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惩罚孩子的方式

合集下载

惩罚孩子最正确的10个方法

惩罚孩子最正确的10个方法

惩罚孩子最正确的10个方法惩罚是作为教育孩子的一种手段,旨在帮助孩子纠正错误行为、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

然而,正确的惩罚方法应该坚持以教育为主导,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避免长期对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造成伤害。

以下是10个正确的惩罚方法,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1.清晰的沟通惩罚之前,与孩子进行清晰、开放的交流,让孩子理解他们的错误和不良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并明确表达自己的期望。

2.设定明确的规则和后果与孩子一起制定家规,明确规定不良行为的后果。

将孩子置于制定规则的过程中,可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3.鼓励自我反思当孩子犯错时,鼓励他们主动反思错误行为的原因,并思考如何改正和避免此类行为。

帮助他们培养自我评价和反思的习惯。

4.限制特权对于犯错的孩子,可以暂时限制一些特权,如个人电子设备、外出活动或其他特殊权益,以作为惩罚和警示。

5.维护纪律适度的体罚并非惩罚的最佳方式,但有时可能需要一些身体惩罚来帮助孩子创造出纪律和秩序。

然而,必须确保措施合理、恰当,不会造成孩子身心上的伤害。

6.鼓励修正错误给予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让他们知道犯错并不是终结,而是一个改正和成长的契机。

7.引导积极行为在惩罚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正确的行为。

如果孩子能正确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赏。

8.惩罚与奖励结合将惩罚与奖励结合在一起,建立起行为和后果的联结。

如果孩子表现良好,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鼓励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行为。

9.给予时间思考有时候,让孩子有一些时间思考和冷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错误,并准备好接受相应的惩罚。

10.爱的坚守在惩罚的过程中,要始终表达对孩子的爱和关心,让他们明白惩罚是为了他们的成长和受益,而不是出于对他们的惩罚或伤害。

最重要的是,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个性、年龄和理解能力来选择合适的惩罚方法,确保惩罚是合理、公正和有益的。

同时,惩罚应当结合教育和引导,帮助孩子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并激励他们主动改正和发展良好的行为和品德。

家长课堂:孩子犯错时7种最有效的惩罚方式

家长课堂:孩子犯错时7种最有效的惩罚方式

家长课堂:孩子犯错时7种最有效的惩罚方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应该及时予以纠正,帮助宝宝正确、健康的成长。

但是,什么样的惩罚方式才最有效、孩子最易接受?七种新鲜、有效的惩戒方式帮您培育优秀宝宝。

1、事先把合理的惩罚后果告诉孩子每次6岁的依依和她的朋友楠楠一起玩之前,依依的妈妈都会告诉她,如果她们两个有一个人哭闹耍赖,或者两人发生争执,就不能再一起玩了。

周末带依依去公园,她的妈妈也会事先告诉她,如果在娱乐场她跑到离父母太远的地方,就必须离开游乐场。

这种方式对依依来说非常有效,每次她都会按照妈妈的规定去做。

她的妈妈认为这是因为依依知道妈妈肯定会说到做到。

理论上讲,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处罚,能够使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教会他什么是责任--承担这个后果就是他的责任。

著名教育专家蒙谨认为,如果父母决定使用这种处罚方式,那么最好事先向孩子解释清楚后果将是什么,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警告。

然而,有时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并不能先知先觉,那该怎么办呢?合理的反应是,看到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父母就必须针对这个行为想出一个适度的处罚结果,然后马上执行,决不能缓行。

比如说,你带儿子去超市买东西,他总是在货架的过道跑来跑去。

此时错误的做法是,对他说:“下一次买东西你必须坐在购物车里了!”,正确的做法是,马上就把他抱进购物车里,告诉他这一次就必须坐在里面了。

2、失去某些特别待遇3岁的乐乐非常喜欢看书,他的妈妈说,如果午睡前或者晚上睡觉前把故事书拿走,这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了。

