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管理公司风险管理和应对策略

基金管理公司风险管理和应对策略
基金管理公司风险管理和应对策略

基金管理公司风险管理及应对策略

所谓风险管理是所有项目范围内,将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工作中,能辅助项目进行管理、实践和做出判断。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创造、保护和保持价值,而且要有助于改进性能、鼓励创新和支撑预期目标的实现。自1998年3月27日,中国首两支封闭式基金基金开元、金泰同时设立后,基金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1998年我国基金公司刚开始成立时只有六家,至2016年末已经增长到108家,其增长速度令人瞩目,基金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其巨大的风险,这种风险极有可能侵害投资人的利益,并威胁基金公司的发展。

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公司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

由于国内基金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各项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加上证券市场的不完善,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和国情的特殊性,我国基金风险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一)证券市场的不完善,使基金公司的风险管理基础不牢固,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定位一开始把支持国企改革作为基点,而非发展金融市场的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导致证券市场实际上成了国有企业筹资解困的重要途径,资本市场

的资源配置市场化功能被置于次要地位,必然导致证券市场失灵,不能反映证券的实际价值。而且我国的基金基本都是投资于股票市场,基本为股票基金,后果使投资者无法在理性基础上正确展开价值判断,这给基金投资者的价值判断带来困难,加大了基金投资的风险。

(二)对基金机构监管不力、法律法规不健全,基金公司运作存在不规范现象,主要有:①相关的投资比例限制模糊,可操作性不强,比如虽然规定单支基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10%,与同一基金人管理的基金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总和不得超过该证券的10%。②很少召开基金持有人现场大会,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演变成了基金管理人的代理人,这种错位导致基金托管人基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放弃了委托监管和委托管理的责任,形成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事实上的利益趋同,基金持有人利益往往不能放在最优先位置,极易诱发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的职业道德风险。③基金管理机构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不尽完善,基金管理人的风险管理动力不足。退出机制不尽完善,基金管理人的风险管理动力不足。

(三)基金管理机构内部治理有缺陷、风险衡量技术不足,是形成基金公司的主要风险来源之一,主要有①现代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来识别、测量、评估和监测风险,从国内基金公司的情况来看定

量分析明显缺乏,从而使得风险管理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有效性都大打折扣,而且风险管理丧失了最重要的可度量性和可预测性。②最高决策层对风险管理认识不足,董事、独立董事长、监事由大股东和高管提名选任,薪酬由董事会决定,这种利益关联格局很难保证他们的独立性。⑧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不透明,运作规则不完善。证券投资基金托管,并不了解基金公司的投资策略,因此,其收益完全没法预测,只能看基金管理人的个人选股能力以及基金公司的管理资产能力。

二、风险管理的方法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控制方法,另一类是财务处理方法。所谓控制方法包括:A.风险避免:即放弃和不进行可能带来的活动和工作。B.风险防止:即采取预防和抑制手段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或降低损失的严重性。c.风险分散指根据风险因素间的以及风险因素与其他因素间的互相相关关系进行资产的有效

组合,使企业的风险减至最小。

财务处理方法包括:A.风险自留:即经济单位自行承担部分和全部风险;B.风险转移指经济单位将自己的风险转移给他人,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

三、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管理办法。

(一)资产组合法。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模型研究的是投资者应该选择何种资产作为其投资对象,以及各种资产的

投资数量应该占投资总额多大的比重。马克维茨就通过简化的数学推导,得出了他著名的资产组合理论模型。其证明了分散化投资组合能够降低风险。一般对于有多种证券情况下,由许多种证券投资组合,哪一种最好呢?马柯维茨的有效投资组合给出了答案,其是指在各种风险水平下能够提供最大预期收益或在各种预期收益水平下能够提供最喜爱风险的投资组合,所有有效组合的集合就构成了投资机会的有效边界,有效组合集合求出效率边界后,投资者即可根据由其收益――风险偏好程度决定的无差异曲线来选择自己的最优投资组合。

(二)风险预警系统。证券投资基金公司所面临的风险类型、大小及对风险防范措施有重要意义,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及时预警。证券投资基金公司应能够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及时识别风险,根据公司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确定公司可接受的风险规模,制定公司风险管理策略,建立风险预警指标,提高公司风险管理能力。证券投资基金公司的风险预警主要包括操作风险预警体系、决策风险预警体系、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和信息风险预警体系。

(三)VaR以及压力测试。VaR是一种风险度量方法,指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某一金融资产(或证券组合)在未来特定的一段时间内的最大可能损失。VaR通常只能测度与市场整体行为相关联的交易价值的变动,而不能测度不与市

场行为相关联的交易价值风险变化。同时VaR也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只能计算数量化的风险,所以vaR使用的同时一般配合使用压力测试,以求更准确的结果。以下为压力测试方法:①情景分析:使用可能的未来经济情景来衡量它们对资产组合损益的影响。②历史模拟:把真实的历史事件相关数据运用到目前的资组合上来。所选用的历史事件可以是发生在一天或者个更长的时段内的价格波动。③VaR压力测试:即对影响VaR的那些参数加以改变,然后考察这些改变使vaR 的计算发生项什么样的变化。④系统压力测试:创建一系列易于理解的情景,用其中的一个或一组来测试资产组合中的风险因素。

