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实验中学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20年四川省自贡市高考化学二诊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20年四川省自贡市高考化学二诊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20年四川省自贡市高考化学二诊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2.0分)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的包装B. 植物油和矿物油都不溶于水,但可用NaOH溶液区分C. “皮革奶”、“人造丝”灼烧时都有烧焦羽毛的气味D. 糖尿病人应少吃含糖类的食品,可常喝糯米八宝粥2.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B. CH2=CH2+Br2→CH2BrCH2BrC.D. +HBr3.已知W、X、Y、Z、R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W、Z同族,且原子序数相差8,元素X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Z>WB. 原子半径:R<W<Y<Z<XC. Y分别与W、R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不一定相同D. 电解X与R形成化合物的溶液可获得X的单质4.某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反应B. 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7mol NaOH反应C. 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6 mol H2反应D. 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5.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旧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了政府的议事日程,其主要原因是()A. 回收废旧电池中的石墨电极材料B. 回收废旧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C. 防止废旧电池中渗漏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D. 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元素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6.下列实验操作所得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A. 将AlCl3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白色固体,成分为纯净的AlCl3B. 将少量Na2SO3样品溶于水,滴加足量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Na2SO3己变质C.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时,仰视读数所量取的浓硫酸体积偏大D. 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溶液变黄,则Cl2的氧化性强于Fe3+7.研究CO2在海洋中的转移和归宿,是当今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母题题源解密专题02 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应用(解析版)

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母题题源解密专题02 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应用(解析版)

专题02 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应用【母题来源】2022年全国甲卷【母题题文】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5℃,101kPa 下,28L 氢气中质子的数目为A 2.5NB .-132.0L 1.0mol L AlCl ⋅溶液中,3+Al 的数目为A 2.0NC .0.20mol 苯甲酸完全燃烧,生成2CO 的数目为A 1.4ND .电解熔融2CuCl ,阴极增重6.4g ,外电路中通过电子的数目为A 0.10N【答案】C【试题解析】A .25℃、101kPa 不是标准状况,不能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氢气的物质的量,故A 错误;B .Al 3+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生成Al(OH)3,因此2.0L 1.0 mol/L 的AlCl 3溶液中Al 3+数目小于2.0N A ,故B 错误;C .苯甲酸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6522215C H COOH+O 7CO +3H O 2点燃,1mol 苯甲酸燃烧生成7molCO 2,则0.2mol 苯甲酸完全燃烧生成1.4molCO 2,数目为1.4N A ,故C 正确;D .电解熔融CuCl 2时,阳极反应为--22Cl -2e =Cl ↑,阴极反应为2+-Cu +2e =Cu ,阴极增加的重量为Cu 的质量,6.4gCu 的物质的量为0.1mol ,根据阴极反应可知,外电路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 ,数目为0.2N A ,故D 错误;答案选C 。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是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涉及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化学键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计算。

【命题方向】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问题。

多年来全国高考化学试题重现率几乎为100%。

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的题目,为高考必考题目,这是由于它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体积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关系的理解,又可以涵盖多角度的化学知识内容。

成都实验中学高考化学小专题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过关试题(Word版含详细解析)

成都实验中学高考化学小专题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过关试题(Word版含详细解析)

成都实验中学小专题《氧化还原反应》过关试题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Cl-35.5 Na-23一、对点训练(每空1分,共30分)(一)基础巩固1.【1】正误判断,正确的在()划“√”,错误的在()划“×”。

(1)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2)氧化剂对应的产物是氧化产物,还原剂对应的产物是还原产物。

()(3)置换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4)失去电子多的还原剂还原性强。

()(5)氧化剂被氧化,还原剂被还原。

()2.【2】用双线桥法表示铜与稀硝酸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用单线桥法表示铜与浓硝酸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3】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在横线上填“>”、“<”或“=”):(1)在反应2I-+2Fe3+=I2+2Fe2+中,氧化性:Fe3+ I2;还原性:I- Fe2+。

