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的护理

合集下载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的护理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的护理
当代护士2 1年 6 下旬刊 ( 01 月 专科版)
・ 7・ 3
※外科 护 理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 引流术 的护理
周 小梅
摘要
蒋 和娣 肖艳 林
总结 了39 慢 性硬 膜 下 血 肿 患 者 采 用 钻 孔 冲 洗 引流 术 的 护 理 , 0' ] 包括 术 前 做 好 健 康 教 育及 术 前 准 备 ; 后 密切 观 察 病 情 ; 术 予体
1 方法 . 2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 术后有排尿 困难者沿用
听流水声 , 热敷 、 按摩下腹部等传统的方法诱导排尿, 拔管时用注
射器抽出气囊内液体 , 直接拔管。 实验组在术前3 天训练床上排尿 习惯 ,- ̄ d 以增加体验 , 24 , 消除不适心理 , 并进行腹肌锻炼 , 行双
腿交替踏车动作 , 增加腹 肌肌力 , 指导和督促患者进行尿道和肛 门括约肌的收缩和舒张运动 ,次/,0 2mi 。留置导尿期间 3 d1— 0  ̄ 间断夹闭尿管 , 有尿意时再 开放 , 并鼓励患者建立排尿意识 , 腹肌
通过 相应 治疗 和 护理 , 疗效 满意 , 现将 护 理报 告 如下 。
22 术 后 护理 .
2 . 体位 .1 2
取 头 低 脚 高位 , 卧 头 偏 向 患 侧 。 仰 因慢 性 硬 膜 下 血
肿 患 者 存在 脑 萎 缩 和脑 受 压较 久 后膨 起 困 难 的潜 在危 险 , 头低 脚
2 . 1 精神症状 .4 2.
做好保护性措施 , 上床栏 , 当约束四肢 , 适 防
给予讲解疾病发生 、 发展 的不可预料性 , 告知患者及家属及时 向 医护人员反馈异样情况, 让患者、 家属参与到治疗护理 中。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围手术期护理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围手术期护理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21 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给予钻孔引流术治疗,围手术期给予系统护理。

结果:本组患者临床症状逐渐消失,无死亡病例,无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只有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才能保障患者的安全,平稳度过围手术期,使患者得以康复。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伤后3周以上出现的发生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血肿,占颅内血肿的10.00%左右,是较常见的颅脑损伤后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和儿童[1]。

我院2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行钻孔引流术治疗,我们给予围手术期的系统护理,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平稳度过了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无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住院行钻孔引流术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共21例,年龄52-79岁,平均63岁,男性13例,女性8例。

发病时间为3周至10周,平均7周。

患者均神志清楚,主要表现为头痛、乏力、肢体轻度偏瘫,所有病例均行CT检查,有钻孔引流术指征。

所有病例均行钻孔引流术治疗。

2. 护理2.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关心体贴患者,及时宣教和进行心理疏导及护理,消除其紧张情绪,增加自信心。

向其及家属介绍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因、病理等,讲解手术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担心。

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顾虑给予耐心的解答,缓解其心理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使机体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手术,保持良好心态,有利于术后恢复。

2.2术前护理:①完成血常规、凝血四项、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的检验,完成心电图、胸部正侧位片等检查。

②常规做青霉素、奴夫卡因皮试并记录,如为阳性,红色标识。

做好手术野的皮肤准备。

③如为女性,取下头饰、首饰等并交与家属保管。

2.3术后护理:①意识状态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及瞳孔变化,如出现烦躁不安、头痛则可能发生硬膜外或颅内血肿,应及时汇报医师处理。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成因及防治对策作者:徐安博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15年第03期【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方法:选取4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提出并发症防治措施。

结果:本组患者治愈率为975%,死亡率25%;40例患者中血肿复发率为75%,颅内积气发生率5%,继发颅内血肿发生率5%,脑脊液漏发生率为25%。

结论:钻孔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确切,但术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为此需采取积极的预防对策,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并发症;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R7221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5-0107-02慢性硬膜下血肿即颅内出血在硬脑膜下腔集聚至少3个星期,表现为头痛、颅内高压等,其发生率在颅内血肿患者中占10%[1],常发病于老年人群中。