(四)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可以分析各个因素变化量的历史数据,通过敏感性分析,找出最敏感的因素,从而能够很好地控制风险大小。影响基金风险的因素很多,如:利率、系统风险、管理风险、政策风险等,通过敏感性分析,找出最敏感因素,即对风险变化影响最大的方面,从而有效控制风险。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是基金管理公司首要的工作,各基金管理公司应围绕总体经营战略,董事会、管理层到全体员工参与,在日常运营过程中,识别潜在风险,评估风险影响程度,并根据公司风险偏好制定应对策略,有效管理公司各环节风险,提高效益。

资产管理公司的风险治理架构以及风险隔离

资产管理公司的风险治理架构以及风险隔离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管理 资产管理公司的风险治理架构以及风险隔离 研究背景 截至2006 年底, 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政策性处置任务已完成, 从2007 年起全面进入商业化运作。市场机制本身就具有任何监管机构都难以比拟的监督作用, 政策性处置中强调的操作风险自然会大大减弱。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银行风险大致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分类计量。但是它的适用对象是国际活跃银行, 作为我国金融资产公司的风险是难以完全纳入这三类的。随着资产公司商业化处置的全面开始和新业务的进一步拓展, 转型过程中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面临的风险也必然多样化。 研究内容 资产管理公司面临的风险 一是法律风险;整个社会的法制化进程滞后使资产公司必须面对一定的法律风险。诉讼追偿是不良资产处置的主要手段。目前我国法律体系尚不健全, 执法环境不利于最大限度保全资产, 使得资产公司面对大量的逃废债问题经常力不从心, 捉襟见肘。 二是政策风险;企业债转股政策设计的缺陷是资产公司必须正视政策风险。“债转股”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把企业搞活来盘活银行资产。但实际情况却是一方面企业利息免除减轻了企业的债务包袱;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和企业又不愿出让部分控制权, 资产公司无法真正行使股东权利,对其进行有效的约束。 三是操作风险;外部环境对资产管理公司实现资产处置最大化形成一定风险。债务企业相关受益人众多, 来自地方政府压力以及其他外部因素均成为资产公司难

以逾越的障碍。四是战略风险;资产管理公司政策性定位与市场化经营目标之间的战略风险。到目前为止资产公司的走向还在进行理论探讨和试点, 投资银行是理论界比较普遍的说法。从各办事处的情况看, 成立数年来一直在全力进行政策性资产的处置, 在投行转型方面没有相应的储备, 特别是人力资源储备不足。资产公司商业化已全面铺开, 公司走向尚不明确。五是新业务风险;商业化资产处置业务和其他新业务之间风险相关性所带来的风险的扩大或集中。 资产管理公司风险管理的难点 风险偏好的确定 风险计量 声誉 资产管理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框架设计 研究目的 研究意义 已具备的研究条件 预定目标及提供的成果 计划和进度 主要研究人员情况 风险管理的难点: 对风险管理的这两大重点,一个自然的思路就是一方面要建立健全 下属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另一方面要在集团各大业务之间建立各种形 式的“防火墙”和预警体系,比如对关联担保的限制、对关键业务如信托以子公司方式运作,而不是分公司,以隔离风险。 1.风险偏好难以确定。风险管理的首要问题是确定风险偏好,以及根据风险偏好确定风险容忍度,然后根据集团的风险容忍度,确定对下属公司的授权程度。

投资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探究

151 E nterprise E conomy 2012年第7期(总第383期) 投资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探究 □姚 曦 [摘 要]投资集团存在于一定的客观环境中,面临的财务风险因素具有多样性。财务风险的综合管理不但有助于增强投资集 团制订重要决策的能力,为投资集团实现价值最优化提供多种途径,而且还能进一步改变管理的方式并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最终实现共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的建立,应根据管理指标系统,按现实中存在的差距,找到内控的薄弱环节,加强风险的计量、风险限额的确定与分配、风险监控,同时对企业进行动态的监测和管理,从动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动态调控,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关键词]投资集团;财务风险;风险管理;管控架构[中图分类号]F840.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2)07-0151-05 [作者简介]姚 曦,郑州航院信息统计职业学院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河南郑州450003) Abstract :Investment groups exist in a certain objective environment and financial risks that they face demonstrate diversity.Compre-hensive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not only contributes to increasing the capacity of the groups to make important decision,provides investment groups with alternatives ways to realize value optimization,but also can further change management ways and enhance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under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to realize win -win.The establishment of enterprise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system should find out weak links of internal control according to man-agement indicator system and realistic gap,strengthen risk measurement,risk quota determination and distribution,and risk monitoring and control at the same time dynamically monitor and manage enterprises,discovering problems,solving prob-lems so as to realize dynamic adjustment and control and solve the problems when they are still in bud status. Key words :investment enterprise groups ;financial risks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tructure 一、问题的提出 首先,研究企业的财务风险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是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企业管理的实质是对企业风险的管理,而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对财务风险的管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点是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进行超前的控制和管理。进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揭示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形式,计量财务风险的程度,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和检测系统,时刻把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于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危机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防止企业破产的重要管理手段。其次,研究投资型集团财务风险管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投资集团在做大做强实业、调整产业结构、引导社会投资方向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投资集团如果出现财务危机,一般会传导至基础产业,严重者甚至将导致企 业破产,进而造成人员失业,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此外, 由于国内投资集团的资产和现金流一般较大,还承担着吸收金融资本、引导产业升级、调整经济结构等职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集团带来额外的风险。而且在金融衍生工具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这些风险不容易得到化解和转移。因此, 研究投资集团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建立一套识别、控制财务风险的管理体系,不但有助于增强投资集团制订重要决策的能力,为投资集团实现价值最优化提供多种途径,而且还能进一步改变企业管理的方式,并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最终实现共赢。 二、投资型集团公司风险特性 投资型集团公司通常以投融资为主体功能,把金融 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起来,通过金融投资,提升融资能 Financial Accounting |财务会计

