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是怎么做的
硬膜外血肿行钻孔置管注入尿激酶引流的治疗

硬膜外血肿行钻孔置管注入尿激酶引流的治疗硬膜外血肿是一种严重且常见的脑部疾病,它通常在重度头部创伤或颅脑手术过程中发生。
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方法之一是进行钻孔置管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硬膜外血肿钻孔置管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的方法和效果。
一、治疗方法硬膜外血肿钻孔置管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是一种较为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钻孔技术,将尿激酶注入硬膜外血肿内,使其溶解血肿血块,同时通过置管进行引流,以达到治疗硬膜外血肿的目的。
1、患者的准备工作该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颅骨外侧的小切口完成。
因此,在进行治疗之前,需要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以确定硬膜外血肿病变的具体位置和大小。
然后,就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以便在削骨过程中减少患者的疼痛感。
2、钻孔置管在确定了硬膜外血肿的病变位置之后,医生需要通过钻孔技术进行切开,获得清晰的操作视野。
然后,医生根据清晰的视野,使用小型钻孔将置管钻入到硬膜外血肿内。
3、注入尿激酶置管钻入后,需要使用注射器将尿激酶注入硬膜外血肿内。
在注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注射速度,使尿激酶可以均匀地分布在硬膜外血肿内,溶解血块。
4、引流注射尿激酶后,需要通过置管进行引流。
在引流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引流速度,以避免引起血液逆流,带来不必要的后果。
通常来说,硬膜外血肿的引流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
二、治疗效果硬膜外血肿钻孔置管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已经成为治疗硬膜外血肿的常用方法之一。
经过临床实践,该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了广泛验证。
1、快速分解硬膜外血肿血块经过治疗后,硬膜外血肿内的血块可以被尿激酶迅速溶解掉。
这意味着,尿激酶注入血肿内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可以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2、安全、无创伤硬膜外血肿钻孔置管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是一种安全、无创伤的治疗方法。
相比传统的开颅手术,该方法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患者的疼痛感。
3、简单、易行该方法非常简单、易行。
治疗过程较短,操作简单,可以减少患者和医生之间的疲劳感。
硬脑膜下钻孔引流术的主导词

硬脑膜下钻孔引流术的主导词硬脑膜下钻孔引流术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手术,用于治疗硬脑膜下血肿或积液。
这种手术是通过在头皮上钻孔,将引流管插入到硬脑膜下,以排除血液或积液,并减轻颅内压力。
硬脑膜下血肿或积液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外科疾病,常常由头部外伤或脑血管破裂引起。
当血液或积液在硬脑膜下积聚时,会导致颅内压力增高,进而对脑组织产生严重的损害。
硬脑膜下钻孔引流术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手术方法。
硬脑膜下钻孔引流术是一种微创手术,相对于传统的开颅手术来说,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手术前,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包括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确定血肿或积液的位置和范围。
手术时,患者会被麻醉,医生会在头部标记钻孔点位,并进行头皮消毒。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使用专用的钻孔器具,在标记的点位上进行小孔钻孔,通常直径为1-2厘米。
然后,医生会将引流管插入到钻孔孔洞中,直达硬脑膜下血肿或积液的位置。
引流管通过负压吸引,将血液或积液排出体外,以达到减轻颅内压力的目的。
硬脑膜下钻孔引流术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手术,需要医生具备良好的解剖学知识和操作技巧。
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避开重要的脑血管和脑组织,以防止进一步损伤。
因此,选择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进行手术非常重要。
术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以确保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通常情况下,患者会留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术后恢复期间,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嘱咐,进行合理的休息和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