他妈妈的经验是:每天晚上睡觉时间一到,她就把乐乐喜欢看和想让妈妈讲的那几本书堆放在一起,告诉乐乐:“如果你按时刷完牙,洗漱完毕,按时上床,那你就可以看这些书。

”如果乐乐一次不合作,他的妈妈就拿走一本书。

你的孩子是否也有他最喜欢的一些特别待遇呢?比如看哪一个动画片,玩某个玩具,或者想晚上9点上床睡觉而不是8点半?如果有,一旦你的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你也可以剥夺这个特权。

惩罚孩子的十个妙招

惩罚孩子的十个妙招

惩罚孩子的十个妙招惩罚孩子的十个妙招过去的认识里,家庭教育通常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

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惩罚孩子的十个妙招,希望有所帮助!1.犯了错误就要惩罚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惩罚。

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虽然他不是故意的,也应该告诉他,这是他的过错。

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仍要为此道歉。

如果他是无意的,并勇于承认错误,家长会相信他,并减轻对他的惩罚。

如果他隐瞒事实、逃避责任,他将受到加重的惩罚。

这样就可以从小培养孩子诚实、负责的性格。

另外,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事就要受到惩罚的道理。

即使孩子央求,也不能答应,否则有了取消的先例,以后就很难保证实施的有效性。

2.惩罚的“量刑”要适当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良性转化,惩罚的“量刑”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

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

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

大教育家洛克说:“儿童第一次应该受到惩罚的痛苦的时候,非等完全达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而且还要逐渐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寻味。

3.要依照规则进行惩罚家长应和孩子协商制定一个奖惩规则,让孩子知道犯错后将受到什么惩罚。

这样,孩子平日就会有所注意,从而减少犯错误的概率。

当孩子犯错后,家长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一时冲动而随意惩罚孩子。

若是孩子以后犯了同样的错误,也应该按规则进行和以前相同的惩罚,这样家长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

4.指明“出路”不含糊惩罚孩子不能半途而废,应要求受罚的孩子作出具体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

家长要态度明确,跟孩子讲清楚他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否则有什么样的后果。

如孩子有乱丢东西、不爱整理的习惯,家长在惩罚时就应该让其自己收拾好东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须要做好,否则又要受罚。

十大惩罚方式

十大惩罚方式

1规劝案例:与同伴吵架、抢夺玩具……方式: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关注;然后询问孩子争执、吵架的原因,并耐心听完孩子的想法;灌输孩子打人、抢夺是不正确的行为和观念,并要求孩子学习说“请、谢谢、对不起”。

建议:勿以很大声音去压住或威胁孩子;勿直接将孩子拉开,然后大声训斥孩子不是;言语间避免伤孩子的自尊心。

2打手心案例:打架、乱丢东西……方式:用报纸制作一纸棒,外观可包上一层装纸;赋予它一个名称,如警惕棒、陈家棒……;放在固定的地方作为警惕。

建议:在心情好的时候制作,可与孩子一起讨论制作警惕棒的原因;处罚孩子时,先让他说出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提醒处罚的原因;注意安全问题,打的部位以手心、屁股为主,其他部位则应避免。

3帮忙做家务案例:乱画,乱丢东西、玩具……方式:准备一条抹布、扫把、盆子等清洁用具,让孩子学习清理和养成整洁的习惯。

建议:父母应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较小的幼儿可由父母一起带领做家事;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询问孩子在帮忙家事时学习到什么。

4罚坐案例:吵闹不休、吵架……方式:在处罚区上摆上软垫或一张椅子,可取个名字;准备闹钟或时钟,计时处罚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正对大门、不在太明显地方;限制处罚时间,或让孩子讲处罚多久的时间;处罚完后,让孩子说出今天被处罚的原因。

5罚站案例:故意从高处往下跳,车上跑跑跳跳。

方式:在家中规划一个处罚区,可取个名字,地点以靠墙壁、不正对大门为主;地上铺上软垫;准备一个时钟或闹钟,计时孩子处罚的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宜太明显或正对大门,以免伤及孩子自尊;与孩子讲处罚时间不宜太久,否则会造成孩子更顽皮的反效果;视孩子的高度来决定垫子高度;处罚完后,询问孩子被处罚原因,让孩子自己知道做错的原因。

