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和抗病毒治疗
特殊人群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二 、育龄妇女 C H B患者
育龄妇女 C H B患 者抗病毒 治疗 的 主要 目的是保 障母婴安 全和减少 / 阻断母婴垂 直传播 。对 妊娠前 、 妊娠 中和哺乳期应 区分对待 , 详细评估母体 肝脏病 变
程度 、 H B V D N A复制水平 和治疗 的迫切性 , 同时还要 注意抗 病毒药物 的副作用和对胎儿 的潜在不 良影响 。
【 摘要 】 在慢性 乙型肝炎患者中 , 儿童 、 育龄 / 妊娠妇女 、 肝硬化 、 肝脏移植受者 、 接受 免疫 抑制 剂 / 化疗 、 原发
性肝癌 、 HB V与 HC V或 HD V或 H I V共感染等特殊人群的抗病 毒治疗 问题需要探 索 , 并 日益受到重视 。关于此类 患者的抗病毒指征 、 药物选择 、 治疗方 案和抗病 毒疗程是研究 的主要热点 和难点 。我 国 、 亚太 ( A P A S L ) 和欧洲肝病
2 ~ 1 7岁儿 童 C H B患者 的治疗 , 剂量每 日 3 m g . k g - , 最 大剂量不超过 1 0 0 m g / d 。 有研究显示 , 其治疗儿童 患者 1 年、 2年 H B e A g 血 清转 换率 分别 为 2 2 %和 3 4 %, 但 需 注意长期用药后有发生耐药变异 的风险 。A D V被 F D A批 准用 于 1 2岁 以上儿 童 的治 疗 ,每 日剂 量为 l O m g / d , 但 已有研究显 示对 于 2 ~1 8岁 的儿 童和青少 年 患者也 同样 安全 和有 效 , 治疗 4 8周 时 HB e A 2 ~1 8岁患者 与成 年患 者 的疗 效
物( N A) 是 目前 F D A批准并 被 广泛使 用 的抗 H B V药 物。特殊人群 C H B的抗 病毒治疗 涉及 到更 复杂 的问 题 。我 国 2 0 1 0年版 《 慢性 乙型肝炎 防治 指南》 以及 A P A s L和 E A S L在 2 0 1 2年 C H B指南对 C HB特殊人 群 的抗 病毒治疗推荐意见也进行 了更新 。 结合 临床实 际工作 , 本文就 此进行 简单 叙述 , 希 望能 为广 大从事 C H B防治 的临床 工作者提供参考 。
慢性乙型肝炎免疫功能缺陷与抗病毒治疗现状

t t n t. en i o o
Ke y wor s: Ch o i ep t i ;l mu deii n y;c c d r nc h ai s B m t no f e c c c DNA ;Ani r h r p t us te a y vi
( n nen Me It Itr d,2 0 3 4 0 4 3) J 0 7,4:6 -6
1 慢性 乙型肝炎 的流 行现状
损伤 肝细 胞 , 乙型肝 炎 的发 病 机 制 主要 是 机体 清 除
H V而 引发 的细胞 免疫病 理改 变 , B 涉及 病 毒 和机 体两 方面 因素 。机体对病 毒 的免疫 应答有 赖 于一系 列免 疫活性 细胞 的相互 作用 , 包括 : ①树 突状细 胞系 特异性 免 疫应答 的关 键 细 胞 , 动 和介 导 病毒 特 异 启 性 T细胞应答 ; T淋 巴细胞 免 疫 细 胞 是抗 病 毒 应 ② 答 的主要效 应细 胞 , 过介 导病 毒 感染靶 细胞 凋亡 , 通 以及通 过细 胞 因子介 导 的病 毒清 除 ; 非 特 异性 免 ③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试析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摘要】近年来,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明显。
抗hbv药物有α干扰素、α-2a聚乙二醇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等。
该文概述了这些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耐药性及联合治疗等。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治疗【中图分类号】r36.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445-02根据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antigen,hbeag)的状况可将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分为两种情况,即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和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
hbv感染常需要数年才发展到严重的结果。