总的来说,硬脑膜下钻孔引流术是一种有效治疗硬脑膜下血肿或积液的手术方法。
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可以显著减轻颅内压力,保护脑组织免受进一步损伤。
然而,由于手术操作的复杂性和风险性,患者在选择手术时应慎重考虑,并选择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治疗。
术后,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计划,以促进恢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慢性硬膜下血肿两种钻孔引流术式比较

2 56
第 3期
川 I 北
医
学
院
学
报
Vo 1 . 2 9. No .3
2 0 1 4年 4月
J OURNAL OF NORTH S I CHUAN MEDI CAL COLL EGE
J un . 2O1 4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5 — 3 6 9 7 . 2 0 1 4 . 0 3 . 1 0
【 文章编号 】1 0 0 5 — 3 6 — 0 4 【 中图分类号 】R 6 5 1 . 1 5 【 文献标 志码 】A
Co mp a r i s o n o f s i ng l e b ur r h o l e d r a i n a g e a nd d o u b l e b ur r h o l e d r a i n a g e f 0 r c h r o n i c s u b d u r a l he ma t o ma
例( 5 2 . 7 0 %) , P< 0 . 0 5 。 结 论 :钻单 、 双孔引流治疗 C S D H 的 复发 率 较 低 , 在减少手术 时间 、 住 院天数 、 气颅 发生率方 面 , 钻 单
孔 具有优势。
【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 单 孔 引流 ; 双孔引流 ; 复 发
加密闭引流手术治疗的 1 5 2例 C S D H患者的资料 , 统 计 两 种 钻 孔 方 式 治 疗 患 者 各 自 的手 术 时 间 、 拔 管时间 、 住 院天数 、 气 颅 发 生率 、 复 发 率 等 指 标 。结 果 :7 8例 钻 单 孔 的 患 者 中 , 复发 6例 ( 7 . 6 9 %) ; 7 4例 钻 双 孔 的 患 者 中 , 复 发 5例 ( 6 . 7 6 %) , P>0 . 0 5 。 单、 双孑 L 手 术 各 自的手 术 时 间分 别 为 ( 2 6 . 3 1± 3 . 1 2 ) mi n 、 ( 5 3 . 2 0 4 - 4 . 5 8 ) mi n , P<0 . 0 1 ; 术 后拔管 时间分别 为 ( 3 . 2 1 -1 4 . 0 2 ) d 、 ( 2 . 9 0 -1 4 . 5 3 ) d , P> 0 . 0 5 ; 住院天数分别为 ( 5 . 0 2 4 - 1 . 2 5 ) d 、 ( 7 . 2 1 - 4 2 . 1 7 ) d , P<0 . 0 5 ; 两者 气颅发生各 为 1 8例 ( 2 3 . 1 %) 、 3 9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及手术体会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及手术体会【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的术后并发症,探讨术中及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减少手术并发症。
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经钻孔引流手术治疗的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例。
结果:62例均明显好转或痊愈;其中17例(27.4%)术后早期出现少量颅内积气(2.0 cm者8例;积血量100 ml者9例。
1.2 手术方法采用局麻或加基础麻醉,术中吸氧及心电监护,根据ct或mri选择血肿最大层面处为钻颅点(多位于顶结节或附近),绕骨孔处设计弧形切口4 cm,切口与骨孔错开。
患侧肩下及髋部垫枕,躯体向健侧倾斜45°,使颅骨钻孔处位于最高点,减少颈部扭曲。
全层切开头皮及骨膜,剥离显露颅骨,乳突牵开器撑开,骨钻钻孔,骨板较厚者可适当咬除少许外板,方便置管冲洗。
双极电灼硬脑膜后,先切开2 mm微孔,缓慢放出不凝血,喷射现象停止后“十”字切开硬膜,并电凝皱缩到骨孔边沿。
继之用8~12号柔软导尿管放入血肿腔内,当导尿管到达血肿边沿时,能感觉到轻微的阻力,此时稍微退后一点,以免捅破血肿包膜,从各个方向进行生理盐水冲洗,水清后换方向,最后于血肿腔内前下方(额部)留置12号导尿管,引流管前端剪侧孔2~3个,自然放入血肿腔2~4 cm,从切口后方另戳孔引出固定。
血肿腔内注水排气后,明胶海绵封闭骨孔,分层缝合头皮切口。
引流管接无菌密闭引流袋。
1.3 术后处理术后去枕平卧,头尽量偏患侧,也可取头低足高位。
每天静脉补充生理盐水1500 ml以上,以促进脑组织膨胀,但需注意心功能情况,鼓励患者多饮水,不用脱水剂。
术后第2天复查头颅ct,个别积血仍较多者,可予生理盐水5 ml+尿激酶2~4万u灌注协助治疗。
待颅内中线移位恢复,血肿腔显示薄层低密度影,引流量不多,即可拔除引流管。
一般术后2~5 d拔管。
术后1~3个月复查头颅ct,了解有无血肿复发。
2 结果62例术后均明显好转或痊愈。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操作规范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操作规范
【适应症】
凡经CT、MRI或脑血管造影检查证实诊断,伴有颅内压增高或脑受压症状者。
血肿属液体状态,包膜不甚肥厚,无钙化者。
【禁忌症】
肿量较小,未有颅内压增高或脑受压者。
【术前准备】