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常见的治疗手段为钻孔引流术,该方法操作简单,疗效明确,但术后易出现脑脊液漏、颅内积气等多种并发症,不仅加剧患者痛苦,而且不利于预后[2]。

为此分析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4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为慢性硬膜下血肿。

其中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在62~84岁,平均年龄(706±14)岁;有明确外伤史33例,伴有糖尿病6例,伴有高血压13例;临床表现:头痛或头晕24例,不同程度意识障碍11例,昏迷1例,偏瘫3例,精神及行为异常13例,单侧肢体麻木12例。

12 方法本组40例患者术前均接受颅脑CT检查,提示血肿都发生在硬膜下腔,检出双侧血肿14例,单侧血肿26例;脑中线移位超过1cm(包括1cm)者22例,移位不足1cm者18例;不均匀混杂密度13例,一等密度或略低密度27例。

慢性硬膜下血肿护理常规

慢性硬膜下血肿护理常规

慢性硬膜下血肿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做好术前准备,备皮,禁食水。

2.心理护理:安慰病人,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听取不适主诉。

4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应遵医嘱定期给予缓泻药物,并嘱病人排便时勿用力过猛。

术后护理
1.术后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2.体位:术后24~48小时宜采取头低脚高位,卧向患侧,其目的是利于引流,促使脑组织膨胀,消除死腔,使受压组织回弹
3.引流管护理:术后注意保持引流的通畅,正确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

4.补液原则:禁用脱水剂,鼓励患者多饮水或适当补充低渗液体,但注意补液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影响心肺、肾脏的功能。

5.功能锻炼:术后即应指导患者肢体功能的锻炼,术后拔除引流管后,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对于活动应给予指导并在旁陪伴,注意患者安全。

6.心理护理: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调节其负面情绪,使其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7.饮食与营养:应给予易于吸收、富于营养的饮食,进食上采取少食多餐。

锥孔置管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84例临床分析

锥孔置管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84例临床分析

颜色变浅 或清亮 后接颅脑外 引流器 。 如 同侧血肿量较 大
对硬膜下 血肿进 行手术 治疗时 , 因仅 穿刺头皮 和颅 骨, 局麻 即可满 足手术 要求 , 因此不 用全麻 , 以避 免全麻 的麻醉风险 。 选择穿刺点时应避开脑膜 中动脉主干 , 血肿 最 大层面额 角处硬膜血 管少 、 且硬脑膜 不易分 离形成硬
时垂直颅骨 骨面并 用手压住 穿刺点 周围头皮 , 防止头 皮 移位过 大 , 也可 锥穿头 皮 后稍提起 手锥 再钻 颅骨 ; 用 螺 纹 状小钢锥 钻开 颅骨 阻力减轻 时注意 收敛力 度, 钻开 骨 孔后用十 字尖头小锥( 同孔径 大小 、 头尖锋利) 沿原 骨孔
进入轻旋2 - 3圈刺破硬脑膜 , 可见暗红 色血性 液体流 出,
1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8 4 例 慢性硬膜 下血肿 患者 , 男6 0 例、 女
生理盐水+ 5 万U尿激酶 , 夹管3 h后开放 , 每天2 次, 至无
或极少血 性液体流 出。 复查头颅 C T引流彻底 后拨管 , 缝
2 4例 , 年龄3 7 — 9 6岁 , 平均6 7 . 3岁。 其 中有 明显外 伤 史6 0 例, 头痛4 6例 , 偏瘫2 4 例, 昏迷 1 4例 , 双侧均有血肿 l 5 例。 7 5 例发病 时间3周以上 , 其余9例发病时间不确定 。 1 . 2 影像 学检 查 全部病例经 C T检查确诊 , 左侧3 2例 ,
承 德 医 学 Nhomakorabea院


V0 1 . 3 1 No. 2 2 0 1 4
锥孑 L 置管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8 4 例临床分析
陈 亚钦
( 化州市人民医院外一科, 广东化州

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护理

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护理

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护理作者:林永莲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4期【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4-0200-02【摘要]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手术治疗硬膜下血肿的护理要点及体会。