6画画案例:喜欢骂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动作。

方式:依家庭的情况,在固定处摆放一张小桌子(此处罚桌最好不要是平常使用到的书桌、餐桌、客桌等,以免孩子日后使用到这些桌子时,会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准备一本画册及颜色不同的画笔,让孩子画出、写出心中的想法。

不用暴力惩罚孩子的10方法

不用暴力惩罚孩子的10方法

<不用暴力,惩罚有效的10个方法>导读:适当的惩罚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孩子行为的有效手段。

惩罚远远不是打孩子小屁屁几下那么简单的事情,惩罚是一门艺术。

如何惩罚孩子才能起到教育的效果?这或许是很多父母都希望了解的内容。

黄老师(979993612) 9:41:59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应该及时予以纠正,帮助宝宝正确、健康的成长。

容忍孩子的不良行为,甚至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寻找诸如“他累了”、“他没有午睡”、“他情绪不好”之类的借口,都是父母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

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我们的家长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六个围着一个,搞得我们的教育基本是5+2=0!但是,惩罚并不是打孩子屁股那么简单,什么样的惩罚方式才最有效、孩子最易接受?10个不暴力的有效惩罚方法1、冷处理:让孩子体验后果孩子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不懂事,他只是控制能力差一点而已,因此,父母可以把孩子当成人看,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教他学会承担责任,学着约束自己。

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闹腾,只要不影响到别人,家长都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孩子,比如随他闹去。

如果影响到别人,就将孩子抱走,将他放在一个比较开阔而安静的地方,让他继续闹,直到他闹够。

孩子随意哭闹多半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他的某些目的。

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闹腾没有效果,他自然会选择放弃。

2、不当众处罚:给孩子留下尊严一旦发现孩子的行为有错,只要情况许可家长就应立即予以相应的惩罚;但如果当时有客人在场或正在公共场所,就不能当场发作,而要在事后及时地创造条件尽可能使孩子回到与原来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长和孩子一起回顾和总结当时的言行,使他意识到当时的错误行为,并明确要求他改正。

在公共场所处罚孩子是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而且也会损害孩子的自尊,事后再对孩子的表现进行点评,或者给孩子一些惩罚会更有效。

父母惩罚孩子应力戒讽刺挖苦,更不能自恃“孩子是我生的、是我养的”而随意用恶毒的语言指责谩骂孩子。

【家庭教育】惩罚孩子的七个新鲜招式

【家庭教育】惩罚孩子的七个新鲜招式

【家庭教育】惩罚孩子的七个新鲜招式有的时候,面对孩子的淘气和不听话,不来点惩罚也是不太现实的,可是惩罚孩子也是一门艺术,我们一起来学习惩罚孩子的七个新鲜招式。

1、事先把合理的惩罚后果告诉孩子每次6岁的依依和她的朋友楠楠一起玩玩之前,依依的妈妈都会说她,如果她们两个存有一个人抽搐一走了之,或者两人发生争执,就无法再一起玩玩了。

周末拎依依回去公园,她的妈妈也可以事先说她,如果在娱乐场她跑到距父母太远的地方,就必须返回游乐场。

这种方式对依依来说非常有效率,每次她都会按照妈妈的规定回去搞。

她的妈妈指出这是因为依依晓得妈妈确实可以说到做到。

理论上讲,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处罚,能够使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教会他什么是责任――承担这个后果就是他的责任。

如果父母决定使用这种处罚方式,那么最好事先向孩子解释清楚后果将是什么,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警告。

特别注意:然而,有时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并不能先知先觉,那该怎么办呢?合理的反应是,看到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父母就必须针对这个行为想出一个适度的处罚结果,然后马上执行,决不能缓行。

比如说,你带儿子去超市买东西,他总是在货架的过道跑来跑去。

此时错误的做法是,对他说:“下一次买东西你必须坐在购物车里了!”,正确的做法是,马上就把他抱进购物车里,告诉他这一次就必须坐在里面了。

2、丧失某些特别待遇3岁的乐乐非常喜欢看书,他的妈妈说,如果午睡前或者晚上睡觉前把故事书拿走,这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了。