(2)还原性:Mg Ca;氧化性:Cl2 Br2。

(3)氧化性:Cu2+ Ag+;还原性:Br- I-。

(4)现有反应:2Na+2H2O=2NaOH+H2↑,,则还原性:Na Mg。

(5)现有反应:则氧化性Cl2S。

(6)现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X、Y与硫酸铜溶液构成原电池,Y为负极,则还原性X Y。

4.【4】某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NaOH、Au2O3、Na2S4O6、Na2S2O3、Au2O、H2O。

在“”上填系数,在“”上填上述化学式,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5】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2)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

6.【5】欲使3 mol的VO2+变为VO2+,则需要氧化剂KClO3至少为 mol。

(二)纠混纠错1.【1】正误判断,正确的在()划“√”,错误的在()划“×”。

(1)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2023年高三化学对接新高考全真模拟试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解析版)

-2023年高三化学对接新高考全真模拟试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解析版)

2023年高三化学对接新高考全真模拟试卷(二)(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7 C12 N14 O16 Na 23 Mg 24 Al 27 P 31 S 32 Cl 35.5 K39 Ca 40 Cr52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浙江省三校(新昌中学、浦江中学、富阳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在载人飞船、北斗卫星、高铁、5G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它们均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B.国庆阅兵中出现的直-20直升机使用了大量的新型材料,其中锂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C.截止2019年11月我国光缆线路总长超过三千万公里,光纤的主要成分是碳化硅D.我国2020年发射的首颗火星探测器,其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答案】B【详解】A. 高温结构陶瓷分为氧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氮化硼陶瓷,其主要成分不是硅酸盐,故A错误;B. 锂铝合金属于合金,为金属材料,故B正确;C. 光纤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C错误;D. 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单晶硅,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NaClO是一种高效的漂白剂和氧2.(2022·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三开学考试)亚氯酸钠()2化剂,制备亚氯酸钠的流程如下。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突破解析25: 物质结构与性质(二)(解析版)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突破解析25: 物质结构与性质(二)(解析版)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突破解析物质结构与性质1.(2022届·宁夏中卫市高三模拟)铂钴合金是以铂为基含钴二元合金,在高温下,铂与钻可无限互溶,其固体为面心立方晶格。

铂钻合金磁性极强,磁稳定性较高,耐化学腐蚀性很好,主要用于航天航空仪表、电子钟表、磁控管等。

氟及其化合物CuF用途非常广泛。

回答下列问题:(1)聚四氟乙烯是一种准晶体,准晶体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的独特晶体,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方法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

(2)基态F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轨道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3) [H2F]+[SbF6]ˉ (氟锑酸)是一种超强酸,存在[H2F]+,该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与[H2F]+具有相同空间构型且中心原子与F原子同周期的分子是_____________。

(4)NH4F(氟化铵)可用于玻璃的蚀刻防腐剂、消毒剂。

4NH 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_;氟化铵中存在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离子键 B.σ键 C.π键 D.氢键(5)SF4被广泛用作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介质。