方法:选取本院两年来的40例患者,在钻孔引流手术治疗前、中以及术后进行加强支持治疗,并针对并发症对症处理。

结果:40例患者中,除1例患者因严重硬膜下血肿并伴有重度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全部治愈。

结论:术前正确评估以及术后的正确护理对于硬膜下血肿患者的痊愈起着关键作用,在临床中对于患者早日康复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 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护理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由外伤为主引起的出血积聚于硬膜外腔内,是颅脑损伤常见的继发性损害之一,约占颅内血肿的40%,其机制多为蛛网膜破裂脑挫裂伤灶出血,其中以脑膜中动脉损伤引起出血者最多见,此外还可由以下原因引起:矢状窦损伤、板障静脉出血、脑膜前动脉损伤、横窦损伤等。

本院自2006年以来采用钻孔引流手术治疗4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效果满意,现将护理要点及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由外伤为主引起的出血积聚于硬膜外腔内,是颅脑损伤常见的继发性损害之一,约占颅内血肿的40%,其机制多为蛛网膜破裂脑挫裂伤灶出血,其中以脑膜中动脉损伤引起出血者最多见,此外还可由以下原因引起:矢状窦损伤、板障静脉出血、脑膜前动脉损伤、横窦损伤等。

本院自2006年以来采用钻孔引流手术治疗4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效果满意,现将护理要点及体会总结如下:1.1 一般资料:40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8例;年龄40~75岁;摔倒史12例,头部外伤史25例,其他原因引起的3例;以肢体偏瘫为主者8例,精神意识障碍为主者19例,恶心、呕吐为主者13例。

术后于血肿内或脑室内放置引流管持续引流。

同时配以降颅压、抗炎、止血等药物治疗。

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术后血肿复发的护理特点

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术后血肿复发的护理特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47期311·临床监护·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术后血肿复发的护理特点陈莉丽,李云露(通讯作者)(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脑科中心505病区,江苏 苏北)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术后血肿复发的护理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69例,均行钻孔引流术治疗,针对患者术后血肿复发病症特点采取不同护理模式进行服务,根据患者后期护理方式差异性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行常规护理教育,观察组34例,针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心理及生理特点行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所有患者均通过护理治疗,其自身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时间为(21.76±3.84)天,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知识掌握评分达到(86.71±5.62)分,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率高达91.18%(31/34),术后仅1例患者并发继发性血肿;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术后需严密监测病情发展变化,术后给予全面综合性护理,重视预防颅内积气或出血性护理,提高疾病知识教育,指导院外护理是防止术后血肿复发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血肿复发;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47.2490 引言慢性硬膜下血肿作为临床神经外科常见病症之一,属头部组织因外力因素损伤超过3周以上所诱发的病症现象,其血肿部位多处于蛛网膜和硬脑膜之间[1],多见于老年患群体。

当前临床中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首先钻孔引流外科手术治疗,其疗效虽得到广大医师及患者认可,不过其术后血肿复发率仍旧达到3~25%左右[2],特别对于该病症位置较特殊,导致在手术治疗及护理观察有着一定挑战性。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围手术期护理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围手术期护理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围手术期护理【摘要】引言: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正文:在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心理评估,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中,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区域的状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术后护理包括监测患者情况、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及时处理伤口渗血等。

并发症护理要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

护理注意事项包括定期更换患者体位、避免压迫手术部位等。

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围手术期护理需要全面细致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

护理人员应密切配合,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提高患者术后康复率。

【关键词】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围手术期、护理、前准备、中护理、后护理、并发症护理、注意事项、总结1. 引言1.1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围手术期护理概述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头部颅内疾病,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通过手术将积聚在硬膜下的血肿引流出来,减轻颅内压力,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围手术期是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关键时期,需要进行细致的护理工作,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术后的康复。

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围手术期护理中,护士的工作尤为重要。

他们需要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患者的体征监测、病史了解、术前宣教等工作。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配合医生进行操作。

术后,护士需要及时进行护理,包括伤口护理、引流管护理、监测患者病情等。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细致和周到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和康复情况,因此护士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

2. 正文2.1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前准备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前准备十分重要,正确的准备工作可以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