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概念

合集下载

形式逻辑第二章概念

形式逻辑第二章概念

第二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 概念的内涵也称为概念的涵义或含义,是 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固有属性。 国家:阶级统治的工具 人:有思维,有语言 2.概念的外延: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具有某种固 有属性的对象,是概念指称的一个或一类事物所 包含的每一个分子。 国家的外延:中国、美国、法国、比利时 人的外延:黄种人、白种人、黑人;外国人、 中国人;年轻人、老人;男人、女人
例: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三角形&四边形
A
B
2.全异关系的两个概念A和B相对于它们的属概念 C,还可以有两种特殊的关系,即矛盾关系和反 对关系。 (1)矛盾关系 当且仅当没有a是b,并且凡a是c,凡b是c,并 且没有c既不是a也不是b,则概念A与概念B相对 于概念C是矛盾关系。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概念 外延之和等于其最邻近的属概念的外延。
3.定义的种类: (1)实质定义:就是揭示概念所反映对象的固 有属性的定义。如果它所揭示的对象之固有属性 是其本质属性,那么,这种实质定义就是科学定 义。 例:电场就是传递电荷与电荷间相互作用的物理 场。(性质定义) 月蚀就是由于地球运行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所引起 的月球失光现象。(发生定义) 实质定义又可分为性质定义、发生定义、功用定 义、关系定义等。

2.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违反这条规则的逻辑错误:同语反复和循环定义。 例:生命就是有生命的物体的生理现象(同语反复) 主观主义者就是主观地观察和......的人。 太阳就是白昼发光的物体(循环定义) 3.定义不应使用含混的言辞和比喻。 如青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4.定义项不能包含负概念。 如资产阶级就是非无产阶就是负概念,则可以使用负概 念,如无机物就是不含碳......(√)

第二章 概念

第二章 概念

③功用定义:以被定义概念所反映对象的功能、 作用作为种差的定义。 温度计就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 ④关系定义:以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与其 他对象之间的关系作为种差的定义。如: 钝角指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 4、属加种差定义的局限性 ①不适合给单独概念下定义 ②不适合给范 畴下定义
(二)语词定义
第三节
概念间的关系
一、概念间的相容关系 指至少有部分外延重合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一)全同关系 指外延完全重合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长江 中国最长的河流 具有全同关系的概念,其内涵不完全相同,但外 延完全相同;不同的语词表达同一个概念的,其内 涵和外延分别完全相同。
S P
(二)真包含于关系 如果概念S的全部外延与另一概念P的部分 外延重合,则S与P之间的关系称为真包含 于关系。 文学 艺术
第四节 概念的限制与概括 一、概念内涵和外延间的反变关系 二、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第五节 定义 一、定义及其构成 二、定义的种类 三、定义的规则 第六节 划分 一、划分及其构成 二、划分的种类 三、划分的规则 四、分类、分解

第一节
概念概述
一、概念及其逻辑特征
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四种文具。
三、定义的规则
(一)定义必须相应相称 逻辑错误——定义过宽、定义过窄 正方形就是四边相等的四边形。 期刊就是每周或每月定期出版的出版物。 (二)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逻辑错误——同语反复 循环定义 逻辑学就是研究逻辑的科学。 原因就是引起结果的事件;结果就是原因引起的 事件。 形而上学就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方法论;辩证法 就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方法论。
2、概念内涵外延的确定性和灵活性 确定性指在一定条件下,概念的含义 和适用对象不能随意改变;灵活性指随 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 概念的含义和适用对象可以随着条件的 变化而变化。

第二章 利息理论基本概念

第二章 利息理论基本概念
5%复贴现率计息 10000(1-5%)2 9025 期初投资9025元,两年后获得10000元 两年共获得利息: 975
利息的度量三——利息转换频率不同
• 实质利率 i :以一年为一个利息转换期,该利率 记为实质利 • 名义利率 i(m) :在一年里有m个利息转换期,假如 每一期的利率为j,有 i ( m ) mj 。 • 利息力 :假如连续计息,那么在任意时刻t的 瞬间利率叫作利息力。
2 3
利息度量二——利率和贴现率
• 期末计息——利率
– 第N期实质利率
I (n) in A(n 1)
• 期初计息——贴现率
– 第N期实质贴现率
I (n) dn A(n)
单利场合利率与贴现率的关系
I ( n) dn A(n) a(n) a(n 1) a ( n) i 1 in
复利场合利率与贴现率的关系
I (n) a(n) a(n 1) dn A(n) a ( n) i (1 i ) n 1 (1 i ) n i 1 i
复利场合利率与贴现率的关系
初始值 利息 积累值
1
v
i d
v 1 d ( 1 i)
1
1 i
1
例2
(2) 3000(1 i ) 4 6000(1 i ) 2 15000
(1 i ) 2 1 6 (舍去负根) 由(1 i ) 1 6
2
i 20.4% (i 2.204舍去)
例7:求时间
• 假定 i
(12)
分别为12%、6%、2%
• 计算在这三种不同的利率场合复利计息, 本金翻倍分别需要几年?
例7答案
i (12) 2%时, (1 0.17%)