CP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知识点总结

C P公司战略与风险管 理知识点总结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2012年复习《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第一章 知识点一、战略的定义 日常大家经常说的是“战略上轻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中国与西方有各自不同的源流。“战略”用于其他领域,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 战略的作用: A:方向指导,指导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B:沟通协调,与利益相关者沟通企业发展目标与经营情况。 商场如战场。战略,应用的对象,大到世界、国家,中到行业,微观到企业集团或者企业,再小到企业的业务单位,甚至对于各位学员你们自身也需要有战略管理理念。本书的内容的思想,完全适合于这些各个层面的战略管理。 知识点二、名茨伯格的5P战略 “战略”的含义。名茨伯格从五个角度去综合理解战略: 战略是一种计划,战略是一种计谋,战略是一种模式(范式),战略是一种定位,战略是一种观念(视角、思维模式)。 (一)战略是一种计划(Plan);指向未来,是某种有意识的行动过程,是处理某一形势的指导方针。此定义特点是:(1)战略是在企业经营活动之前制定的,战略先于行动;(2)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制定的计划。事先的有目的的活动。

(二)战略是一种计谋(Ploy);是在竞争中赢得竞争对手,或令竞争对手处于不利地位以及受到威胁的智谋。有准备和意图。不是竞争行动本身,是为改变竞争态势而采用的计谋。“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从竞争的角度。 (三)战略是一种模式(Pattern);企业的一系列行为的模式,在一系列行动里显现出来的模式,有行为就有战略。计划是有意图的战略,模式是已经实现的战略,一种总结。 一系列行动,是指企业为实现基本目的而进行竞争、分配资源、建立优势等决策与执行活动。 计划: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使得先前的意图得以实现; 模式:是应急战略,模式的发展与意图无关。 (四)战略是一种定位(Position);按照这个定义,战略变成了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媒介力量,涉及到企业如何适应所处环境的问题。定位包括相对于其他企业的市场定位。 战略的定位观认为,一个事物是否属于战略,取决于它所处的时间和情况,今天的战术问题可能成为明天的战略问题。 (五)战略是一种观念(Perspective)。战略是一种观念,第四种战略定义是通过对外部环境的寻求来定位组织,第五种战略定义则留意组织内部。战略之于组织,就像性格之于个人。 5P战略的联系: 战略同时作为定位和观念可以与战略作为计划、模式保持一致。但实际上,不同定义间的关系可以比这些更复杂。比如,当一些人把观念看作计划,另一些

投资项目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XXXX投资有限公司投资项目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文件类别: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HYTZ-BF-FK 撰写单位:投资公司 版本:A-00 发行日期:2015年5月 等级:□■一般 编制: 审核: 审批: 核准:

文件修订单文件名称:投资项目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主要风险类别 (4) 第三章风险控制组织体系及职责 (5) 第四章风险控制流程 (7) 第五章风险控制措施 (8) 第六章附则 (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公司投资业务的风险管理,建立规、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提

高公司的风险识别和防能力,保证公司投资业务稳健持续运行,提高投资效益与效率以及投资管理水平,根据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公司实现投资目标的影响。 风险控制是指公司围绕集团公司的整体经营战略和经营目标,结合投资理念和投资标准,确定风险控制制度、措施和执行流程,建立健全风险控制体系,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以及全员风险意识,从而实现风险控制总体目标的一系列行为。 第三条公司风险控制的总体目标 1、有效防、控制、化解公司面临的各种风险,将风险程度和风险损失控制在最小,为公司持续经营提供安全保障。 2、逐步采用科学统一的风险量化法,建立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和流程,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理。 3、提高公司的投资效率和效益,树立和维护公司的声誉和品牌。 第四条公司风险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风险控制应做到投前、投中、投后控制的相统一,并实行全员和全过程相结合的风险控制体系。 2、持续性原则:风险控制是一个由投资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监督反馈等流程组成的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 3、独立性原则:风险控制工作应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并落实到投资业务活动的全过程。 4、有效性原则:风险控制制度应成为全员格遵守的行动指南,任员工不能拥有超越制度或违反规章的权力。同时风险控制应与公司投资目标、投资规模、风险状况及公司所处的环境相适应,追求效率与效益的相统一。