完善影像学检查,明确出血位置、范围及血肿密度。
操作方法及程序
1. 体位:在局麻或全麻下,采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患侧肩下垫枕,减少颈部的扭曲。
2. 钻孔:根据血肿位置,通常选择顶部钻孔引流,硬脑膜往往呈青紫色,质地较厚,十字切开硬脑膜及血肿壁层,将其切开即可见陈旧性血溢出。
3. 置管冲洗:用吸引器将流出的血肿慢慢吸除,然后将硅胶管置于血肿腔内,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流出的液体清亮为止。
4. 留管引流:以病人术后体位为准,将高位的导管退至距钻孔处3-4cm处、外接已排除空气的灭菌软塑料密封袋,缝合钻孔切口,将引流管缝扎固定在头皮上,引流管一般于术后3-5天拔除,先拔低位置管,后解开高位导管,以空针边吸边拔出,以排出囊腔内空气。
【注意事项】
1. 插入导管时要有一定的角度,冲洗时动作要轻柔,注意避免损伤脑实质。
年轻者脑复位较快,故不宜反复插管。
2. 病人拔管前平卧48小时。
3. 术后必须严密观察病人,必要时复查头颅CT,及时发现气颅和新的出血。
【手术后并发症】
1. 血肿复发或形成积液。
2. 引流管损伤脑组织或皮质血管。
3. 气颅。
4. 术后感染。
5. 癫痫发作。
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 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王 建平 魏进 旺 孙仕 华
【 摘要】 目的: 探讨钻孔 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 血肿术中、 术后的经验。 方法 : 钻孔 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 结果 :7例患者 8 中1 例高龄患者术后 7天突发心脏病死 亡 , 其他患者得到满意治疗 , 无并 发症发生 。 结论 : 中、 术 术后 良好 处理可减少患者术 中术后并
发症 的发 生 。
【 关键词】 钻孔 ; 慢性硬膜下血肿 ; 并发症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4 2 2 (0 2 0 — 5 9 0 10 — 7 5 2 1) 8 0 9 — 2
慢 性硬 膜 下血 肿 是 临床 上 常见 病 之一 , 是一 种 多 发 于老 年 人 的起病 隐 袭 的独 立 性疾 病 ,有 文 献 报道 , 慢 性 硬膜 下血 肿约 占颅 内血 肿 的 1%t 。治疗 慢性 硬 0 1 膜下 血 肿 的方 法较 多 , 孔 引流 术 仍是 目前 广 泛采 用 钻 的手术 方 法 ; 有 3 3%的复 发率 , 约 %~ 7 可发生 颅 内积 气 、 内感 染 、 肿复 发 、 后残 腔 积 液等 并 发症 。我 颅 血 术 院 自 20 03年 1月至 20 年 7月 , 用 钻 孔 冲洗 术 治 08 采 疗慢 性 硬膜 下 血肿 8 7例 ,通 过 术 中 、术 后 良好 的处 理 , 满意 , 效果 现报告 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作者单 位 : 0 4 7 0 6甘肃 兰州 , 3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通讯作 者: 孙仕华 , — a : h s3 0 1 3 o E m i sh0 3 @ 6 . m l e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6 例 , 2 . 1 1 女 6例 , 年龄 3 6 8 9 岁, 平均 6 . 岁 , 8 1 有明显外伤史 7 例 , 3 头痛 1 例 , 1 偏 瘫 2 例, 4 昏迷 2 2例 , 癫痫发作 9例 , 发病时间不确定
微创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摘 要 目的 : 讨微 创 钻 孔 冲 洗 引 流 术 对慢 性 硬 膜 下血 肿 的 治 疗 效 果 。 方 法 : 用 回 顾 性 。 析 我 院 收 治 的 探 采 分 慢 性 硬 膜 下 血 肿 患 者 的 临床 资 料 。结 果 : 疗 后 r s —Mee 评 分 和 B r e 指 数 评 分 较 治 疗 前 明显 改 善 。 < 治 ul yr at l h P O0 ;0例 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较治疗前更加明显 , 00 , . 58 P< .5 差异 均有 统计 学意 义。结论 : 微创钻孔 冲洗 引
后恢复 良好 , 能够顺利恢 复学习 、 工作 ,T复查无血肿或 出 C
血; 中残 : 存在 某些 神经 、 精神 障碍 的临床 症状 , 个人 生活 基本能够 自理 , T复 查无血肿 或 出血 ; C 重残 : 意识清楚 , 生 活需要其他人协助 , T复查无血肿或 出血 ; 物状 态 : C 植 长期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 0 2 0 0 . 0 6- 1~ 0 9— 3神经外科 收治 的慢性硬 膜下 血肿 8 例作 为观察 对象 , 中男性 0例 其 5 2例 , 性 3 女 8例 , 龄 3 年 5—7 2岁 , 均 ( 2 6±1. ) , 平 5. 23 岁
流术 治疗词
微 创 钻 孔 冲洗 引流 术 ; 性 硬 膜 下血 肿 慢
中图分类号 :R 5 . l 6 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 编号 :10 9 3 (0 0 0 0 8 O 0 5— 3 4 2 1 )5— 6o— l
表 1 治疗 前后 r g — yr 分 和 B r e 指 数 评 分 ul Mee 评 at l h
硬膜下血肿患者作 出诊断 , 经皮肤直接用 Y L一1 针钻到 硬 膜下最厚血肿那层 面 , 然后 用生 理盐 水2 L 0m 反复 对换 冲 洗到接近淡红 色 , 意生 理盐水 的 流量 和速度 , 免继 发 注 避
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是怎么做的?