第二章:概念

第二章:概念

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货币,哲学,艺术形象,师范专科学校,泰山 二,指出下列语句哪些是从内涵方面,哪些是 从外延方面明确标横线的概念的? 1,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 活,表现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 形态.由于表现手段和方法的不同,艺术通常 分为表演艺术,造型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 术等.
例如: 人-人类;书-书籍;
词-词汇;花-花卉; 马-马匹;
三,性质概念和关系概念
1,性质概念:即反映具体对象或对象性 质的概念. (1)反映具体对象的称为实体概念. 如:"桌子","学校","人" 等 (2)反映具体对象性质的概念,称为抽 象概念. 如:"勇敢","生长","雄伟"
三,下列语句运用概念是否正确,若不 正确,犯了何种逻辑错误?
1,入大学以来,辅导员对自己十分关心,一 有进步就表扬自己. 2,我家养的那只猫也不孚众望,捉了许多老 鼠. 3,从很早时候起,就有人在印度居住.
第三节,概念的种类 第三节,
一,据概念所反映思维对象数目的多少 可把概念分为单独概念,普遍概念,空 概念. 单独概念:"济南","鲁迅","中 华民族" 普遍概念:"国家","正整数", "汉人" 区分一个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 首先要看组成此概念的基本成分是什么; 其次还要看语境.
属性,它只有区别性 . 事物的本质属性一定是事物的特有属性.然而 特有属性并不一定是本质属性.
而我们认识事物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认识事物 的特性,把一事物同它事物区别开来,也就形 成了这一事物的初步概念.

第二章 概念(下)

第二章 概念(下)




概念限制只能在属种概念之间进行,不具有属种关系 的概念之间的内涵和外延没有反变关系,不能进行限制。 例如,“泰山山脉”不能限制为“泰山”,因为这两个概 念不是属种关系。前者是表示整体的集合概念,后者是表 示整体包含的部分的概念,他们都是单独概念,是全异关 系。 在语言形式上,概念的限制表现为在名词前加定语, 在形容词、动词前加状语或在其后加补语;也可以不加限 制定语而直接换成表达被限制概念的种概念的语词。前者 如把“学生”限制成“大学生”,把“美”限制成“很 美”,把“说”限制成“快说”、“说得好”等等;后者 如把“油料作物”限制成“花生”等。也应指出,有的定 语、状语和补语对中心语并不起限制作用,仅起修饰、强 调或表示数量的作用。如“雄伟壮丽的泰山”、“光芒万 丈的太阳”,其中“雄伟壮丽”、“光芒万丈”并不起限 制作用,只不过将“泰山”、“太阳”的已有属性加以加 强调罢了。

属加种差定义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 定义项

这种定义方法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来 的,所以,又称为古典定义。这种定义方法至今在日 常工作和科学研究中仍被广泛应用。 给一个复杂概念下定义,种差部分要尽可能多方 面地完整地揭示其内涵,不能遗漏。就是说,种差反 映的可以是对象的一个属性,也可以是多个属性构成 的属性组。例如,前面给“小说”下的定义,其中列 举的三个属性:完整的故事情节、具体的环境描写、 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个也不能少。否则,小说的本质 属性就不完整。例如“人”的本质属性有多个,但是 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进行劳 动”,这样,就可以给“人”下一个简化定义:“人 是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

概念的概括是思维的重点由特殊转向一般,由具体转向 概括的过程,以便更深刻地认识事物本质。例如,毛泽东在 《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把“自由主义”概括为“机会主义 的一种表现”,“是与马克思主义根本冲突的”。这就使我

