由 K ee ef
继治 续疗
每6 " 4 月随访 1 次
继治 续疗
每3 个月随访 1 次
加 ; 磊 ; ; l
每3 月随访 1 个 次
等【 出的, 1 ] 提 在用核 苷类似 物治疗 C B时, H 根据 患 者血清 H VD A水平 ,监测和评价治疗的持续病 B N 毒学应答(V )调整 治疗方案, SR, 降低耐 药率 , 提高
它的并发病者约 10万人, 0 代偿性肝硬化 的 5 年病 死率为 1%, 6 失代偿性肝硬化为 8 %。根据卫生部 6 20 年全 国人群血清病学调查 , 06 在全 国 3 个省、 1 自 治 区、 辖 市的 10个 疾 病 监测 点进 行 , 取城 市 、 直 6 抽 农村 的 1 5 ~ 9岁人群共计 8 7 人, 1 5 结果显示我 国 7 人群 乙型肝炎表 面抗原( BA ) 带率 已从 19 H sg 携 92
池肇 春
乙型肝炎病毒 ( 乙肝病毒 , B )感染极为广 HV 泛, 6 0亿世界人 口中有 2 0亿人感染 H V 其 中3 B , . 5
亿~. 40亿人 为 慢 性 H V 携 带者 。 慢 性 HB B V感 染
HB DN T[ Ig o i V DNA  ̄> p l
t c J— —] l l e r 黼
年 的 97% 降至 71% ,我 国仍 有 9 0 . 5 . 8 30万 HBA sg
继续
排 除
改变治疗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图 1 1 周病 毒学应答管理路线图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现状
[摘要]但随着对肝病治疗实践的不断深入,许多肝病专家已经逐渐认识到:就目前的状况看,防止慢性乙肝肝硬化比较有效的办法还是进行抗病毒治疗。

本文对当前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现状进行了总结,以便为治疗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现状;联合疗法
我国是hbv感染的高流行区,虽然我国近几年采取了大量措施来阻断hbv的感染传播,但目前又有近8%的人感染hbv。

过去国内外的学者专家对慢性hbv携带者、alt3`uln的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可达80%以上;对白种人使用的效果普遍好于对黄种人的使用效果。

使用干扰素具有许多不良的反应,特别是开始注射的前几次,容易出现类流感症状,长期使用可出现白细胞减少等症状。

长效干扰素治疗效果好于普通干扰素,而且不良反应也少,但是价格昂贵。

2.核苷类似物
对于alt升高且hbvdna低水平的患者,采用干扰素效果较好,但对于hbvdna高水平的患者来说,一般采用核苷类似物药品进行治疗,效果更加,常见的核苷类似物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及泛昔洛韦等,它们必须在细胞内磷酸化后方有抗病毒活性,主要是通过竞争抑制hbv复制。

(1)拉米夫定
作为第一个获得批准为口服抗hbv药物的拉米夫定,在抑制
hbvdna水平上具有比较明显的疗效。

长期治疗研究结果提示:通过拉米夫定治疗1、2、3、4、5年,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可达到16%、17%、23%、28%和35%。

然而,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病毒变异发生率逐渐增多,服用1、2、3、4年后变异率可达到14%、38%、49%和66%,特别是在国内,甚至出现服用3年就转变71%的情况。

(2)阿德福韦
阿德福韦具有抗乙肝病毒活性,口服吸收好,细胞内半寿期常、耐药性低等特点。

研究结果显示:每天服用10mg阿德福韦,治疗1年即可改善组织学、降低hbvdna及alt水平,提高hbeag血清学转换率,连续使用3年时间可使53%hbeag消失、46%hbeag血清学转换,48%hbvdna低于检测水平,80%alt正常。

在耐药性方面:2年为3%,3年为11%,4年为18%,5年为29%。

虽然耐药性低,但有明显的肾毒性,不过会随着停药而消失。

(3)泛昔洛韦
泛昔洛韦是潘昔洛韦的前体药,可口服,吸收效果良好,在细胞内转化为二磷酸潘昔洛韦,具有抗病毒的作用,通过抑制hbvdna 多聚酶,阻止病毒复制。

抗病毒效果好,使用4个月,hbvdna转阴率可达70%,但停药后又恢复到以前的水平。

3.联合抗病毒
由于慢性乙肝抗病毒药物的持续应答率低、部分药物耐药性的发生,使得联合治疗成为慢性乙肝治疗的一个重要方向。

因此,联合治疗的基础科研认为是提高持续应答和减少耐药发生率。

(1)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
医学实验和医学实践表明,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的治疗效果好于其中的任何一种;在抗病组过程中,干扰素具有直接的抗病毒作用,而与拉米夫定之间有显著的协同抗病毒治疗作用。

(2)拉米夫定联合其它核苷类似物
在对比实验中发现,用拉比夫定与泛昔洛韦联合使用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好于只用拉比夫定的治疗效果。

只用拉比夫定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的16周,hbvdna出现反弹的为40%,而采用联合治疗的患者则无一例出现反弹。

(3)拉米夫定与其他免疫调节药物联合
拉米夫定与其他免疫调节药物联合在试验中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如拉米夫定与切尔的联合使用,已经在治疗中开始应用。

联合治疗已经成为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一种基本趋势,联合治疗可以协同药品的作用,提高抗病毒的效果,减少机体的耐药性。

同时,联合治疗也更容易提出一个不太昂贵的治疗方法,使更多的患者可以接受。

参考文献:
[1]汪俊韬.防治慢性乙型肝炎需加大创新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6,27.
[2]朱传琳.聚焦乙型肝炎高峰论坛的简介[j].传染病信息,2006,19.
[3]黄民娇.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现在及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
文摘,2005,26(6).
[4]朱琪.慢性乙肝须检查抗病毒治疗[j].肝博士,20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