他妈妈的经验是:每天晚上睡觉时间一到,她就把乐乐喜欢看和想让妈妈讲的那几本书堆放在一起,告诉乐乐:“如果你按时刷完牙,洗漱完毕,按时上床,那你就可以看这些书。

”如果乐乐一次不合作,他的妈妈就拿走一本书。

你的孩子与否也存有他最喜欢的一些特别待遇呢?比如说看看哪一个动画片,玩玩某个玩具,或者想要晚上9点上床睡觉而不是8点半?如果存有,一旦你的孩子存有了不好的犯罪行为,你也可以褫夺这个特权。

正确惩罚孩子的方式

正确惩罚孩子的方式

教育孩子的正确惩罚方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应该及时予以纠正,帮助宝宝正确、健康的成长。

但是,什么样的惩罚方式才最有效、孩子最易接受?七种新鲜、有效的惩戒方式帮您培育优秀宝宝。

1、事先把合理的惩罚后果告诉孩子每次6岁的依依和她的朋友楠楠一起玩之前,依依的妈妈都会告诉她,如果她们两个有一个人哭闹耍赖,或者两人发生争执,就不能再一起玩了。

周末带依依去公园,她的妈妈也会事先告诉她,如果在娱乐场她跑到离父母太远的地方,就必须离开游乐场。

这种方式对依依来说非常有效,每次她都会按照妈妈的规定去做。

她的妈妈认为这是因为依依知道妈妈肯定会说到做到。

理论上讲,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处罚,能够使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教会他什么是责任--承担这个后果就是他的责任。

如果父母决定使用这种处罚方式,那么最好事先向孩子解释清楚后果将是什么,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警告。

然而,有时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并不能先知先觉,那该怎么办呢?合理的反应是,看到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父母就必须针对这个行为想出一个适度的处罚结果,然后马上执行,决不能缓行。

比如说,你带儿子去超市买东西,他总是在货架的过道跑来跑去。

此时错误的做法是,对他说:“下一次买东西你必须坐在购物车里了!”,正确的做法是,马上就把他抱进购物车里,告诉他这一次就必须坐在里面了。

2、失去某些特别待遇3岁的乐乐非常喜欢看书,他的妈妈说,如果午睡前或者晚上睡觉前把故事书拿走,这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了。

他妈妈的经验是:每天晚上睡觉时间一到,她就把乐乐喜欢看和想让妈妈讲的那几本书堆放在一起,告诉乐乐:“如果你按时刷完牙,洗漱完毕,按时上床,那你就可以看这些书。

”如果乐乐一次不合作,他的妈妈就拿走一本书。

你的孩子是否也有他最喜欢的一些特别待遇呢?比如看哪一个动画片,玩某个玩具,或者想晚上9点上床睡觉而不是8点半?如果有,一旦你的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你也可以剥夺这个特权。

科学惩罚孩子的九个方法

科学惩罚孩子的九个方法

科学惩罚孩子的九个方法科学惩罚孩子的九个方法:1. 清晰明确的规则和界限:为孩子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让孩子清楚地知道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以接受的。

2. 后果和奖惩制度:建立后果和奖惩制度,让孩子知道不当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良好行为会获得什么样的奖励。

3. 模范表现:作为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孩子往往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行为,如果家长自己没有良好的行为表现,就很难要求孩子做到。

4. 监督和反馈: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当孩子做对了或者做出了积极的改变,要给予积极的肯定,鼓励孩子继续努力。

5. 时间管理和限制:帮助孩子合理规划时间,在适当的时间段内完成学习和娱乐活动,避免无谓的浪费时间。

如果孩子没有按时完成任务,可以相应地减少娱乐时间作为惩罚。

6. 提供替代选择:当孩子做出不当行为时,家长可以提供替代选择,指导孩子选择更好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7. 限制特权和权力:如果孩子滥用特权或者权力,家长可以适当地限制他们的权力,并给予相应的惩罚,从而让孩子明白权力的责任和约束。