目前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检测指标包括血清学指标(即是否出现hbeag消失或血清学转化,通常表明向hbv携带的转化或血清学恢复),病毒学指标[即hbv-dna 水平呈对数下降或hbv-dna下降到不能检测的水平(<10 uml-1)],生物学指标(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恢复正常)和组织学指标(即坏死性炎症程度和纤维化阶段的改善)。
抗病毒治疗就是要使这些指标好转,并能在治疗结束后得以维持。
1 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美国批准治疗hbv感染的药物有7种:α干扰素、α-2α聚乙二醇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
干扰素因需每天注射或每周3次注射,已被长效聚乙二醇干扰素所替代,后者每周只需1次。
多项试验表明,用抗病毒药物治疗1 a,可使13%~95%的患者血清hbv-dna下降到无法测定的水平,使38%~79%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降为正常,12%~27%的患者hbeag产生血清学转化。
能显著抑制hbv-dna的药物常能达到临床治疗目的。
在耐药性不同的口服药物中,核酸类似物阿德福韦酯和替诺福韦与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恩替卡韦没有交叉耐药性。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疗策略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疗策略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感染。
全球范围内有超过2亿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其中大约有2400万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
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肝硬化和肝癌。
因此,有效的治疗策略对于控制这一传染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和策略。
一、抗病毒药物治疗1. 核苷类似物药物核苷类似物药物是目前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抗乙型肝炎药物。
它们通过抑制HBV DNA合成来减少或清除体内的HBV载量。
常见的核苷类似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等。
这些药物通常需要长期使用,并根据患者的血液测试结果进行调整剂量。
2. 干扰素治疗干扰素也是一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它通过增强免疫系统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清除作用来达到治疗效果。
然而,干扰素通常需要使用更长时间(至少6个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并且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如发烧、头疼和肌肉酸痛等。
二、个体化治疗方案由于乙型肝炎感染程度和表现各不相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HBV感染血液学指标、肝功能状态等因素来确定最合适的治疗策略。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患者是否存在其他慢性肝脏病变以及是否怀有妊娠意愿等特殊情况。
三、改善生活方式除了药物治疗外,改善生活方式也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以下是一些建议:1. 饮食调整:避免高脂肪、高糖分和高盐的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
2. 戒酒戒烟:长期饮酒和吸烟会对肝脏造成更大损害,因此最好戒酒戒烟以减轻肝脏负担。
3. 适度锻炼: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
4. 定期随访和监测:乙型肝炎患者应定期进行血清学指标检测、B超检查等,以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预防控制除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外,预防控制也是减少感染乙型肝炎传播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疫苗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这一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的现状与思考