风险管理部业务操作细则

风险管理部业务操作细 则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风险管理部业务操作细则 目录 第十二章其他审查 2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风险管理部对委托担保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评审工作,进一步明确风险管理部审查人员职责,加强评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提高审查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根据《担保业务项目流程管理规范》、《风险管理部业务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操作细则。 第二条风险管理部审查人员除遵守《担保业务项目流程管理规范》、《风险管理部业务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外,同时还必须遵守本操作细则。 第二章业务受理 第三条担保事业部向风险管理部提交项目文件时,由综合经理负责检查和接收。综合经理依照如下清单接收项目文件: 1、我公司批准项目立项的审批单 2、项目调查报告(调查人员每页双人签字) 3、申请人委托我公司贷款担保的申请书(原件并要求加盖公章) 4、申请人向银行提交的借款申请书(复印件) 5、申请人提交的文件清单及相关资信材料 6、项目相关合同及文件 7、项目有关的其他材料 对以上清单中部分材料暂时不能提供的,应要求担保事业部及时补上。 综合经理接收项目文件后,用《文件存档登记表》(见附件1)进行台账登记,填写《委托担保项目受理时限记录表》(见附件2),向部门总经理汇报项目情况,并在部门总经理审阅并指定项目审查人员后,及时将相关文件材料移交给项目审查人员。 第四条项目审查人员对项目提出补充调查建议的,应填写《担保项目补充调查通知单》(见附件3)。由综合经理在《受理时限记录表》上登记后,及时送达有关人员,并抄报总裁办公室。

2017年CPA《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知识点总结(完美版)

第一章战略与战略管理 ★★★必须现在牢牢掌握 ★★循序渐进记忆 ★考前突击记忆 内容索引 序号知识点描述要点数页码 1 明茨伯格的 5P 战略★★★5 1 2 企业战略的结构层次★★★ 3 2 3 战略的关键要素★★5 4 4 战略测试★ 2 4 5 企业存在的理由★★2 5 6 企业使命的要素★★57 7 企业使命陈述三作用 ★★ 3 8 8 确定战略目标五原则★★★ 5 8 9 形成企业战略的方法归结为两类 ★★★ 2 8 10 企业战略理性形成方法步骤★ 5 8 11 企业战略理性形成方法局限性 ★ 6 9 12 企业战略应急战略局限性 ★ 3 10 13 战略管理的主要特点★★ 4 10 14 战略管理的流程 ★★★ 3 11 15 战略实施具体构成内容★★★ 3 13 1.明茨伯格的 5P 战略Plan)、计谋 ( Ploy )、明茨伯格以其独特的认识归纳总结了“战略”的五个定义:计划( 模式( Pattern)、定位( Position )和观念 ( Perspective)。 ①战略是一种计划 ②战略是一种计谋 ③战略是一种模式 ④战略是一种定位 ⑤战略是一种观念 上述五种定义反映了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战略特征的解释和认识,它们的重要性程度并没有差异。了解这些不同的定义,有助于对战略的全面理解。 8 2.企业战略的结构层次 ①公司战略 ②业务单位战略 ③职能战略 3战略的关键要 素① 有愿景 ② 具有可持续性 ③ 有效传递战略的流程 ④⑤与获取竞争优势有关 能利用企业与环境之间的联系 4.战略测试 应用相关性检验(价值增值检验、竞争优势检验、一致性检验) 学术严谨性检验(原创性检验、目标性检验、灵活性检验、逻辑一致性检验和风险和资源检验) 5.企业存在的理由:营利和非营利。

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1 2020年4月19日

XX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公司规范、稳健的运作,牢固树立合法合规经营的理念和风险控制优先的意识,培养从业人员的合规与风险意识,营造合规经营的制度文化环境,保证公司及其从业人员诚实信用、勤勉尽责、恪尽职守,防范和控制公司经营及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各类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法律文件及相关监管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风险,是指对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不确定因素。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风险管理,是指围绕公司经营目标,对日常经营和业务开展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的基本过程。 第四条公司及公司子公司(公司投资设立的其它企业)适用本制度。 第二章基本原则 第四条风险管理应贯穿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事后检查弥补的指导思想。 第五条风险管理的具体目标是: (一)公司的经营与业务开展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

章,监管机关的相关规定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二)建立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和反馈机制。 (三)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流程,确保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和管理资产的安全完整。 (四)在合理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实现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五)股东及客户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维护公司的信誉及良好形象。 第六条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全面管理与重点监控相统一的原则。建立覆盖所有业务流程和操作环节,能够对风险进行持续监控、定期评估和及时预警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同时根据公司实际有针对性地实施重点风险监控,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对公司经营有重要影响的风险。 (二)独立集中与分工协作相统一的原则。建立全面评估和集中管理风险的机制,保证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同时强化业务部门的风险管理主体职责,在保证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与业务部门分工明确、密切协作的基础上,使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平行推进,实现对风险的过程控制。 (三)充分有效与成本控制相统一的原则。建立与自身经营目标、业务规模、资本实力、管理能力和风险状况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同时合理权衡风险管理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合理配置风险管理

股权投资风险控制管理办法(完整)