8. 分配责任和义务:让孩子承担一些家务和义务,如整理房间、洗碗等。

如果孩子敷衍了事或者不认真完成,可以给予相应的惩罚,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9. 沟通和倾听:与孩子进行开放和真诚的沟通,倾听他们的声音和需求。

通过良好的沟通,可以避免误解和冲突,更好地引导和惩罚孩子。

以上是科学惩罚孩子的九个方法。

科学惩罚并不是通过严厉的惩罚来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而是通过合理的规则、界限、榜样、反馈、时间管理、选择、限制、责任分配和沟通等方式,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白正确的行为方式,并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孩子的正确惩罚方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应该及时予以纠正,帮助宝宝正确、健康的成长。

但是,什么样的惩罚方式才最有效、孩子最易接受?七种新鲜、有效的惩戒方式帮您培育优秀宝宝。

1、事先把合理的惩罚后果告诉孩子
每次6岁的依依和她的朋友楠楠一起玩之前,依依的妈妈都会告诉她,如果她们两个有一个人哭闹耍赖,或者两人发生争执,就不能再一起玩了。

周末带依依去公园,她的妈妈也会事先告诉她,如果在娱乐场她跑到离父母太远的地方,就必须离开游乐场。

这种方式对依依来说非常有效,每次她都会按照妈妈的规定去做。

她的妈妈认为这是因为依依知道妈妈肯定会说到做到。

理论上讲,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处罚,能够使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教会他什么是责任--承担这个后果就是他的责任。

如果父母决定使用这种处罚方式,那么最好事先向孩子解释清楚后果将是什么,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警告。

然而,有时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并不能先知先觉,那该怎么办呢?合理的反应是,看到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父母就必须针对这个行为想出一个适度的处罚结果,然后马上执行,决不能缓行。

比如说,你带儿子去超市买东西,他总是在货架的过道跑来跑去。

此时错误的做法是,对他说:“下一次买东西你必须坐在购物车里了!”,正确的做法是,马上就把他抱进购物车里,告诉他这一次就必须坐在里面了。

2、失去某些特别待遇
3岁的乐乐非常喜欢看书,他的妈妈说,如果午睡前或者晚上睡觉前把故事书拿走,这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了。

他妈妈的经验是:每天晚上睡觉时间一到,她就把乐乐喜欢看和想让妈妈讲的那几本书堆放在一起,告诉乐乐:“如果你按时刷完牙,洗漱完毕,按时上床,那你就可以看这些书。

”如果乐乐一次不合作,他的妈妈就拿走一本书。

你的孩子是否也有他最喜欢的一些特别待遇呢?比如看哪一个动画片,玩某个玩具,或者想晚上9点上床睡觉而不是8点半?如果有,一旦你的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你也可以剥夺这个特权。

但是,父母一定要慎重,不要一次剥夺太多,时间过长。

对于那些6岁以下的孩子,使用这种处罚方式仅限于1天,而不是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