SF4是一种共价化合物,可通过类似于Bom-Haber循环能量构建能量图计算相关键能。

则F-F键的键能为_____kJ/mol,S-F键的键能为______ kJ/mol。

(6)CuCl的熔点为326℃,能升华,熔化呈液态时不导电;CuF的熔点为1008℃,熔化呈液态时能导电。

①CuF中Cu+的基态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铜元素位于元素周期________区,金属Cu 的堆积模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CuF的熔点比CuCl的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③已知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CuF的密度为7.1g/cm3,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CuF的晶胞参数a=_______nm(列出计算式)【答案】(1)X-射线衍射实验 (2)(3)V形 H2O (4)sp3 AB (5)155 327(6)①3d10 ds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②CuF为离子晶体,CuCl为分子晶体③107【解析】(1)从外观无法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但用X 光照射会发现:晶体对X 射线发生衍射,非晶体不发生衍射,准晶体介于二者之间,因此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可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2)F 的原子序数为9,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5,价电子为2s 22p 5,因此基态F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3)[H 2F]+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7-1-122+2⨯=4,含有两对孤对电子,所以空间构型为V 形;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结构相似,所以与[H 2F]+具有相同空间构型且中心原子与F 原子同周期的分子是H 2O ;(4)nh 4+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所以为sp 3杂化;NH 4F 中氟离子和铵根之间为离子键,铵根内部共价键和配位键均为σ键,所以选AB ;(5)由图象可知,3molF 2(g)形成F(g)断裂3molF-F 键,吸收465kJ 能量,则F-F 键的键能为155kJ •mol -1;由图可知1molS(g)和6molF(g)形成SF 6(g)要形成6molS-F键,放出1962kJ 能量,则S-F 的键能为19626kJ •mol -1=327kJ •mol -1;(6)①Cu 元素为29号元素,基态Cu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1,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形成Cu +,所以Cu +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 10;铜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IB 族,所以属于ds 区;金属铜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②CuCl 的熔点为426℃,熔化时几乎不导电,应为分子晶体,而CuF 为离子晶体,一般离子晶体的熔沸点比分子晶体高,所以CuF 比CuCl 熔点高;③根据均摊法,晶胞内部黑球个数为4,晶体化学式为CuF ,所以白球个数也为4,即晶胞中有4个亚铜离子和4个氟离子,所以晶胞的质量为m =()A 64194N +⨯g ,晶胞体积V =a 3,晶体的密度3A 3834g ===7.1g cm a N m V ρ⨯,可解得a=3A 8347.1N ⨯×107nm 。

2023年高三化学对接新高考全真模拟试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解析版)

2023年高三化学对接新高考全真模拟试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解析版)

2023年高三化学对接新高考全真模拟试卷(一)(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14 O16 Na 23 Mg 24 P 31 S 32 Cl 35.5 Cr52 Fe 56 Cu 64 Ag 108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江苏·海门中学高三阶段练习)我国承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

下列措施中对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A .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B .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C .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D .研究推广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 【答案】D【详解】A .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轻质油燃烧仍会产生CO 2,无法有效促进碳中和,A 错误;B .可燃冰成分为甲烷等,甲烷燃烧产生CO 2,无法有效促进碳中和,B 错误;C .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只是减小了SO 2的排放,并没有减少CO 2的排放,C 错误;D .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对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D 正确;故答案选D 。

2.(2022·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三开学考试)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27.8gNa O 和2Na S 混合物中所含的阴离子总数为A 0.15NB .-12271L 0.1molL K Cr O 溶液中2-27Cr O 离子数为A 0.1NC .常温常压下,124g P 4中所含P-P 键的数目为A 4ND .向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 与21mol O 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的分子数小于A 2N 【答案】D【详解】A .过氧化钠是由1个钠离子和1个过氧根离子构成的、硫化钠是由1个钠离子和1个硫离子构成的,1分子中均含有3个离子,且两者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78;则227.8gNa O 和2Na S 混合物可看作NaM ,且物质的量为0.1mol ,其所含的阴离子总数为A 0.1N ,A 错误;B .-12271L 0.1molL K Cr O 溶液中存在Cr 2O 27-+H 2O CrO 24-+2H +,导致2-27Cr O 离子数小于A 0.1N ,B 错误;C .1分子P 4中存在6个P -P 键,常温常压下,124g P 4(物质的量为1mol )中所含P-P 键的数目为A 6N ,C 错误;D .向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 与21mol O 充分反应后生成2molNO 2,二氧化氮会发生反应2NO 2N 2O 4,故容器内的分子数小于A 2N ,D 正确;故选D 。

2020年高考化学复习测试1.2物质的量浓度讲(含解析)