某投资有限公司股权投资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股权投资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股权投资业务的安全运作和管理,加强博正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风险管理,规范投资行为,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有效防范和控制投资项目运作风险,根据《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试点指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股权投资业务是指使用自有资金对境内企业进行的股权投资类业务。 第三条风险控制原则 公司的风险控制应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风险控制制度应覆盖股权投资业务的各项工作和各级人员,并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2)审慎性原则:内部风险控制的核心是有效防范各种风险,公司部门组织的构成、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要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3)独立性原则:风险控制工作应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并贯彻到业务的各具体环节;

(4)有效性原则:风险控制制度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规章,具有高度的权威性,成为所有员工严格遵守的行动指南;执行风险管理制度不能存在任何例外,任何员工不得拥有超越制度或违反规章的权力; (5)适时性原则:应随着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变化,公司经营战略、经营方针、风险管理理念等内部环境的改变,以及公司业务的发展,及时对风险控制制度进行相应修改和完善; (6)防火墙原则:公司与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母公司”)之间在业务、人员、机构、办公场所、资金、账户、经营管理等方面严格分离、相互独立,严格防范因风险传递及利益冲突给公司带来的风险。第二章风险控制组织体系 第四条风险控制组织体系 公司应根据股权投资业务流程和风险特征,将风险控制工作纳入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之中。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共分为五个层次:董事会、董事会下设的风险控制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风险控制部、业务部。

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

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 一、自商业银行产生,风险就与之相伴、形影不离。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业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宏观层面,风险控制和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密不可分,控制风险、减少风险正是为了商业银行自身更好地发展。从微观层面,小到一线从业人员大到行长董事,任何一个职位都需要清晰认识风险控制在我们从事的行业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作为现代商业银行,其合规风险管理目标不仅是管住风险,而且必须与企业经营的总体目标保持一致,与股东权益长期提高的价值取向保持一致,即风险控制要服务于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核心目标,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承担风险所带来的收益。 二、目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管理幅度不能涵盖银行全部风险;风险和收益的管理衔接性不够;粗放型规模扩张依然存在等等,需要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加以完善、规范。 三、建立合规风险管理体系的具体措施 (一)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全力营造风险管理的文化氛围 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灵魂,通过营造合规风险管理的文化氛围,及时准确把科学的风险理念传导给每一位员工,形成惯性思维,是做好风险控制工作的重要保证。根据风险回报的差异,对不同的客户、业务、产品发展战略进行量化的比较和选择,在经营工作中正确处理资本。在风险和收益的平衡中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确保风险和收益应匹配。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严格控制各种风险。 应当逐步建立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其中应包括:以整体风险控制为目标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以局部风险控制为内涵的授权授信、审贷分离及岗位操作与责任约束制度。在贷款考核方面,首先要坚持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即谁贷谁收;存量方面除密切注意监测贷款的流动性比率外,还要对那些即将形或已经形成的风险贷款划分责任,建立贷款风险抵押承包制和责任人比例赔偿制度,定期考评,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兑现奖罚。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使各业务部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既要给予业务部门应有的权力,又要防止将权力过于集中。 (三)调整业务结构,提高经济资本回报率。 首先,对现有业务进行在全面考察、充分估计风险因素后,进一步明确业务发展的重点和方向。要大力发展负债业务,努力调整存款结构,降低协议存款等高成本存款的占比,大力发展储蓄存款业务,发展其他资产业务,也可以将吸收的资金上存上级行,既不增加经济资本,又可获得稳定的利润。其次,转变业务增长方式,大力发展无资产占用的中间业务、少占用经济资本的低风险信贷业务和表外业务,如全额保证金的承兑业务等等。最后,在发展资产业务时,不能因经济资本约束而减缓业务的发展,对于发展前景广阔、经济回报水平高的项目,虽然占用一定的经济资本,只要风险可以控制,仍然可以进行贷款支持,以扩大资产业务,抢占客户空间。 (四)建设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奠定实施合规风险管理的人力资源基础 人又是风险管理实践的首要对象,人的风险是最大的风险,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风险管理队伍。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要求,各业务条线负责人对

(整理)CPA注会考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知识点归纳.