【 摘要 】 慢性 H B V感染 者抗 病毒治疗 已获得一些共识 , 如需要长期性 , 优化治疗有利 于降低 N U C s 治疗 的耐
药发 生率 , 实现 H B e A g血清学转换的患者停药后病毒学 反弹率低 , 妊娠 中晚期应 用 N U C s 可有效降低孕妇体 内病 毒载量 , 显 著减少母 婴传播 , 对处于免疫耐受期 和免疫控制期 的患者尽量维持 “ 和平共处” 的状 态等 , 但抗病毒治疗 还存在一些 亟待解决的问题 , 如如何实现 N U C s 的有 限治疗 , 如何提 高 I F N治疗 的应答率 , N U C s 联合抗炎和保肝 药物治疗是否必要 , 初始联合治疗 的适应征如何及多药耐药患者如何 处理 等。 作者就慢性 H B V感染者抗病毒 治疗 可能 的突破方 向提 出了 自己的看 法。
实用肝脏病 杂志2 0 1 3 年8 月第 1 6 卷第 4 期
J C l i n H e p a t o l , A u g . 2 0 1 3 . V o 1 . 1 6 N o . 4
・
・
2 8 9・
专 家论 坛 ・
慢 性 乙型肝 炎病 毒感疗同 。
清 除病毒 ,而且 在未 来 的 5~1 0年 内也 难 以实现 突 破。 因此 , 临床 医生在现 阶段必须 加强临床研究 , 以解
决 目前抗 H B V治疗 中出现的诸多实 际问题 。
一
( 二 )优 化 治 疗 有 利 于 降低 N U C s的耐 药 发 生 率 多 项研究 结果 证 实 , N U C s治 疗 C HB患 者 的 早 期 病 毒 学 应 答 与 长 期 疗 效 相 关 。早 期 H B V D N A 应答好 的患者其远 期疗效也好 ,病 毒耐药发 生 率低; 相反, 早期 H B V D N A下 降 缓 慢 的患者 往 往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治疗与应用效果分析

F bur2 1, o1, o era 2V 10N . y0 . 4
慢性 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治 疗与应用效果分析
马 爱玲
( 山东省郓城县 人民医院感染科 ,山东 郓城 2 4 0 ) 7 7 0
【 要 】 目的 观 察 抗 病毒 药 物 治疗 慢 性 乙型肝 炎的 疗 法。 方法 回顾 性 分析 2 0 摘 07年 1 至 2 1 年 9月住 院接 受 治疗 的 7 2月 00 2例慢 性 乙型
射 ,2 或1 N 个月后 ,改为30 一50 单位 ,隔 日1 0万 0万 次或每周 3 ,皮 次
下或肌 内注射 。 1 0 干扰素 的不 良反应及处理 . 【 3 一 ①流 感样 综合 征 :IN治疗 初 期常见 ,多 在注 射后 2 h F ~4 出现 , 表现 为发热 、寒 战、乏力 、肌痛 、背 痛及恶心 、食欲不振 等消化系 统 症状 ,一般 治疗2 次后逐 渐减轻 。一般 勿需停 药 ,可于注射 后2 ~3 小 时给 予对 乙酰氨基 酚 ( 扑热息痛 )等解热镇痛 剂 ,或将注 射安排在 晚 上 。②骨髓抑 制 :部分病 例可 出现粒细胞及血 小板减 少。当外周 血 白 细胞 计数 <30 9 或 中性粒 细胞 <1 ×19 ,或血小 板计数 <4 .X1 / 0L . 0L 5 / 0
H e g 清 转换 ,实现血 清 AL / S BA 血 TA T正 常化 ,改善疾 病 的症状 与体 征 ,改善肝 脏 组织 学 ,减 少肝硬 化和 肝 癌的 发生 。
【 键 词】 慢 性 乙型肝 炎 ;抗 病毒 药物 ;效 果 分析 关 中图分 类 号 :R1 . 5 262 文献标 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7- 14 (0 2 4 00 - 2 6 1 8 9 2 1 )0 - 26 0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体会

药物 ;② A 中度 以上 升高 、肝脏储备功能 良好 :是抗病 毒治疗 的台适 对象 ,应积般给予扰病毒治疗 ;③ A J 『 T中度
以上升 高 、肝脏储备功 能不佳 :首先 以护肝治疗为主 ,同 时或病 情稳定后可给 予无明显不 良反应 的抗 病毒药物行抗
阳性 ;②血清 A 异常。 具有下列情况之 一者不宜用 “干扰紊 治疗 :①血清胆 红素升高超过正 常值 上限 2倍 ;②失 代偿 性肝硬 化 ;③ 患
m o/ ,餐后 2小时血糖下 降 3 1 m o L m lL .9 m l ,糖 危 害的教育 、合理 控制饮食 、坚持有 效的运动疗 / 耐量减退患者 7 .%转变为糖耐量正常 ;高血脂 法、保持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减少与肥胖相关 04 患 者 血 胆 固 醇 下 降 10 m lL D . .1m o/ ,L LC下 降 的疾病发生。若不成功 ,可配合药物治疗。治疗成 0 4 m lL .7m o ;高 血压 患 者 舒 张压 下降 了 16 功的关键不仅是减轻体重 ,还在于如何保持体重不 / .7 ka P ,显示减肥治疗能改变血 糖及心血管疾病危险 因素。P O C S患者 减肥后 高雄激素血症和 I R均得 到改善,甚至恢复排卵功能及使月经周期正常化。
个月 ,可根据病情延长疗程 至 1年。
2 13 不 良反 应 .