2020年高考化学复习测试1.2物质的量浓度讲(含解析)

1、了解溶液的含义。

2、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3、了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4、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方法。

主干知识成网络:知识点一 物质的量浓度 1、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用单位体积的溶液里含有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

符号为:c B(2)表达式:c B =nV (n 为溶质B 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 ;V 为溶液的体积,单位为L)(3)单位:mol/L 或 mol·L -1。

【易错提醒】(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物理意义和相关的量。

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衡量标准是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

这里的溶质可以是单质、化合物,也可以是离子或其他的特定组合,单位是mol ;体积指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单位是L ;因此,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mol·L -1。

(2)使用c (B)=n V公式的注意事项①正确判断溶液的溶质并计算其物质的量。

a .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如Na 、Na 2O 、Na 2O 2――→水NaOH ,SO 3――→水H 2SO 4。

b .特殊物质:如NH 3溶于水后溶质为NH 3·H 2O ,但计算浓度时仍以NH 3作为溶质。

c .含结晶水的物质:CuSO 4·5H 2O ―→CuSO 4, Na 2CO 3·10H 2O ―→Na 2CO 3。

②c =n V中的V 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也不是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能用水的体积代替溶液的体积,应根据V =mρ计算。

(3)溶液浓度与体积多少无关,即同一溶液,无论取出多大体积,其各种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不发生变化。

2、溶质的质量分数3、溶解度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在100g 溶剂中所能溶解溶质最大的克数。

2022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氧化还原反应(详解版)

2022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氧化还原反应(详解版)

2022年高考化学模拟题: 氧化还原反应(详解版)1.(2022·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三模)下列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FeSO 4补血剂与维生素C 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B .用明矾处理污水 C .用84消毒液杀灭细菌 D .还原Fe 粉用作食品脱氧剂 【答案】B【解析】A .人体容易吸收亚铁离子,但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很容易被氧化为不易被人体吸收的铁离子,而维生素C 也具体还原性,故两者同服可减少亚铁离子的氧化,效果更佳,故A 项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B .明矾是422KAl(SO )12H O ⋅,溶于水电离出的铝离子会发生水解:()323Al 3H OAl OH 3H ++++形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粒由于阳离子会带正电,遇到负点的沉积物胶体便中和为电中性,当胶体颗粒上没有电荷时,它们聚集在一起下沉,越来越多的颗粒下沉到水底,使水变得清澈干净。

整个过程铝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所以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B 项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C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次氯酸钠有强氧化性,可以杀灭细菌,故C 项与氧化还原有关;D .铁粉具有还原性,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消耗氧气,使食物保持新鲜,故D 项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

故答案选B 。

2.(2022·北京育才学校三模)下列离子检验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答案】C【解析】A.Fe3+与KSCN溶液发生络合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B.SO2-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4C.氯气能把碘离子氧化为单质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碘遇淀粉显蓝色,C符合;D.浓NaOH溶液与铵盐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答案选C。