第二章 2.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2.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NCH2CH2N
CH2COOH CH2COOH
乙二胺四乙酸,EDTA
O
O
-O -O
CCH2 CCH2
NCH2CH2N
CH2 C CH2C
OO-
O
O
乙二胺四乙酸根,EDTA4-,Y4-
铅与EDTA
Grabbing Toxic Ions
Because of its six donor atoms, the EDTA ion forms very stable complexes with many metal ions. Once ingested by the patient, it acts a scavenger to remove lead and other heavy-metal ion form the blood and other body fluids.
C
C
C
B
C
B A
M
B A
A B
M
AA CB
M
A B
C C
M
CA BA
M
C B
C
B
A
A
B
三反式
一反二顺式
三顺式
M(AABBCC)有5种几何异构体
类似的例子还有: [PtCl2(NO2)2(NH3)2]和[Co(NH3)2(H2O)2(py)2]3+
(2)旋光异构
旋光异构又称光学异构。旋光异构
H
是由于分子中没有对称因素(对称面和对
1. 配合物的立体异构
立体异构可分为几何异构和光学异构两种
(1)几何异构 在配合物内界中, 配体可以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不同位置。
所研究的配体如果处于相邻的位置, 我们称之为顺式结构, 如果 配体处于相对的位置, 我们称之为反式结构。由于配体所处顺、 反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现象称为顺-反异构。

第二章 概念

第二章 概念

物认识的不断深入,某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会发生
变化。
案例:浑水摸鱼——混淆概念的诡辩 据报载,某人在家具商场看中了一件家具,按 约定向商家交了200元订金,而商场却在相关票据上 将‚订金‛改为‚定金‛。后来这个人由于某种原 因不打算购买这件家具了,便要求商场退还200元订 金。但商场却以《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为由,不予 退款。此时,这个人才意识到当初商场将‚订金‛ 改写为‚定金‛就是为了扣住这200元钱。
属性,‚劳动产品‛是固有属性,但并非本质属性,
‚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是本质属性。
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是对象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形式,属于
内 涵 和 外 延
意识的范畴,并非客观对象本身,因而它具有主 观性。 由于概念是主观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而它不能
脱离客观。如果没有客观事物,那就根本不可能
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分析语境,在任一具体语境中,
试分析以下推理的错误: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我是人。
思 考 题
所以,我是时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分析:在上述推理中,第一个前提中的“人”是在集 合概念的意义上使用的;第二个前提中的“人”是在 非集合概念(类概念)的意义上使用的。这一推理犯 了混淆概念的错误。
S
P
相容关系
交叉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 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例如:‚教师‛(a)和‚律师‛
概 念 的 关 系
(b)这两个概念,它们的外延仅有一部分是重合的。
即a概念的部分外延与b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那么a概 念与b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交叉关系。交叉关系如图:
S
P
不相容关系
不相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一部分重合的 关系。不相容关系也可以称为全异关系,它可分为矛盾

第二章随机过程基本概念

第二章随机过程基本概念

2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2.1 基本概念随机过程是指一族随机变量.对随机过程的统计分析称为随机过程论,它是随机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产生于本世纪的初期.其研究对象是随机现象,而它特别研究的是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的随机现象.一随机过程的定义1 定义设E为随机试验,S为其样本空间,如果(1)对于每个参数t∈T, X(e,t)为建立在S上的随机变量,(2)对每一个e∈S, X(e,t)为t的函数,那么称随机变量族{X(e,t), t∈T, e∈S}为一个随机过程,简记为{X(e,t), t∈T}或X(t)。

()()()()(){}{}[]()为随机序列。

时,通常称,取可列集合当可以为无穷。

通常有三种形式:参数一般表示时间或空间,或有时也简写为一个轨道。

随机过程的一个实现或过程的样本函数,或称随机的一般函数,通常称为为对于:上的二元单值函数。

为即若用映射来表示注意:t X T T T b a b a T T T T t X t X t e X T t e X S e S T t e X RS T t e X t21321,,,,3,2,1,0,1,2,3,,3,2,1,0T ,.4,.3,,2,:,.1=---==ÎÎ×δ®´L L L为一个随机过程。