注会考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二章 1、战略是一种计划:包含两个含义。第一、战略是在企业经营活动之前制定的,具有前导性;第二、战略是有意识的、有目的地开发和制定的计划,是一个理性思维的结果,具有主观性; 2、战略是一种计谋:强调战略是要在竞争中赢得竞争对手,或令竞争对手处于不利地位及受到威胁的智谋; 3、战略是一种模式:是一系列行动的模式或行为模式,或者是与企业的行为相一致的模式。在选择企业战略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和尊重企业原有的行为模式,因为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未来的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的有效性;如果需要改变企业的行为模式,那么需要充分认识到推行这种改变的难度; 4、战略是一种定位:企业必须要明确在自身环境中所处的位置或在市场中的位置。将战略作为一种定位,涉及到企业如何适应所处环境的问题; 5、战略是一种观念:战略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战略观念通过个人的期望和行为而形成共享,变成企业共同的期望和行为; 6、战略设计企业的全局,其目的是实现企业的基本目标; 7、公司战略涵盖了公司的整体范围,平衡公司的业务组合,关注在每个战略业务单位中创造竞争优势; 8、公司董事会是公司战略的设计者,承担公司战略的终极责任; 9、公司战略的作用是确保各部门或职能之间协调运转、减少冲突,以整合各部门的工作,使它们能为公司战略做出最大贡献; 10、业务单位战略关注的是在特定市场、行业或产品中的竞争力; 11、战略的五个关键要素有:有愿景、具有可持续性、通过流程交付来传递、与获取竞争优势有关、利用企业与环境之间的联系; 12、一般应该在应用相关性和学术严谨性两个层面上检验战略是否良好;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投资业务风险管理办法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投资业务风险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有效地提升不良资产处置回收价值,提高资产处置效率,规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投资行为,严格防范和控制投资业务风险,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公司,是指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投资业务,是指公司以提升资产处置回收价值为目的,运用现金资本金对其管理的政策性和商业化收购不良贷款的抵债实物资产追加必要投资,最终实现现金回收的投资行为。公司不得对接受委托代理处置的资产追加投资。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现金资本金,是指公司接收商业银行作为资本金划转的现金,作为资本金划转的固定资产和投资实体变现的现金,以及资本金投资增值产生的现金。公司不得挪用政策性收购不良资产回收的现金进行投资。 第五条公司投资业务应遵循总量控制、规范运作、严格管理、控制风险、保值增值的原则。公司应针对投资业务中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和控制措施。 第六条公司投资项目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投资具有完善产权、完善功能或处理瑕疵,从而提升资产处置回收价值的作用; (二)预计追加投资后的资产处置现金回收大于直接处置的现金回收和追加投资之和; (三)政策性收购不良资产的投资期限不得超过资产处置目标责任的最后期限,商业化收购不良资产的投资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3年。

第七条公司应对投资项目直接处置和追加投资后再予处置两种方式进行预测和比较分析。预测直接处置回收现金以资产评估或价值分析为基础;预测追加投资收益应计算资金成本及时间价值。 第八条公司投资项目的现金回收首先归还投资额及其相应的资金成本,剩余部分计入资产处置回收现金。 第九条公司应设有投资业务审议决策机构。投资项目无论金额大小,均应经审议决策机构审议决策。审议决策机构由公司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按照“集体审议、稳健严谨、规范高效、科学决策”原则开展审议工作。公司投资项目经审议决策机构审议,并获2,3以上(含2,3)成员投票通过后,由公司总裁批准实施。 第十条公司应对投资项目严格遵循内部立项、审批和实施的程序。办事处未经公司授权不得擅自进行投资。 第十一条公司投资(特指本办法所称投资)余额不得超过现金资本金的2,3。 第十二条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坚持资产处置部门、投资管理部门相分离的原则,资产处置部门负责测算直接处置的回收金额,投资管理部门负责投资可行性论证、投资方案设计、投资方案审查和报批等工作。公司应通过跟进审计、专向检查等方式,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内部审计监督。 第十三条公司应对投资项目效益定期进行评价。投资项目因人为因素造成损失的,必须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触犯国家刑律的应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公司应自觉接受有关监管部门对投资业务的监督检查,定期报告投资业务的运营情况。 第十五条公司投资业务的开办应报财政部和银监会等部门审核批准。公司应按照本办法规定制定实施细则,报财政部和银监会等部门备案。

投资公司(风险控制管理)

徽仁芃盈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基金运营和投资业务的安全运作和管理,加强徽仁芃盈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及所管理基金的内部风险管理,规范基金运营和投资行为,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有效防范与控制基金运营和投资项目运作风险,根据《公司章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风险控制,是指对基金运营和项目投资中的各种投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在基金运营、项目管理、项目退出中实施动态风险监控,提出解决方案。 第三条风险控制原则 (1)全面性原则:风险控制制度应覆盖基金运营和投资业务的各项工作和各级人员,并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2)审慎性原则:内部风险控制的核心是有效防范各种风险,公司部门组织的构成、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要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 (3)独立性原则:风险控制工作应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并贯彻到基金运营和业务的各具体环节; (4)有效性原则:风险控制制度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规章,具有高度的权威性,成为所有员工严格遵守的行动指南;执行风险管理制度不能存在任何例外,任何员工不得拥有超越制度或违反规章的权力; (5)适时性原则:应随着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变化,公司经营战略、经营

方针、风险管理理念等内部环境的改变,以及公司业务的发展,及时对风险控制制度进行相应修改和完善; 第二章风险控制组织体系 第四条风险控制组织体系 公司应根据基金运营、投资业务流程和风险特征,将风险控制工作纳入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之中。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共分为五个层次:董事会、投资决策委员会、总裁办公会、投资管理部、艺术品数据分析及风险控制部(以下简称风险控制部)。 第五条各层级的风险控制职责 投资决策委员会职责:对投资项目的投资和退出作出决策。 总裁办公会职责:对筛选的投资项目进行初步判断,对投资项目立项进行决策,对投资项目的相关执行事项进行审议。 投资管理部职责:负责基金的设立工作,提出基金募集方案、基金解散及清算方案;负责基金具体事务的管理,并负有识别、评估基金运营过程中的风险隐患和风险问题的职责;负责投资项目开发、执行、退出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投资总监作为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部门内部的风险控制执行工作,并负有及时报告、反馈项目投资过程中发现的风险隐患和风险问题的职责。 风险控制部职责:为保证基金和投资业务合法、合规,制定、审查相关的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制订、审阅投资业务的相关合同、协议,确保合同的规范性和合法性;监督基金和投资业务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的执行情况,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地执行;跟踪基金和投资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并做出风险提示,每半年提交每一投资项目的实施情况报告。风险控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90个知识点