3.(2022·青海西宁·一模)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答案】B【解析】A.除去Cl2中的HCl应该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用浓硫酸不能除去HCl,A不合题意;B.除去NaCl溶液中的MgCl2,可以先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为MgCl2+2NaOH=Mg(OH)2↓+2NaCl,过滤洗涤沉淀后向滤液中滴加稀HCl至溶液呈中性,反应为NaOH+HCl=NaCl+H2O,前后发生的反应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符合题意;C.除去乙醇中的乙酸,可以用NaOH溶液,但由于乙醇和水任意比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将乙醇和乙酸钠溶液分离,C不合题意;D.除去NO中的NO2,先将混合气体通过H2O,发生的反应为3NO2+H2O=2HNO3+NO,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然后通过无水CaCl2干燥即可,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0年四川省成都市实验中学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二)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2.0分)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用氟利昂做制冷剂会加剧雾霾天气的形成B. 严格地讲实验室中的“通风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防污染手段,因为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一般没有得到转化或吸收C. “长征九号”运载火箭的壳体通常采用纤维作增强体,金属作基体的复合材料D. 漂洗衣服时,可以采用萃取原理中的“少量多次”来节约用水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与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食盐试样,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显黄色说明该食盐不含B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会全部消失该无色溶液中一定有,无C 向尿液中加入新制悬浊液,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D 某待测液中先滴入氯水无明显现象,后滴入硫氰化钾溶液出现血红色该待测液中一定含有A. AB. BC. CD. D3.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元素的原子序数为ZY ZX W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3周期第ⅥA族B. X、Y、Z三种元素对应原子的半径依次减小C. 和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D. 利用Y的含氧酸酸性强于W的含氧酸酸性,可证明非金属性W强于Y4.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可看作是由苯衍生的物质配以相应文字形成的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合物不能与乙醇发生反应B. 化合物分子式为C. 化合物可通过苯与Cl 发生加成反应制得D. 1mol 化合物可与发生加成反应5.氢氧化铈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氢氧化物。

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玻璃粉末含、、,某课题组以此粉末为原料回收铈,设计实验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滤渣A中主要含有、B. 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C. 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 过程中消耗已折合成标准状况,转移电子数为6.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向阳极移动B.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逐渐减小C.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D. 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消耗氧气标准状况7.常温下,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MOH为一元弱碱B. MA 稀溶液C. N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K点水的电离程度D. K点对应的溶液的,则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9.0分)8.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和,形成酸雨、污染大气,采用溶液作为吸收剂可同时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

回答下列问题:在鼓泡反应器中通入含有和NO的烟气,反应温度323K,溶液浓度为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分析结果如下表。

离子填“提高”、“不变”或“降低”。

随着吸收反应的进行,吸收剂溶液的pH逐渐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由实验结果可知,脱硫反应速率______脱硝反应速率填“大于”或“小于”。

原因是除了和NO在烟气中的初始浓度不同,还可能是______。

在不同温度下,溶液脱硫、脱硝的反应中和NO的平衡分压如图所示。

由图分析可知,反应温度升高,脱硫、脱硝反应的平衡常数均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反应的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______。

如果采用NaClO、替代,也能得到较好的烟气脱硫效果。

从化学平衡原理分析,相比NaClO具有的优点是______。

9.用含锂废渣主要金属元素的含量:制备,并用其制备电池的正极材料部分工艺流程如图:资料:Ⅰ滤液1、滤液2中部分离子的浓度:滤液1滤液2Ⅱ能和某些二价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络合物。

Ⅲ某些物质的溶解度:20406080100Ⅰ制备粗品上述流程中为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而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滤渣2的主要成分有______。

向滤液2中先加入EDTA,再加入饱和溶液,充分反应后,分离出固体粗品的操作是______。

处理lkg含锂的废渣,锂的浸出率为a,转化为的转化率为b,则粗品中含的质量是______g。

Ⅱ纯化粗品将转化为后,用隔膜法电解溶液制备高纯度的LiOH,再转化得电池级电解原理如图所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该池使用了______填“阳”或“阴”离子交换膜。

Ⅲ制备将电池级和C、高温下反应,生成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10.张亭栋研究小组受民间中医启发,发现俗称砒霜对白血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氮、磷、砷等都是VA族的元素,该族元素的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

回答下列问题:、P、As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As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的沸点比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

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包括______;的空间构型为______,的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则在该化合物中As的杂化方式是______。

白磷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其晶胞结构如图小圆圈表示白磷分子。

已知晶胞的边长为ac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则该晶胞中含有的P原子的个数为______,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用含、a的式子表示。

11.Prolitane是一种抗抑郁药物,以芳香烃A为原料的合成路线如下:请回答以下问题:的化学名称为______,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的官能团名称分别为______和______。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______种不含立体异构;属于芳香化合物能发生银镜反应能发生水解反应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4组峰,其峰面积比为3:2:2:1,写出符合要求的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