则令掷一均匀硬币,例),()(cos )(},{1t e X t X Rt T e t H e t t X T H S =Îîíì====p 2 随机过程举例îíì=====为随机变量的函数均为和解释:T e t He t t e X t t t T X t t H X 000cos ),(),(cos ),((p p 2121cos ),(000p t t t e X p 并且:例2:用X(t)表示电话交换台在(0,t)时间内接到的呼唤的次数,则(1)对于固定的时刻t, X(t)为随机变量,其样本空间为{0,1,2,…..},且对于不同的t,是不同的随机变量.(2)对于固定的样本点n, X(t)=n是一个t的函数.(即:在多长时间内来n个人?)所以{X(t),t>0}为一个随机过程.相位正弦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种差的不同特征,“属加种差”定义法 可进一步划分为以下类型:
发生定义: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产生或形成过程。
如:圆就是平面上一动点绕一定点做等距运动而形成的封闭曲线。
性质定义: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性质的定义。
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功用定义: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功能或作用的定义。
如:仪器是科学技术上用于实验、计量、观测、检验、绘图等的 比较精密的器具或装置。
五 、概念间的关系:
普通逻辑是从概念的外延方面来考察概 念间的关系。按照两个或更多概念之间 外延是否有重合,从而把概念间的关系 分为两大类:相容关系与不相容关系。
全同关系 相容关系 概念间的外延关系 不相容关系 反对关系 属种关系 交叉关系 矛盾关系
• 概念间的相容关系 ① 全同关系:A概念的外延都是B概念的外延, 并且B概念的外延都是A概念的外延,即A、B 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 A = B:欧拉图(1)
定义
规定的语词定义
语词定义 说明的语词定义
实质定义是指揭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 的定义,最常用的是“属加种差”定义法, 其特点是,揭示被定义的种概念与同属的其 它种概念之间的本质差异。 如: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被定义项 种差 属
被定义概念与 同属的其它种 概念之间的差 异
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
2、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 是否为集合,可将概念划分为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 念。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非集合概念是 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
集合概念反映作为集合的对象,反映集合的属性, 它的外延是一个集合。如“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 中,“中国人”表达集合概念,它的外延是中国人 的整体。 集合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一个集 合有它特定的属性,而组成集合的个体不必然具有 集合的属性。如森林所具有的绵延无尽的属性属于 它的集合属性,而作为组成森林的个体的某棵树则 不具备这样的集合属性。
A B
土豆=马铃薯
例如: 人=能够制造并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具有全同关系的概念,其外延相同但内 涵不必然相同,可以互相证明,交替使用。 这不仅有助于概念明确,而且也会使表达更 为生动。
② 属种关系 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和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 相同,是概念外延之间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其中外 延较大,包含另一个概念外延的叫做属概念;被包含 的概念叫做种概念。例如:“动物”(属概念)和 “哺乳动物”(种概念)。 属种关系分为两种:真包含关系与真包含于关系。 对任意两个概念A、B,如果B的外延完全在A的外延之 中,而A的外延只有部分与B的外延相同(即所有的B 是A,并且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就称A、B之间 具有真包含关系。而如果A的外延完全在B的外延之中, 而B的外延只有部分与A的外延相同(即所有的A是B, 并且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就称A、B之间具有真 包含于关系。
常见的集合概念还有群岛、舰队、丛书等。 非集合概念有树、楼房、公路、山等。它们反映的 不是集合,是非集合概念。 判断同一句词在不同语境下表达何种概念需要具体 分析。如: 1、人是有思维能力的、有语言能力的。 非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 2、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3、正概念与负概念: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具 有还是缺乏某种属性,可将概念划分为正概念与 负概念。正概念是肯定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负概念是反映对象缺乏某种属性的概念。 正概念也称为肯定概念,即肯定对象具有某种属 性的概念。例如“党员”“聪明”“正式”。负 概念也称为否定概念,即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 性的概念。如“非党员”“不聪明”“非正式”。 并不是凡有“非”“不”等字的都是负概念。例 如“非洲”“不丹”“无中生有”等诸如此类的 词语。
关系定义: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与其他对象的关系的定义。
如:叔父就是父亲的弟弟。
语词定义是规定或说明语词意义的定义方法。 包括: 规定的语词定义:创立一个新语词,并赋予 其特定含义的定义方法。如:“四个现代 化” 、“一国两制”。 说明的语词定义:通过说明也已存在的语词 的含义从而下定义的方法。如:“耄耋 (màodié)之年”表示八九十岁年纪。
欧拉图(2):
B
A
ABຫໍສະໝຸດ A 真包含于B,B真包含A; B 真包含于A,A真包含B。
③ 交叉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部分相同。 欧拉图(3) 有的A概念的外延是B概念 的外延,有的A概念的外 延不是B概念的外延,并 且有的B概念的外延是A概 A大学生 B中共党员 念的外延,有的B概念的 外延不是A 概念的外延。 或者说A、B两概念的外延 大学生(中共)党员 有部分相同,有部分不同。
F同学:“你们的说法太抽象了。依我之见, 新闻就是传播筒、开心果。因为新闻能把各 地的新鲜事传播开来,让大家开心。”
系主任:新闻就是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 体机构对新近发生的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 作的报道。