注会考试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90个知识点 1.战略的5大关键要素:有愿景、具有可持续性、有效传递战略的流程、与获取的竞争优势有关、能利用企业与环境之间关系 2.企业的使命要素与企业使命陈述 使命是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整体发展方向所担当的角色和责任,也是企业的根本任务或其存在理由。 A.反映企业定位,包括盈利方式,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市场定位的企业价值 B.有导向作用 C.说明业务范围 D.有利于界定自身的企业形象,加深客户对企业的认识 E.企业使命取决于影响战略决策的利益相关者的相对能力 企业使命陈述是一个正式的书面文件,是对企业使命的明确陈述。使命陈述的作用包括3个方面:一是提供一个企业监控的基础;二是向利益相关者传递企业的经营哲学及理念;三是反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3.五力模型的局限性 A.该分析模型基本上是静态的,而现实中竞争环境始终在变化 B.它能够确定行业的盈利能力,但是对于非营利机构,有关获利能力的假设可能是错误的 C.它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一旦进行了这种分析,企业就可以制定企业战略来处理分析结果,这只是一种理想的方式 D.它假设战略制定者可以了解整个行业,包括所有潜在的进入者和替代品的信息,这个假设在现实中不存在 E.它低估了企业与供应商,客户或者分销商、合资企业之间可能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消除替代品威胁的可能性 4.钻石模型分析 A.有利因素状况 a.物质资源,土地、矿产、气候 b.人力资源,技能、激励、工资、劳资关系 c.可用于投资的资金以及如何使用这些资金 d.可被有效使用的知识 e.基础设施,交通、通讯和住房 B.钻石条件-强大的国内市场需求 C.相关和支持性行业的存在 D.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5.按照竞争优势的资源基础理论,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主要是由资源禀赋决定的 6.战略管理与运营管理的区别(范、关、不、性) A.战略管理涉及企业的全局和整体,运营管理更主要是职能性管理 B.战略管理需要管理和改变与外部的关系,运营管理更关注企业内部关系的处理 C.战略管理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运营管理处理比较常规的事务因而较易预见和量化 D.战略管理往往涉及企业的变革,运营管理是在现有状态下把事做好,不涉及企业变革

资产管理总部风险控制管理暂行办法

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资产管理总部风险控制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充分保障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委托人的合法权益,规范资产管理总部客户资产管理业务投资行为,提高客户资产管理业务风险防范能力,确保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安全、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风险控制管理原则 资产管理总部应按照合法、合规、稳健的要求,制定明确的经营方针,建立合理的经营机制。在建立风险控制体系时应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1)首要性原则:风险控制应作为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的核心工作,始终贯彻在资产管理总部的经营战略中并作为首要任务。 (2)全面性原则:风险控制制度应覆盖资产管理总部的各项业务、各个部门和各级人员,并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经营环节。 (3)审慎性原则:内部风险控制的核心是有效防范各种风险,部门组织体系的构成、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都要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 (4)独立性原则:风险控制工作应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并贯彻到资产管理总部各部门的各具体业务环节。 (5)有效性原则:风险控制制度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规章,具有高度的权威性,成为所有员工严格遵守的行动指南;执行风险控制制度不能存在任何例外,部门任何员工不得拥有超越制度或违反规章的权力。 (6)适时性原则:内部风险控制应随着公司经营战略、经营方针、经营理念等内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外部经营环境的改变及时进行相应修改和完善。 (7)防火墙原则:部门投资管理、研究策划、市场开发、资金管理等相关部门,应当在空间上和制度上适当分离,以达到风险防范的目的。

因业务需要知悉内幕信息的人员,应严格保密。 (8)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原则: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使风险控制更具客观性和操作性。 第二章风险控制的组织体系及其管理流程第三条客户资产管理业务风险控制的组织体系共分三个层次: (1)第一层次为风险控制委员会。 (2)第二层次为稽核监督总部。 (3)第三层次为资产管理总部各业务部门及风险管理部。 风险控制的组织结构图如下: 第四条风险控制委员会,根据公司《风险管理基本制度》的规定, 对资产管理总部提交的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审核。 第五条稽核监督总部按公司制度的规定,对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实施风险监督和稽核审计。

投资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xx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风险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完善xx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风险管理体系,保证公司整体经营和各项业务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根据《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证券公司私募投资基金公司管理规范》、《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管理制度》、《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风险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公司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在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母公司”)的指导下,结合公司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风险是指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各类因素导致的不确定的不利影响或损失,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和法律风险。 本办法所称风险管理,是指围绕公司战略目标,由各部门共同实施,在管理环节和经营活动中通过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各类风险,执行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培育良好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把风险管理在公司可承受范围内的系统管理过程。 第三条公司各部门通过全面参与过程管理,围绕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不断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机制、制度和流程,使风险管理与公司经营管理相融合。 第四条风险管理的目标: (一)保证经营的合法合规以及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确保公司经营过程中所面临风险的可测、可控、可承受;