参照Prolitane的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苯和乙醇为原料制备苯甲酸乙酯的合成路线______其他无机试剂和溶剂任选。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0分)12.铝镁合金是飞机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含镁的铝镁合金不含其他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两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方案一实验方案将铝镁合金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实验步骤称取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溶于体积为V、物质的量浓度为溶液中,充分反应.则NaOH溶液的体积______ mL.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该步骤中若未洗涤固体,测得镁的质量分数将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方案二实验方案将铝镁合金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实验步骤同学们拟选用如图1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你认为最简易的装置其连接顺序是A接______ 接______ 接______ 填接口字母,可不填满.仔细分析实验装置后,同学们经讨论认为以下两点会引起较大误差: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氢气,也会将瓶内空气排出,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大;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小.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 .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为 mL、 mL,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______ mL.若需确定产生氢气的量,还需测定的数据是______ .--------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解析:解:氟利昂可导致臭氧空洞,与雾霾无关,故A错误;B.“通风厨”只是避免了实验室内的污染,有害气体未被吸收处理,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故B 正确;C.以纤维为增强体、金属为基体的是复合材料,碳纤维熔点高、硬度大,金属钛熔点高、导电、导热,二者的密度都较小,故C正确;D.采用萃取原理中的“少量多次”,漂洗衣服时能节约用水,故D正确;故选:A。

A.氟利昂可导致臭氧空洞;B.“通风厨”只是避免了实验室内的污染,排放到空气中照样污染环境;C.含有两种以上类型的材料称为复合材料;D.少量多次漂洗衣物可以节约用水量。

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的分析应用,注意知识的积累和理解,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答案:B解析:解:若含,K元素的焰色浅紫色能被Na元素的焰色黄色遮挡,操作不合理,故A 错误;B.只有遇NaOH才能产生“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溶解”的现象,操作、现象、结论均合理,故B 正确;C.新制悬浊液与葡萄糖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产生砖红色沉淀,故C错误;D.若待测液中含有,也有同样的现象,检验亚铁离子时试剂顺序不合理,故D错误;故选:B。

A.观察K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B.氢氧化铝具有两性;C.反应需要加热至沸腾;D.先加氯水可氧化亚铁离子,不能排除原溶液是否含铁离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离子检验、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3.答案:B解析:解: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Si元素、Y为N元素、Z为O元素,W为S元素。

A.X为Si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3周期第IVA族,故A错误;B.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为,故B正确;C.是原子晶体,是分子晶体,二者结构不同,故C错误;D.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不是最高价含氧酸不能通过酸性比较非金属性,故D错误;故选:B。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Y、Z位于第二周期,X、W位于第三周期,W元素的原子序数为Z 元素原子序数的两倍,则W应为S元素,Z为O元素,由相对位置可知Y为N元素,X为Si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原子结构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及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4.答案:D解析:解:化合物A含有羧基,可发生酯化反应,故A错误;B.化合物B不含H原子,分子式为,故B错误;C.化合物B含有苯环,由苯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故C错误;D.化合物A含有苯环,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化合物可与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A.A含有羧基,可发生酯化反应;B.B不含H原子;C.B由苯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化合物A含有苯环,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5.答案:C解析:解:废玻璃粉末含、、以及其他少量可溶于稀酸的物质中加入稀盐酸,转化存在于滤液中,滤渣为和;加入稀硫酸和,转化为,滤渣为;加入碱后转化为沉淀,最后通入氧气将Ce从氧化为,得到产品,A.分析可知滤渣A中主要含有、,故A正确;B.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故B正确;C.稀硫酸、,三者反应生成转化为、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D.过程是通入氧气将Ce从氧化为,得到产品,,消耗已折合成标准状况,转移电子数,故D正确;故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