1天的处罚是让孩子每天都约束自己,知道该如何选择,是选择和同伴打架呢,还是选择和睦相处。

处罚时间不宜过长的另一个原因是,通常父母在几天过后就心慈手软了,这就会危害到处罚方式的有效性了。

3、事不过三
如果想让孩子事先认识到一个重大的必须承担的后果,比如得不到他最喜欢的玩具,失去他的最爱,那么“事不过三”处罚方式的效果就会更好。

每次孩子调皮捣蛋了,不必说教,只要告诉他:“我们都不该打人。

这是第一次!”,然后明确警告孩子重大的后果是什么。

当他下一次又打人的时候,就告诉他:“这是第二次!”,第三次打人的时候,告诉他:“这是第三次!”,然后马上实施预先警告的那个处罚。

也有人尝试过对于3到6岁的孩子有效方式是:在一张纸上画3个笑脸,然后把它贴在墙上显眼的地方或者其他孩子能够经常看见的地方。

当孩子有了一次不好的行为,就在一个笑脸上画个'X',并且在下面
写明他的不良行为是什么。

如果所有的笑脸上都画了叉,那么孩子就会失去他的一个最爱。

一些父母尝试这种做法后,惊奇地发现在笑脸上画叉,对孩子来说效果太强大了。

4、对于好的行为有所奖励
宁宁的妈妈一直对3岁的宁宁使用奖励的方法,而且每次都有成效。

每天早上,宁宁的妈妈都会提醒宁宁,在家里玩最重要的规矩就是:一不能打小猫,二不能在沙发上乱蹦乱跳。

如果宁宁一天都没有违反这个规矩,那么他就得到一个奖励:多看一个动画片,或者今天多讲一个故事。

对于某些孩子来说,如果父母使他有一种不能得到奖励的压力,他就能够约束一下自己的行为了。

另外,也有的父母把奖励方法和画3个笑脸的方法结合起来了:他们先把一些奖励品放在盒子里,如果一天下来三个笑脸全都被画了叉,就拿走一个奖励品。

目的是让孩子有一种渴望,期望自己一天的行为使所有奖励品都完整无缺。

总而言之,无论父母选择哪种奖励方法,都必须确保奖励的物品适宜孩子的年龄,而且能够足够吸引孩子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

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给孩子奖品的时候,不要忘记表扬他的好的行为。

5、对于不好的行为开罚单
如果孩子的年龄足以使他明白好的行为会有奖励的含义,那么他也就会懂得自己要为不好的行为支付罚金。

通常5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接受金钱的奖惩方法了。

孩子们非常渴望能够用自己的钱去买玩具,所以这种方法也很有效果。

父母可以张贴一张表格,说明各种不良行为的罚金各有多少。

比如,不收拾玩具罚金为一枚一角硬币,和同伴打架罚金为两枚一角硬币。

如果孩子打架了,或者说脏话了,就让他上缴罚金,放在一个预先准备的罚金储存罐里。

6、追加一些家务活
有的孩子会为了躲避他不喜欢的家务活,就选择服从于父母的规矩,表现得很合作。

6岁的小青就属于这一类的孩子。

每次他一有不好的行为,他的妈妈就会要求他:“过来,把垃圾袋套在垃圾桶上。

”或者让他负责拿簸箕,一起扫地。

当然,给孩子加的家务活要与他造成的后果相联系比较好,别让孩子认为家务本身是一种惩罚。

也可以让孩子做一些他以前没有做过的家务,当作对他不良行为的一种惩罚。

例如事先准备好一列家务清单,罗列出3~4个孩子最不喜欢的家务活--扫地或者把玩具分类收拾好等等,那么孩子就能预先知道自己的不良行为将会招致哪种后果。

7、引导孩子把注意力转换到其他事情上
有时候,父母把孩子带走,离开当时的处境,反而能够使他冷静下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一旦孩子犯错,有些父母就喜欢针对问题喋喋不休地说教。

与其这样,还不如带他出去走走,换个环境。

走一段时间过后,再告诉他:“我很爱你,但是我决不允许你打人。


有的人或许会产生疑问:这就是对孩子打人的惩罚?这明明没有任何惩罚呀?确实没有任何惩罚,因为父母用各种方式管教孩子的最终目的是给孩子的过激行为降降温,使他不要再有这些不好的行为了,所以,一些低调的缓和方式有时也可以试用,也许就足以达到你们期望的效果呢。

无论父母使用哪种管教方式,都应该事先给孩子解释清楚。

不要等到孩子一犯错,才开始管教,惩罚孩子。

如果没提前给孩子说清楚定的规矩是什么,哪些行为是将受到惩罚的,那么孩子就对不良行为没有任何认识和概念,也不知道大人对他行为的期望是什么。

而父母呢,一看到孩子的不良行为,就很有可能反应过激,从而使用较为严厉的惩罚方式对待孩子,不过,惩罚过于严厉,将很难坚持到底。

如果试图尝试一种新的管教方式,即便它一开始并不见效,也要坚持2个月看看效果。

很多父母在尝试一种处罚方式的时候,如果使用几次,发现它对孩子并没有效果,就会改用其他的方式了。

事实上,总是变换不同的方式,其结果是使孩子明白如果自己坚持反抗到底,父母最终会认输,放弃惩罚他了。

本文来源于少年儿童读物
/download.ph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