(三)保障公司资产的安全、完整; (四)提高公司经营效率和效果。 第五条公司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授权管理原则。公司在母公司的业务授权范围内,在内部建立分级授权体系,将业务权限授予合适的组织或岗位,确保业务授权得到切实遵守,并完成母公司下达的各类风险限额指标。 (二)及时报告原则。公司须定期及不定期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向母公司首席风险官及风险管理部报告公司的风险识别、评估、管理情况以及各类风险损失事项的发生和处理情况。 (三)健全性原则。风险管理应当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相统一;覆盖公司的所有业务、部门和人员,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各个环节,确保不存在风险管理的空白或漏洞; (四)合理性原则。风险管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与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风险状况及所处的环境相适应,与公司的决策规划紧密结合,以合理的成本实现风险管理目标; (五)制度优先原则。开展各项业务前应制定相应制度,尽可能使相应制度科学、合理并严格执行,并对制度执行的效力和结果实行全程监控; (六)预防为主原则。各类风险应防患于未然,以预防预警为主,出现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处置化解;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2016) 第01章 战略与战略管理 课后作业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2016) 第一章战略与战略管理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 从字面上看,战略的现代概念与传统概念的主要区别在于,现代概念认为战略只包括为达到企业的终点而寻求的途径,而不包括企业终点本身;而从本质区别看,现代概念更强调战略的另一方面属性是()。 A.计划性、全局性和长期性 B.应变性、全局性和风险性 C.应变性、竞争性和风险性 D.应变性、竞争性和全局性 2. 下列各项中,属于公司的使命的是()。 A.甲企业为人类的幸福和发展做出技术贡献 B.到2016年底乙公司在世界汽车市场的占有率居第一位 C.在2013~2015年期间丙公司的年均内部报酬率由12%达到16% D.到2016年丁公司的单位成本下降4% 3. 下列可以作为公司宗旨的是()。 A.关爱生命,呵护健康 B.我们生产复印机 C.今年赢利目标要达到20亿元 D.不断创新,挑战自我 4. 国工商银行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五大银行之首,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拥有中国最大的客户群。下列属于中国工商银行的首要目的的是()。 A.为其所有者带来经济价值 B.提高社会福利 C.促进政治变革 D.促进社会变革 5. 京东商城和苏宁电器市场部门分别制定采用降价让利方式进行网络促销,类似于海量的广告宣传、代金券、返利等各种具体措施,上述体现的战略是()。 A.职能战略 B.业务单位战略 C.广告战略 D.总体战略 6. 甲集团是国内大型粮油集团公司,近年来致力于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建设,2008年收购了以非油炸方式生产“健康”牌方便面的乙公司,并全面更换了乙公司的管理团队。2009年“健康”牌方便面市场份额下降,为了从竞争激烈的方便面市场上重新赢得原有市场份额,2010年初需要制定方便面竞争战略。该竞争战略属于()。

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XX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公司规范、稳健的运作,牢固树立合法合规经营的理念和风险控制优先的意识,培养从业人员的合规与风险意识,营造合规经营的制度文化环境,保证公司及其从业人员诚实信用、勤勉尽责、恪尽职守,防范和控制公司经营及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各类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法律文件及相关监管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风险,是指对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不确定因素。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风险管理,是指围绕公司经营目标,对日常经营和业务开展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的基本过程。第四条公司及公司子公司(公司投资设立的其他企业)适用本制度。 第二章基本原则 第四条风险管理应贯穿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事后检查弥补的指导思想。 第五条风险管理的具体目标是: (一)公司的经营与业务开展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监管机关的相关规定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二)建立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和反馈机制。 (三)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流程,确保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和管理资产的安全完整。

(四)在合理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实现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五)股东及客户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维护公司的信誉及良好形象。 第六条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全面管理与重点监控相统一的原则。建立覆盖所有业务流程和操作环节,能够对风险进行持续监控、定期评估和及时预警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同时根据公司实际有针对性地实施重点风险监控,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对公司经营有重要影响的风险。 (二)独立集中与分工协作相统一的原则。建立全面评估和集中管理风险的机制,保证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同时强化业务部门的风险管理主体职责,在保证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与业务部门分工明确、密切协作的基础上,使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平行推进,实现对风险的过程控制。(三)充分有效与成本控制相统一的原则。建立与自身经营目标、业务规模、资本实力、管理能力和风险状况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同时合理权衡风险管理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合理配置风险管理资源,实现适当成本下的有效风险管理。 第七条公司设有三道风控防线: (一)前台业务团队:对客户和公司负责,基于客户偏好、监管合规、内部风险偏好等要求主动设定和调整业务的行为,为风险控制负主要责任。 (二)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包括风险管理部和法律合规部。与业务部门相互独立,全面评估、监控与报告风险,审核关键业务,检视公司内控体系并推动内控流程与机制的优化,参与风险的处理,推动风险管理系统建设,对第一道防线实行独立监督与制衡。 (三)内部审计团队:对公司内控体系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独立审计,同时覆盖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 第三章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