干 扰紊是 治疗慢 性 乙型 病毒性肝 炎
的有救药物 ,但 尚有其 不尽^意之 处 ,主要表现 为 ,① 治 疗 初期常见感 冒样综台 征 :尤其是 开始注射干扰紊 的最 初 几针 ,注射 2小时 一 4小时后出现寒战 、发热 ,体温可高达 3" 一 o .并 有乏 力 、肝 区不适 、背痛 和消化 系 统症 9 4℃ C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的治疗近况

⑤ 病程 短 者 。⑥ 无 重 叠 感 染 者 ( 丙 型 、 型 肝 炎 如 丁
等) 。⑦无 H V感 染 及 免 疫 抑 制 治 疗 者 。⑧ 应 用剂 I 量宜大 , 3~6 U皮 下 或 肌 肉注射 , 周 3次 。疗 程 m 每 宜 长 , 般 6~1 一 2个 月 。⑨ 治 疗 期 间 血 清 中无 IN F
黄 萍
新 疆 伊 宁 市 农 四师 医 院 传 染 科 850 30 0
我 国 是 乙 型 肝 炎 高 流 行 区 , 性 乙 型 肝 炎 慢 (H ) C B 目前 仍 以综 合 治疗 为 主 。 由于 乙肝 病 毒 的持 续 复制 与肝 损 害 密切 相 关 , 抑 制 病 毒 复 制 是 C B 故 H 治 疗 的重 点 。抗病 毒 治疗 可 以消 除 乙 型肝 炎病 毒 感 染 。 进肝 脏损 害 恢 复 , 止 肝 硬 化 及 肝 癌 的 发 生 。 促 防 现 将 抗 病毒 治疗 近况 总 结 如下 。
前 c区变 异 株 感染 者 。3 C推荐 剂 量 为 10 g d 疗 T 0m / , 程 1 , 年 可使 9 %的 C B患者 血清 H V D A迅 速 降 6 H B —N 低至 检 测 水 平 以下 。治 疗 1年 结 束 后 , L A T复 常 率
7 %, 2 肝组 织坏 死炎症 改善率 6 %_ 。治 疗前 A T正 7 3 J L 常者 , H e g 清 学 转 换 率 5 其 BA 血 %左 右 , 疗 前 A T 治 L 升 高至正 常上 限 5 以上者 , H e g 倍 其 B A 血清 学转换 率
1 干 扰 素u
苷 , 口服核 苷类 药 物 , 是 简称 3 C 目前 认 为 3 C主 T 。 T 要 通 过抑 制 H V 复制 过 程 中逆 转 录 酶 的 活性 而、 B 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实验室: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胆红素升 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小板降低, AST/ALT比值低下,纤维化指标低下
➢ 影像学:CT/MRI-边缘不光滑,有结节,脾肿 大,静脉曲张,腹水;超声检查的可靠性稍差
➢ 内镜检查: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
➢ 预后耐药:抗病毒药物联合用药 ➢ 治疗已存在的耐药株
a
20
10、乙肝疫苗普遍接种计划
(1)策略
➢ 给所有18月龄以下的儿童接种疫苗-给所有国家
➢ 1998年已有80个国家达到了该目标
(2)经验
➢ 其他供儿童用的疫苗不会干扰乙肝疫苗的效果 ➢ 保护时间超过10年,不需要进行加强接种 ➢ 对孕妇进行HBV标志筛查,保证HBsAg阳性母亲生育的孩子
生化学反应 病毒学反应
组织学反应 完全反应
=ALT正常 =HBV DNA<105拷贝/mL或较 基线水平降低超过2个对数级 HBeAg转阴 =肝脏组织学改善 (HAI>2分,且HAI低于7分) =生化学+病毒学+HBsAg转阴
a
8
3、肝脏与血清中的HBV DNA定量
a
9
与各种血清学检查结果相应的肝脏
a
13
7、慢性乙肝患者在治疗前是否 要做肝脏活检
目的 (1)明确慢性乙肝引起的肝病-排除其它因素,特别是酒
精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所致的肝病 (2)诊断慢性肝炎肝硬化/3期-预后;监测肝细胞肝癌,
静脉曲张
每次都需要? ➢ 当临床或影像学已证实肝硬化时则不需要 ➢ 若病人年龄<25岁?需要作肝脏活检
a
14
5
(四)对慢性乙肝若干再认识
1、乙肝定义标准化(NIH,2000)
(1)非活动的HBsAg携带者 ➢ 血清HBsAg及抗-Hbe阳性,HBeAg阴性 ➢ 血清HBV DNA<105拷贝/mL ➢ 血清ALT持续正常超过6个月 ➢ 肝脏持续存在HBV感染,但组织学检查无明显
的坏死炎症病变发生,(非必须)HAI分级<3