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是怎么做的?人的大脑结构是非常复杂的,而在日常生活中,人的大脑经常会受到外力伤害,这对大脑健康的危害很大,比如可能会导致出现硬膜下血肿,如果血肿比较严重,就不能采取保守治疗了,患者要到正规医院去进行检查,有可能需要采取钻孔引流术把血肿消除,下面带大家了解这种引流术。
★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指颅内出血,血液积聚于硬脑膜下腔,伤后三周以上出现症状者。
目前对于血肿的出血来源和发病机理尚无统一的认识。
其发生率约占颅内血肿的10%,血肿常发生于额顶颞半球凸面,积血量可达100-300毫升。
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增高为主,头痛较为突出,部分有痴呆、淡漠和智力障碍等精神症状,少数可有偏瘫、失语和局源性癫痫等局源性脑症状。
以往常采用开颅清除血肿并剥离其包膜,但术后病情往往加重,死亡率也比较高。
后来改用颅骨钻孔排除血肿,手术简单、快捷、安全,可在局部麻醉下施行,尤其对全身情况差、不宜全麻者,可减少并发症。
钻孔位置多在顶结节处,一般此处血肿厚。
在血肿引流过程中,血肿排出要缓慢,以免发生迅速的脑移位,术后若出现病情恶化,应立刻停止血肿引流并进行抢救,即可转危为安。
年轻患者的血肿膜往往较厚,使脑组织不易扩张,常须开颅剥离血肿膜。
老年人因有脑萎缩,所以易导致血肿复发,术后应采取仰卧,头部降低30°~40°,同时多饮水即可。
血肿内有凝血块,钻孔引流会无法彻底清除肿块,所以易导致复发,此时可用44℃生理盐水,冲出血肿腔内的全部内容物即可。
血肿腔内可能会有新鲜出血也会导致血肿复发。
如再复发,在钻孔冲洗闭合引流外,还应扩大骨孔切除一小片血肿内膜和蛛网膜,使血肿胺和蛛网膜下腔交通,从而可防止血肿复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导读
人的大脑结构是非常复杂的,而在日常生活中,人的大脑经常会受到外力伤害,这对大脑健康的危害很大,比如可能会导致出现硬膜下血肿,如果血肿比较严重,就不能采取保守治疗了,患者要到正规医院去进行检查,有可能需要采取钻孔引流术把血肿消除,下面带大家了解这种引流术。
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指颅内出血,血液积聚于硬脑膜下腔,伤后三周以上出现症状者。
目前对于血肿的出血来源和发病机理尚无统一的认识。
其发生率约占颅内血肿的10%,血肿常发生于额顶颞半球凸面,积血量可达100-300毫升。
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增高为主,头痛较为突出,部分有痴呆、淡漠和智力障碍等精神症状,少数可有偏瘫、失语和局源性癫痫等局源性脑症状。
以往常采用开颅清除血肿并剥离其包膜,但术后病情往往加重,死亡率也比较高。
后来改用颅骨钻孔排除血肿,手术简单、快捷、安全,可在局部麻醉下施行,尤其对全身情况差、不宜全麻者,可减少并发症。
钻孔位置多在顶结节处,一般此处血肿厚。
在血肿引流过程中,血肿排出要缓慢,以免发生迅速的脑移位,术后若出现病情恶化,应立刻停止血肿引流并进行抢救,即可转危为安。
年轻患者的血肿膜往往较厚,使脑组织不易扩张,常须开颅剥离血肿膜。
老年人因有脑萎缩,所以易导致血肿复发,术后应采取仰卧,头部降低30°~40°,同时多饮水即可。
血肿内有凝血块,钻孔引流会无法彻底清除肿块,所以易导致复发,此时可用44℃生理盐水,冲出血肿腔内的全部内容物即可。
血肿腔内可能会有新鲜出血也会导致血肿复发。
如再复发,在钻孔冲洗闭合引流外,还应扩大骨孔切除一小片血肿内膜和蛛网膜,使血肿胺和蛛网膜下腔交通,从而可防止血肿复发。