概念内涵与外延间的反变关系: 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其外延越窄;一个概 念的外延越宽,其内涵越少。 例如:“外语大学”与“大学”两个概念, “外语大学”的内涵比“大学”的内涵多, “外语大学”的外延比“大学”的外延窄。
丈夫就是妻子的法定配偶,妻子就是丈夫 的法定配偶。 奇数就是偶数加1所得的数,偶数就是奇 数减1所得的数。
③ 定义必须清楚明确。如果定义项使用晦涩 难懂、含混不清的词语就会犯“定义含混” 或“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如:
概念
表达关系
反映关系
语词
指谓关系
对象
概念是思维的形式。概念的产生和表达都必须借助 于语词,脱离语词的概念是不存在的。概念是人类认识 的共同结果,而语词体现着民族的特点,带有约定俗成 的性质。
四、概念的种类 形式逻辑根据概念内涵与外延的一般特征,把概念分 成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和负概念。 1、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根据概念外延的数量之不同, 可把概念划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单独概念是外延只 有一个个体的概念。普遍概念是外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个 体的概念。 单独概念常用专用名字(如北京、毛泽东、西南财经大学) 和摹状词(中国的首都、地球海拔最高的山峰、2的平方、 《狂人日记》的作者)表达。普遍概念反映一类事物。如 “国家”、“学生”、“自然数”、“红色”、“勇敢的” 等。 判断一个语词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要考虑语境。
一切概念都是思维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是, 这种反映有直接的反映,也有间接的反映;有正 确的反映,也有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实概念:所反映对象是客观存在的概念。如: “成熟的苹果”、“小学生”、“北京”…… 虚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并不是客观存在的概念。 如“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 “永动机”、 “理想气体”、“神仙”…… 虚概念的外延是空类,不等于说虚概念没有 外延。一切概念均具有内涵和外延。
定义过窄
被 定 义 项 定义项
② 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 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同语反复”是指在定义项中直接包含了 被定义项的逻辑错误。用A定义A。如:
逻辑学就是研究逻辑的科学。 麻醉现象就是麻醉品起作用的现象。
“循环定义”是指在定义项中间接包含了 被定义项的逻辑错误。用B定义A,又用A 定义B,而A、B均是未知概念。如:

定义的结构 被定义项
定义项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 矩形 (2)矩形就是四个角均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人 (3)人是能够知道和使用生产工具、有语言 和思维能力的社会性动物。
定义联项
Ds就是Dp 或Ds=Dp
• 下定义的方法
发生定义 性质定义 实质定义 功用定义 (“属加种 差”定义) 关系定义
• 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 • 也称全异关系。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完全不重 合(即所有的A都不是B,所有的B都不是A)。 又根据不重合外延相加的情况分为: • 矛盾关系:两概念之间的外延完全不同,互相 排斥,他们的外延之和等于它们的邻近的属概 念的全部外延。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叫做矛盾 概念。例如:“男人”和“女人”。 • 反对关系:两概念之间的外延完全不同,互相 排斥,他们的外延之和小于它们的邻近的属概 念的全部外延。具有反对关系的概念叫做反对 概念。例如:“白马”和“黑马”。
事物的属性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 性,而本质属性是“决定该事物之所以成为 该事物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
如:人的定义就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 两足直立,无羽毛的动物; 具有理性思维的高级动物; 劳动; 能够制造并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
概念是人对事物认识的结果及概括。
二、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因为概念反映了对象的本质属性,所以也就 反映了具有这些本质属性的个体对象。任何概念 都有内涵和外延之分。“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 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什么 是?”);“概念的外延”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具 有本质属性的个体总和(“哪些是?”)。 例如“商品”: 内涵——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外延——古今中外市场上出售的产品。 要了解一个概念是否正确,就要检查这个概 念的内涵与外延是否明确。
三、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任何一个概念都要借助于语词来表达,但是 概念和语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第一:任何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但并非所 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汉语中的实词(名、代、 动、形、数等)都是概念;虚词(叹、助、介) 一般不表达概念。 第二:同一个概念可用不同语词来表达。如“医 生”可用医生、先生、大夫、郎中等表达。 第三: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概念。 如“道”既可指道路,也可指方向、路径,还可 以指道理、方法等。
全异关系:欧拉图(4)
A B
矛盾关系:欧拉图(5) 反对关系:欧拉图(6)
A 团员 B 非团员 A 红 B 黑
C
C
六、明确概念的方法 明确概念的基本方法是揭示概念的内涵和指 出概念的外延。这两种方法就是定义与划分。 1、定义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给一个概 念下定义就是用精炼的语言揭示对象的特有属性 或本质属性。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 个部分组成。如: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矩形就是四个角均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3)人是能够知道和使用生产工具、有语言 和思维能力的社会性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