8、对慢性乙肝病情和预后的预测
(1)病程预测
➢ 肝活检提示桥样坏死 ➢ HBeAg持续阳性 ➢ HBeAg血清转换后HBV DNA持续阳性及ALT
水平升高(HBeAg阴性的前C区突变慢性乙肝 患者)
a
15
(2)对乙型肝炎严重程度的评估
➢ 轻度 仅ALT和/或AST升高
➢ 较严重 ALT和/AST与胆红素升高
➢ 潜伏期: ➢ 临床发病期(黄疸): ➢ 急性病例死亡率: ➢ 慢性化率:
➢ 慢性肝病引起的过早死 亡:
平均60-90天 范围45-180天 <5岁,<10% >5岁,30%-50% 0.5%-1% <6岁,90% >6岁,3-10%
15%-25%
a
3
慢型乙肝感染的自然史
a
4
慢乙肝的自然病程
a
HBV DNA含量
a
10
4、如何对待未患肝炎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 (“健康携带者”)
HBeAg阳性-可发展为肝炎
➢ ALT正常水平3倍(6个月以上) ➢ 若ALT正常,每6个月复查一次 ➢ 在12个月检查一次血清学指标
HBeAg阴性(检测不到HBV DNA)-稳定
➢ 每12个月查肝功能一次 ➢ 若ALT升高,重复查HBV DNA(不用PCR法) ➢ 若超过40岁,考虑作肝细胞肝癌筛查
慢性乙型肝炎和抗病毒治疗
上海市传染病医院 巫善明
a
1
概述
(一)乙肝: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 目前HBV携带者达4.0亿,每年死亡200 万
➢ 25-40%的HBsAg携带者将死亡于肝硬化 或肝细胞肝癌
➢ 在全球4.0亿的HBV携带者中,75%的患者 居住在亚洲
➢ 乙型肝炎占人类死因的第10位
a
2
(二)乙肝感染的临床特点
➢ 严重,将发生肝衰竭 白蛋白降低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a
HBeAg转阴
➢ 伴病毒复制水平降低 ➢ 生存率改善 ➢ HBV DNA持续阳性提示前C区突变以及病情持续状
态
➢ ALT正常化提示生存时间可得到延长 ➢ 病期越短预示生存时间越得到延长
➢ 对肝脏损害的组织学评估程度也是生存期的预 测因子
a
6
(2)慢性乙肝 ➢ 血清HBsAg阳性 ➢ 血清HBV DNA>105拷贝/ml(不用PCR法表示
阳性/阴性)或肝脏中含HBcAg ➢ 血清ALT持续或间断升高6个月 ➢ 肝脏组织学检查证实为慢性肝炎,HAI 分级4
(并非每次都需要),病程多样化,病程进展 与HBV持续高复制相关
a
7
2、乙肝抗病毒治疗的反应标准化(NIH,2000)
在出生后即刻接受疫苗接种
a
21
抗乙肝病毒治疗
➢ 全球公认:
➢ 干扰素 ➢ 拉米夫丁
➢ 亚洲
➢ α胸腺素
a
22
抗乙肝治疗六大难点
➢ 药物进入肝细胞内浓度不够 ➢ HBV高变异性 ➢ HBV泛嗜性 ➢ HBV免疫耐受性 ➢ HBV整合 ➢ cccDNA难以清除
a
23
慢性乙肝治疗目标
➢ 持续抑制HBV的复制 ➢ 改善肝炎:实现ALT正常,HBeAg血清转换 ➢ 阻止/逆转肝纤维化 ➢ 改善长期预后
a
17
a
18
9、慢性乙肝面临的挑战
(1)HBV感染仍在全球高度流行,是引起肝病 与肝癌的首要原因
(2)如何最有效地应用新的治疗方法 (3)普遍接种乙肝疫苗仍是目前及将来的目标
a
19
➢ 持续抑制HBV-DNA,降低肝脏并发症的发生 ➢ 提高对病毒的永久抑制率
➢ 具有更强的抗病毒作用从而清除cccHBV DNA ➢ 兼有抗病毒与免疫调节作用
➢ 阻止进展性肝脏损害的发生,阻止向肝硬化发展 ➢ 降低肝硬化患者的失代偿发生率 ➢ 预防HBV相关的肝细胞癌的发生 ➢ 延长生命
a
24
乙肝治疗药物进展
➢ 70年代--保肝药:降低ALT,退黄 ➢ 80年代--α-干扰素:20-30%血清转换 ➢ 90年代后期--拉米夫定:
➢ 1年治疗血清转换率=IFN ➢ 大多数病人肝组织学改善 ➢ 大多数病人ALT复常 ➢ 延长治疗>50%病人可达血清转换 ➢ 问题:选择性压力使YMDD变异出现
a
11
5、慢性乙肝评估
(1)对‘活动性HBV感染’的评估
➢ HBsAg与HBeAg ➢ 若HBeAg阴性,但ALT升高,定量检测HBVDNA
(2)对肝炎的评估
➢ 评估临床特征与ALT水平6个月以上,检测胆红素,白 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
➢ 肝脏影像学评估 ➢ 肝脏活检
a
12
6、慢性乙肝患者肝硬化的临床与 影像学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